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年糕日记

2023/12/29经典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年糕日记(精选9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年糕日记 篇1

“吃年糕,步步高。”我们家乡的人在过年的时候,总要去加工厂做年糕。

今天,我和哥哥妹妹一起回到乡下奶奶家做年糕。长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去做年糕的地方。

做年糕的地方在一个用砖头搭的房子里,我一进年糕厂,一眼就看到了在水里浸了好几天的大米。一筐一筐的大米排成一条长长的队伍。几个工人齐心合力,一起把一筐筐大米倒入机器里。“呜呜呜——”没几下子,一粒粒白白胖胖的大米就粉身碎骨,变成了洁白的米粉。工人们再把磨好的米粉放到蒸笼里面去蒸,蒸熟以后又倒在石板上。机器一开,“突突突……”转呀转,这些蒸熟的米粉就从机器的一个小洞里慢慢出来,变成了一条长长的年糕,好神奇哦!工人叔叔手起刀落,“咔——咔——”熟练地把它们切成一节一节。我们几个手忙脚乱地用塑料袋把年糕一节节套起来。哇,刚做出来的年糕真的好热,我们的手都被烫红了。我快速地拿了一点刚出炉的年糕塞进嘴里,又香又糯,味道真不错!

做年糕太有意思了!今天,我大开眼界,终于知道年糕是怎样做出来的了!

年糕日记 篇2

记得有一次,外婆说要去做年糕,我一想到做年糕,觉得很感兴趣,便也跟着去看看。

由于是开车,我们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进了做年糕的地方后,我一下子领悟到了“人山人海”的真正含义。

因为人非常的多,所以要排队,我们等了一个多小时。当轮到我们的时候,我看见爸爸他们把一袋袋抬到一个奇怪的机器旁边,再把里面的米倒了进去,过了一会儿后,那些米变成了粉,爸爸他们又把这些粉倒进了一个桶里,他们再把桶放到一个灶头上,用蒸汽蒸那些粉,大约十五分钟后,那些粉都被蒸成了糯米饭。之后,他们把那桶糯米饭倒进了一个长方形的大框框里,按了一个按钮,再把糯米饭推进一个正方形的洞里,糯米饭就变成了年糕,然后再用刀把年糕一截一截切下来,放到一个竹排上。

我终于知道了年糕是怎么做的了,这样我心里的一个疑问又解除掉了。

年糕日记 篇3

“年糕,年糕,年年高”,冬至打年糕是我们家乡的传统习俗。

冬至前后,村子里到处散发着一股熟悉的味道,是年糕!打年糕喽!瞧,家家户户都像赶庙会似的,或肩扛,或车载,把一袋袋糯米陆续运到村头。

大家把一袋袋糯米倒进碾米机里,碾成糯米粉来做年糕。碾好的糯米粉都被倒进了一个个小木桶里,白花花的、软乎乎的,沾点儿放到嘴里,淡淡米香中夹着一丝甜味……

米全部碾好后,家里人就把木桶拎到蒸年糕的炭炉上,只等糯米粉熟了就可以做年糕了。每个人的脸都被炉炭映得红扑扑的,个个喜气洋洋。

不一会儿,蒸糕师傅喊了一声:“出锅嘞!”人群立刻开始骚动,小孩子们更是迫不及待,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热气腾腾的米粉被倒入米臼中,“可以开始了”,话音刚落,孩子们就一拥而上,你敲一下,我捶一下,年轻人也不甘示弱,挽起衣袖,拿起木槌使劲砸。孩子们玩着闹着,一不小心,就变成了小花脸,还有的小馋猫们则当场狼吞虎咽地啃了起来。村子里到处洋溢着欢乐和喜庆的氛围。

打好年糕后,阿姨们就拿着菜刀,娴熟地将一大块年糕分成许多年糕段。吃上一口,香滑软糯,谁尝了都会啧啧称赞。切剩的年糕角就被心灵手巧的奶奶变成了小兔子、小鲤鱼、大元宝……成了孩子们手中最心爱的玩物。

过了一会儿,家里人就把年糕一块一块整齐地摆在竹席上,再把竹席托举到通风的竹架子上,等风干后,就能带回家慢慢享用了。

冬至全村打年糕、吃年糕,品尝的是邻里之间的那份温馨,感受的是乡里乡亲的那份情谊。

年糕日记 篇4

“吃年糕,步步高。”我们家乡的人在过年的时候,总要去加工厂做年糕。

今天,我和哥哥妹妹一起回到乡下奶奶家做年糕。长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去做年糕的地方。

