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端午节散文左右

2023/11/30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端午节散文左右(精选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端午节散文左右 篇1

一大清早,爸妈就给我打电话让我和老公回家吃饭,我才记起,今天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端午节。不尽感叹,又是一年端午节,父母永远都记得我们,而我们却一味的忙着自己的工作与生活。

根据我们当地的风俗,我们过端午节是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五,在我很小的时候,有包粽子、腌鸭蛋、做糕点的习惯,只是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人渐老,年轻人也不会,所以就用买来取代了。儿女们会在这个节日里回来给父母送礼品,聚一聚,后来国家规定农历五月初五放端午节的假,所以我们也就把初五视为了过节。对父母来说,她们想要的不是儿女的礼物,而是开开心心坐在一起吃顿饭,聊聊天。或许父母老了,孩子大了,在一起的时间成为了奢望,所以每次过节,父母都会很开心。记得小时候,很开心的是我们,因为那时有很多很多好吃的东西。再后来我工作了离家远了,过节时也会买来吃,不是因为那些东西好吃,吃的是怀念、是心情。

记得妈妈每年会在端午节那天清早,太阳没出来之前,去割一堆艾叶回家放着晒干用,据说是没见过阳光的艾叶去毒效果较好,我们在这一年中都会时不时用艾叶洗洗澡,泡泡脚,清清毒,有很好的药理作用。一直到现在,我没事就跟妈妈要也还记得妈妈每年会在端午节那天清早,太阳没出来之前,去割一堆艾叶,据说是没见过阳光的艾叶,特别是女儿出生后,经常用它来给女儿洗澡。

也还记得十五岁那年端午节前几天,同学邀请我去她家吃粽子,到她家后就傻眼了,桌子上有各种馅料,红豆沙的、绿豆沙的、肉松的等八种,还有一堆洗好切好的芭蕉叶条,一桶白白的糯米,同学很热心的教我包粽子,我怎么都学不会,不是这里露米了,就是那里露馅了。虽然我也知道是将叶子先一卷,放米,用手压紧,放馅,然后包起来,用细线缠成一捆一捆的。后来每次吃粽子,我就会想起这件事,想起我这同学,多年以后,我们都结婚生子了,也都各相隔一方,挺想念的。有些事,有些人,除了留念,只有放在心里,那是我们永恒的记忆。

那年在广东过节的时候,我看了一场划龙舟的比赛,男女老少皆有,个个神采奕奕,精神饱满,脸上露着幸福的笑容,必竟一年也就这么一次来纪念我们尊敬的爱国诗人屈原先生。

我们应该感谢屈原先生,是他让我们有了今天,当然也应该感谢我们的亲人,给我们过了一个快乐的节日,最后祝大家端午节快乐!有空常回家看看!

端午节散文左右 篇2

我们那里的风俗,端午节那天是家婆(外婆)屋最大。过去家庭子女多,对于家有“七仙女”的人家,端午节是个补偿和安慰。女儿们都要携女婿和外孙回娘家拜节,女儿多的人家这一天必定人声鼎沸,热闹非常。若无女儿,就是儿子再多,家中也是冷火囚烟,剩下公婆二人冷冷清清。若是有老人长寿,婆婆也是女儿没当出头的,正好婆媳各回娘家,家中关门大吉。

家婆的荣耀是在女儿为婆家添丁进口,婆家来人“接家婆”。接家婆必须坐轿子,说是“轿子”,也就是两根长竹竿中间捆扎一把竹椅,应该类似于重庆的滑竿,如此而已。竹竿的前后有横杠固定,也是抬轿人搁肩的地方,两人抬起竹竿,中间的椅子因为有了重量下坠,竹竿的柔韧恰好发挥了作用,竹椅便上下起伏,并伴随有节奏的吱呀声。这是家婆第一次过门看新外孙,轿子后还跟着一人,通常是新外孙的舅爷,挑一担竹箩筐,箩筐里不外是孩子的新衣新鞋新袜之类。坐轿子看新外孙这是家婆的专利,也是过去我们那里的一景,若正好赶在端午节,更是喜上加喜,异常闹热。现在公路四通八达,班车多了,小轿车也不稀罕,抬轿子接家婆已是难得一见。

