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珍惜时间的散文

2022/12/12好文章

珍惜时间的散文(精选19篇)

时间里的眼睛

文/吴克敬

人是怎么老的?只有时间知道。

在我年轻的时候,对异性有种不讲道理的挑剔,人家女孩儿长得其实是不错的,因为不入自己的眼睛,就认为她长得难看。但却突然的,到大街上去购物,或是到我居住地的湖畔锻炼,发现从我身边走过的女人,一个比一个漂亮,便是原来不能入目的那些个,也变得顺眼,甚至可亲可爱。我把我的这一发现,在家里的饭桌上,告诉了我的妻女,想要她俩给我解惑释疑。

就要去美国留学的女儿,把喝在嘴里的稀饭咽进肚子,歪着脑袋给我说:你呀,老了吧。

妻子的嘴里也有一口稀饭,她像女儿一样把稀饭吞咽下喉咙,头偏着不看我,而是看着女儿,半是认真半搞笑地说:你爸不是老了,是还年轻。女儿听懂了***的调侃,跟了一句说我:人老心不老!家庭饭桌上,我又一次成了她们母女的一道下饭菜。她俩一口稀饭一句话,越说越不着调。但我听得懂,母女俩是以这样的方式来安慰我,让我不要多想,不要乱想,人在时间当中,谁会不老呢!

在我跃进甲子岁之前,也常面对朋友,说我老了。但我并不知道,怎么才是一个老?那好像还不是个纪年数字的问题,我就发现,和我年龄一般,走得也近的朋友,有一些50岁时学会了驾驶汽车,有一些55岁时学会了跳舞,有一些60岁时学会了唱戏,而我如今,还很自信地学会了电脑,在互联网和微博、微信里信马由缰……我们时不常的,要聚在一起小酌两盅,然后规划我们的未来,自驾汽车,北上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南下湖广去云贵高原和香格里拉……我们这么规划着时,没人知道自己老了,是不好脱离家庭,去到处乱跑了。

这是身体的缺点呢,老了还不服老。

但是自己的眼睛,在不失时机地提醒我们自己,千万要注意自己的年龄。譬如我眼睛里的女人,突然就没了美与丑的区别,可不就是一种最本质的解释吗!

这可否就是孔老夫子所说的“六十而耳顺”?

我想应该是的,耳顺的人,好话听得,坏话也听得。听得进瞎好话的人,自然也才能眼顺,什么样的人,就都能看得顺眼了。突然地觉悟了这些,让我甚为开心,便逮住机会,要在朋友们跟前显摆了。

一而再,再而三地显摆,显摆得连自己都要乏味了呢,我的一位医学专家朋友问了我一个问题。他问我父母的身体状况如何?我老实回答了他,他王顾左右而言他地说了这样一句话,父母晚年的身体状况,可作为自身晚年身体状况的参考。我认真地想了医学专家朋友的话,想到后来,自作聪明地以为,人到老年,耳顺也罢,眼顺也好,都是去听别人,去看别人的,但最重要的还应倾听自己,观照自己才好。

倾听别人容易,就像我一样,见了和自己同龄的人,开口说的话,无非是,“怎么样?还好吧?”对方如果说,“马马虎虎”。我会跟上立即说,“你知足吧,你看你多年轻,头光脸净的,一直都不变。”同样的话,我同龄的人也会说我,我说给他他高兴,他说给我我也高兴。但我知道,我们说的都是骗人的话,我们都在老去,老是必然的,所以说要学会倾听自己,与此同时,也还要学会观照自己。

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倾听自己的?而我每日是都要问一问自己的,我问时间里的自己,因为我看见时间有一双眼睛,那双眼睛不神奇,不神秘,而且也不是别人的……仔细地、认真地看,不难看出那双眼睛是自己的。

人有第二双眼睛,所以说盲人不盲,盲人可以看不见自己的五根手指,但一定看得见色彩,那是心的颜色,是鲜红的,是灿烂的……看得见人心的那双眼睛,是自己的天眼。

“人在做,天在看”。说的可就是这个道理。

时间的眼睛啊,不仅敏感观照着我,而且还会敏感地提醒我,要我尽量不要留下遗憾,或者是尽可能地少留遗憾。

那么,我在直奔甲子岁的时候,还有什么遗憾呢?是退休后的失权吗?是退休后的失势吗?我想不出来很多,觉得权和势没有什么值得留恋,倒是觉得未退休时的琐琐碎碎,急急忙忙,耽误了自己不少令人向往的闲暇。

是了,这可不就是时间的眼睛所启发我的吗!

初访极乐寺

文/洁骜小仙

早晨送女儿到学校。回到房子,把各处角落擦洗了一遍,不知不觉间,时间已经飞驰到了十一点多。窗外,雨下的很大。执念驱使下,收拾好背包,骑车回家。

到广安路上,过了新浐桥,“极乐寺”的招牌远远的便笑脸相迎。之前接女儿回家,也曾多次看到,和女儿还闲聊猜测了一番,但都苦于时间紧迫(女儿要回家做作业),不能一探究竟。今日再见,虽然天公不作美,但想到自己并无要紧的事情忙碌,索性向右拐弯,骑车上坡找寻了去。

从外面看来,寺院不大,坐北朝南,红墙青瓦,大门紧闭,乘着风,还有隐约柔和的佛音传来。门口有两尊威风凛凛的像是用来镇宅护院的石狮子,脖颈上系有大红花,那大概是开了佛光的象征吧。寺前小广场用水泥铺设,围绕着寺门,周围有几棵青万年的柏树。小广场东边,有一块大石头,向西一面,书有“极乐寺”三个大红漆字,下有成碑日期的小字,向东一面有第二行首字下沉的“深信因果老实念佛”几个字。石头的东北方向坐有一个仿古小亭子。但让我心生讶异的是一小块玉米地(吃货本质)。玉米已经有两米左右的高度,拦腰处玉米棒上面,黄绿色和紫粉色拼接起来的花丝在雨中和眼前的绿池中煞是妖娆惹眼。停车下车,雨伞顾不上带,背包也没卸下身,近身前看,一片菜园便映入了眼帘。菜园呈中微规模,以亭子为中心开辟种植。但各种蔬菜瓜果倒也鳞次栉比琳琅满目,处处洋溢着盎然生意。从蔬菜棚架的搭建和菜畦走向看来,菜园的主人在精心的照料着这些蔬菜。也都是些寻常的菜蔬。有开着小白花朵的绿线椒(可蘸盐就馍生吃,青椒味纯!),有三三两两挨挨挤挤挤的、红的绿的西红柿,有开着紫色花朵的茄子,还有开着黄色的、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花儿的黄瓜、苦瓜、南瓜和丝瓜,还有空心菜(喜欢这个菜以及菜名,和其它菜一块烹饪,永远不会夺味)油麦菜、苋菜、小芹菜等。好几种蔬菜,都开着花挂着果,看起来皆幼小鲜嫩,叫人怜爱。好一片闹市中的静修之处啊!

