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以万家灯火为题的散文

2023/12/27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以万家灯火为题的散文(精选9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以万家灯火为题的散文 篇1

傍晚,我漫步于郊外,望着远处城里的万家灯火,听着田野上的蛙叫蝉鸣。在郊外眺望着城市里的灯火是最惬意的事情,这里没有都市的喧闹,也没有乡村的孤寂。这里很安静。安静,但不寂静。在都市灿烂的灯火中,又有许多平常人家的微弱灯光。它们不与那吵闹的霓虹相争,只是安安静静地散着。安安静静地,我望着这万家灯火,在一片安静中。

远处的灯火,应该是值得我们骄傲的吧。在我们已知的所有物种中,有哪一个能创造如此高度的文明?这些物种只能安静地呆在偏僻的角落里,默默无闻地繁衍生息。

说到“安静”,人类已经“不安静”了几千年,往前看,人类“安静”的时候,大概是史书上没有记载的蒙昧时期吧。那时,人类同任何弱小的物种一样,安安静静地蜷缩在洞穴里,燃起微弱的火焰,任野兽凌驾于自己之上。可是后来,人类开始“不安静”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渐渐成为万物的主宰。然而这时,人类的“不安静”已上升成“吵闹”。人和人明争暗斗,都想做同类的主宰。胜利的一方搬进了豪华的宫殿里,宫殿里昼夜射出吵闹的火光。火光太刺眼、太吵闹,如君王的野心。他们总是在大吵大闹之中化为一堆灰烬,在累累白骨上被风吹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君王们的宫殿失去了吵闹的火光,失去了刺眼的火光。吵闹的火光终于变成了安静的灯火,在千家万户中安静地散发着柔和的光芒。望着远处的万家灯火,我不禁要问,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人类若“安静”下去,我们至今仍在洞穴里;人类若“吵闹”下去,我们将会在废墟上。只“安静”不行,“吵闹”更不行,那只能是“不安静”这个介于两者之间的量了。然而“不安静”又很容易变为“吵闹”,所以必须要有“安静”的牵制。唯有“安静”之中“不安静”,我们才能得到永恒的发展;唯有在“不安静”之中“安静”,我们才能得到发展的永恒。

眼前安静的万家灯火,若没有不安静的温馨笑声,是不会让人感到惬意的。

身边的不安静的蝉鸣蛙叫,若没有安静的田野为背景,是不会让人感到轻松的。

在安静和不安静之间,我望着万家灯火。

惬意,轻松。

以万家灯火为题的散文 篇2

又是万家灯火,又是这摇摇曳曳的微弱的枯黄,这样的晚上有很多,悠悠的惆怅和淡淡的忧伤成为灯火最悲戚的说。

心情,心事,在时间里渐渐荒芜,渐渐褪色,渐渐的空白。

在这窗前静静地凝望。这一次没有过去空洞的茫然和无助,有的仅是那凝了一脸的伤痕和沧桑。我很宁静地研读泪滴悄然滑落指尖时那一份精雕细琢的忧伤,那忧伤是那般细致而纯粹。

风窜入心胸,引起一阵咳,我惊叹自己的声音竟那么的疲倦不堪。

耳边,是那首叫做《没有家的女孩》的钢琴曲,依旧恬淡清雅。

我不是第一次听这首曲子了,这曲子于我来说已是十分熟悉了,但这一次却是第一次分明地感觉到浮动于钢琴家指尖的伤感,沉郁和一份久违的淡然。

常却自己无论何时都要淡定,可是真正需要淡定是却是很难做到呵。

“舍得”,“放下”这样的道理我们似乎都懂,可却偏偏做不到那坚定的释然,做不到!

红尘,真的那么微弱吗,真的就如那灯火一般微弱吗?

总是很少向别人说“永远”,因为,在我心里,“永远”是需要为之倾注一生的,但我却一直在质疑:永远有多远?永远在哪里?在苏小小的西泠桥?还是在白娘子的雷峰塔?