端午在礼节上则有辞节和拜节。辞节是在端午节的前三天,主要是送猪肉。若是将要新婚,准女婿则要给女家凡能沾上边的亲戚送肉辞节,只要不是结了仇,恩断义绝,哪怕常年不相往来也要送,否则对方争起礼来,这个不亲不疏的亲戚也就走到头了。女家亲戚多的,男方需杀一到两头猪。送肉的人辛苦,接肉的人内心也在叫苦,送来的肉如同下的一道帖子,随礼的钱是要早早地备好了。端午的节候气温已高,肉经不得久放,于是将收到的肉再赶急赶忙送出去,一天之内一挂肉有的要在数家之间几进几出,烈日下的来来往往,让肉已熏熏然有了气味。

拜节是在端午节的这一天,小家庭倾巢出动回娘家。刚挂红的鲜桃、绿豆糕等时令鲜果糕点以及烟酒视各自的经济状况而定,扇子却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人家蒲扇即可,讲究些的则有鹅毛扇。盛夏来临,为娘家人送清凉,既富情意也有实惠,正合女儿的身份,真是极好的创意。家婆屋则备有粽子、鸡蛋。鸡蛋已煮熟涂红,一进屋,家婆手里的红鸡蛋就塞进了外孙的怀里。午餐丰盛,肉是女婿们前一天辞节送来的,新蔬是自家菜园的时鲜菜,烟酒也都不缺。家婆外孙、姐妹连襟、郎舅翁婿,人伦之乐,其乐融融,夫复何求!

端午节的大戏是接龙船,一个村的龙船下河要接受沿河村镇出嫁姑娘的迎接。龙船所去的村镇必定有本村的姑娘,而姑娘的婆家事先得到了消息,鞭炮、香烟与红包已准备妥当。龙船还未进港,守候多时的姑爷们就心急火燎地放起了爆竹,爆竹声此起彼伏,哪条龙船受到爆竹迎接的程度最热烈是很荣耀的事。待船进港靠岸,姑娘姑爷们上船派发香烟红包。烟和红包有专人记账,一是事后大家好分配,二是哪家的姑娘派发了多少数目字,是要回去向其娘家通报和在村中宣扬的,这也是各家的脸面。迎接龙船完毕,各路英雄齐聚,正是风云际会,接下来是龙船赛。龙船竞渡,河面上鼓声号子,风生水起;岸上的人各为其主,呐喊吼叫,地动山摇!哪家的龙船得胜,最高兴得意的还是姑娘,如同娘家的兄弟多压住了婆家的势头一般,连腰板也挺直起来。

周作人将传统的节日称作民间的娱乐的节日,他说:“一年中让大家有几回饮食娱乐的机会,我想也是很好的,端午就是其一。”在民间,人们在节日里享受的是实用的快乐的生活。如果有人将传统节日当作心灵的仪式,在每年的一些固定的日子里寄托家国之思、个人前途之虑,以及对人生道路和人生观的检讨等等,这也是传统节日作为“纪念日”的别一种作用。

传统节日如同历史之井、时间之窗、岁月之泉。是鲜活的现实生活连接传统血脉的脐带。

端午节散文左右 篇3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们的风俗,但在我小的时候却不知道粽子是何物。倒是端午节吃鸡蛋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八十年代末的乡村,鸡蛋真是稀罕物。一年能吃几次鸡蛋呢?怕是屈指可数。在我的记忆里,生病的时候,母亲会煮个鸡蛋给我补补身体。其实是让我高兴高兴,一高兴病就散去了大半。再就是过生日的时候,蒸两个鸡蛋糕,吃起来可比现在的蛋糕香多了。或者来客人了,炒几个鸡蛋当菜,那是吃不了几口的。而最能尽兴吃鸡蛋的时候就是端午节了。

端午节那天,母亲老早就起床了。我常在睡意朦胧中听到母亲在厨房忙碌的声音。其实,每一个早晨母亲都会早早起来为我们做饭,母亲总是蹑手蹑脚的,生怕惊醒我们。那窸窣的声音成了我儿时最温暖,最甜蜜的'记忆。等到我们起床时,母亲早已煮好了一筐鸡蛋,偶有几个鸭蛋,鹅蛋。伴着艾草的熏香弥散在一个个端午的清晨,真让人惊喜和陶醉。

