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大自然的优美散文

2023/12/19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大自然的优美散文(精选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大自然的优美散文 篇1

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滴小雨滴。

我原本是一片无忧无虑的云朵中的一员,随着云朵飘扬,到过无数美丽的地方。

一次,风婆婆把我和我的伙伴们一起吹到了一个将要干涸的池塘上空,里面的鱼儿都在痛苦地挣扎着。大家看到这个场面都奋不顾身地往下跳,可是我还是犹豫不决,虽然在我身边的每一颗小雨滴都在往下跳可我还是不敢,生怕摔疼了,这时速度极快的闪电哥哥吼叫了起来,他的声音鼓励我勇敢地跳下去,披着黑袍的乌云姐姐对我说:“妹妹,跳吧!为大自然做点贡献吧!”听了这句话,我心里充满了勇气。我和一颗小雨滴手拉手,纵身跳入了池塘。不知过了多久,一只温柔的手轻轻托起了我,我慢慢地睁开眼睛,原来我躺在一片荷叶上,我在荷叶上欢快地跳东跳西,当我跳到荷叶的边缘时,以一个优美的动作跃入水中,鱼儿们欢快地欢迎我们,这时乌云姐姐、闪电哥哥悄悄地离开了,太阳公公也偷偷地露出了半张脸,好像看到我会害羞似的,红得像半个大大大苹果,天上的'彩虹小姐用小河当她的镜子,梳妆打扮“啊啊!好美啊!”。

从此这就是我的新家了。每天,小鱼们和我一起玩耍,一起嬉闹,每当下雨时,雨滴落入水中,我们就能交到更多的朋友。雨过天晴,太阳公公总是送给我们彩色的衣服穿。夜幕降临,我要睡觉时,水草就给我当被子盖,让我一觉睡到大天亮。

我是大自然的一员,我爱大自然,即使我是一颗无人知晓的小雨滴……

大自然的优美散文 篇2

我用我的眼睛看大自然,大自然多么美好,多么美丽。在我的眼睛里,大自然是人类的家园,动物的摇篮。我用我的眼睛看大自然。

我看见滚滚春潮带着希望、带着祝福向我迎面奔来。你看,春天来了,百花齐放,河流复活了。鱼儿在自由自在地在清澈见底的水里游动着,不时探出头来,欣赏河面上美丽的景色。岸边的小草在向我们微笑,花儿在向我们点头,太阳公公张开了笑脸。柳树姑娘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大地焕然一新穿上了春姑娘为它织的了绿衣、小河向着目标,欢乐奔跑着,一会儿唱歌、一会儿跳舞,还时不时和岸边的小动物,小植物们窃窃私语

我看见一个充满光明的世界在夏季熠熠生辉。你看,夏日的晴空是灿烂的,天是那样的蓝,太阳公公越来越年轻了,散发出无穷的力量照耀着大地,大自然在一片耀眼的光明之中。公园有个水池,水凉爽极了!小朋友们追逐嬉戏着,时不时把脚放下去凉快一下。水姐姐似乎在亲吻你的小脚丫似的,舒服极了!小朋友们还各自朝脸蛋泼水,水姐姐又好似在抚摸你的小脸蛋一样,让你感到神清气爽。

你看,秋天来了,秋风习习吹来,树叶纷纷扬扬地落下来,随风飘舞。如同一个个快乐的小精灵,又如同轻飞曼舞的蝴蝶,人走在其中,如同置身于仙境一般,多美呀!农田里,谷子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水稻更是沉甸甸的。向人们预报着丰收的喜悦。我看见的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诗情画意的季节。

进入十月,我看见一个积聚力量、厚积薄发的季节。你看,冬天来了,雪花姑娘在空中翩翩起舞,悠然而下,给人们铺上了一条雪白大道,为庄稼盖上一层暖暖的外套。光秃秃的树干上,雪花姑娘安然入睡,给大树阿姨披上了一层白纱。

