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故事的终点杂文随笔

2023/12/11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故事的终点杂文随笔(精选8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故事的终点杂文随笔 篇1

天分有那么重要吗?你高估天分的影响力了吗?

我访问过一位四岁就被称为音乐神童、长大之后在音乐方面也有相当成就的大提琴手,他一开始就否认自己是个天才。

不需努力,只要不懈:最重要的是跑完,而不是刚开始跑得有多快

他说,他在美国接受访问常被问到的问题是:在他的成功中,天分占了多少比率?

“我想,百分之二十不到吧......不过,这百分之二十之中,我那从小就逼我学琴、不让我出去玩的妈妈,严格的家庭教育,大概贡献了百分之十五以上!”

天分确实因人而异,但我们常高估了它的影响力。回头想想我曾经说过的“没天分,还是算了吧”的话,还真的不少呢!老实说,多半因为我懒惰,不想持续,所以常在还没学到足以印证自己有天分的时候,就悄悄打了退堂鼓。

到目前为止,你总共在自己本来有兴趣学的事情上,对自己说过多少次“唉,我看我没有天分,还是算了吧”的话呢?

这句话通常被用来当作宣告某一段努力完全失败的休止符,也常被用来把某一扇门关上,继续走原来不必接受太多挫败,但也看不到新风景的旧道路。

我曾与一位园艺高手在某个阳光充足的办公室里等候,他指着一株几乎生气全无的盆景对我说:“上一次我来这里,这丛竹子还生气蓬勃,现在竟然变成这个样子。照顾植物跟学习任何事情都是相通的。如果你天天花点时间照料它,它就会长得很好;如果你疏忽了它几天,它就会出现残败之相。越看它,越觉得对不起它;越对不起它,越不想看它。不久,它就一命呜呼了。”

有多少可能会改变我们人生方向或增添人生乐趣的事,因为这种“越荒废越害怕”的理由一命呜呼了呢?

听了他的话,我若有所悟。

不只学东西如此,爱情也一样啊!

越疏忽他,越害怕见他;越对不起他,就会“情不自禁”地更对不起他。

不是不努力,只是没持续

很多人跟我一样都有虎头蛇尾的倾向。不是不想努力,只是没有持续。有时是刚开始过度努力,不久就弹性疲乏,就因为没有自我调适;或是刚开始的时候还蛮有兴趣,遇到了一点困难之后,就告诉自己“我没天分,算了吧”,然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就拿念大学时修日文来说吧!刚开始我比任何同学都努力,除了上课外,还上补习班,还买了五花八门的各种教材。我的室友每天早上起床念半个小时,我就发誓要比她拼命,比她多念一个半小时,这样总会比她强吧!

只不过,她那“每天半个小时”持续了四年,直到她考上日本公费留学还未停息;我那每天两个小时的努力,不断被“郊游、烤肉、恋爱和打瞌睡”穿插打扰,没一个月就出师未捷身先死,日文考试都以临时抱佛脚过关。

日后好几次奋发图强,甚至还天天随身带着日语读本,但也都在只有努力没法“不懈”的情况下随风而逝,然后告诉自己:“算了吧,我看我是没有学日文的天分。”

现在,我竟仍停留在大一日文的水准......“算了吧”出现的频率越高,我们一事无成的可能性越大。

有坚持力就能跑到终点

英国心理学教授迈克尔·豪(MichaelJ.A.Howe)专门研究神童与天才,他得出的结论很有意思:一般人以为天才是自然发生、流畅而不受阻的闪亮才华,其实,天才也需要耗费至少十年光阴来学习他们的特殊技能,绝无例外。要成为专家,需要拥有顽固的个性和坚持的能力......每一行的专业人士,都投注大量心血,培养自己的专业才能。

一个人再有写作的才华,也要靠训练和经验才能抓住文学技巧的窍门。所有成功的作家一辈子都是读者,而且大多数在年幼时就养成习惯,将思想付诸文字......很多杰出作家早在童年尚未结束之前,就尝试过要写一本书。

这位心理学家还统计过,以学钢琴为例,如果想要变成还不错的业余钢琴家,至少需要很专注地投入三千个小时的训练;如果想达到专业水准,一万个小时是跑不了的。像西洋棋、各种运动和外语,想要变得专业的时间也差不多。

从这一点看来,我们学习上的种种小挫败,并非因为没有天分,而是因为没有“持续贡献”。到目前为止,我投入过一万个小时以上的,大概只有写作吧?

