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端午节祝福散文

2023/12/08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端午节祝福散文(精选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端午节祝福散文 篇1

“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端午习俗传千古。”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又是一年的端午。每每端午来临,脑海里总泛起这些即充满童趣又脍炙人口的儿歌。伴随端午的棕香,那弥漫了记忆的河床又勾起了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端午在儿时的记忆中,可不仅仅是家家挂艾草,插菖蒲,蒸粽子,煮鸡蛋。更有趣的是孩子们能戴饰物,系彩丝,看龙舟。

“节气端午自维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文秀《端午》)。最初我也知道端午是与屈老夫子有关的,有儿歌为证:端午花,红又红,摘朵鲜花送金龙。端阳端阳,粽子粽,拿个粽子塞龙洞。龙戴鲜花吃粽子,吃饱粽子回龙洞,请你不要伤害屈原公公。

由此,我还懂得了赛龙舟的由来:赛龙舟相传起源于古时的楚国。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竞相划船追赶拯救,但追至洞庭湖时却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水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此事在全国传开,也就演变成现在的龙舟赛。在我小时候,每年过端午,政府与民间也都会组织龙舟赛。地点就在县城双桥——即新丰桥与横港桥——下端的排栈码头边,时间是端午节的下午。那天,码头上人头攒动,彩旗飘扬,大人呼,孩子闹。

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河边那几条龙舟:只见每条船都作龙的打扮,船头装扮有龙头,船尾装扮有龙尾,船身也作了龙身的打扮,但都挂有一块号牌以示区别。每个龙头边都站着一位手持鼓槌的威武汉子,其面前都放着一面用来作鼓气助威的大鼓。船身上坐着十位手持船桨而蓄势待发的水手。每条船都披红挂彩。但各船水手穿的衣服颜色与式样不尽相同,以作区分。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但听一声锣响,数条龙舟竟相向前争渡。顿时,鼓声雷鸣,吼声震天,欢呼声与叫喊声连成一片......。令人惋惜的是,如今,现因河水干涸,那番热烈壮观的场面已有三十多年未曾再参与和领略过了。回首往事,不能不说给心中留下一份遗憾。

端午节祝福散文 篇2

我大底上算不上是城里人,只不过后来搬往城里上学,顺便落了脚,那时候只十岁出头,父母便把户口改到城里去了,然而我最快乐的日子是离开城西镇龙窝村之前的那段生活,那时候我的奶奶还是个很疼爱孙子和孙女的健康的老人,像早年农村过端午节包粽子这样的体力活,我的奶奶也能提个小板凳,坐在大门口,给一群如我一般大的小孩子表演包粽子,这样包一个上午,然后煮一个下午,第二天来便把煮好的粽子都分到各家去。

早年的端午节,对我来说是一件稀奇的事情。一来这端午节每年只有一次,不用上学还能有好东西吃,这对一个农村的小孩子是多么快乐的事情;二来,三两天的时间里,我可以暂且不做留守儿童,那满锅的丰盈的粽子总能把我的父母从很远的地方领回家来。所以,早年的端午节,是农村人一个认真包粽子和吃粽子的节日,而对我来说是一个认真看奶奶包粽子、认真吃各样的粽子、认真地等待父母回家的节日。

吃粽子该是每个人都会,早年的我是个很会吃粽子的人,然而包粽子却不是每个人都会,想包的好又更是困难,所以但凡是到了包粽子的节日,我的奶奶定会拉我和姐姐去,先把包粽子的所有要件都备齐了。我小的时候,奶奶一只手指着我的鼻子一只手指着离我家不到十米的鱼塘对我说:“不准到那边去。”而奶奶总会在包粽子之前,带着我到鱼塘边去采粽叶子。我自然是被命令了待得远远的看着,后来蹲在地上两手托着腮两条手臂都无聊的酸痛了,才央求也去采两片粽叶子玩。

苏北鱼塘水渠多,鱼塘边的芦苇便成了包粽子的好叶子。离我家最近的鱼塘只不过几米,鱼塘的斜坡上,繁茂苍翠的苇叶在凉风里抖擞着,搭拉着尖尖的角,相互戳闹着。我一头钻进苇丛里,扬起小手,揪住一片细小的嫩绿的叶子,一把扯下来,把芦苇杆上的嫩皮也硬生生地拽了一大块下来;我自觉得粗鲁,于是便小心翼翼地把手伸向另一片可爱的苇叶,像是要活捉一只灵活的蚂蚱似的,我把手轻轻放在苇叶的根部,往下一掰,“嘎嘣”一声清脆的响声过后,那软滑的嫩叶便健健康康地被我抓在手里了。我掐掉尖儿,从细窄那一侧开始裹,过程一个喇叭状,便对着苇丛里背着一摞硕大苇叶的奶奶认真的吹了起来。

奶奶采苇叶极专注,一棵高大的苇叶上,长满了苇叶,而奶奶每到一棵苇叶前,便要左歪歪头、又伸伸脖子,最后从那一片苇叶里迅速麻利地掰下极少的几片来,扭过身去又到另一棵芦苇前去,再晃晃脑袋,掰下几片来。这样采粽叶,我觉得慢到无聊,于是跟在奶奶后面,把一棵芦苇的叶子全采了下来,于是那丰满的芦苇顿时成了光棍,奶奶一把抢过我手里的苇叶,拍在我头上,一顿训斥:“胡乱采什么,捡大的采,小的等到长大了再采,你把大的`小的都采了,人家吃什么?”

