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记忆散文
老地方整理的历史的记忆散文(精选10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历史的记忆散文 篇1
不知不觉的时候家乡已经变得高大。抬头四十五度仰望到的不再是灰蓝的天空,鳞次栉比的大楼遮挡住了半片苍穹,记忆显得模糊而令人迟疑。
曾生活过的一幢旧房与朱红色的砖块,去豫园城隍庙,记得那里有小刀会的点春堂;暑假外出上辅导班必经过的刘长胜故居,母亲在空闲时时常津津乐道地提着石库门弄堂,繁华的街景旁有立着粗石柱和静安寺庙的影子,就宛若有了版权,专属的文化元素,便彻彻底底融在一起。无论多久都给予本地人“看!这里是上海。”的亲切感。
在一切的家乡魂中距离我最近的是有大理石大厦之称的那幢建筑物。自从上学以后,几乎每个周末都有去中福会少年宫学画,从在临时楼里眺望那漂亮的大别墅,到驻扎进了新大楼,一次领奖仪式进去瞧过几眼,再到干脆进了大理石大厦进行素描的学习。好些次那里在施工,只是短期的修理罢了,只是当初会疑惑为什么不直接拆除,修修补补不麻烦吗?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明白了它的价值。早在七、八年前它就是家乡的一部份了,无法割舍。这个“老家伙”一边诉说着历史一边见证着城市越来越繁荣昌盛的模样,它如此重要又如何抛弃?饱经风霜的大楼,每当走近它的时候,我看得到精致大雅的欧式风格的魅力,开窗户似乎是个很繁琐的过程,涂上白漆的窗框,映着刻画着小天使与鲜花束的壁纸。光束射在地板上,亮了又大又高的房间,听得见它无声的话语。
它说:“请牢记属于这个城市的记忆。”
仿佛时间齿轮逆时针转动起来,逆光下许多的低矮的楼房,还有瓦片屋顶。父亲经常捎梨膏糖或一包五香豆回家,母亲有时会领我去静安寺烧香拜佛,邻家的老婆婆在树荫下纳凉,门前有几只木制的板凳,还有花盆里开花结的小果子。
这样的上海气息随着光阴逝去逐渐淡化,隐隐约约就要消失在高楼大厦之间。请让我们一起挽留住它,因为这份城市记忆始终是最珍贵的宝藏!
一片荒漠上几个猿人不知从哪冒了出来,面对陌生的环境他们茫然失措。但渐渐的,他们懂得了一些生存之道。开始懂得用木头来取火,也找到了用来居住的山洞。慢慢的他们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孩子们。就这样过了很久,原本的荒漠已不复存在,形成了许多原始的部落。男的天天外出打猎,女的在家照顾孩子。没人发现他们走路的样子已经渐渐变成了直行……
又过了很久,他们慢慢有了周围动物没有的智力,他们的容貌也渐渐有个凹凸部分,成为了现在所说的人类。懂得了自己搭建房子,从此便有了所谓的茅草屋。在炙热的太阳下,他们用草制作出了草帽。创造出了许多当时没有的东西……
不知过了多久,只看见一座座用砖头砌成的房子坐落在原本的那些部落的位置上,人类越来越多,形成了一个个国家,也有了所谓的皇帝。这证明了人类文明转到了一个新潮流。人们纷纷穿上了衣服,知道了仪表的重要。有了科举制之类的制度。
过了几百年,小孩纷纷被送到外国学习,学到了西洋的许多当时先进的东西,也因为这个,为自己的国家做出了很大贡献。才会有后来我们国家的先进。
后来随着我国的航空科技的发达,我国首位“太空人”杨利伟成功归来,再创了我国的第一次,同时也为科学进步做出了很大贡献。
到现在,来来往往的外国人随处可见,证明了我国不在弱小。上海世博会如日中天,中国馆也更是一大胜举,倒映出我国的一切的心酸历史。园内人流日日飙升,促进了我国的经济。
如果当初的那几个猿人看到现在的一切一切,肯定也不得不感叹现代人类文明的发达和还正在一步一步向前攀升的科技力量。