农村的五月是繁忙的季节,田野里,滚滚的麦浪在阳光下闪耀着金黄的光芒,像乡亲们那舒展的额头般溢满了喜悦。端午时节多是麦收时节,这一筐鸡蛋是积攒了很久的,为着端午,也为着这麦收时节犒劳自己。揣着鸡蛋,跟着大人去碾压打麦场,去地里拾麦穗,去打麦子。那是我关于劳作最初的记忆,那时却不感到辛苦。常随着大人一起高兴,一起憧憬着稻谷满仓,憧憬着明天更美好的生活。

美好的生活里当然得有鸡蛋吃,而且能随便吃。其实孩子的愿望就是这么简单而具体,端午的鸡蛋能吃好几天,那就是理想中的美好生活了。况且吃几天也不感到腻歪,剥开鸡蛋仍是清香馋人。我常想,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一个玩具,一种零食,就能带给孩子莫大的惊喜与快乐。而那又不仅仅是物质的,更多是精神上的满足。

这也常常让我感慨现在的孩子,他们的快乐在哪里呢?物质极大丰富似乎吸引不了他们。我女儿上一年级,鸡蛋变着法子也不想吃,糖果挑着吃,牛奶喜欢这种,不喜欢那种,玩具摆满了房间……她不会理解一个鸡蛋为什么会给我们的童年带来那么大幸福感。他们是在城市里圈养的一代,写作业,上辅导班是他们的最重要的事情。六一节没布置作业,女儿高兴的蹦得老高,看着她那么高兴,我却感到了一丝的悲凉,为他们的童年。这更让我眷恋与怀念我们儿时散养的岁月,也感谢那个时代。广阔的乡村任我们驰骋,钻麦垛的兴奋,采桑葚的快乐,捕知了的惊喜……

又是一个端午节了,我会在街上买些粽子,收拾一桌菜,和家人围坐在一起,细数着过往的岁月。不会煮鸡蛋了,在这个鸡蛋几乎成主食的年代仍会常常想起,想起儿时的端午,想起母亲煮的那香喷喷的鸡蛋,也想起那割麦时节劳动的场景。

端午节散文左右 篇4

漫漫人生路总有无尽的坎坷,但只要我们拥有一个美好的心情,就总能看到路旁的小溪,枝头欢歌的鸟儿,天边绚丽的彩虹。

拥有好心情,能让我们享受生活的甜蜜,能让我们发现世界的美好,能让我们的人生更有魅力……

拥有美好的心情,才有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豁达开朗,才有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和畅快淋漓,才有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忠诚纯正。

拥有美好心情,就要豁达大度,把心放宽。陶渊明目睹官场昏暗,始终坚守原则,因而在仕途上屡遭挫折。但他的豁达大度,他拥有一了美好的心情,便不再为“五斗米折腰”,萧洒弃使官场而去,隐居乡野,种豆南山,潜心写作,以文自误,以酒会友。正因为如此,他的文章得以流芳后世,他也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拥有美好心情,就要热爱生活,开朗乐观。幼年时的`一次疾病使海伦˙凯勒陷入了无光无影无声的世界。面对突然降临的黑暗与寂寞,她曾经迷茫过,但她没有就此沉沦,而是重新燃起希望之火,乐观勇敢的面对生活的磨难。她用笔和纸作武器,同命运抗争,同生活战斗。她让美好的心情流淌于笔尖,渗透于纸背,让所有阅读她作品的人都感受到这份美好。海伦。凯勒也就用她美好的心情给她原本残疾的身躯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作了最美丽的诠释,并让她绽放了最璀璨的光芒。

端午节散文左右 篇5

这是我第一次将要在异乡度过五月的端午节。

异乡,第一次,端午节,当这些词汇串联在一起的时候,落寞的感觉就像潮水一般慢慢地涌上心头。深夜,落寞,河流,当这些词汇融合起来的时候,脑海里便浮现出千百年前那个在汨罗江边哀婉吟唱的诗人。同样是异乡,同样是落寞,不一样的是屈原的落寞是国破山河碎,而我的落寞仅仅是对家乡的思念。屈原,是绝望,而我,是希望,所以他会纵身跳进江水中,但我不会。

