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六十年前我上学散文

2023/12/04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六十年前我上学散文(精选9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六十年前我上学散文 篇1

那年我在村里上了小学,祖母因为去看望生病的小姑,早晨一起床就离开了家。我上学的一里多路,都是祖母接送。来回路上,平坦路她牵着我,坑坑洼洼的路她背着我。不但是祖母和周围的大多数人都有那样的认为,我也是那样:重残的我走不了那路。

那天天色灰暗,下着毛毛雨,冷飕飕的秋风有一阵没一阵刮着。吃完早饭,我背着书包靠在门框上,等祖父送我上学。祖父却说:“在这里等什么,你自己上学去嘛.”

他坐在凳子上,自顾自抽着烟,没有送我的意思。祖父的脾气躁,我不敢在他面前不听话,只得上学去。

祖父让自己上学,觉得委屈,泪水都流了下来,但是,一上路,很快就顾不得流眼泪了,走那路,已经令我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腿不灵便,双脚几乎只能贴着地面一步步向前挪,遇到一个水洼,得用脚尖慢慢探下去,若不知深浅,稍稍让身子一歪,就会失重摔倒。在路上,好几次停下来没胆量向前走了,但要上学,所以不向前走又不行。就这样提心吊胆走到学校门口,我长长地嘘了一口气。

祖母晚上回来,批评祖父:“你怎么能让他独自一人上学?还下着雨,多危险,摔倒了怎么办?”祖父说:“我真能让他一人上学?我悄悄的在他背后跟着呢。一个人做点什么,总不能有困难就不去试一试,有危险就放弃。胆子和经验,是冒险和经历出来的啊。我们不能不让他历练一下呀。”

祖父一席话,把我心头的怨怼抹干干净净,滚过一股暖流。语言虽然朴素,道理却很深刻,并且还含着一股深深的爱。他让我一试,我不是走到学校了吗?他让一试,上学时那么畏惧,放学回来时,走那路时,不是不那么害怕了吗?不是知道了怎样过水洼和其他障碍了吗?

我有了第一次的靠自己的行走,我就有了以后多次的靠自己的行走。跟那些万不得已的处境中去冒险的人相比起来说,我是幸运的,我的冒险因为是亲人刻意安排,没有丝毫悲怆而备含温馨;跟那些没有我的那种经历的人来说,我是幸运的,因为在亲人呵护中,于平常的生活中,有一次成功的有意义的冒险。

六十年前我上学散文 篇2

七岁的大外甥九月份就要上学啦!不仅一家人都为此而高兴,不少亲朋好友也送来了书包、文具、衣服等等礼物,还有人送来了不菲的礼金,表示对他的祝愿和期盼,愿小小男子汉能幸福地成长,快乐地学习,把自己锻炼成一个合格的有用之才。

看着脸上写满喜悦的孩子,不禁想起了我五十多年前背着书包上学的情景。

那是1950年的春节,家乡刚刚解放,10岁的我才有机会上小学(当时有春季班),上学前几天,我小舅舅从大老远赶来,给我带来了一碗满满的“鮝烤肉“(黄鱼鲞烧猪肉)据说上学吃了这个菜,学成长大以后就能考上状元。(可惜,我学业不精,未成状元。有违舅舅苦心了!)开学那天大清早,母亲煮了一大镬米饭,又备了一大碗红糖,陪着我一家一家地到附近有读书孩子的人家去分“商量盏”(就是用酒盅盛一盅饭,顶上放一粒红糖)和状元糕,意思是我上学以后和大家要有商有量、团结友爱、共同进步,人人都有出息。到学校报到时大家都带了一壶糖水,互相交流着喝,大约是增进友谊吧。记得那时像我这样的孩子每年都十分盼望开学这一天的到来,想着那香喷喷的一小盅“商量盏”,想着那一小杯甜甜的红糖水。

上学了读书了,再也不是野孩子了。母亲用二哥穿不下的旧褂子为我缝制了一件长衫,虽然有点旧,但毕竟没有破,长衫还盖住了那条打满补丁的裤子,再配上一双崭新的鞋子,自己感到精神了不少。书包是姐姐用了好多晚上为我一针一线地仔细制作的,用许多碎布拼接而成,中间还有一个大大的五角星。黑布缝制的笔套里装着二哥买给我的两支铅笔、一块橡皮和一支毛笔;书包里还有墨和砚台、石板、石笔以及布做的揩刷等等。

母亲陪着我先去拜见了老师。村校当时只有两位老师,因为刚刚解放,我们还是称他们为先生,柴先生是我们同村人,比较熟悉;史先生是一位和蔼的老者,他刚从别的学校调过来,戴着一副眼镜,很有学问的样子。史先生问了我的乳名,然后根据族里的辈分排行为我取了一个书名。(这书名一直用到我高中毕业。乳名即为名,书名则为字。是为名字)

小学的第一课是语文课,语文课的第一篇课文是一张画。史先生告诉我们,这张画叫做:天亮了!

