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春节随笔

2023/12/01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春节随笔(精选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春节随笔 篇1

春节到了!阵阵诱人的香气扑鼻而来,我循着香气来到了饭厅。饭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饭桌旁充满了欢声笑语。那一对对金黄喷香的油炸鸡翅,一个个肥嫩鲜美的卤水鸡腿,一只只油光闪亮的椒盐草虾,一瓶瓶五彩缤纷的饮料,看得我垂涎欲滴,迫不及待地开动了。我的嘴里塞得满满的,却还不停地夹菜。家人看见我狼吞虎咽的样子,哈哈大笑。

吃饱了,喝足了,满意的我打了一个响响的饱嗝,突发奇想,问起了母亲:你小时候怎么过年啊?

母亲望望天花板,好似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羡慕地看了看我,苦笑道:我小时候啊,家里穷,我7岁就自己赚钱了,每天就只能用点咸菜,混着饭吃。只要有个豆腐呀什么的,那简直是‘千载难逢’啊!所以一年到头,就只有春节才能闻到肉的味道,而且我的新衣服都是过年的时候才有的,我穿三年,接着给你三姨穿,哪像你?从来不会因为没有新衣服穿而发愁过,也从来不会因为好不容易有了一件新衣服穿就高兴得活蹦乱跳。

我猛然惊觉:不是吗?在二十、三十年前,我的父母也是坐在饭桌上,也是一家老小,但是,他们没有大鱼大肉,也没有洋酒、饮料,他们只有一点点的肉,些许小菜,但是他们却已经满足了。而我呢?我却在到处挑三拣四,说这个不好吃,又说那个不合自己的胃口,还经常因为伙食不合胃口而浪费。衣服呢?他们只有布衣服、棉布裤、破布鞋,但这些在他们的眼中,却是只有他们在春节里才能得到的享受。而我却从来不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凉风习习,皓月当空,意犹未尽的我正回味着母亲说的话,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吗?

春节随笔 篇2

又过年了,时光流失的真快啊,不知不觉就到了年关!不知道是我的年龄大了,还是自己身体原因,今年这个年,我显得是那么样的懒散,懒懒的呆在家里哪都不爱动,春联都是当天中午才出去买的,所有年货也都是老人张罗的,我似乎把自己架空了。

当夜幕降临,我走在家乡街道上,看着家家户户门前窗口挂着的彩灯,闪烁着炫丽的色彩,自己恍然间,在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哦……过年了!我们中华民族最盛大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除夕来到了!千家万户灯火阑珊,大红灯笼高高的挂在大门前,把街道照的格外漂亮,又充满着喜庆!在这样的冰天雪地中,在这样霓虹闪烁的夜里,这个小城市就像仙境一样,是那么无与伦比的美丽!

过年,要过的是什么呢?其实过的就是亲人们团团圆圆,外出的游子都漂洋过海,乘坐飞机轮船的往家赶。过年,过的就是,家家户户红红火火的氛围,每家每户都忙着贴对联,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除夕夜做出一桌子丰盛的'饭菜,伴随着亲人之间的欢声笑语,大家推杯换盏,肺腑之言尽情述说着……于是出外工作了一年的艰辛,这都随着快乐的氛围而烟消云散了。过年,过的就是,孩子们那颗童心的欢乐,那一张张天真的笑脸,看着小家伙们一个个拿着鞭炮,不顾寒冷的在外面玩耍,看着他们贪吃的小嘴不停的吃着年货,家长们的心情也是非常开心的。一年以极其喜悦的氛围结束,新的一年又以极其喜悦的氛围拉开了帷幕。

寒冷的冬季,白茫茫的大地上,小城镇上家家户户那亲人们团聚时的快乐的氛围,就像一股暖流,给这里带来了春天般的温暖。小城镇夜晚的灯光,就像一朵盛开的牡丹花,雍容华贵的绽放着。

今年这个春节,我似乎真的长大了,成熟了,不再是以前那个幼稚天真爱玩的我了。

春节随笔 篇3

天刚蒙蒙亮,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就已经响起了,天空顿时充满了浪漫而热闹的色彩。

