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林清玄散文读后感(精选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篇1
《林清玄散文》收录了林清玄先生两个创作时期的优秀作品。林清玄初登文坛,将自我的朝气与激情更多地倾注在乡土中,代表作有《少年行》、《鸳鸯香炉》等。随后,他没有拘泥于乡土散文的创作,尝试着将东方美学理念和佛教哲学情怀融为一体,开始了以“菩提系列”为代表的创作生涯的第二个时期,也进入了他个人创作的全盛时期,散文集收录了超多该时期的优秀作品如《佛鼓》、《光之四书》等。
林清玄的散文是清幽而大气的,在宁静中透露着激越,在冷峻中持续着温煦,在流动中体现着凝注。他继承了佛家广博的智慧与胸怀,轻轻一挥手袖,便装凌云的壮志,巧妙地幻化为柔美月光下心香的隽永与人性的温情。
他在一篇名为《海拔五百》的散文中写道:“登山专家只看见山顶,不像我们,能享受海拔五百的乐趣。”我曾被这行文字很久感动。我们正在一种叫做“征服”的驱使中日渐遗落了一种知足常乐的平和心境,于是,我们只能努力想象“高处不胜寒”的孤冷,却对半山腰的迷人景致视而不见,殊不知,没有了自由的情绪与平静的心态,再宏伟的目标终究是空想罢了。还记得林清玄向我们描述的那名住在林中的年轻人,当人们问他为何不到山外打工时,他的口吻不容置疑:“这是我的家。”很多人都在暗地里嘲笑他,然而回望城市的华灯万盏,“从远处看,每一个人的家只是一个小小的窗口”,怎比那茫茫林海的无际无边?在年轻人的眼中,森林中的一切生灵,都在冥冥中传递着广博与自然,带给他家的熟识气息;不会忘记林先生笔下那位卖馄饨的老人,他总是在深夜敲起清越的木鱼,向老主顾传达着生意的信号,却不致中断熟睡者的美梦,更在不经意间温暖了迟睡者的心灵。正是这平凡乐器奏出的平凡音响,委婉地传达着这位老者的淡泊心态,使串串云淡风清的声音久久在心灵的上空回绕……
这声音与那“海拔五百”、“以林为家”的境界合奏着同一支曲子,便是“清欢”。那是一种欢愉后的平静,无奈后的超脱,放逐后的回首,宣泄后的释然。我们正在日益丰富的物质世界里,多了一份机智,少了一份闲适,多了一份世故,少了一份高雅。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在尘世中重温“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淡泊心境,在红尘中傲对“惆怅东南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的心灵叩问?我唯有在一片佛鼓声中虔诚祈祷…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篇2
林清玄是中国台湾一代文学大师,他为后人留下了无数文学着作。书中饱含着书墨的韵味,从生活、见闻、佛教等方面为我们展示了世界上的点点滴滴。
光是人每天都能见到的东西,阳光、灯光、目光、霞光、月光。这些光也折射出了世间种种的现象。有多少人因为光彩而失去了本性,在阳光下展示出一副虚假的外壳;从古至今,所有的诗却从未有过写过正阳的,也许是因为人在正阳下会感到害怕吧。现在的人对别人充满了怀疑,把真实埋藏在了内心的`最深处。
现在,人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差,一块块珍贵的土地被人们变成了赚钱的工具——盖楼房、盖商铺、做景点,失去了土地原来的价值——生长植物。城市里再也难觅土地的踪影,才会引发林清玄如此的感想。
人总喜欢用金钱来衡量一个事物的价值,殊不知有些东西是不能用金钱买到的,例如你不能买一点感恩,只能买一些礼物作为感恩。俗话说的“有钱能使鬼推磨”,林清玄认为是不对的,我也这么认为。金钱不是万能的,也不是什么都能买、能送的。但是,如果一个人能真情流露,怀着真心去送祝福,那不用说感恩,明月都可以送,对方也一定收得到。
人喜欢喝茶,也喜欢品茶,但没有人去尝试新的品种,满足于现状,林清玄的朋友就是一位敢于创新的人。他曾在房子里实验把乌龙和铁观音合成一味,想做出“乌铁茶”;在寒冷的早晨采集含着露水的茶芽,想做出“雀舌鹰爪茶”;在深更半夜提着探照灯采茶,想做出“月光茶”……正是由于他的创新,才能做出这么多新品种——我们不也要有这种精神吗?
