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孤独随笔心情
老地方整理的灵魂的孤独随笔心情(精选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灵魂的孤独随笔心情 篇1
标新立异、渴望爱情、期盼倾听......内心经历一次次的洗礼与阵痛,这是成长的烦恼,也是成长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因为在不断的自我否定和肯定时,人才可能对世界有更深层次的认知,可以容纳光明、也可以容纳黑暗。在接受着一切的同时,也在尝试着改变。生活是无法掌控的,只有不断去经历,才能发现生命的奥义。
——节选自《孤独及孤独创造出的面影》
孤独在中国强调群体的哲学的语境下,一向不是什么好词。上初中时,便学过一个词,叫鳏寡孤独,形容的是四种社会最凄惨的弱势群体。但是,在西方的语境下,孤独被赋予了不同的概念,其词根来自拉丁文soi,意思是太阳。西方哲学中,孤独描绘的是这样的一个意象,在茫茫天地中,作为单独个体的人与太阳相对,有点类似于庄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意思。
记得去年的这段时间,自己写了一篇叫《沉默的巴别塔》的随笔,记述了自己刚进入哲学这块领域的.迷茫与孤独感。进入华师整整有一年的时间了,这一年的时光过的很慢,我所学习到的知识和经历过的事情远比本科四年要多很多。一年后的我,已然与一年前全然不同,但那种孤独感却愈发深重了。
记得大二的时候,因为玩游戏的原因我喜欢上了日本战国史,特别爱看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的作品,还在这块发表了我人生中的第一篇论文。大三下时候因为考研考的是哲学,在那之后便很少看日本战国史的书了。本科大三下之后就已经没有了什么课,加上我住校外,同学之间自然很少来往。毕业的时候,一位许久不见的热爱文学的同班同学见我面之后便友情的提醒我可以多涉猎某某作家的作品,不要只看司马辽太郎的,他是日本右翼作家云云。而此时的我却已经“一只脚迈进了哲学的大门”,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喜欢日本战国史的我了。
每当我回想起这段往事,总有一种巨大的孤独感笼罩着我。浅一点的原因是除了极少数的人之外,每个人印象中停留的总是某一个阶段的那个人。而完全不会想到人的成长与变化,就连我也不例外。而深一层的则是体现在对柏拉图《会饮篇》中的一个隐喻,“人由于背叛了神,被神劈成了两半,人用一辈子的时间寻找他的另一半,想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思考。一个人必须在恰当的时间遇到灵魂上完全契合的人,这是多么难以实现的条件啊?如果能实现的话,那只能说是命中注定,抑或说是纯属偶然。
克里希那穆提有一本名叫《超越孤独》的书。读完之后,我感觉到克氏是一个有点危险的人。他给出的超越孤独的路径的方法不止是正视孤独,更是要完全打破权威。完全打破权威,成为一个独立而又自由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想想就有点恐怖。因为权威提供给我们太多安全感,比如父母,比如老师。如果一旦要打破权威,就意味着自己一个人得去面对这极其强大而又危险的世界。这是多么一件可怖的事情啊。
我日渐感觉到孤独是一个在我生命与灵魂中困扰着我、也吸引着我的问题,同时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是一个孤独的个体,我们被抛入这个世界中,生来孤独着。我逐渐开始正视孤独这个概念,而不是害怕它、一味去躲避他。
我与我的孤独。
灵魂的孤独随笔心情 篇2
孤独是一种处境,更是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人类是群居动物,一旦长期独处,就感到孤单、无助、失落……这绝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种难以接受的状态。但人们往往还是不得不陷入孤独。