六十年前我上学散文 篇3

送孩子上学去的那天,妻子再三叮嘱,让我多陪孩子玩几天,等他适应了再回来。出乎意料的是,刚落下脚,我就被孩子宣布“下岗”了。

孩子考的是淮北师范大学,上学去的那天,路上下起了绵绵秋雨,窗外的村庄、田野被模糊成一片深秋的墨绿。到淮北师大,三个百灵鸟似的大三女同学飞过来,热情地帮着我们拿东西,领着我们去报到,不厌其烦地向我们介绍院校情况并解答我们的问题,引领我们去宿舍。

孩子的宿舍在七楼。到得楼上,我已累得抬不动腿了。孩子却劲头满足的,他让我在宿舍歇会。自己则一个人下楼去到很远一段距离的新生用品领取点,领了三床被子,以及枕头,席子,茶瓶等日用品。再上来时,他身上的衣服全被汗水打湿了。他身上背着个大包,手里拿着席子、茶瓶、拖鞋等。放下包,他的两个肩膀被包带子勒出了深深的血痕,右手臂也被勒出了道血印子。我真后悔让他一个人去拿那么多东西。我说你为什么不让同学帮一下呢?孩子说,她们要帮我拿的,我看到还有那么多需要帮助的新同学,就一个人扛上来了。他躲开我的目光,说没事的,爸。他拿出脸盆到外边的卫生间迅速将脸上的汗水洗去,并打来一盆水,开始打扫宿舍。

千顷地,一棵苗,谁个不像爱自己眼珠子一样爱自己的孩子!一位安庆来的同学,他的父母帮他挎包背被,那母亲进到宿舍便攀到上铺,为孩子掸床铺被抹桌子,那父亲在一旁看不过去,说,你放在那儿,留给孩子干,要锻炼锻炼他,我们也不能老跟着他。那母亲也不说话。父亲再说时,母亲的眼圈就红了,那父亲也就不说了,走至阳台处,点上一根烟,注视着远方,一声不响地抽着烟。那袅绕的烟雾弥漫开来,模糊了他的脸。一位全椒来的母亲对他的孩子说,你们在一起,要好好相处,遇事要忍让着点,相互帮着点,别再耍小孩子气。那位父亲接过来说,你们要朝夕相处在一起四年,比你们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还要多。要像兄弟一样,度量要放大些,要珍惜友情!……屋子里散发着陈旧的闷糠味。也不知道他们听懂了爸爸妈妈们的话没有,明白不明白爸爸妈妈们的良苦用心?孩子们在默默地打扫着。床铺、桌凳,门窗玻璃、墙角缝隙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太阳的光从阳台上照射进来,整个宿舍充满了阳光的味道。

晚上,奔波劳累了一天的我正将入睡时,孩子的一句话让我全没了睡意。

孩子说,老爸,你明天就回去吧。我一下子坐了起来!不是说好了12号回去的吗?孩子说,爸,我已经安顿下来了,你看我在这挺好的。也没什么让你不放心的。回去跟妈妈说,我在这一切都好,叫她不要牵挂。

孩子说完睡了,我却怎么也睡不着。

夜已经很深了,透过阳台可以看到外边的星星。此时喧闹了一天的校园安静了下来。一阵阵的花香从宿舍后面的相山飘进校园,潜入宿舍里来。秋虫的鸣叫声忽远忽近,忽高忽地的像海潮一样舒缓起伏绵绵不绝。校园里的路灯像一位孜孜不倦的学子秉烛深思。而更让我没想到的事还在后头呢。

早晨起来,我正准备洗脸,孩子站到我面前说,爸,我要去参加学校的自愿者队伍,去接新生。你在这,我放不开,还得想着你。我说你刚来,一切都还不熟悉,怎么接新生,再说昨天又累了一天?没事的,他轻松地说道,我跟着学兄学姐一起做。我忽然觉得孩子变了。此前,孩子与我朝夕相处,我自认为是了解的,但在这一刻,让我陌生起来;此时,他虽然站在我的面前,而我感觉够不着他了。

阳光像金子一样铺满了校园。走在校园内,见我默不作声,他说,你看,爸,他指着校园里一簇簇同学对我说,他们不都是和我一样大的吗。他们也都远离父母,他们的父母也跟你们一样疼爱他们的孩子,但鸟儿总有出窝的那一天,不能老呆在父母的翅膀下,总得经风历雨,才能展翅蓝天。我会和他们融入到一起的。你回去给妈妈问个好,让她不要担心。

走到校门口,孩子为我叫住一辆车,我刚上车,一转脸,不见了他的身影。我伸长脖子,却看见他已和几个陌生的学长说说笑笑加入到了志愿者队伍中去了。

六十年前我上学散文 篇4

新中国刚成立那几年,洛阳各县多不通公路,有马车,偶尔有货车,绝对没有公交车。我初中毕业通过考试被洛一高录取,要想求学,那就要扛起行李,迈开双腿走路到学校。对于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来说,这叫长途跋涉。

当年洛一高在市区,而学生大都来自各县,近的偃师、孟津有几十里,我家在宜阳,有七十里远,远的洛宁、嵩县、汝阳,都在百里之外。走路上学,是他们求学洛一高的头道门槛。

那时,家家生活很苦,能走路上学的孩子在农村大都当劳力使用,家长对生活只求温饱,没有更大奢望,一般不全力支持孩子上学,因此,学生走路上学全靠自觉。这自觉源于强烈的求知欲,以及探知外部世界的好奇心。

