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山茶花名篇散文
老地方整理的白色山茶花名篇散文(精选10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白色山茶花名篇散文 篇1
山茶又开了,那样洁白而又美丽的花朵,开了满树。
每次,我都不能无视地走过一棵开花的树。那样洁白温润的花朵,从青绿的小芽儿开始,到越来越饱满,到慢慢地绽放;从半圆,到将圆,到满圆。花开的时候,你如果肯仔细地去端详,你就能明白它所说的每一句话。就因为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所以,它就极为小心地绝不错一步,满树的花,就没有一朵开错了的。它们是那样慎重和认真地迎接着唯一的一次春天。
所以,我每次走过一棵开花的树,都不得不惊讶与屏息于生命的美丽。
白色山茶花名篇散文 篇2
如果说寻花“历尽千辛万苦”的话,那一路把这花毫发不伤的从“好花常开”的江南护送回“冰天雪地”的北方,可谓是“小巫见大巫”了。
出发前,用绳子精心把两个小花盆固定在一起,花盆的四周用钢质的织针做支架,然后再围上一件棉袄,最后再放进一个大纺织袋里,这样,既能随时打开袋子让花苗呼吸到新鲜空气,又能防止花苗旅途中被挤压,被冻坏。
由于是春运高峰期,火车上人挤人,人挨人,为了我那心爱的花儿不受委曲,硬是让同伴们的行礼委曲一下,给我的“花袋”让出足够的空间,还事先声明着:“大家都别碰我的宝贝哟,谁碰我跟谁急哟!”火车还未开动,我和我的花儿就成了车厢的“亮点”了,所有的人都知道了,我在护送着“大熊猫”一样的宝贝回家。赞叹声中,有人还说着泄气的话:“难哟,这千里迢迢的,车上人又这么多,又是越走越冷的……”
我管不了那么多,无论有多难,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完好的把花儿护送到妈妈的面前,我要看到妈妈那象孩子般开心的笑。
火车到嘉兴站的时候,挤上来几个人,都提着大大的行李包,看看挤得满满的行礼架,一下子就相中了我那“花袋”宝地,嘴里说着:“这是谁的包哟,挤挤哦。”就动手去摊我的花儿,正在“闭目养神”的我突然瞪大了眼睛,一下子蹿到到座席上,伸手就拽住那人的手:“别碰我的宝贝!”那人惊呆中,在大家的说笑里,终于弄清楚了状况。没成想,那人也是个爱花之人。一路上不止一次的商量着:“看在咱们都是东北老乡的份上,把那花卖给我一棵吧。我那些朋友就是不让我带,说不是挤坏,就得冻死,带不回去的。”
最终,那人只是在我打开袋子让花儿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的时候,极羡慕极深情的往袋子深处看着花苗们。那种可望不可极的无奈,我现在想起来,都觉得自己当时的回绝有些残忍。
白色山茶花名篇散文 篇3
山脚处,花香浓。
不知不觉间已是清明了,我跨上一个台阶,口中吞吐出的白雾,扩散融入到整个略微寒冷的春日的晨雾里,来拜访沉睡在山茶丛中的曾祖母。
曾祖母的坟很好认,旁边开着一簇又一簇的山茶,给这寂寞的坟山披上了一层柔和的面纱。但这在我心中始终是碍眼的,你这山茶为何偏偏在这伤痛之处早早地盛开呢?
曾祖母生前是极爱种山茶的。还清晰地记得曾祖母离去那天,天还是灰蒙蒙的,空气中那一份肃穆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所有人都一身黑衣迎着东方刚亮起的一抹鱼肚白走去,送曾祖母到另外一个我们无法接触的世界。唯有院子里的山茶,不知廉耻地展示着那一抹殷红。
曾祖母走了,不久那株山茶花也谢了,光秃着枝杈,突兀地立在春风中,生命就这样随风逝去。在很多很多年之前,曾祖母还是一个柔婉的江南女子,插一朵山茶花在那乌黑亮丽的秀发上,对着铜镜轻抿着小嘴娇羞地笑了。可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那双曾经细嫩的双手已经粗糙得如同树皮,娇美的芳容早被岁月打磨出了沧桑,过往的温情也只停留在照片之上了。
痴情的山茶,明知要败又何必要开呢?
又是一年春,我望着这漫山遍野的山茶花,心就像装满了水,然后一点一点地凝结在面颊,沿着紊乱的痕迹下落。也许在很多很多年之后,祖父、父亲、我、我的子子孙孙都将走进那么一座坟,任谁也不能例外,只是在人世间走一遭罢了。
固执的山茶,世世代代的死有何意义呀?
这时一双枯黄带着烟熏痕迹的大手抚平了我的泪,那是祖父的手呀,祖父对我说:“囡,有什么好哭的!你看这是谁家的坟,那又是谁家的坟,你阿太在这里就不会寂寞了啊!”
我愣住了,对于祖父他们来说生死只是云淡风轻的一条痕迹吧!就像这满山的山茶开了又败,败了又开,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对生命投之以诚挚的谢意与崇高的敬畏呢?这也就是生命如此缤纷繁华却始终无法破解的奥秘所在吧!
花败了,红褪了,蝶散了,而山茶那若有若无的香却在千年之间慢慢流转了,见证了一个个生命的盛开、衰落。祖父带的纸钱已经厚得烧不完了,如果那些漫天飞舞的灰烬能带上在世人的思念,那将是最美的祝福。
阅读山茶就像阅读生命。有的时候,一些人、一些事会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一些微小的痕迹,牵扯起情绪,缠绕成关系,氤氲成感情。虽终究要离去,却能真实地带给别人一缕香气,一丝感动,一种难以忘怀的情绪,那便是如同山茶一般那些人留下的生命的芳香吧!