孤独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失恋的孤独、失亲的孤独、身在异乡的孤独、被排斥的孤独、无依无靠的孤独、失去权钱后的孤独以及由性格所致不合群的孤独等等。它的外在标志是独处,心里感受是落寞。这种孤独以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的无助感最为典型。当然,这种浅层次的孤独感将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是容易消除的,消除后继续在肤浅中徘徊。
深一层次的孤独者是思想者的孤独。这种孤独不是来自外界环境,而是来自于内心的感受,是灵魂的孤独。因为人的灵魂只有一个,有这种心境人的灵魂又都是头一无二的,永远“独处”的。他们即使面对喧闹和繁华也孤独,狂欢后会陷入更加盛大无边的孤独,甚至比在荒漠中更甚。这种灵魂又往往缺乏明确的主张,左顾右盼,不知走向何方,只有找到同道者的时候,孤独感才能慢慢消失。但这是很难做到的事情,所谓 “知音难觅”就正是指这种情况。有幸寻到知音后将幸福地一同走向前方。
神话电视剧《古剑奇谭》中,有一种叫做“梦幻枝”的植物,能消除人的孤独。使用方法是:用法术把人催眠后,给睡眠者含上梦幻枝,他就会长眠不醒,在梦中他的一切理想都能实现,一切愿望都能满足,处于快快乐乐的状态。但当他醒来之日也就是死亡之时。这种方法即使有,大约也没人愿意用。它是用虚假而残酷地方法告别孤独,更重要的是它不能引导人走向前方。
我们读书人无论是在环境上还是心灵上,独处的时间都要比一般人长得多,会经常体会到这种难捱滋味。
但是,这种孤独也有好的一面:是灵魂生活地展开,它把我们学到的知识经验进行内在的整合,实现外来印象的自我消化,拓展丰富了我们的内心世界。有时独自面对事物能获得许多在书本上得不到的启示:一次我到山东威海的成山头旅游,那里的大海礁石很美,最后我把目光停留在佛像上。我长久的注视着大佛的面部表情:那种平静、恬淡、慈悲、深邃……让我久久的思索不忍离开,渐渐地使我深深的醒悟、震惊。刹那间,我好像读懂了好多好多的东西,还有好多好多东西似懂非懂,更有好多好多读不懂的东西,这是一本深奥的大书,需要慢慢地去研读、体悟、咀嚼、消化……
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独处可以增加灵魂的深度,不能忍受孤独是一个灵魂空虚的人。
还有一种孤独是真正的孤独,是曲高和寡的孤独,典型的是尼采式的孤独。
历史文化的星空,群星灿烂,那最早出现的,未必是最明亮的星宿。有的星宿孤独地燃烧着,熄灭了,很久很久以后,它的光才达到我们的眼睛。尼采就是这样一颗星。一百多年前,这位默默无闻的德国哲学家漂泊于南欧的山水之间,他的文字,钟山水之灵秀,清新而隽永;他的思想,纵横奔驰,携雷携电。然而,这个世界却把他遗忘了。他的一生都是在孤独中度过……
尼采在一首诗中写道:“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他的生前身后为他的诗做了诠释。
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一步一步地走向孤独的。
尼采1844年生于德国,他的祖父是写有神学著作的虔诚信徒,父亲和外祖父都是牧师。1865年,21岁的尼采在波恩大学攻读了半年神学和古典文学之后,断然决定放弃神学,专修古典文学。这对于一个牧师世家的子弟来说,是一个反叛。他,得罪了整个家族。
1869年,25岁的尼采在李契尔教授的推荐下,到巴塞尔大学任古典语言学教授。李契尔在推荐信里不无夸耀的说:尼采“将在德国语言学界名列前茅。”尼采的就职演说也令同行叹服。但这位前程无量的学者不去琢磨柏拉图古典语言的精妙,而是用“酒神精神”去批判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这使他在德国语言学界被孤立。
接着,他又批判了最好的朋友,德皇威廉一世推崇的大音乐家瓦格纳等人,并和其彻底决裂。这次他不是像上两次那样只是得罪了某一部分人,而是彻底的被时代放逐了,陷于彻底的孤立。他不断的走向孤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的灵魂注定不得安宁,不断地摒弃曾经推崇的一切,打碎一切偶像,不断进入新的领域。他总是不断地在寻找。