采粽叶我不会,包粽子我自然更不会了。奶奶把粽叶带回家去用热水泡着,便淘米,白花花的大米一瓢一瓢地从缸里蹦出来,与绯红的豆豆搅和在一起,跃进那个脸盆大的游泳池里,我迸溅的水花里,好似飘溢着糯米粽子柔美甜腻的香气,让我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巴不得这雪白的大米马上就能黏在一起,成为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到我碗里来。

包粽子之前的晚上,奶奶睡得早,第二天起得也早,吃得饱饱的。我从屋里把那一盆大米艰难地拖出来,挪到大门口。那装粽叶的盆是我洗澡用的大盆,我躺进去只露个脑袋的超大型号的盆。我去奶奶屋里提了大凳子和小凳子,奶奶去拿了一块长木板夹在粽叶盆上,于是奶奶坐在大凳子上,我坐在小凳子上,面对面的坐着,开始包粽子。

我起初不敢碰粽叶子和奶奶左脚边的大米,只两手托着腮,咬着舌头看奶奶包粽子。奶奶两手从大盆里捧出一小捧水来,洒在木板上,然后左手伸到盆里,摸出一片已经浸满了水的粽叶子来,宽的那头朝左,尖的那头朝右,平铺在木板上,用两个大拇指抚平,然后又摸出一片来,贴在第一片叶子旁边,这样重复几回,奶奶一共在木板上贴了八片粽叶子,一边宽,一边窄,像是一把折开了一半的扇子,奶奶又从盆里捧出水来,摊开大手从中间往两边压平八片粽叶。奶奶甩了甩手上的水,伸直左手的食指和中指,夹住八片叶子宽的那一侧,右手捏住那尖尖的角,只那么一转一拧,就像是变戏法似的把一个扇形的叶片拧成漏斗状,又手夹住那锥形漏斗,左手伸到脚边的米盆里,捞出一小把米装在漏斗里,又把手伸到米盆里,抖掉黏在手上的小棉粒,捏一个红枣塞在米里,左手掂一掂,把米逗得直跳,又捏一捏圆鼓的地方,于是那墨绿色的叶子里,白的红的随性的扭动着,奶奶用右手把漏斗的帽子盖下来,按在木板上,把那细长的尾巴分成两条细长的绳子,于是我看得糊里糊涂地,那粽子就沉稳地睡在了奶奶右脚的空盆里了。

我舔了舔嘴唇,对奶奶笑笑,然后把手伸进粽叶盆里,抽出一片叶子来铺在木板上,学奶奶一般铺的整整齐齐的,这样铺了四片,我用食指和中指量了量,大底差不多了,我便没有再多铺,担心两支手指夹不过来,与是看着奶奶的手,也一手夹着,一手捏着,拧过来拧过去也没有拧成一个漏斗,奶奶攥着我的手腕,只一掰,那四片小叶子便立即乖巧的变成的漏斗,我用两手夹着,让奶奶给我弄点米过来,然后也那么掂一掂,倒是把米给掂了出来,我把剩下的米胡乱用粽叶子过载一起,最后也没有绑成三角状的,我满心欢喜的把自己包好的粽子送到盆里,还没有顺利放进盆里,那米便都齐刷刷排好队从那缝隙里钻出来了。

奶奶一直不停地包,周围的人渐渐得多了起来,邻居凑上来看看生活:“包这么多,吃的完吗?”奶奶笑笑,仍旧边包粽子边说:“他爸妈来家了,得多包点,多了还怕吃不了吗?吃不了挨家挨户分,不怕吃不了。”人都笑了,我也跟着笑,然后就和同龄孩子去打闹,问他们家有没有包粽子,没有就来我们家吃。

我看奶奶包粽子的时候,奶奶一片一片地铺叶子,竟铺了九片,我说奶奶你多铺了一片,奶奶说:“包个大的给你吃。”我顿时兴奋起来,指着红枣说:“我要两个红枣。”奶奶把粽子包得肥大,填了三个红枣,我害怕别人抢了我的粽子,于是把这个粽子放到另一个盆子里,然后做了标记。包到下午,粽子终于摞满了三个盆,白花花的大米真的成了绿色的了,我急不可耐地让奶奶赶紧煮粽子,奶奶说:“要晚上闷一夜。你先去打个电话给你父亲母亲,看什么时候到家。”