不只是学习,一般女生最热衷的减肥也是“不需努力,只要不懈”。疯狂减肥的人,总是会失败。据统计,采取速成减肥法或节食减肥,在停止减肥两个月内恢复体重的超过百分之九十,而有副作用的则占百分之七十。

一位健身教练也对我提出他的忠告:“运动不需努力,只要持续,你一定可以瘦得下来!我最怕那些刚开始像拼命三郎的家伙,他们的元气总是会在短时间内耗尽!”

不用太努力,只要持续下去,现在我总是这样告诉自己。想拥有陪着自己一辈子的专长或兴趣,就像在跑一个人的马拉松赛一样,最重要的是跑完,而不是刚开始跑得有多快!

故事的终点杂文随笔 篇2

人是故事的人,因为故事似乎没有终点,起码人不相信。

一个故事可以讲完,还有新的故事,只要人延续了故事就会延续。当然在上帝的剧本里,是故事延续了才有了人的延续。所谓,一百岁不死都还有故事听也。

而尘世间的故事只有一个的基点,永恒。

世界完结,故事才真正的完结。

“科学”点说,永恒因为宇宙的无垠,而且宇宙似乎是在扩张,过去的理解也是个循环。人的在“科学”与“上帝”的人类剧本中,一直是一个错误,认知就是证明认知本身的错误。

这个尘世间的规律在不断提示着,人妄想的都是真的是妄想,没有侥幸,永恒也是。宇宙的开端可能就是一把单摆的杀猪刀,上一划过的时候撕开了空间形成了人类认知的宇宙,一息间已是138亿年,再划过可能就是明年。明年,你我可以成为杀猪刀的共同证明。

人如果没有妄想可能就不是个人,大刘用那个星星的咒语道出了黑暗森林。大刘,你太温柔,你不会不曾想,真的是有那智慧天外之客又怎么只会毁灭187J3X1一星一点?当然,讲出结局的故事是最没意思的,谢谢你。

可能你不曾理解为什么会有自杀者。是傻了还是绝望?可能是,也可能ta已经与你不一样,如开篇所讲,人是故事的人,因为故事似乎没有终点,起码你不相信,同时也一定有人相信,ta会信世间对ta就是个单循环。

难道不是吗?轮回轮回也只是另一回,事实可能你我都知道故事都是单循环,认并深信不移,不一样的是,你的单循环不影响故事的延续。

妙,就妙在这。最神奇的已经不是永恒,不是单循环,而是你我心底有个更强的信念,尘世间可能不会永恒,但故事会。无论人是否还在,但那由人开篇的故事是永恒的。如电影般,结局后还有彩蛋,还能有续集,只是主角可能会换。大不了,这主角换成了杀猪刀。可能是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世界的终焉”消灭过人类,人不是恐龙,人是小强,只待延续不得真理。

故事的终点杂文随笔 篇3

有一个老人和年轻人在海边钓鱼,老人见年轻人动作比较笨拙,问:“刚学着钓鱼吧?”年轻人点头。老人又说:“我从小就在这钓鱼,几十年了,靠这个养活了自己。”年轻人说:“我向你学钓鱼吧。我要钓很多很多的鱼,赚钱后买一条渔船,然后赚更多的钱买更多渔船,接着成立公司,再争取让公司上市。”老人又问:“那么公司上市后,你干什么呢?”年轻人答:“那时也许我已经老了,我就可以到这里钓鱼了。”老人不解,说:“你现在就能够这样做呀,同我一样。”年轻人说:“不一样。您的一生只是一个点,而我的一生将是一个圆。”