一阵冷风吹过,不禁打了个寒颤,哦,浑身的衣衫已经湿透,只有背包下一片还没有沦陷,脊背那一块是暖和的。骑车往回赶,路过小区东边的一排饭店门脸,突然想吃一碗热腾腾的水盆羊肉,又转念一想,唉!禁欲吃素禁欲吃素吧!于是,蔬菜店里买了食材,回家顾不得换衣服,先安慰饥肠辘辘的胃,捯饬着在锅中煮了五香毛豆花生米,篦子上蒸菜也上了锅,才慢下节奏来收拾了自己。

今天属于自己的时间很宽裕,这一日剩下的时间都可以在床上安然度过。午饭,用蒸菜牛奶哄了哄胃肠,午睡后,就用红茶、毛豆花生米配闲书一本,懒懒散散的来享受这个伴有风声雨声汽笛声的夏日午后吧…

人云

文/散桥

人皆言。

人言可畏。

如果周边的所有人笑话他是个疯子,纵使他心智正常,并做出激烈的抗争,但时间一久,他必定疯掉。这并非是他自身的承认,而是他人长期的非难而使他颓丧。

凡不可言说者,必保持沉默。然而鲜有人如此做。大抵是厄尔巴岛上的皇帝的落寞,阿格拉堡里的痴情郎的孤苦,如今无人愿意去尝。在这快节奏的生活里,大多数人丢掉了的三思习惯,喜欢凑热闹与起哄,在茫茫浪潮里,放肆地笑着,不羁地高声呼喊。

人言他言,你言我言。时间一久,闻者众,信者随之增多,普通的话语变为共识和经典,此时,言即成为了“云”。

古人云,圣人云,子云,认同的人若足够,不谈对错,无论良莠,都留下了云云。

有人云。

便有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人太多,清流变为了浊流;随波逐流的时间太久,卓尔不群的才子,终化为浊流里平凡的水珠。

然而仲永之伤,江淹一梦,已令人慨叹千年。当今青年不因为平凡所羁,要去击水,去奋进。非是不接受平凡,亦非是轻视平凡。

且看一两人假意托词,经千传万传,成四处云云,歪理变真理,斜路竟正道,小聪明被奉为大智慧。便深知人云可怖。

人云亦惘。信人云者常自陷其内,难以自拔。云者纵不想坠入俗套,终逃不掉另一个囚笼。

心淡然,即抛一切累赘。老和尚与小和尚渡河,河流湍急。一女子求助,老和尚负其过河。辞别后小和尚忍了几里地终于开口,询问老和尚背子过河原因。老和尚略微吃惊:“我在过河后便将女子放下了。而你却背负她走了几里地。”毋将一尘作事,可免烦恼;毋将痴语作言,可避心锁。

艺术家总争辩,面红耳赤地讨论各自的作品是否落入窠臼,然而去争论既成之事的过程已经成了最大的枷锁。少妄语,少非念。心所想,眼所见,终化为身所困。

人云之言,不去深究,不去争辩,且淡然听听笑笑。

不符心意者,戒嗔戒躁,行己路,做己事。

若符心意,自是最好。会心一笑乃绝佳之事。

人生夹缝

文/阎建设

我开始写文章已经有十几年了,始终没有什么成绩。心里想写些有分量的文字,可又总因为工作忙、家事多等借口一拖再拖,最后不了了之。

有次文友聚会,席间有位一同出道的文友展示近年来写的文字,网络上有几十万字的小说,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了多篇散文、小说。看着他取得的成绩,我有些疑惑,他跟我的状况相似,白天上班,晚上回家还要照顾上学的儿子,周六、周日还要看望父母和丈母娘,当真是无得闲呀。他哪里来的时间写作?

他看着我笑了笑,问:“你去银行办事,领了号码,坐下来排队的时间是不是空闲?公交车上,东张西望的时间是不是空闲?吃过午饭,办公室三五成群东拉西扯的时间是不是空闲?我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每有空闲就拿出来写写,晚上等孩子睡了再整理出来。半年下来,一部小说就成了。”

我自惭形秽。可不是嘛,再忙的人也总会有这样的时间夹缝,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些空闲,也可以产生鸿篇巨作啊!

其实,能孕育精彩的,不只有时间的夹缝。

我的一位老同学,毕业后找的第一个工作是经理助理。说是助理,其实就是经理的服务员。自上班那天开始,每天就是拿着包,跟在经理的屁股后边到处办事。经理坐着他站着,经理等着他跑着,几年下来,上级部门、关系单位、客户公司,门槛险些被他踢破。工作最累,工资却不见上涨,很简单,他的工作是见不到直接利润的。每次见面,这家伙就抱怨活在职场的夹缝中。

后来,经理高升调走,接班人便是他,老板说公司里上上下下没有人比他更熟悉这工作。几年来,他一直跟在经理身边,从前会执行工作,现在当然也懂得如何安排工作。这个当初让他懊恼的职场夹缝,如今却成就了他平步青云的神话。而那些比他清闲的,比他工资高的,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

伟大之事,未必造就于伟大之时,甚至未必来源于伟大之人。小小的夹缝当中常常蕴含着人生的精彩。黄山、华山等名山上都有一处奇观叫“一线天”,游人趋之若鹜。想想,蓝天谁没见过,只是,夹缝里看天,便另是一番景色。

幸福在哪里(二十四)

文/立人

第二十四天:留给诗的乐章

今天是2020年9月6日,回想疫情期间,宅在家中写诗,时光荏苒,恍如昨日。如今重读这些诗作,敝帚自珍,愿留存于此,留作纪念!