不过,我心中的这种落寞的感觉很快便消失在来自家乡的温暖的言语中了。昨晚,在和结拜义姐蔡宇聊天时,我便向她隐隐约约地吐露了我身在异乡逢佳节的落寞。她听我这么说后,身在家乡的她的心里似乎有些难受,她说要给我邮寄一点端午节的礼物过来。我再三推辞说,千里迢迢,那太麻烦了,还是算了吧。可是她很固执,硬要我把通讯地址和邮编发送给她,我无法劝阻,也就只好乖乖地给她发了过去。没想到,今天下午,她就给我发来短信:礼物我已给你寄出来了,不过似乎要在端午节后才能寄到,真不好意思了。我立马给她回复过去:迟到,早到,都没有关系,饱含在礼物中的那份情,早已越过千山万水,来到我的心里。

说来有些奇怪,连续几天阴雨的兰州,今晚突然洒满了皎洁的月光。那月光,透过窗,静静地照进我的房间,地上,墙上,被子上,都是月光。我躺在床上,呆呆地看着这些月光,越看越感觉这些月光像是从家乡照过来的。眼泪最怕提到家乡,刚一触碰,我的眼角就莫名其妙地留下了泪水。心底有些淡淡的感动,泪花中闪现的是义姐甜美的笑容和温暖的言语。

异乡的端午节,即将到来。我想,有义姐远在家乡的祝福和在千里路途中的端午节礼物,这个端午节,我终究不会太落寞。

或许,这个端午节,我将忘记远古的屈原,忘记暮色里的汨罗江,只记住家乡的月光,记住遥远而亲近的温暖。

端午节散文左右 篇6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明媚的春天已如期而至。我们又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

古往今来,人们几乎用尽了所有美好的词句来形容、赞美春天,是因为春天万物复苏,景色宜人,充满着朝气,孕育着希望。

春花烂漫,春风和煦,春光暖人,一派生机。柳树,一个冬天都枯瘦着,早在雨中迫不及待地发着芽,随风荡起来,蕴藉在心里的秘密似乎不吐不快。古人说柳如烟,今人画春如线,在细雨里,才能体会到这种意趣,云散而为雨,山河一点点地返青,这复苏的一切,等到云开日出的时候,被阳光接管,从童稚的、羞涩的到盛大的、浩荡的,氤氲出春天的气象。

走进春天,去感受春天的点滴美好。当最后一片白雪融化在春日时,时今已渐渐的走进春天。我接受这大好的春光,在春天里开始起程、奔跑、寻梦,开始重新振作,一切从春天开始。何不踏着春天开始启程。即使前面坎坷,甚至充满荆棘,但是在春的赞歌中我们决不能妥协投降。我们都不会飞翔,难免有风暴埋伏在前方,等我们起程寻梦,越过追着奋斗的海洋,会庆幸自己终究没放弃退让,在繁华的岸上把沿途的泪光都埋成了宝藏。

走进春天,走进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天地;走进春天,走进一个姹紫嫣红、草木蔚然的美丽家园;走进春天,走进一个引人入胜,万家欣悦的理想桃源。走进春天,山花在笑,笑得莞尔,更显粲然。你看,春光里山花崭露出其万紫千红的身段;走进春天,江河欢唱,唱得豪放,那么洒脱。你看,春天里坚冰已打破,川帆在启航。

春是生长的季节,万物苏醒,欣欣向荣。春风吹绿了山川,春雨滋润着万物,生命在悄无声息地生长着。你看,山上的迎春花最先能摸到春天的气息。它们争先恐后地开放着,努力地接受着春的洗礼;片片嫩叶株株小草,河边柳条上鲜绿的嫩芽贪婪地吮吸着亮晶的雾珠,欣欣向荣地生长着。在整个春季里,万物都在享受着雨露的滋养。