学生当时长途跋涉求学,没有诱人的物质奖励,也没有任何的精神鼓励。就说我吧,背起行李走,思想单纯、坚定,就是要赶到学校不迟到、不缺课,这才是心无旁骛。途中,遇上风和日丽,还好说;碰上下雨下雪,头上雨淋雪飘,地上泥泞湿滑,走起路来十分艰难。更难的是走累了行李没处放,只能抱着树干喘口气,就算歇息。如果途中能在坟头上遇到供桌,能坐下吃几口干馍,爬到水沟边一番牛饮,那就是很幸福的事情了。

除了路远,有的同学家境贫寒,吃不饱穿不暖,甚至要忍饥挨饿走路上学。有位来自嵩县的谢呼晨同学(已故),有次走路上学夜半遇上狼群,只得借宿在老乡家的牲口屋里。老乡家断炊,他还把自己在路上的干粮留给老乡的孩子。

那时的学生走路上学,可不是一次、两次,而是要历冬历夏,连着走过三年。当时同学们的求学走路之旅,没有当今市场经济氛围下的那么多功利目的,真正是坚定求学读书之旅。这是无字的课本,它以无声的语言给了我们乐观向上的人生观、一往无前的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我的另一位同学现居外地,常打电话过来诉说乡愁。谈起当年徒步负重求学时总会感慨,当年饭都吃不饱,上学的劲头还那么大,心胸沉静踏实,不心浮气躁,那一步步地走,真正是用心走路,誓言写在路上,是为新中国读书,为祖国为人民读书,想想这不就是现在说的实干兴邦之路吗?

六十年前我上学散文 篇5

活了20多年,第一次觉得当女生来大姨妈也是不错的,第一次被人呵护备至,第一次被人捧在手心。

从小到大我都不是那种被人宠到骨子里的女生,一直以来受家庭环境影响还是怎么滴,我一直知道我不是一个人见人爱的菇凉,虽然我也曾无比渴望这种溺爱娇宠。一出生就不被待见,连最亲最爱的亲人们都不是很喜欢,只因我不是小子。可能越是不被爱,越要使劲折腾证明点什么,让人注意,哪怕是好动调皮贪玩恶作剧,这就是小孩幼稚的想法。明明是女生,但是小时候哪一点看得出来是女生的样子,头破大出血过两次,被自行车轧过一次,半夜骑电瓶车摔过一次,贪吃方便面吃到夜里吐了一床,把塑料瓶里的灯油当水全倒了,动不动就能打碎碗碟杯子什么的,老是粘着姐姐但是见面就打架吵嘴不见面就想念,经常被老妈打臀部,老爱跟着哥哥们看炮仗钓鱼捉青蛙,还老被人欺负,那会外婆带着舅舅家的妹妹住我家,小妹欺负我被外婆知道了要打小妹,我第一反应就是护着小妹,这事一直被外婆叨念着直至去世,小妹也一直记着小姐我对她的宠爱。还有就是我那会老是跟我小侄女她们打打闹闹,最后总是我吃亏,不就是被打,就是被抓,要么就是被咬。小时候吃的苦,记得的不记得的,伴随着我的.成长,一路走来,到了今天,虽然现在我依然不是人见人爱,至少我学会了自爱,自己爱自己。我知道我长这么大真心的不容易,小时候吧身体不好常年生病,记得小学那会天天上医生家报道,戳屁股,打吊水我都成家常便饭了。每次老师的成绩单上必写的是该生身体素质太差,要加强锻炼。初中那会生过几次大病,像出麻加出花,后来又有了阑尾炎,老妈家人那会对我特好,觉得自己特别幸福,虽然生病着,这就是叫痛并快乐着吧。记得那次阑尾炎,我一边肚子疼一边吐,吐的最后全都是水。生病那会什么都不吃,就想吃小罐子熬白米粥,最好放一点肉丝,那时觉得是最美味的东西。后来老妈给我使劲补,吃了几只鸽子,每天给我一碗蔬菜吃完再吃饭,估计我就是这样开始长胖的吧。