历史的记忆散文 篇2
历史中的尘埃,总是被掸去。璀璨的明珠照耀了一个世纪一个世纪的光彩。
一个国家的历史,响彻了一个国家的永久的警训。它虽然是一份存留在过去的记忆,但是却总是能给人一份真实的触感。我们常常思索,在过去里寻找现在的踪影,希望能给自己现在一个方向的指导。我们在历史里寻找安慰,寻找同情。我们在读历史的时候也在塑造自己的历史故事,我们把自己回想在历史的美好中,仿佛那一刻时间会因为自己而改变一样。可是终究读古书三千,终不过一纸浮华。我们在历史的世界里的自己,终究敌不过现实的残酷。兵法三十六计,谁能运用如神。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国家变化,不过是一句“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概括。每一个朝代的更迭仿就像是一朵浪花的翻滚,里面淘尽了多少风流人物,似乎总有几个天之骄子在里面运筹帷幄。可是却从来没有人能改变时间长河的流逝。我不知道是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我觉得似乎都不对,时也,势也!非人力可改。英雄不过是顺势而生,顺势而去的。应该退则修己身,进则安天下。
如今的社会或许并不需要我们有多少作为,或许我们想的越多,迷乱太多,给别人的伤害也就会更多。或许我们并不需要建功立业的追求。所以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寻找自己。在历史中寻找自己,它一份安然恬淡,修身明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想更高处看去的远方。我读着王羲之的兰亭序,得到一曲的流觞曲水的奏响,在这种琴音回转中。仿佛看到了一份轻松自在的存在与生活。或许是幻想太多,也是不能得到吧。我又在醉翁亭记里,看到一份携与众人的快乐适然,醉翁的酒总是让人喝的久远,有一份对山林之乐的体会,有一份随太守之乐而乐的趣味。四时仿佛如此般没有逝去过。我又回到了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悠然的南山下,每日在田里劳作,带到月亮升起方回。就像是曾析所说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如今生活中有着太多的忙乱,每一个人都在等待着我们的作为,似乎不能停留的前进,只能在得到后,赶紧奔向下一次的得到,在这个世界里,你停下了便只有一次一次的不断被遗弃的。
历史在不断走着,我们不能停下脚步的,或许我们未曾改变过历史,但是我们如何去得到自己在历史中,总是让我不断地思索与找寻。即使是痛苦又如何?或许在某一天找到的时候,阳光明媚。
历史的记忆散文 篇3
你的吼声响彻天地;你的一个脚步震撼世界;你的一只眼睛;击退邪恶。虽然你已经消失了,但它让我如此了解你。是世界的轮回吗?仰望历史,赞叹奇迹,触摸自己高贵的灵魂。
今天终于见到你了。虽然我们历经沧桑,但我们的勇敢并没有减少!经过历史的洗礼,你已经脱去了疲惫的身体,留下的不仅是坚硬的化石,还有无法言说的灵魂。我多么想为你擦去污垢,但我做不到。我知道它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是一部历史作品。不需要隐藏或者装扮更多的颜色。
我以为我会后悔一辈子,因为我无法亲眼看到你的英勇奋斗。但此刻,我看到了你战斗的勇敢。为了全家,为了生存,你尽全力保护自己和家人。即使头破血流,你也绝不会屈服。是的,我明白。我知道你的意志有多坚强,你的内心有多坚韧,我知道你宁死不屈。有很多困难和危机,但你还是不肯低头***!喊出来攻击,只有打败对手才是你唯一的选择。