晚上奶奶便起锅煮粽子,我和姐姐去公路上接带了一堆行李的父亲母亲,回来的时候,粽子已经下锅了。奶奶坐在火炉前,边劈木头,边往锅底塞,火舌从锅底崩裂开,蹿舞出几道火红,鞭策着黑乎乎的锅底。那黄色的木盖下,不停地冒出轻软的白气,混杂着大米红枣和粽叶子的香气,笔直地往上涌,抬起头时,一层灰白厚重的雾压下来,我鼓足一口气,使劲地吹,于是那雾像是被我戳了个窟窿一般,有瞬间合上了。我拉着父亲母亲来说:“这里面有一个最大的粽子,有三个红枣,不许跟我抢。”

晚上是没有吃到粽子,直到第二天一大早,我起床的时候,粽子已经上了桌。没有来得及洗漱,我便蹲到凳子上,拿着筷子等着。母亲让我去刷牙洗脸,否则不给我大粽子,于是我极不情愿地洗刷好,再蹲回桌子前,一个硕大可爱的粽子已经安安静静地躺在我的碗里了。略黄的白色皮肤上,镶着几颗圆润的红珠,我把鼻子凑上去,使劲地闻着,清棉的香气像是细柔的绸布一般划过我的脸颊,我抓起筷子,插进粽子里,举起来伸到嘴边,一口咬下一角,再咬去一角,顺带着把最后一个角也给咬了,于是三只角在我的嘴里,像是软糖一般甜腻。奶奶抢过我手里的粽子,放回碗里:“哪有这么吃的。”母亲用筷子把我的粽子一块一块地夹开,露出三颗红枣来,又抹了点红糖,对我说:“吃吧!”我仍旧是用筷子插在那小块儿的粽子上,一口吞进嘴里,那红枣比那三只角甜多了,没一分钟,碗里便没了,于是奶奶便又剥了粽子,剥了一半,让我拿在手里吃。

母亲把粽子锅里煮的棕白色的鸭蛋剥了壳,送到我嘴边,那鸭蛋竟还是两个蛋黄的,我便像是吃了这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一般,鼓着圆滑的肚子便跑了。

早早得吃过粽子,我便与奶奶一起去分粽子。每家也都包了粽子,奶奶只分十来个与人尝尝,又换回三两个来给我当场解决掉,于是这样分来分去,我的一天三顿饭,几乎全是粽子了。

我是到了二十岁的时候又开始吃粽子了,那粽子倒是花哨的很,有蛋黄、肉、香菇,味道也很特别,是在超市里买的,那时候我的奶奶已经去世七八年了,这期间我都没有吃粽子,也无暇去在意端午节这样的日子。既没机会认真地看人包粽子,也没有机会认真的吃粽子,而我也已经不是留守儿童了,更离了龙窝村的鱼塘,住到了水更多鱼更多的海边,然而却一棵芦苇也见不着。

现在我已经完全提不起吃粽子的心思了,倒是懒于去吃,更是吃不出那味道了,按说我现在吃到的香菇肉粽该是很美味的,要比红枣米粽味道要好,然而我仍是没有想吃的欲望,更没有蹲在凳子上,用筷子插起来吃。没了认真看奶奶包粽子的过程,也没了吃一脸粽子米粒的任性了。

我终究还是个农村人,于是我离了龙窝村,也就忘记了端午节。所以说那粽子,也还是多少年前,我奶奶包的红枣米粽好吃,尤其是一家人看着我吃三个枣的,比一个枣的甜得多了。

端午节祝福散文 篇3

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不容易的,身边充满挑战,心里常含泪水,而自己却不能选择,只有默默忍受。有时候会觉得,活着,就是眼泪的广阔和丰富,是绝望的不存在,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往事不堪回首,读二年级那年,爸爸妈妈迫于生计,纷纷外出打工,留我,哥哥、弟弟和奶奶一起生活。那几年,刚好赶上金融危机,爸妈寄回家的钱很少。我们自己种粮食,又遇上干旱,即使卖水果,家庭还是贫困。我们经常挨饿和受寒,别说米饭,连包谷饭都没有,房屋又漏雨,每逢大雨天,总是提心吊胆,躲在一个角落发抖。

记得有个春天,地里还没开始长出庄稼。饿得不行,我和弟弟就去溪边打野芹菜,我们就没去上课,不料还被老师发现,狠狠批评我们一顿,至此不敢逃课。那一个月,奶奶到处借粮食,每一家都没有多余的,借了整个寨子,才借得四十斤粮食。没有菜,只有芹菜,没有盐,喝着玉米粥,一家四口,坚持了一个月,真是受尽折磨和耻笑,现在想起还非常害怕。

稍大一点,进入读五年级,我们可以帮助奶奶干活,但奶奶年纪大,弟弟又要上学,一个人忙不过来,所以生活还是很艰辛。为了挣点买油盐的钱,每个周末,我和弟弟都要背橘子去赶集,十几里山路,漫漫无边,一步一个脚印,风雨中穿梭。前一天把橘子从树上摘下来,早上五点过就起床,六点钟就背着橘子开始上路,一般情况,路上不停息,可能四五个小时能到。又是冬天,万物萧条,大雾弥漫,步履维艰,几乎看不清前行的路。我们都是摸索着,走一步算一步。