好像从小到大喜欢我的人不多,身边的人大多喜欢姐姐,可能是我太调皮了,没有老姐那么聪明那么乖。从小就觉得爷爷特别慈祥,爱蹭爷爷刚冒出来扎人的胡子,爱坐在爷爷看书时翘起的二郎腿上,爱喝爷爷杯子里各种各样好喝的茶(哪怕只是在茶叶里加了冰糖,对我来说都是很神奇的存在),爱跟着爷爷奶奶去赶集去逛街(哪怕走再多的路,最后只得到一串糖葫芦)。这么多孙子孙女中,我知道爷爷奶奶最疼的还是姐姐。虽然我知道比不上姐姐,我也想做那个除了姐姐之外最疼的之一。姐姐成绩好,爷爷给她买了一块电子表,我羡慕的不得了,虽然后来也给买了一块。爷爷当过兵,上过学,个子高,年轻时肯定很帅,因为我同学每每来我家都说我爷爷好精神好慈祥,为此我不少得意。爷爷那会让我们练字,买墨水买毛笔,我始终没有坚持。不过那会爷爷夸姐姐字写得好看,我就很不服气,一直模仿姐姐的字,有一段时间我整理书籍时发现了一些作业本,说真话我真的分不清到底是姐姐的还是我的。记得有次爷爷生日,我用毛笔写了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几个字偷偷送给爷爷。上高中那会实行月假制,一个月才回家一次,我每次回家都是先去看爷爷奶奶,每次放假前先去买一些薯片饼干膨化食品带给爷爷。每次回学校走之前都去和爷爷奶奶告个别,他们总是会塞钱或者塞吃的给我,我知道爷爷奶奶比以前更疼我了。还有那次奶奶去世一周年,爸爸让我们写一篇文章,爸爸看了点评说要是我真的自己写的就还不错,我什么都没说就哭了,姐姐立马说了爸爸,爸爸说爷爷看了也哭了。

除了爸爸妈妈姐姐,最爱我的就是爷爷了,还有那个去世的叔叔、我大舅、陈老师,喜欢我的人不多,所以我真的无比珍惜那些对我好的人。对我一分好,我愿用十分还你。大白,你是第一个给我煮红糖水的人,你是第一个宠着我的男人,你是第一个把我当宝贝的男人。你对我的好,我会一辈子记得。谢谢你,大白!

六十年前我上学散文 篇6

二十多年前初到福州,这座城市还像个大镇子,充满浓烈的南方散漫情调。城外四面环山,弄得目光狭隘。到了晚上竟然没有电灯!爸爸妈妈点了十几根烛哄我。光浮动,一样美丽。我还是怀念上海彻夜通明的灯火。窗外有棵高大的龙眼树。妈妈说,只要我乖,明天树上会结龙眼,这是上海没有的。我于是有了点可以期待的东西。躺在床上,我听到了新奇的各种虫鸣的细声。小石块铺成的街巷,到深夜还有木屐清脆的响声。

第二天自然得不到龙眼,上街也坐不到公共汽车。古老的榕树,石桥,台风吹斜的木板房。新鲜的、又是泄劲的福州呵。

黄昏了。我第一次看见夕阳慢慢下山的景色。从此,这温柔洁净完美的圆形充满心灵,在梦中也常常托着我浮起来。

我很不满永远使我失望的龙眼树。“骗人,你这废物!”

爸爸听见了,说:“它老了,不要骂它。爸爸将来也会老的。”

我不相信爸爸会老,爸爸正年轻哪!我用了怜悯的眼光看待年老的树,我问妈妈:“大树到死都在一个地方,我们为什么要离开上海?”

妈妈说:“人和水是一样的呵,我们的祖先也是在地上流来流去的人哪。你长大了,也不知会走到哪去呢。”

这是在一个安静的黄昏里说的话。我正在玩一只巴掌大的小磨盘,胶泥捏的,涂了天蓝色的漆。我把最细的沙子从磨眼里注进去,小磨转动,沙子吐进了磨槽。夕阳照红了阳台上的栏杆。

我也曾搬到福州东郊住过几年。偌大的草地上只有几幢新楼房。爸爸在门前搭了葡萄架,种了两棵葡萄。那时竹编的篱笆就能防贼,篱外是碧绿的田野与荷塘,初秋满眼粉色的荷花。福州办事不紧不忙,读书却十分辛苦,从小学开始,功课就扣紧了脖子。留给孩子们的就是活泼可爱的黄昏了。

放学回来,男孩女孩冲进草地玩耍,甚至拖出家里晒衣服的长竹竿对舞。把养的兔子放出来吃草,天快黑了,满头大汗地逮兔子,还要到池塘边把鹅赶回家。我有时给太阳花浇水,或者去摘成熟的葡萄。暮色里,花朵和葡萄的形状是温暖、模糊的。小伙伴们还常常在剧烈摇晃的浪桥上表演“飞夺泸定桥”,吊在单杠上模仿革命者受酷刑的惨状。周围高大的桉树和细小的蒲公英,也随着笑声抑扬起伏。尽情玩耍的时候,夕阳悄悄下山了。出汗的头上哄着一团龙卷风形状的蚊子,大家奔来奔去,用衣服、红领巾赶,怎么也逃不脱蚊子的追袭。远远传来妈妈们的呼唤了,孩子们一窝蜂地往回跑。明知要挨骂了,还在池塘边匆匆忙忙地用石片漂水花。

许多年后,池塘填了,草地上挤满楼房。老龙眼树的命运也不详了。

我有好些年不见福州了。我和祖先一样,随着生活的波浪到处移动,漂流的时候,想起童年,就想起了黄昏。每天黄昏降临,从旷古年深到不可追及的远方,就传来阵阵欢快的鼓点,一声声扣在我的脚印上。

人和人聚在一起时,很少想到分离。有几年我住在闽东太姥山区的一个山顶上,和十几位从各个地方来的青年,共同生活在一所小房子里。

冬天的黄昏,半雪半雨的水粒搅在雾中,四周静如混沌未开的太古。大家围着炭火,每人谈起以往的生活,连过去的梦也显得那样美丽。身世各异的年轻人心里充满了慰藉。为了御寒,用刷牙缸烫热了村酿的米酒,每人一口轮着喝——天黑了。

更多的是晴朗的黄昏。橙色的天空深处,夕阳圆得凸出来。重重山峰像不动的海浪,漫无边际地泛开去。山冈上吹过阵阵长风,群山发出海的轰鸣声。在田里干一天活,身子疲乏了,可是听觉异样敏锐。山的鸣响回绕在广阔的天空,站在山顶,全身都能感受到。

古时候的人们,也是感受到了这种鸣响,才制作了笳,在黄昏里与大自然合唱的吧?