如今,很多已经离我远去,只留了我孤独的身影在月下独酌,在花间徜徉,在雨中徘徊。

我诧异,这样的结局是因为什么?是因为你的执着打碎了我的守候?是你的冲动打破了我的宁静?还是,我的多愁善感推开了你的耐心?我的故作淡然灼伤了你的热情?

也许都不是吧,也许这就是宿命。经历了人生,宿命就会平和的告诉我,说“永远”的那个人也会离开我。最后,只留自己伤了路边的风景。

人生的路上,人们总是被生活的惯性卷入漫漫红尘,又被红尘推入生活的漩涡。

没有谁可以陪你走的最后,每个人的结局,都写在命运里,最后,只有你在自己心里看那场绚烂,寂寞,而转瞬即逝的烟火。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该坚强,尽管路上只有自己和自己的忧伤。

一切,恍然如梦,只能为自己祈祷......

以万家灯火为题的散文 篇3

远远近近,一家连着一家,一如梦里阑珊,万家灯火缀连起城市的轮廓,简约的像是一幅剪纸作品。

在一个个平常的夜晚,我离开写字楼乘车回家,感觉中人与车仿佛是在灯火的河流里游弋;一条河连着一条河,交错辉映,千转百回,流动与静止、喧闹与沉默、华丽与朴素、张扬与含蓄,明灭斑斓,高高低低,跌宕起伏;她多像一首交响乐的乐谱,演奏着岁月情怀。

街道、店铺、那么多的人家、来来去去那么多的人,以及正在广场上舞蹈的女人。在我眼里,夜晚的表情真实而又抽象,城市的灵动只在这一刻,被灯火照亮,仿佛触手可及,意韵飞扬。

所有夜晚的灯火都是连续的,贯穿了所有平常的日子;这触情的灯火又一直延伸着,从身边抵达城市的边缘。也许城市的边缘是农家、河流、山峦、田畴、牧场、树林,那里的灯火也同样正在穿透夜晚,向更远的远处伸展,无穷无尽,生生不已。

“真的像是我曾经见过的北方麦地”。在城市万家灯火的掩映中,我心中无数次地掠过这句话,而每当那时,北方广袤平原上的麦地如强烈的北风猛地向我扑来,使人透不过气。在平原上,我曾经被无边无际的麦地所震慑,在五月透亮的阳光下,我激动地想跪在麦地的中央,大喊一声“麦地”。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会有那么广阔的平原,那么撼人心魄浩瀚起伏的麦地?原来这就是老百姓的日子,深邃而又实在。接着,我看见了村庄,还有村庄上正在升起的袅袅炊烟。那一处处村庄散落在麦地的中央,好似围棋的气眼。于是,平原活了,平原上有了锅碗瓢盆、油盐酱醋、酸甜苦辣、春种秋收、喜乐哀愁,有了爱恨,有了情仇,有了日子的盼头,有了万家灯火的明亮。那北方的麦地宛如城市夜晚的灯火,抽象出所有日子的形式,恰似一首经典诗歌的魅力,越过了多少个百年的时光,一如既往地使人亲近,难以割舍。

在每一个清晨,当我走向早点铺时,车水马龙的嘈杂声中,日子的河水开始在新的一天里流淌。我喜欢看这样活泼泼的早晨,在那家做牛肉面生意的面摊前,挤满了上学和上班的人,那牛肉面“一清二白三绿四红”,辣辣的,撩人食欲。据说是北方人开的面摊,他们一家从很远的地方来到被他们称为的“南方”讨生活,将北方的饮食带到了这里。其实,在我居住的这座城市里,聚集了来自东西南北的人们,他们因种种难以确定的缘由,停留在了这个南北过渡地带,再一代又一代地生活下来,直至最后,融入当地的口音,点亮属于自己的那一盏灯火。