道路很曲折,坑坑洼洼的,一不注意,就陷入泥潭,挣扎很长时间才摆脱。有时候,路旁有大富人家也会买一些橘子,但出价很低,我们必须坚持背到集市。记得有一天,好像是冬月十五吧,我们好不容易赶到集市,由于人太多,没有地方安放橘子让别人来买。等了几个小时,也没有人来买,我们急出了一身汗,因为天太寒冷,人们都不愿出行,呆在家里,相守幸福生活。

突然间,有两个阿姨,想买我们的橘子,说好价格,五角钱一斤,我和弟弟很高兴,终于有钱买东西吃了。没想到,被别人骗了,对方开出条件。买橘子可以,但必须给人家送到家里。我们犹豫了五分钟左右,没有其他办法,就给他们送去。整整走了几个小时,天下着细雨,我们全身湿透,有渴又饥。时间已经是下午六点钟,我们还没吃早饭。给人家送到家里,不但没得钱,还被别人放狗赶走,现在只要睡下,我都还记得那户人家,背后有田野,旁边是马路,马路边有几株苹果树。

回来的路上,没有钱,饥渴难耐,弟弟就病倒了,仔细询问,才得知他的肚子痛得要命,拼命叫着,我当时急了,真不知道该咋办。突然发现旁边有个诊所,背着弟弟走进去,那医生看了我们一眼,说了一句,"我们救不了他,赶快背走,”不得已,我们被赶了出来,弟弟筋疲力尽,昏倒在地,当时旁边有好多人,都不看我们一眼。人情似纸张张薄,说得真不错!

我背着弟弟走了十多分钟,雨越下越大,天色越来越暗,而我们艰难向前走着。迷糊中,偶遇一个骑摩托车的好心人,后来得知,原来他是一个医生。看到我们的情况,他借了他的手机给我们打电话给哥哥。还给了我们一些肚子痛的药,弟弟病情才稍有缓解。夜幕降临,哥哥才来接我们,缓慢走着,短暂的路程,不知走了多久,反正是到家时都半夜了。

后来哥哥也外出打工了,我又去外乡读中学,家里就更加困难。并且我的学校与家相隔十多里路,遥远而漫长。但我还是坚持每个周末都回家,一是帮家里干农活,减轻奶奶的负担。二是回家带口粮,解决一个星期的生活问题。初中读书,每周回家一次,很辛苦,有时候,星期五从学校大跑回家,晚上十二点才能到家,路上饥饿,就吃一个萝卜,再吃一个萝卜而已。待到星期天又要往学校赶,过得很辛苦,很恐惧,有点精神分裂的感觉。

有一次印象最为深刻,模糊记得,那次是两点钟起床,没洗脸就开始往学校方向走。天黑茫茫一片,看不见万家灯火,看不见一个熟悉的背影。只有恐惧,只有孤独。电筒又不亮,我背着书包,提着一根棍子,一步一步往学校赶。当时恐怖极了,似乎发现背后总是有一个人跟着,不敢回头。心想,“假如看见什么该咋办呀!”十多里山路,慢慢走着,我告诉自己,要坚强,世上没有鬼,我又没有做过亏心事,怕什么呢。可是每当有风吹草动,还有那种特别怪的声音,我吓得要命,前行无路,后退是深渊。待到走到学校,刚好七点钟,同学们开始去上学,我提着的心才敢放下来,那段日子真可怕,但还是坚持过来了。

进入县城读书,各种花费大,教材费,书学费,刚开学就没有钱了,又不能回家。有一个月,我一百块钱用了一个月,天天吃白菜,吃土豆下馒头。看着别人吃好的,我特别羡慕,但自己又没有钱,就默默忍受。后来捡垃圾的奶奶发现我的窘迫,另外买几个干辣椒,还赠我白菜。所以每天吃着白菜,读着书,一圈又一圈在操场奔跑。虽然从没吃过饱饭,成绩却没有下落。

那时候,我一件衣服要穿几年,有尘埃,有污渍,洗洗又是新衣服。有个冬天太冷,人们都穿上厚厚的棉衣,只有我单衣出行,受尽风寒。有一次,由于寒冷,从不生命的我,病倒了。又没钱开药,就这样耗着,想着,病会好起来的。没想到,病情越来越严重,最后就不能起床,给同学借钱,去医院治疗,也不见好。后来我坚持着,坐上回家的列车,没想到,村里诊所,打一针就好了。

岁月无声,流过我们的窗前,有心酸也有快乐,有恐惧也有黎明的美丽。经历过,品尝过,就长大了,坚强痛过,苦难不在,就是最大的财富,最大的收获。

翻来记事本,一晃多少年过去了,现在坐在大学里,回首过去。那些足迹,那些岁月,抹不掉,剪不断,时常翻晒,时常激励自己。一切都过去了,人呀,多困难,也要坚强,多苦难的岁月,也要懂得活着的乐趣,活着就是一生最大的幸运呀。

