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春节美文

2023/12/10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春节美文(精选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春节美文 篇1

室内电灯,铮亮铮亮,电视播放着春节联欢晚会节目,窗外的夜空很黑很黑,午夜,烟花,爆竹的响声连成一片,响彻四面八方,烟草烟雾笼罩了昏沉的夜。

我看着电视节目,陶醉在美丽的春晚直播中,我慢慢的闭上眼睛,享受着文化文明的生活色彩中,在朦胧中,脑海中浮现出,社会主义新能村,新时代,新面貌的美丽一幕。

许许多多的人,许许多多的美丽故事,错综起来,像天上朵朵白云飞动,舒展收缩,收缩舒展,无穷无尽,仿佛春天的柳已经发芽,吐出嫩嫩芽尖 ,新禾也慢慢有了新生命的转机,野花,小草,鸡,狗,牛,羊,

新农村,新城镇,分不清那里是城市,那里是农村,农夫农妇衣着华丽,分不出城里人农村人,晒衣绳上,晒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广场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做着广场舞,扭着大秧歌,好像带来春日的阳光,白雪融化不见了,一排排的垂柳,松柏,倒影在澄碧的河水中,渔船在湖心小岛荡漾,水里的萍藻鱼儿交织游动,此景此物,无懈不散,而且不停的摇动,相互融合,融合,退缩,复近于原形,绿色透着夏日夏日的骄阳,镶嵌着日光, 发出水银色焰,水中的青天,事物在上面交错,组成了一篇和谐的篇章。永远是生动,永远是展开,是看不见的篇章结束。

河坝的杨柳是我们亲手栽种,清荷在水面浮动,乎起乎落,拉长了缕缕胭脂水,悠然神韵,好像世界万物都在其中浮动,把人,景,物带入云雾中,织入白云,白云织入村姑,

就在这一瞬间,又将一切退去,美丽,优雅,各自分明,天上人间有无数的美人,无数的美人有无数美得故事,我似乎看见了,我似乎知道了,我凝视着,爆竹声骤然一惊,我慢慢睁开眼睛,仿佛将整个影子撕成碎片,我无意识中想捏住几乎坠落的一切,可惜,眼前只剩下点点碎片的影子,我不在春天里,我在朦胧的夜里,我要追回它的完美,向往着2014的春天里。

春节美文 篇2

不知爆竹催年去,但怪屠苏到我迟。金鸡隐退,金狗飞驰。春色惊心又一年。

整个冬天,干燥阴冷,雾霾深重。可惜迟迟不见下雪。没雪的冬天还叫冬天么?即使这么干燥,蛇年就这样在期期艾艾 中,像手中的沙一点一点地漏去……直到爆竹庭前,树桃门右。春节的味道也渐渐浓郁起来。

春节意味着辞旧迎新。揭掉尚未褪色的对联,贴上新的窗花;擦洗掉家具上的灰尘,送走喧嚣的年华;整理掉旧日的愁绪,装上新的梦想。可惜,抹不去的是,眼角的皱纹和青丝中夹杂的华发,岁月啊,真是流水般无情……

春节的味道里是浓浓的、化不开的亲情。而我的亲情,奔波在路上。除夕和大年初一,在淮南,在自己的小家,和夫家一家人相守。初二的清晨,便 早早出发,朝着皖西南进发。给早已翘首以盼的父 母拜年去。半年不见高堂,是不是又添白发?363公里的路程,也只不过四个小时。思念在高速时代,少了很多时空的负担,变得也温柔和轻松了起来。

回家少不了要准备礼物。老老少少,礼物买了不少,更 是 用心良苦。妈妈的礼物最难买,买礼物前,总是再三叮嘱,不要随便花钱给她买礼物。别浪费。可是,做女儿的,哪能唯命是从?每年,衣服鞋帽自是少不了。每次试穿的时候,母亲总是说好。可是,衣柜里,那些衣服总是码得整整齐齐,寂寞地躺在那里。再看母亲身上,总是穿着很旧很旧的旧衣服。回答是,穿着舒服,做事方便。其实,她只是舍不得扔掉那些旧的。

上次 暑假回家。 母亲终于开口了。她先是小心翼翼地问,那个放戏曲的音乐盒子贵不贵。听我回答不贵后,才小心的说,邻居家每天放着各种戏曲,好好听。就不知道我会不会使用这种机器。我终于听出来了,妈妈想要的礼物是播放器。父亲在旁边帮腔说,你看,现在吃喝不愁了,就想着别的了。粗心的 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个呢?

