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吴用的随笔

2023/12/12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吴用的随笔(精选4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吴用的随笔 篇1

阅读完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我深刻地体会到古代英雄们的豪迈气概。而在一百零八位好汉中,给我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是人称“智多星”的吴用。

吴用有着临危不乱、足智多谋的性格,他是山寨里掌管机密的军师,几乎所有军事行动都是由他策划而成。吴用与晁盖等人用药酒麻倒了运送梁中书送给蔡太师贺生辰的金银珠宝,智取了生辰纲。为了避免官府的追捕所以上了梁山,成为了梁山的第三把交椅。

吴用的功绩卓绝。宋江在浔阳楼醉后题下反诗,与戴宗被捉走。二人被押往刑场,快行斩时,吴用用计谋救出了险些丧命的宋江、戴宗。之后,宋江两次攻打祝家庄都以失败告终,第三次,吴用使用计谋拆散了李家庄和祝家庄,使得祝家庄被攻克。梁山泊好汉闹华州时,吴用又利用前来西岳降香的朝廷差太尉宿元景,救出花和尚鲁智深和九纹龙史进。吴用多次为山寨献计谋,立战功。到最后仍然追随被害的宋江,与花荣吊死在宋江墓前,与宋江葬在一起。

吴用对自己的领导人无疑是忠诚的,但这种忠却是愚忠。他的神机妙算只依附在领导人的身上,只会盲目地追随,没有自己的主见,一旦脱离就没有了支柱。宋江想要招安,于是吴用成为了武胜军承宣使,完全没有想到后果。宋江甚至把吴用比作诸葛亮,但我认为,吴用与诸葛亮有太多差别。诸葛亮足不出户就能知道天下事,吴用却是因事而机智;诸葛亮鞠躬尽瘁,在刘备死后依然有目标,为成就大业努力,吴用则是随波逐流,没有主张。以他的聪明才智,完全可以做大事,立大功。但他却选择了追随宋江上吊自杀。吴用的死,是一个悲剧。

一百零八位好汉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农民起义的发展到失败,揭示了当代社会的黑暗与腐败。同时,它也为现代社会敲响了警钟。

吴用的随笔 篇2

梁山,是徽宗年间好汉聚集的地方,是宋朝官兵所惧怕的魔地,是百姓众所周知的造反地。梁山一百零八将,个个性格鲜明,敢打敢斗。有的精通武艺,有的善于用计,有的官名显赫。但最令人佩服的是吴用。

吴用在梁山泊排名老二,是军事总司令宋江的参谋长。现在人们几乎都把吴用和诸葛孔明相提并论。原来看《老夫子》的梁山人物漫画后,我认为吴用是一个爱发脾气、顶撞上司、不义气的人。但是看了《水浒传》之后,我才领悟到吴用是一个文思泉涌、讲义气、谋智慧的人。

吴用是一个有远识、善用计策的人,也是在梁山出现最早的人。在《智取生辰纲》里,便是吴用想的谋略,骗得防备严紧、不容失误的青面兽杨志;在高唐洲以谋战胜使用妖法的高廉,救了柴家老小;在宋江题了造反诗被蔡知府抓到后,题假字、刻假章救宋江的还是吴用;抓到武功盖世的呼延俊的人仍是吴用。朱仝和卢俊义都是吴用领上梁山的。

看了《水浒传》后,我觉得我们应该向吴用学习。

1、忠义。吴用一生都在黄盖宋江手下效劳,虽说梁山好汉一百零八将都是忠义之徒,但吴用可真是他们之中的老“资本”。他跟随宋江很多年,都是用计谋来帮助梁山好汉们,如果不是他,宋江也许早已在法场被处死了。

2、能够深思远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每一次使用计谋时,他都会思索考虑周密——这样对“行”是利大于弊。所以,我们要学习吴用这一点,干什么都要三思而后行。

3、要有自知之明。吴用用计谋骗朱仝后,朱仝大怒,吴用等人立即说明用意并认错,朱仝才消去了对吴用的怒火。由此可见,吴用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向吴用学习,清楚自己的位置,所做的.一举一动和所说的一言一语。