做年糕的地方在一个用砖头搭的房子里,我一进年糕厂,一眼就看到了在水里浸了好几天的大米。一筐一筐的大米排成一条长长的队伍。几个工人齐心合力,一起把一筐筐大米倒入机器里。“呜呜呜——”没几下子,一粒粒白白胖胖的大米就粉身碎骨,变成了洁白的米粉。工人们再把磨好的米粉放到蒸笼里面去蒸,蒸熟以后又倒在石板上。机器一开,“突突突……”转呀转,这些蒸熟的米粉就从机器的一个小洞里慢慢出来,变成了一条长长的年糕,好神奇哦!工人叔叔手起刀落,“咔——咔——”熟练地把它们切成一节一节。我们几个手忙脚乱地用塑料袋把年糕一节节套起来。哇,刚做出来的年糕真的好热,我们的手都被烫红了。我快速地拿了一点刚出炉的年糕塞进嘴里,又香又糯,味道真不错!

做年糕太有意思了!今天,我大开眼界,终于知道年糕是怎样做出来的了!

年糕日记 篇5

过年了,我一回老家,就对奶奶说:“奶奶,我要吃年糕!这次,我可以和你一起做年糕吗?”“额,好吧,不过你可不要给我拖后腿!”奶奶无奈地说。

大年三十到了,奶奶可真慢,她也不想想,我有多么喜欢吃年糕。不过,今天她真的准备了材料!奶奶端来一个大铁盆,又拿来一壶水,一袋红糖,一袋白糖还有一袋淀粉。她叫我把淀粉倒进去,是铁盆的一半。我将淀粉一股脑儿到下去,可忘记要倒多少了。“应该是一大半吧。”我想。我先到了一半,停了一秒,继续倒。奶奶见状,赶紧扑了上去。“这个可不能多到呀!”她喊。原来我还要继续倒下去的,可奶奶一扑,我手里的面粉全都倒在了我的脸上。“啊!”我尖叫一声。现在,我成了一个“面粉人”。奶奶狂笑着把我带到卫生间把脸上的面粉洗干净了。我吓得都不敢做年糕了,所以剩下的工作都要由奶奶来完成。我看着奶奶熟练地将白糖、红糖倒入铁盆里,再然后就要加水了。我看着,手不禁又痒了。“我来倒!”我说。奶奶将水壶递给我,我一倒。“够了!”奶奶喝道。我搅了搅,它立马变得黏黏的了。我将它又搅了搅。奶奶说可以蒸了,就将它拿过去了。晚上年糕蒸好了,大年初一,年糕晒干了,我拿着年糕开心地喊:“

大年初一吃年糕,步步高升!”

年糕日记 篇6

在农村,过春节有打年糕、吃年糕的传统。年糕,有“年高”之意,意味着一年比一年高、年年高升、年年丰收。

传统的打年糕现在已经不多见了,还有很多道工序,年轻的一辈知道的不多,说到“打”就更不会了。就说纯粹的“打年糕”这个动作吧,不掌握一定的力度还真不行,握槌的方式不对手会磨出泡,所以在农村会打年糕的人不多,而且年龄一般都是些在四、五十岁以上的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的市场上一年四季都有得年糕卖,最常见的是线板年糕。线板年糕虽然白净,入口润滑,但美中不足的是,它没有农村自己打出来的年糕香甜。进入冬季,“打”的年糕也在市场上露脸了,从外观上看,跟我们打的年糕差不多,可是,吃到嘴里却又不是那么回事,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抑或是那份丰收的喜悦,抑或是打年糕的人那份纯朴的笑脸,有这种感觉源之于那年糕是机器打出来的吧。还有,机器打的年糕不经煮,一不注意火侯,或许就会煮糊了。所以,每当春节前一段时间,人们还是热衷于自己打年糕,喜欢自己打制的年糕的那份味儿——韧而香。也所以,有难得一个打年糕的地方,附近的.村民知道了都会担着米来加工,排上长长的队伍。