我用我的眼睛看大自然,大自然的万物都拥有生命,充满灵性。我用我的眼睛寻找大自然的神奇,发现大自然张开怀抱,将我拥抱。

大自然的优美散文 篇3

昨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幸运地遇见了一位74岁的退休老人。听他讲过去的事情,我深深地感到一个农村教育工作者的高尚与伟大。

一当学校校长

1961年,刚满18岁的他被分配到兴山县峡口小学工作,中途接任一年级班主任。该班62个学生,是人人皆知的“调皮班”。经过努力,他和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班风来了个漂亮的转身,期末被评为先进班集体,成为一段佳话。

1962年,峡口镇双坪小学缺教师,他自愿申请到这个边远学校任教,并担任校长。学校无校舍,教室全部借用民房,课桌凳学生自己带,群众称“搬家子”学校。面对这些困难,他更加坚强,更为坚定。向上级申请拨款2万多元,发动群众投工献料。在建校中,他吃住在工地,住帐篷三个多月。建校木材全是从水月寺购买的,那时没有公路,木材顺水流到峡口后再捞上岸。在峡口捞木材时,他帮忙拉,结果掉进了河里,幸好木材工人及时相救,才幸免于难。白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整整半年没有回过家。正是这半年,创造了一段艰苦办学的传奇,两栋1200多平方米的校舍拔地而起,办起了小学至高中12年的“一贯制”学校,教育质量在全县名列前茅,学校成为市级重点学校,被评为全县先进单位,他本人被评为县劳动模范、优秀党员。

在双坪中小学工作了12年,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得到组织器重。

二当教育干事

1974年被提拔为乡镇教育干事,先后在建设公社、妃台公社、妃台区、峡口镇教育组工作。

在建设教育组工作时,吃苦受累,开创了新的局面。这是个新建的.条件最差的公社,山大人稀,交通极不方便。教育质量全县最差,纯属一个“烂摊子”,没有一所像样的学校,乡中小学挤在原比利时人修建的教堂里。

上任以后,首先选校舍。筹措20余万元,分开新建了中学和中心小学,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其次是整顿教师队伍。当时教师队伍普遍组织纪律差,法制观点淡薄。他一抓学习二抓整顿三抓制度,很快使教师队伍明显改观,教师责任感大大增强。然后是抓质量提高。

通过几年的努力,1981年中考位居全县同类学校榜首,乡中被评为县级先进单位,他本人被评为县劳模。群众称赞道:“真是旧貌换新颜,我们的孩子有奔头了。”

83年机构改革,原妃台公社和峡口公社合并成妃台区,组织上调他到妃台区教育组任组长。这个区面积大,有6个小乡80多所中小学600多名教师。上任后,他跑遍了每个乡,到每所学校调查研究,制定了一整套有效的管理办法,教育组成员挂片实行责任制,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做到奖惩分明,管理经验,在全县推广。教育质量名列全县首位,峡口中学教育质量实现全县十年冠,被评为县级先进单位,他个人被评为县劳模。

三当工会主席

1988年,组织上调他到昭君镇任教育工会主席。他服从组织安排,仍然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工作。这个新的工作像一位陌生的朋友,可爱地站在他的面前。专心学习,认真研究,很快理顺了关系。以服务中心、民主管理、参政议政、服务职工为宗旨,使工会成为了行政的好参谋,成为了职工的贴心人。每年组织召开一次教代会,大事要事民主决策,职工真正成为了办学的主人。特别是在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那时,教职工中“半边户”较多,由此出现了较多的困难教职工。他先后为20多名教职工排忧解难,帮助他们度过了难关。

