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心情的随笔

2023/12/19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心情的随笔(精选10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心情的随笔 篇1

大纷飞。想到婆婆一人在,便打电话问她想吃些啥,好给她带过去。婆婆说什么都不缺,要不,你就给我带一碗街口的馄饨吧!

记不起从哪一年开始,一对的安庆夫妇倚着路边的围墙摆了一个馄饨摊。馄饨摊不大是用三轮车改装的。车子上放了两只炉子,一只炉子上放着一只大号钢筋锅,里面用一截S形白铁皮隔成了太极图案,哗哗啦啦翻滚着开水;另一只炉子上也放着一只钢筋锅,里面炖着香喷喷的高汤,离着老远都能把人馋出一嘴的口水来。整个馄饨摊全用白铁皮围起来,四四方方,整洁干净。案板上放着一盆馄饨馅,随着两双巧手上下翻飞,一只只如小白鸽的馄饨便做好了,等候着飞进那只翻滚的钢筋锅里。

俩忙忙碌碌披星戴月,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周围的人都知道街头有一个安庆馄饨摊,这里的馄饨皮薄馅多汤汁鲜,手工擀的馄饨皮,薄如蝉翼,入口柔软,新鲜的猪肉馅清香四溢,油而不腻,加上一点米醋,还有各种佐料,让人垂涎不已。每当有食客到,女的一边柔声柔气地问候着客人,一边利落地从案板上拿起二十个馄饨放进开水里,一会儿,馄饨便浮了上来,她拿起勺子将馄饨捞起,放进干净的瓷碗里,再洒上些紫菜、虾米、香菜,最后浇上一勺的高汤,一碗香气四溢、热气腾腾的馄饨便摆上了小桌。男的默默地给女的打下手,沉默得如同女性的影子。

小区的人们都爱上了这价廉物美的馄饨,也接纳了这对来自异乡的年轻人。一长,他们的情况渐渐被人传开了。原来这对普通夫妇背后竟然有一段呢。

女方不满家里对她的安排,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大胆地向心仪的人,两个年轻人一合计,只留下只言片语便溯江而上,从此踏上了漂泊异乡的行程,直到来到这座山青水秀热气氤氲的泉都香城,这才停住了四处奔波的脚步。满足了好奇心的吃瓜群众不禁感叹,看起来清清秀秀的一个女子,怎么会找这么一个男的呢?这男的浑身上下看不出有什么优点,每天除了沉默不语还是沉默不语,真不知道看中了他什么?迎着大家惋惜的目光,女的抿着嘴儿偷偷地笑,男的只是咧着嘴憨憨地摸索着光洁的下巴颏。

春去秋来,如水。十几年过去了,馄饨夫妇勤扒苦做,靠着这个小小的馄饨摊,不但在小城买了房,还有了一对女儿。每到放学,馄饨摊前不但围满了解馋的学生,还多了两个忙碌的小小身影,那是他们的女儿在为他们分担劳作的辛苦呢。

这么些年,我们已经了每天来到馄饨摊前叫上一碗馄饨。安庆馄饨成了老行署街口的金字招牌,也成了来往行人及居民生活中的一部分。不管是吃馄饨,还是扯闲篇,或者是接送放学的人们,都爱坐在他们摆在路边的小马扎上歇歇脚。馄饨夫妇从不催赶他们,总是和气地点头示意。

有一天,馄饨摊突然消失了,再出现时却只有那个沉默寡言的,少了那个笑意盈盈的女性。面对人们关切的寻问,男人红着依然一言不发,兀自默默地包着馄饨。

少了女性的馄饨摊,依旧,欢乐却少了许多。渐渐地,馄饨摊前的人越来越少,收摊的时间也越来越早了。吃馄饨的都是一些老顾客,馄饨对于他们来说,除了留存中的味道及满足口腹之欲外,更多的是与这个寡言的男人一道,坚持着,坚守着一份说不出的情愫。

我穿上羽绒服,撑起伞,冲向大雪纷纷的寒夜,去买那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

心情的随笔 篇2

雨,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给我们的校园穿上了一件透明的“隐身衣”。

在雨中,中央花园的景色显得更加美丽了。瞧,桃花在雨珠的衬托下变的更粉了,玉兰花在雨珠的衬托下变的更白了……中央花园里的一切一切都摇身一变,变的更加引人注目了。雨珠落在碧绿的叶子上,慢慢的,又顺着叶尖落到娇艳的花朵里,渐渐的,又顺着花瓣落到草丛中,不见了。啊,真是太有趣了!

