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散文随笔唯美冬至

2023/12/27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散文随笔唯美冬至(精选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散文随笔唯美冬至 篇1

前日收到同学的一条短信,“百花开而春至,百川汇而夏至,百草黄而秋至,问候来而冬至”,这才惊觉,归去来兮,冬至已至,转眼之间,又是一年。

相传冬至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冬至各地有各地的习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而芜湖这边似乎是冬至要喝老母鸡汤。我本也想入乡随俗,但半天没找到卖老母鸡汤的店,便作罢,草草的买了些饺子了事。

坐在桌边,吃着香喷喷的饺子,看着渐渐蒸腾起的热气,忽然就想起了那些逝去的时光,想起藏在岁月里的一些细节。为了一只桃子爬树,为了一块橡皮赌气,为了一本小说在课堂上走神,为了一场游戏扔下饭碗,为了一次赖床被拧耳朵,为了一次考试而彻夜鏖战,为了一篇文章写了又划,划了又写,那些散漫的时光,那些散落的点滴,串起了我以前的时光,没有光华四射,却也平静安康。

而回首这一年,走过四季,走过自己,心中的感悟和种种经历恍若电影中的一个个片段,如果说自己是电影中的主角,却觉得有点牵强,毕竟回忆中的点点滴滴有太多的人与事,哪些事自己是主角,哪些不是,真的说不清,只是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人与心都曾有过疲惫,有过沧桑,当然,也有许多新的希望在不断发芽,重生。

而这时冬至的到来,却让人格外的欣喜,虽然冬至是寒冷的开始,让人已有清晨帘幕卷清霜,呵手试梅装之感,然而“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我却仿佛能感受到阳气从地层下磅礴而来的气势,能听到地下万物的涌动,河流潺潺,草木新芽,春天的脚步也便发出了铿锵声响。

毕竟,冬至阳生春又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散文随笔唯美冬至 篇2

我思我在老家那儿出了个能人,是搞美术的。据说在我还穿开裆裤的时候就上贵阳进北京,边办画展边买画,轰动一时。为此作为乡土人才被安排了工作,还娶了个极其崇拜他的清纯女子为妻。他常为人作画,画的绝大多数是同一种景致。我也曾索得一幅,画面上的天空低矮而昏暗,软软地压在寒山瘦水上,没有庄稼的田地里无遮无挡,很清晰的看见那条粗细不均弯来拐去的小路。路是向一个村庄蜿蜒的,透过路口那一排扳起手指也能数清叶子的枯树,几间错落无序的房屋有些寂寥的立在那里,像是一位苍老的母亲在等着谁的归来。而此刻,一只昏鸦展翅离开路旁的那株老树,将最后一片枯叶振离枝梢,飘悠悠落下。一个头戴毡帽身穿棉袄的路人反脸看了眼,露出蓬乱的胡须和深浅不一的皱纹。他躬身往村里走,双手在胸前交错着使劲插进袖口,萧萧瑟瑟的样子。画以家为题,还附有一行蝇头小楷:冬至节已过,数九寒天来,归期尚有日,柴门久已开。

说实在的,接过画很久了,我的'心还是颤抖得停不下来。多么熟悉的村庄,多么熟悉的身影,多么熟悉的旧事,许多年虽未想见,却又何曾忘记。这是关于家的,关于亲情的,关于日渐同化的世界里依旧独有的故土属性。当一个人感觉身冷的时候,他想得最多的是温暖的家,当一个人感觉心寒的时候,他迫切需求的是温馨的亲情,而冬至不论是四时的自然轮回,还是人性的生老交替,这当头都是最好的诠释。虽说立秋开始就西风渐紧,寒意日浓,但九月尚有秋老虎,十月还有小阳春。只有到了冬至,寒冷才不可逆转的往深处走,而自然界的冷总是左右着人的思绪,让你随之而冷,而渴望一种皈依。