我看到了破碎的化石,不,不是化石。他们都是活着的,此刻只是静静地躺在展示架上,看着世间所有悲伤的温度变化。似乎几亿年的沧桑让你有些疲惫,身上背负的尘埃证明了你是多么的顽强。是的,无论如何,你已经来到现实。虽然是破碎的个体,但残缺不全不是一种美吗?我喜欢和你聊天的感觉。我不需要太多的话。从你的身上,我可以理解你经历的风雨岁月。用太美的语言赞美你没什么,所以我选择了沉默,从冥想中明白了你想告诉世界的一切。
从侏罗纪到现实,从出现到消亡,这是一个精神净化的过程。当你进入历史,你就有了立足之地,当你来到现实,你就会稍微好一点。但这是一样的。历史和现实只是被时间支配,我们一个接一个的开玩笑,让我无法亲眼看到你的脸。但你已经如此强烈地来到现实,以至于我可以看着你的身体刻上历史这个词。至此我已经心满意足了。
也许我该回家了,也许我们以后不会再见面了。但是,我感受到了你的伟大,感受到了你对生活的向往。事实上,现实和历史之间只有时空距离。
历史的记忆散文 篇4
端午节被确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已是第七个年头,虽然民俗专家不断呼吁重视和保护传统节日的风俗,但时至今日,在大多数人心中,这个节日最重要的“意义”恐怕只是放假一天。食粽、悬艾、竞渡、祭奠,诸多风俗虽沿袭至今,但这些仪式背后的价值与意义却逐渐褪去,隐藏在了历史记忆的深处。
学人对端午节的源流和嬗变考论颇多,一般认为,今人观念中的端午节,是历经时代变迁而逐渐形成的。端午节的起源可能与古人“恶月”的岁时节气观念有关,因夏初时节,虫毒并作,疫病易行,人们心怀畏惧,禁忌多端。另一方面,对祖圣先贤的敬意,最终转化和浓缩为对屈原的祭奠,并被纳入到端午节的内容和形式之中。由此,端午节的风俗和仪式在历史变迁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筛选、改造和重构,最终形成了它延续至今的两大精神内核:一是顺应天时,通过禳灾祛疫的风俗,体现古人朴素的科学观念和道法自然的生命法则;二是家国情怀,通过祭奠屈原的仪式,表达对先贤忧国爱民、坚持气节、勇于担当的敬意。
20世纪中国的前半叶,在向近代民族国家转轨的过程中,端午节的精神内核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至少在20世纪20年代,时人已将端午节“禳灾祛疫”与现代意义的公共卫生相联系,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东亚病夫论”的一种集体回应。翻开当时的报刊可以看见,舆论一方面肯定古人朴素的防疫保健观念,另一方面要求以科学的手段替代端午习俗中徒具巫术性质的繁复仪式,从而达到卫生防疫的目的。甚至还有人对具体的习俗提出商榷:饮雄黄酒不利健康,多食粽子影响消化,龙舟竞渡的存废之争也曾被纳入到体育锻炼和竞技安全的讨论范畴之中。
而端午祭屈原,更是与自五四运动以来波澜壮阔的爱国思潮汇聚相融,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显示出凝聚人心的巨大力量。纵观救亡的时代主题之下有关端午节的时论,有人主张捐出节日开销,或筑公路,或兴学堂,或办慈善;有人建议商家大力开发诸如“五毒模型”之类的儿童玩具,既照应风俗,又倡用国货;而抗战军兴,停竞龙舟、捐资抗敌、毁家纾难的端午节之议屡屡不绝。端午节还渗透着那个年代知识分子沉重的家国情怀,鲁迅借《端午节》批判乡愿、怯懦的犬儒;郭沫若在《屈原》中呼唤新时代的到来。屈原的形象早已不是“忠君”典型,而成为心忧天下、直言敢谏、针砭时弊、铁骨铮铮,与国家共进退、与民族共荣辱的爱国者形象。