阅读山茶,收获的却是人生,我站在曾祖母的坟头,却释怀了。
山脚处,花香浓,情犹在,人依旧。
白色山茶花名篇散文 篇4
趁着假期,友人相约:去银凤亭探寻野山茶。
银凤亭是一座大山,主峰海拔1271.1米,位于尤溪县新阳镇龙上村与管前镇南华村交界处。四十多年前,新阳镇四个村的妇女耕山队英姿勃发,在这大山深处垦出了至少三百亩的茶林,造就了“银凤亭茶场”的美名。
不过,许多年过去了,这片茶林因为失管,和妇女耕山队一样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失落在龙上村的山野里。
我们就从龙上村出发,去往水库的坝头。沿着引水渠边行走,山谷陡峭幽狭,深不可测。站在坝头眺望,群山耸峙,郁郁苍苍,很难想象:在那原始次生林里,藏有人工茶林。
向导萧昌场曾任龙上村支书,近年在复垦这片茶林。他引领我们向密林走去,脚下这条宽一米多的山路,是他请人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改造的'。一路上,都在林间穿行,几乎晒不着太阳,偶尔可见古道——原来,银凤亭早年当真有亭,相当于道观,供奉民间信仰。
登临岭峡,望见周边山头延绵,老萧说这里就是银凤亭了。哦,真是个好地方!峡谷幽深,岭头却坡度舒缓,平地一片连着一片,海拔多在1100多米。他指着松林间的矮灌木说,看,那就是茶林!咦,怎么茶会杂生在林下的草丛中呢?老萧说,先是垦荒种茶,后来茶荒了,又在茶地里造林。现在,松树都有碗口粗了,要不是知情者指出,路人是觉察不出茶林的。
老萧正是从这样的野山里救回老茶林。他将老茶树砍了,整出畦地,不施肥,不打药,让茶重生、野生。我们见到了复垦的百来亩茶林:矮壮,繁茂,碧绿。茶树几乎淹没在杂草中了,老萧竟然还在茶园留下松树、杂树,令人惊讶。他解释说,茶林不能太纯,与松灌混杂在一起,长得更好。这与学者的观点一致:茶喜阴,日晒以不超过两小时为佳,就品质来说,长时间曝晒,阳光会破坏茶叶的内含物质而产生劣变,业内称之为“日光臭”。
路边、山坳,茶松混交林连片生长。老萧说,要想办法把路修得可以骑摩托车,那时,才有能力开出更多的茶园。五六年来,他已投入了十几万元,目前产出的野山茶,有绿茶、红茶两类,在茶友圈内受到追捧,供不应求。
国内学者称这种茶为“栽培型野生茶”,也就是说,虽是人工栽种,但却完全没有刻意整理茶树、茶林,与所有树种共生、野化于丛林中——是茶之珍品。像老萧这样将它从森林中清理出来,开始加强人工管理,叫作“放荒茶”或“荒地茶”,茶学者杨文明曾著文说:“这种茶生态环境好、树龄长、采摘量少,所以品质相当好。”
离茶园不远处,有一片开阔的沼泽地,茅草丛生。老萧说,这里以前是水田,也荒了。奇的是,田野中间隆起一块巨石,坡面略斜,如同小山包,银凤亭遗址就在附近。时值晚秋,天高气爽,坐在石坡上小憩,聊起一路所见的奇树、怪石、清溪,难免突发奇想:何不重修银凤亭,将这里开辟成旅游观光的休闲小区?
老萧爽朗一笑,说:“好啊,欢迎投资!”