“半边户”徐老师和职工李某,他们的家庭人口多,劳力少,多病多灾,他向上级组织申请,给他们低息贷款,扶助徐家办起了百货商店,李家办起了养猪场。家庭收入增加,2年后均脱贫。梧桐学区校长陈某,也是半边户,上有80多岁的双亲,下有两个子女读书,家庭非常困难。屋漏偏遇连阴雨。1997年,他的爱人得了肝炎,女儿得了乳腺癌,母女俩要住院治疗,可是没有钱,一家人守着他哭。他找镇教育组、镇政府和县总工会、教育局求援,多方筹资8000多元,母女俩才得以住进医院。当时春节临近,陈校长的女儿很快做了手术,爱人病情好转,一家人过了个快乐年。教师訾某,上有80多岁的父母,而且父亲双目失明,两个子女同时上大学。訾老师爱人突发心肌梗塞去世,她不知如何是好,守着他哭个不停。他帮她安葬了丈夫后,得知她的两个子女报名差钱,他又四处求援,帮她筹措助学资金1千多元,度过了一时的难关,后来终于完成了大学学业。

总之,在15年的工会工作中,他为职工办了大量的实事,大家称他为贴心人,他感到无比自豪。由于工会工作出色,单位年年被县总工会、教育工会评为先进单位,个人被评为优秀工会干部,教工之家被评为县模范职工之家。

退休后,仍然关心教育工作,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经常深入学校、社会调查研究,给教育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10多条。昭君中学任命他为家长学校委员、荣誉校长,他还荣幸地担任了镇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副主任。他仍然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清政廉洁,处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仍然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李老师在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入党,2003年退休,在山区县的乡镇工作了42个春秋,先后32次受到省市县镇表彰,其中省市各1次,县委、政府表彰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优秀工作者、优秀工会干部23次。

我为遇见这样的老党员高兴,我为遇见这样的前辈骄傲与自豪。

大自然的优美散文 篇4

我的故乡是一个四十多户的小村庄,呈东西走向,农户三五成群,错落有致,自抱成团。从一个门洞进去,拐弯抹角,好几户人家便串在一起。小河是村子的主动脉,靠路南静卧在村子中间,村民们以河水相隔,对岸居住,河南岸隔两三个门洞便有一座简易的石板桥,桥两边摆着无形无状的石块,是人们歇脚洗涮的宝地。

小河的根扎在村西,三面都是坡地,中间是沼泽,像半个环儿拥着,外围芦苇荡漾,里边杂草丛生,风吹着,蛙鸣着,鸟叫着,蓝天白云,天籁和谐,而这泉水就在这儿安然如婴的汩汩而出了,而且终年不断。由于季节的变换,泉水爱大则大,爱小则小,溢满了总要有个出路,因此泉水顺势而下,翻起凹处的青草,滑过低处的碎石,飞溅起白色的浪花,一路跌跌撞撞向东流去,流出或宽或窄或深或浅的河床,形成了天然的小河。当然,此时泉水也因此换了名字,被人们唤作河水了。

我家住在村子中间路南的小胡同里,大门坐东朝西。油漆斑驳的大门上,岁月消退了门神壁画,锈蚀了铁环拉手,略微前伸的房檐上长满了茸茸的青苔。老式的四合院里,半院子蓬勃葱茏的葡萄架搭起的温馨,两棵葫芦头枣树蓬起的快乐,一台破旧的纺花车抽出的幸福,一张老织布机编织的梦想,都在我的心灵深处打上了永不磨灭的烙印。在那间低矮的厨房里,母亲辛苦一天的农耕以后,还要用微不足道的粗粮做着一日三餐,缕缕炊烟是母亲的魂;昏暗的煤油灯下,母亲拖着疲惫的身躯,为我们缝制着冬天的棉,夏天的单,件件是慈母的心。门外那长长的胡同里,印着母亲踩着三寸金莲到河边提水的.身影,小河的水瘦了,我们长大了。