很快就从网上买了一个红色的 播放器,换了8G的内存,给妈妈下载了几百个戏曲选段,上白首经典传统歌曲。每次有进展的时候,我都会在电话里跟妈妈汇报。妈妈每次很兴奋,都会很仔细地询问有哪些歌曲和戏曲,还向我要求哪些是必须要下载的.。妈妈显示出来的热情真的不像一个早已古稀的老人,而像一个满心渴望得到宝贝玩具的孩子。

等待的日子是漫长的。为了当面教妈妈使用这个新鲜物事。妈妈 等了我几个月。直到年初二我回到家里。从包装盒里取出播放器,到整理好交到妈妈手里,妈妈显得异常开心。没想到连名字都写不好的妈妈学起开关倒是很快,一点就会。从拿到手里的那刻起,家里的厨房里就响起了咿呀的歌声……奇怪的是,这次妈妈一点也没批评我乱花钱。

让妈妈高兴多简单啊。早知道妈妈这样高兴,早就给妈妈买了。只是想着老人喜欢吃什么,穿什么,却忽视了他们的精神需求,我真该反思自己。聪明的你们 ,为儿女者,是不是像我那么愚钝呢?

春节的味道浓浓的乡情。到春节,也是老家喜事成堆的季节。年前几天,要杀年猪。杀年猪的屠夫是本地乡亲。帮着逮住猪的是乡邻。年猪放倒后,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里,乡亲们要来买过年用的猪肉。价格往往比集市上要便宜。杀完后,主家要用猪身上的每个部位烧一道菜,设宴招待村里的乡亲,每家派一个代表来喝这顿庆功酒。其实也是乡亲们在一起畅谈的好时候。

年后,是办喜事的 高峰期。我们安庆人以四字代表吉利。每逢初四就会有很多喜事降临。今年,邻居家有个姑娘要出嫁。要嫁到邻省的湖北孝感。路程遥远,着实不易。好在 双方的婚俗还挺接近。按照宿松的婚俗,姑娘要在下午出嫁,而且出嫁前要哭嫁。程序很复杂。 我能见到几十年没能见到的老家婚俗吗?

午饭后,跟着母亲我进了新娘家。一切都在紧张进行着。厨房里,厨娘们在紧张地准备菜肴。这些厨娘都是邻居嫂子们, 掌厨的大多是厨艺比较精良些的大婶。农村的婚宴都是在家里摆酒,一摆酒额几桌到几十桌不等。以前有很多上菜的规矩,现在都被打破了。和城里靠齐了。

进到新娘的闺房,看见两个大娘在帮着整理嫁妆。村子这个是宿松婚俗,两个福禄齐全的大娘才可以担当此重任。大娘头上别着花,这是“牵娘”的标志。新娘刚从镇上化妆回来。说是要穿着婚纱出门,我问她,要是哭嫁妆不是都要花了么。她说,现在都不兴哭嫁了。喜事不哭了。看这样子,有些习俗真是不得人心啊。这项传统怕是要绝迹了。不知是喜是忧。新娘很漂亮,新娘是打工认识的工友,两个人算是志同道合。

鞭炮齐鸣,原来是婚车到了,四辆婚车停在村前的。坝上。从湖北开来的四辆婚车,装饰着花束。喜庆。四辆车车牌各异,看样子是亲戚给凑的。新郎捧着鲜花花束,后面跟这长长的迎亲队伍。后面跟着几个看热闹的小孩子。很热闹啊。

虽说没有见到新娘出门的那刻,但是,移风易俗、与时俱进的乡村婚俗 之风已经是深入人心了。繁琐的传统婚俗的改变,见证了这个时代的变迁。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春节的 味道是浓浓的、热情洋溢的友情。回到老家,见到了不少老同学。在同学会变成了攀比拉关系的名利场的今天。我参加的同学会的氛围就变得尤其珍贵。