留给诗的乐章(组诗)

其一:留给诗会的时间

华夏五千年
留给诗会的时间
历历在眼前

如同那一幅
气势恢宏的画卷
徐徐在展现

有婉约
有壮烈
有高洁

从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到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句句在心田

余生所眷念
留给诗会的时间
就象汇集的山涧

一路奔腾穿越
一路水花闪现
一路过眼云烟

有日出日落
有花开花谢
有情真情切

留给那碧海蓝天
留给那风月无边
留给华夏五千年

注释:风月,原指清风明月或风花雪月,后泛指美好的景色。风月无边引申为人格高洁,胸怀洒落。出处,宋·朱熹《六先生画像·濂溪先生》:“书不尽言,图不尽意:风月无边,庭草交翠。”

其二:留给诗歌的信仰

感觉有点低落
feelabitlow

为何萎靡不振?
Whyisitdepressed

如何振作起来?
Howtocheerup

我相信我的信仰
Ihavefaithonmybelief

坚韧不拔
Firmandindomitable

生是客观的
活是主观的
是生决定了活
还是活改变了生
怎样的生活
造就出人生的又一个新高

时间是客观的
信仰是主观的
是时间抛弃了信仰
还是信仰超越了时间
怎样的信仰
经得起时间的又一次考量

其三:留给诗意的生活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

“从前车马慢,
书信很远。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和钥匙都好看。“

诗和远方,
使人豪情万丈。
爱和幸福,
让人心驰神往。

“秋风熄灭了,
闪亮的萤火。
失望的云朦胧了,
希望的月色。

黑夜给了你一双,
乌黑的眼睛。
你闪耀如星,
你却说还要寻找光明。

你向往天际,
为何点燃自己。
你从天边坠落,
恰似流星瞬间划过。“

幸福的境界,
都是相似的。
幸福的人们,
可以互相身临其境。

不幸的感受,
却各不相同。
不幸的人们,
无法彼此感同身受。

随遇而安,
所有苦难,
都将过去,
不喜不悲。

从心所愿,
一切美好,
均在心间,
尽善尽美!

发上等愿,
结中等缘,
向高处立,
从宽处行。

望海到无边,天作岸!
扬帆起航,
乘风破浪,
遨游海阔天空;

盼山登绝顶,我为峰!
峰回路转,
落叶归根,
静赏碧水青山。

立于天地之间,
尽人事;
归于山水之中,
乐天命!

看山眼明媚,
听水心清脆。
返朴归真,
反省自珍!

多一点潇洒,
少一点沉沦。
放下包袱,
轻装上阵;

多一点宽容,
少一点狭隘。
敞开心扉,
点亮明灯!

莫妄!
莫贪!!
莫等闲!!!
等闲之辈,空悲切。

把时间留给诗会,
把信仰留给诗歌,
把生活留给诗意,
——这就是华夏儿女留给诗的乐章。

注释:所引用的诗句出自:诗人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人木子的《从前慢》;诗人顾城的《一代人》。

把目标融入生活

文/路小远

自从结婚以后,我的生活步入了正轨,吃有吃点,睡有睡时,生活变得规律了起来。可生活规律之后,随之带来的就是身体上的发福,刚开始还不怎么在意,可年底单位搞了一次体检,检查的结果显示,我的很多指标都偏高,这下可不得不重视了。妻子建议我锻炼身体,可我白天上班,晚上还要写作,哪有空余时间啊?于是,我把目光锁定在每天上下班的时间上。

每天上下班我在路上的时间大概三个小时,而在这三个小时的时间里,我找到了自己的利用方式。每天早上,我乘坐公交车上班,如果时间来得及的话就提前三到四站下车,步行到单位。开始走路的那段时间,走上十几分钟腿就像灌了铅似的,迈不动步子了,但坚持了几天就好了。每天这样走到单位,路上出一出汗,既锻炼了身体又不耽误工作,可谓一举两得。经过几个月的步行锻炼,我的身体指标又回到了正常。

这件事的成功使我想起了读书时的一件事,那时老师要求我们练字,于是很多同学买了字帖临摹,但都因平时的学业重而在时间上没有保障,渐渐都放弃了。而我则找到了另一个方法练字——每天我们都会有很多的作业需要写,于是我就把练字放在写作业上,这样每天我的作业不仅工工整整,而且还把练字这一苦差坚持了下来。经过一年多的练习,我的字大有长进,不仅如此,我的成绩也提高了不少。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我把自己的目标融入了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目标,提高了自己。

以前有个朋友建议我继续深造,通过考试拿到更高的学位,我没有热衷于此,而是把自己的业余时间用来读书和写作。每天坚持看两个小时的书、写五六百字的文章,这个计划一直坚持了很久,到今天为止,我累计读的书数都数不过来,写的稿子有几十万字,完全可以出书了。而我的那位考学位的朋友只是拿到了一个证书,但他自身并没有得到多大的提高。

在成功学上有个一万小时定律,意思就是说,任何事只要你潜心研究,在上面花一万个小时的时间,定会有所成就。这可是一万个小时啊,想想都够吓人的。就算是一天24小时都用来学习,一天也不浪费,那一年下来才只有8760个小时,离你的成功目标还相差甚远。但如果你把目标合理分解,融入到生活中的每一天并坚持下来,那就不一样了。时间在一天天流逝,知识在一天天积累,在不知不觉中你已经跨入了成功之门,而这一切都源于平常的坚持和积累。所以,成功并非如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只是你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把通往成功的每一步分解并放在每一天的实践中去。

有些事不能等

文/陈鲁民

人生苦短,转眼就是百年。有些人做事喜欢拖延,总是说“等等,等等再说”,结果好多事还没有来得及做,就两鬓飞霜,垂垂老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来到世上,就是来做事的,有些事一等就可能失去机会,终生抱憾。

读书求学不能等。颜真卿诗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青少年是读书的最佳年龄段,精力充沛,记忆力好,又无生计之忧,理当发愤读书。可常见一些学生,无心向学,玩心太重,上课玩手机,睡大觉,下课打电游,瞎吹牛,就是不肯读书,不知他们还想等到啥时候才会用功。时间不饶人,待到青春逝去,书到用时方恨少,方会品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苦涩。