也许我们还可以从书中领悟到其他的道理,这,也许就需要我们去慢慢品味了。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篇3
踏入大学之门时,我没有其他同学在父母护送之下的欢呼雀跃,惟有学业和感情双重失意之下开始新生活的沉重与惆怅。我高一就给自己树立了一个目标:上北大。为之努力了两年多,到高三上学期已具备这个实力,总分在大考小考中波动在650分到680分这个区间,以660分到670分之间居多。而那年北大录取分数线是659分,我最终的成绩是638分。由于知分填志愿,于是报了华中科技大学。稍稍总结一下就不难发现:考试成绩是在实力线上下波动的。发挥得好,就在实力线以上;正常发挥,就和实力线相当;发挥失常,就在实力线以下。是什么原因让我发挥失常的呢?当时父母、老师和大部分同学都不知道,只有我自己和少数几个要好的同学知道:因为爱情。
我知道,我不该在高三下学期向一个女孩表白,但不知为何那时的我情窦一开就关不上了。本以为我可以做到学业和情感兼顾,但事实证明,我做不到。初恋会让人有精神病一样的症状,会让人出现幻觉、幻视:仿佛她美丽的面庞一直在眼前;仿佛她甜美的声音一直在耳畔……
我并没有后悔自己在人生一个重要转折点出现了分心,但要是说没有遗憾那是自欺。于我而言,这个经历也是人生的一种体验,也是路上的一道风景。但理性想来,我不建议高中时期谈恋爱。人生每个阶段是不可逆的,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最适合做的事情,你可以在这个阶段超前做下个阶段的事情,但这势必会影响你做现阶段的事情,你也无法在下个阶段做前一阶段的事情。简单来说,你可以在高中时恋爱,但你无法在去了一个非理想大学后选择再上一次高中再高考一次。所以,最好还是在高中阶段专心学习,到了大学再恋爱则天时地利人和,不是么?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篇4
坐上离开的旅游大巴,告别渐行渐远的美丽灵山,我陷入了深深的后悔与深思中。因为“算了”的一念之差,我与灵山最美的风景失之交臂,错过了一场纵览全景的视觉盛宴;因为放弃,那最近在咫尺的机会就在指缝间悄然溜走。
去年寒假,我们一家一起去爬灵山大佛。刚到景点门口时,我抬头仰望,灵山美景若隐若现,绿树青山掩映在云遮雾绕之中,似乎等待着游客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灵山大佛庄严地屹立在远处,虔诚地面对着每一位前来的游客。对于久居都市的我们来说,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心中一定会升腾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我快步踏上台阶,加入密密麻麻人群的攀登队伍,只为登到山顶,俯瞰全景。
台阶一级又一级,极目望去,绵延到了山腰。刚刚向上爬时,脚步还很轻快,可爬到一半时,双腿便觉得有些酸痛。老妈随之宣布放弃,只剩下我和老爸两个人了。我还嘲笑老妈:“这么轻易地放弃,岂不辜负了灵山的美景?虔心参拜佛像,不付出点体力,怎么能表现自己的诚心?”
越往上爬,台阶就越陡峭,败下阵来的人也越多,但是风景却越来越美。我没被艰难的路程打败,我正在为自己的坚持努力庆幸时,我们已来到了第二层平台。看到那里有许多展览馆和小店,尤其是近距离地看到了灵山大佛,和电视里的影像一模一样。我以为我看到了景点之最,没想到在平台最旁边有一扇门,小门的门口整齐有序地排满了人,听他们说,他们都是为了去摸佛脚的。我心里想着,反正已经看到灵山大佛了,况且还要排这么长的队伍,还是算了吧。我和老爸就下山了。
当我们下山的时候,旁边的几名游客刚刚从佛像那儿爬下来,听他们说,站在佛脚边,才是最佳的赏景位置,不仅能够看到整个游览区的美景,还能看到其他几座石庙,异常壮观。
听到这儿,我开始有些后悔,但要返回,时间已经来不及了。因为我的放弃,我错过了灵山的最美风景。这就好比是学习,有了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其实学无止境,一次次地浅尝辄止,错过了一次次的更大收获。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就像挖井,坚持到底,才能掘出清泉。
登山是这样,选择放弃,就会错过机会;生活就是这样,不肯付出,就会错过最美好的滋味;人生也是这样,没有足够的耐心,就会错过成长历程中的最美景色。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篇5