同学们,自然界里一切是如此有趣,细心的你,一定会找到更多的发现!

心情的随笔 篇3

人的一生必定经历若干次离开——

离开襁褓,借助匡扶,学会了走路;

离家求学,少了呵护,知道了冷暖添减衣物;

离乡背井,独自闯荡,明白了立业的险阻;

恋人离开,繁华落尽,才明了爱情的酒原来也挺苦;

至亲老去,没有唠叨,却真的好想痛哭;

终会有一天,我们也将凝固思维、停止脚步,离开这个世界,融入黄土。

也许会留下很多遗憾,

其实也不必,

因为离开也是进步、离开也是提高、离开也是升华、离开也是解脱!

挥挥手,让离开变得美丽,微笑着开始新的征途!

心情的随笔 篇4

如果让我妄弃它,我会恋恋不舍,上面有着老师对我的告戒:“天道酬勤,相信自己!”这是郑老师离开我们学校时对我说的话。

艰苦的时候,我也会带上它。军训时,每天晚上要写日记,我就会把我的心情表述在随笔本上。记得军训的`第二天,我含泪写了一篇日记。雨变小了,军训的生活好苦啊!我好想家啊!随笔本上记着第一次军训的感受,我怎么能随便弃呢?

,让我记住更多的知识。老师要求读的《伊索寓言》和《初中必背诗文》,差不多都出现在我的随笔本上。以后要背那些诗文,会轻松、快速些。

随笔,让我有灵感写文章。在平常的一件小事、一个小细节,我都会细细地描绘它。七年级上学期的期末考试的语文作文,我得了37分,全班第二,这还归功于我的随笔本。

在本子上或随笔,我改了偷懒的坏习惯,由先到后,由多到少,慢慢地进步。在随笔本上,我更努力了。

童年时的写作,雕在本子上,长大后你会觉得自己幼时的天真。

随笔本告诉了我,写作时要语句精练,具体而微。好作文就从随笔本上来。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还是拥有一个随笔本比较好。

心情的随笔 篇5

因为情感的交流和无奈时的孤寂,爱情有时好像会游离原本温馨的港湾。在无数个寂静的夜里,在无数个雨后的黄昏,在落叶又一次飘零时,人心总是充满惆怅和迷惘。在这样的日子里多少人独自把爱的真谛来思量,又有多少人把心放在无人的旷野中飞扬。

我喜欢任心随意飘荡,沉浸在悠扬的旋律中,让音乐把自己沉醉,带到无边的遐想中感受无人境界里的自由。希冀时空能够倒流,回到无忧的年代。

年龄的增长是成熟的标志,也意味着阅历的丰富,不自然中就会多愁善感起来,把人生看得亦淡薄亦复杂。

没有过太多的经历,却看过听过无数的事例,还是想把心挑得高高的,纯情的一如花季少女,幻想着永远拥有浪漫,是否本身还不够成熟?

渴望一份纯洁的友情,没有一丝杂质,在缘份的天空下描绘一张蓝图。那抹心底的柔情和浪漫只想永存心底,偶尔将它摆放在陌生人的面前,任人体会和评论,真实的内心只有自己最明了。

是文字让我们感知世间的苍桑和无奈?太多的纷杂难道还不够我们烦心吗?为什么还要常常把心沉浸在无形的文字中暗自神伤呢?

文字是倾诉,也是艺术的加工,它能把平常的事渲染得浪漫而深情,以期达到忘我的境界,让人产生共鸣。既然如此,还是把心情区别于文字之外吧,别让心负累太重。

还有音乐,它引领着我们太多的思绪,把我们人类无尽的激情一次次煽动而放任游走。

那就不妨开启欢快的乐曲,换一种心情,别再沉醉。回想亲情的温暖,感受友情的可贵,庆幸双亲的健在,感谢一切!原来快乐并不遥远,看你如何把握!

当一颗平淡的心呈于现实,当把一颗心与他人对比,并不难发现,幸福一直萦绕在每个人的身边:爱与被爱需要用心体会,用心感受,用心珍惜!