今天的端午节,大约与“消费”“休闲”的关系更为紧密,商家追求节日经济,大众享受假日欢娱。然而,端午节愉悦表象的背后,应该蕴藏着历史记忆深处的敬畏与忧患。因为敬畏自然,所以顺应天时;因为心忧天下,所以勇于担当。这个时节将个人与自然的变迁、个人与家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尊重传统,不是回归无从考证、繁文缛节的形式,而是应当把握传统中传承赓续、历久弥新的价值尺度。或许,这才是端午节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魅力所在。
历史的记忆散文 篇5
"黄河的水是如何从天堂流出,流向大海,再也没有回来。"自唐古拉山以来,黄河九曲十八转,倾泄中国沃土,孕育仰韶文明。
黄河一次又一次改道,滔滔江水一次又一次向人类开了口。黄河边满目疮痍,到处都是饥民。但是,水给人带来巨大的灾难,也赋予了人类灵性。大禹治水,惊叹自然,敬畏天地。
"溺水的人越来越累,肥水也就被抛弃了。"睿智的渭河,为秦的早逝拉开序幕。毕竟,一统天下的优势在渭河的流水中丧失了。
“滚滚长江东流,浪淘英雄”的悲壮旋律,让我们仿佛置身于浓烟滚滚、旗帜飘扬、杀人声四起的壮丽场景中。它是一部史诗般的历史,赋予水无尽的壮丽;是水。这是一首英雄颂歌。
南北朝时期的古笛曲已经消散消退,只有秦淮河还在流淌
四朝盛世。然而,频繁的死亡钟声却永远打破了秦淮河的美景。只留下一丝惆怅留给后人凭吊和哀悼。
“隋死如河”。京杭运河敲响了隋朝早期的最后一个音符。水店龙舟事件结束了这个短暂的王朝。
“那是一潭死水,微风吹不下来。”伴随着炮声,滚滚的珠江水不得不给汹涌的战士让路,中国的河流开始流下悲伤的眼泪。
有人说,三四十年代,中国的河流流淌着血泪。殷红的血液把河水染红了,但也渲染了一个红色的新中国。
从前,河南流传着一首以“环境污染”为主题的民歌。“五十年代淘米,六十年代洗水灌溉,七十年代水质恶化,八十年代鱼虾死亡,九十年代人身心俱苦。”工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玷污了河流原本清澈的面容,掩盖了它的美丽。
然而,在新世纪,中国又在流动,秦淮河和西湖的治理取得了初步成功。中国的水,在经历了一些磨难和洗礼之后,已经恢复了本来的源头,那就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洗面。
水流经历史,经过其时代的沉淀,流出其变化和变化。我们面向水,悼念过去,珍惜现在,从水中汲取灵性,激发斗志。那么,今天的水将如何穿越,奔向未来?我们的子孙后代会面临怎样的世界?
历史的记忆散文 篇6
有人问我:为什么我从来不认输?我说:我没有资格去认输。曾经有人说:要么第一,要么倒数第一,当第二永远成不了王!世界如此,既然你比别人弱,就不要想去超越别人,因为你还没有资格。
等你当上了第一的时候再去说话!一旦输了你就永远也爬不起来了!记住,是一辈子!就像我,我输不起!也不可能输,但是我还是有一个输了,就是我输给了你爱的她。
我承认,在这一点上我输得很彻底,我输得很干净,我输得....对,我输了,但是我知道,你喜欢谁和不喜欢谁,哪都是你的选择,我并不可能一定会赢,但是没关系,你在我的心里却赢了,以前赢了,现在也赢了,你是我心里的那个”王“因为你占据了整个心。
无时无刻我的脑海中都是你,一闭上眼睛,满脑子都是你!我总是想忘了,可是我恨我自己,恨我为什么忘不了你!为什么一直放纵你活在我的记忆里。
没关系,从现在开始,你已经不是唯一了,我们不可能再见面了,这样我就可以彻彻底底的忘了你!彻底忘了你!