组织同学会的是高中时期的老班干,音乐委员和老班长,一对同学夫妻。聚会地点就在他们在学校的家里,房子是平房,有很大的院子,地板是水泥的,可以随便不用换鞋走路。有很大的桌子,有很多的板凳,最重要的是有很能干美丽的女主人。能够亲自下厨烧出来一桌子的美味,桌上摆着各种零食,厨房里美食飘香。

随着就餐时间临近,屋子里开始喧哗起来。外地的本地的,同学们开始亲热地互相招呼,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不时有笑声洋溢……

大家大多很久不见。高中的岁月和同学之间真诚、质朴的情谊如同一首深情的歌,悠远而回味无穷。那种经过艰苦岁月沉淀的高中同学友谊是一段割不断的情,是一份分不开的缘,就像陈年的美酒,愈久愈纯香,愈久愈珍贵,愈久愈甘甜,多少欢笑、多少故事、校园里点点滴滴的往事。成为我们追忆的话题。尽管由于各种原因,我们曾经无法联系,由于工作的忙碌,我们疏于联络,可我们之间的友谊没变,我们彼此的思念日益加深,互相默默的祝福从未间歇。坦诚相待,真心面对,不问收入多少,不问职务高低,不比老公英俊,不比老婆漂亮,更多地说说心里话。

开饭了。大家都围着饭桌站着,不是没有凳子,而是站着好像更加随意和亲切。有人喝酒,也有人喝饮料,也有人什么也不喝,只是吃菜。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的是品尝着同学的精湛手艺,追述在校园里的点点滴滴,畅谈着美好的生活,交流彼此的经历和体验。 相互打趣,相互揶揄,相互鼓励,看着昔日的同学,岁月 把人生酿成了一杯杯美酒,昔日的青葱少年都已经走向成熟,

共同见证我们的成长……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春节春节,迎春的节日,冬天和春天的交接。做一个有爱的梦,在春天;播种一粒种子,在春天;耕耘一份努力,在春天……这就是春节的味道,人生的味道!

春节美文 篇3

家在农村,离县城不远。进城或是出门到外乡外村,总会看到些墙。那时的墙,土墙多,能刷上白灰的墙不多,砖墙更少。墙上总是些醒目的标语或口号。字的颜色以红黑为主。字体大都是仿宋体。内容当然是体现那个年代特征的,政治和政策类为主。不知不觉间,城市里较长的墙越来越少,被铁栅栏代替。而乡村的墙却成为热点。先是以计划生育为主的基本国策宣传,夹杂些乡镇企业的广告。后来基本上被各种商业广告占领。内容五花八门,产品形形色色。字的颜色也多彩多姿,白底红字或蓝字,红底黄字或绿字,五颜六色,夺人眼球。

随着新农村建设,公路边较长的墙越来越少,越来越被商家争抢,连一些黄土夯成掉土渣的土墙也不放过,喷上底色,喷上广告语。白云如驹,日出月落,时代变迁,人生沧桑,这些户外的墙也承载着社会的变化,年代的特证,世间的潮流。肩负着宣传的功能,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那么,室内的墙除了遮风挡雨,顶梁托柱,又是怎么陪伴人们度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呢?

几十年前,那时,每逢过年,县城新华书店里总是人多拥挤热闹。书店里满墙都是画,还有天花板下扯着的铁丝上也挂满画,当然全是印刷品。每张画的右下角用回形针或是大头针夹着写在白纸上的编号。人们争先恐后挑选着自己喜爱的画,给营业员报上编号即可买到自己钟意的画,几块钱可买十几张,是年货中必不可少的。当然,那些画被叫成“画画子”。兴高彩烈回到家,张罗着用图钉在墙上贴画。会贴的,横竖搭配,留有间距,错落有致。不会贴的,从刚进门左边的墙,一张挨一张绕墙贴到门的右边,连窗户两侧都贴上,还在墙的上面贴一溜,直到屋顶,下面紧靠面柜桌子和炕上叠成方墩的被褥再贴一溜。“画画子”的内容,有领袖像,样板戏剧照,宣传画及少量的人物画,山水风景画更少,书法字画几乎没有。墙上抹了白灰粉壁的,贴些画尚有留白,土墙壁几乎全被画贴满,一来给屋内增亮添色,二来可遮掩那丑陋的破墙壁。会贴的,不会贴的,都帖着一纷喜悦,一份期望,一份热爱,一份信念,一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刚贴上的几天,出门进门总要多看几眼。待年过完,农事紧张,劳累起来,也只能在饭后睡觉前望画发呆,心底感慨,无限遐想。再后来渐渐地便失去兴趣。画上的美人得不到,画上的风景去不了。过年走亲戚或朋友家串门,到哪家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墙上的画。

