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散文
老地方整理的苏州散文(精选10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苏州散文 篇1
狮子林别具一格,它荟簇了苏州诸园林的风格。它那精巧、古老的建筑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我终于来到了这个历史久远的园林游览。
走过狮子林门前的小路便走进了园门,园内小草一尘不染,全是的。嫩柳的长发摇摇欲坠一伸手就摸得到。
狮子林的假山真奇妙。你看!这座假山,小巧玲珑,耸立在圆形花坛中心的水池里,都是用砂礓垒成。从远处看,四座五米高的山峰试比高低,虽然比不上黄山四绝——温泉、云海、奇石、怪松中的奇石,但也算的上是挺拔俊绣,别有一番情趣。奇石旁边是一棵青松,象一把伞。荷花在水中争着开放。真有一点
树红花的感觉。
我继续往前走,看到前面有座亭子,叫真趣亭。听导游阿姨讲,这个真趣亭是乾隆皇帝亲手题上去的,为什么呢?这里边就有一个故事了!皇帝来到狮子林游玩。主人想:“如果我自己招待,招待不好就将会惹来杀头之罪。哎!我可以叫隔壁的状元来帮我招待啊!”他马上请来了状元。皇上来了,状元便带者皇上游览了起来。状元果然把皇上逗地乐哈哈。状元带着皇上来到了石头迷宫,皇上一看边产生了兴趣,一咕噜就钻了进去。整整绕了两个时辰才绕出来。出来时说了三个字:真有趣。所以皇上把亭子提名为真趣亭,并把“有”赐给了状元。
狮子林你太好玩了下次我来苏州还要来玩!
苏州散文 篇2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天堂我没有去过,因为去了就回不来了,而人间的苏杭那到是去了好多次,特别是苏州去的次数最多,最喜爱的是它那恬静的小巷。它整洁幽深,曲折多变。巷中的路有铺青石板的,有铺人字形青砖的,还有毛石碎拼铺成的。巷子的两边便是黛瓦粉墙的房舍及高高的院墙,墙上爬满了长春藤,紫藤;间或还有红杏出墙媚过客,花枝探首卖风骚。当然苏州水巷更是那苏州街巷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幽静谧的水巷,水网交错,石桥横跨、河埠驳岸、绿波荡漾、可谓是城在水中,人在水上,市井街坊或两街夹河,街河并行,或一侧是街一侧却是高低错落,层次丰富,古色古香,千姿百态的临水民居。远观近看:岸边绿树影摇河,小船缓缓水上逰,垂柳依依迎远客,行人如在画中走。真是一派诗情,一片画意。唐诗人杜荀鹤①曾写道:"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苏州小巷不仅美丽,而且,每一条巷子都能牵出一个生动的典故。幽静的小巷总能创造出许多才子佳人的故事来。特别是吴中四大才子②,百姓耳熟能详,艺人经久传唱,我不是才子,但却遇到过佳人。
她的家住在苏州观前街东面的临顿路书院巷尽头的院子内,她并不是书中描写的小姐碧玉绣楼佳人,而只是在昆山县征仪乡插队的知青,姓白名丽娟,巧的是和我的亲戚同在一个村,就在我探亲访友的过程中认识了她,她很漂亮,说话时浓浓的吴语特别动听,究竟是我的要求还是她的邀请,这有点说不清。就在那年的盛夏,我去了她在苏州的家。由于乘的是慢车直到傍晚五点才到她家,见到我的到来她很高兴,接过我背着的包,忙着给我打水洗脸,并帮我擦汗,由于靠得近,我闻到她身上散发出来少女特有的清香,她让我坐在院子里的大枣树下,给我泡了杯茉莉花茶,说了声要帮母亲烧晚饭,就进屋去了。我环顾四周,觉得院子很大,估计住有好几户人家,院内有一棵高大的枣树,沿墙边栽了许多蔷薇、月季和茉莉,砖砌的花台上摆放着几盆蕙兰,此时正散发出阵阵香气,两户紧挨的人家的交接处竟有一座假山水池,这院子浑然就像是一个浓缩了的苏州园林。