白色山茶花名篇散文 篇5
当冬雨在南方清冷里弥漫的时候,几乎万花凋零去,而洁白的山茶花却静静地盛开。心中那一点点伤感的情愫,被枝头一簇簇的山茶花冷傲的开放而惊艳,惊喜瞬间淹没了伤感,为冬天增添了一丝新意,美了江南,使得冷雨的江南冬天也诗意。
想起北方冬天的萧杀和苍茫,虽然缺少了南方这样的绿色和冬花,却多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豪情与壮美。
这也许就是大自然对地域的公平。让大江南北的风光各有特色、各领风骚。
都道江南好,江南冬日也清寒。只是在满目凄风冷雨里,总有一处山茶花冰清玉洁的盛开。古今文人对秋冬都赋予太多的感怀,大抵是因为内心背负了沉重的心事,希望这点点山茶花能点亮了那些惆怅的目光。
秋去无痕,冬来匆匆,却在不经意间发现坚强冷傲的山茶花,在风雨中骄傲的绽放。挣扎着弱小的身躯努力坚强地开在冬天里,似在昭示人们:不要小看花的坚强。
看着它洁白的花瓣,心莫名的感动。我还在伤感时光的薄情,山茶花却在无人注目的角落里静静地生长,淡淡的开放。不畏风霜来袭,不悔香色短暂,只求对生命不负真诚。
站在山茶树旁,倾听茶花的心事,那些零落在时光深处的碎语,剪辑成一页墨香生暖的书简,撩拔着我的记忆。
穿行在时光的隧道里,细数往事,却忽然觉得自己还没来得及懂得生活,就已承载了太多的艰辛和心酸。那些过往如浮云般散了又聚,聚了又散,反反复复地重叠着浮在眼前。
行于岁月的长廊,我风雨兼程。我们边走边忘记那些称为“痛苦”的往事,却发现生活本就是苦乐交融的,在痛中让自己的灵魂不死,而沉淀于心的,是永远都无法抹去的记忆。经年过后,有些依稀可辨,有些清晰如昨。即便随风飘散,也会留存一缕愁绪刻在浅浅的眉弯。
原来,百花看尽皆思念,花到荼蘼,情未阑珊,忘不了流年中的那些人和事,断不了一些牵绊。虽说不是所有付出都有回报,而对于那些至亲挚爱来讲,一切都是无怨无悔。曾经开辟的心灵花园里开着幽幽兰花,来抵御人世的荒凉。从未想过在冬天的冷雨中,这一朵朵的山茶花以清雅、冷傲、芳菲了我的世界。
望尽天涯,我在天涯思远人。把思念收藏在山茶花的花蕊中,馨香生暖。指尖翻过的日子,勾画成回忆的画,收藏在那年、那月、那时。
流年,我不是锦瑟,氤氲的心事也渐渐地陈旧了许多。不再艳羡莺歌燕舞,不再怨恨孤鸾哀鸣,征雁别泣,只愿做一朵坚强的山茶花,安静地开在枝头,看一庭蓝天,照一池碧水,独自盛放。不问谁是谁的缘,不问谁是谁的错。在渐远的岁月里,何曾留下谁的身影,又何曾有谁执手相看。谁能无悔一生,谁又能不负来世,万千惆怅系在心头,流露在笔下。
停下回忆的脚步,看身边的景色,心素若花的意蕴,飘荡在时空里,不再为时光的凉薄而写意成诗,只为岁月恬淡着墨,在云淡风清的日子里采撷一朵山茶花,插在季节的案角,旖旎生香。
慢踱脚步,回屋泡一杯淡淡的菊花茶,恰好斜阳照在窗前,一抹暖色晕开纱幔,烘托着庭前婆娑的老樟树,朦胧似一幅水墨画,轻彩勾勒的是浮云,飘飘渺渺,淡墨描绘的是茶花,洁白淡雅、素净。萧瑟的冬日因茶花而生香温暖,诗意了江南。
想来,在这个充满诱惑的俗世中,谁又能真正做到放下名利,摒弃浮华呢?唯有静心释怀,才可清凉世界,这就是山茶花怒放的样子。
我的心并不宽广,只是悠然间白云浮在心头;看不尽大千世界,就保存一道属于自己的风景。让那些浮世的喧嚣,人世的繁华与苍凉都付之笔下;如烟的往事静静地湮没在素色的年华里。
我愿做一朵洁白的茶花,开在微风的黄昏,摇曳在岁月的清寒里,依然冷艳,依旧孤傲。淡淡地开,轻轻地落,开在静美的时光中,落在纯净的土地上,为平淡的人生增添一抹素雅的颜色,在悠远的岁月中,安守一份淡泊的心境,悄然绽放。
白色山茶花名篇散文 篇6
网上看到一篇文章,确切地说是文章题目,说好多父母让自己的孩子参观别墅。我想当然的认为,这样做的目的显而易见,就是希望孩子现在要好好努力,刻苦学习,将来过上富足的生活。这些家长们真可谓‘用心良苦’。
想让孩子过上丰衣足食,无忧无虑的好生活,这是所有家长的共同心愿。但是,如果用这样的方法刺激孩子,我觉得有些不妥,甚至还有隐患。因为这么做,不一定能达到家长想要的效果,有的还可能适得其反。
我觉得教育孩子,最首要的,是教孩子怎样做人,做人的教育,是重中之重的教育。
良好德行的培养,不是一挥而就的,要在生活中慢慢引导,潜移默化,言传身教,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是引领他们一生的航标。这不能出现偏差。家长也应有这样的理念,不奢望孩子各方面都出类拔萃,那是不可能的,只学着做一个普通的好人即可,好人首先要有好的品质,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宽容大度,吃亏让人,诚实守信,一个人只有先学会如何做人,然后才能学着做事,做人成功,失败是暂时的,做人不成功,成功是暂时的,做人不成功,事业也不会成功,家庭更不会幸福,生活会走入死胡同。大成凭德,财富是德行的付产品,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一个人有了美好的德性,无论是富足也好,贫穷也罢,他的日子都会过得安稳,踏实。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如果德性欠缺,朋友不近,亲人不亲,他真正地成了孤家寡人,不抑郁就是万幸,哪还有快乐的日子呢。