有着是“冬至是头九,两手插袖口”,在我老家那儿,小雪大雪的时节都还能将就过,可冬至一到,天气就干冷干冷的,风也像长了眼睛似的从衣缝里透进***死地贴在肌肤上,让你不得不勾腰驼背地将双手互插于袖口。男人也女女人也好,统一以这种方式走进田间地坎,走过他们的柴草垛抑或篱笆围就的菜园。我们那儿吃水困难,特别是数九寒天,村里的井枯了,吃水得翻过一道山梁去河里挑。一早一晚三五个、十来个结伴而去,男的女的、大的小的一律把手在胸前交错着插入袖口,扁担兀自横肩上,两只桶一前一后颤悠悠的,却未晃落一滴水。这是多年来练就的技巧,靠教是教不会的,于是就成了冬至时节那道山梁上独特而醒目的风景。那年一位研究民俗的教授与我同去,目睹这种境状竟呆住了,后来他写了一篇介绍性的文章,将之称为一个特定地域里的民族文化,就如同印度人头顶物什一样。其实他哪里知道,这是冬至的寒冷逼出来的,或者说是老家人抵制寒冷的一种创举。

我们村里被几座山围住,地形状如平放着和葫芦,庄户人家聚在葫芦底,一条路从葫芦口歪歪扭扭的延伸过来,路边田地里偶尔有一处青色冬萝卜,并不大,越发的就感觉萧条和冷瑟。偶尔有一个大人抱着手躬着腰朝前,一个小孩子以同样的姿势跟后。小村人少,外来的人也不多,老远的就能认出谁家的人或者亲戚,于是就听到喊抱柴将火烧旺的声音。我小的时候无数次帮人家抱柴燃旺火,但更多的是随大人赶场、放牧,甚至走亲串戚回来时迫不紧待地跑向那堆哔剥燃烧的柴火,不大会功夫,整个人就精神起来了。但那时只知道冷来饿来往家里跑,受到委屈找家人诉,并不大在意这种形式之下家和亲情更深更远的蕴藏,而这是足以影响人一生的结,也是最为真实最为妥当的归宿和依靠。

都说好男儿志在四方,老家那儿的人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他们都去了一个方向的林场,将粗大的苍木伐倒后运到山外的公路上来。由于离家远,每年栽种完庄稼出去,一直要到冬至过后,大雪封山,地冻天寒无法作业才回来。虽说常年在外,但走在进村的那条小路上的姿势一如既往,佝偻着身子,双手插于袖口,一副不胜寒的样子。这与我索得的那画一般无二,仅仅是行走的人多几个罢了。那一个冬至时节村里外出的男人几乎在同一天回来,他们抬着一副担架磕磕绊绊行走在田间小路上的时候,村里就有人哭了。那时我还小,具体场景记得不大清晰,印象中村口的一块空地上燃起一堆熊熊大火,却破天荒没有人去围守。据说被抬回来的那个男人是伐木时被冰雪滑倒而摔死的。此后每到冬至前后,村里无数人家一天要开门出来看几次,看那条小路上有没有行人,如果有人刚过村前那个垭口,他们一定要在寒风中看着,一直要看得清清楚楚,一直要看着走进谁的家门。“冬至节已过,数九寒天来,归期尚有日,柴门久已开”,也许村里那个搞美术的能人当时也开门眺望,也捡拾柴草燃旺火堆,也许曾经也在入村的小路上行走着被人眺望,因而那一大把亲情和乡情漫溢在冬至的日子里,就像为他燃起或他为别人燃起的火苗,一直炙烤着他,一直炙烤着他的画和他画的人。

我索得的那幅画就挂在我的书房里,每每疲惫的时候往藤椅上一躺就能看到它,那山村怎第看都是我的家园,那画上的人怎么看都是我的亲人。只是家门应当开启很久了,亲人也踏上的归途,而在这个异乡的城市,在这开始数九的冬天,我又将何去何从。

散文随笔唯美冬至 篇3

若木中午睡得很是香甜,醒来已是下午四点多钟,本想着再赖下床的,但外头树叶发出的淅淅的声音吸引了我,是雨声。我倏地跳下床,撑了把伞走上天台。

我生性好雨,只要一下雨我就有种想出去走走的冲动。此时雨已渐稀疏,本想丢下伞清醒清醒下的,但考虑到感冒还未痊愈,所以这个念头也就打消掉了,但我还是把伞稍微翘高了点,好让我的脸能与迎风而来的雨沫亲密接触。站在天台俯瞰湖面,雨随着风扑面而来,柔柔的,凉凉的,再吸上一口洁净的空气,顿觉爽朗气清,精神抖擞。

在我看来,雨柔软、细腻,犹如一串串灵动的音符,任其渗透毛孔,融入心田,在沸腾的血液中激起欢快的乐章。伴随乐章的旋律,你可以掀起兴奋的波澜,也可以泛起忧伤的涟漪,但于我,更多的却是平静--一种慰心而安然的平静。雨,就是能演奏出如此幻妙的神韵,昂扬也好,和缓也罢,全凭你用心去交流,去感受。

雨,真的是个捉摸不透的小精灵,说她无形,却又可以感受到她的存在;说她有形,她又永远变化多端。无论她是淅淅沥沥飘然而来,还是飘飘泼泼磅礴而至,也不管她是身纤似丝亦或是圆润如珠,只要有她的身影在闪动,我的心就会为之而动情,而陶醉。

雨,天生就是富于感触的天使!