初春,布谷鸟的第一声报春,便把昏睡一冬的小河弄睡了,河面的薄冰“咔咔嚓嚓”,闷了一冬的鱼儿跳出水面吐出一串串泡泡,小虾逆流直上顺流而下往返不息,螃蟹横着身子顺着石头缝爬上来,凸出好奇的眼睛张望着河柳,河槐,满眼的嫩绿,使它向往着令人陶醉的春天。

夏天,骄阳似火,赤日炎炎,河边是人们纳凉的好去处。辛勤劳作的人们收工了,小河用彻骨的清凉,拥抱一个个汗水淋漓的身躯,拂去人们一身的疲劳和汗水。孩子们放学回来,一个扎猛投进小河,泡得白而软的小脚丫,在光光滑滑的鹅卵石上,印下了童年彩虹般的梦想。中午,村姑呼朋唤伴提了篮子拿了棒槌到河边洗衣,棒槌悠悠,私房话窃窃,不时羞红了少女的脸庞。河边的柳树下,村嫂拿了鞋底,悠闲自得的哼着:“……手拿呀哈麻绳呀哈和针锥呀哈,趁着闲空纳鞋底儿,纳呀么纳鞋底儿……”老人摇着蒲扇,拉着家常,不时露出会心的微笑。

秋天,小河更加成熟妩媚。秋高气爽,谷子低下了头,高粱涨红脸,玉米披上了霞衣,丰收的喜悦给小河镀上一层金光。一阵微风拂过,波光粼粼,落叶飘下来,洒在河面上,小河像穿上了盛装,觅食的小鱼追逐着落叶,秋虫儿唧唧,小鸟儿啾啾,在小河身旁委婉地歌唱。

就这样,冬去春来四季轮回,小河用她的无私和善良孕育着我的故乡。天因她而蓝,地因她而沃,田园五谷因她而丰收,鸡鸭猪羊因她而茁壮。然而,突然有一天,来了一大队民工,肩抬箩筐,手挥铁锹,在小河的南侧修了条名叫“万金渠”的大河,冒犯了小河的根,泉水生气了,不再有灵性了,小河也失去了往日的欢乐,泪水一滴一滴,似哭泣,似控诉。几年过去了,人们建房填土,把小河的根彻底掩埋了,小河的泪也干了,只留下干枯的河床在叹息……

亲爱的小河,在您翻转的旋涡中,深藏着我苦涩童年的梦幻;在您激起的浪花上,绽放着我童年的芬芳。您纯洁,您无私,您慈祥,您善良,您用自己的毕生精力默默地奉献着一切,乃至献出了宝贵的身躯。您如一首清丽的小诗,意蕴深远,温馨而亲切,您如一篇优美的散文,行文曲折,令人荡气回肠。然而,您也如我的母亲,从来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只有人们吸不尽的乳汁,在那二三百人的小村庄乃出一茬茬金童玉女,有的飞出去了,有的仍然在回味你的教诲,守候在你木乃伊般的的身旁。

故乡的小河啊,您是一张脸谱,您是一尊母亲的雕像!如果岁月能够倒流,我一定会回到您的身旁,为您拭去腮边的泪,疗好您心中的伤。我要为你飞架彩虹,让您重现当年风采,唱着歌儿弹着琴弦“叮咚叮咚”响……

大自然的优美散文 篇5

"一九九九年,海面上渔网还没撒。女儿在我怀里酣睡,睡得那么甜。她还不会说话,还不会走路,还不会……这是我第一次做父亲。"

"二零零二年,我还在打渔。女儿突然哭闹着想看电影,我要再去邻居家借点钱。给她买件蓝裙子。"

"二零零七年,今年鱼很多,妻子在洗衣服。女儿哭了一整天,想吃街尾的麦芽糖,闹着不去上学。"

"二零一四年,女儿上初中了,我还在打渔。女儿和我渐渐不说话了,今天她回家,给她炖鱼汤。"

"二零一五年,最近老犯病,我不再打渔了。女儿不常回家,这些年也没联系了。今天听说要回家。我要拿着退休金给女儿买蛋糕还有裙子。女儿长得很漂亮,以后我还要有个好女婿。"