德性美好的人,胜不娇,败不馁,得势不会目中无人,失势不会一蹶不振,无论处在什么境遇,都会乐观对待,能在绝望中看到希望,阴影中看到阳光,面对困难,他也会往好的方面想,不退缩,不颓唐,对生活充满信心,乐观向上的人,本身就是阳光,这样的人,生活怎么会亏待他呢?他美好的品行,强大的内心,足以抵挡生活中的风风雨雨,这样的孩子,无论他境况如何,即使他是打工的农民,父母也会相信,他有一棵快乐的心,他是一个成功的人。
家长真的爱孩子,就得为孩子的长远生活考虑,他过的好不好,不是物质的多与少,而是有没有一个正确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看待社会的平和心态。善良,宽容,豁达大度,积极乐观,这是一个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一辈子也不会被人抢走。一个人快不快乐,幸不幸福,关键是个人感受,就象那面对半瓶水的两个人,一个人觉得,还不错,还有半瓶水;一个人觉得,好遗憾,才有半瓶水。如果孩子是那半瓶水的思维,那有多少财富才能填满那无穷无尽的欲壑呢?拥有这样的心态,他如何才能尝到幸福的滋味呢?凡事过犹不及,如果欲望过多过大,力所不及,那除了带来无尽的烦恼和极度的不平衡外,什么也得不到。人的能力有大小,财富的多少,地位的高低,是能力与机遇的问题,和成功失败没什么关系,只有会不会做人,才是一个人成功与失败的关键。
社会已经够浮躁的了,欲望这浑水,早已把人心搅乱,价值观扭曲,孩子如果再把物质看得过重,被物质绑架,就会成了金钱的奴隶,他可能会为了获得金钱不择手段,甚至漠视法律,挺而走险,到那时,可是悔之已晚。财富没有止境,没有一个知足的心灵,物质再多也是贫穷,财富也要德性支撑,若德性不够,就如两条细细的双腿支撑一个粗壮的身躯,会不堪重负的。那些土豪们,花天酒地,声色犬马的所谓快乐生活,就如肥皂泡似的,在上面浮着,再多的财富,也无法填补他们内心的空虚,财富不能让他活的有尊严,反之,不恰当的使用财富,还会给他们带来祸患。
当然,追求美好生活,并没有错,但是,做父母的,我们不能给孩子这样的理念,我学习,我奋斗,就是为了将来多挣钱,钱是多多益善,这样导引,孩子长大了除了认得钱,还认得什么?人活着不能离开钱,对于年轻人,财富也是能力的体现,但年轻人更应该有一种使命感,应该让他们明白,奋斗不只为自己,为小家,更是为大家,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给社会,奉献给国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这样的生活才有价值。
白色山茶花名篇散文 篇7
古清生
在南国的时候,我的窗前有那么一块低洼的草地,春天的日子来临,它便会生长许多的小草,甚至开出一些小小的花朵,招引一些蜜蜂在那里抖着金翅嗡嗡地飞。许多小孩子们,很喜欢在那块草地上采花或者玩一些他们认为好玩的游戏。这样的日子总是很温馨的,因为阳光、花草和小孩子们,足以把春天装点得美丽而又亲切,让人忍不住掩卷,心驰神往。但是在五月的时节,就会有一场场的雨水降临,雨水把草地旁的冬青树洗得很绿,那种很清凉的绿,并且注满整个的草地。于是孩子们用纸折起小小的洁白的纸船,来到草地那片水洼子上,启航他们的小小的梦想。
唯有月夜,那块草地是完全属于我的。这时候夜安睡了,一轮皎洁的月儿来到水洼子上,映得那水好一片白。在白水之上,忽然有不知来于何处的小蛙,欢快地跌跌地跳跃,仿佛是要把那一轮月儿从水中端详个究竟,或者坐在月儿之上,让月儿浮托它走。小蛙们如同孩子,待它们游戏得尽情的.时候,就一齐坐在水上唱歌。那就是在我的生命中离不去的蛙声了。惯于在夜里读书和写作的我,就极爱着那一扇窗,起起伏伏的蛙声,能让我的思绪飘浮,进入这样一个季节深处。
但我却没有了南国的那一扇窗子,羁旅北京的日子长长,我的窗前,纵是也有这样一块草地,一簇绿柳,在春天的阳光里,还会有一树杏花装点。但是北国没有雨季,我看不到小孩子们折纸船的情景。北京是要到七月或者八月才会有雨,那是槐花开放的时节了。北京的雨会与槐花下了一街,一街的槐花雨把整个日子都流淌得芬芬芳芳,但即是这样的雨,仍不会积上一洼水,引来天使一般的小蛙,所以即使雨后有月,她也在这芬芳里找不到栖落和梳洗的地方。
我固执地想,如是北京的槐花雨能够积成一个洼子,这样一个清浅的弥漫着槐花芬芳的水洼子,有一轮皎月把水映得银银的白,有一群天使般的小蛙,它们围着月儿唱歌,那该是多么的好啊。我常常在雨后的北京的夜里出走,我以为我是能够找到这样一个地方的,它就在某一扇窗下,甚至那窗前也有一个痴情展卷的学子,甚至水边,还留着孩童戏水的赤足的脚印。可是,我的出走,却并没有找到这样一个地方,我想终归是有这样一个地方的,是我没有找见它罢了。