当她飘飘洒洒、纷飞而下时,让人情不自禁地张开双手拥抱她,亲吻她。而她则轻轻地抚摩着我的脸,凉凉的,柔柔的。有时她甚至调皮地钻进我的身体,隐私与羞愧于她早已荡然无存。往往于此,那扇尘封已久的心扉竟在不知不觉中豁然开朗,所有的秘密都尽览无遗,而我愿意与她分享。

当她飘飘泼泼、倾泻而下的时,总是有种冲动--一种想冲出去的莫名之感。自古都是水火不相容,于我却感受到了她的热情、火热、奔放。曾经多少时候,一个人在大雨中狂奔追赶,并不是怕她无情的拍打,也不是情理失控,为的只是追求那份无尽的享受,自由,狂野,激扬。做一只独闯翱翔的海燕,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一个人撑着伞在天台凭栏鸟瞰,刮着风,下着雨,而我则像个傻子,呆呆的,其实我又何尝正常过呢,或许我根本就不知道何谓正常。反正,我喜欢就行了。看那只白鹭,不也在雨中的湖面上空欢畅地翱翔,何等自由,何等洒脱。下雨又怎样,只会让向往自由的羽翅拍得更加有力。

雨还没有停,但我还是把伞收了起来,感冒,不在乎了,心情好了还怕那一点点病症吗。突然,一片花叶飘来贴在湿湿的脸上,揭下来看看,白脉幽紫,真的好美。风一来,她又飘荡在绵绵细雨之中,优雅,娇柔,像个舞者。或许我也应该舞起来的,和着雨的韵律……

在雨中独品雨的况味,是一种享受。

在雨中领悟雨的禅静,是一种境界。

散文随笔唯美冬至 篇4

镜中花,水中月,世人常以喻虚幻不可求得之物,但诗家常用以比喻朦胧空灵的意境。如南宋严羽以佛论诗,主张妙悟,他说:“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明代谢臻论诗云:“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

后人多以“镜花水月”比喻诗歌中不可言传的妙境。

在了解了这些文学典故背后的故事,你是不是对我国古典文学又平添了一分兴趣和自豪呢?

散文随笔唯美冬至 篇5

又是一个同样的夜晚,外面只有昏黄的路灯,听着陌生的音乐,换了一百个漂流瓶,机械式的点击着鼠标,看着一个个莫名其妙的字条,任思绪飞扬。

记忆里比较深刻的音乐是陈明真的《变心的翅膀》,其实五音不全的我真不知道如何欣赏,也许只因为是她喜欢吧!那还是上世纪一九九七年,怀着存了好久的一百四十元钱,在当时的华联大厦买了一个梦寐以求的随身听,从此视如珍宝。不可避免的与各式各样的磁带有了不解之缘。裘海正《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邰正宵《千纸鹤》…… 还有好多已经从记忆里消逝。

眨一眨眼睛,懵懵懂懂地已经过了二十年,那个曾经随身的播放器,早已经粉身碎骨,消失于天地间,若干的磁带还保存在书架之上,却失去了它们的价值,似乎只是为了证明那个已经只有淡淡回忆的时代的存在……

散文随笔唯美冬至 篇6

相逢是什么?相逢是与好友好久不见的重逢;相逢是与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的相逢;相逢是与动物的相逢。辗转流年,时间无始无终,而个人的一生何其短暂,与往事相逢,那不是一件令人身心愉悦的事情吗?

人生如寂,时光无限。月光映照着流年,显得岁月更加寂静了。月光照耀着树林,树叶把月光严严实实的挡在了外面只有几束微弱的光从缝隙中钻出来,看着这美丽的月夜风景,让我不禁陶醉其中。

踏着清晨的露水起床,伴着太阳的初升跑步。路途并不遥远,闻着清新的空气与她相逢。

看见她时,心头不禁一颤,是她吗?真的是她吗?时光匆匆,还能遇见她,真是让人不禁感概呀!

