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游泳的文章

2023/01/11经典文章

关于游泳的文章(精选12篇)

大热天,我冷

文/对门的邻居

昨日,烈日隔着一层雾气炙烤着大地。风,很热,空气,很潮。走到哪都像行走在蒸笼里。知了在树上不停歇地"吱,吱"叫着,人们见面最多的话语是"热,真热,热死了!"

"去游泳吧?"老公发出号召。"好啊,好啊。"apple听了一蹦老高,人家两人一拍即合,我必须做那个捧场的,何况我也那么喜欢去亲近大海。老公早早下班回家做饭,和apple吃完收拾好。我都不用回家直接在车站等着,他俩给我捎来鱼香肉丝盖饭。跳上公交车坐在最后一排,捧着饭盒,我假装旁若无人地大口咀嚼美食,感觉真奢侈。

下车往海边走,越走越激动,就想立即扑进大海里,虽然大海里游泳的人很多。到了更衣室前,工作人员要收30元,还说是优惠的。很早就办了更衣证,却没仔细看看发放时间,7月份晚上只开放到6点啊。呵呵,这不是已经过时了?讨价还价之后20元搞定,我们仨身着泳衣进了大海。

这是今年第一次哦,不知是气温太高导致温差太大,还是海水没有升上来温度,我们进了水感觉那么凉。这花上了钱,而且已经来了,怎么也不能轻易放弃吧!慢慢往里走,用手撩水往胳膊、腿上拍,冷啊!放眼四周,怎么人家都那么欢?是我们太胆小?再努力一下,往胸口拍点水,冷啊!但这都湿到了胸口,还怕什么?一不做,二不休,我们仨都趴进了水里,其实进去也就进去了,身体很快适应了这种清凉。

风,还是那个温度,空气,也还是那个湿度,可在水里,我全身冰凉,酷暑飘然散去,这哪里是31℃的7月末啊?

我不停游着,想用自身产生的热量来抵抗海流不时带走的热度,可是努力了半天,在浩瀚的大海面前甘愿认输爬上了岸。上岸好半天,我都不知什么是热。

青岛的夏天,就得去大海里泡泡,游泳的感觉还是真不错!

变成一条鱼

文/提诺

在我胸脯朝下平躺在水面上的一刻,包围身体的陌生感揭露了我许久没游泳的事实。

倒不是说在这段时间完全没有接触过水。去过水上乐园,去过海边,泡过澡。但是真正的泳池和以上这些都不一样。一方面是气味,让我不得不把游泳这件事本身庄严化,提醒着我我来到这里便是来游泳的,没有别的目的。另一方面是人。在去水上乐园或海边时我所关注的是与我同行的朋友,而泡澡的时候大脑则在蒸汽下呈放空状态。而在泳池,周围都是陌生人。而在陌生人中,却又似乎能找到与自己有着共鸣的人,和没有共鸣的人。

夜晚的泳池十分安静,以击拍水的声音为主旋律以及少许人声作装饰音。泳池的浅水区边缘靠着几位穿着花裙子的中年女性,对着水面有一句没一句地搭着话。她们似乎并没有真正游泳的打算。其中一位妇女在水里蹬着自己的双腿,仿佛在做某种锻炼。浅水区另一侧的角落有一对年轻的父母。母亲将双手抱在胸前一言不发。父亲则皱着眉头,对抱着浮板战战兢兢的小男孩说:“你是男子汉吗?下水有那么难吗?” 而在这家人旁边则是一位身材姣好的年轻女郎,身穿翠绿色的比基尼,在水里扑腾着,活像一只找不到组织的美人鱼。直到一名王子过来解救她,拉着她的手,指引她往前游。

除了这些人,剩下包括我在内的四个人,是真正在游泳的人。我们在水中和彼此擦肩而过,有时候距离近了便会稍微转变方向游,如同汽车换道一样,竟有种不约而同的默契。四个人都不停歇地缓缓游着标准的蛙泳,四个人都如同参加什么仪式似的戴着深颜色的泳帽和泳镜。四个人从头到尾除了专心游泳以外一言不发。当我潜入水中时,看到同样在水中的他们,像一条条鱼。剩下的人我只能看到他们的双腿,因此他们都是人,只有愿意将头颅完全浸入的我们是鱼。

这当然是建立在对鱼的偏见上,和对我自己身体状态的偏见上。首先,我默认鱼也许是会思考的(我只是不能肯定鱼是否能在水中思考如何写完一篇文章或者解决某个人生问题)。其次,我相信许多体能比我稍好的人,或者是专业的游泳运动员,能毫无障碍的在游泳的时候连贯地去想问题。

因为我的思绪,竟然在游泳时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在水上面,有氧,理性;一部分在水下面,无法呼吸,潜意识浓烈。在水下的几秒钟,有与世界隔绝的快感,情感强烈又发自本我。但若不去水上面换口气,便连进入水下的条件都无法取得。

这让我想起了菲茨杰拉德,卡佛,甚至是爱伦坡这样的作家。他们在不换气的情况下,也要在水下面游。比如菲茨杰拉德,天知道他有多爱他的妻子,可是为了他妻子,和他自己所渴望的纸醉金迷,他连真实本身都要放弃,去追求一种虚幻,直至将自己逼至身心俱乏,嗜酒成命。

专注水面以上真实世界的,是外我,是人。关注水面以下自己心路活动的,是真我,是鱼。

游泳便是两个世界的极速切换。这在某种程度上拉扯着我的神经。这种在水下的,如鱼一般的状态,也是作为作家或者其他艺术家最理想的状态。而在水上的这种清晰,则让我作为一个人生存下去。比如说:成绩好,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适龄结婚,身心健康,这些是有氧气才能进行的水上活动。而逃离,隔绝,感受真我,创作,对制约的反抗,是水下才能有勇气演奏的乐章。

比如,此刻凌晨的我能隐约听到酒吧街那头传来的音乐声,也许此刻手机上会有人约着去消磨夜色,也许我手头上还接了几份未完成的工作,但我却只想在某高楼的黑暗客厅中,点个灯敲字。