黄昏愈深,如笳声一样的回鸣愈缈。同伴们坐在大门口,一动不动地休息。霞光暗成浓浓的暮色。牛蹄声在土路上踢踏地拖响,牧童和牛群已经不能看见。还有农民在自留地里浇水,听得到清凉的水声,木勺子触到水桶底部了。山谷对面的小村里,有人在打铁,炉火透过竹林吹动着。听不到叮当的锤声。远处有人在拉二胡,悠闲自在。我们呼吸到彼此身上阳光的香气。天边只有最后一丝晚霞了。那时候,我们想不到几年后会分离,会走得一个也不剩。

可是不管到了什么地方,我都感谢母亲一样的大自然,创造了黄昏让她的儿女得到恬静的休息,每天、每天,从生命的第一刻直到永远。

难得黄昏。难得卿卿。你说。

你说,思念一日如三秋。明朝一别,万重关山,又是百岁千岁!

涌泉寺内游客去尽了,喝水岩泉边古钟悠悠地响。向晚的光线投在山谷里,恍惚如月光,摩崖题刻大字小字,点亮了明暗不定的红灯笼,照我们下山。

人生之苦,最是离别。让黄昏的波涛淹没我们吧,我不愿再问你的归期了。

有位老态龙钟的和尚,以目送我们。山门上高悬“回头是岸”的大匾。

也许早该度去这烦恼的青丝,了却这不了之情!人到别时,不如当初不相识。

下山,迎着淡黄的夕阳。山下平川微茫,江水婉转。路旁大石上有人生过火的痕迹。你说到夏天再来,也生一堆火,在这儿过夜,满天是星。

要是夏天,夜夜有雨,你还能来吗?我想象着你翻越万水千山的姿态!

如今是秋天,草都黄了。我拢来枯草,你划火柴点着。火苗比夕阳的颜色更淡,草叶瞬间幻去。

夕阳又圆又大,触到江面。你无限依恋地回头——

浩荡秋风,山也起伏,草也起伏,升起和我们的火焰一样的,热空气闪烁、无限透明的网!

不知从哪一年开始,除夕一到,惘然若失的紧迫就压在了心头。除夕是一座闸门,让你觉得什么都到了头。为了这太沉重的忧虑,年年除夕的黄昏,我总要在外面走到天黑才回家。

我走过几乎没有行人和车辆的大街,所有的商店都关门了。空荡荡的街道,多像我辛劳一年终无所成的心境。

我也曾走过收割干净的田野,那更大的空旷,反变成无穷的期待。每个村庄上空,弥漫着唯有人才有的亲情的气氛。

这气氛是除夕黄昏特有的温暖,这气氛是平日的甘苦积蓄成的,通过千家万户的鞭炮声,化作刻骨铭心的爱情,永远不会消逝了。

穿过这样的暮色回家,就为了一进门满堂的灯光,就为了父母亲深深的期待,还有什么苦难不能忘却呢?

爸爸老了,有病,不能守岁。他早早躺下,吩咐我替他守岁到明年。在新旧年交接的时辰,我按家里的老规矩,下了饺子,唤醒爸爸,请他吃,并祝他健康长寿。

这时我会想起爸爸年轻的时候,想起老龙眼树,想起“爸爸也会老的”这句话。

妈妈也老了,她还在厨房里忙呢。我向她说新年好。妈妈年轻的时候是很美的。妈妈叫我去放送旧迎新的百子炮,鞭炮响过,她衷心地说:“今年会好啦,会好的啊!”

除夕是唯一没有夜晚的一天。所有黄昏的柔情蜜意丰富地延续到大年初一的清早。我独自坐着,替爱人缝新的衣服,一直到晨光明亮。我真切地感到除夕的巨闸推开了,白昼的洪流很快地把人们冲得很远很远,除夕也随着远了。我想念各地的朋友,想念我失去的和拥有的一切,更想念不能回来的.爱人。我祝愿他过得美好,也在想念我。

(后来我才知道,这一夜他在异乡的街上走到天亮,因为摆不脱苦恼,因为我们不在一起。)