她不是别人,正是我儿时最好的玩伴。年幼,我们都不是很懂事,但也不缺乏教养,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在雨中玩耍。只要每次下雨,我们就高兴得像个疯子,我们赶紧穿上雨衣,拿上雨伞,穿上雨靴,高高兴兴的出门。雨可以滋润我们的心田,可以灌溉干涸的农田,可以打破燥热的夏天,但对于我们来说,可以带给我们无尽的欢乐,我们总是把自己玩得湿漉漉的才回家,当然一定也免不了一顿骂呀。正顺了那句话“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上小学之后,她就被她爸爸妈妈带到外地去上学了,想不到几年过后,我们又遇到了。几年不见她的样貌、身高发生了变化,可惜还是逃不过我的“法眼”,。我纵身一跃跳到她的面前,说:“。还记得我吗?小包子!”她立刻露出了她那两个浅浅的酒窝,对我说:“当然记得了,大林子。”我们的见面好像和别的那些久别重逢的友人不一样,我们的见面,就标志着友谊的小船将重新出发,永不停歇。清晨的花朵更加妖艳,香气更加芬芳,样子更加美丽,但是它始终比不过我身旁这位美丽的姑娘。我们一起爬上比我们高几十倍的山,眺望远方,看着村庄的宁静深远,看着悬崖边的两朵坚强的花,仿佛时刻在对我说:“加油,前方的路我们牵着手一起走,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是正确的,我都愿意陪你一起走过。”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更何况我们已经有几年没见了,和她的重逢,让我拥有了更加强大的力量——友谊的力量,友谊让小草碧绿,让花儿红艳,让天空蔚蓝,让窗外的风景变得更加美好。是相逢让我再度友谊时光,让我接纳百川,让我接纳勇气,让我接纳希望,所以岁月才风华长存。与你的相逢,让我发现了一片新天地,感谢与你的相逢!

散文随笔唯美冬至 篇7

刚刚整理完一些搁置许久的夕年旧物,不经意间竟然发现了那么多“可爱”的小物件。

断了一条胳膊的芭比,上身是紫色带蓬蓬纱的小短衫,下身是一条红色镶白边的小布裙,衬着芭比奶白的小脸,金色的长发,倒觉得有点意思。再看看她脚上红色的小靴子,才突然想起原来与之相配的乃是那条粉白色的连身公主裙,身上的这套小衣服原是自己花了好几天时间才有的“杰作”,难怪现瞅着这针脚这么拙劣……

几只拽着铃铛的自编小手链,最丑的一只紫色的,那定是自己的“杰作”了,才发现原来从小自己的手工便是如此的苯拙。那只精致的已经发旧的粉色手链静静的躺在紫色的旁边,还是年少时的亲昵!那个总是照顾我的心灵手巧小丫头,Hello!好多年不见,你的的主人还好吗?

一个淡蓝色卡通硬纸穿叠的.心形小香包,鼓鼓的,下面拽着黄色的小流苏,早已没了当初的淡淡的香味。萍当时给我的时候,我就觉得漂亮,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怎么放进去的?却也不舍得坼开看看,怕弄坏,所以直到如今还是个迷……萍如果有机会,你一定要告诉我……

还有什么呢?大把的彩色糖纸叠的五颜六色的蓬蓬裙;漂亮的纸鹤,那绝对不是自己的杰作,因为直到如今都不会,也从未叠过一只“完美”的纸鹤。一小瓶的手叠小星星、一张素描小相、黄色的小星星发夹、透明的小瓶子、一个红色手编如意结、一张成绩单……还有一叠写满了字的花花绿绿的卡通信纸,打开,有曾经写给妈妈,后又被收藏的,幼稚的字体、小大人似的口气、肉麻的“妈妈,我永远爱你!”再次拿起,竟看的笑出了眼泪。还有小伙伴写的,甚至有一封同桌的“绝交信”,字丑不说还蛮多错字,只依稀记得我们俩常打架,且总是我胜利,上完五年级他就转学走了。从此,了无音信……还有不知名的情书,也不只那里抄来的,歪歪扭扭的字体竟还煞有介事。难得的是,这么些“无用”小东西,我竟然不曾丢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