他寻找什么呢?他在探索创造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他要重新评估一切价值。这样的人,在他面前没有禁区,他向一切传统思想挑战。他在真理的险峰上越攀越高,同伴也就越来越少。最后,他将自己逼进了沙漠。他要将自己的全部,连同遇到的一切,都化作烈火和光明,他在为自己的思想而战,他给西方哲学带来颤栗。
对人生和世界有独特感受的他,当然十分渴望被理解,得到支持和爱。可这也是最不容易得到理解、支持和爱的。这一点他自己也非常清楚。尼采说自己是新世纪的“早产儿”,他是在为未来写作,到那时他会有读者,会受到赞美,会得到支持和爱。
他果然一语成谶。
他孤独了一生。孤独又是一个充满危险的避难所,长久的孤独会使人精神沮丧,意志瓦解,会使人病弱、奥伤、屈服,乃至毁灭……尼采自己最后也疯了。他去世后,他所希望的一切,都来了。
这就是孤独者。但他们不后悔,这条路永远断不了,永远有人走。
真正的探索者天性是最坚强的。这样的人精神足够充实,在沙漠中不会沮丧,反而感觉到孤独的乐趣;这样的人精神足够热烈,在冰窟中不会冻僵,反而感觉到凛冽的快意。这样的人虽然不能给人提供万应不变的现成答案,但他们有探索的真诚和勇气,反映出探索途中的曲折和悲欢。爱的火焰在那里燃烧,智慧的光芒在那里照耀。他为解决人类面临的某些重大的根本性问题而激动,他们为此会奋斗不息……
灵魂的孤独随笔心情 篇3
又是一个雨天。滴滴嗒嗒中,倾听着雨的心事。不断地,落下。迎接他们的,是一个世界,是各种心情的人。局内中的我认为自己是局外人,只因为如今没有了雨季来临的感觉。没有了情感?不,此时的“没感觉”,恰恰是一种奇妙的情感。我,在雨中。这么简单,想写自己也不知在想什么的事。未来?旅程?还是折好的记忆?前方的路,在那里吧。不知是什么,不知如何走。那好,便不去想太多。雨,在哭泣?是悲伤,还是欣慰?我愿它是悲伤,但转念又厌它的多愁善感;我愿它是欣慰,但它有何欣慰?只留住复杂的思绪,随春水东流罢。回过头,打着伞,走上向前的路。是直道,便信步而行;有弯路,也用脚丈量。呼吸着过滤后的空气,有些清醒,又有些恍惚。
于是,便不想了罢。我喜欢这种感觉,在淡淡哀愁中独自欢欣,不知道为什么,不想去探求缘由。
就这样罢,弄雨生思。多了些想法,却又少了许感受。在雨天,我便在复杂中单纯,在惆怅中欢笑,在伤感中感到慰藉。你说这是什么?无聊话语,亦或是癫人的疯话?罢,罢。一切的一切,不都是这么让人困惑,这个世界,不是都处在这迷茫矛盾之中么?我们以为我们懂得了什么,他们笑我弄错了许多。对,就是这样,针脚灵动,编织出可笑缥缈却有这么真实的世界。
雨中的思绪,又被击打起。静静地,我好像明白了什么,又故意忘记了什么。呵呵,谁知道呢?又在写什么?
卷起书卷,卷起思绪,来,听雨……
灵魂的孤独随笔心情 篇4
午夜,我拥有着无尽的能量,写些小句子,唱着小的情调,为自己打上节奏,我很多的时候,是睡不着的,感觉现在这时候很有能量
午夜,就像是我在沙漠中独自远行,也像是大海里飘荡,很多的时候还很像是宇宙中的一科陨石,没有了重心,没有了思维,没有了动力。没有了载体,就像是浮萍。
午夜,我独自坐在电脑前晃悠,看着即将过去的今天,望着即将到来的明天,我傻傻的等着时间一秒一秒的过去,看能不能等待时间有停下来的那一秒钟,因为我只想我就停留在此刻。
午夜。像是幽灵般,有时候都把我给吞噬了。我完无体肤,我蜷缩着身子,用力的呐喊,声音都快淹没了这个世界,但是我还是一个人,没有人听见我说话。
午夜,是黑夜和寂寞,是一个人的对话,我悄悄的留下带着咸咸的泪水,在黑夜里我找到了寂寞,把他放在我的怀里,轻轻地对他说,别怕,你是好好的。没有人带你走。
午夜,是挣扎,是妥协,是徘徊,是急躁,是安静,狠狠的睁开眼,刚才的那些美好原来都是一个梦,梦中的世界很和谐,我得到了我很早以前就得到了的东西,我就笑啊笑啊,发现就在我一睁开眼的时候,都没了。我沮丧极了。
午夜,我只想睡了,但是我想起了我的那些往事,一幕幕,那些回忆都给我带来这么多的温馨,实在是很美好的事情,午夜,我时常想起我在这个时候的时间段。
灵魂的孤独随笔心情 篇5
没有当过教师的人,可能认为教师工作只不过是给学生一天讲几节课而已,其实教师的工作并不是仅仅如此,教师工作并不轻松,现把1973年冬季的一天,我的工作情况记录于下。