世界上有太多的人甚至不会去想成为鱼这件事,如同那些不愿意将全身都给予水的人们,靠在墙边,感受作为人的踏实。

以上这种不成文的象征,是在我游了不知道多少个来回之后静静萌发出来的。此刻的我已经熬过若干个深夜,试图写完那篇关于写作的本身的短文,却仍未果。对自己文字要求过高而能力有限导致自己既不能放下包袱成为鱼,也不能好好去做人。

在翻旧文章看到一段自己12年写的一段字:

“当然不久后我便对自己这想法感到了羞愧,就在不久后我变看清许多的我的欲望都是在为我内心深处渴望的事物挖捷径,而这种捷径其实根本不存在,即使存在也不堪一击,一旦踏上便随时有跌落的危险。我在无尽的世界之海里游行,像一条怯懦的鱼在蔚蓝里用自己的生存聊以自慰,而心中却装着登上珠穆朗玛冰峰的美梦,成为一只高傲的,在冰雪里美艳的有着完美鱼鳞的鱼,但忘了自己无法在顶峰上呼吸。在我认真反省的时候,我约莫感觉到与其去追究我的力不从心,还不如看多点海里珊瑚的形状,在心怀叵测之时记录下头顶上波纹的颜色,下方深不见底的未知,猎食者的习性。也许,外面的世界,还有那冰峰,也不过于此。”

也许我今晚去游泳的目的也并不纯粹,不然也不会在游泳时思考这么多。其结果是现已凌晨,我却不得不把我的胡思乱想写下来。

游泳的间歇里,思考人生

文/宜昌张松梅

烈日当空,据说是三十七度的高温,人都要晒到脱皮了,游泳池里像下饺子一样,满满当当,大人小孩叫着闹着……只有我,孤单一人坐在游泳池边,等着游泳教练的到来。

真羡慕那些孩子,自由自在地在水里游来晃去,有一两岁的幼儿,被爸爸放在小黄鸭游泳圈里,摇来晃去,开心得咯咯地笑,有三四个八九岁的男孩,淘气的你追我赶,拿着水枪到处射水,还有一个四五岁的小姑娘,黑黑的辫子,举着一瓶矿泉水,咣叽丢到水里,然后马上潜水下去捡,一次一次乐此不疲,还有一对年轻男女,男孩正拖着女孩的身体,帮助她游动起来……

只有我,好像只有我,孤单地坐在游泳池边上。这是多么奇怪的一种存在啊,在游泳池边鱼干一样的晒着,却不肯下到水池里凉快一下。谁也不知道,这个女人不肯下水,是因为怕水,她在等待教练的到来。谁也不知道,这个女人,当时的内心正在想些什么。

当时,我在想,我是哪根神经搭错了,在这样一个时间,出现在这样一个地点。根源只在于,某天某时的一时冲动,想让自己学会游泳。根源只在于,那天一冲动,第二天就带着钱来了,带着泳衣来了,甚至泳帽泳镜都没有,就这样来了。然后,面见教练,年轻的男孩,黝黑的皮肤,爽朗的西安人。我第一句话,就是,我先声明,我很怕水的哈。教练笑笑,没事。

第一天,学憋气。现在依然不能忘记第一次把头埋进水里的恐惧感,心一硬,豁出去了,眼睛紧闭,冰冰凉真不爽,耳朵嗡嗡响,完了,一定是进水了。感觉到自己憋了好长时间,终于冒出头来,喘一口气,呼啦,水进了气管。

第二天,继续学憋气换气。好无聊啊。我说教练可以换点别的不。教练问,换气自然了吗?我问什么叫自然啊。他说就像你平时呼吸一样。我想这真的是很奇怪的回答哩,什么叫跟平时呼吸一样,这在水里呼吸能跟在空气中呼吸一样吗?我说那不自然。教练说那继续练吧。又经过无数回换气了。在我一再的纠缠下,教练终于肯让我学漂浮。在岸边漂浮,手轻轻搭在池边上,然后让整个人漂起来。感觉还行,可是有一次漂的时候,感觉身体朝一边翻了,然后我开始手忙脚乱,一只腿蹬地希望站起来,脚下一滑,人又翻到水里,另外一只脚赶快踩地,又一滑,又翻到水里。连续几个翻滚,终于狼狈地爬起来。惊魂未定地骂教练,你这是见死不救啊。教练笑笑说淹不死。可是内心的恐惧再一次的加深了。

然后,连续一周的阴天雨天,一周未上课。

第三次上课,也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这一天。下午六点半上课,结果我勤快一回,四点半就去了,教练不在。不在就不在呗,自己下去练漂浮。原来不是觉得还挺爽的吗?自己一练,问题出来了。本来要双手轻轻的搭在池沿上,头埋在水里,整个身体放松,才能漂起来。现在教练不在身边,也没有一个伴跟着来,我这双手一放松,人漂走了咋办,我淹死了咋办,在深水区淹死也就算了,在个浅水区还淹死,这得多丢人啊。所以整个人就不敢放松,越不敢放松越漂不起来,整个人就像秤砣一样沉着。算了算了,等教练来吧。

边等边想,这算什么事,我这是给自己找不愉快啊,我这是弃明投暗啊。干嘛要来学游泳,这个点,我应该呆在空调房里吃着冰西瓜看着小电影啊。我感觉到我的西瓜在召唤我的嘴,未看完的连续剧在召唤我的眼。我这叫犯贱么?到底为什么要学游泳?关键时刻救命用?我这活了三十多年,不会游泳也没死啊。另外一个我在说,你是没被淹死,可是差点被淹死啊。小时候,和邻居女孩一起在池塘边玩,我不小心掉到水里,喝了好多水,幸好邻居女孩赶快喊我爸来把我抓起来。还记得我刚刚浑身水淋淋地站起来,就被外公一巴掌打过去,骂道淹死好了。至今记得当时的委屈,也记得很多年之后才明白外公的心情。学一门技能?我又不当教练学什么技能啊。锻炼身体?在家里转呼啦圈跳绳都不愿意,我这是装哪门子神啊。再说了,太阳这么大,我要晒黑了啊,肚子也开始饿了……不想再学了……游泳馆会退钱不……我只上了两次课,就算这次也只有三次,按道理会退多少呢?估计那个女馆长不会退钱的,看她那精明泼辣的样子。算了,不退就不退吧,换孩子来玩好了。