爱是动力,让生活充满希望;爱是美学,令多少张幸福的笑脸充满活力;爱是学问,懂得爱别人才会被人爱。

落寞时情绪最容易处于消极,开心时处处是阳光。何不将阳光置于心间,快乐的心态益于身心健康,也是对他人的感染动力。感谢快乐!它离我们并不遥远,触手可及!

幸福,因为爱着和被爱着;快乐,因为善于寻找快乐,并将快乐归于平淡!

心情的随笔 篇6

转眼就是中秋节了,我们还没有一点准备,或许是因为那里气氛相对没有那么浓烈吧。半年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湍急的流走了。这天变成了昨日,昨日又变成了过去。我们期望时空定格在那一刻,想要抓住些什么,却不晓得自我想要什么。时光总是那样的公平,不曾为谁慢半拍,也不曾为谁快半拍。中秋节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地来临,我们还漂泊在另一个城市。

已经是凌晨,马路上没有行人,那里中秋的夜晚很凉,丝丝凉意占据了整个夜,路灯在月光下也变得有些暗淡了,望着月亮,从那抹银光里,似乎看到了多年前嫦娥的影子,而我们就是那后羿,只能望着月亮出神。眼睛忽然有些发涩,我们不得不收回目光,低下头后却发现,脚下那清晰的孤影触动着心底的思念。我们踩着自我的影子,开始漫无目的的行走

同样的月,有人喜有人忧,生性多愁善感的我们,看淡淡的月光有着一抹忧伤,像是一颗孤寂的心,就如今晚的月亮那般孤独,那淡淡忧伤的光,无限的悲伤,生活的不如意,就如今晚的弯月忧伤着不能圆的遗憾。

青春如同这个季节的落叶,孤独的身影在风中回荡,任风飘零。那憔悴而忧伤的叶子,静静地躺在冷冰冰的地上,生命的终结就只有碾成泥了。“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多么的凄凉。春天里这片叶子像婴儿一样声声啼哭着喜悦,长成生命一样的葱绿,而此刻它竟落得如此的凄惨。而我们们这代人的青春正是地上的落叶,时光的秋风将我们们的青春吹走了。

生活的不如意,让我们们百般的苦恼。尽管在年少轻狂的时候,拥有青春懵懂的活力,焕发无限的力量,胆敢勇闯命运的河流,踏平生活的坎坷,迈过生命的艰难,寻找生活的快乐。然而命运总是考验我们们的信心,折磨我们的意志,剥夺我们的幸福,扼杀我们的期望,埋葬我们的前途。

人世间的公平与谁理论!一样的生命,却不能一样的活;一样的活着,只能承受不一样命运。不堪负重,一无是处,生命就这样消耗殆尽,在岁月里苍老。:

如此的蹉跎岁月,任时光的风浪将自我掩埋。我们就是那无根的浮萍,在岁月的河流里漂流,随风去,随风来,居无定所,流离失所,尽在时光的流里泛滥。我们务必学会自我们调节,生活即便是痛苦,也要唯心向暖,支撑着空虚潦倒悲寂的心,也许就会变得快乐。我们渴望能在生活里得到幸福,就务必努力拼搏、追求、付出、争取,时刻谨记,告诉自我应对生活,不要哭泣,眼泪是不会博得命运的施舍;不要屈服,只有坚强才能驱散阴霾;不要自卑,只有勇敢才能在废墟中站起来。

心情的随笔 篇7

抗战胜利后八个月零十天,我卖脱了三年前在重庆沙坪坝庙湾地方自建的小屋,迁居城中去等候归舟。

除了托庇三年的情感以外,我对这小屋实在毫无留恋。因为这屋太简陋了,这环境太荒凉了;我去屋如弃敝屣。倒是屋里养的一只白鹅,使我恋恋不忘。

这白鹅,是一位将要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这朋友住在北碚,特地从北碚把这鹅带到重庆来送给我,我亲自抱了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内。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凡动物,头是最主要部分。这部分的形状,最能表明动物的性格。例如狮子、老虎,头都是大的,表示其力强。麒麟、骆驼,头都是高的,表示其高超。狼、狐、狗等,头都是尖的,表示其刁奸猥鄙。猪猡、乌龟等,头都是缩的,表示其冥顽愚蠢。鹅的头在比例上比骆驼更高,与麒麟相似,正是高超的性格的表示。而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更表示出一种傲慢之气。