追求爱情不能等。作家沈从文曾花了四年时间,写上百万字的情书来追求张兆和,最后终于好梦成真。他不无得意地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一般来说,爱情与青春画等号,年轻时要大胆追求爱情,浪漫于花前月下,山盟海誓,沉浸于卿卿我我,缠绵悱恻,进而建立幸福家庭。一旦人到中年,爱的激情就会迅速消退。影视界很多美女,都快“不惑”了,至今还待字闺中,挣那么多钱,出那么大名,却没沐浴到爱情的滋润,其实难称成功人生。

建功立业不能等。陶行知曾有诗云:“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人生最多不过百年,前二十年太小,后二十年太老,真正留给一个人创业的时间不过也就是中间那二三十年光阴,如果不抓紧,待到满头白发,再回首一看,蹉跎岁月,一事无成,哭都来不及了。

孝敬老人不能等。“百善孝为先”。老人如风前残烛,随时都有熄灭的可能,做儿女的,若真有孝敬之心,那就要及时行孝。有些人总强调自己忙,可等你有空了,老人能不能等到就难说了。昔日,李密为尽孝,把官都辞了,咱们不能连一点时间都挤不出来吧。与其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时再泪流满面,何如平时多抽出时间陪陪老人,常回家看看?

快意恩仇不能等。人是感情动物,报恩复仇乃人之常情。“受人滴水之恩,须当涌泉相报”,受人大恩却未及时报答,常被引为憾事。韩信贫时,常受漂母饭食接济。衣锦还乡时,他第一件事就是报恩漂母,赠以千金,传为美谈。并非鼓励仇杀,但正义复仇也是美德之一,同样不能等。春秋战国时,伍子胥成了气候,要报父兄之仇时,楚平王已进了坟墓,他只好鞭尸三百以泄恨。相反,民国女侠施剑翘为父报仇,日夜准备,不虚时日,终于抓住机会手刃杀父仇人军阀孙传芳,也成为佳话。

岳武穆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毛泽东曰“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都是一个意思:人生不能等。钓鱼的人等鱼上钩,酿酒的人等酒发酵,卖货的人等人交易,买房的人等房交工,赛跑的人等着枪响,旅行的人等着开车……这些事都要等,但有些事是不能等的,一旦错过就不再来。

生活在别处

文/高一宜

一个人行一定有不一样的风光。这里的“一个人”自然是狭隘的,或者说寻找两个“个体”,没有了亲情的捆绑。出行中偶有帮对方垫付,仍会在宾馆或行车中细细的算账。

也是脑袋一热便报了去青岛的旅游团,我和朋友两个人。去了才发现行程六日中,两日在火车上,两日在日照,青岛只待一天,并不做停留。可能是打着这个近来热起的旅游城市之旗帜吧。计划中去见青岛的朋友,因时间紧迫显得尤为紧张。

从出门到坐上火车,忐忑,紧张。四顾回望,随着检票进站的人流缓慢挪动。大厅上方屏幕正播着歌手的MV,轻松而悠闲。我随拥挤的人群行进,因对比显得更加让人难以忍受。

好在,睡了一觉,青岛就到了。浓浓的海腥味扑面而来,同时铺面的还有那深蓝色的大海。海鸥轻歌着在船头飞舞,它们主宰着这里,是海洋的灵魂。沙滩上五色杂陈,各种肤色的人玉体横陈,或者煮饺子似地泡在水里。意料中的事儿,因此并不觉得奇怪。

如果说这里打着沙滩免费的幌子收着寄存衣物的钱,那么正如导游所说,唯一免费的只有空气。一个国家级的森林公园,设施酒店等自是其全。我们也是安顿好才发现,旅行社安排的宾馆可以说是最差的一所。同样也囊括了最令人不可思议的饭菜。如果将这所“天德宾馆”打包拎起,那么从褐色的网袋中一定渗出腥咸的海水和霉味来。也许还有“噼里啪拉下”落下的蟑螂。院里母鸡的尖声告诉同伴,它们十分期待地伸长脖子,觊觎不经意而落地的昆虫们。宾馆里的小哥慌忙地跑出跑进,停在院中的大巴于这里的氛围显得格格不入。真奇怪,养鸡干什么?在为数不多的团队餐中,我是连鸡毛都没有看到呀。

假设我有上帝视角——但也仅仅是假设。事实是我看到服务人员餐盘中的鸡虾气血翻涌,于是决定去下馆子。

有这样一个命题,生活在别处。是否生活在别处就一定能忘掉烦恼?这个命题显然是假设在古时有着随从保姆的官宦纨绔,现在只需要考虑舞台去LA打歌的偶像团体。如果需要思量起衣物的放置,钱物的保管,离团申请书的认证,可能生活在家中唯一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握着手机躲过父母的排查。

决定去青岛有一部分原因是饭圈认识的朋友,在行程的第三天约在青岛的海底世界见面。当天青岛在下雨 ,想下不下,欲说还休的样子。将伞举起又放下后多次,终于决定不打了。因为要见朋友,我填写了离团申请,然后被告知十二点到五四广场集合。在艰难的寻找与碰面后又不得不前往五四广场。

值得庆幸的是没有跟团参观。旅行不是走马观花地参观地标性的建筑物,然后拍照证明自己来过。如果这种心理再向黑暗的一个层面延伸,是否仅仅在向朋友证明自己来过,然后在那个地方留下自己的痕迹。这是一种多么国民的心态。所以景点旁小刀应该售得蛮好。打出的口号或许是:十分锋利,刻不出痕迹不要钱?