居京的月夜,于我它是散文化的时光,我在键盘上演绎着一个个的梦,情至深处,会忽然在某一段落,浮起一片蛙声,是南国的春宵里那天真烂漫的蛙鸣,初是浅浅低低的几声,孤独而悠远,渐渐地汇合起蛙的合唱,且愈来愈临近我的窗,仿佛就在那一簇柳下。此时人便恍惚地进入以往的时光,一颗羁旅中的心,忽然的一热,为之深深的感动。但待我有心凝神细细地聆听,却发现窗外是一片寂静,静得月的清辉飘落到柳叶儿上发生的细小的沙沙声都能够听到,只是没有了蛙声。哦,此时的我,这才感到深深的失落,原来那一片蛙声,它源于我的梦里,或者说,是那永远也拂不去的幻听了。
春天的今夜,便又是这样,我打开了电脑,轻轻地敲出一段怀想的文字,不觉间窗外就有了一片蛙声,是如许的亲切,如许的温馨,它拂动着春夜的暖风,沿了情感的脉络缕缕入心。然我猛然地觉醒,却分明是,寂夜无边!人不由地发现,那暖暖的一缕情思,竟也就化成两滴浸冷的泪珠,冰凌般的挂在两腮。
白色山茶花名篇散文 篇8
早年为了学写古诗,曾买过一部线装本的《诗韵合壁》,一函共6册,字体很小,内容很多。除了供查诗韵外,它还把各种物象、各种情景、各种心绪分门别类,纂集历代相关诗句,成了一部颇为齐全的诗歌词典。过去文人要应急写诗时,查一直,套一套,很可快速地炮制出几首来。但是毫无疑问,这样写出来的诗都是不值一读的。只有在不带写诗任务时随便翻翻,看看在同一名目下中国诗化语词的多方汇集,才有一点意思。
翻来翻去,眼下出现了“夜雨”这一名目,那里的诗大多可读。既然是夜间,各种色相都隐退了,一切色彩斑斓的词汇也就失去了效能;又在下雨,空间十分逼仄,任何壮举豪情都铺展不开,诗句就不能不走向朴实,走向自身,走向情感,李商隐著名的《夜雨寄北》堪称其中典范。
光听着窗外夜色中时紧时疏的雨声,便满心都会贮足了诗。要说美,也没有什么美,屋外的路泥泞难走,院中的花零落不堪,夜行的旅人浑身湿透。但正是在这种情境下,你会感受到往常的世俗喧嚣一时浇灭,天上人间只剩下了被雨声统一的宁定,被雨声阻隔的寂寥。人人都悄然归位,死心塌地地在雨帘包围中默默端坐。外界的一切全成了想象,夜雨中的想象总是特别专注,特别遥远。
夜雨款款地剥夺了人的活力,因此夜雨中的想象又格外敏感和畏怯。这种畏怯又与某种安全感拌和在一起,凝聚成对小天地中一脉温情的自享和企盼。在夜雨中与家人围炉闲谈,几乎都不会拌嘴;在夜雨中专心攻读,身心会超常地熨帖;在夜雨中思念友人,会思念到立即寻笔写信;在夜雨中挑灯作文,文字也会变得滋润蕴藉。
在夜雨中想象最好是对富而立。黯淡的灯光照着密密的雨脚,玻璃窗冰冷冰冷,被你呵出的热气呵成一片迷雾。你能看见的东西很少,却似乎又能看得很远。风不大,轻轻一阵立即转换成渐沥雨声,转换成河中更密的涟漪,转换成路上更稠的泥泞。此时此刻,天她间再也没有什么会干扰这放任自由的风声雨声。你用温热的手指划去窗上的雾气,看见了窗子外层无数晶莹的雨滴。新的雾气又腾上来了,你还是用手指去划,划着划着,终于划出了你思念中的名字。
倒不是因为夜间行路艰难,也不是因为没有带着雨鞋和伞。夜雨会使旅行者想家,想得很深很深。夜雨会使旅行者企望安逸,突然憬悟到自己身陷僻远、孤苦的处境,顾影自怜,构成万里豪情的羁绊。
不是急流险滩,不是崇山峻岭,而是夜雨,使无数旅行者顿生反悔,半途而归。我不知道法显、玄奘、郑和、鉴真、徐霞客他们在一次次夜雨中心境如何,依我看,他们最强的意志,是冲出了夜雨的包围。
如我无用之辈,常常会在大雨如注的夜晚,躲在乡村旅店里,把地图拿出来细细查看。目光在已经走过的千里之间来回,痴想着其间在夜幕雨帐笼罩下的无数江河和高山。这样的夜晚,我常常失眠。为了把这种没出息的惰怠心绪驱赶,我总会在夜雨中邀几个不相识的旅人长时间闲谈。
但是,真正让心绪复归的,完全不是这种谈话,而是第二天晴朗的早晨。雨后的清晨,铺天盖地奔泻着一种兴奋剂,让人几乎把昨夜忘却;又不能完全忘却,留下一点影子,阴阴凉凉的,添一份淡淡的惆怅。
在人生的行旅中,夜雨的魅力也深可寻探。
我相信,一次又一次,夜雨曾浇媳过突起的野心,夜雨曾平抚过狂躁的胸襟,夜雨曾阻止过一触即发的争斗,夜雨曾破灭过凶险的阴谋。当然,夜雨也所折过壮阔的宏图、勇敢的进发、火烫的情怀。
不知道历史学家有没有查过,有多少乌云密布的雨夜,悄悄地改变了中国历史的步伐。将军舒眉了,谋士自侮了,君王息怒了,英豪冷静了,侠客止步了,战鼓停息了,骏马回槽了,刀刃入鞘了,奏章中断了,敕令收回了,船楫下锚了,酒气消退了,狂欢消解了,呼吸匀停了,心律平缓了。
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口,整日整夜地与我们对视。