鹅的叫声,与鸭的叫声大体相似,都是“轧轧”然的。但音调上大不相同。鸭的“轧轧”,其音调琐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鹅的“轧轧”,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也要它引亢大叫,其叫声的严厉,不亚于狗的狂吠。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宵小用的;见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这在大体上也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平剧里的净角出场。这正是它的傲慢的性格的表现。我们走近鸡或鸭,这鸡或鸭一定让步逃走。这是表示对人惧怕。所以我们要捉住鸡或鸭,颇不容易。那鹅就不然:它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简直不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这表示它不怕人,看不起人。但这傲慢终归是狂妄的。我们一伸手,就可一把抓住它的项颈,而任意处置它。家畜之中,最傲人的无过于鹅。同时最容易捉住的也无过于鹅。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次吃一口水,然后再到某地方去吃一口泥及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滋味,它是依着它的胃口而选定的。这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丝毫不苟。譬如吃了一口饭,倘水盆偶然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踏大步走上前去,饮水一口。再踏大步走到一定的地方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等它吃过一口饭,踏着方步去吃水、吃泥、吃草的当儿,狗就敏捷地跑上来,努力地吃它的饭。没有吃完,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看它再吃了一口饭,再走开去吃水、吃草、吃泥的时候,狗又敏捷地跑上来,这回就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了。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这时我们便替它添饭,并且站着侍候。因为邻近狗很多,一狗方去,一狗又来蹲着窥伺了。邻近的鸡也很多,也常蹑手蹑脚地来偷鹅的饭吃。我们不胜其烦,以后便将饭罐和水盆放在一起,免得它走远去,比鸡、狗偷饭吃。然而它所必须的盛馔泥和草,所在的地点远近无定。为了找这盛馔,它仍是要走远去的。因此鹅的吃饭,非有一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的

鹅,不拘它如何高傲,我们始终要养它,直到房子卖脱为止。因为它对我们,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有供献。使主母和主人都欢喜它。物质上的供献,是生蛋。它每天或隔天生一个蛋,篱边特设一堆稻草,鹅蹲伏在稻草中了,便是要生蛋了。家里的小孩子更兴奋,站在它旁边等候。它分娩毕,就起身,大踏步走进屋里去,大声叫开饭。这时候孩子们把蛋热热地捡起,藏在背后拿进屋子来,说是怕鹅看见了要生气。鹅蛋真是大,有鸡蛋的四倍呢主母的蛋篓子内积得多了,就拿来制盐蛋,炖一个盐鹅蛋,一家人吃不了工友上街买菜回来说:“今天菜市上有卖鹅蛋的,要四百元一个,我们的鹅每天挣四百元,一个月挣一万二,比我们做工的还好呢,哈哈,哈哈。”我们也陪他一个“哈哈,哈哈。”望望那鹅,它正吃饱了饭,昂胸凸肚地,在院子里跨方步,看野景,似乎更加神气了。但我觉得,比吃鹅蛋更好的,还是它的精神的贡献。因为我们这屋实在太简陋,环境实在太荒凉,生活实在太岑寂了。赖有这一只白鹅,点缀庭院,增加生气,慰我寂寥。

且说我这屋子,真是简陋极了:篱笆之内,地皮二十方丈,屋所占的只六方丈。这六方丈上,建着三间“抗建式”平屋,每间前后划分为二室,共得六室,每室平均一方丈。中央一间,前室特别大些,约有一方丈半弱,算是食堂兼客堂;后室就只有半方丈强,比公共汽车还小,作为家人的卧室。西边一间,平均划分为二,算是厨房及工友室。东边一间,也平均划分为二,后室也是家人的卧室,前室便是我的书房兼卧房。三年以来,我坐卧写作,都在这一方丈内。归熙甫项脊轩记中说:“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又说:“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我只有想起这些话的时候,感觉得自己满足。我的屋虽不上漏,可是墙是竹制的,单薄得很。夏天九点钟以后,东墙上炙手可热,室内好比开放了热水汀。这时候反教人希望警报,可到六七丈深的地下室去凉快一下呢。