至于家具摆设,那时谁家也差不多,没几件像样的。哪家雅,哪家俗,哪家会贴哪家不会贴一目了然。当然,都是从新华书店买的,雷同的画很多,就如那时人们的穿衣打扮饮食起居基本差不多一样,无非在格调、气质、习惯、卫生、谈吐等细节上有些许区别。区别归区别,但那怕是被烟熏火燎的黑屋子黑墙,腊月二十三之前打扫一番,也要在被扫帚扫得黑白相间的墙上贴几张“画画子”。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且不分穷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再穷也不会被泯灭。实在无钱买画的,门口贴一幅鲜红的对联,也能给破墙老屋增添一份过年的气息。至于“画画子”的内容,不管是抓革命促生产,阶级斗争不能忘的宣传画,还是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是领袖像,还是人物山水,在那时都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观念、思想、生活。

物事人非,星转斗移,墙也变的越来越白,越光滑越漂亮,屋顶有了铁丝打格糊上花纸的顶棚,炕上有了花纸或花布墙围裙,地上有了能称为家具的木制家具。墙上的画照贴,不过有了镶嵌玻璃加边框的.条画。内容除了还有领袖像,电影明星、花草树木、字画墨迹,百花齐放。再后来,就是现在的墙,虽然越来越高端大气上档次,但墙上的画却越来越少了。沙发对面的墙被电视墙代替了,满室最多几幅镶框的字画,好似家家俱雅,户户不俗。

墙担当起体现荣华富贵、攀雅附风的重任,人荣墙荣,人贵墙贵。雅与俗,文化底蕴深浅,.品位高下,俱在墙上体现。至于字,几十年前我们上学是写毛笔字的。小学从三年级开始,一直写到五年级。大小楷都写,每周写两次。大楷本上的大格写大楷,方格边上的虚线上写小楷。一笔一画,或描仿,或自写。大楷本发下来,大家争相看老师画的红圈,谁的红圈多说明谁的字写的好。得意一会,高兴一会,接着再写。那时村里有个小学或是初中生就了不得,算是有文化的人,高中生更是凤毛麟角。村里有个红白干事,过年贴个对联,提起毛笔就能写。那时户外墙上的标语口号都是用刷子写上去的。现在的大学生几乎家家都有,不要说毛笔字,连钢笔字都写不好,甚至不会写,一切都在电脑上敲打。写毛笔字得掏钱到书法培训班学习。别看好多家里墙上挂着字画,且是原创真迹,极少印刷品,但那是上一辈人才会领略、欣赏、品味的,与现在的年轻人关系不大。年轻人己把墙的功能开发利用到极点。

但乡村的老宅或是新屋,对门正中的上墙上,依然贴着人们心中敬爱的领袖画像。墙虽然在变,但墙也在见证着那代人心中的信念不变。

春节美文 篇4

快到春节了,鞭炮声音和纸张愈来愈多,可忙坏了清洁工人啊。一个小区纸屑的数量可以堆成小山。有一种鞭炮叫做摔鞭,如果你拿着一摔就会震到手。

如果有机会就让劳累的爸妈休息一会儿。过年时,小伙伴一起玩耍,却忘记了爸爸妈妈这一年付出了多少,你又回报了多少呢?

我觉得和家人一起干家务比较好,或者和家人一起去郊游比较好,一起玩,欢声笑语多好啊!还有几件关于安全的事。

一、不碰电源,以免触电出危险。

二、不在人群众多的地方拥挤,如超市、电影院等,会有安全隐患。

三、不自己放鞭炮,以免伤害到自己。

四、不去危险地方玩耍,比如水边、井边、马路上。这种地方非常不安全。如果以上事情你没做到的话,一定要尽快改正。

安全很重要。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吧!