早晨5点半钟起床,洗漱好后,6点钟骑上自行车,披星戴月,匆匆忙忙的向学校进发,组织并参加语文教研组的政治学习,那时早晨开会学习是常事,7点半钟政治学习完后回家,在半小时内“狼吞虎咽”似的吃完早饭,顾不上洗刷碗筷又上班去了。
8点钟到教室看看学生到校情况,顺便和学生交流交流,急时发现解决一些班级和学生问题。8点15分回到办公室开始备课,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就必须备好课,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研究教学目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上午第二节课后到操场督促检查学生做课间操情况。第三节和第四节课是我的语文课,站在讲台上讲课,不许坐在椅子上讲课,这是职业道德要求这么做的,两节课90分钟,11点半结束上午的工作。
下午2点钟去上班,2点半钟到教室督促检查学生做眼保健操,给学生布置班级工作。回到办公室批改学生作业,学生作业有基础训练和作文,尤其是学生的作文是比较难批改的,批一本中学生作文大约5至10分钟左右,班级有46个学生,批完这批作文约需5个小时左右。课外活动时还要找差学生谈话,解决他们的问题,教书还要育人。下午6点下班。
吃完晚饭后,要到学校给学生上晚自习,7点到9点,2个小时,然后才能风尘仆仆把家还。今天我在岗工作11小时,这就是我做为一个教师度过的一天。
灵魂的孤独随笔心情 篇6
过了两天昏天黑地的日子,总算是把一本喜欢的小说看完了。其实无论是看电视剧也好还是小说也罢,看到最后大圆满结局的时候,总是在满足之外,内心有着一定的空虚,感觉接下来不知道该做什么才好。
人大概总是这样吧,高兴的时候总是伴随着一丝的失落。当然偶尔也会在静下心来的时候去回味书中的一些故事情节,教给人的一些做人的道理。
人性之间的善与恶,天堂和地狱好像真的只是在一瞬间,是更多的时候是生活中日积月累的沉淀。一个人的生长环境,一个人所接触的人,因为一些事情的改变,确实能够引人深思。
不过回归于现实生活中,也告诉自己说,其实对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普通老百姓来说,一些涉及到人性的犯罪,其实还是挺少见的。
虽说艺术源于生活,但毕竟也高于生活。书中给人的一些反思,不过在告诉我们说,一定要做那个善良的人。
安安静静的一个下午,看完了一本小说之后,应该回归正常的生活,写作业或者做一些别的事情,都是挺不错的。
心情也变得平静了好多,也该把自己从小说的世界中抽出来,回归于正常的生活,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实问题,才是自己当下最应该做的事情。
灵魂的孤独随笔心情 篇7
要是能在寒假里看到大海和下海游泳、潜水那该多么快乐啊!这次呀,我就度过了一个这样的寒假。
曾经在夏天的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到过北海、大连和青岛,从那时起我就深深地喜欢上了大海。冬天的大海是什么样的呢?我十分向往。这次寒假前,爸爸妈妈告诉我,如果期末考试成绩理想,还能够当上三好学生,我就能够实现这个愿望。
我努力地考出了好成绩,也当上了三好学生。寒假里,妈妈带我坐飞机去了海南岛。那里真美丽啊!绿色葱葱,鲜花盛开,到处都长着又高又大的椰子树,我还喝过又香又甜的椰子汁。在海南的几天里,我看到了万泉河、听了红色娘子军的故事、参观了博鳌论坛、逗小猴子和孔雀照了相……最有趣的还是潜水了:在大东湾,我戴上潜水镜,穿好潜水衣,身上背着一个氧气瓶。潜水教练在岸上讲完了安全要求和海底的各种手势,就拉着我的手下水了。我十分激动,感觉自己象小鱼一样,好象来到了美丽的水晶宫。在海底,我看见有许多彩虹一样的小鱼在身边游来游去,还发现了我最喜欢的小丑鱼;还有美丽的珊瑚,摸一摸,象果冻一样,软软的。在水下,我还可以做在地面上不能做的动作,比如慢慢翻滚……太好玩了,直到潜水教练提醒我该上岸了,我还舍不得走。我在心中默默地对小鱼说,我还会来看你们的!
同学们,你们说我是不是过了一个理想的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