竹篱之内的院子,薄薄的泥层下面尽是岩石,只能种些番茄、蚕豆、芭蕉之类,却不能种树木。竹篱之外,坡岩起伏,尽是荒郊。因此这小屋裸的,孤零零的,毫无依蔽;远远望来,正像一个亭子。我长年坐守其中,就好比一个亭长。这地点离街约有里许,小径迂回,不易寻找,来客极稀。杜诗“幽栖地僻经过少”一句,这室可以受之无愧。风雨之日,泥泞载途,狗也懒得走过,环境荒凉更甚。这些日子的岑寂的滋味,至今回想还觉得可怕。

自从这小屋落成之后,我就辞绝了教职,恢复了战前的即居生活。我对外间绝少往来,每日只是读书作画,饮酒闲谈而已。我的时间全部是我自己的,这是我的性格的要求,这在我是认为幸福的。然而这幸福必须两个条件:在太平时,在都会里。如今在抗战期,在荒村里,这幸福就伴着一种苦闷─岑寂。为避免这苦闷,我便在读书、作画之余,在院子里种豆,种菜,养鸽,养鹅。而鹅给我的印象最深。因为它有那么庞大的身体,那么雪白的颜色,那么雄壮的叫声,那么轩昂的态度,那么高傲的脾气,和那么可笑的行为。在这荒凉举寂的环境中,这鹅竟成了一个焦点。凄风苦雨之日,手酸意倦之时,推窗一望,死气沉沉分惟有这伟大的雪白的东西,高擎着琥珀色的喙,在雨中昂然独步,好像一个武装的守卫,使得这小屋有了保障,这院子有了主宰,这环境有了生气。

我的小屋易主的前几天,我把这鹅送给住在小龙坎的朋友人家。送出之后的几天内,颇有异样的感觉。这感觉与诀别一个人的时候所发生的感觉完全相同,不过分量较为轻微而已。原来一切众生,本是同根,凡属血气,皆有共感。所以这禽鸟比这房屋更是牵惹人情,更能使人留恋。现在我写这篇短文,就好比为一个永决的朋友立传,写照。

这鹅的旧主人姓夏名宗禹,现在与我邻居着。

1946年夏于重庆。

心情的随笔 篇8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最想去的地方是大海。今天我终于有机会去三亚看海了。去三亚的前一天晚上,我兴奋得睡不着觉。我的心早已飞向大海的彼岸。

第二天早上,我和我第一个起床。透过窗帘之间的缝隙,我们可以感觉到海南的早晨就像阳台上的一盏荧光灯!窗帘一拉开,明亮的阳光就照耀着大地。站在窗前,可以清晰地听到鸟儿们精力充沛的歌唱声,让人感到轻松。

晚饭后,我们直奔目的地大东海,开始了一天的旅程。大东海有很多游乐项目:水上摩托车、水下20米潜水艇、潜水、海上降落伞——令人眼花缭乱。我决定乘一艘潜艇进入大海的怀抱。

这艘潜艇是海南人用大量的钱从国外进口的。安全性能好,视线好,慢慢进入海底。真的!海底很美。有长长的海带、紫色的珊瑚、身上有条纹的斑马鱼、身上像菜刀的旗鱼、还有黄白相间的海石花让我惊呆了。导游详细讲解了美丽的水下景色的形成过程。

“啊!潜水员!他在喂鱼肠我不知道是谁打电话来的。我们热情地向潜艇对面的潜水员挥手微笑。多酷啊,这么多斑马鱼和旗鱼都跟着他。突然导游变得严肃起来,一条毒鱼出现了。毒鱼不常见,平时不出来,大多呆在洞里。

海底丰富的产品使我大开眼界。时间过得很快。潜艇很快浮出海面。我还没看够,但我只能勉强坐快艇上岸。我赤脚踩在松软的沙滩上,没有一种感觉涌向我的心。

海南的海水如此清澈,连海底的生物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海水蓝蓝的,让人感到轻松愉快。我真的很想成为一条鱼,可以在海的怀抱里自由地游泳和玩耍。

心情的随笔 篇9

星期六,阳光明媚,我和妈妈去菜场买菜。

突然,一阵大风袭来,地上多了一顶鸭舌帽,咦?这是谁的帽子呀?帽子的主人一定很着急吧,我得赶紧把帽子送回去。我刚想去捡起来,可是帽子却被一个过路人踩脏了,一辆电动车飞驰过来,又弄脏了帽子,一股无名之火从我心底冒了出来:“你们不要踩脏了帽子!”可无论我怎么喊叫,路人却对我这个小孩不理不睬,我跺了跺脚,皱了皱眉头,他们怎么这样?