有两个高中生,理想的目标都是考上清华大学。高考成绩揭晓后, 他们的分数都达到了重点线,但都没有被清华大学录取。甲斩钉截铁地说:“我要复读,上清华是我最大的梦想,否则,我将遗憾终生。”乙说:“我会选择一所不错的理工大学。没能考上清华,让我失去了更好的平台,我会用加倍的努力来弥补。”后来,甲复读三年,终于如愿以偿。大学毕业后,怀抱清华这个金字招牌,很容易地获得一个白领职位,从此安然度日。

几年后,甲与乙不期而遇,寒暄后,才知乙已是一家公司的老板。乙向甲咨询到清华读mba的事,甲惊叹道:“原来,你的清华梦也这么执著。”乙笑答:“也不是,你把考取清华当作目标,我把它当作实现目标的一个机会、一个步骤。”见甲瞠目,乙又说:“你的终点,对我来说是真正的起点。”

有一个经济学家,发生经济危机后,也站到领取失业救济金的队伍里。周围的人嘲笑他:“你整天研究经济,结果还不是和我们一样。”经济学家笑笑,说:“学经济不能保证我不失业,但有一点我与你们不同,那就是我知道我们为什么会失业。”

每个人从生到死的距离,都叫一生。

人生的区别,就在于如何走过这段距离。

如果人生只是停在原地不动,如果人生不是由无数个起点和终点转换组成,

如果人生没有获得不同的感受,如果人生没有弄清更多的为什么,这样的人生才是短暂而了无生趣的。

故事的终点杂文随笔 篇4

周三,深夜

刚刚洗澡一下子又没忍住

在厕所里爆哭出来

我总是在事后悔过

我现在总是会想要是我妈以后离开我了

我会不会哭到晕厥

像这种我做错事而她已经和颜悦色的时候

我眼睛就会酸

我就会开始后悔

我就会开始胡思乱想要是她突然离开我

那我甚至都没有来得及让她享福

没有来得及关心她

没有来得及和她道歉

没有来得及把向她索取的还给她

一切都没有来得及

我会不会内疚到死去

会的 一定会的

我讨厌自己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我讨厌自己总是做错事的样子

我讨厌自己别扭的性格

求您原谅我

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原谅我

在我看得见的地方放过我

故事的终点杂文随笔 篇5

累的时刻就要学会歇脚,掸一掸鞋上的泥泞,一份坦然便在心中。心不曾释怀,伤痛时刻的温婉;泪不曾轻易,哭泣时片刻的温馨;不曾驻留,别离时片刻的温存,余味留香…

八分熟的人生欠缺一份自我,一份坦然。生命的过程便是属于自己的那道风景,无论我们在何时,身处何地,心一样清新如昔。昔日不曾忘怀,千万般的怀恋,成为生命中再也无法割舍的纠结,爱自己等同于你。

叶飘落的痕迹,我的手曾抚慰;泪划过的瞬间,我的心曾慰藉。心中的那份执着便是坦然,平静一如既往。给生命留一份洒脱,多一份坦然,人生将不再空乏。

八零后的我们,超脱中不乏惦念,没有能够足可以诠释我们的字眼,却有足可以象征我们的人生。点点滴滴,温情人生,我们呢要一直坦然地走下去…心不再孤寂,正是那份执着,从不曾释怀,执着人生的那份坦然…