仅仅是猜想而已。

乘着青岛的巴士,我们穿过了不会被参观踏足的阴仄的小巷,坐进了麦当劳。两个很熟悉对方声音的人突然发现彼此相貌与想象中的迥然不同,熟悉的声音便瞬间拉近了距离,在眼中还在陌生与隔膜时我当机立断地挽住了她的手。

时间在不同的城市以相同的速度流逝。太阳似远非近,经历了数次的漫反射后抵达云层,细碎而有力地对皮肤进行持久的炙射。因着空气的洁净与云层的透薄,收获光芒的同时皮肤即变得黑红。

翌日起床后自由活动,在森林公园租贷了一辆双人自行车。由我把头。客流量大的后果是刹车是失灵的,若想停下便只能停下用脚撑地。我因此失去脚上小拇指的指甲盖。时间过得飞快,一个小时的租贷时间眼看将过,离租车的地方仍不知有多遥远。幸好这里的租车点很多,我们只要就近找到一个还车的地方就行。

遗憾的是又有了新的问题。

租车点只有一个男孩倚着车队假寐。见来了还车的人,他熟练地瞄了一眼票后退还了租金。我觉得他长的实在是蛮好看:眉毛向挑,眼神似笑非笑,嘴角有一种猫咪的弧度。他发色黝黑,瞳孔清亮,肤色因长期日光浸晒而偏黑,整个人便透出一丝慵懒的意味。询问了回宾馆的路,循着标志建筑回程,一路上我与女伴都在讨论“山东小哥”这种略为奇怪的命题,结论是:他是我们这一行来一处独特的风景。男孩年纪不大,不知是否已经辍学?他薪资如何呢?一面之缘而已。其实每个人都可挖掘出许多故事的。

我们又回到了日照海边。日照的海与青岛的不同。青岛偏绿,虎苔污染严重。海浪卷着垃圾拍打在礁石上,外地来的游客手拉手踩上了贝类吸附在石群上的尸体,偶有清脆的响声,和游客被砖块绊倒酒瓶渣划烂的惊呼。下水的人很少,与北戴河的海大相径庭。

海滩是平坦而辽阔的,坡度平缓到难以想象。从干燥的沙子到湿润而深色的沙滩,水天一色,只有在尽头才能看到浪花翻卷。在沙地上挖出一个坑,很快便会有海水缓缓渗出来,将其注满。

如果不去看那些大大小小,深深浅浅的脚印,在无人知晓,无人注意的时间里,海水将沙滩上的压痕抚去,重新退去后只余下一圈圈一层层的沙纹。假如是清晨的第一只海鸟,睁着清明澄澈的眼看着光滑而富有韵律波纹的沙滩,它一定会惊喜地叫几声,然后试探着在沙滩上印下新一天的第一个脚印。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没有人知道时间的背后是什么。它如同这潮水,不止息地流动,有规律地冲刷着一天一天的痕迹,如同光阴在不经意间抹去了什么。只有那最高的一块岩石,或许才能留下海鸟的爪印。可是又有多少海鸟能飞那么高呢?

生活在别处。因为新奇而引发的更多思考,也许应该被记录下来才对。

时间会记得

文/耿艳菊

喜欢一个古老的游戏——回声。

每次去山里,我喜欢对着绵延的群山大声喊自己的名字,山会极其认真地记下。然后,山谷里一遍遍回荡着我的声音,有一种欢呼雀跃的激动。俗世里的拘谨淡了,胸中充斥的是一片自由和开阔。心亦是清明的,像山涧里一条欢快的小溪。这游戏当然令人快乐。

看一个作家写琴音的散文。有一次,调音师给她的女儿保养钢琴,忽然对她说:“你女儿很用功嘛!”的确,女儿高中之后,练琴的时间比以前多了很多。难道这些可以从钢琴上看出来?调音师告诉她,钢琴这种乐器,一定要经过长时间认真弹奏之后,它本身真正美好的音色才会慢慢出来。

正如在山里,喊出去,总会收到回声。生活中,每一分努力也都不会白费。就像那位作家最后说,不只是钢琴这种乐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种工作,你放进去多少力气,就会忠实地反映出多少成绩。

记得上学时,课文老是背不会,字词也总记不住。向老师求救,他总爱打一个比方:要把它们当成你的朋友,见面多了,它们就记住你了。也有老师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话虽质朴,却是屡试不爽的真理。那时候,我常常很早起床背书,一段时间后,尤其是英语,竟觉得得心应手。

一位很活跃的写作者,她的文字浅淡灵动,遍地开花。辗转从朋友处听说,原来她曾经默默写了十年。很多人纷纷向她请教写作秘诀,她只是淡淡地笑。然后,很平静地说:“努力吧,时间会记得。”

是啊,大山记得你洪亮的嗓音,钢琴记得你修长的手指,课文记得你熟悉的面孔,文字记得你一点一点的努力……

没错,你行动了,时间会记得,它们总会给出你最公正的回声。

时间

文/胡启萌

皎洁的月亮缺了,有再圆的时候;炽热的太阳落了,有再升的时候;嫩绿的叶子黄了,有再绿的时候;清澈的河流冻了,也有解冻的时候。但是,我想知道,为什么我们的时间一去不复返呢?

每流逝一点时间,就像飘散了一望无际的天空的一朵白云,就像茫茫大海中的一叶扁舟,没有把握,也没有结束。当我还迷恋在温暖的被窝里时,时间就已经与我擦肩而过了;当我在外面自由自在地玩耍时,时间就已经在欢声笑语中悄悄溜走了;当我趴在桌上做一名思考者时,时间也随着我的思绪一起飘到九霄云外了。时间在不经意的一瞬间逝去了,看起来是那么微不足道,是那么的渺小,曾一次次被遗忘的时间中,我们也没有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一想到我们这么不珍惜时间,就不禁连连叹息,哀思如潮。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匆匆地去了,我们的一生也在路途中。尽管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中体现出无限的色彩,不求流传千古,但也要活出灿烂的人生。不然,这一生就白活一遭了。

读《匆匆》有感

文/毕映芳

前几天,石林县举办经典美文诗歌朗诵,我很幸运被老师选中参加朗诵。欣喜之余,又有点忐忑,不知道老师会让我朗诵一篇什么样的文章呢?当老师给我文章时,我被文章的题目深深地吸引住了。

《匆匆》这篇文章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光阴而惋惜和无奈的感情。

是啊!洗手的时候,吃饭的时候,甚至睡觉的时候,时间就这么悄悄地溜走,一去不复返。于是我开始反思: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又做了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周六和周日,我常常一觉睡到10点多还不肯起床。刷牙、洗脸要用10分钟以上,吃早饭就更别提了。还有写作业时,我也是一会儿玩玩笔,一会儿发发呆,那心早就飞到九霄云外了。现在回想起来,好惭愧啊!时间转瞬即逝,如轻烟、如薄雾,不留一丝痕迹。它来无踪去无影,在你不经意间悄悄滑过。无心的人永远跟不上时间的脚步,而有心人却能很容易地找到它,并合理地利用它、安排它。

我们都知道,一天只有24小时。如果你随意浪费时间,任凭它飞快地流逝,终将一事无成。因为你抛弃了时间,时间也抛弃了你。因此,你的每一天都是短暂的,而有些人合理地利用时间,从不虚度光阴,用一天的时间做别人一天半,甚至几天才能完成的事情。所以,他们的一天是漫长的、充实的。“时间就是生命!”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没有到来,只有现在才是最实在、最可靠的。但是我发现,现在也是那么的不可把握,你抓住它,它倏然而逝,当我想现在时,现在马上成为过去;可是未来,也在一点一点地蹉跎而去……别再浪费时间了,不能再徘徊,不能再犹豫了!让我们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吧!