这时,一位老爷爷拄着拐杖出现在我的眼前,看老人戴着墨镜,我知道这是位盲爷爷,盲爷爷显得很焦急,不停地用拐杖点着地,帽子肯定是盲爷爷的,我连忙让妈妈拦住来来往往的行人、车辆,三步变两步,跑上前去捡回帽子送给盲爷爷:“爷爷,您的帽子。”老爷爷那慈祥的笑容忽然让我感觉到一种幸福在我心中悄然滋生并蔓延开来。“孩子,谢谢你,到现在,没人理我,没人帮助我,只有你呀!”

这时,我忽然明白了,其实帮助就是一种幸福。

心情的随笔 篇10

标新立异、渴望爱情、期盼倾听......内心经历一次次的洗礼与阵痛,这是成长的烦恼,也是成长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因为在不断的自我否定和肯定时,人才可能对世界有更深层次的认知,可以容纳光明、也可以容纳黑暗。在接受着一切的同时,也在尝试着改变。生活是无法掌控的,只有不断去经历,才能发现生命的奥义。

——节选自《孤独及孤独创造出的面影》

孤独在中国强调群体的哲学的语境下,一向不是什么好词。上初中时,便学过一个词,叫鳏寡孤独,形容的是四种社会最凄惨的弱势群体。但是,在西方的语境下,孤独被赋予了不同的概念,其词根来自拉丁文soi,意思是太阳。西方哲学中,孤独描绘的是这样的一个意象,在茫茫天地中,作为单独个体的人与太阳相对,有点类似于庄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意思。

记得去年的这段时间,自己写了一篇叫《沉默的巴别塔》的随笔,记述了自己刚进入哲学这块领域的.迷茫与孤独感。进入华师整整有一年的时间了,这一年的时光过的很慢,我所学习到的知识和经历过的事情远比本科四年要多很多。一年后的我,已然与一年前全然不同,但那种孤独感却愈发深重了。

记得大二的时候,因为玩游戏的原因我喜欢上了日本战国史,特别爱看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的作品,还在这块发表了我人生中的第一篇论文。大三下时候因为考研考的是哲学,在那之后便很少看日本战国史的书了。本科大三下之后就已经没有了什么课,加上我住校外,同学之间自然很少来往。毕业的时候,一位许久不见的热爱文学的同班同学见我面之后便友情的提醒我可以多涉猎某某作家的作品,不要只看司马辽太郎的,他是日本右翼作家云云。而此时的我却已经“一只脚迈进了哲学的大门”,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喜欢日本战国史的我了。

每当我回想起这段往事,总有一种巨大的孤独感笼罩着我。浅一点的原因是除了极少数的人之外,每个人印象中停留的总是某一个阶段的那个人。而完全不会想到人的成长与变化,就连我也不例外。而深一层的则是体现在对柏拉图《会饮篇》中的一个隐喻,“人由于背叛了神,被神劈成了两半,人用一辈子的时间寻找他的另一半,想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思考。一个人必须在恰当的时间遇到灵魂上完全契合的人,这是多么难以实现的条件啊?如果能实现的话,那只能说是命中注定,抑或说是纯属偶然。

克里希那穆提有一本名叫《超越孤独》的书。读完之后,我感觉到克氏是一个有点危险的人。他给出的超越孤独的路径的方法不止是正视孤独,更是要完全打破权威。完全打破权威,成为一个独立而又自由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想想就有点恐怖。因为权威提供给我们太多安全感,比如父母,比如老师。如果一旦要打破权威,就意味着自己一个人得去面对这极其强大而又危险的世界。这是多么一件可怖的事情啊。

我日渐感觉到孤独是一个在我生命与灵魂中困扰着我、也吸引着我的问题,同时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是一个孤独的个体,我们被抛入这个世界中,生来孤独着。我逐渐开始正视孤独这个概念,而不是害怕它、一味去躲避他。

我与我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