吃完了晚饭,她忙着给我烧洗澡水,安排我洗完澡后,她还特意在院子里放上茶几和躺椅,让我舒舒服服的躺下,这才去洗澡,洗完澡后她披着长长的头发坐到了我的身边,用那浓浓的甜甜的吴语告诉我,今晚她住到同学家,到下半夜天凉了可以到她房里睡,明天陪我去游玩苏州园林,唯恐我对苏州园林不感兴趣似的,特别对我有声有色地讲述苏州园林的特色。我看着她,觉得沐浴后的她是那么的漂亮,长长的秀发随着她说话时的摆动显得很妩媚,弯弯的眉毛下长着一双动人的眼睛,特别是那红红的嘴唇和雪白的牙,说话时的闪动更是诱人。大约九点她才离开我去她同学家。
第二天她如期而至,陪我吃早饭后便背上我昨天带来的包,带我去逛公园,此刻我看到她背着的包比我带来时饱满了许多。出了她的家,就沿着小巷一路走去,她说,从她的家去苏州的园林用不着乘公交,过街穿巷一样能到,所花时间和乘公交车也差不多,而且过街穿巷还能看看苏州古城的老街小巷的风貌,我本来就想和她多呆在一起,这样好的建议我怎么会反对,她勾着我走过一条又一条的小巷,同时给我讲述这些小巷里所发生的故事。
游玩了两处园林,她送我到火车站,把那一直替我背着的包交到我手上,并对我说包中有洗净的水果,口渴了直接可以吃。
进了检票口,我没走多远,腾然回首只见她还站在那儿,见我回头看她,便高高的举起右手,散开手掌中擦汗的手帕向我挥舞,那粉红的手帕就像似飘动的火焰,在向我发出心中的祝愿。此刻,我忽然有一种难以割舍的心情油然而生,我机械地向她挥着手……
自此以后我没去过她的家,再也没有见到过她,可我不会忘记在那高高的院墙里有那美丽的身影,甜甜的语音,秀美的笑容,柔柔的温情,更不会忘记那青石板铺就的幽深小巷,因为那小巷有我走过的脚印。
苏州散文 篇3
左边是园,右边是园。
是塔是桥,是寺是河,是诗是画,是石径是帆船是假山。
左边的园修复了,右边的园开放了。有客自海上来,有客自异乡来。塔更挺拔,桥更洗练,寺更幽凝,河更闹热,石径好吟诗,帆船应入画。而重重叠叠的假山,传至今天还要继续传下去的是你的匠心真情。是你的参差坎坷的魅力。
这是苏州。人间天上无双不二的苏州。中国的苏州。
苏州已经建城二千五百年。它已经老态龙钟。无怪乎七年前初次造访的时候它是那样疲劳,那样忧伤,那样强颜欢笑。失修的名胜与失修的城市,以及市民的失修的心灵似乎都在怀疑苏州自身的存在。苏州,还是苏州吗?
苏州终于起步,苏州终于腾飞。为外乡小儿也熟知的江苏四大名旦香雪海冰箱,春花吸尘器,孔雀电视机,长城电风扇全都来自苏州。人们曾经担心工业的浪潮会把苏州的历史文化与生活情趣淹没。看来,这个问题已经受到了苏州人的关注。还不知道有哪个城市近几年修复了复原了这么多古建筑古园林。在庆祝苏州建城二千五百年的生日的时候,1986年,苏州迎来了再生的青春。一千五百年前的盘门修复了,是全国唯一的精美完整的水陆城门。环秀山庄后面盖起的“革文化之命”的楼房拆除了,秀美的山庄复原,应令她的建造者的在天之灵欣慰,更令今天的游客流连忘返,赞叹不已。戏曲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刺绣博物馆……纷纷建成。寒山寺的钟声悠扬,虎丘塔的雄姿牢固,唐伯虎的新坟落成,苏州又回来了!苏州更加苏州!
当我看到观前街、太监巷前熙熙攘攘的人群,辉煌的彩灯装饰的得月楼、松鹤楼的姿影,看到那些办喜事的新人和他们的亲友,听到他们的欢声笑语,闻到闻名海内外的苏州佳肴的清香的时候,不禁为她的太平盛景而万分感动。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麻烦、冲撞、紧迫、危机与危机的意识,然而今天的苏州,得来是容易的吗?会有人甘心再失去吗?