端午节祝福散文 篇4

又快到端午了,那遥远的记忆仿佛穿透了时空,在脑海中变得分外清晰起来。儿时的端午节,熏雄黄,挂艾叶,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事情。

到了节日那天,我们便会早早的起床,按照父母的叮嘱去水库边的堰塘去采菖莆,到山上或田埂去扯艾叶,如果哪家的门口未挂艾叶菖蒲,那绝对是伤风败俗的事情。

熏雄黄,是为了防蛇虫咬,因为蛇是怕雄黄的,只是对于艾叶和菖莆的用途我却是一知半解,只知道与避邪之类的迷信活动有关,大概是起到类似于钟馗驱鬼的作用。要说端午节记忆最深的事情,自然是与粽子相关的。

喜欢吃粽子,不仅仅是那个年代缺衣少食人总是处于饥饿状态的缘故,更重要的是因为粽子里有肉,是那时当之无愧的顶级奢侈品。所以不到过节,那绝对是只能在脑子里想想的事情,我们甚至会因为能从青菜里吃到一块被煎成黑锅粑状的油渣而幸福得不知所措。

那时的乡村,穷得狗真的只能吃屎,人吃的菜基本上只有小菜,遇到年成不好时,能混上红薯泡盐水就不错了。记忆中菜里几乎是没有油的。只记得,母亲炒菜时,总是小心翼翼的先把那块油光闪闪的肥肉放到烧得通红的锅底走一圈,待锅里响起吱吱的声音并飘出香喷喷的油烟后,又赶紧将它捞起放到油盅里保存,然后将菜叶倒入锅中,而我们的目光便会追逐着母亲放油渣时锅铲的轨迹而最终定格在那块肥肉上。我想那时我的下巴一定和妹妹一样在不停的滴着口水。

绝大多数时候,我们眼巴巴的目光是以失望收场的,因为那小块肥肉不煎得油干水尽是不会轻易跑到小菜里面来的。只有极少数单独机会让我们中的一人能偷偷享受那黑锅粑带来的欢乐,为此还得象地下工作似的极速做好善后,被母亲再三叮嘱千万不能泄漏半点风声。而姐姐、我或妹妹们总会刨根问底的追问那块无端消失锅粑的去向,那个时候,母亲便会显得有些狼狈不堪。

我至今都异常清晰的记得,肥肉是如何从油光可鉴最终演变成黑乎乎的锅粑的。而那时,那块丑到没边的锅粑在我们的眼里却是如此的可爱,这也是我们宁愿被呛人的浓烟熏得眼泪哗啦也要坚守在火坑边唯一的动力。所以从大年捱到端午,然后吃上粽子那绝对是除了过年外最幸福的事情。

有记忆开始,我就觉得母亲无所不能,扯秧、插田、摘茶叶,她是全生产队的一面红旗,她可以随心所欲的将第二名甩到十万八千里之外,男同志干的犁田、打耙、担谷这些力气活她也是一把好手,编鱼网、纳底做鞋就更不在话下了,连裁布、缝衣这类技术活她也是无师自通,我们小时候穿的衣服,基本上是她买布后自己完成裁缝的。

包粽子绝对是母亲的拿手好戏,她包出来的粽子总是棱角分明,好看又好吃。那时的生产队是吃大锅饭,父母亲做得再多也只有每人12个工分,带着我们五个小孩,日子过紧巴巴的。为了省钱,她不得不重复使用包了好几次的粽叶。母亲将那少得可怜的肉剁成碎沫,然后拌入一大盆糯米中,尽管我们很难从粽子里吃到我们渴望已久的碎肉,但粽子的扑鼻香味却让总我们垂涎三尺。

每年端午节那天,父母总是早早的叫醒我们,然后变戏法似的,拿出平常不知被他们藏在哪个角落的新衣服,把我们一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然后肩挑背扛的把我们带到两公里外的外婆家。外婆每次见到我们,总是笑眯眯的拉拉这个的手、牵牵那个的袖,看我们瘦了没有,或问我们听不听话之类的话。

每到节日,外公外婆总是早早的开始了准备,我们到达时,还在屋外就闻到了老远飘过来的诱人香味,外婆家的上堂下屋便成了我与表哥、表弟、表妹们玩捉迷藏、打仗游戏的天堂。当然,游戏过程中,时不时的溜进厨房偷偷地叼上一块猪肉或鸡腿是我们的惯用伎俩,外公外婆乐得直叫我们小馋猫。待到吃饭时,鸡和肉成了我们小孩子的主攻目标,粽子反而被凉在了一边。外婆、外公总是不厌其烦的将粽子重新夹到我们碗里,并讲了一大堆端午吃了粽子如何好之类的话,看着大人都吃得津津有味,我们也跟着吃了起来,生怕端午节不吃粽子,就会如外婆所讲以后真的会缺少了什么好吃的东西。