你是一棵树

文/君如雪

离开的时候,你说,想在我的窗前栽一棵树,让它替你日夜守护着我。

那就栽一棵法桐吧,法桐丰满,还能结一颗颗圆圆的果,多象我们的缘,丰美而圆满。

三年,是多长的时间?是这棵法桐长大的时间!我把对你的思念全都刻在它身上,用对你的深情日夜浇灌着它。日子倏得飞走了,叶子厚起来了,树干高起来了,我却日渐萎着,矮下去。

你说过还会再回来的,法桐树听见了我们的誓言。它可着劲儿地长,是想为我们撑起一片更大的绿荫。我也在长,我在眼角长满了相思线,在黑发间长出了愁情丝。

有一片叶子,伸进窗子里来了,可我没有为它的长势感到一丝喜悦,相反的,心底却不断涌起阵阵恐慌,我害怕它会窃走我全部的秘密,并借助树冠的力量四散传播。其实,法桐早就知晓很多的故事,我只是不想让这些再扩散到它的势力范围之外。

有一些话,你只能对树倾诉;有一些事,你只能让树知道;有一些人,他就是一棵树,高高地立在心的旷野上。

年关

文/山中野老

又是一年春节来临了,属于放假的时间。

从一个月到另一个月逝去的时间,我是那样地疲于单位办公室,用笔杆行囊的一员,我们把平凡的履历,一缕缕热血的工作态度,把长夜堆积的时间消除掉,也把流水般精彩和无奈消除掉。

一年的工作成绩需要仔细盘点,一年的心情需要进行彻底地过滤,一年的收获需要共同分享。和大家一样的,我多么盼望延续那艰辛与幸福,快乐与喜悦。

是的,我孤独过,像一根芳草,默默地而顽强地在那里沉默生长。所谓青春,在今天我还没有找到准确的答案。

皆大欢喜的节日的幸福如此短暂,像一次庆典后并不长久的荣耀,一滴一滴,那么迅速都欢度红红火火大好节日-------春节。

当我的岁月是那么快速地逝去时,那故乡熟悉的事物更加变得如此陌生起来,那现实逐渐占满了自己满腔热情,即将度过的春节,已清晰得伸手可及。

时间都去哪儿了

文/李晓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多少话,藏进了满头白发……”马年春晚里一首歌《时间都去哪儿了》,让从北方回家过年,在客厅里看春晚的老朱悄然落泪了。

这是大年夜,刚吃完年夜饭,老朱七十九岁的母亲又在隔壁开始包饺子了,饺子下了锅,母亲用锅铲在锅里来回搅动着,锅里升腾的袅袅水汽,让母亲昏花的眼睛更模糊了。母亲在碗里放了老朱爱吃的花椒面和大蒜泥,那是母亲用一把小木槌在陶罐里慢慢捣碎的。母亲坐在矮板凳上,一直望着老朱吃完了一大碗饺子,把碗接过去洗,又回头来笑眯眯问了一声:“二娃子,吃饱了没?”“妈,你看我都吃得饱饱的了。”老朱站起身,打了一个嗝,拍了拍鼓胀的肚皮对母亲说。

老朱说,小时候家里清贫,每到过年,母亲挖空心思也要让孩子们吃上几顿油水丰足的饱饭,每次吃完饭,她就让几个孩子拍拍圆鼓鼓的肚子,以示自己吃得饱饱的了,这才会放心和满意。大年夜里,老朱拍肚皮的那个动作,让他又想起了小时候的事儿,顿时百感交集。他一抬头望母亲,头发花白的母亲蜷缩成一团儿的身子,是那么瘦小了。正月初一,我和老朱在老城墙边一家茶馆喝茶,他对我说,母亲真老了,他平时怎没发现呢?我说,朱哥啊,平时你也没在家,一年也就回来一趟,你的目光停留在母亲身上,有多少时间呢。老朱一把抓住我的手,动情地说,我真是忽略了母亲,我也在慢慢变老了,却没想到,母亲比我老得更快,我都追不上母亲了……老朱对我说,从今年开始,他一年之中争取多回来一两趟,多陪陪母亲,坐飞机很快的,也就两个多小时。

和父母住在同城的老周对我常发感慨,觉得自己老是长不大,都过了五十岁,有时却还孩子似的任性发脾气。每逢自己生活事业上不顺,老周就回到父母那里,小孩一样发发脾气,还让父母做了饭菜,两老再安慰他一番,才心安理得地离去。有天我同老周探讨起这个话题,人有时为啥总觉得长不大?探讨了好久,才得出一结论,是因为父母在,感觉自己还是父母的孩子,似乎永远有一个可以庇护的港湾,这是一种心理上的依赖症。

不过有一件事,让老周心上感觉被狠狠揪了一把。那是冬天,有次老周回家,看见年迈的父亲在床上摩挲着穿一件褪色旧大衣,老父亲吃力地穿了好久还没穿上,老周过去帮他穿上了。父亲歪过头来对他客气地说了一句,谢谢啊。老周心里总觉得不是味儿,这是自己的父亲啊,笑着愁着累着把他拉扯大,自己就帮父亲穿了一次大衣,还得了一声谢谢。自那次以后,老父亲恍若天籁的一声“谢谢”,才让老周感觉要好好对自己的父母尽一下孝心了。老周说,光阴催人老,为什么不在可以把握的时间里,去多陪陪父母?老小孩老小孩,人老了,才需要像小孩一样照料抚慰。老周还在网上学会了做几道可口的菜,不过第一次在父母家亲自上厨房张罗饭菜,等把父母亲搀扶上桌时,老人却笨拙得手足无措了。母亲结巴着说,是我们给你做饭吃哦,搞反了,搞反了……