我楼下的杨老,是北方佳木斯人,因为60年前划时代革命的缘由,他来到了安庆,然后,这这里娶妻生子。多少个年头过去了,直到现在,他每天早上仍然保留着东北人的习惯,挎个大篮子上街买东西。我看到在那篮子里有当天的菜蔬、香烟和酒。老人的儿女都出去住了,他就一个人过着。他喜欢和我聊天,在夜晚的灯火下,我们边抽烟边聊着,关于世事新闻、关于生老病死、关于在遥远的佳木斯有他一直梦魂牵绕的故乡和族人;他一直说着这些,很多时候我已经困意很深了,老人还在说着。我没有见过东北的冬天,但从老人的一次次叙述中,我一次次领略着北方的冬天和家的概念。

看惯了每个夜晚的灯火,人真的像夜晚的一盏盏灯火,用他们的故事,照耀着平实的日子。我的一位当外科医生的朋友这样说:“日子是用生命的原火点燃的”。我的这位医生朋友来自贫困的乡村,当年是家人省吃简用,供他完成大学学业。现在,他50多岁了,已经是主任医师。但对于生命的认识,他曾经以单纯“物质”形态的眼光来加以看待。直至后来的在一个晚间,一位古稀老人躺在病床上,拉住他的手久久不愿睡去,老人说,怕睡着了再也醒不过来了。也就是这句话,倏然间,让这位医生仿佛触摸到了生命的质感。

于是,活着和生活的故事,绵绵不断,如四季的轮回,跌宕不已。这些年,我在做事之余,间或地书写着我曾经的朋友和熟人,他们中间有鞋匠、船工、 搬运工、门卫、酒店服务员、花店女工、出租车司机和打鼓的人;他们几乎都有下下岗和失业的经历,每日里为生计艰辛地奔波劳作;宛如河水的流过,他们想的是让生活尽可能地好些,并能供他们的孩子完成学业。多年前的一个秋日,我登上了所在城市最高的一座大厦顶层,就在极目四望的那一刻,有无数的楼宇和屋顶,从朦胧的城市边际开始向我冲来,那气势很快把我的畏惧感压迫出来;畏惧什么?那一刻的体验直到今天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才得以解释,就是对生活的态度。我想,在那无边无际的屋檐下,是无数的苍生栖息的地方,是屋檐下每一个生活的真实表情,构筑起了这个城市的性情,让城市的每一个夜晚生动起来,并延续下去。我想,属于我的那盏是否依然明亮,依然照耀我明天的路程。

明天是日子的希望,是今夜灯火的延续。我年近八旬的老母亲生活在外地,每个周末,我总会给她打个电话问安,她老人家又总会重复着上一次交谈的内容,说的最多的还是那句话:“要平平安安才好。”这大概就是每一个家庭的愿望,每一个家庭的温馨,每一个夜晚灯火的归宿。记得有一年的春节我回老家,辗转了一天疲惫不堪,天黑的时候,当我看见老家窗前射出的灯火时,我几乎走不动了。我就坐在老家的门前,体验到家的幸福;那一刻,万家灯火温暖心扉,映照游子归来。

以万家灯火为题的散文 篇4

一颗孤独的心需要善良来滋润,一颗冰冷的心需要善良来温暖,一颗绝望的心需要善良来抚慰。社会呼唤善心,人们需要善良,让善点亮万家灯火,普照芸芸众生。

善良不仅仅是帮助,更在细节中完善。假使咖啡馆的人不把纸条贴墙上,那么拾荒者也不会发现墙上那一道亮丽的风景,也就不会受到跟别人一样的对待。假使免费送一杯咖啡给路人,善良会成为施舍,这便是对人格的侮辱。善良能帮助别人得到应有的尊重,感受到人间真情的温暖。

人人都需要关爱与呵护,在帮助别人时,不应以贫富、贵贱来衡量人,人的尊严在天平两端是等价的。侍者以惯有的姿态恭敬地为拾荒者递上杯咖啡,这是对别人人格的尊重,它如同一股暖流,驱除别人内心的寒冷。善举是凌驾于道德之上的,它不应成为彰显自己伟大的工具。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善良,是陌生人之间一次亲切的问候;是别人陷于险境时的一次出手相救;是沟通人与人之间友谊的桥梁。善意的心,人皆有之,它不需要像天空以雷电显示其愤怒那样壮阔,一个浅浅的微笑,一句安慰的话语都是善意的'体现。善者,受于外物,发于内心。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不缺这样需要关爱的人,缺乏的是善意的体现,而不是冷眼旁观,亦或是置之度外,如果人人都抱有“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心态,那么万家的灯火又该靠谁去点亮呢?