外婆家的`粽子实在是比我家的好吃太多,以至于那天我一口气吃了两只,直到小肚皮撑得胀鼓鼓的才作罢。也正是因为那次,我就开始埋怨起母亲,向外婆诉说着母亲的不是,又讨好的说外婆包的粽子是如何如何的好吃,外婆边笑边装模作样的斥责了母亲一番。她当然心知肚明,理解父母一手拉扯五个小孩的不易。而那一年,我因为粽子的事对母亲耿耿于怀了好长一段时间。此后的端午节,外婆家的粽子成了我最贪婪美食。

还记得有一年端午,我们到了外婆家,二姨父因为刚经过长途跋涉,口渴得厉害,把灶边满满的一碗猪油当水喝了个底朝天,外婆当时心痛辣辣的好久说不出话来,我看到外婆眼睛分明有些红了,然后看到她转过身去,用衣袖擦了擦眼角的泪痕,而我那鲁莽的二姨父一时也紧张得不知所措,但他的身体居然没有发生任何的不适。

八十年代,农村分田到户后,家里条件有所好转,在父母的辛勤打理下,我们彻底告别了挨饿的日子,母亲也逐渐变得大方了,端午节时,粽子里的肉明显多了起来。稍长大后,我也完全明白了母亲当年的良苦用心。

上初中后,我一直在远离老家的学校寄宿,学习很紧张,端午节也渐渐的淡化了不少。参加工作后,离家更远了,特别是近几年在新疆工作期间,与家人聚少离多,节日也难得回来一趟,基本没有在家里过上一个端午节,这个曾经让我儿时无比祈盼的节日也就变得越来越模糊了。

现在,外婆、外公和二姨父已经去逝三十多年了,那时外婆家的粽子,还有我和表哥们游戏时的快乐便成了我对端午节的全部理解和记忆。

端午节祝福散文 篇5

又到一年端午节,走在街上,卖粽子吆喝声声声入耳,看着那黄灿灿、又光又亮的竹叶粽叶,吃着那凉丝丝、甜蜜蜜、粘揪揪的粽子,勾起我无限美好的回忆,因为那醇厚粽香和浓浓爱意掺合的味道已积淀在我内心深处。小时候家里常常缺少粮食,一年只能吃上一次粽子,所以对粽子有一种特别的感情。一粒粒的被牙齿磨出吱吱的响声,糯米沾着白糖或者一勺勺黑糖浆拈香拈香,红枣蜜甜蜜甜,那种味道让我们回味无穷。

那时,我们村有个大竹园,端午节包粽子的粽叶都是在竹园里拾的。每到新竹叶落的时候,家长就会让孩子们去拾些竹叶拿回来,挑选、洗净、晒干、叠好后便保存起来,到五月端阳节来时便拿出来用。小时候吃的粽子,都是自己家里做的因为家乡粽子是素的,粽叶捆粘米夹红枣而已。

我家包粽子的不是母亲,而是父亲,母亲说因为父亲包的粽子放米适度,煮熟后特别好吃。大约在端阳节前三五天吧,我们姊妹四人便会缠着让他们包粽子。第二天上午母亲会在嗔怒中把一把把干粽叶放进大大桶里,用石头压实泡上大半天再捞出来到河里一片片漂洗。有时候,我也会被命令漂洗粽叶,那叶片摸在手上,嫩滑嫩滑的,像摸在缎子上,舒服极了。午饭后再洗净准备的红枣,掏上两升糯米,把糯米用水浸泡一段时间的。一切准备好后,父亲便开始包粽子了。至今父亲包粽子的情形我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父亲那双粗大的双手竟能包出那么精巧的粽子。父亲往往先选粽叶,大叶片一片包一个粽子,小叶片两片包一个粽子。父亲先把那叶片卷成一个漏斗状用左手拿好,右手在盛水的米盆里旋转着(为了筛沙子)把米倒进“漏斗”里,一半时在中间放上两个红枣,然后再在红枣上面放些糯米(离“漏斗”口还剩一小点距离),再把上面的叶片翻过来,再用大拇指和食指把粽叶捏一个小棱(为了多留些空间),把叶片头扎好最后还要捆粽子,捆的“绳子”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家用的是藨草,父亲是把粽叶撕成一绺绺当“绳子”,说是免得有异味。捆包粽子可是门技术,记忆中,父亲两手齐上还不够,最后还要用牙齿帮忙。有时候邻居们会凑在一起包粽子。小时候顽皮像男孩儿的我也会上去凑凑热闹,包、捆,可总是出不了“产品”,或者所出“产品”怪模怪样。父亲和邻居们包出的粽子,个个都是标准的圆锥体,秀气可人,尤其是牢固,十个结成一束后,怎么煮都是煮不散的。母亲把父亲包好的粽子整齐地排在厨房的大铁锅里,待水没住粽子后,再放上竹篦,用砖头压在上面,然后就开始烧火,待到粽子的清香随着白腾腾的蒸汽弥漫开来,米枣香味飘出来时,粽子就熟了。这一幕刻在了我记忆的深处。