故事的终点杂文随笔 篇6

我还清晰地记着那天,是在失恋没多久的日子里。

那天午后,在省体打了一会儿球,就从挎包里拿了钱,跑到了小卖部里,买下了人生中的第一包烟。

未成年人吸烟,在多数人眼里,就是张扬跋扈的小混混形象。

它更倾向于向人表达,这个未成年学坏了。

禁止抽烟,成了很多大人们对成长中少年的要求。

不过,伴随成长更多的不单单是坏习惯,还会有很多的困惑和不开心。

夹杂尼古丁的烟草燃起之后,生疏地学着电视里的画面,卖力地吸了一口。烟头泛着红色的火光,刺激的气体钻进了呼吸道里,让我止不住咳嗽。

但半根烟过去,就掌握到了抽烟的技巧。学会放纵,总是很快。

做一件不算好的事,远比得到开心来得容易。

“你怎么了。”

坐在我身旁的发小,并没有惊讶于我去抽烟这件事。他更想知道,我这样做是为什么。

那天下午说了很久,我还是没有告诉他我失恋了。

就算别人知道了你的伤口,可他们也没有治愈你的能力,有些困难的时刻,你只能靠自己熬过去。

在变得坚强之前,我们不会知道自己是如何坚强起来的。

就算明知抽烟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也还是会有人愿意尝试。

公交车上的拉手,随着返校路程的颠簸,来来回回地晃荡。阿钟坐在我的身旁,在黑框眼镜下的双眸,有些发红。

在坐上这班车之前,我就站在离阿钟和那个女生不到30米的地方:

“这次,我是认真的。你别来找我了。”

女生挣开了阿钟的手,眼眸里满是失望,跑回到了校园里。

在我印象里,女生之前很喜欢阿钟,甚至在最后一节自习课的时候,专门来我们的学校找过阿钟好几次。

阿钟常常和我们吹嘘,就算他赶女生走,女生都舍不得走。

不过,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阿钟似乎失算了,以至于他求女生留下,女生都没打算留下。

“教我抽烟。”

我从天台回来后,坐在位置上的阿钟突然认真地看着我。

我耸耸肩,装作一副老手的样子,劝诫他说:“别了吧。这样不好。”

阿钟不耐烦地说:“你教不教。”

我不会告诉他,一切都会好起来,所有困难都会过去,因为这是我自己都没办法完全做到的事情。那时的我,在抽烟的时候,藏在烟雾里想到的还都是她。

抽烟这个习惯,一旦沾染下,想要在放下就很困难了,于是我和他说,“你再想想吧。”

但第二天早读课的时候,他从包里拿出了一包16元开封过的kent对我说,“这烟味道真重。”

后来,天台上的抽烟少年群体里,多了阿钟的身影。

我们在天台上抽烟时,一般都不会聊天。也许是因为都知道对方在抽烟的时候会想什么,我们谁都没有打扰谁。

明明还是很想念,但又不想让自己太过于狼狈不堪,于是将这种不舍的情感,统统塞进了缕缕烟雾中,每吐出一口,都希望可以将思念的纠缠减轻一些。

上了大学以后,抽烟早就成为了一个习惯。

和以往不同的是,你会遇见更多曾经的抽烟少年。

还记得抽烟是因为一个很喜欢的人开始,可继续抽烟的时候,会发现这也不过是一个习惯而已。

这个习惯,和你吞云吐雾时想起谁无关,更多的.时候,它代表着一个不好情绪的宣泄口。

就比如打LOL的时候,又一次被对手打回泉水,于是点起了一根烟;

再比如做课题设计的时候,自以为完美的设计被一次次指出不足,于是点起了一根烟;

又比如很在乎一个喜欢的人,可相处却并不是很愉快的时候,于是点起了一根烟。

毕业以后,周遭的同事烟瘾出奇的大。

一位同事每天都要抽掉至少一包的烟,而点烟的时刻,多数在工作的时候。

比如和客户见面的时候,比如进行内业制作的时候。

我好奇地问过他,“抽这么多,不难受吗。”

他苦涩又无奈地笑了笑,回答说:“没办法。烦心的事太多。”