不,我不能再在苏州停留。她的小巷使我神往,这样的小巷不应该出现在我的脚下而只能出现在陆文夫的小说里,梦里,弹词开篇的歌声里。弹词、苏昆、苏剧、吴语吴歌的珠圆玉润使我迷失,这真怕听这些听久了便不能再听懂别的方言与别的旋律。也许会因此不再喜欢不再会讲已经法定了推广了许多年的普通话——国语。那迷人的庭园,每一棵树与它身后的墙都使我倾倒,使我怀疑苏州人究竟是生活在亚洲、中国、硬邦邦的地球上还是生活在自己营造编织的神话里。这神话的世界比真的世界要小也要美得多。她太小巧,太娇嫩,太优雅,她会使见过严酷的世界,手掌和心上都长着老茧的人不忍得去摸她碰她亲近她。
一双饱经忧患的眼睛见到苏州的园林还能保持自己的威严与老练吗?他会不会觉得应该给自己的眼睛换上纯洁的水晶?他会不会因秀美与巨大这两个审美范畴的撕扯而折裂自己的灵魂?他会不会觉得自己和这个世界已经或者正在或者将要可能成为苏州的留园、愚园、拙政园的对立面呢?他会不会产生消灭自己或者消灭苏州这样一种疯狂的奇想呢?
更不要说苏绣乃至苏州的佳肴美点了。看到那一个个刺绣女工的惊人的技艺和耐心,优雅和美丽,我还能写作和滔滔不绝地发言吗?能不感到不好意思吗?还有勇气或者有涵养去倾听那些一知半解的牛皮清谈、草率无涯的胡说八道吗?在苏州呆久了,还能承受那些乏味、枯燥与粗野的事情吗?
苏州的刺绣,沉静的创造。苏州的菜肴,明亮的喜悦。苏州的歌曲,不设防的温柔。苏州的园林,恬美的诗情。苏州的街道,宁静的幻梦。而苏州的企业和企业家,温雅的外表下包含着洋溢的聪明生气。这一切都是怎么发生怎么留存的?她怎么样经历了那大起大落大轰大嗡多灾多难的时代!
苏州是一种诱惑,是一种挑战,是一种补充。在我们的生活里,苏州式的古老、沉静、温柔已经变得越来越陌生。而大言欺世、大闹盗名、大轰趋时的“反苏州”却又太多了。苏州更是一种文化历史现实未来的混合体。苏州是一种珍惜,是一种保护,对于一切美善,对于一切建设创造和生活本身的珍惜与保护。也是一种反抗,是对一切恶的破坏的无声的反抗。虽然,恶也是一种时髦,而破坏又常常披上革命的或忽而又披上现代意识的虎皮。我真高兴,七年以后,我有缘再访苏州。我们终于能够平静下来,保护苏州,复原苏州,欣赏苏州,爱恋苏州了。我们终于能珍重苏州的美,开始懂得不应该去做那些亵渎美毁灭美的事情。在历史的惊涛骇浪和汹涌大潮当中,在一个又一个神圣的豪情与偏狂的争闹之中,在不断时髦转眼更替的巨轮与浪头之中,苏州保留下来了,苏州复原了,苏州在发展。苏州是永远的。比许多雷霆万钧的炮声更永远。
苏州散文 篇4
早春三月,微微雨,空气中飘逸着栀子花的清香,撑起一把花折伞,走进雨巷中,走进苏州的平江路,听雨,看雨,数雨,一寸一寸感受雨的清澈与细微,绵绵的雨声里,路面把这小巷衬得玲珑剔透,意味深长,小桥流水的苏州,宛若含苞的白莲,质朴而雅致地静静盛开。
印象苏州,风是古风,水是遗韵,远眺虎丘塔,古意绵深,近赏拙政园,别致清幽。遥想当年,东晋文化之清雅,南朝歌舞之升平,隋唐运河之繁华,五代之南唐吴越,宋词元曲,明清才子,民国威武亦铿锵,所有的前尘往事,全都被笼罩在这浩浩茫茫的姑苏烟雨之中,朦胧中,雨滴滑落叶尖,沁入我的衣领,让我和它一同感受这初春的绿意盎然,写下心底最纯净的文字。
下半日,雨渐渐停歇,光线透着些许暗淡,雨中洗涤过的苏州,宛若水庄典雅的绣娘,用纤细的针线缝制时光。江南生烟,浮生如梦,纯美姑苏,古典情怀。这样的氛围,寻一幽雅之处,赏昆曲评弹,品碧螺春茶,追随着美丽凄迷的唱腔,繁复似梦的评弹,眼前呈现的,是民风累累,是绕梁三日,是天上人间!