历史的记忆散文 篇7
转瞬间,七月的故事已经成为记忆,而我依然漫步于时光的浅梦。或许,我记错了,那是六月回家时的机票,甚至是更久远故乡的记忆。我总是恍惚,走在汉中的大街,脚步如在云里,抬起手,认真想一想,我如流逝的七月,又要背上重重的行囊,是的,我该远行了,去寻找,寻找玛吉阿米楼上撰写的文字,寻找纳木错清澈的湖水,或者是罗布林卡夏宫中的清凉。
走进罗布林卡,门是开着的,空空荡荡的院落里爬满了各色的牵牛花,眯着眼,旁若无人地吹着自己的小喇叭,那些粉色的紫色的黑色的蓝色的声调便立刻在耳边弥漫飞旋,细细瘦瘦,像一场湿漉漉的花雨,淋湿了周遭的空气和记忆它们纤巧细弱的身子,实在不会发出更嘹亮的声音,但是我喜欢,那浅浅的微笑,还有游丝般的回忆。
纷繁的过往像一滴泪,积聚在光阴隐隐透着忧郁的眼里,缓缓地落下来,它落在我的掌心里滴嗒,没有碎,我看见里面泛黄的光线,暗而旧的画面,有一些消失了的声音徐徐流转,琥珀色的夕阳,夕阳下金碧辉煌的宫殿,以及形色匆匆的脚步……
背着行囊的我,在每一个清晨的露珠间和夕阳温暖的微笑里穿梭。那个时候,我需要放慢脚步,希望可以踏上仓央嘉错曾经留下的脚印。在时光的镜头里,仿佛一袭佛衣,一个消瘦的身影,在众人的簇拥中他正微笑着注视着前来祈福的子民,那深邃的目光,却是那样的忧郁,也许他的目光闪耀的不是佛光,更多的是爱和深情。
那摇着经筒的老人,像是光阴遗落在人间的雕塑,沉默、安详。端坐于拉萨河边的柳树下,黝黑红润的脸颊,黑色的藏袍,似乎他希望在那里默默地念上一生念不完的经,只有那一缕在风中偶尔飘动的胡须和微微颤动的嘴唇,让别人注意到他是有着呼吸和灵魂的生命。他的身后,一大片人工种植的树林和各种鲜艳的花朵,一切静默,耳畔只有转经筒发出吱吱的响声,那摇动的是岁月,是生活的记忆。
大昭寺的广场依然是人山人海,那冉冉升起的缕缕烟云,全身匍匐在地面虔诚叩拜的信徒,我无法的描绘那些鲜活的神态,但眼前却是心灵震撼的画面,也许这只是游子一场幽寂而冗长的梦境。
布达拉宫,神圣而庄严的宫殿,白色的墙壁,红色的砖瓦和金色的屋顶,每一视角都有着神秘的色彩。高高耸立的云梯,每迈一步,都是那么的沉重,大概是离天堂越来越近了,也许是感召到了佛法的力量,胸闷和无力,竟变成更多的动力。
那个叫做卓玛的女孩子站在夕阳里,招手。她戴着厚重的装饰,脸上露出浅浅的笑容,她那淡淡的水粉让脸上微微的高原红,更加的妩媚和艳丽。我总是记不起,她什么时候走近过我的生命中,或许是在梦境里。在我梦境中,经常会听到亚东那首叫《卓玛》的歌曲,就像老电影中的经典画面一样,自然的浮现,一个倩丽的身影,一再的出现,却永远无法触摸她那有着高原红的脸颊。
是的,一切都是梦境,已经过去或者终将过去的,我们都无法挽留。在这个炎热的夏季,我看见八月的时光已入掌心。缓缓飘移的时光,没有声响,没有水纹,一如生命中那些哗哗席卷却终是退却的潮水,安静得像从来不曾来过。
我的手中攥着的机票,却如此的真实,眼前,一直很安静,只有我远行的行囊和留在家乡的梦……
历史的记忆散文 篇8
记得当时我十来岁。
七月份,正是蝉鸣的季节,也是暑假之时。那时候既没有堆积如山的作业,也没有午后大睡的习惯,自然而然,午饭过后的时光对于当时我的来说总是最难熬的。有时看会儿电视,各大电视台几乎都已被琼瑶掀起了一阵宫剧热,看着还不错,看久了也就审美疲劳了。当然,还有那对神鸟传奇,唱遍了大江南北。
那年的这个暑假,正好赶上了一次挺大的集会,应该是祭祀之类的吧。类似迅哥儿笔下的那个江南小镇的集会——可惜我们这里没有烟雨蒙蒙,也没有渔船如灯,领略不到那种别样的韵味了。
听说有集会,正在熬暑假的我怎么会放过?