懂得善意,明白他人的好;学会感激,点亮自己的心。在危难关头,适时抓住别人伸出的援手,也不仅仅是接受,更重要的是内心的空旷与澄明。更重要的是不懂得接受,便不懂得给予,闭塞的心又容得下多少爱的填充?

善意无疆,善意无痕。它超脱于时空之外,立足于寰宇之间。既不沾染世俗的污垢,又高于血浓于水的亲情。再大的洋,再深的海都无法和它相提并论。

当善行之念溢满人心时,世间透出的一定是和谐、幸福的万家灯火。

以万家灯火为题的散文 篇5

青春是一片广阔的海洋,蕴藏着无穷的神秘矿藏,等待着人们的探索和挖掘。它时而平静如一面硕大的镜子,在它的怀里沉睡着日月星辰;时而暴怒如发狂的巨龙,翻腾咆哮,无所忌惮。在青春的海洋里扬帆起航,你既能观赏到白浪滔天的.壮丽景象,又能感受到在风口浪尖同逆境搏斗的快感,但你得时时把握前进的方向,才能不迷失在茫茫大海中。

青春是一只飘飞的风筝,它热切渴望自由,渴望摆脱绳线的束缚,像那飞鸟一样,追求自己想要的未来;可又因对可去之处感到迷惘彷徨而心生迟疑。有时候,它静静地看着身旁澄澈的天空和飘飞的白云,感受微风的轻抚和阳光的柔情;有时候,它聆听着溪水的泠泠欢声和鸟儿的婉转啼鸣,为它们伴舞。就这样,享受这简简单单、平平淡淡的幸福。在大风起时,它战栗着与这强劲的对手做殊死搏斗。或许它失败了,不愿却不得不离开自己的依靠,随风而逝,从此开始了在风雨中飘摇的流浪生涯,但它却无怨无悔,毕竟自己曾经努力过。——它就是这样时时处于矛盾之中,却又在矛盾中逐渐成长而成熟。

青春是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尽显生命的活力和人生的精彩。当它的画笔掌握在年轻人的手中,他们会如何把握呢?是用心地为它锦上添花,极尽岁月之绚烂美好;还是随意涂鸦,使之面目全非,令人扼腕?

朋友们哪,现在的你们正是拥有着大好的青春岁月。或许你们会时时感到迷惘、惆怅;亦或是情绪多变,难以自制;但绝不能肆意挥霍,任意糟蹋青春。眼前的困难、苦痛是暂时的,正视它、战胜它,就能迎来胜利的曙光,踏上光明的大道。纵不能为它添光增彩,也该维持它的本色,使之美丽如初啊。

青春是一次考验,智者在其中成长、发现,获取生命的养料;愚者在其间迷失方向、堕落,为社会所淘汰。聪明的朋友啊,你一定知道自己的青春该如何把握吧!那就让我们大家拭目以待!

以万家灯火为题的散文 篇6

随着一场又一场大雪的融化,天气渐渐的暖了,风渐渐的柔了,太阳也不再懒洋洋的了。一切都不一样了,都该从新开始了。我们透过枝头点点嫩绿,仿佛感觉到了春天正朝我们慢慢走来。我渐渐发现了春天的脚步。

在鱼缸里安度了一个冬天的金鱼似乎感受到了水温的回暖,春天的召唤,开始舒活舒活筋骨,在水中快速游动起来。它的全身极有节奏感地左右摆动,就像在跳草裙舞一样。而它的尾巴则像一面彩旗,迎风招展,像是在迎接春的到来。有时,它还跳出水面吐泡泡。我仔细观察着这一幕幕,心中暗暗笑了:它一定是迫不及待的看看春天来临时的景象吧。想到这里,我不禁也将脑袋向窗外探去:春天,春天真的来了吗?忽然,我猛地发现,我面前的鱼缸里,装的就是春天啊!