春节美文 篇5

春节你幸福吗?我们来听听豆波波同学的故事吧:某学校的校长正在询问同学们,“我想问你们,你们的春节过的幸福吗?”唯有豆波波同学没有回答,因为他知道,每次放假,老爸总是给他布置一大堆无聊和沉闷的作业,所以他这次绝对能猜到,这次的“灾难”内容是什么了?

大约过了25分钟,学校的铃声就响了起来,豆豆同学兴高采烈的说:“哦耶!终于能放松放松了,这学期可真累啊。”迎着风声,迎着鸟叫,他回到了家,他放下书包立刻跑到老爸那里报告寒假的事情,在他的春节中,这春节既不像是好玩的“游戏机”,也不像“自由的生活”,却是带给人“压力山大”的作业。可能是因为习惯了,他对这种“灾难”已经麻木了。

“老爸,我回来了!”,他跳起来说,“我要自由了,哈哈!”。“哦!神马事情把我们的宝贝高兴坏了?哦,对了,你这次考试考的怎么样?”豆波波被老爸的一句话所问到了,他为放寒假而高兴的得意忘形了,他没有想到老爸是用这么一句话来问他,他疙里疙瘩的说了起来:“成……成……成绩?什么成绩?”老爸和蔼可亲的回答道:“你的期末考试成绩啊!几分?”。这时,他想岔开话题,他知道,他这次没考好,考砸了,但是还是逃不过老爸的“如来神掌”,于是他束手无策的说:“好吧,这……这……哎……”

“孩子,你今天怎么了?不要疙里疙瘩的,快!”,“其实,我考了……考了……总分250!”

老爸并没有责怪豆波波的样子,好像还有惊喜给豆波波。老爸和蔼可亲的说:“孩子,你说你考什么分数不好,偏要考靠这个?没关系,考不好真的没关系,老爸送你一样礼物吧!”瞬时,豆波波直冒冷汗,他已经知道肯定是作业!果然不出他所料,老爸从背后拿出四本厚厚的作业本跟儿子说:“宝贝儿,考不好不要紧,俗话说笨鸟先飞嘛,我们能补回来是吗?”豆波波咽了一口口水,又开始口吃起来:“哇哦,这……这是……这是真的吗?给我……我……我的?”。“是啊,当然”老爸带有阴险语气的说,“你知道吗?你们还没有放寒假的时候我就已经在淘宝网上看见了一个特别好的教辅社团,就在我们市里,我还是用支付宝付的款呢!宝贝,爸爸给你的春节礼物怎么样?”,豆波波吮吮手指说:“老爸,我明白了,你记得吗?我小时候,好像是谁给我做幼稚园奥数的啊?恩?”老爸歪歪嘴,挠挠头不好意思的说:“哎呀,不要提了,那不是我为你好嘛”,说着说着就声音低下去了,“再说了,你在***肚子里的时候我还教过你学过萨克斯呢!萨克斯……萨克斯,懂吗?”豆波波不耐烦并打了一个哈欠说到:“好吧,老爸,既然你那么支持我,我顶您,在英语里说应该是topyou,对就是这个,我觉得我真该编一个《老爸style》来为您提高生活品质,您老以后不要我每次放假都让我做作业,这样比掏粪还辛苦啊!真是的,走你!”

最后他们都不说话了,各自走向自己该走的方向。

春节美文 篇6

本组课文是围绕着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编写的。本组课文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各具特点的民风民俗,反应了中华文化的博大丰厚。《北京的春节》就是这组课文中的一课,描绘的是春节的节日习俗。作者老舍先生运用朴素自然、流畅通达的语言,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北京春节的节日习俗,再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

全文共13个自然段。依次介绍了老北京过春节开始的日子腊月初、腊八节、腊月十九、除夕、大年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九几个特别的日子。文章按时间顺序介绍了老北京过春节的一系列习俗,语言简洁而生动,字里行间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新年的心情,反映出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心愿。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习俗,情趣盎然,又使人读后增长见识。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随着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取的表达方法。

本节课导入部分,我引导学会尝试回忆,你喜欢过春节么?你是怎样过春节的?学生积极踊跃的发言,课堂气氛立刻热闹起来,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了起来。学生有了兴趣时,再引导学生一起学习课文,带着美好情绪一起跟着作家老舍走进北京,一起过一个京味十足的北京春节,感受那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很自然就被带进了课文中去。