端午节的早上,天刚刚亮,我们姐弟四人起床后做第一件事就是争着往厨房里冲,此时厨房热气腾腾,弥漫着粽子淡淡的香味,令人垂涎三尺。这时,我们就顾不上洗脸漱口了,毫不犹豫的从那热气腾腾的锅里提出一两个小粽子。湿漉漉的粽子烫得我们不断的把它从左手换到右手,又从右手换到左手。一下了没办法吃的,我们只得双手捧着粽子不断吹气。母亲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我们的身后,看我们那副猴急的神态,便会给我们一人一个碗,口里说着“不急不急,慢慢吃!”我们能不急吗?盼星星,盼月亮,就盼望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粽子稍冷后,我们便迫不及待的剥开粽叶,用一支筷子对着那雪白晶莹的粽肉扎入,把粽子放在盛有白糖或是蜜糖的碗里轻轻一滚,然后将其高举过头,昂首慢慢的咬,口舌生津,不腻不粘,香气泌入心间。那时,我们感到再也没有什么比这一刻更幸福了。

端午节的早上,父亲和乡邻们一样,忙着插在山边割来的艾蒿,悬艾虎。艾枝插在门上,或用艾蒿编织成“艾虎”,在门楣中央或戴在身上,驱虫避邪,保以安康。艾叶还可以治病,农村缺医少药,一直以来偏方盛行,收藏好的枯艾叶常常可以派上用场。譬如受了风寒引起头痛脑热,用艾叶煮水喝下来,闷头睡上一觉,出身臭汗就会好;譬如眼睛红肿,用艾叶煮鸡蛋,把鸡蛋剥了皮,用细布裹上,在眼睛上滚上几滚,包括见效;天热的时候,洗上一次艾叶所煮的热水澡,疔疖会生得少……

端午节的早上,母亲总忘不了给我们戴香包、系五彩丝线。“香包挂胸襟,长大福随身”。“手脖系五彩,娃娃惹人爱。”给孩子戴香包和在手腕上系上五彩丝线,这也是家乡的风俗。香包是用棉织品和丝线绣成的,包里除了装些雄黄、苍术外,还要装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五彩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后来到了离家十几里的乡里去上中学,每到“端午节”,母亲便会送来粽子和鸡蛋。后来又考上了师范,三年毕业后,在离家乡一百多里的县城工作、成家。每到“端午节”,母亲便会捎来糯米和粽叶(熟粽子容易变质)让我自己学着包粽子,可是我包的粽子根本吃不出小时候那种味道来。于是还得上街去买粽子吃,卖的粽子米粒里夹着肥肉、蛋黄、火腿,油油的,又是咸味,又是甜味,还很腻,吃不惯。越是这样,越发想吃家乡的粽子,特别是父亲包的粽子。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年年岁岁端午节,岁岁年年故乡情,家乡的端午节,如今,我参加工转眼二十年多了,岁月的流逝慢慢地养成了依赖与懒惰,端午节时,很少自己亲自包粽子,但一种朴素的思想,一缕纯洁的情愫,一种浓浓的情意油然而生。那浓浓的情,蜜蜜的意,那清泉、那艾草、那凉糕、那五色符,嵌在心间,仿佛又见父亲包粽子的身影,又见到父老乡亲过节时的喜庆和甜蜜!

端午节祝福散文 篇6

五月端午节,早上五点不到就满世界的找艾草。

找了一早上回来楼上的邻居告诉我是水艾草,气得我差点没背过气去,幸亏手里还攥着几根小时候就记得艾草样子的真品,锅里添上水,打上几个鸡蛋,艾草水熬鸡蛋,水淡浊而青涩,入口苦则涩,心底自我安慰着幸是一口良药。网上搜寻感觉着入药后的清明,然则只是一款如下: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安胎。故是发笑了一晌午。

端午早上寻艾草有讲究的,必须来去不见阳光{就是早早的}寻觅来。 最早的最早,是同村的一个辈分比我高的论起来叫舅的小青年,每年端午节就会早早送我艾草及不知名的植物,每每熬汤后精神上觉得百毒不侵。后来都为了生计各奔东西,也有了常年不相往来的遗憾。

某夜,偶尔酒场碰一长时间不相逢的友人,无意聊起时,朋友的父亲年前存了好多苹果,均价4块,过了年接近半价的卖价,除去人工,冷库费用,接近三分之二的钞票灰飞烟灭,剩下的骨架拆了零件只有砸锅了。然而殃及的不止池鱼,接下来的桃李瓜果牵带着也掉进了低价的漩涡。今年天旱,到大街上随便挑个西瓜都是贼甜贼甜的但价格却是相当的‘贱’。每年下树的桃子却不一样,天旱的情况下浇了一水又一水,像个娇滴滴的大姑娘,皮吹吹就破,何况久而久之的存放和长途跋涉上的颠簸去南方。南方人好这一口,天气也是最大的原因,雨水大了,天气潮湿了,南方人也淡了好这口的欲望;再加上水果贩子之间的争斗后的利益浅薄,最后摊在了伟大的农民伯伯身上。无休止的压价后,微博的利润最后才可怜巴巴的落在农民伯伯的口袋。家里有好多桃,收成呢?唉‘’‘’‘’