这是我父亲的日记里的文字,也是他的青春,十八年后,我打开看,泪流不止。可是他已经不在了。病魔让这个中年男人离开了我,眼前的你瘦的像影子,而我却悄悄长大了。

我还记得,父亲牵着我的手,走在夕阳下细软的沙滩。咸咸的海风,还有温柔的笑容。我问他:"阿爸,为什么你一直打渔,现在他们都去城里工作了。"

"这里是我们的家啊,我走了,你怎么回家。"父亲淡淡地说着。

我不明白父亲的话,但我一直记得父亲每天傍晚,在夕阳下都会来这片海滩,静静地站着,看着海上的老旧的渔船。

我到城里上学,他也不跟来,在我上了火车,在车窗里我看见了父亲斑白的双鬓,那不属于三十岁男人的苍老。他追着火车,向我招手道别。

而今,我已六年未归家了。十八岁的我,考上了大学,我回家了。我要告诉他们这个消息。绵长的山路,绿树成荫。我闻到了,咸咸的海风,还有泥土的味道,那是故土的气息。

阿爸,我回家了,你的宠儿回家了。

我推开破旧的木门,上面还有沾满尘土的旧灯笼。老母亲坐在藤椅上睡着了。屋里挂着父亲的遗照。父亲床边放着一本日记还有一封信。原来父亲已然去世两年。

"我的女儿:

阿爸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那个地方一定会有海滩和夕阳,还会有渔船。我这辈子也没给你什么,阿爸很愧疚。我想留下来陪你,但是阿爸要食言了。你不要怪阿爸,……长大了,记得多回家。"

我走在夕阳下细软的沙滩,听着海浪拍打着礁石,海风咸咸淡淡。我站在父亲站过的地方,看向远方。父亲每天就是在这里,一站到黑夜的吧!我闭上眼睛,细闻着海浪的气息。

阿爸,妞妞想你了。

阿爸,我回家了。

阿爸,我站在这里,等你回家。

大自然的优美散文 篇6

关于大学生活的散文1:我的大学生活

我的大学在辽宁省的大连市,暑期入学时叫师范学院,春季入学改作师范大学。

我考师范院校纯属偶然,那时,我对高校了解得非常少,甚至于在填报志愿时对专科和本科都区分不清,更不用说自己选择学校了。我们高考那年是先通知考试成绩后填报志愿,因为自己不懂,所以一切都听从班主任老师的。我问老师,我报什么志愿好呢,老师说那得看你自己有什么理想了,我说:没啥理想,不当农民就行。这个回答至今回想起来还有些汗颜,觉得思想境界竟然连小朋友都不如。我经常在电视上看见主持人问小朋友:你将来的理想是做什么呀?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说:当科学家、当航天员、当医生……没有一个人说想当官的,也没有一个人象我‘没啥理想,不当农民就行’的。我并没有诋毁农民朋友的意思,因为我就是农民的儿子,我家世代为农。我深知农民的苦衷,父兄们终日地劳作尚且连温饱都不能解决。

在填报志愿时母亲给了我一个原则:花钱一定要少。因为当时我家里的生活已经极其困难了,父亲在我上大学的前一年就去世了,家里还有一位90岁的奶奶需要母亲照顾。所以我非常理解母亲当时的心情。经过询问,师范院校不收学费、书费,每月还有22元5角的伙食补助。

就这样我就来到了师范大学,成为了一名师范学生。那些年人们都不愿意读农、林、水、医、师范院校,参加工作以后社会地位也很低,尤其是作为教师。以至于在我参加工作以后,我的一位同事想给我介绍一位女朋友,她是国营商店卖货员,人家一听说是教师,连我的基本情况都没打听,就委婉地回绝道:不想找老师。这是后话了。