总之,我们要学习吴用的优点,修正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吴用的随笔 篇3

读书,是一个名词与动词通用的词汇。读书的本意即是诵,发声,动词。后来又把“读书”当成名词来用,“读书”也就是读本。或者这样描述,新编科普读书是激发青少年热爱科学的好读本。其实你只要不是在校学生,是没有多少人会把书捧在手上读出声音来的。我们一般把读书叫做看书,也就是人们说的阅读。所以正确的叫法应该是阅读,也就是看书。

闲暇的时候,坐在清寂的林荫下翻看一本曾经熟悉的书,脑海里会跳出来一些精妙的片段,心里就会有一种别样的回味。这就是“读书”已经入心入脑了,而且还不容易忘记。读书的时候,思绪就会随着文字走进一段记忆,走进一段段泛黄的往昔。这就是书藉的作用,这就是书藉的力量。

浮躁的心态不适用于读书,读书需要心平气静,需要环境幽静。否则,文字入眼不入心。读书有两种情形,一种是看大意,囫囵吞枣的看故事消遣磨时间。一种是细细品味,去字里行间寻找文章构思的主题,寻找作者要表达的意境以及表达的方式和文外寓意。这就是读书的两种不同的方式和目的。不过,不管是哪一种读书方式都是一种知识的积累,都值得提倡。

当然,读书还有另一种形态存在过。 那就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的读书,在那种社会读书基本上都是自学为主,那样才真正的可以称为读书,“悬梁刺股,萤窗映雪”的苦读。学而优则仕,读书可以出仕为官。“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就是科举取士的真实写照。“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也许在颜真卿所处的那个年代不“三更灯火五更鸡”就不能学而优则仕吧!

如果想到曾经读的一本书,脑海里首先想到的是一本方方正正的前有封面后有封底的书籍。或简装淡雅,或精美线装。同时还会想到书中什么页面有什么精彩的片段,有什么值得记住的警句。如果是你自己家里的书,你还会想到那些书本存放的书架的什么地方。这样,读书就与书架就相关连了。

书与书架,都是我们学习所用的工具。书籍的作用能让我们了解过去,展望未来。读了一本好书,能把我们所秉持的人生观点重新归纳优化,改变我们对人生的宽度和厚度的认识。通过阅读可以使我们神交四海历千古,思畅宏观入微观。与哲人雄辨,与圣贤对话。在白纸黑字间窥探浩瀚的文化深空,塑造我们的灵魂世界。书籍被比作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书架也可以比作人类进步的孵化器。书架的功能在于把我们平时不经意零落的书籍归拢分类,便于我们随时取用阅读。

如果你喜欢读书,那就要添置一副书架把自己平时看的书籍存放在书架上,这样绝对不是附会风雅。在一般的普通的家庭里,书架的作用并不只有存放书籍的作用。书架是可以作为一种家庭的装饰存在的,它可以取代人们家庭里那些不怎么雅观的陈设,给人一种勤奋勤学的有文化品位的好印象。有客人来家,看到有这么多书籍摆在书架上。可以给客人提供消磨时间工具,也可以使不那么熟悉的客人找到跟你共鸣的话题。让人觉得你的家有一些清新的文化氛围,显得不那么俗气。

在一个家庭里,书籍与书架起着不可替代的教育子女的作用。这些作用体现着你自己的平时的读书习惯,这种习惯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你周围的人群和子女。记得我们小时候随父亲逛街,去得最多的就是书店。即便在家里,父亲闲暇的时候也是一卷在手长时间的捧读。那种对书籍的认真投入就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后来读书就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现在有许多做父母的就没有注意到一个问题,没有意识到一个很不健康的习惯会给成长中的孩子带来的影响。那就是家里来客人的时候,桌子一拖打麻将。或者周末的时候,三朋四友在一起打牌打麻将喝酒侃大山。这些做长辈就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的生活方式给孩子做了什么样表率。有一部外国电影里面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说,法官的儿子就一定是法官。虽然,这样说有一些太绝对。但是,我们应该承认家庭薫陶对孩子的成长与成才是存在一定的关联的。处在学习阶段的年轻人,天天耳濡目染的是人们的不健康的行为,还有不被污染的可能?