揉揉眼,摇摇头,忽然拍了下脑袋,哎呀,我竟然忘记了,原来今天是春节啊,怪不得呢。时间如流水匆匆而逝,真快啊,转眼间就又到春节了,真开心啊。

我伸了伸懒腰,从床上跳下来,拿起崭新的衣服,麻利的穿在身上,梳好头发,投给自己一个笑脸,找到母亲要来手机,立刻就开始祝福别人了。轻轻的一声祝福,融入了我的心意祝您虎年快乐。在新的一年里,祝您像虎一样强壮,虎虎生威不一会,几条祝福短信就发出去了。我的春节工作到现在就完成了第一步了。接下来就是去拜年赚压岁钱了,哈哈,真高兴。我们先来到了姥姥家,给姥姥拜年:姥姥姥爷新年好啊!恩,好好,给你压岁钱。弟弟和我伸手接了过来,又交给了母亲,接过来后说了声:谢谢。哇塞,太棒了,赚到压岁钱了!母亲和姥姥聊了很久的天,我们中午在姥姥家吃了饭,是很可口的饭菜!下午我们又去拜年了,把亲戚都拜了拜,当然咯,也得到了不少压岁钱,把我这个小财迷高兴坏了。至于父母的朋友,我们都没有跟着拜年,父亲把我和弟弟送回家了。我的春节工作完成第二步,现在就轮到最令我们小孩子欣喜的最后一步了放鞭炮!

到了晚上即将吃晚餐时,天空上又响起了愉快的烟花声,轮到我和弟弟了,我们拿上早已买好的打火机和鞭炮,穿好鞋子,下楼放炮去了,太好了,要放炮了!我用打火机将炮点上火,赶快跑开,望着导火线一点点燃烧,然后飞上天,爆出欢乐的烟花像个孩子一样在空中飞舞,我的脸上又爬上了欢乐的笑容。过年真好!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再次响起,我的心也如这鞭炮烟花一样欢腾!

春节随笔 篇4

熟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确在中国过年回家是个习俗,一年到头回家看看父母,妻子,儿子,看看那些熟悉的面孔。他们很希望你能在大年三十儿回家来陪他们。尤其是父母。

其实过年真的很有必要回家看看,尤其是在离家很远的。因为你可曾想过父母对你的思念。父母是碗,我们是汤,没有碗汤放在那里,没有父母我们岂不是无家可归吗?你可曾知道,当你在外地时,你的父母会时时刻刻关注你所在地的天气。你可曾知道,他们翻看你影集时,会偷偷流泪。你可曾知道,父亲不再是那麽年轻力壮,不再帅气,母亲不在那麽年轻漂亮,不在那麽心灵手巧。他们已经老。他们在生病时老是一拖再拖,为什麽,还不是为我们省钱吗?为我们他们青丝变白发,为我们他们牺牲很多东西。每当我们打电话回家问父母带啥东西回家时,父母总会说把你自己带回来就行。其实这是真的,他们缺的不是任何东西,他们缺的是我们。他们缺的是一个和他们说笑的人。想想我们如果连这点小小的要求都满足不他们,那么我们还配当他们的儿女吗?

当你回家后完全个以教你们的父母上网,玩微博等等,但是不要嫌麻烦,因为当你呀呀学语时你的父母没有一丝无奈。当你回到家是要把一切在外面的不快统统忘掉。在家专心陪着父母,千万不要在父母前露出不快。因为他们也会为你着急的。

无论你的社会地位多高,钱有多少,权力有多大,在过年时别忘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最后说一句祝全天下的父母在新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春节随笔 篇5

春节到了,人们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街上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货物都齐全,琳琅满目,人们恐怕想买什么都难选择!

春节前,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别具一格,各有各的个性。他们把买来的年货放得满地都地。买来的年画怎么贴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风格和喜好了。有的正着贴,有的倒着贴,还有的歪着贴,各有千秋。人们把买来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节一到,就可一饱口福了。家家备有鞭炮,人们穿上新衣服,准备迎新年,在春节前,人们一出门,如果遇上了好朋友,总是口中不忘说一句:“上街啊!”