《林清玄散文集》主要写了林清玄在小时候经历的一些事,以及林清玄对一些世事的看法,从而悟出道理。一翻开这本书,逐字逐句地读,字里行间蕴含着一种细腻、柔软的感觉。据我所知,林清玄是一位男作家,男作家的作文应该是充满阳刚之气的,但林清玄不同,他的文章格外婉转,丝毫不逊于女作家。这种阳刚与阴柔结合为一体的写作方法,令我难以忘怀。
这本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他的文笔多么优美,语言多么华丽,而是这本书的前言,也就是写作目的。前言一共分为五个小故事,都使我深受启发,其中“小小的心,大大的世界”最令我印象深刻。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中外小孩子的对比:外国的孩子一出生就有许多的愿望、目标,而中国的孩子却显得保守,兴趣和向往常任由父母控制。林清玄是这样评价这件事的:认识幸福,比认识世界更重要;关照自己,比关照外界紧迫得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只有在小的时候确定志向,朝这个方向去努力,长大了,才会有所收获,有所回报。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前段时间在报纸上的一则新闻:据一份调查显示,从小就确立志向的孩子长大了有75%几率圆了自己的愿望,甚至有10%的几率被提拔,受到了重用;但是从小没有确立志向的人,只有5%的几率获得成功。这则新闻同样告诉了我们从小确定志向,坚持不懈努力的重要性。
在我们的生活中,确立志向看似很简单,但是总很难做到,要坚持不懈朝自己的目标努力就更难了!其实,原因只是少了一颗坚定不移的心而已。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篇6
我捡过一封诀别的情书。
情书上有这样看来普通的句子:“当初是我选择了你,心里明知与你不会长久,还是执著的选择了你。”
“这些日子以来,谢谢你陪我走过这一段路。”
“你是一个很好的人,你一定会认识比我好上千倍的女孩。”
“由衷地希望在没有我的日子,你依然过得好。”
会捡到这封情书是很偶然的。有一天我在路上散步,刮起一阵强风,一个印刷十分精美的信封落在我的眼前,信封没有署名,也没有缄封,我就打开来看。
是一封很长的诀别信,看来是十七岁的少女写给十八岁的男朋友的信,显然她是要离开他了,于是找了许许多多藉口。
奇怪的是,这封信收信和发信的人都没有名字,写信的少女叫作“March’,她的男朋友叫作“Decenber”,是三月写给十二月的信呢!可以想见十二月收到这封信,脸如寒冬的样子。三月的信写得这么苦,心情也不像阳春的季节。
可是,这么重要的信为什么会掉在路上呢?
它有几个时间的可能,一是少女写好信不小心遗落的,二是她随手丢弃,三是男朋友收到后,非常生气,回家的路上就顺手扔了。
不管如何,这封没有地址与署名的诀别信,一定是亲手递交的,可见这个少女非常有诚意,又写诀别信、又亲手交托。不像我们年轻时的感情事件,对方离开时的理由到如今都还是谜一样。
三月在信里说:“在你十八岁生日时,无论我在不在你身旁,一定会送你一枚银戒指,传说在十八岁生日时收到银戒指,此后将会一路顺畅平安。如今,这段甜蜜的过去就要放弃,明知你是真心爱我,December,回头再看一眼,再看一眼就好,珍重!再见!”
这结尾写得真不错,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读着路上偶然捡到的情书,想到少年时代我们的情感都是如此纠缠的,因为不能了解一切都只是偶然。
银戒指何必等到分手之后再送,今天送不是很好吗?明天的事,谁知道呢?
不知道后来三月找到四月,十二月找到一月没有?
那信纸也选得很好,是一个背着行李站在铁轨交叉点的少女,不知道走哪一条路好。
“不管怎么走,都会有路。”我把诀别的情书收好,想起这句话。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篇7
有时,我便这样,喜欢 静静地坐在窗前,看着窗外,看着窗外的云,窗外的树,还有那墙角的小草和花儿,那些云总是那么的悠闲自若;那些树总是那么的生机黯然;那些小草和花儿又总是那么的娇一艳快乐。
喜欢静静地坐在屏前,打开电脑,听着音乐,欣赏着图片,看着空间美文,那是一种宁静,安然;一种静谧;一种意境;一种享受。
享受独自的一点孤独和寂寞;享受喜悦和快乐;享受美好;享受温暖,友情;享受文字中的点点醇香。让思绪在指尖敲打,落墨晕染在心灵的家园。
喜欢就这样把自己的小情绪记录在小雅心园里,让心有份栖息的空间,或怡然自得,或惆怅伤感。
喜欢感动,感动于真诚,感动着每一个头像里的不同风景和故事。
岁月静好,在光于影的交错里,演绎一场时光的相逢。人生若只如初见,让岁月氲氤 着最美丽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