它要比别处的其他树大出许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我猜想,当初它的身边定然有许多的树苗和它并肩成长,后来,或许因为环境规划需要,被砍伐了;或许就是它本身的素质好,顽强地坚持下来。它从从容容地走过岁月的风雨,高大起来了。闲来临窗读树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某日,母亲从北方来信:寒潮来了,注意保暖御寒。入夜,便加了一床被子。果然,夜半有呼风啸雨紧叩窗棂。我从酣梦里惊醒,听到那冷雨滴落空阶如原始的打击乐。于是无眠,想起家信。想起母亲说起的家谱,想起外祖父风雨如晦的际遇。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一生两袖清风献给桑梓教育事业,放弃了几次外聘高就的机会。然而,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里,他不愿屈从于非人的折磨,在一个冷雨的冬夜,饮恨自尽。我无缘见到他老人家,只是从小舅家读到一张黑色镜框里肃然的面容。我不敢说画师的技艺有多高,只是坚信那双眼睛是传了神的。每次站到它跟前,总有一种情思嬗传于我,冥冥之中,与我的心灵默默碰撞。
浮想联翩,伴以风雨大作,了无睡意,就独自披衣临窗。夜如墨染,顷刻间我也融入这浓稠的夜色中了。惊奇地发现,天边竟有几颗寒星眨巴着瞌睡的眼!先前原是错觉,根本就没有下雨,只有风,粗暴狂虐的北风。这时,最让我“心有戚戚”的便是不远处的那株梧桐了。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轮廓,承受着一份天边的苍凉。阵风过处,是叶叶枝枝互相簇拥颤起的呼号,时而像俄罗斯民谣,时而像若有若无的诗歌。不知怎的,外祖父的遗像又蓦然浮上眼帘,似与这株沉默的梧桐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
次日醒来,红日满窗,竟是大晴。
惦念的是那一树黄叶。推开窗棂,读到的树,竟是一个显山露水的甲骨文字;没有昨日那遮天蔽日的叶子,剩下的是虬树挺干。我的心像是被谁搁上了一块沉重的冰,无法再幻作一只鸟,向那棵树飞去了。这一夜的风呵,就凋零了满树的生命!而风又奈你何,坠落的终要坠落,无须挽留,你还有一身傲骨与春天之前的整个冬季抗争!
于是,我读懂了梧桐的寂寞,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种禅意,一种宁静和虚空的玄奥,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四季轮回,日月如晦,花开花落,好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起他屈从天命的无奈、悲哀起那个年代里的人们。
又是一阵熟悉的树叶婆娑的沙沙声响,亲切地叩击着耳鼓。俯目望去,一个红衣女孩雀跃在那黄叶覆盖的小径,那模样似乎每一片叶子都在为她青春的步履伴奏。此刻,我的窗台上,扑进一阙蓬松的阳光,洒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旧书上
余秋雨经典散文集余秋雨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着有系列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摩挲大地》《寻觅中华》《何谓文化》《中国文脉》等。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代表作。《文化苦旅》以余秋雨在全国各地的文化遗迹之地的游览过程为线索,以深刻思想和极具震撼力的语言,揭示中国文化内涵,考问历史和人生的深层意义。《文化苦旅》向读者展示了余秋雨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以及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是当代散文领域的范例。
《山居笔记》一书的写作,始于一九九二年,成于一九九四年,历时两年有余。为了写作此书,作者辞去了学院的行政职务,不再上班,因此这两年多的时间十分纯粹,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投入那么多时间才写出十一篇文章,效率未免太低,但作者的写作是与考察联在一起的,很多写到的地方不得不一去再去,快不起来。有一次为了核对海南岛某古迹一副对联上的两个字,几度函询都得不到准确回答,只得再去了一次。这种做法如果以经济得失来核算简直荒诞不经,但文章的事情另有得失,即所谓“得失寸心知”,为学严谨的态度可见一斑。
经常有年轻朋友来信询问一些有关人生的大问题,我总是告诉他们,你其实已经有了一位最好的人生导师,那就是你自己。
这并非搪塞之言。人生的过程虽然会受到社会和时代的很大影响,但贯穿首尾的基本线索总离不开自己的个体生命。个体生命的完整性、连贯性会构成一种巨大的'力量,使人生的任何一个小点都指向着整体价值。一个人突然地沮丧绝望、自暴自弃、挺而走险,常常是因为产生了精神上的“短路”,如果在那个时候偶然翻检出一张自己童年时代的照片或几页做中学生时写下的日记,细细凝视,慢慢诵读,很可能会心情缓释、眉宇舒展,返回到平静的理性状态。其间的力量,来自生命本身,远远大于旁人的劝解。