我正在扒拉着能退多少钱的问题,教练来了,我好像又看到了春天的萌芽。眼睛到底有没有湿润我不知道,但是肯定有见到救星的感动。

教练说继续漂吧。我还是不敢,教练就带着我漂了两趟。感觉有了。教练在,我也放心了,不用担心淹死的问题了。放心漂吧。

漂过几次后,好像对水也没有那么恐惧了,开始享受在水里托着的轻柔感。教练说不错,来教你蹬腿吧。好咧。终于可以学蹬腿了。之前看到学长们趴在池沿上练过无数次。

像条半死的鱼搭在池沿上,更像表演的海狮趴在表演台上,双腿收翻蹬夹。怎么这么别扭?教练说正因为别扭,所以才要练啊。算了,反正是给自己找不愉快了,就听他的吧。

慢慢好像也就练顺了。借了学友的浮板,先在教练的牵引下,在水里学蹬腿的动作。哇,这就是游泳么?我居然可以游起来了,被水托着的感觉真不错哩,身体不向前走了,就完成双腿的收翻蹬夹一套动作,然后整个人就向前了。哈哈,我这真的是在游泳么?

一趟游完,教练说真不错,头再低点就好了,再来一趟。好咧,记住了。再游一趟,这次教练不跟着我走了,我双手抓着浮板,脚一蹬池壁,向剑一样射出去,记起教练的话,将头埋得更低一点,透过泳镜,我看到池底下的树叶,看到泳池的地砖一块一块的往后走。觉得气快不足了,双腿一收,站起来。回头一看,居然游出了七八米的样子。回到泳池边,看到教练向我竖起大拇指,真不错。旁边一位学长说,姿势很漂亮,像鱼一样。顿时自信心爆棚,我真的游得很好么?教练说,再来吧,收翻的动作再慢一点,蹬夹可以更快一点更有力一点。好的,继续游过。

在教练的一遍一遍鼓励中,我终于在浮板的帮助下,轻松的游了起来。虽然抱着浮板也只能游七八米,但是对水的恐惧已经小了很多,改而享受起水与肌肤接触的温柔触感来。

一趟一趟,真的很开心啊,难怪那么多人喜欢游泳……原来这么美妙的乐趣,自己一直错过了啊……

游泳池的人越来越少,教练说今天到此为止,明天再来吧。一看,已是八点,望望天,都黑了啊。

好吧,上岸,收拾东西,明天再来……

戏水

文/荣春喜

我的家乡位于太原市小店区的东南边,与现在的晋中市接壤,北面紧挨太原农牧场。前些年地下水位高,地理条件低洼,常年形成水滩,有“旧西贾三件宝:鱼儿、蛤蟆、芦苇草”一说。

上世纪50年代成立的国营太原农牧场在村北东西方向开挖了一条比较大的退水渠,并与南北方向多条渠道沟通,还在西端建设了瓦房,配套安装了水泵,形成了常规的农牧场抽水站,及时将水排出,使土地质量得到改善。这条东西大渠发挥的作用比较大,人们习惯叫农场中央渠。因大渠里长年有水,水中生物不计其数。人们可以看见成群的小鱼游来游去,各种蜻蜓飞来飞去。

人们爱说,冬天见了火亲,夏天见了水亲。一进夏天,不知疲倦的农村孩子便瞅准中央渠的一渠水开展了天然的水上健身活动。特别是暑假期间,同学们三五一伙,成群结队跑到抽水站玩水。你会游狗刨,我会游蛙泳,他能够潜水。好一派农村孩子戏水图。

当时我们村的学校地点在村西北角,离中央渠近。每到盛夏有的同学午饭后往往不歇息,哄大人说到学校做作业,实则是赶紧跑到中央渠玩水消暑去了。看着太阳偏西,玩伴们急忙收拾衣物打道回府到学校听下午的课程。

记得上初中时,有一年夏天,一位体育老师曾经将学生体育课变为现场学习游泳的课程,亲自教给学生如何进行手脚配合,闭气划水,使同学们学到了一些游泳的基础本领,我的游泳技能也是在这种环境条件下逐渐掌握学会的。

前段日子,同龄人相约在一家室内游泳池玩水,泡温泉时,我一口气游了几个来回,坐在泳池上与同行人谈了许多往事,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基础设施与过去相比可以说,鸟枪换炮今非昔比了,但谁还敢在室外几乎没有水中生物的水里游泳呢?但愿在全民的努力下,实现天蓝蓝、水清清的目标。

那些年的暑假

文/黄桐菜

人生最无忧无虑的时候当属孩童,孩童最无忧无虑的日子一定是暑假。

和学生打交道是一件劳心劳力非常磨人的事情,当这种日子日积月累到不堪重负的时候,便非常想念放假,尤其是50多天的长长的暑假。当暑假真正来到,睡够了瞌睡,放懒了心情,甚至访遍了亲友,及至玩厌了娱乐,猛然间便有了失落。原来,暑假于自己仅仅只是一种身体的放松,内心却早已失去了期盼的快乐。于是,分外想念那些年曾经度过的暑假。

儿时,我在乡下上小学。一放暑假,真正的欢乐也便开始了。

早晨,在大人的催促下,我们一帮小孩趁着早晨的凉快到草甸子上放牛,草甸子便成为我们游乐的牧场。淘气的男孩子把牛儿当做战马,在草地上狂奔。听话的孩子则在草地上翻跟斗,斗鸡。更有一部分家伙趴在河边钓虾,抓螃蟹。总之,各有各的事做,各有各的乐趣。

在学校里受够了约束,猛一放松,心便野了,早将大人的千叮咛万嘱咐抛之脑后。胆大的家伙领着一帮小跟屁虫跑到湖里摘莲蓬,牛儿便放任不管。待到摘回莲蓬,吵吵嚷嚷着分光吃尽,方发觉牛儿窜进了稻田,提拎着裤腿卷儿飞奔驱赶。

待到太阳灼热,牛也肚皮鼓胀,小伙伴们便背起草帽,骑上牛背,任牛儿慢慢吞吞踱着方步载自己回家。自然,谎是要撒的。若果真要遇见稻田主人找上门,只怪自己运气不好,屁股少不得要挨一顿揍。自己做了错事,理所当然接受惩罚,怨不得谁,谁让自己不长记性呢?