迎春花的枝已从嫩芽向根部一节节被染成了绿色,而有的地方还是枯黄的,犹如青铜上的锈迹。花骨朵已有半个指甲盖那么大,它的最下方是深沉的紫,那紫色好像沉淀下来一样,将花骨朵的下半部紧紧掩盖住,不露出一丝黄色。而花骨朵的上半部,是柚皮般的黄色,黄得耀眼,黄得绚丽。而在这黄色的顶部,却有几缕紫色,这花好像在犹豫着,等待着春的来临。不,不是等待,是预示。黄色的花骨朵在枯藤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生机勃勃,充满朝气。我不禁用手去抚摸了这孕育着春日生机的生命,那花瓣是那么的硬,似乎是在保护着花骨朵中的生机。

春天的脚步近了,她留下了一路芬芳;

春天的脚步来了,她带来了勃勃生机。

以万家灯火为题的散文 篇7

流星虽美好,然而却稍纵即逝;玫瑰色香俱佳,却又浑身是刺;生命有成功的印证,途中必定举步维艰……

夜幕降临,闪烁的繁星高挂于天,照亮我们黑暗的前程;毕业的分离,彼此都有过悲伤的眼泪,但也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小小的遗憾,但真实的美丽是不会拒绝遗憾的,它会使我们更加坚强。

诸葛亮曾经留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遗憾,但后人看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爱国情怀;大物理家霍金虽然全身瘫痪,但这种遗憾却毫无保留的见证了他对科学的执着追求。

不仅是闻名于世的伟人有或多或少的遗憾,在我们的学校,有这样一位教师,虽然我和他素不相识,更不知道他的姓氏,但有些时候,我会在楼道看见他,他拄着两根残疾拐杖,脸色亲睦和蔼,在我的印象里,双腿行动不便的人应该在家调休,可是他却与众不同,仍然坚持来到学校,竭尽所能的做好教师的工作,这种身残志坚的精神让我感动,这也许就是遗憾中那抹绝无仅有的美丽吧!

外公外婆双鬓的白发,却充满历经人间沧桑的美丽;爸爸妈妈双手刻着重茧,却体现了勤劳不息的美丽;老师操劳的背影,表现出无私奉献的美丽。

在岁月的长河里,有些东西泯灭了,有些东西留下了,幸运的是,在插肩时刻,我们永铭那些遗憾。

让我们一同感恩那美丽的遗憾。

以万家灯火为题的散文 篇8

我在公园里漫步,嗅着早春的芬芳,在我的前面,是万紫千红的春天……

期盼已久,终于开春儿了。柳绿了,花红了,我们笑了,踏着爽朗的笑声,我来到了公园,与其说是为了观景,倒不如说是为了赏春。

春日的公园,仿佛一幅巨大的山水画,每一处景观、每一株植物,都是那样的轻盈,各具特色,没有冬日的寒冷,只有温暖的春风;没有满天的飘雪,只有成群的大雁和风筝……这就是春,万紫千红的春!

刚进公园,便有排列整齐的柳树。她们的枝干像是一位位多姿少女的身躯,枝条像是她柔顺的秀发,随风舞动,那样轻扬,那样飘逸。走近一株细细端祥,弯曲的柳条十分柔韧,每一片叶子都充满了生机。深深地吸一口气,你会体会淡淡的、清新的气息,我找不到一种合适的气味比喻它,形容它,只能说与茶香略有相同,只要你用心去体味,用心去感受,就能品出其中之妙。

接着往前走,是一片多彩的草地。这里有全绿的小草,也有淡绿的、青黄的,甚至还有一部分是一半青黄一半草绿的,无不有趣儿。说实在的,我真的不忍去踩踏它,因为它就像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让人珍惜、留恋。俯下身来,我好像看到它们在笑!像一些刚落地的娃娃,好奇地看着这个美妙的世界,用自己银铃般的笑声,来表达自己心中无比的喜悦。多可爱的草地,多粲然的脸庞!