当时我不知道,我在想象大年初一,今夜空荡荡的街上将挤满快乐的人群;我还想象初一早上会收到许多朋友的信,会收到爱人从去年发给我的祝福的信。

于是那许多亲切的名字和整个城市,都像新洗的婴儿一样纯洁了。

六十年前我上学散文 篇7

关于幸福,关于爱,我们会有大把的说辞,也能滔滔不绝。

有一种幸福,有一种爱却会让我们默默无语,只能静静感受……

再蠢再笨,也会有人把你当成他们的天才。

无论欢乐还是痛苦,总会有人在默默为你祈福。

不管是风雨交加还是烈日炎炎,也总会有两双眼睛在急切地等你归来。

面对他们,总会有些愧疚,也会随性的展现被自己和社会深深压抑着的个性和天真。

快乐了,你得意忘形地背对着,好像是知道后面会有两颗心,比你的心跳还快,比你还欣喜,然而嘴角却只是微微笑;痛苦了,回头便扑向那个一直为你敞开的怀抱,眼泪,鼻涕,一塌糊涂,从小到大,这个肩膀,这个怀抱,给你的是海阔天空,其实你也知道,对面胸膛里的那颗心比你的还要疼,抬头,嘴角还是微微笑。无论是快乐,还是苦楚,那么强大的后盾,那么坚实的.依靠……你的心里有谱了!

时间慢慢苍老了容颜,却又积淀出厚重醇香的爱。不只是那一次次的守候,也不单单是暗夜无眠里的思念,那是血肉亲情里的割舍不下,那是深埋在骨髓血脉里的爱。

你害怕看到步履蹒跚,你不愿意目睹白发苍苍,你想自私地沉浸在爱里,幻想天荒地老海枯石烂。你想下辈子还结这段情,还融入这份血脉,你无耻地掠夺者着好似是无穷无尽的爱,卑鄙地幻想着下辈子,还怨恨时间干枯了那两幅躯体。以爱的名义,你的好逸恶劳甚于强盗,你的行为只配注释卑鄙下流。其实,你也懂这些,你还是在无可奈何与心安理得的矛盾中享受着这份莫大的恩赐。

他们期盼着,那个好似自己年轻时的矫健身影的出现,他的脚步打乱了他们心跳的节奏,一切都化成嘴角的微微上翘。他们注视着看似忙碌的身影,一步步远去,跟他们心跳的节奏恰好合拍。他们不在乎岁月的沧桑,他们关注的是,在他们面前由稚嫩走向成熟的那张脸上挂着成功与喜悦的微笑。那张脸,那个身影便是他们骄傲与自豪的理由!

你与他们彼此深沉地爱着,却总会羞于表达,或许是因为太过熟悉,太过熟视无睹;更或许是,你们都太过自信,太过真实,总觉得爱就是爱,何至于用苍白的语言去修饰那么朴素,却又那么绚丽的爱,嘴角的微微笑足以诠释这所有!

六十年前我上学散文 篇8

夏天虽然已经过去了,黄昏的天宇中也呈现出寂寥的秋意来,天际洇染着温暖的橘红色,稍后出现了大片大片的火烧云。

静静的守护着定格在时光里的记忆。那些微如毫发的细节,仍清晰地保留着最初的姿态。比如,记忆中的某些人,某些事。闭上眼,还是彼此稚嫩的脸,抬起头,望着天,她们便像流云一样散在天边。曾在夜里醒来,满心是忧伤,窗外的月光依然明亮,却再也找不回真挚的友谊,分开了,这么快,曾最快乐的秋,在我心中,也变得这般凄凉。漫步在校园中,看那些残花败叶,心里真是痛苦不堪,走近点,看到的景象更是凄惨——有的花苞还未绽放,就枯萎了。总感觉像自己一样,还未来得及显露本领,就被打压下去了。“未曾绽放就要枯萎了,我有过梦想。”指的就是这种意境吧。轻轻地拨弄着黯淡的花叶,多么可惜,只是因为季节的更迭,还没来得及绽放自己,就这么简单地夭折了,是它成熟地太晚了吗?人,终究还是赶不上时代的变迁。无论花儿为谁开,总好过消亡。假如我就是那朵花,我会努力地绽放,不为别人,只为自己。

我会抓住机会,不再让它白白浪费,尽管会很累,但好过凋零。明知脚下深渊,仍期盼迎风飞翔。既然这样,就像缅怀昨天一样的去热爱今天和明天吧。夕阳坠入了地面的那一瞬间,天地间似乎画了一个橘红色的句点,光线迅速收拢,绚丽的云朵失去了光彩,隐没在逐渐黯淡的宝蓝长空中。又一朵花,默默地凋零了。

六十年前我上学散文 篇9

两年前,我和好友s去参加一个电影发布会。坐在观众席前排的时候,台上有一个姑娘一直盯着s笑。

她只是一个配角,就是那种长长的名单里要滚动很久才会有她的名字。全程,她和所有配角一样也没有什么说话的机会,主持人介绍到他们的时候,几乎是还没等观众的掌声响起落下就结束了。在横成一排的演职人员里,她站在最角落的位置,是最不起眼的人。

她对s笑的时候,s说,她也并没有在意那么多,似乎以为是演员的职业性,站在台上就自成表演地微笑,这从开始到谢幕。发布会结束,那些成了明星的演员早已被记者团团围住,不留缝隙地把其他人挤下了台。而她与其他人一起笑着走下台。她在门口的时候拦住了s:你好,还记得我吗?