吃过午饭,大人们要午睡,养好精神再劳作。小家伙们可没有那么多瞌睡,强行按在竹床上,那一定会辗转反侧搅得大人不能安神。如果不睡,小家伙又肯定不得消停,几个一群凑在一起玩闹,那一定会连老鼠都吵搬家。大人一般的做法是,哪里好玩滚哪里,莫在家里闹腾。于是,小伙伴们便邀三约四拉帮结伙找自己的乐子。

那时,小朋友们最安静的乐子就数荡秋千。乡村人家,房前屋后,到处都是树。随便拿根绳找两棵树分别一绑,然后在中间搁块小板凳,便可以在浓荫下悠闲晃荡了。只不过,闲不住的小朋友们在三两次的晃荡之后便腻烦了,吵吵闹闹着一窝蜂去粘知了。

虽说农家小孩野,其实他们也有良好的纪律性和合作精神。比如做粘知了的工具,长竹竿、塑料袋、细铁丝、麻绳这些零头碎脑的玩意都是小家伙们从各自家里拼凑出来的,真正是各尽所能。特别在粘知了的过程中,别看七八上十个小孩,一到发现知了的时候,便集体闭嘴,蹑手蹑脚靠近树干,丝毫没有响动。在凝神屏气看着头儿网住知了之后才敢欢呼雀跃。知了估计是世界上最呆傻的家伙,一旦被塑料袋网住,只顾拼命往上飞,不懂得迂回曲折,结果在塑料网袋中越挣越没希望,很快便成为小伙伴们玻璃瓶中的玩物。

乡村里树木众多,浓荫蔽日。但,毕竟是在夏日,尤其是午间最炎热的时候,这样的捕蝉方式,少不得炙烤灼烫。小伙伴们却沉醉其间,兴致盎然。换在当下,只怕很多小朋友一出门便中暑躺倒。不知是那时整体的气温偏低,还是农村的孩子命贱,反正,我在其中活得欢蹦乱跳,从没见哪个小孩因天气热而出什么毛病,只不过晒得黝黑一些,汗流得多一些而已。反过来,若果哪个小孩因为怕热而不敢出门,那他一定会成为小朋友们口中的笑柄,在伙伴们眼中抬不起头。

粘过知了,身上汗流浃背,小伙伴们最想做的事情当然是游泳了。游泳可以说是暑假里最大的乐事。

老家地处湖乡,四分地六分水,到处都是游泳的好地方。村前的张家港湖就最适合小家伙们游泳,几乎就是一个天然的巨型游泳池,岸边有一块大约1亩见方的浅水区,水深只及大人腰部,小孩游泳再合适不过了。

放了知了,大家雀跃着奔向张家港湖。

跑得快的家伙连衣服都不脱,直接就跳下了湖。其他的小伙伴,或者身着裤衩,或者光着屁股蛋子,前呼后拥一起下了水。顷刻间,水花飞溅,嬉笑打闹混成一片。年纪稍大的小伙伴在这里如鱼得水,忽而跳水,忽而扎猛子,又忽然间故意使坏,拖了胆小的家伙往深水区游走,自然吓得对方不停大呼"救命"并以喊爷爷的方式获得脱身。不过,这样的恶作剧是有分寸的,最多也不过是惹得胆小的家伙惊慌失措呛两口水而已。

更多的时候,不会游泳的小伙伴都是呆在水里,匍匐在岸边,偶尔漂在水上用脚使劲打两下水花,双手却牢牢抓住岸边的荒草。胆小的伙伴则站在水里试探着一小步一小步往深水处挪,一旦水没过胸部,稍一感觉要浮起来,迅疾掉头朝岸边使劲扑腾。那些会游泳的家伙们则畅快地自由穿梭,一不小心便故意地游到深水区,还得意地朝岸边的旱鸭子们挥手,那得意劲仿佛泳池里的冠军一样,显摆得让岸上不敢下水的小朋友直咽唾沫。

小伙伴们虽说人多,但从没发生溺水的伤亡事故。他们并不懂得循序渐进的道理,却也不会轻易拿生命去冒险。更难得的是,大家很会互相照应。那些不敢下水的伙伴以及女孩子们在岸上照看衣物,同时时刻警惕着大家是否越过了浅水区。相处久了,会不会游泳,大家互相都十分了解。尤其是那些会游泳的,对于在浅水区还没有学会游泳的小家伙,他们是断断不会让他们越雷池半步的。这一点,没有谁分工,也没有谁作出硬性规定,反正只要大家集体游泳,这样的做法似乎就形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特殊规定,而且大家都格外遵守。

有时我想,生活中有很多规定本身是十分科学和符合逻辑的,但人们往往会固执地持怀疑态度,逆反着非要去尝试颠覆它,其结果往往会付出惨痛的代价。而从儿时的游泳中,我似乎更加确信:只有来源于生活中的规矩才是最合理也最有约束力的。

游累了后,大朋友们便邀约着将所有的小朋友从湖里赶上岸,将湿衣裤拧干,铺在草地上,人呆在阴凉处。待衣服晒干,然后意兴盎然地回家。

其实,在游泳的问题上,大人们也很矛盾。不过,只要是跟着会游泳的大孩子,并且大家相跟着,也就叮嘱一番了事。大人们忙得很,再说了,总不能把长脚的家伙拴在裤腰带上吧。最可怜的就是那些独子宝贝,一旦被大人觉察,回家在腿上一挠,立马从指印上就能辨出真相,吃一顿打骂是无论如何也错不掉的。