我已完全迷醉于这万紫千红的春。

不觉中,我来到了公园的尽头,这里,是繁花的海洋!粉的、红的、黄的、紫的,大的、小的,含苞待放的,热烈开放的……

数不胜数,令人目不暇接。偶尔的,空中舞动一只蝴蝶,更为这里增添了不少诗情画意。我被一种我说不出名字的花迷住了。她是那样的小巧玲珑,大约只有一元硬币那么大,呈粉红色,一片片的花瓣好像有千层,它的质感,看起来那样丝滑柔韧,像是玉石,也像是丝帛,好美、好美……我沉醉在这蓬勃的生机中!

乍一声清脆的鸟鸣,把我惊醒,猛然回首,在我的身后,是我走过的春天,那样的万紫千红……

以万家灯火为题的散文 篇9

老王与我同庚,因了头型的缘故,长期保持的小平头不仅使人受看,而且还给人一种干练的感觉。我跟他认识没多久,他便托我给他谋份较为轻松点的工作,以便能腾出点时间,去管他那正在襄阳市上高中的儿子,以期儿子能在他的呵护监督中,考上理想的大学,日后走上社会,吃碗轻松点的饭;同时呢,也弥补他早年的大学梦。

据老王自个讲,他来襄阳市之前,在他们那个小县城经商,生意相当不错,拥有两间门面的店铺,客户很稳定。可他不似有些人那样,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儿子以后积攒很多的钱,让其坐享其成。老王说,那样做,看起来是为了儿子,其实是在惯养孩子的惰性。所以,他并不在意要把生意做多大,而是渴求能让他家小子走出他们那个繁华、但不是很大的县城,到市区求学,使其能考上好点的大学,为以后的人生路奠定基础。为此,半年前他放弃了在老家那个县城打拼了上10年所取得的经商业绩,来襄阳市买了房子。

把家搬到襄阳市,安顿好儿子上学后,老王就跑到我开店子的这条街的一家酒店打工,一来想体会一下这里的择业环境,熟悉熟悉不曾涉足过的行业行情,为日后再次经商摸摸路数;二来嘛,得有点收入,赚点每日里的生活所需。老王告诉我,买了房后,虽然用去了不少钱,手里多少还是有点积蓄,但不能坐吃山空。对于曾闯过事业的人,一旦闲了下来,是很不习惯的,弄不好还会闲出毛病来。老王说的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所以,他延续以前那种吃苦耐劳的劲头,从当老板到当伙计,放下架子,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月工资不足千元,但仍兢兢业业,毫无怨言,使得他那老板不止一次对别人讲,像老王这样的人,在现如今不好找喽! 儿子读书如何?老王没多少工夫去过问,大半年时间就这样在他的忙忙碌碌中过去了。只知道他那小子每天一大早出门,晚上回家,期间曾被老师喊过几次家长。其中一次是逃课上网吧。老王太忙,都是让他老婆去的。儿子为什么会这样,他也不知道。老王说,我那孩子以前在县城那会儿,可不是这样的,学习虽然不拔尖,却也在班上前10名。唉--,老王叹了口气后,又说,原先想着让梦更近,如今却是越来越远了。

面对孩子的这种状况,老王决定先从自己这儿做出调整--重新找一份较轻松点的工作,一来能尽量抽出些时间,顾及儿子的学业;二来嘛,随着年龄增高,身体也是一年不如一年,得为自己的健康减少点来自工作方面的压力。为此,他自个寻找的同时,也托别人为他找工。我呢,受其所托,只要有机会,就帮他打听。如今想找份如愿的工作虽然很难,可瞧着老王为儿子完梦的那股韧劲,我想兴许他会达到目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