s近距离地看她,才认出她。粉妆之下,我也记起了那一年她的容貌,好像比现在要清澈一些,也朴素一些。

七八年前,我和s去剧组玩,当时在拍一部电影,名字我不记得了,至少最后没有在我的城市上映。那一天正好召开见面会,台上的主角、配角站成一排,所有的演员享受着镁光灯,所有的影迷也享受着这一场近距离的面对面。台上许多人,其实是叫不出名字的,但你也知道有一种假性的疯狂叫做与明星拍照。而记者所有的相片都对向了舞台。

那一年的她还是个二十岁左右的姑娘,她安静地坐在台下,周围围着一群摄像大叔,熙熙攘攘,把她埋了进去。可她一直对着台上笑,其实,根本没有人注意到她。在每一个主角或是配角名字出现的时候,她又礼节地拍手。你知道什么叫不卑不亢吗?就是当你发现所有人都不在意你的时候,你依然用自己想象中最美的样子回应。

s说:我要和她拍照。s举起相机扔向我,她当时很意外,往旁边一挪,给s腾出半张椅子,她们使劲地凑在一起,我记得当时她是挽着s的,或许在许多人眼中,她们都只是路人而已。

她们跳着抱在一起。在大厅之外,听着她寒暄着许多事,我知道她每年要辗转10多部影片,前些年拿着并不高的收入,住最简陋的房间,有时累到洗衣服的时候睡在洗手间里。最长的记录是5天只睡了12个小时。有时为了捕捉一个镜头,不得不整宿不睡。她说:有时也会觉得很累很辛苦,不过,所有的工作都不可能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大多数人的成功都是需要一天天慢慢努力,慢慢熬的。

s后来与她留下了联系方式,s说:她现在慢慢有了更多的机会,名字出现的机会也比从前多,我一点都不意外。我时常看到她在凌晨两三点更新朋友圈,看到她不停地辗转在不同的城市,觉得那么努力的她,配得上现在的一切。其实,我永远记得她坐在台下为别人鼓掌的样子,也记得她站在台上又笑得灿烂的样子,这一步之遥,她走得足够努力,才跨过去的。

其实,人生多少如一场剧,所有高潮迭起之后,好像比从前有更完美的故事可以继续。而我们每个人的生长轨迹都是不同的,无论放在哪一种环境,你都会发现,自己在成长的路上,从来没有那么笑意盈盈过,而那些曾经让你委屈和心酸的事,最后都变成了华丽转身的序幕。

前些日子,我的好友群一直在讨论一个问题,碰上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又遇到自己不喜欢的人怎么办?那阵子,无非是其中的一个姑娘遇上了人生的瓶颈——与一个同事有了矛盾,于是在有限的空间里成了形同陌路的人。这自然是最尴尬的,所有抬头不见低头见,是躲也躲不过去的。这也直接导致她开始厌恶当下的工作。

当时,我想到的是工作的第一年,一个老领导与我说的话,他的大意是:七平八稳的样子,是不可能成长的,你永远要记得,只有走过足够多的路,见过足够多的人,做过足够多的事,才会真正长大。

后来,我慢慢感觉到,成长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第二件事是我刚工作的时候,因为一个表格的数据错误,不得不来回开20多公里路,重新敲一个印章。但我记得那一天,领导面对我失望的表情,因为这是一件最简单的工作,可我却错得离谱,用他的话说:感觉不如一个初中生。当时,我一个人在车里大哭,年轻的时候,对许多事会敏感,比如对他人的评价,比如战战兢兢地面对新的工作,生怕出错可真的出错了,又比如被否定。可又没办法,于是一边哭,一边回单位改资料。而从那以后,我保持着一个习惯,就是每一次都反复校对,在有限的能力内保证正确。

我时常觉得,许多时候,生活就是一场跋山涉水的旅行,你慢慢地,就会遇到许多从未遇见的人,碰到从未遇到的事,你手足无措,甚至垂足顿胸,可你知道,是一定要走过去的。待走过这一段,你也会慢慢开始摸索出一条条道路,而这些路只是属于你自己的,是别人走也走不了,学也学不了的路。

当你年轻时,以为什么都有答案;可是老了的时候,你可能又觉得其实人生从来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没有谁的`成长是容易的,人生所有的答案其实都在路上。

而你在多年之后,再回忆过去的自己,才会知道,如今的你就是过去的一场蜕变,而这一切真的是好不容易。

关于成长的励志哲理美文篇2:“成功”不过是很差劲的老师,我更相信“失败”

作者:陈文茜

2015年3月,我与李开复进行对谈,当时他已罹患淋巴癌第四期,他说,人生最大的转折点与反省,不是拿了全美最top的资讯工程博士,或者成为google中国区总裁,而是获知罹癌那一刻。

那一年是2013年,他才刚获美国权威杂志颁发的“百大思想人物奖”,带着自嘲,李开复说:“还很高兴跑去美国领奖。”没多久,2013年告诉李开复,他得到的最大奖项是:“淋巴癌,第四期”“毕生不能根绝”。

那一年,他五十三岁,离“青春”一段距离,名片上apple、microsoft、google前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没有一项头衔救得了他。“癌症面前,人人平等”。