吃过晚饭,小伙伴们的夜晚便来得特别早也特别快。疯了一整天,该是歇息的时候了。在竹床阵的嬉闹声中,在数星星的模糊呓语里,在萤火虫忽明忽暗的灯影下,早早进入了梦乡。

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讲,夏天昼长夜短,暑假的日子应该是漫长的。但,孩提时却永远觉得夏天太短,还没有琢磨出味道,甚至都没有玩够,暑假就快要结束了,慌慌忙忙地赶紧做暑假作业,这才想起还有太多的正经事都没有做呢。

及至后来上中学和大学,我便再也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暑假。

现在,我的孩子也开始了她的暑假。不过,她的暑假可是在忙忙碌碌中度过的。早晨要上奥数和英语补习班,下午接着学钢琴和舞蹈,晚上还得完成老师布置的似乎老也做不完的暑假作业。当我向她谈起我儿时的暑假时,她睁大疑问的双眼,"真的吗?"……

我不想孩子过分的失落,因为我无法让自己的孩子脱离她现在的生活。所以,我只能说,那是从前。

暑假还没过完,日子还是照样的忙忙碌碌。只是在闲暇的时候,我便会不由自主地想,那些年的暑假,啊……

不让父爱缺席

文/李景春

当年父亲响应国家号召到鄂西北支援三线建设,从那以后的十几年里,每天的饭桌上只有母亲、两个妹妹还有我,那空着的位置一直是缺席的父亲。曾经无数次的幻想,吃饭的时候父亲就在我们身旁,就像隔壁阿花家一样,父亲给我们有说有笑,要么讲一个故事,要么约定星期天去公园游玩。

那个时代的小学生,每到麦收时刻,学校都组织学生到农村捡麦穗,一捡就是两个星期。我们常常背着行李徒步半天时间才到目的地,在农村的一所学校里安营扎寨。白天老师带我们去捡麦穗,学校里静悄悄的,可是星期天,学校的操场上,就像赶集一样热闹非凡,原来都是家长们骑着自行车带着吃的用的来看学生了。

“海英!”“金萍!”本来在教室休息的同学,听到外面的喊声,像鸟一样飞了出去。随着喊声越来越多,连没有听到名字的也跑了出去,有的边往外跑边说:“我爸肯定也来了。”教室一下子就空了,外边的同学们都被各自的父亲用笑声、喊声、还有自行车的铃声包围着,里面只有我一个人面对着空旷的教室,我仿佛被笼罩在秋风秋雨中,深感孤独与寂寞。

直到我有了儿子,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给儿子一个阳光快乐的童年,不让缺席的父爱在儿子身上重演。每天下班我总是争取多做家务,把时间留给夫君,让夫君陪着儿子下象棋,一开始我在儿子旁边指点并教儿子认识棋子,等儿子走上路了,我常常一边干活一边看着他们下棋。刚开始他们都静悄悄的,到后来,就热闹起来。“将军!”儿子得意地看着他爸爸说,“将军!”他爸爸也像小孩子一样当仁不让。如此几次“将军”激战之后,爆发的都是欢呼之声。

暑假正是游泳的季节,每到星期天,只要天气好,我都督促夫君带着儿子去游泳,每次儿子游泳回来,还学着游泳的样子跟我说:“妈妈,爸爸今天教我脸朝上游泳了。”或者高兴地说:“妈妈,我会蛙泳了。”

“好啊,真好!我们吃饭来庆贺!”于是我们一家三口围在方桌前共进饭餐。看着夫君和儿子,让父爱不缺席,让父爱的力量和智慧伴着儿子成长,我有一种春风拂面的幸福。

什刹海之恋

文/杨庆生

寒冷的冬季,对于滑冰运动的爱好者来说,是黄金季节。气温越低,冰面的质量就越好,冰刀压在冰上的感觉就格外有力。所以,不管是西北风呼啸,还是雪花飞舞,我都会一天不落的到场。我从来没有冬日漫长的感觉,担心的只是春天的逼近。每年立春以后,阳气上升,心里总会有所失落。看着冰面还很好,但冰已经开始变酥了。用冰刀轻击冰面,就会有冰块碎裂、脱落。冰面和岸边接触的地方,会有水渍了,不时会有水从接缝处冒出出来。冰场为了安全,大都是在这时就关闭了。可是还是有不少滑冰迷们,趁着早晚,气温尚低的时间,留恋地在冰面上继续玩儿。这时,会不时地听到冰的开裂声。

天气转暖了,北京的春天总是匆匆而过。什刹海像个善于修饰的姑娘,把自己打扮得更加可爱了。花红柳绿,水波荡漾,健忘的人们似乎不相信这里还经历过严寒。人们盼望着尽快地热起来。因为在什刹海西边的露天游泳池又可以游泳了。

游泳池通常是在六月一日开场。这是当时北京建成的第一个大型露天游泳池。其中包括有由浅到深的练习池、比赛池和一个三米深的跳水池。当时,想游泳必须要先到指定的医院,经过身体的严格检查,合格后领了游泳证,才有资格游泳。我们院的许多孩子都领了证,买了游泳衣。

游泳对院子里的孩子来说,是件新鲜事儿,从来没人游过,我们就在新华书店买了本书《怎样学游泳》,按着书上说的,首先得克服怕水的心理,练习憋气。大伙就抱着脑袋,跳进水里,身子会像坛子似地漂起来。大家相互比赛,看谁憋的时间长。回到家里继续练,打一盆水,脑袋扎在盆里练。大人看了就说,你们真是:洗脸盆扎猛子,不知深浅。趴在游泳池边上练打水,有的性子急的,就扑通扑通地游起来。也说不上是什么姿势,倒也能游出几步远来,有人说:那叫狗刨儿。看到书上写的自由式啊、蛙式啊、仰泳啊,就比划着学,反正最后都认为自己会游泳了。天热的时候,游泳的人特别多,报纸上都说:像下饺子似的。那就只能是泡在水里玩玩了。