夜晚悄悄地来临,月色中的山塘街,夜色中的金鸡湖,古老江南的符号随处可见,怀旧与创新共存,现代与遗韵辉映,传统而奔放,文明亦开放,正如苏州人内敛,散淡,平和的性格一样,这才是苏州的城市魅力所在,看似山水韵灵,实则天人合一。
在苏州,这样的风景,这样的抒情,早已融入到我的性格里。在我眼中,苏州无疑是座特别的城市,近处是运河,远处是太湖,山的沉稳,水的灵动,桥上行人,桥下流水,安静或者喧嚣,悲伤或者喜悦,一切都是那么温柔,从容而华丽。苏州,是当今中国理想化城市的一个缩影,一面保留着质朴,淳古,雅韵,幽致的文化底蕴,一面在经济上新颖时尚,气象万千,文化的生命力在于穿透历史,活到现在,而这正是苏州人文精神的最特别之处,苏州,这条被人们世世代代所阅读的河流,也必将在未来流进更多人的心底,涤荡那些蒙尘的心灵,让人们展现出最清澈最明亮的自己!
选一处风景,依山傍水,草长莺飞,静心修性,居陋室而吾心不陋。
择一城终老,宜人气灵,云淡风轻,坐谈杯盏,享年华而吾心不华。
苏州散文 篇5
第一次知道苏州甪直,是因为这个“甪”字,它认识我,可我不认识它。查阅字典,才知道读lù,于是在这个夏天终于成行,来到被称为神州水乡第一镇的水乡泽国。
这座古镇,与苏州古城同龄,具有2500多年历史,被阳澄湖、万千湖、金鸡湖、独墅湖等五大湖泊围拥,水乡泽国,名副其实。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小桥流水人家这种江南典型的布局,而且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
从主入口进镇,第一个必游的景点是创建于梁代的保圣寺。该寺原名保圣教寺,自梁至清,几经兴衰,在明代规模盛大,有二百多间建筑,与兴福寺、定慧寺、戒幢寺并称江南四大寺院。现在我们看到的保圣寺山门是按乾隆年间的原貌重修的,而天王殿则是按明代原貌重建。
保圣寺古物馆里有唐代杨惠之所塑的九尊泥塑罗汉,历经千年沧桑变迁,仍然保存完好。因为是珍贵文物,所以不能照相,只能让游客一饱眼福。门外有一棵百年枸杞,斜倚在溪石上,郁郁苍苍,吸引大量游客在这里照相留念。
白莲寺遗址已经是满目疮夷,这座同样建于梁代的古寺,如今只有唐幢宋础,隐约可见昔日风貌。寺西则是陆龟蒙墓园,如今尚存斗鸭池、清风亭、垂虹桥,两只饲鸭醋是唐代原物。陆龟蒙家世显赫,诗文两绝,却怀才不遇,隐居农村后成为后世称道的农学家,这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了。
墓园的三株古银杏,据说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当年陆龟蒙手植。当年的建筑如今只剩下断垣残壁,唯有这三棵古树,却从容笑看风云,不管历史如何变迁,它们仍然屹立如故。
保圣寺西南的叶圣陶墓可就气派多了,旁边有叶圣陶纪念馆,粉墙黛瓦,是2000年重建的,叶圣陶先生曾在这里执教。
提到叶圣陶,就能想到课本里小说名篇《多收了三五斗》,而提到的那家米行原型,万成恒米行,如今建成万盛米行,就坐落在古镇,再现民国年间江南米市的风貌。
沈宅建于清同治九年,应该算是古镇最豪华的宅第了,这里是同盟会会员沈伯寒的故居,宅院的布局是当时比较常见的前店后宅格局,前后共五进。
甪直的另一处大宅则是萧宅,建于清光绪年间,宅侧有一条备弄,长约一百五十米,是甪直古镇现存最完好的清代民宅。宅院原为镇上杨姓武举人所建,后来售与里中望族萧冰黎,故称萧宅。现在是著名影星萧芳芳影视艺术馆,展览萧芳芳的艺术人生。
江南文化园在古镇北侧,以甪直古镇资源、吴文化和江南水乡神韵为依托,于2010年开园。虽然是新建景观,几乎很难找到古镇的那种味道,不过风景还是很不错的。湖面波涛初平,湖畔的仿古建筑大气典雅,游船比古镇里的要精致,可见是新造的。由于文化园很大,不像古镇那么拥挤,游客可以从容游览。服饰和家具博物馆就在这里,不过张省博物馆不含在联票内,需要另外购票。
甪直历史文物馆也坐落在文化园,在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甪直的历史变迁,约6000年前这里就有先民聚居,馆内有原始村落模型,展示先民当年生产和生活的场景。值得一看的还有不同时期的水井,良渚文化、西周、东周时期的文物。
我们这次游玩的最后一站是王韬纪念馆,是往回走的时候游览的,进来的时候被忽略了。这座宅院建于清道光年间,原是沈再先的老宅,后开设为近代思想家王韬的纪念馆。
甪直被冠以“桥都”的美誉,在小小的一平方面公里内,宋、元、明、清各代兴建桥梁七十余座,现存四十一座。穿桥走巷,江南的古镇风貌就扑面而来。或许我们挑了一个黄道吉日,天气晴好,游人众多,未免有点美中不足,但也可以说明甪直的人气啦!