当我融情于美好的春天时,生命的气息仿佛是星星之火,燎原之势。刚刚消融的泥土,软软的,酥酥的,印着一排排清晰地脚印,这就是人们前行的足迹。沿着空旷的,寂静的溪岸,我静静的走着,尽情感受着阳光暖意的同时,也感受着乡村树林洁静而又清新的空气。心中的郁闷被突如其来的欢愉击退,扬起了希望的风帆。

春,在人们的心里已灌注了永不枯竭的活力,正以她特有的温馨缠绵,诗歌画意,展开一个红红火火,前程似锦的美好明天。春天的开始不仅仅象征着希望,它更意味着沐浴着春光的人们将付出百倍的辛劳,一点一点地把梦想种在现实的土地上,看它开花,看它抽穗,看它结果。

走进春天,我们信心百倍,与时俱进;置身春天,我们激情满怀,满腔的热血化作炽热的壮语豪言。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走进春天,让我们乘全国两会的东风,整理好凌乱的思绪,将青春历程的每一个音符、每个脚步进行排列,跟上时代步伐,伴随着春风春雨,聆听着时代的欢歌,体验着缕缕春风在钟声里酝酿鼓荡,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谱写幸福美好的生活乐章,不断铸造人生的辉煌!

春天里,散发着阳光温暖的气息;春天里,萌芽的陶醉,洋溢着醉人的馨香。待春雷炸响,大地一片繁忙。人在春风里,春在奋进里。莫等闲,休观望,春光无限好,大干正当时。用我们的聪明才智与巨大力量,去努力实现我们美好的梦想,步履铿锵奏华章!

端午节散文左右 篇7

旭日东升,朝霞铺满天,灿烂地让人睁不开眼。于是,人们去泰山看日出、到海边与太阳比早。然而,“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意境,领略的人却寥寥无几。

感激,犹如最后一抹晚霞。有着同样绚烂耀眼的光辉,世间的'人儿忘记了欣赏晚霞,也就忘记了感激。

红花感激绿叶相衬,才会成为文人笔下的“常客”;彩虹感激风雨洗涤,才会成为人们口中的“常客”;落红感激春泥,死后才会与之同葬。聪明的,我们该感激什么?

感激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感激老师,给了我们知识;感激朋友,给了我们友情。

因为有了生命,我们才得以在天地间跳跃;因为有了知识,我们才得以在宇宙里驰骋;因为有了友情,我们才得以在生活中徜徉。感激是最后一抹晚霞,把我们的一切渲染得光彩炫目。

翻开历史的画卷,追上早行者的步伐。他们是历史的主角,共同演绎着动人心弦的故事。

三顾茅庐,请出了一位山人。正是因为他,才有了刘玄德如火如荼的气势,才有了三分天下的局势。可我要说的是山人虽有妙计,他仍需要感激:感激时事的需求,感激玄德的邀请,感激众将士的推崇与爱戴。若不是这些,他哪有机会舌战群雄,力排众议?若不是这些,他哪有机会羽扇纶巾,空城退敌?若不是这些,他哪有机会“收二川,排八阵,火烧曹营”?

是的,古人需要感激。李白感激酒月,让他一生虽坎坷却也畅快;李清照感激菊花,让她有物可察情,有景可抒怀;苏轼感激风雨,让他“一蓑烟雨任平生”;李煜感激明月,让他“梧桐锁清秋”。

晚霞虽美,不为每个人珍爱。感激最重,也不会受每个人推崇。

恩将仇报者,不感激反而加害;利欲醺心者,不感激,反而猖狂。不懂得感激,便会被世人唾骂:和珅富可敌国,却不懂感激,赢得了“天下第一贪官”的骂名;秦桧势可遮天,却不懂得感激,落下了死后屈膝认罪的下场。

感激是最后一抹晚霞,犹如油画上浓郁的色彩,五线谱上跳跃的音符。

青春赞歌,为了感激。感激挫折,让我们成长得多姿多彩;感激成功,让我们体会到精彩羡人;感激自然,赋予我们一切,让我们能置身于奥秘无穷的宇宙……

学会感激,学会欣赏最后一抹晚霞,让晚霞与朝霞同样耀眼,因为它们都是我们生命中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