游泳对于北京人来说,也是个新鲜事儿。很多人对大姑娘、小伙子穿着背心、裤衩地在露天地游泳,还有点看不惯:“这算是怎么一会子事儿?大白天,光天化日的。”也有人觉得新鲜,挺老远地坐着电车过来看看。那时,游泳池也没有围墙。周围都是不高的栅栏。每天都有不少人围着栅栏品头论足地看热闹。院子里的老太太差不多都去过,我们游泳回来,她们问我们:“从水里出来,够冷的吧?看你们冻的浑身哆嗦,乱蹦乱跳的”那时泳池的水都是自来水,尤其是刚换完水,确实够冷的。所以从水里出来,有时会冻得嘴唇发青,说不出话来,得赶紧爬在晒得烫手的洋灰地上,享受日光浴。一个夏天下来,身上都留下了白色的裤衩印儿。

游泳特消耗体力。游完泳,中午吃的那点东西都消化完了。所以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说:“妈,我们饿了。”我妈会说:“哼,看你们就不善。”然后我们翻锅掀屉地找吃的,把家里剩下的能吃的都打扫干净。吃得还特别香。我妈会说:“你们这哪是玩去了,搬山去了吧?这一月我得搭进多少粮食去啊。”说是说,只要是我们下午去游泳,中午我妈做饭就会特意多做一点儿。

后海的活动也不少。那边的水面更宽阔。经常开展一些国防体育训练项目。有一年,我们在那儿学的是八人舢板。舢板上八人划浆,一人坐在船头掌舵、喊号指挥。我们用了一个暑假的时间,学习舢板,最后还要考试。当我们最后按照要求,划过终点时,八个人都把浆叶竖起,高声欢呼。我们通过了测试,拿到了证书。有人学习单人皮划艇,难度就更高了。那个时候,这些活动都是免费的,国家鼓励孩子们参加各项活动。

那时,什刹海的周围,没有那么多的人。看到的是:围成一圈下棋的棋迷们、提着鸟笼遛早的老者、推着婴儿车的老奶奶、专心写生的学生……,一片宁静。静得能听到柳叶的私语。

我的青少年的部份时间就是在这样的什刹海的边上度过的。那是轻松的、纯真的、也是充满了诗意的什刹海。这也是我在梦中经常会见到的。

永别了,梦中的什刹海。

有东西在水里

早上听说前男友在学游泳

而我

我在失恋的那一天突然学会游泳

我和他都是怕水的人

却都选择在水里忘记对方

水仿佛能抚慰万物

我们说分手,然后我们背道而驰

我让自己陷入水中

告诉自己如果死不了就忘了他

水就在我身上,我就在水里面

忘了他,忘了他,忘了他

水里回音,忘了他

水是不是有灵魂,我这瞬间发现

有东西在水里和我灵魂拥抱。

最好的老师

文/谢子清

念书十余载,师从数十君,其中最令我记忆犹新的,莫过于初中时的班主任徐先彬老师了。

那是初二刚开学的日子,先前的班主任肖科老师引着一个人到教室来,身穿黑色西装,干净且整洁。由于肖老师要到外地学习一年之久,所以将班级交由这个西装男子管理。他做了简短的自我介绍,并在黑板上奋笔写下“徐先彬”三个字,遒劲有力。

徐老师同时兼任我们的数学课。他是这所学校的数学教研组长,曾带出过全市初中数学竞赛金奖的得意弟子。记忆里,他长年累月地握着一块木质直尺,一则是教学作图方便,二则是警醒课堂上那些调皮的学生。遇到交头接耳,或是偷偷打盹的,他就提了直尺,一个箭步奔到座位上,高高地举起来,却又总舍不得真打学生,于是只好落在课桌上,弄出声响,即算作惩戒。徐老师和善,货真价实的和善。课余的时间,他窝在学生堆里,真诚地与我们谈心,更多的则是询问生活上的困难。那些调皮捣蛋的家伙就常常被他请到家里,一顿苦口婆心的教导后,往往享受到面条加荷包蛋的美遇,令人艳羡不已。

徐老师有着一年四季恒不间断下河洗澡的“怪癖”,不论是骄阳似火的盛夏,还是白雪皑皑的隆冬,他总肩搭一条毛巾,信步踱到校门外的河边,麻利地脱掉衣裤,纵身跳进水中。先是畅快地潜游一阵,然后安然地立身河中,涂皂抹粉认真搓洗。约莫半小时候后,又起身穿衣,惬意返回。这样的习惯只有在大雨滂沱、山洪暴发时才会作罢,不然绝对雷打不动。这让我们好奇,甚至惊诧。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十多年前,他同样做教师的妻子在一个洪水暴涨的日子,为按时赶到河对岸山上的小学上课,背着一块黑板不幸掉下木桥,让洪水冲走了。徐老师哭得死去活来,并自此养成了日日下河游泳的习惯。难得这个情深的男子,这样特别的怀念方式,竟坚持了十余年。

大学时我也念了师范,回母校实习时遇到徐老师,他欣然邀请我去他的班级,还三番五次地拉我去家里吃饭,真挚的热情可见一斑。

现在,我虽留在别人的城市里,却也常从故乡的朋友口中得到徐老师的消息,他依旧每日下河游泳,鲜少间断。可他毕竟老了,游泳的速度和敏捷,已远远赶不上当年了。

童年趣事……

文/杨平燚

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一首节奏和谐的诗,是一首旋律明快的歌,是甜甜不醒的梦,是一幅色彩绚烂的画。

童年的时光,有如秋天里飘落的片片枫叶,有些不舍,有些怀念,但却始终无法挽留。那是一段怎样的记忆啊,我看见了起伏的田野,闻到了扑鼻的泥土清香,听见了潺潺的小溪声响……童年的我,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更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豪情,不知天高地厚地上树捣蛋,下水摸鱼,不知疲倦地追逐打闹,带着满身的泥土,带着一脸的无邪……因此才有着一幕又一幕趣味横生的回忆……