还有回家时常忘了家门方向的王老头,一个人在家擦着老头儿遗像喃喃自语的樊婆婆,在医院住院却在电话里对女儿谎称在楼下散步的徐老汉,半夜风摇门响起床开门以为是儿子回家的我的母亲,把银行存折摸皱了准备交给儿子的罗大爷,翻开老影集回望儿女成长的那些老父亲老母亲……天下儿女啊,时间都去哪儿了?常回家多陪陪爹娘,时间就在你心里,在你回家的脚步声中,滴滴答答。

列车从我眼前过

文/岁杪

大风吹着我和月台,我的身后荒无人烟,只有冷冰冰的建筑。而我的身前,只有飞驰而过的列车,和抓不住的风。

列车,意味着什么呢?更高的速度,更快到达的目的地,还是不断穿行在人世间?其实,这些都不是我眼中的答案,在我的心中,列车的含义是:离别。

古时没有列车,友人和家人走过了长亭,走过了短亭。待到西出阳关时,才依依不舍地喝下了最后一杯饯行酒,在声声叹息中不断回望。直到前方的身影,也变为这天地间一粟时,才算是真正的告别了。那时的告别,是一场从容的告别。虽然归期未知,但我们还能依靠着那清晰的背影再短暂地依靠着彼此取暖。我们还有时间,对那一场告别细细的回味。待到来日想起时,也能在悲伤中浮起一个含泪的微笑。毕竟,我们都曾尽力,好好道别。

当双腿变成了马匹、马匹变成了马车、马车变成了自行车、自行车变成了大巴、大巴变成了列车时,告别也变得越来越短暂。临行时不再从容,得赶着那一个时间点,生怕错过了那一个时间点,就会错过了全世界。坐在车站里,焦躁难安地来回走着,回头看,看到不再是故友,而是LED板上一遍一遍播放的进站通知。等到进站通知播到了自己时,匆匆的拿上行李、检票,寻找着自己的车厢。没有人会在月台上进行一番漫长的对话,因为列车从停止到重新启动,时间不过十来分钟。而这十来分钟,又得分给穿梭、拉行李、找位置。每一件事都得耗费时间,没有时间留给道别。巨大的轰鸣声之后,列车开走,连那张自己熟悉的面孔都还没见到,就已经看不见列车头了。

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里,我们每个人似乎也改变了从前的模样。搭乘着自己的列车。过去的人和事停留在月台上,不能被列车一起带走,就变成了一张张杯封存的车票。记忆已经不再完整,似乎只有这张车票存在,才能让我们回想起,曾经过去那样的地方,见过那样的人,做过那样的事。大风吹着月台,把那些滞留在那的人和事都吹得越来越远,吹得看不见。

列车再一次从我眼前穿过,车里站着无数个我。这一次,我们好好地道别了吗?

秋天的情绪……

文/程春飞

日历已经翻过了“霜降”,天气便特意凉了下来。风吹进半开的窗户,落在额头上的一丝凉意让人正襟危坐起来。时间真是令人捉摸不透,在一些日子里觉得时间不够用,和时间赛跑得身心俱备;而另外的一些日子则是需要熬着度过的。此刻,黄昏把窗帘拉下了,窗外已经呈现出一片朦胧的景色,也许太阳正赶着回家吃饭吧,只在天边留下个淡淡的背影。

几缕炊烟缓缓上升,然后被风慢慢吹散开来,这一幅安详的画面让人油然升起一种幸福感来,暖暖的……此刻,你能静下心来体会幸福是什么,不需要轰轰烈烈,也不用太富有,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简简单单却踏踏实实。我的脑海中隐隐约约地出现一些场景:女人为丈夫升起了这傍晚的炊烟,准备好了一桌冒着热气的饭菜,孩子在小凳子上写作业。然后门外有停车的声音,几乎在同一时刻,女人对孩子说:“听,你爸爸回来了,先来吃饭吧!”普通的生活场景构成了最唯美的画面。

越来越靠近下班的时间,马头琴的声音慢慢悠悠地凑近窗来,低沉浑厚得如同在讲述着一个悲壮的故事。旋律中带着异域风情,低回婉转间使人的内心跟着颤动起来,听着听着,莫名其妙地有种情不能自已的感觉,窗外的景色越发的模糊了。好的声音应该是可以到达人的内心深处,让人涌起一些情绪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头琴的声音算得上是好声音了。

缓缓慢慢地走在大街上,秋天的落叶随处可见,一张张平躺着,有风吹起时,像一个个手掌拍着地面。不小心踩了上去,发出那松脆的声音,如同一个个手掌残损了,让人惋惜,秋天是叶子的迟暮之年吧……

十字路口的拐角处,最显眼的是那有着异域风情的摊位,以蒙古风格装点得极为醒目,发出马头琴的声音,虽低沉却能传得很遥远,直达人的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摊主们摇摇晃晃地一边哼着歌,一边烤着肉串,烤肉的味道随着烟雾弥漫开,摊位被遮盖得更加严实,有人被呛得咳嗽起来。边上有几个人熟落地收拾一只羊,雪白的羊毛上有了很多血渍,然后羊的身子被倒吊在铁架子上,鲜红的血仍一滴一滴地往下落,地上留了一滩的血迹。宰羊的场面算是第一次遇见,蒙古大汉的粗犷在眼前展现得淋漓尽致,一只滴着鲜血的羊身子也印在我的脑海中了,仿佛还能听见那只羊声嘶力竭却终是微弱的“咩——咩——”声。小时候听过老人说羊整天叫着“妈妈”,那声音最让人心疼。

水果摊位的小贩们把金黄色的桔子堆在三轮车上,堆成一座金山的模样,让这秋天的街也增添了几分趣味,现在他们准备挪到路灯旁边去。天彻底的黑下来,风给人深刻的感觉是又黑又凉,渗进每个毛孔。我靠着路边继续走去,马头琴的声音渐渐远去后,就只剩下风在耳畔低语了,我依然对刚才一只羊滴着血的情景耿耿于怀,莫名的惆怅跟随脚步牵扯出来,黑夜里,模糊是感觉不到的,只觉得眼眶微微发热,也越来越明白之前听见琴声时的反应了。