拿起自己十岁时候的照片,不是感叹韶华易逝,青春不再,而长久地逼视那双清澈无邪的眼睛,它提醒你,正是你,曾经有过那么强的光亮,那么大的空间,那么多的可能,而这一切并未全然消逝;它告诉你,你曾经那么纯净,那么轻松,今天让你苦恼不堪的一切本不属于你。这时,你发现,早年自己的眼神发出了指令,要你去找回自己的财宝,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放回原处。除了照片,应该还有其它更多的信号,把我们的生命连贯起来。
为此,真希望世间能有更多的人珍视自己的每一步脚印,勤于记录,乐于重温,敢于自嘲,善于修正,让人生的前前后后能够互相灌溉,互相滋润。其实,中国古代显赫之家一代代修续家谱也是为了前后之间互相灌溉、互相滋润,你看在家谱中呈现出来的那个清晰有序的时间过程是那么有力,使前代为后代而自律,使后代为前代而自强,真可谓生生不息。个人的生命也是一个前后互济的时间过程,如能留诸记忆,定会产生一种回荡激扬的动力循环,让人长久受益。一个人就像一个家族一样,是不是有身份、有信誉、有责任,就看是否能把完整的演变脉络认真留存。
我们也许已经开始后悔,未能把过去那些珍贵的生活片段保存下来,殊不知,多少年后,我们又会后悔今天。如果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投身再大的事业也不如把自己的人生当作一个事业,聆听再好的故事也不如把自己的人生当作一个故事,我们一定会动手动笔,做一点有意思的事情。不妨把这样的事情称之为“收藏人生的游戏”。让今天收藏昨天,让明天收藏今天,在一截一截的收藏中,原先的断片连成了长线,原先的水潭连成了大河,而大河,就不会再有腐臭和干涸的危险。
绝大多数的人生都是平常的,而平常也正是人生的正统形态。岂能等待自己杰出之后再记载?杰出之所以杰出,是因为罕见,我们把自己连接于罕见,岂不冒险?既然大家都很普通,那么就不要鄙视世俗年月、庸常岁序。不孤注一掷,不赌咒发誓,不祈求奇迹,不想入非非,只是平缓而负责地一天天走下去,走在记忆和向往的双向路途上,这样,平常中也就出现了滋味,出现了境界。珠穆朗玛峰的山顶上寒冷透骨,已经无所谓境界,世上第一等的境界都在平实的山河间。秋风起了,芦苇白了,渔舟远了,炊烟斜了,那里,便是我们生命的起点和终点。
想到起点和终点,我们的日子空灵了又实在了,放松了又紧迫了,看穿了又认真了。外力终究是外力,生命的教师只能是生命本身。那么,就让我们安下心来,由自己引导自己,不再在根本问题上左顾右盼。
左顾右盼,大漠荒荒,其实自己的脚印能踩出来的只是一条线。不管这条线多么自由弯曲,也就是这么一条。要实实在在地完成这一条线,就必须把一个个脚印连在一起,如果完全舍弃以往的痕迹,那么,谁会在意大地上那些零碎的步履?我在沙漠旅行时曾一次次感叹:只有连贯,而且是某种曲线连贯,才会留下一点美,反之,零碎的脚印,只能是对自己和沙漠的双重糟践。
我最合适什么?最做不得什么?容易上当的弯路总是出现在何处?最能诱惑我的陷阱大致是什么样的?具备什么样的契机我才能发挥最大的魁力?在何种气氛中我的身心才能全方位地安顿?……这一切,都是生命历程中特别重要的问题,却只能在自己以往的体验中慢慢爬剔。昨天已经过去又没有过去,经过一夜风干,它已成为一个深奥的课堂。这个课堂里没有其他学生,只有你,而你也没有其它更重要的课堂。
因此,收藏人生,比收藏书籍、古董更加重要。收藏在木屋里,收藏在小河边,在风夕雨夜点起一盏灯,盘点查看一番,第二天风和日丽,那就拿出来晾晾晒晒。
白色山茶花名篇散文 篇9
古清生
在南国的时候,我的窗前有那么一块低洼的草地,春天的日子来临,它便会生长许多的小草,甚至开出一些小小的花朵,招引一些蜜蜂在那里抖着金翅嗡嗡地飞。许多小孩子们,很喜欢在那块草地上采花或者玩一些他们认为好玩的游戏。这样的日子总是很温馨的,因为阳光、花草和小孩子们,足以把春天装点得美丽而又亲切,让人忍不住掩卷,心驰神往。但是在五月的时节,就会有一场场的雨水降临,雨水把草地旁的冬青树洗得很绿,那种很清凉的绿,并且注满整个的草地。于是孩子们用纸折起小小的洁白的纸船,来到草地那片水洼子上,启航他们的小小的梦想。
唯有月夜,那块草地是完全属于我的。这时候夜安睡了,一轮皎洁的月儿来到水洼子上,映得那水好一片白。在白水之上,忽然有不知来于何处的小蛙,欢快地跌跌地跳跃,仿佛是要把那一轮月儿从水中端详个究竟,或者坐在月儿之上,让月儿浮托它走。小蛙们如同孩子,待它们游戏得尽情的时候,就一齐坐在水上唱歌。那就是在我的生命中离不去的蛙声了。惯于在夜里读书和写作的我,就极爱着那一扇窗,起起伏伏的蛙声,能让我的思绪飘浮,进入这样一个季节深处。
但我却没有了南国的那一扇窗子,羁旅北京的日子长长,我的窗前,纵是也有这样一块草地,一簇绿柳,在春天的阳光里,还会有一树杏花装点。但是北国没有雨季,我看不到小孩子们折纸船的情景。北京是要到七月或者八月才会有雨,那是槐花开放的时节了。北京的雨会与槐花下了一街,一街的槐花雨把整个日子都流淌得芬芬芳芳,但即是这样的雨,仍不会积上一洼水,引来天使一般的小蛙,所以即使雨后有月,她也在这芬芳里找不到栖落和梳洗的地方。