苏州散文 篇6
明天爸爸就要带我去苏州玩,今晚我高兴的已经睡不着了。在床上翻来覆去的好像在烙饼。
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透,我们就出发了。一路上爸爸给我讲了苏州的概况。
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的长江三角洲平原,东靠上海,南界浙江,西濒太湖,北临长江。它的历史可上溯到6000至7000年前。说起苏州城市的特色,基本可以,概况括为“三位一体”,即:古城、水乡、园林城市,因而自古以来就有“东方威尼斯,秀甲江南园”的美誉。它的主要景点有宋代的沧浪亭,网师园,元代的狮子林,明代的拙政园、留园,清代的怡园、耦园、鹤园、环秀山庄、虎丘,寒山寺、天平山、灵岩山等……
正说着,苏州已经到了,我们的第一站是虎丘。“七里山堂到虎丘”。经过热闹的山塘街我们来到虎丘的山门海涌桥。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景区方圆230来亩,最高处海拔仅34米。然而,在这里大大小小分布着50多个景观呢!
进入山门,正前方的那座虎丘塔已经进入我们的眼帘,那就是虎尾了。刚才走过的山门就是虎头,门口的两口古井是虎的双眼,左右对称的八字护墙是双耳,临山塘河的石阶是牙齿,隔岸的照壁是嘴唇,再往前面的断梁殿是咽喉,整座山就像虎身……
踏上山道,进入景区我们游览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景点。这条长约数十米的山道,点缀着憨憨泉、试剑石、枕头思、仙桃石以及真娘墓等名胜古迹,着你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穿过一个圆洞门,我们来到了虎丘最美丽的地方——剑池。这里四周石壁合抱,有一种形式奇险,气象萧森的感觉。狭长形的水池,南稍宽而北微窄,状如宝剑,池水清澈甘冽,唐朝时曾被品为“天下第五泉”。峭壁前,有摩崖石刻“风壑云泉”4字,右壁上有“剑池”两个篆体大字,相传是书圣王羲之的笔迹。
过双桥往西,再经雪浪亭北上,来到虎丘塔前。只见虎丘雄踞塔园中央,塔身显得有点苍老班驳,但依然矫健挺拔,姿色迷人。众所周知,意大利有座举世闻名的比萨斜塔,虎丘塔要比比萨斜塔早建400多年,所以虎丘塔有被称为“东方斜塔”。
不知不觉一天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该回家了。在车上我想虎丘不但有山的风骨,也有水的柔姿。最后,我想借用古人的两句诗来评价我们今天的虎丘之行:平生游览遍天下,游之不厌惟虎丘。
苏州散文 篇7
就在寒假过年之际,我们去游了太湖,赏了美景。
那天,是一个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的好日子,谁能说这不是上天赐予我们的一个游赏风光的大好机会呢?我们趁此机遇,心中充满了对太湖的向往,朝着那个铭刻在心中的地方前进。
在途中,远远地就望到;了那个标志性的建筑,一个形似“0”,却又少了下面一部分的奇特的酒店。到了那,才发现那里的游客十分之多,但大多不是被酒店所吸引的,更让他们叹为观止的是那美丽绝伦的太湖,太湖的湖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是如此的绚烂,平静的湖面上不时有划艇掠过,从而一波波的浪滚向岸边,别有一番风趣,另外,太湖中的船只也零零落落地散步各地,一阵阵大风吹来,它们却纹丝不动,为这湖面上添加了趣味,游艇在那中间穿梭,仿佛坐落在大西洋之中,与海面上古老有神秘的船只近距离接触,颇有新奇感,而隐约中也透露出太湖的魅力,让人记忆有新,美不胜收。太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可它却不失美丽,这次游历,让我见识到了一个新的太湖。