人们杀猪宰羊,忙碌地准备着春节大吃大喝一番。

春节到了,小朋友们便早早起床,来到爸爸妈妈的房间,开始了传统的拜年仪式了。小朋友们对父母说着一些吉祥话儿,爸妈就拿出压岁钱,让小孩子们高高兴兴。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够吉祥如意,招财进宝。

一些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品尝着美酒佳肴,谈着一些开心的话儿。而最高兴的则是我们,可以大把大把地攒取压岁钱,然后就欢天喜地跑到街上去买很多好玩的东西,如小汽车、四驱车、玩具枪、足球等,而我们只要嘴巴甜一点,多说些祝福的话儿,那可就大赚一笔了!

真的是一个快乐的春节,人们一直玩到深夜,不舍得入眠。

春节随笔 篇6

过年(又称春节)是我国最传统的民俗节日。古往今来,在过年这个特殊的节日里,给了许多文人墨客发挥了想象的空间,也留下了许多美文佳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遥闻爆竹知更岁,偶见梅花觉已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如今读起仍脍炙人口,千百年来已经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购年货、准备年节器具等等,这些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辞旧迎新”。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守岁,待第一声鸡啼或是新年的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新年就来到了。翌日,男女老少无论贫富,都穿上平时舍不得穿戴的节日盛装,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恭喜发财。在各家各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满街游人,热闹非凡,一直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罢休。

过年,在我国不同的区域,习俗也各不相同。老舍曾在回忆中说过:北京那地方的小孩子喜欢三件事,一是买杂拌儿,二是买爆竹,三是买诸如风筝之类的小玩艺儿。第一种买杂拌儿,其他地方的孩子们恐怕只能望之而兴叹了。到了河南,阎连科曾在文中说:走亲戚的礼肉,一条条挂在半空,这真是一种奇观。浙江要吃酱肉棕子、鱼干,还有喷香的煮芋艿(张抗抗《故乡在远方》),福建则要做白糖年糕、红糖年糕,还有“炸枣”和“五香肠”(斯妤《除夕》)。虽说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终究年味儿没有变,这都能让人产生悠长深远的回味之情。

唐代的高适有一首《除夜作》中写道:“旅馆寒冷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一个“愁”字把诗人不能欲归、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当然这不能与王安石的《元日》所能比拟的。苏轼被宋哲宗贬谪到惠州,他在那里度过第一个春节时悲感交集,赋诗一首,记下了他感伤的情怀,写道:“前年侍王辇,端门万枝灯。牙旗穿夜市,铁马响春冰。今年江海上,云房寄山僧。亦复举膏火,松间见层层。”今昔对比,一盛一衰,一荣一枯,人生感慨,全寄寓在漂泊江海独处禅房的心境之中。

据说春联起源于桃符,贴春联也是表达一种喜庆之意。相传后蜀主孟昶曾写过“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也可算我国最早的春联之一。说到春联,还流传着许多趣闻轶事。当年暂居于浙江绍兴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夫人的劝说下,写了一副“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的对联,张贴于门外,半盏茶工夫不到就被人揭走。他只好再写“莺啼北星,燕语南郊”,还是不能留住。这下急坏了夫人,王羲之急中生智,又写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样一副不吉利的对联没有人再揭。第二天,大年初一他又在上下联各加三字,变成“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这真令人拍案叫绝不止。如今的春节,虽然年味越来越淡,但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我们来说,天南地北的亲人,汇聚到一起过一个团圆年,这无疑成了一件很幸福快乐的事情。每到年节,喜气临门红色妍,家家户户贴春联,这种美好的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

古时祭灶神仪式也是十分隆重的,中堂摆起一大桌“福礼”,每家人都要向灶神行拜礼,以示灶神上天向天宫汇报这一年来的好事,灶神的任务是“上天呈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职责。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民间叫做“迎春日”,也称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叫“扫房”,南方叫“掸新”。在春节前扫尘,是人们素有的传统习惯。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总有贴门神的习俗,这种习俗大约可追溯到隋唐时期。据说,唐太宗李世民得了种怪病,梦中常闻鬼哭神嚎,弄得他夜不成寐,焦虑万分。大将秦叔宝和尉迟恭闻知此事,全身披挂,分站在门的两旁为之守护,这种方法果然灵验,不久,李世民就大病痊愈。为感激这两位将军,他令人画影图形,张贴宫中大门的两侧。从此,民间“贴门神”开始大行其道。这只不过是一种传说,也能很好地表达人们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其实,年节对我来说,既是浅浅的划痕,又是重重的一笔。年节怎样过纯是一种心境,来不得半点强求。钱钟书过年,谢绝来客,潜心读书。冯骥才过年,“闭关”与笔墨独家对话,这不都是一种情致吗?你也可以与家人独处,尽享天伦之乐;也可以云游四海,浪迹天涯;更可以围炉煮茗,捧书夜读。只要你觉得一个人心中有年过,不管表示他是否还年轻,感觉生活还很有滋味。