我固执地想,如是北京的槐花雨能够积成一个洼子,这样一个清浅的弥漫着槐花芬芳的水洼子,有一轮皎月把水映得银银的白,有一群天使般的小蛙,它们围着月儿唱歌,那该是多么的好啊。我常常在雨后的北京的夜里出走,我以为我是能够找到这样一个地方的,它就在某一扇窗下,甚至那窗前也有一个痴情展卷的学子,甚至水边,还留着孩童戏水的赤足的脚印。可是,我的出走,却并没有找到这样一个地方,我想终归是有这样一个地方的,是我没有找见它罢了。
居京的月夜,于我它是散文化的时光,我在键盘上演绎着一个个的梦,情至深处,会忽然在某一段落,浮起一片蛙声,是南国的春宵里那天真烂漫的蛙鸣,初是浅浅低低的几声,孤独而悠远,渐渐地汇合起蛙的合唱,且愈来愈临近我的窗,仿佛就在那一簇柳下。此时人便恍惚地进入以往的时光,一颗羁旅中的心,忽然的一热,为之深深的感动。但待我有心凝神细细地聆听,却发现窗外是一片寂静,静得月的清辉飘落到柳叶儿上发生的细小的沙沙声都能够听到,只是没有了蛙声。哦,此时的我,这才感到深深的失落,原来那一片蛙声,它源于我的梦里,或者说,是那永远也拂不去的幻听了。
春天的今夜,便又是这样,我打开了电脑,轻轻地敲出一段怀想的文字,不觉间窗外就有了一片蛙声,是如许的亲切,如许的温馨,它拂动着春夜的暖风,沿了情感的脉络缕缕入心。然我猛然地觉醒,却分明是,寂夜无边!人不由地发现,那暖暖的一缕情思,竟也就化成两滴浸冷的泪珠,冰凌般的挂在两腮。
白色山茶花名篇散文 篇10
这里的雪温馨,每一片都充满灵气。
这里的冰晶莹,每一块都闪烁霓虹。
哈尔滨,一个充满异国情调的北方城市。
哈尔滨,一个冰雪雕塑出浪漫和神奇的城市。
秋去冬来,当芳菲的落叶刚刚离去,西北风就夹带着雪花,悄然而至地来到这个城市。索非亚教堂戴上了白帽子,亮晶晶;中央大街的欧式建筑穿上了雪衣服光闪闪;太阳岛雾凇让柳树结银花,松树绽银菊;亚布力的滑雪场也渐渐地热闹起来,林中飞翔冰雪健儿。哈尔滨的雪花多情,它们飘来,如翩翩素蝶,飘上你的肩,扑入你的怀,落在你的手心儿里,爬在你的睫毛上,变成一朵清凉雨滴,润了你的眼睛,沾上你的唇,让你品尝带梨花味的清香,芬芳。哈尔滨的雪花有时候也壮烈粗旷,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和着呼啸的北风,大片地落,漫天地舞,搅得你睁不开眼睛,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唱着大北方冬天的交响乐章。
在雪花飞舞的飘洒中,松花江开始结冰了,往日波涛汹涌的江水在西伯利亚的寒流驯服下,开始温柔了,晶莹的冰凌开始缤纷地闪耀,向眷恋它的冰城人们告别,然后,用坚强身躯驮起白白的雪花。到了十二月中旬,松花江上开始沸腾了,人喊车叫,灯火通明,制造冰雪大世界的采冰大军来了,冰蹿,电锯,汽车,采冰人的口号声响彻在松花江,太阳岛上,震落了树上雪,燃化了冰,搅热着冬。一年一度雪相似,年年岁岁景不同。城市里人盼望冰雪大世界一年一个精彩,附近的农民兄弟盼这个季节采冰多挣钱。星星给擦汗,月亮来洗脸。采冰的人冰天雪地不觉寒,做冰雕的能工巧匠昼夜加班累不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就是北方的冰雪滋养了北方人的性格,这就是北方的冰雪培养了北方人最美的形象。
有冰有雪才是真正的哈尔滨。冰雪给冰城的人民制造了欢乐,白天到松花江边,太阳岛上,抽冰尜,堆雪人,滑爬犁,打雪仗,玩雪地帆船等。晚上,去兆麟公园冰灯游园会,冰雪大世界去看冰雕,进入一个童话的世界。在这里忘记了烦恼,忘记了功名利禄,大有一番顿洗尘俗之感。从百米高的冰滑梯滑下,你就是九天飘下来仙女,你就是那哪吒,你就是那南极仙翁,在冰钢琴上用脚弹一曲《月光曲》,《费加罗的婚姻》,你就是贝多芬,莫扎特,你如果弹一曲《太阳岛上》,肯定有很多靓男靓女陪你翩翩起舞。
冰雪浪漫,冰雪沐浴的哈尔滨人更浪漫。年轻人滑冰场上手牵着手,优美的舞蹈在雪地上的留下两行爱情的曲线。挎相机的大哥和披貂的俏嫂,走在果戈里大街上,举着那大大的红红的糖葫芦,一看就知道他们的小日子很甜很甜。老年人在中央大街华梅西餐厅里喝着红酒,吃着俄式美食,品味着新生活幸福,雪地上写下晚年的祈愿。
在新阳路的火锅店、在太平桥的烧烤摊前,热腾腾的杀猪菜,香喷喷的农家饭。亲朋好友大声说话,大口喝酒,饮不尽的啤酒,喝不完的小烧,唠不完的家常嗑,不知是冻的,还是喝的,红脸蛋儿上绽开了朵朵桃花。不论在那里每一处都洋溢着东北人的豪爽和大气,透着哈尔滨人的热情和诚实。
冰雪是哈尔滨的天然资源,冰雪文化已经是哈尔滨的一张名片,雪花也是是哈尔滨邀请海内外友人最诚挚的请柬。冰雪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清新的气息也让这颗天鹅项下的珍珠更加灿烂。
当我即将结束这篇散文的时刻,窗外飘来了片片梨花瓣的雪花,小区里的楼房和树木,都笼罩在一幅画里。我好像看见了雪花在燃烧,它燃烧着这个城市的浪漫,燃烧着这个城市的温暖,也燃烧着这个城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