后来我就来到了辽宁师范大学的地理系,至于我为什么选择地理系,当时心里也有个小算盘。因为听说地理系的野外实习多,可以到处逛,游山玩水,我很喜欢的。果真如此,我们的野外实习确实不少,四年当中真的游历、考察了很多地方,南边到上海,北面到哈尔滨,内地到呼和浩特,至于省内或大连附近的地方是经常去的。让其它系的同学们羡慕的不得了。记得刚到大学的头半年我们就去山东半岛实习,从大连乘船到烟台,然后分别去灵山、栖霞、蓬莱、崂山等地。每天学校还要给我们发一些补助费。老师们怕我们男生在实习时乱跑出现意外,每每在出发前都给我们放一个烟幕弹:这次实习,根据同学们的表现来评定成绩,每个班级有两个成绩不及格的指标。这句话最管用了,相当于紧箍咒一样,吓得我们天天围在老师的身边:帮助老师背包裹,上山的时候给老师探路,时不时地向老师请教些问题,记在本子上。尽量装出虚心的样子来。从山东回来以后,老师对我们说,鉴于各位同学的表现及上交作业情况,通过向系里申请,这次实习全部通过。

我们在实习时,装扮起来很像一位地质工作者:头戴一顶遮阳帽,左肩斜挎一部军用水壶,右肩斜挎小背篼,兜里装着罗盘,卷尺,笔记本,画图工具,有的手里拎一把小锤子,穿着胶鞋和运动服,显得很干练。外人以为我们是勘探人员呐。有一次,我们在千山实习,有一条登山的石阶,很窄,人们正在那里排队,忽然来了很多警察把那条路封上了,让大家靠边把路闪开。有人问发生了什么事,警察说来大领导了。后来我们凑到了警察跟前,说我们不是游客是来工作的。结果那个警察用对讲机和上面的人喊道:让搞科研的先过去。

我们的校园分为南北两个校区,中间被一条主干线的马路一分为二。地理系在南校区和数学系同在一栋三层楼里。二楼走廊的两端分别为阶梯教室和阅览室。阶梯教室是我们上课的地方,阅览室是看书写作业的地方。阅览室里的图书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图书是随便借阅的,高兴得我这个山里的孩子不知如何是好,简直就象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说实话,在没上大学之前,除了小时候看到的小人书以外,我很少看到课外书籍。所以我的知识储量少得可怜,以至于我的同学经常奚落我:啥也不知道。当时连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轴心国是哪几个都不清楚,中国历史上有几个主要的朝代说不出来,因为我没有学过历史。有些模模糊糊的历史知识也是听别人说的或者听说书的讲的。甚至于在刚入学时我当着很多人的面把薛宝钗读成薛宝叉,引来大伙的哄堂大笑。为了弥补过去的缺失,我拼命的读书,除了完成必修的功课之外,我阅读了很多课外的书籍,人物传记,历史小说,四大名著,中国的和外国的什么都看,涉猎的范围十分广泛。

相对来说我们地理系的课业负担较轻,经常是上午半天大课,午后半天自由学习,晚上没有晚课,所以,我们几个人便经常去学校的小礼堂看电影,为了不花钱还能看到电影,我经常替他们卖电影票,得到的报酬是免费看一场电影。周六晚上系里经常组织舞会。因为知道自己身段横粗短胖的,跳起舞来只能给大伙增加增加笑料,所以这类活动我一直不太积极。

前年,我回母校一次。看见母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分高兴。现在由过去的两个校区变成了三个,我们的教学楼也变成了崭新的高楼,图书馆也变得更加宽敞了,图书更加丰富了,校园更加整洁了,绿地也增加了,招生数也变多了,我们的地理系改成了城市管理学院了。

感谢母校!