农村传统的打年糕有自己的一整套工具,包括打年糕用的大木槌、石臼,耐得住烧的灶台、蒸桶等,工具也比较多。打年糕按蒸计算,每蒸年糕用糯米20-25公斤之间。打年糕具体的步骤有八步,分别为淘米、轧粉、搂粉、上蒸、出蒸、打年糕、切年糕、点痣等。这八道工序看似简单,做起来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这里就为大家介绍几道工序,先说淘米吧,你会觉得这个很简单,不就是把米在水里洗干净吗?打年糕用的米可要讲究的多了,在洗之前先要用水浸上6、7分钟,之后再去洗干净。搂粉就是将粉搂均匀了,因为粉太干了会打不到一块去,太湿了会导致下一道工序上蒸时造成窜蒸,都要影响年糕的质量。上蒸呢,也不是把准备好的粉往蒸桶里一放就行了,而是要边蒸边把粉一层一层的撒下去。而打年糕打年糕,具体还在于一个“打”字上,这道工序要有三个人来完成,两个人各自抡一个大木槌“打”,还有一个就是要在石臼里撒上水,以防止年糕粘上了石臼。三个人要讲究配合,“打”年糕的人要准确握槌、抡槌,打年糕时两个人用的力度要均匀,而且要有节奏感,防止两个木槌“打架”,期间撒水的人瞅准时机把水撒进石臼。“打年糕”的过程中,还包含着裹蒸、翻蒸等动作。最后一道工序是点痣,红色代表红红火火,代表喜悦,中国人以红色为喜庆之色,所以红色在这里也成了不二之选,一直延续至今,所以也叫“点红”。经过这圆圆满满的八道工序后,年糕才算制成了。

要说这打年糕,真是件快乐的事。打年糕预示着丰收,希望来年更有好的收成。老幼妇孺,人人为之欢喜。所以,在以前,打年糕时,还有抢年糕头吃的习俗,那时候,是大家最为激动、最让人开心、快乐的时候。打年糕这一文化的传承,到现在,虽然没有将抢年糕头的戏传承下来,但是,在人们的辛勤劳动下,生活越来越好了,所以人们的笑靥之花开得也越来越盛了。时至今日,过年时,人们还是喜欢自己打年糕吃,不仅在于那份独有的味道,还在于那份丰收的喜悦。

年糕日记 篇7

快要过年了,中国传统的食物是年糕。今天老师就要请我们吃年糕。

老师拿出了一块年糕,年糕被装在一个布满白色花纹的透明塑料袋里。在这个透明的塑料袋中心有个红色的方块,上面写着金色的五个大字,“上海糖年糕”。一看到“糖”这个字,我就知道年糕一定是甜的。在“上海糖年糕”的下边还有两个小一点的字——“桂花”,这年糕准是桂花味的哦,那肯定特别香。这块年糕的牌子叫做“万寿斋”,难不成吃了年糕会长寿?这可真是个好兆头,牌子右边写着它的净含量“400克”和“上海勃展食品有限公司”。

在真空包装的背面就是配料表,下面还用白色的笔写着:糯米粉,大米粉,白砂糖等。保质期120天,生产日期是2018年,1月,29日。我们再看真空包装的里边,是一块米白色的大年糕,是圆边类似长方形的大年糕,上边撒满了棕色的桂花,十分诱人。这时候便有人开始抗议了,“我的口水都流出来了”其实我心里也这样想的,恨不得抢过来飞快打开包装,一口接一口的在众人羡慕与嫉妒的目光中,上口没吃完下口已经开始塞进去了,那该有多好啊。

这块年糕摸起来硬邦邦的,老师将年糕举起来,年糕掉在讲台上,大家都听到一声巨响“哐当”,仿佛就是一块砖头。我心想:这么硬,能好吃吗?终于到了我最期待也最关心的时刻,老师洗完手,打开真空包装,拿起刀“咔哒”,接着又是一声“咔哒”。看着老师咬牙切齿面目狰狞的样子,看来这年糕真的很硬。老师给我们每个人都分了好几块,我不禁拿起拿起一块年糕,闻了闻,啊,浓浓的桂花香与米香混合在一起,这下我可垂诞三尺,口水流了一地。我咬了一小口,嚼了嚼,有点干,想喝水。但是这时候我突然发现嘴巴里一股面粉味。