苏州散文 篇8
苏州因水成市,故以桥多而闻名于世,所谓:“绿浪东西南北水,红阑三百九十桥”(白居易诗)。在苏州从古至今所建的众多桥梁中,魅力独具的我想得数宝带桥了。宝带桥横卧于运河与澹台湖之间,桥长千余尺,桥洞五十三个,就像一条长长的玉带,平缓地飘浮在宽阔的水面上。每到中秋月夜,便能见到”宝带串月”奇景:五十三孔连缀倒映水中,虚实相映间,水中有五十三个“月亮”串连……于是,宝带桥成了苏州人中秋赏月的绝佳去处。怎奈宝带桥已废弃,如今不免生出几分寂寥。
今春的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单车去看看久违了的宝带桥。原来沿城东运河的那条马路可通宝带桥,不料如今一路过去都是一个个卸货的码头。路上一堆堆红砖、水泥什么的,最后堵得连自行车都没法子过。于是我只好再绕道人民路,经团结桥、长桥,然后向东七转八拐的,总算兜到了宝带桥。
走过一段石板路,桥堍有只残存的汉白玉石狮,破损得较为严重,见石狮身上有好几处用白水泥修补的痕迹。青岗石夹着花岗石的桥面平平坦坦,走在上面如履平……吴语软侬,琵琶声声相闻。
苏州散文 篇9
在国庆节里,我们一家人来到了苏州拙政园。导游阿姨告诉我们,苏州有拙政园、狮子林、网师园、留园四大园林。其中,最早最大的园林是拙政园,它有52公顷,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为明代弘治进士、御史王献臣弃官回乡后,在唐代陆龟蒙宅地和元代大弘寺旧址处建成。因为王献臣认为此园是无聊的人以浇花种植为政,所以将此园命名为拙政园。
王献臣在建园之期,曾请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为其设计蓝图,形成以水为主,疏朗平淡,近乎自然风景的园林。这座园林用了16年时间建造,而王献臣十分不幸,他只在园林中度过了2年便去世了。他唯一的儿子在一次赌博中将园输给徐氏。
拙政园的布局主题以水为中心,池水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各种亭台轩榭多临水而筑。拙政园为三个部分:东部,曾取名为"归田园居",以田园风光为主;中部,也称为"复园",以池岛假山取胜,是拙政园的精华所在;西部,也称为"补园",园内建筑物大都建成于清代,其建筑风格明显有别于东部和中部。
一进大门,首先看到的就是"兰雪堂",什么是"兰雪堂"呢?"兰雪堂"是当年抬轿子的轿夫放轿的地方,也是轿夫歇息的地方,主人就从这里来到园中,轿夫则万万不可进入园中。走出"兰雪堂",迎面就看到一座假山,青翠的竹丛和古树,簇拥着一座巨大的石峰,它状如云朵,巍然屹立在草坪上,西侧有两块形状怪异的湖石,两石中间夹着一条羊肠小道。中间这座石峰叫做"缀云峰",像一个巨大的屏风,挡住来宾们的视线,这种"开门见山"的造园手法,被称作为"障景",起着引人入胜的作用。
我一到这里,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觉得很奇怪,好像某个名著的拍摄场地。仔细一想,是《红楼梦》,我正为自己的聪明得意,爸爸发话了:“其实,《红楼梦》并不在这儿拍摄,只是书中描写的大观园进门处的假山,同这座假山极为相似。但是越剧《红楼梦》确实在这拍过。”“哦!”我恍然大悟。再告诉你一个特别的事,这里的窗户一共有108扇,却没有一个是重复的。
这儿最美的景色要属"芙蓉榭"。"芙蓉榭"就是建筑在荷花池边上的水榭。榭,是苏州园林建筑中的一种类型,造型轻巧,建在水边或高坡上,下面架空或半架空。"芙蓉榭"的正面有一池荷花,背后是一堵高墙,一边开阔、一边封闭的强烈反差,恰如其分地烘托了宁静的气氛。加拿大温哥华"逸园"中的水榭,就参照了这个设计,前面是一泓池水,后面是一堵高墙,很有苏州古典园林的味道。我走到芙蓉榭的门前向西面看,看到这个水榭进门的门框上装了一个雕花的圆光罩,透过这个圆光罩可以看到前面的小桥流水,犹如一幅镶嵌在圆形镜框里的油画。我走过去再仔细看看,又可以发现这个水榭临水的门框上装了一个雕花的长方形落地罩,前面的河水曲折婉蜒,两岸桃红柳绿,把我引入了一种宁静安谧、淳朴自然的境界中去。我很好奇,问爸爸:“这是怎么回事?”爸爸说:“这是苏州园林中一种比较常见的造景手法,叫做框景。园主想通过这种手法,把来宾们的视线集中到最佳角度,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真是十分神奇耶。