6月23日{农历5月初8},昨天注定就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 ,雨终于下下来了,站在雨中看着院子里菜园里绿绿的秧苗,我欣慰的笑了。

6月24日,雨越发的大了,我生来就喜欢雨,不是文人也沾来了一点清闲。下午四口和湘湘{舅子媳妇}找了个自助餐店饱食了一顿,向来小气的我,无非是庆贺一下伊家赫赫有名的二公子晓文生日罢了,平时可懒得破费,虽然生日在昨天。各自回家安然无事。 期间好多趣事,省略。

自己在楼下听雨, 下落的雨点像是敲击在身体上不同点位的音符,像是有高低之分。雨点潜入泥土最后飘出的香气,闻着我也是醉了。

往前推一个月,超超的班主任马老师打给我的电话,这是第二次,第一次还得提前一星期。第一次最先是四姐夫打来的,晚上十点多了打来,幸好我关机,四姐夫跟超超的班主任是同学,也当了传话筒的作用告诉我说孩子有点动静,劝我去体察民情。超超是我姐的孩子,唯一的孩子,我外甥。

第二天早上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打给马老师,接下去就是战战兢兢地等着一个令我不安的消息。为啥这样说?其实我在很早就知道大多数老师都有一个谨小慎微的心跟循规蹈矩的态。

私底下说,我不是袒护我外甥,我小时候比他胜似好多倍,所以我觉得该是够乖了。我咋去批评?

“孩子上课传递了一个P3,我批评了他了,不是太服气,你当家长的说说他吧”。都是场面人,我说了万句对不起老师的话,回头装出一副严父的嘴脸跟超超好好沟通了一番。孩子是在眼前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像姐姐现在这样子 ,我怎舍得再去伤口上撒盐?我知道放纵跟严苛的距离和后果。

孩子还是沉默了很久,脸上连带着无辜的样子,眼里噙着泪水,接下来的日子,还是在放假后饶过我回了老家。我告诉父亲,那次我真没舍得说过孩子一句出格的话,甚至责备都没有长辈的口吻,因为我不舍得。父亲说没啥,孩子过段时间就好了。

今天,还是这样久逢的雨。淅淅沥沥的下。我在菜园里吸着烟,姐夫电话来了,说姐姐身下尿不湿垫子还剩下不多了,我说明天捎过去,听别人说孩子明天放假。

给超超的班主任打过电话,说知会一声孩子 ,回个电话,有东西要捎回家。

晚自习现在也应该下了,电话呢?

端午节祝福散文 篇7

每天清晨,当我们走进校园,总会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已出现在班上,那就是我们的老师。不论春夏秋冬,您总是持之以恒。而我们也不以为然,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直到拗九节那天,听妈妈讲尊敬长辈的故事,我才记起原来我的老师也是我们应该尊敬的长辈之一呀。常言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们也应深深地感谢我们的老师。

是呀!是您教我们学会了a,o,e;是您让我们懂得"初学做人德为先";是您让我们懂得"腹有诗书气自华";是您让我们......这六年来,您为我们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您不仅天天早早到校,我们的一颦一笑,我们的一举一动,我们的冷暖,我们的痛伤,总逃不过您那双敏锐但慈祥的眼睛。我们的每一个前进的脚印不知凝聚着您的汗水。人们常说"丝丝白发儿女债,历历深纹岁月痕。"我想我如果把它改为"丝丝白发学生债,历历深纹岁月痕。"应该一点也不过分吧!

记得那次我生病的事吗?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是您通知奶奶之后,告诉奶奶由您帮我送到医院看医生,而那时我却需要打点滴,天慢慢地黑了,您就把我委托给您熟识的那位医生,匆匆回家忙自己的事。后来天竟下起了雨,雨点由小到大,滴滴嗒嗒的雨声敲打在我的心上,我想:完了,这么大的雨,不仅奶奶无法来接我,老师可能也不会来了。我打完点滴该怎么办呢?在我忐忑不安之际,您骑着自行车来了,当您脱下雨衣时,您捋了一下额前的头发,我看见了您一脸的水珠,我不知道那是雨点还是汗水。而且您的裤脚、鞋子全湿了。听着雨点敲窗的声音,看着您气喘吁吁的样子,我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我多么想扑进您的怀里,告诉您,我真想喊您一声老师--妈妈。但我忍住了,因为我知道在您的眼中、心中,您装的不仅只有我一个,还有我们的全体同学......

现在,您又在忙您的学生,忙您的工作了,我唯有深情地祝福您--我亲爱的老师,祝您健康、长寿,让更多像我一样的学生从您那儿获得另一份特别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