昏暗的街,像残损的手掌的落叶,滴血的羊,如泣如诉的琴声,在风中又渐次的清晰起来,此刻的时间是泪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滚下来。终于到住处了,小区里的灯光照出我的影子来,我整理好自己,然后走进屋去。

梦想还在

文/许方玲

年轻是一种感觉,就像清晨阳光下的马尾辫,是宁静湖面倒映的移步读书的身影;是拥挤的阅览室偶尔翘首顾盼又恰巧与别人东张西望的尴尬对视;是一群叽叽喳喳明眸中折射出来的模糊而又大胆的想法;是心中怀着的满满的希望,好像世界都是自己的……这种感觉充满了张力,也充满了清新的草的味道,闭着眼睛闻起来倍感舒心,且唯独在春天绽放才更有着“绿”的感觉。澎湃激昂而又静若处子,澎湃激昂的是心态,静若处子的是表征,一切都是年轻的味道。

可是,时光总会老的啊,仿佛年轻也经历了一场时间的严冬,冬天过去,春天会来的,然而老了的年轻,在春风拂面的时候,再也不曾是阵阵沁人心脾的青草味,而是拂面而来的尘土,带着些许干燥的气息,并不是这个春天比那个春天少了滋润,而仿佛是时光老了。不知什么时候,这种时光的老,沁入人的眉眼与内心,身体重了,心也重了。这时候,接触的人,看到的事物,好像复杂多了。谁的家长里短,谁的处心积虑,谁的名利得失,像一群停不掉的信息条不断地席卷而来,你被卷入其中,逃不掉,也放不开。你想挣扎,可你不想太“例外”;你想随众,可又不能忍受这样“社会”的自己。这时候,再看自己,怎么也找不到曾经青春秀丽的气质,仿佛心也被社会杂七杂八的各种事物染上了一层霾。你总说那个时候因为年轻,所以很美。可是,当你偶然看到青春纪念篇的电影,你定会哭,内心被猛然刺痛,你口中呢喃:对,我们的图书馆跟他们的很像;是的,曾经还那么纯粹地爱上一个人。那么,他现在还好么?那时候还是有梦想的,可是,梦想还在吗?于是乎,青春的记忆就留在脑海翻滚,最后在现实中被抹去,变得模糊,以至于你忘了曾经的自己。

一直不明白,这种时光赋予人的到底是什么,却总让人循着时间的轨迹,做着被时间规定的事:工作、结婚、生子、老去……随着这一项一项的时间推移,各种相互交织的事情都呈现了,身上的青草味也越来越淡,最终淡得只能把它很好地藏在睡梦之中,梦中的恣意甘甜与现实的生活相互投射,最后,只能由衷地感叹:是啊,时光老了!可当你再追随梦境的原委,你会兴奋地发现:还好,梦想还在。追逐着梦想的脚步,青春就不曾远去。就算世事变迁,你也可以很文艺地活着。

被遗弃的“小闹钟”

文/赵古杰

在老家的迎门墙后面的角落里,堆满了一些杂物:破铜烂铁、报纸刊物,堆在一起已存放一年之久,总没有时间收拾清理。

今天,我起了个大早,索兴来了个大扫除。

我把杂物进行仔仔细细地分类,有用的、没用的,分别摆放在一边。突然,我的眼前一亮,在一个塑料袋里发现一个小闹钟。我拿在手中,端祥着。今天见到它,感觉很亲切、熟悉,我用手帕把小闹钟仔细地擦了一遍……

这是一个跟随我多年的小闹钟,金黄色的外壳,下面支有两个细腿,上面有两个铃铛,就像两个耳朵,铃铛上方连接有一个提手,铃铛中间有一个摆锤,表盘字迹很清楚,很干净,黑色时针分针一长一短,指针中间有一个白色夜光条,秒针红色细条,表盘下方注明“中国上海”,表盘上方12点下有一个扇形小口红底白字,是铃时的定位,定位下方有一个钻石图案,背面有四个旋钮……我看着它走了神,然后上了几道弦,小闹钟竟然“嘀嗒、嘀嗒……”地走了起来,让我顿时感到无限欣喜。我把它的时间调整到现在的时间,然后小心翼翼的把它放在了写字台上。

一天紧张的忙碌,过的真快。晚上我看着放在写字台上的小闹钟,只见它仍继续“嘀嗒、嘀嗒”地走着,时间竟然一分钟不差。我看着它发呆,脑子里想了很多,想到了它过去曾伴随我及我们全家的往事。

这个小闹钟,有些年头了,它以前总摆放在我家最明显的地方,家长上班、孩子们上学等等所有的时间都要依赖这个不起眼的小闹钟,它是当时那个年代我们家不可缺少的主要家当之一。我曾好奇把它的后盖打开过多次,总想看个明白,顺便除除尘,加点润滑油。一晃数十年过去,直到搬了新家,买了个方型挂钟,小闹钟才渐渐“闲”了下来。后来,我把它带到开的商店里,放在床头上方的窗台上。去年商店搬家,不知不觉小闹钟就无意之中装在了杂物中,直到今天才“重见天日”,又展示了它当年的“精气神”。

学会释怀

文/许扣锁

电视剧《我爱男保姆》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女主人公陆晴结束了一场刻骨铭心的恋爱之后,精神颓废不堪。男主人公方原劝导陆晴必须将过去“翻篇”,但陆晴却做不到,她说:“我们在一起,两千五百五十五天,六万一千三百二十个小时,这个过去有点长。”方原见状,接着劝导:“你别这么想,得这样去想,你这刨去三分之一睡觉的时间,三分之一见不着面的时间,那就剩下两万多小时了吧。另外,你们见着面呢,保不齐还会吵个架,斗个嘴,冷个战,他排队买电影票,你排队上个厕所,去除这些无效的交流时间,那剩下的有效交流时间也就是一年多吧,你顶多是把三百多天交给那个人渣了,你亏得没你说的那么大。”后来,在方原的不断开导之下,陆晴终于彻底走出过去的情感,开始了新的追求。

人生百年,伤心万千,有的人能轻松一一跨越,有的人却不断消极,不断沉沦,难以自拔。而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过不去的任何坎儿。要知道,今天的夕阳西下,是为了明天的旭日东升。所以,再怎么伤心欲绝,肝肠寸断,我们都必须学会化解与释怀,才能让自己活得幸福,更活得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