关于大学生活的散文2:精彩的大学生活

偌大的校园,时尚的服装,匆匆的身影,有一种象牙塔的自由感觉,原本也在脑海中浮现过千万次这样的画面。大学生活是美好的,自由自在,不受约束,做你想做的事,想你所想的事。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可是也总有那样的一些时候,当你处在安静的寝室,一下子身边没有了欢笑声,没有了打闹声,没有人可以说话,在阳台看着道路上那么多人结伴三三两两的回家的回家,出去玩的出去玩,感觉分外的落寞,心里一阵空荡荡的感觉。这时候总会想很多,想念以前的朋友,想念以前的学习生活,想念好多好多以前不知道去珍惜的事。有句话说的很对,人总是在失去一样东西后才会感到这样东西的可贵。是啊,在拥有时不知道如何去珍惜,在失去后才明白这样东西对自己的重要。

时髦的着装曾是多少女孩所想要的,寒窗苦读了二十载只是为了来这大学享受几年的轻松自由生活,想想还是挺不容易的吧,然而莫名的原因又觉得自己很可笑,想想自己在高中的努力全在一次高考中决定了我的现在,我感到不公平,可是那又怎样,过去的还是过去了,好像也没什么提一提的必要,当初进了这个大学前是焦虑不安,伤心难过的。到了大学后,也许是时间真的可以治疗我们的伤痛吧,渐渐地连我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对这个结果也在慢慢地淡出我的生活了。大学的生活和高中的确是两个样,在这里最重要的或许是适应吧。其实每个大学生都清楚,只是都不愿正视这个问题罢了。即使是光鲜亮丽的外表下,也不一定是一颗快乐满足的心,外表的讲究不等于心里的明白,比起面对清醒的有目标的生活,仿佛我们都更宁愿混混沌沌的过日子,就好比是一艘船,有动力,却不知驶向何方,行行停停,终究最后也不知道会驶向何方,在它的的心中就没有彼岸存在过。

偌大的校园,靓丽的身影,在一个处于安静中的女孩看来,好像可以看到好多好多情感与感受,虽然是好多人都不愿提及的。

落叶洒满地,凉风习习,注定是每年的秋季景象,只是今年的秋季分外孤寂。

关于大学生活的散文3:大学初体验

倚在窗前,百无聊赖,左手托腮,右手无意识地扣着窗台,一下一下。窗外,黄绿相间,只剩几片叶子几近光秃的梧桐树干在这个南国的冬天显得单薄。树下,落叶累积,风一吹,缱绻而起,似金色的蝴蝶,翩然起舞,极致的漂亮。

时间就像那翩翩落叶,打给旋儿悄无声息地偷偷溜走,等到察觉到早已不复存在。转眼间已经三个月了,说长不长,还不足一个学期,说短不短,以前对大学的狂热已随时间的推移,慢慢平复,淡化。就像梧桐树叶那样浓烈的绿褪成灰黄。现在,我的大学像一杯温水,不冷不热,褪去激情。

想起那时,真真有些感慨。几个月前才接受了高考的洗礼,紧接着就迈入了大学的校门。手里拿着包包,跟在拖着行李的父母身后,略显稚嫩的脸上透着欣喜,好奇稍带激动的四处观望。面前的那条路,似乎很长,长的好似没有尽头,路两旁的树真的好绿,绿的要将人淹没。来来往往的人不间断,有的同我一样,父母陪着上学,有的是学长学姐,帮提行李,接待新生,熙熙攘攘。

报到,交钱,领生活用具,寻找宿舍大楼。在一位学姐的引导下,不停地转悠,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一路上还不时地,用自己蹩脚的普通话与之交谈,竟还自我感觉良好。晚上,一个人躺在刚刚铺好的床上,有些恍惚。虽然累一天了,可这个时候却怎么也睡不着。回想这一天,云里雾里,还没从已经是大学生的事实里回复过来。就这样,辗转反侧,大学的第一晚就这样结束。