年轻时读封神演义,喜欢神仙道士的生活,也很爱读那些描写神仙生活的诗词。“烟霞深处运元功,睡醒茅庐日巳红”;“脱尘缘,万事轻”。这些诗词的意境,这几年时时泛上心头来,让我给自己减压的同时,也产生了逃世的倾向。虽然生活的地方如同当下的空气,也难免雾霭天,我却有意识地栖居起来。过了不惑之年,岁月变得急促而没有节奏,稍不留神,那流水般的日子很快从你的指间溜走。

日落不是岁月的过,风起不是树林的错。年少的时候,我们总希望拥有好多更好的东西。可是,长大后才渐渐地明白:“这世间纵有万般好,却并非都要全部拥有”。自己选择人生,和人生选择你,那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命运结果。岁末年初,新春伊始。每年到了这个时节,我们心中难免总有一种难以平静的心绪,似乎总想好好的细数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仓促中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而那芥川龙之介又曾说过,“删除我一生中的任何一个瞬间,都不能成为今天的自己”。既然这样,得意也好,道路坎坷也罢,那终究只不过是岁月给予我们的礼物。

对于远在他乡的我而言,新年是过去一年的终点,也是一切事物的起点。正因为这样,我觉得一瞬间成长了许多。对于飞速发展的今天,前面固然有机遇、有荣光,更多的是应该去面对前面的路。岁月留痕,流年在花开花落间转身,陌路旁你随手播什么样的种子,就会开什么样的花朵。世上没有不绝的风景,人要有前行的心情。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一个人的成长是永远没有止境的。所以,我们就得“活到老学到老”,学会欣赏自己,充实自己。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的人生才会充满乐趣和刻刻“镶”着惊喜。当然,这也并不是意味着成长的人不食人间烟火,而是应该让他们懂得精神和物质的`结合罢了。

春节随笔 篇7

春节又到了,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在清晨那清脆的爆竹声中,它再一次悄然而至。

对于众多孩子来说,春节的到来是令人高兴的,他们唱歌,他们跳舞,以庆祝他们的喜庆节曰。但对于我来说,春节没有这么好,春节的到来,却不能给我带来喜悦。因为,我是穷人家的孩子。

每当春节早上我一醒来,就在想:“要是我早上能意外得到父母的压岁钱,能有好多的点心吃,那该有多好呀!每当想到这里便情不自禁地跳下床,可是,无情的事实不得不让我熄灭了心中的希望之火。我不得不再一次告诫自己:别再痴心妄想了,你是穷人家的孩子,然后,我只有默默地坐在门口,望着别家孩子们欢乐的笑脸。

又是一阵清脆的爆竹声,把我从往事中拉了回来。是啊,我该起床了,尽管得不到父母的压岁钱,还有那琳琅满目的点心,可床还是得起的。

我以极快的速度梳洗完毕,当我跨出房门时,厅堂里的一幕吸引了我的目光,没错!那是我爸妈摆放出来的点心,没错的!当我想到这时,妈妈走了过来,手里还拿了一张崭新的50元人民币,带着无限关爱说:“丽,新年快乐,这是你今年的压岁钱,拿好,别丢了!”我顿时惊呆了。问道:“妈,我们家庭状况不好,拿压岁钱干啥?”妈笑了笑:“傻孩子,改革开放这么久了,我家状况也好多了,以前是爸妈对不起你,但是以后,不用再受穷了,你就放心拿着好了。”“那边还有点心,多吃点。”我一蹦一跳,跑到点心前,抓了一大把,开心地吃了个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