哇!苏州的拙政园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品啊,这古老的建筑更有着我国古代人民的勤奋和智慧。
苏州散文 篇10
苏州不是我的父母,不是我的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同事……不是情人。如果非要用个比喻,我就认定苏州是我相濡以沫的妻子。确实,我爱苏州,点点滴滳累积起来就是一种爱情。这爱情并不惊天动地,也许还有一点平庸或者平淡,但这份爱情是坚实的、真挚的,是可以朝夕相守、耳鬓厮磨、陪伴终生的。
在苏州生活的日子,我也常常会象一个志得意满的男人对苏州象对“妻子”一样细细打量,打量她的穿着打扮,打量她的姣俏模样。在打量的同时,我还欣赏,欣赏她的风情万种,欣赏她的仪态万方。晴天的时候,我会骑一部脚踏车,城里城外,大街小巷、园区新区、乃至附近的乡镇转上一圈,感受季节的变迁和她的城乡发展。有雨的日子,我会撑一把小伞,走进深巷、走进留园、藕园、平江路、山塘街,触摸历史、寻觅诗意、捡拾一些触动人心的温馨画面。春和日暖,我会乘公交车去太湖里的东山、西山,喝一杯碧螺春茶,走一户太湖人家,吃一餐农家饭菜。秋意渐浓,我会去灵岩山、天平山登高望远,看火红的枫叶和金色的银杏树。正月十五,我会去观前街、南浩街“轧神仙”、观“花灯”,八月中秋,我会去石湖、金鸡湖“走月亮”、看大型喷泉水幕表演。早上的时候,我会去护城河边跑步、晨练,夜晚,我会去附近的园林小筑看人们吹拉弹唱,舞姿翩翩。远方的朋友来了,我会带他们看昆剧、听评弹,妻儿有空,我会陪她们进剧场或电影院。“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落雪的时候,可以结伴去西山梅园或光福“香雪海”踏雪寻梅,也可以在家温上一壶上好的苏州黄酒,邀三五知己一起吹吹牛,呵呵,那融融的暖、那微醺的酣,活脱脱就象自己早就做了神仙一般!
然而,尽管我家在苏州,户口在苏州,但我并不是一个纯正的苏州人,我的血液里流淌着很难清除的异乡人的生命基因。我在苏州生活了快二十年,但我并不会说苏州话,那种甜糯温柔的吴侬软语我虽然己经能够完全听懂,但我却无论如何也说不来。我的老家在赣水那一边,是江西兴国县,我在老家生活了三十三年。三十四岁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缘,我作为人才被引进到江苏太仓,两年后调入苏州,女儿和妻子一并随迁,这情形很象一个“倒插门”的上门女婿。事实上也是这样的。我“嫁”到苏州来,“岳父岳母”都在,而且充满着威仪,我凡事都得谨小慎微,诚惶诚恐,战战惊惊,唯恐一事做得不当而给“婆”家留下不好的印象,那些年我的压力是很大的,精神也是很紧张的。后来时间长了,“岳父岳母”不在了,才逐渐的有了些这家主人的意味,但大事我现在仍由我“妻子”来做最后决定,我只提些建议,以示尊重。虽然有时我们也会因观念相左而面红耳赤的作一些争论,但最终“妻子”决定了,我也就认认真真去执行。