接下来,学生会招新了,火急火燎地报名。随即,面试。站在台上,在学长学姐的注目礼下,心里紧张的声音发抖,机械地重复那背了一遍又一遍的自我介绍。学长发问,问题有些犀利,无措地绞着衣下摆。口齿不清,思维混乱,乱答一气。听到学长的一句“你可以先出去了”,如蒙大赦,迫不及待地说声“学长学姐再见”,拉门而逃。

第一个记者节,第一次上台。十几天的排练,踏着旋律,一遍一遍的重复,从毫无章法到气定神闲。站在舞台上,微微着妆的脸面无表情,即使要求要面带微笑。旋律响起,静静等候,那一刻,紧张地迈出第一步,一步步像悬浮空中,没有丝毫的真实感,却依然努力地踏着节拍。

三个月,点点滴滴,就像过电影般,彩屏一闪,一晃眼就过去了,但并非没有痕迹。开始的陌生早已成熟悉,习惯开始成自然。渐渐的,狂热也退去,开始平静的环着校园看风景,坐在图书馆里看书。三个月完成了蜕变,完成了大学的初体验。

大自然的优美散文 篇7

那年秋天,秀经单位一位大姐的介绍,认识了他,那时他在新疆当兵,回家休假,一身军装,戴着军帽,有一种军人的坚定与威武。原想这只是人生中的一次萍水相逢,以后不会再有什么故事,没想到就是他,竟然慢慢走近秀,走进了秀的内心。

秀,村里出名的美女,长发飘飘,清秀苗条,圆形娃娃脸,一双大眼睛如诗如画,有文化有气质,温文尔雅。

他探亲假快到期了,也到了该归队的时间。晚上下班时,秀在单位的大门口遇见他,看来,他是在等秀。

走了一段路,秀始终是默不做声。

“晚上有时间吗?”他柔柔地问。

“没有。”没有一丝感情色彩。

“忙什么呢?”

“洗衣服。”语气里分明有着冷漠。

“我帮你洗吧。”

“我的衣服怎么还用你洗呢。”秀感到自己似乎是用一种生气的心情在说话了。之所以如此,秀是希望他能够主动退出,总之,不再烦她。

快到家门口时,他适时地挥手而去,望着他渐行渐远的身影,秀轻轻地舒了一口气。

第二天晚上下班时,他依然出现在那里,依然走了一段路后,告别。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

“八月十五到俺家过十五吧。”

“俺没有家吗,到你家过十五。”秀没有好气地说,才认识几天啊,“我这个人有很多缺点,你没看出来吗,近视,脾气不好,总之优点少缺点多。”秀有点气愤,谁让他这么执着呢。

“缺点谁都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嘛。”听听,这倒显得他挺大方似的,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秀不再多说一句话……记不清是多少天之后,单位放假,当然他是不可能知道的,秀想他以后也定然不会去等了。没想到,早上刚做好饭,他就出现在家门口。

“你怎么来了?”

“那天晚上我在你单位等到天黑,也没见着你。我想你可能有什么事,就来看看。”秀站在门口,没有让他进门的意思,可是一想,无论如何,来了都是客,起码应该保持礼貌吧,于是让他进了家门。

这时父母上山回来了,热情地邀请他吃饭,此时秀真希望他说“我已经吃过了”,可是他偏要实话实说,吃完饭后,他又主动请缨帮忙上山刨花生,由于久旱未雨,庄稼地硬硬的,手扶拖拉机都踏不进去,一路歪歪扭扭且不说,花生全穿掉了,满地都是。无奈之下只能用镢一下一下地刨,那可是真正的体力活,炽烈的阳光烘烤,使每个人都挥汗如雨,当然他更是汗湿衣衫,可是他却没叫一声累,刨上一阵看后面秀收拾花生没跟上,就停歇一下当休息帮着收花生。

秀妈说“这个人还挺聪明呢,这只手刨累了,调换一下用另外一只手。”

“哪有什么呢,不就换个手吗。”

“你爹就不会,累死了也只能用这一只手。”

秀望了望他,心里也第一次对他有了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