在整体感知课文部分,我首先引导学生进行了预习情况的交流,主要交流了字词、作者以及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做了充分的预习,在补充学生预习资料时,我出示了作者老舍先生的资料,资料内容比较详实。但是只要求学生读一读,并没有针对这篇课文,提及老舍的写作特点,与文章的教学略显脱节。课后,我反思可以在此环节,针对本篇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老舍的优秀作品有《骆驼祥子》、《茶馆》等,这些作品已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老舍的作品之所以如此脍炙人口,是因为他的作品语言通俗、风趣幽默,把感受口语化,在这篇课文中,同学们就可以体会到他写作的特点。”这样既让学生了解了作者,又能有针对性地学习课文。而且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本篇课文详略得当,而且按照时间顺序描述了北京春节的习俗。所以利用课件出示表格,引导学生把时间找出来填写在表格左边,右边填写具体习俗。通过填写表格,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通过表格的填写不难发现作者在腊八、除夕、初一和元宵是详写部分。此时出示本课主线问题:作者是怎样写出各时间段特点的?画一画,写写自己的感受,师生再共同学习详写部分。在分析课文时,学生说得比较到位,但是老师指导学生朗读还有所欠缺。还应该提高对朗读训练的重视程度。

最后,通过语言启发学生总结作者写法上的特点,体会详略写的好处,指导学生在习作中尝试运用。

春节美文 篇7

不觉然间,时光晃荡一下,便跳到了春节。

可我虽觉得年长一岁,活得浑浑噩噩。

过年该是以一种崭新的姿态迎接,摒弃苦涩的记忆和无聊的苍白,甩开怨恨情仇的羁绊。可是在这普天同庆的气息里,我找不到一点新鲜感。幼时的记忆却分外的鲜活起来。

幼时,我整天盼望过年。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包饺子。我端坐在妈妈身旁,疑惑的望着饺子馅。那是酱油拌过的萝卜丝,和零星散着的鸡蛋。这是我春节最好的`美味。我们吃起来依然是那么的津津有味,依然是那么的回味无穷。而现在,即使是山珍海味作馅,却找不回当年的感觉,不胜当年的美味。

天蒙蒙亮,我就从被窝里拱出来。我慌忙跑到厨房给妈妈拜个早年,希望得到零星的回馈。我翘起小屁股像鸡啄豆般通通两下,叩得结结实实。这时,妈妈会迅速将我扶起。“傻孩子,头都磕破了。”妈妈急忙把我的头揉揉,就像我受委屈时那样的感触。然后给我五角或一元,我觉得多么珍贵。鸡蛋才两角一个,一元买的食盐够一家吃一周。我把钱攥在手心。我在妈妈满是沟壑的脸上吸一下,然后兔子似的跑开了。见人就炫耀磕头的赏钱。

父亲早逝,妈妈拖着我们弟兄三个度日。我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妈妈也从未添过一件。妈妈的手结满茧子,却是世上最灵巧的手。将别人送给的旧衣服像变戏法似的改成新衣服。也正是这双手,维护了我年少时的自尊。在妈妈几近干涸的乳汁哺育下,我健康成长。

大年初一的早上,我开始到各家各户捡鞭炮。然后回来放,算是我家放的。放鞭炮象征着吉祥,在当时人们的眼里。玩一会后,我就上长辈的家里拜年,这是祖宗留下的规矩。一个叩头,一个红包。我不在乎红包的多少,而在于这份喜悦。给长辈拜年,都是实实在在的,叩得头破血流。而大人们给长辈拜年,则是逢场作戏。打打哈哈就过去了。我认为,大人最会骗人。因为红包有时是空的。当大人们在一起喧天喧地的聊起家常事,我就趁机溜走。回家将红包交给母亲。妈妈妈总是小心翼翼将钱叠整齐,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妈替你攒着,明个儿开学凑凑学费”。我默默点点头,心里踏实好多。

现在忆当年,却清晰如昨。想报答妈妈,却已在迟暮。想把这种忏悔,寄托在工作中,把对母亲的爱赋予留守儿童。现在新年很热闹,却找不回当年的感觉。只有躲在时光的角落里,给孩子讲我儿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