那一年他开始反省自己的人生,真正有了最深刻的“创新思想”:除了养病之外,他把大多数的时间留给家人。那个每天滑啊滑的手机,偶尔玩玩,彻底失宠,不像往日贴身携带。曾经一天发二十条微博,夜里回三次email……李开复说,他曾自豪的“效率”,现在变身为亮晶晶的肿瘤在他的肚子里。

所以在人生中,“成功”永远只是人生长路中的一段,而且是“相当差劲的老师”(bill gates语)。无论你的身份是企业家、政治人物、国际舞者、大作家,或是千万亿万人迷的演员、创作歌手;失败,会教导你一些事;成功,反而会误导你做错许多事。

所有舞台的灯光在结束时都会熄灭,所有“努力”“侥幸”“机运”得来的“成功”,未尝不是如此。我曾与十几位在各个领域的梦想践行者分享他们的故事,每一段他或她的故事,都是从“苦熬”开始,都是从“失败”走来。

许芳宜刚获得马莎·葛兰姆舞团录取时,还不会英文,也不知如何打国际电话向父母报喜讯。在纽约街道她无意识地走过来,又走过去,最终站在林肯中心旁,喜极而泣。舞者以熟悉的脚趾不停地行走,交互来回,告诉自己,那么遥远的梦想,那么大而冒险的冲动,一切竟已成真。然而她的哭泣,没有终点。

黄皮肤及东方人的身体,使许芳宜在舞团中登上了“首席”,也登上了《纽约时报》艺术版头条,但仍无法站上主要舞台。她曾大哭,不服气地问自己“为什么”,最终擦干眼泪,决定离开“庇荫”的国际大舞团,再度冒险地与世界一流编舞家合作,单独闯荡国际舞台……那个代价是:她往往一个月跳三支不同的编舞,往返飞行几十个城市,舞台上精准完美演出后,在深夜浸泡乌青受伤的脚趾,然后第二天天未亮,提着行李,又一个人孤单奔向机场,走向下一个舞台。

五月天成团之前,阿信待过地下乐团,而同团马莎的妈妈在我访问阿信前,告诉过我儿子加入“五月天”的往事。“他们在学校时那么相信自己,兴奋地唱着、演奏着……而每次我离开,想着他们可能空白的未来,转身回家的路上,总是流着泪……”

还有……创立“云门舞集”,解散复又站起,林怀民始终挣扎着他的舞蹈梦;几度人生更迭,时而被“体制逐门,时而被奉为“大师”,蒋勋更体悟“舍得”与“舍不得”;凭借勤勉细心努力攀上人生“高峰”却遭遇癌症,严长寿反而是更珍惜仅余的生命;曾经无路可走到现在拥有无数歌迷支撑,周杰伦始终未忘“初心”,始终“战战兢兢”……

这些“失败”与“成功”的故事,让我们深刻思考“青春”。

什么是青春?二十到三十?十五到二十五?二十至四十?依照日本文学家三岛由纪夫的定义:青春就是未得到某种东西的心理状态,于是形成渴望,形成憧憬,形成可能性。尽管眼前埋伏广袤的原野和恐惧,尽管还一无所有,但在幻想中,却感觉自己拥有一切。

所以,青春无关年龄,有关恐惧和计算,有关安逸与逃避。因此若你才二十,已没有了幻想,你的人生其实已经没有了青春。若你已六十,你仍在创新,仍想改变拥抱新的生活方式,你还“青春”!我常常看到“不快乐的年轻人”,心疼也心憾。青春多么珍贵,一去不复返。对我而言,“最贫穷”的青春,莫过于怠慢。怠慢拥有人生最美的青春,怠慢可以闯荡天涯的机会。

或许此刻“青春”的你正接收生命从开始萌生到稳健成熟这期间的种种苦恼、挣扎、失望、贫穷、焦虑、怨仇哀伤,但你也容纳了它们的欢乐、得意、胜利、收获和颂赞。生命的过程本来注定是由激越到安详,由绚烂到平淡。一切情绪上的激荡终会过去,一切色彩喧哗终会消隐。如果你爱生命,你该不怕去体尝,甚至珍惜那激越绚烂的快感。

罗曼·罗兰有句惊人名言:大半的人在二十岁或三十岁,“就死了”!因为人一过这个年龄,他们只变了自己的影子。以后的生命不过是用来模仿自己的,把以前年轻时代曾经说过的,曾经做过的,曾经想过的,曾经喜欢的,一天天地重复,而且重复的方式还越来越机械,越来越荒腔走板。

在已错过青春的人眼里,青春是无限的可能;在困守于青春、茫然愤怒的人眼里,青春是一种缺陷。人们初次品尝青春滋味,并不知道只要抱持幻想,贫穷的滋味也是甜的,而永远离别青春后,对青春的渴望、遗憾、追念……那个滋味,即使坐拥财富,还是苦的。

青春是一棵树,只有爱与希望才能成为它的根,扎扎实实地扎根入土里,智慧与愉悦的枝叶,才能使你的未来人生招展,无论是面对风雨还是身处蓝色天空之下。

愿你永远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