不好过的时候,早已经养成的抽烟习惯,像是过滤掉这个不好情绪的仪式感。

这个仪式感,或许不会让我们变得好一点,但会提醒自己,不论多难受,都必须继续往前走。

我看过身边很多的朋友,从一个不会抽烟的人到点烟姿势熟练的变化。

他们开始抽烟的原因,大多是因为要度过一个难熬的时刻:有的是因为父母的步步紧逼,有的是因为喜欢的人挥手离去,还有的是因为考试的压力需要释放。

慢慢地,它就会成为一种情感上的寄托。当不愉快出现的时候,第一个会想到的就是它。

就像心情不好就会想喝酒,度过一个难熬的时刻,往往都需要一个寄托而已。

它无关好坏,只是要强的我们知道,与其寻求别人的帮助,不如自己释放承受的痛苦更切合实际。

但愿在一次次成功过的试炼之后,

抵抗难熬时刻的能力,都会变得越来越强。

晚安。

故事的终点杂文随笔 篇7

手边的阳光愈演愈烈,岁岁年年不停轮回的时光里,好似连回忆都陈旧的新鲜。

被好友重新翻出的旧日记和旧照片,青涩的笔触和不加滤镜的随拍构图,一个一个的故事更像是不曾远走的昨天。

然而我们却必须承认时间它是会老去的啊,如同张爱玲笔下的那句“青春就是这样脆弱到无法挽留的东西”。十几岁的时候,你从来不曾害怕父母某一天会老去,你只管努力学习和尽情疯闹。二十岁的时候,你从来不曾担心你这辈子爱上的第一个人是不是也是最后一个,你只管满屏幕的秀恩爱撒狗粮,不计较未来的活着。二十二岁的时候,你从来不曾顾虑在大学毕业的那一刻,你是不是会从此一无所有,就算拥有再光鲜的成绩,就算拥有关系再好的挚友,你只管开开心心的去拍好每一张合影,兴奋地参与临别前最齐人的社团聚会。

然而一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又或者说是曾经我们以为要经历过很漫长很漫长的时间才能抵达的年龄,一下子来到了。白发爬上了父母的鬓角,以前热爱出门的他们如今更大的爱好是休息在家里好好睡上一天,而他们,也并不是从前那个能够保护你的大力士了。多年不曾联系的曾经形影不离挽在左右胳膊的好友,如今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部落格的照片里,你依旧能够找寻到当年青涩未褪的影子。早已经忘记回忆里二十岁时那个人的样子了,你也遇到了真正懂得和值得的人,你把全部心情收拾妥当不再肆意炫耀,才发现年轻时候的所谓感觉不过一场孩子气的游戏。

“一年一年又一年,飞逝尽在一转眼,唯一永远不改变,是不停的改变” ,电台的音乐里,缓缓流淌出的是王力宏的歌《依然爱你》。我们都太爱怀旧,怀念的并非过往的回忆,却只是曾经那个傻到会被时间怜悯的自己。

被好友推荐的乐嘉的性格分析的书,翻看了开头部分,甚觉有趣。粗略的看完解析,如若一定要用颜色定义一个人的性格,大概我们都不能非常准确的定义自己究竟属于“红蓝黄绿”中的哪一种。这大概才是一个观点的内涵之处吧,你总需要把字里行间慢慢琢磨通透,才能够理解其真正的含义。

那么一路走来的人生,不也是一路琢磨一路收获着的吗。回忆又是什么呢?大概怀揣的是不改的初心勇往直前吧。

故事的终点杂文随笔 篇8

镜中花,水中月,世人常以喻虚幻不可求得之物,但诗家常用以比喻朦胧空灵的意境。如南宋严羽以佛论诗,主张妙悟,他说:“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明代谢臻论诗云:“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

后人多以“镜花水月”比喻诗歌中不可言传的妙境。

在了解了这些文学典故背后的故事,你是不是对我国古典文学又平添了一分兴趣和自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