次日便风风火火地召集好小伙伴们,闹闹嚷嚷地跑去看凑热闹了。
因为缺乏英明的领导和远见的筹划,我们遇到了很是巨大的困难——水不够了。
为快点到目的地,走的是山路,十几公里内几乎都是荒无人烟,又正值酷热季节,倒也像《智取生辰纲》中的杨志一伙般在这片山林中艰难前行。
这无疑是在考验我们的耐性,口渴难耐而顶着太阳前进,连平时觉得悦耳的鸟鸣也变得聒噪了。虽然如此,不过我们那时也还真挺倔,以不撞南墙不回头之势走完了这段山间小道。
出了山路,远远望见了一个小小的茶馆,木色的招牌像是先用红漆刷上去后掉色了,再用绿漆油上一遍,斑斓但又特醒目。
当时近视度数还没现在这么高,所以也就没有戴眼镜的习惯。就也没注意到其实下面还有四个小字:义务免费。
我们当然都没带钱,以为是收费的。犹犹豫豫还是走进了茶馆,到了那里,总算才明白,原来是免费供应的。
一瞬间鸟鸣都不聒噪了。
仔细打量这间小小的茶馆,布置很简单,几张桌子、椅子,一张煮茶用的小茶几后就基本没有了。还真像金庸小说中的那些茶馆,平易近人。
煮茶人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汉,穿着一件白色背心,看到我们的到来便招呼我们坐下,一句句小朋友叫得我们有些不好意思,但又觉得倍感亲切。
大口大口地喝了几碗茶汤以后,我们便开溜了。
小孩子就是这样,坐不住。
就这样我们就大大咧咧去看热闹了,记得集会很是热闹,让我们几个小子都目瞪口呆,不过具体的却总想不起了。
后来初二时,残蝉渐绝的时候,依旧在老地方,见到了煮茶老汉。
我了解到,他原来是一名退休的国企干部,因为没事干,就自己弄了个茶馆在这段没有什么人的大路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车人,喝着不冷不热的茶汤,倒也是个安稳的好地方哇。’他这么说,笑容在脸上开了花,虽然皱纹很深,但是也掩盖不了他的笑意。
这种生活无疑是豁达的。
再次在这里喝了一碗免费茶汤,感觉却迥然不同,多了一点尊敬,我们是不是该学点什么?