从某种意义上说,苏州本地人之于苏州,在我看来,其实也是一种情深意笃的夫妻关系。他们可以象批评自已的老婆一样批评苏州,指出她的种种不足,但旁人是绝对不可以的。你若是拎不清,也象他一样去批评,那比挖他家祖坟还要不高兴。这也符合逻辑,是我的“家主婆”,你凭什么对她说三道四?苏州人夸苏州,也颇象男人夸老婆,他不会在外人面前说她如何如何漂亮、如何如何妩媚、如何如何迷人、如何如何风流等等,他只会夸她的品质,比如她的聪明、贤慧、温婉、能干……在外人面前也绝不议论她的缺点。余秋雨写过一篇散文叫《白发苏州》,尽管是赞美苏州历史文化悠久,人文内涵丰富、文化积淀深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宁谧后院等等,但苏州人不喜欢,男人女人都不喜欢,也从不把他这篇文章印到各种介绍苏州的文化名片上去,原因是他把苏州说老了。在苏州人眼里,苏州是不老的,她永远年轻。现在苏州有“新苏州”(苏州新区)和“洋苏州”(苏州工业园区)正十八青春、豆蔻年华呢,你偏拿她的“老”来做文章,这不是自讨没趣吗?苏州人喜欢苏州,是一种骨子里的喜欢,那种呵护、那种疼爱、那种珍惜、那种放弃原则的娇宠是足可以让人动容的。一片叶子掉在地上,他要细心捡起来,一点垃圾在路旁,他要彻底的清干净,一点污渍在墙上,他要重新粉涮一遍,种的草是要常绿的,栽的花是常开的,哪个地方不顺眼,立即请来设计师进行修正或改建。他们一个个都是十足的完美主义者,他们把一个诺大的城市建得象私家园林一样精致精美,他们几乎让你挑不出她的毛病,所以你所看到的苏州始终都是那么干净整洁、光鲜亮丽的端庄模样!
我爱苏州,首先是因为她值得我爱。漂亮就不要说了,那是举世公认的,更重要的是她自有她的迷人处。一是在物质层面,她家境富裕,使我一来就能过上小康生活。我记得1997年到苏州“相亲”,回兴国时对家人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要一脚踏进天堂了!当时我孩子五岁,妻子还没有稳定的工作,家里穷得叮当响。而来到苏州,房子也有了,妻子也安排工作了,孩子也找到好学校了,自已的工资也翻倍了,这样的诱惑有几个人能抵挡得住呢?二是在精神方面,她把人当人看,既然“相“中你了,就包容你的一切,把你真正的当成她的家人。她没有太过世俗的门第观念,也并不太讲究什么门当户对,就我来说,在骨子里我与她是并不般配的,我穷、我长得跒碜、我没有文凭,也没有职称。按其它地方的“择偶”标准,没有研究生文凭,副高以上职称,那是连想也不用想的,可她那时居然接纳了我,倘若不是她重情重人重才,哪里还有这样的好事儿呢?说起来,这还不是主要因素,真正的主要因素却是我无法向外人说得清楚的。就好象你问一个男人说,你到底喜欢你妻子什么呢?这男人往往会吱吱唔唔的说不清楚,他要是真的能说清楚,这恐怕就不是爱情了。所以苏州的真正妙处,外人是无法深入了解的,要了解就必须长期与她生活在一起。在这里,我只能是大略地告诉你,我与苏州生活在一起,感到无限的舒适与惬意,我出差,无论去到哪里,是多好的地方,超过一个月,我就受不了,我想回到苏州,归心似箭,恨不得下一刻就回到她的身边。是的,我对苏州已经有了很深很深的依恋!
我爱苏州,还缘自于我对她的崇拜。这崇拜是很早就有的,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后来读诗、读文章就更是对什么“锦绣江南”、“梦里水乡”、“红尘中一二等富贵繁华之地”充满了无限的向往。我崇拜她深厚的文化底蕴,那么多的精美艺术,那么多的历史名人,那么多的名胜古迹,那么多的文献典籍,在同等城市中,大约是无人能比的。我崇拜她的心灵手巧,那园林、那昆曲、那刺绣、那雕刻、那美食、那建筑、那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无一不精致精美到令人叹为观止的程度。我崇拜她的聪明能干,那么小小的一块地方,能创造那么多的财富和价值,能培养和造就那么多的优秀人才,能推出那么多的物质与精神文化产品。这么说吧,苏州是灵秀的,苏州是端庄的,苏州是温婉的,苏州是大气的、苏州是古典的,苏州是现代的,苏州是让所有亲近她的人都会感到舒适惬意、心情舒畅的。由此我想,作为一个男人,有这样的一个“妻子”,你如果都不去深深地爱着她,那你还爱什么呢?
我爱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