在这个以网络传媒为主体的时代,书籍与书架已经被电子传媒占据了它原来应有的位置,读书的人已经变得寥寥无几了。如果我们自己不读书,不做读书的`倡导者,又不想在家庭里放上一副堆满书籍的书架给年轻人提供读书的机会。那么我们年轻的朋友们就会日日夜夜的趴在电脑上打游戏,看网上的一些不伦不类娱乐的作品和所谓的八卦星闻。长此以往,我们的文化市场就会被游戏和娱乐占领,今天张三在电子书里写一篇八卦星闻,明天李四写一个调侃的笑话,后天就换成了王麻子写张飞打岳飞打得满天飞的剧情了。当然,这些东西也许还是文化的一部分。可是这些东西很容易让人沉湎,如果年轻人总是沉湎在这样的氛围里,就没有心思去读那些枯燥无味的主流的文化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可以了解世间万物百态,可以修身养性,宋真宗赵恒在励学篇中就说得很直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读书是一种积累知识的方式,读书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最简捷的方法。选读一部好的作品,一部可以融文化,哲理,以及对待人生的态度的好书。那么这部作品就可以引导读者更深刻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所处的历史阶段。可以帮助自己客观认识到自身的人生价值,从而不悲观不盲从,学习有方向,生活有目标。可以树立起“-----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坚强意志,而不是躺在温柔乡里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寄生虫。

所以,读书重要,书架也重要。如果你迷信,家里供着财神供着观音菩萨,我建议你把这些搬到避嫌一点的地方去。并在家里摆上书樻或者书架,放上去一些书籍读本。应该把这些放在显眼一点的地方,这样就不会忘记读书。闲暇的时候翻一翻,看一看。让自己走进文化的世界,走进浩瀚的文学的深空。也让你的孩子们知道,读书是可以启迪人思维的最好学习工具。让他(她)们知道读书可以开阔视野,帮助我们探索那些不熟悉的世界和未知的领域。

读一本书,把自己融进深邃的文字里。沏茶一杯香茗,坐在清幽的一角。一页一页的翻看那些仿佛跳动着的文字,仔细琢磨字里行间的意涵,神思就久远了。

书与书架,是我们的文化得以存在和留转的媒介。读一点书,明一些理。悟一些法则,懂一些世事人情。要有博百家所长,为我所用的读书心态。多读书,读好书,人生与追求就会因读书而有依据。

在过去的岁月里,读书与书架伴随着我们度了无数个日日夜夜。我们不必凿壁借光,不必囊萤映雪。就只须找时间挤时间读一读,日积月累的坚持,就能够成为博览群书世事洞明的贤达。倡导读书,传播知识,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

吴用的随笔 篇4

秋天,一个收获的季节;秋天,同时也是万物开始凋零的季节。一片片金黄的树叶随秋风飘落树下,它们不吝惜自己的生命,因为它们知道,它们的逝去肥沃了树下的泥土,保护了树的同时,也孕育了来年新的生命。而人性,是否还及得上一片树叶的无私?

收获总是美好而令人快乐的。所以,人们对于收获也总是乐此不疲。但若一片海洋只是从外汲取水源,却从不将自己所拥有的水汇入其它的河流,那么,它将不会再是如此的湛蓝,久而久之,它便成了一滩死水。没有欢快的鱼儿在其中畅游,没有美丽的植物相伴在它旁边。它将失去一切,剩下的只有孤哀与凄凉。收获的确令人快乐,但快乐的前提是要懂得付出,若少了付出,单纯的收获只能让你显得富有,而内心却无比的荒凉。若像负版一样将自己收获的东西一件一件的背在自己的身上,那下场只有因不堪重负而失去生命,失去快乐。

人们也总将自己珍爱的东西紧紧的依偎在自己的身边不愿放手。但他们在保护自己珍爱的同时,又是否将重心转移一下,这样的保护是真爱还是在溺爱。往往有些值得自己幸福和骄傲的事物,却在千般宠爱中变的面目全非,事后再多的忏悔也无济与事。人们应该学会放手,只有在经历过雕琢的玉,才有连城的价值。过多的呵护有时只一种溺爱,而心爱之物,也会在溺爱中全然尽毁。反而放手一搏,经历过风雨之后,凡事却更有其坚毅不凡的精神和不菲的价值。所以,学会放手吧,让你的爱在风雨中化虹。

学会了付出,学会了放手,豁然发现了生活中更多的快乐和幸福。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你会在付出后意外的收获,在放手后获得更多的幸福。有时,快乐和幸福就是在付出的过程中越显的甜蜜。

湛蓝的大海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只有懂得付出,也懂得珍惜收获,美丽的大海才会在我们眼前展现它如此美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