今晚我给自己煮了一碗茶,现在正冒着热气。
历史的记忆散文 篇9
雪,性格温柔,既便来这世间做客,都不忘记帮我们打扫这一冬的尘埃。
不用想便知,最渴望雪的还是那纯洁无暇的孩子们。快看,那雪精灵才刚到,那些孩子就迫不及待了。瞧,我们那位善良的温老师,正带着他的学生去玩雪呢。
那一个个晶莹的雪花落在同学们的头上,不一会儿那一个个机灵的少年,摇身成了一个个“年过七旬的老人”。安静不过一会儿,几位同学已经准备好了一个个硕大的“炮弹”。原本整齐的队伍,早已不见了踪影,前不见头,后不见尾,按捺不住那贪玩的本性。
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像刚出笼的小鸟,争先恐后的四散开来。一个又一个的“炮弹”,向同学们飞去,可激起了他们的斗志。他们彻底放开了,“啪啪啪”有一个同学滚了一个偌大的雪球,砸进了别人的衣服里。那边两位同学分别滚了两个大雪球,向对方砸去,却没想到雪球相撞而碎了,那个场景真是美极了!有一位同学并没有像别人一样在那里疯玩,而是有心的去做了一颗“心”。那颗晶莹的“心”在雪精灵的映衬下,更是显得冰清玉洁,得到了老师的声声称赞……
我爱雪,爱它美丽无私,给人们带来无限欢乐。爱它用自己的绒绵,为大地母亲保暖;爱它用圣洁的身躯去消灭害虫;更爱它把自己化成“消毒液”,净化人间…
瑞雪兆丰年”。来年一定是一个大丰收!
历史的记忆散文 篇10
干净而温暖的早晨,阳光晃在天蓝色窗帘上,感觉有无数精灵在跳动,卟知疲倦。起身喝杯咖啡,赶走还未清醒的睡虫,让昏沉沉的头脑充满活力。
就这样一个再也普通卟过的清晨,莪的心却感觉被一种安静声音所覆盖,小心翼翼弥散着,生怕触到敏感神经,牵扯一段静默回忆。
迩送莪的每一种巧合,陪莪走过的每一段路,看过的每一处风景,都在莪眼中拼凑起一块巨大形状,留下重要痕迹。其实莪早明白,迩在莪身边卟肯离去原因,只是为勒与莪一同回忆,一同成全狭小空间中感情枷锁的救赎。
可是莪的心底,被抽走勒坚持,莪真的卟知道,还要坚持多久,才装作卟认识迩,假装擦肩而过,还有忘记浓墨重彩的过往。
听《类似爱情》这首歌的时候,会卟经意的想起《绿光森林》里的一句台词:只要想信就能看到幸福绿光。莪用尽所有力气去寻找它,甚至拮取一丝光明,只为让迩看到。让迩幸福。
至于莪,看到迩嘴角淡淡微笑,把瞬间当永远的呐种执著,便放下心去,看迩一个人的天荒地老,陪到这里,莪已足够。
呐本来就是一种类似爱情的回忆。
在迩身边,或许莪卟曾孤单。离开勒,才懂得放掉的温暖。
手中的线,肆无忌惮牵扯安静如水的风筝,呐忽来忽去的样子,宛如莪迭宕起伏的心情,被盛大悲伤笼罩。呐些孑然独立岁月,遗失的荒芜,隅隅走过的沙滩,还有迩说过牵牵手指头,会永远在一起的誓言,短暂相遇後,呐么没有力气消散掉。
走失的青春,没有一段路属于彼此。
走的路那么长,遇见的人那么多,迩还是卟曾悲伤坐在莪身边,虔诚听莪讲故事,卟肯离去。
在这个世界,有人给莪欢笑,有人给莪痛苦,有人给莪爱情,也有人给莪悲伤,莪忘记勒全新世界中迩笑魇如花,却随着时间流逝,以及伤害过的疼痛,化为深埋土壤的灰烬。
抬头看天,蓝天背后隐藏着寂寞。犹如迩残缺语言,浓墨开来。
莪总幻想着自己能够勇往直前的走下去,走出冰冷瞬间,独闯一片看似温暖空间。站在预设抵达的地方,却看到黄昏以外迩的影子,华美烂漫浸入眼帘,而莪却孤独守望着自己的独家记忆。
树梢伤悬挂着对迩的眷顾,呐是来自莪内心深处久远声音,在巨大时间洪流中,由无数个想念堆砌而成,莪则以回忆的姿态去迎接。徒留一段空白。
理想的生活状态,在某一霎间,轰然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