其实这种年糕蒸、煮、煎,后会更黏,更加滑,更香,只是可惜,老师没带锅与炉,但是我回家一定要这样试着吃一吃。

吃了桂花糕,来年步步高。看来吃桂花糕有这么好的寓意,所以要多吃点,希望我们前程似锦。

年糕日记 篇8

今天傍晚,妈妈说要教我自己炒年糕,我的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说来可笑,竟然还有一点儿紧张。

我先拿出一袋早已切好的年糕,从里面拿出两大捧白色年糕片,放进一个菜盆里,往盆里倒一些水,再像洗大米一样洗年糕。没炒过的年糕又干又硬,我咬了咬,牙齿好像都要崩掉了。我就把年糕浸泡在水盆里。我又去洗干净大白菜,一段段切匀称,放在盘里。

我正准备要把年糕放到锅里时,妈妈却说道:“先把煤气灶打开,等锅子微热时,舀一瓢调和油倒进锅里,油冒烟时,再放菜,等菜出了一点点水的时候才能把年糕放下去,放年糕前,要把年糕用小塑料篮把年糕从水里捞起来,这么做是为了防止太多的水流进锅里去。”妈妈生怕我不会,就一口气说了很多。我哪管那么多,赶快动手吧。

锅子里的油已冒烟了,我赶紧倒进切好的大白菜,翻了几下,就把年糕全放下去,我用锅铲把年糕翻来翻去,还倒了一点酱油在上面,继续翻。刚开始翻的时候还不行,手里的锅铲不那么听我使唤,但是翻了几次,我感觉就越翻越熟练了。妈妈说要加盐了,可我并不知道要加多少才好。妈妈又说只要加一小勺就可以了。我往年糕上撒了一小勺盐,继续翻炒……过了一会儿,锅里的`年糕就越来越软,越来越越香了。我再往年糕上撒了一点点味精,还撒上一些早已切好的青葱,就赶快把年糕装进了盘。

两盘香喷喷的炒年糕端上桌了。我吃了一片,除了有一点咸外,其它都还好。妈妈也一个劲儿地夸赞我炒得不错。吃着自己亲自炒的年糕,我心里觉得美滋滋的。

年糕日记 篇9

春节在我国可以算做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了。全国各地过年的方式各不相同,我的家乡常州就有很多独特的过年风俗:做馒头、拉年糕、打扫卫生、一起吃年夜饭等等。我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拉年糕吧!

年糕有年年高升的寓意,所以过年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制作年糕。年糕的口味因人而异,常见的是糯米味,考究的人家会加入红糖、核桃仁、葡萄干、花生做成微甜的口味。

拉年糕从字面上就很有讲头:奶奶家门前就有加工年糕的铺子,听大人们说第一年来做时只能说是做年糕,第二年来做时才可以说是拉年糕,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加工师傅有了进步,做工不那么青涩,才能叫拉年糕呢!看来“拉”和“做”不能瞎用啊!

在拉年糕之前有一道工序那就是做面粉,面粉比例很有讲究,这影响到最后的口感,一般用三分糯米七分粳米为佳。

开做啦!只见一位加工师傅先麻利地将面粉放入木桶,然后再将适量的水倒入桶中,最后用木棍搅拌,盖上盖子,由另一位加工师傅拿起来放在火炉上,隔水蒸煮,只见加工师傅不紧不慢、有节奏地一点点添煤,一会儿掀起盖子看看,一会儿又低下头默默地添煤,令人激动又流口水的三十分钟终于过去了,秒针正好指向12,加工师傅赶快把木桶抬起,放到加工最后一道工序的师傅面前,只要将木桶熟练地翻了过来,拔出桶,一大块面团就在我的眼前,一团团白色云雾缭绕在四周,真让我直流口水啊!由于温度依然很高,加工师傅不得不手上裹上纱布,用他灵巧的手那边弄弄,这边弄弄,不一会儿,一个长条形的面团就出现在我的面前,像一条白色而又滚圆的长龙,憨厚可爱。为了防止面团粘在木板上,师傅用湿纱布在面团的底部滚了一下,不可思议的是只要用上缝衣线,轻轻地往下一弹,就能够精准地划上分割线条,将长龙分成大小匀称的一条条。

帮手将成型的年糕放到门外的木板上,时不时地翻来翻去,年糕变得越来越韧,越来越结实,散发出特有的光泽,点上点睛之笔——红印,犹如一张张笑脸在向我微笑,看着成品,加工师傅欣慰地笑了。

这就是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