我出生于七十年代,当时生活艰苦,大人们为了生计整日奔波,但天真烂漫、活泼好动、无忧无虑的孩童们却在尽力地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乐趣。

家乡有条穿村而过的小溪,有水的地方总会显得灵气多一些。家乡的小溪是儿时快乐的天堂,不仅可以钓鱼捕蟹,更可以在溪里游泳戏水。小溪不宽,但很干净而且清澈见底的那种,这条小溪主要用来灌溉农田的。孩时,在正午漫长,炎炎烈日的夏天,大人们还躺在凉席上摇着扇子午睡,我们早就泡在溪里,常常是一天要泡上好几回。孩子们都很喜欢到溪里游泳,有人带上了游泳圈。那时的游泳圈是用废弃的旧轮胎做的,很大,好几个小孩可以同时扒在上面游。也有的小孩拿一个脸盆,倒扣着,人也可以抱着它游来游去。什么“狗爬式”、“仰泳游”、“自由式”……当时还不知道有什么“蝶泳”、“蛙泳”之类的名称。我们很多孩子都是在水中被呛够了才学会游泳的,几乎是无师自通的。

在溪里游泳,是免不了要打水仗的。凑着几个人分成两支队伍,就开始了在水中的战斗,有的用手舀水在泼,有的用脸盆边舀边泼,最好是用手掌推水,那才叫“快、狠、准”。较弱的一方,有时候被泼得够呛了,就会游到岸边躲着,刚要平静下来,却猛的又吃了一回水,原来,另一方的人已追到了他前面,趁着不注意,发起一阵猛攻,打了个措手不及。小孩子天性是好玩的,乡下的孩子更不免野了一些。游泳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从桥上跳水。有时候还会做出各种“跳水”的动作,什么前空翻,侧转身,后空翻等等,五花八门的都有。有的喜欢往人多的地方跳,一跳下起,溅起了巨大的浪花,被水花呛着的人免不了会在那里破口大骂。

在游泳的空闲,捕鱼摸虾蟹的是常事,当然最容易捕到的要数螃蟹了。螃蟹一般是躲在岸边的石缝里头或是在水草中。我们随便弄一跟小竹竿或小木棍之类的,在一头系着绳子,绳子的一头绑上诱饵,因为是钓螃蟹,当然就不用鱼钩儿。常用的蟹饵有蚯蚓,菜梗。我那会最常用的是用菜梗作诱饵,把它系在绳子的另一头。就这样,把蟹饵连同绳子一起放到水里头,最好是有水草的地方。不一会就会看见绳子在动,迅速的提起绳子,就可以看见螃蟹的大脚夹着菜梗,却来不及跑了。还有一种方法,是用两根竹条做交叉状,把一块大一点方形布块(一般用自家织的麻布,我经常从我的叔祖母那里讨到。)的四个角分别绑住竹条的四个头;再用一根绳子的一头绑在竹条交叉处。这样,一个简单的捕具就形成了。这时候可以在布里洒上一把麦麸(最好是炒过,有香味,更容易诱到螃蟹。),然后放到水里。要是觉得有动静了,就收起捕具。这时候,收获的往往不只是一只螃蟹,而是好多只。一个下午往往就可以捕到一小箩的螃蟹。

每当太阳西斜,我就带着胜利的果实回家去,到家后,连小箩一起在水中冲了冲,把河蟹倒进锅里,加上水、姜片和盐巴,盖上锅盖,往灶膛加进柴火,把水烧开几分钟即可。揭开锅盖,原本“横行霸道”的河蟹由青褐色变成全身通红,煞是好看。煮熟的螃蟹,不要说吃,就是单闻着那香味,就会馋得人直咽口水,吃起来那才叫香哪。就是现在大闸蟹的味道也没有当时河蟹的味道的香呢。可惜,生态被破坏,现在村前的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河蟹了,河蟹的清香只能在梦里品尝。

童年那充满欢乐和趣味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稚嫩的心智,单纯的思想,好玩的伙伴,无牵无挂的世界,悠哉乐哉,那段岁月虽已远去,但留下的是深深的怀恋。

令我难忘的事

文/杨阳

在成长过程中,我遇到过许多难忘的事情,其中记忆最深刻的是去水上乐园游泳。

去年暑假,妈妈和小姨带着我和哥哥们去水上乐园游玩。一来到水上乐园,哥哥们就直奔游泳池。他们一个个扑通扑通跳入水中,像鱼儿一样游了几个来回,然后抹一把脸上的水珠,兴致勃勃地朝我喊道:“我们来一场游泳比赛吧!”我当时还不会游泳,听了哥哥们的话心里十分慌张,但又不想说出自己不会游泳的事实。我一个人默默走到浅水区,远远地看着他们游,然后一遍一遍地模仿他们游泳的样子,心里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学会游泳。

一位坐在泳池边上负责水上救援的叔叔,看我一个人在水里扑腾了很久,依然没有找到游泳的门道,他开始热心地指点起我来:“首先,我们要练习憋气,张大嘴巴,深吸一口气,把头钻进水中不呼吸,当坚持不住的时候,再把头钻出来换气。接着,要像青蛙一样双手向前伸,随后再向两边展开,双腿由先前的收缩迅速向后蹬。”我一边听他说,一边练习。他站在一旁耐心地指导我,练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我终于学会了。虽然游得还不算特别好,但我已掩藏不住内心的喜悦,信心满满地向哥哥们所在的地方游去。

我游到他们身边,展示了一番自己刚刚学会的本领后说:“怎么样,要不要比试一场?”小姨在一旁也来了兴致:“来来来,你们排好,我当裁判。”我们迅速排成一排,憋足了气,蓄势待发,只听小姨大声喊道:“3,2,1,开始!”我们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哥哥们游得都比我快,我落后了一段距离。但是我并没有灰心,一直奋力地向前游,一刻也没有停息。比赛结束,虽然我没有超过哥哥们,但他们都围过来对我竖起了大拇指,称赞我有天赋,才一会儿就学得这么好。我听了心里别提多开心!

至今,我依然忘不了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这件事也让我明白:向别人承认自己的不足,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只要我们下定决心去学习,敢于不断尝试,成功就会靠近我们。

乡村的盛夏

文/亭云

被混凝土、柏油马路包装起来的城市里,喧嚣和烦躁扰乱了人们安闲的心境,往往使人在生活的负担和烦恼的困扰下失去了闲情逸致。而在乡村的盛夏,那种与自然融合一体,重返纯朴复归宁静的感觉便会更易找到。

我的故乡在北方的平原上,那里有盛夏的凉风穿过田野的棵棵庄稼,穿过村庄外围的层层树林,将阵阵清凉传递到家家户户;那里有轻捷的黄鹂飞旋鸣啼于茂盛高大的白杨林,其清亮的叫声能给人内心带来无限的明媚;那里有雨后池塘的青蛙歌声不断,给人几分兴味,几分乐趣;那里有清澈明净的小河从堤岸下缓缓流淌,给活泼的少年们以美好的印象……

好多年没感受老家的盛夏了,久在城市车水马龙的缠绕下,我越发觉得那段记忆弥足珍贵,每每想起,总会慨叹距家的遥远,渴望回乡看看。

在我还读书的时候,暑假往往赶上七月份,也正是老家的盛夏时节。此时的故乡正是绿油油的一片,树林和田里的庄稼正在疯狂生长,以一种全新的风貌将生命力尽情挥洒。棉花长出一米左右,青翠的叶子正埋藏着秋天的希望,也许你一下还想象不到这些绿色的植物竟能在丰收的秋天形成雪白的海洋。玉米也长势正旺,一个个整齐地排列在宽阔而长远的黄土地里,爬到大树上看时它们就像有序而威武的士兵。梧桐树也脱离了春天的怀抱,在夏日的风中摇曳着厚实硕大的叶片。白杨林更为壮观,浓密的树叶随风而动,噼噼啪啪地相互拍打着,好像顽皮的孩童嬉戏喧闹。

阳光初绽的清晨,若能行于村子附近的树林,那是最惬意不过的。只要不逢上燥热阴沉的天气,晴朗的盛夏清晨是凉爽的。树林中的一丝微风就能让人精神倍增,这种自然风远比房间的风扇和空调好得多,林中不少鸟儿婉转的啼叫还能让人忘记忧愁。在接近中午的田野地头,会有忙完农活的人拭干满脸的汗水到洋槐树下乘凉。我也会跟随家人在烈日炎炎的上午钻进农田拔草,体验那种浑身闷热刺痒的感觉。忽而乘凉于树荫之下,喝口清凉的水,我才真正感受到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甘甜。

没有农活的下午,我更愿意去村外的一条河里游泳。说那是条河,倒不如说那是个宽广的小湖。那些水是从地下自然涌上来的,所以,远远望去总有一种天然的澄碧,再加上瓦蓝的天和习习夏风的吹拂,那水面更似一个美丽的“小海洋”。

下午两点的阳光毒辣辣地照射在身上,这时如果跳到这清澈的水中便能消暑解乏,感受河水带来的清凉。双腿不时还会被乱窜的小鱼触碰,弯下身抓取它们时则一无所获。每次来此我都会和伙伴们在河中游上一二百米,给自己来一次技术与体能的挑战。据说这河水最深处有五米,听起来挺吓人的,我都是量力而行,不会游得过远。说起游泳,我倒是想起一事。十几年前,一个人故意把我从岸上推进河里。我惊慌之下越陷越深,喝了几口水,还预想着自己可能完了。我拼命地招手,那人停顿了一会才将我拉回。从那以后我曾对游泳感到恐怖,但后来还是有很多机会在安全的环境下学会了游泳。之后的每年暑假,我都会在那片“湖水”中驱散暑天的酷热,感受游泳这项运动的乐趣。

夏日的农村也会遇到干旱的时候,为了保庄稼生长我们就要全家一起抗旱。早晨天不亮我和父母就要把一团团抽水管装上车子,然后驾驶着装有抽水泵的拖拉机来到田间的机井旁。早晨的庄稼上有不少露水,当我们将水管拖到50多米长的地头时,裤子就要被露水浸透了。此时地里有些清寒,身上被打湿后会感到更加不适。等到机器启动,水管出水后,一阵阵湍急的井水便飞一般地窜出管口,一阵冰凉的感觉迅疾传至全身。父母常常扶着水管浇灌每一株玉米,我有时会帮着他们挪动水管,以更换浇灌的位置。等到日出后,暖暖的阳光渐渐驱散了田间的露水。到了上午,太阳开始无情地炙烤大地。我的父母还要坚持将一二亩的土地全部浇灌,我则光着脚踩在坚硬炙热的黄土上给他们帮忙,不时用井水冲一下脚。中午实在太热,我会拿起水管朝身上冲冲,感受一种特别的清凉。这时母亲往往阻止我,她说井水太冰,会让自己感冒的。

由于我们的田地多,而且不在一处,有时浇完这一块地,还要收拾工具转移地点,将拖拉机开到更远的地方抗旱。浇水的人还有更多,如果哪天机井的位置被人占住,我们只能“打道回府”,改天再来。有时我们浇灌面积较大的庄稼地时可能会忙到天黑,只能凭借着天空微弱的光亮浇水。我和父母常常会弄得浑身是都泥水。太晚的时候收工,我们还面临着拖拉机难以驾驶的情况。由于机井旁边早已是泥泞不堪,而且地势高低不平,拖拉机会陷入泥地,不停地打滑。我当时也会些驾驶技术,就想方设法在泥淖中将车倒来倒去,好不容易才将噪声响亮的拖拉机开出来。由于车子没有灯,我们只能瞅着乡村小路的微光,悄悄地开车回家。

现在想来,这些抗旱的日子,既有许多辛苦,又是一种磨练。还记得晚上到家时困倦得一躺即睡的状态,那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梦乡的舒畅和劳动带来的充实。

乡村的盛夏丰富多彩,充满快乐充满希望。它净化了人的心灵,也锤炼了人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