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龙应台的优美散文

2024/01/03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龙应台的优美散文(精选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龙应台的优美散文 篇1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的优美散文 篇2

我一般不太愿意在毕业典礼这么隆重的场合上演讲。原因之一,今天在座的人都不是为了听演讲而来的;方帽子拨穗才是真正的期盼,所以很容易对演讲者心生厌恶。原因之二,大学毕业典礼被认为是人生的重大时刻,一个演讲要背负这么超负荷的深刻意义,我觉得难以承受。原因之三,场合太严肃、太隆重了,我就会想起马克吐温遇到这种场合的做法──他会在最庄严肃穆的一刻,让一只脏兮兮的小土狗突然蹿上台来对着演讲的人汪汪叫,让他手足无措。

但我还是决定来。不怎么严肃的理由是,你们将来都是医生,当我年老的时候,很可能有一天我会落在你们手里,请帮我多翻几次身。比较严肃的理由是,医生不只是职业,它是一种志业,跟“人”的关系密切,很多的人会依靠、依赖你们。所以,我想我应该来。

但是,如果你们期待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如何做一个好医生”,你猜错了。我不会那么笨,跟在座的医学院的杰出教授们去比赛讲这个题目,我一定输,我是行外人。

事实上,你们今天坐在这里的身份,究竟是什么呢?难道仅只是“未来的医生”这样一个单一身份──不可能吧?我想,一定有很多更宽的可能来界定今天坐在这里的你;譬如说,今天是你在经济上依赖别人的最后一天,也是你人生独立的第一天。或者说,从今天起,你不再被当做某个学校的学生,某个人的儿女,而是你单独的自己──成功也是你,失败也是你,堕落时谁也救不了你;从今天起,不再有别人为你负责。我们甚至也可以说,今天的你,是一个人,站在制度性学习的终点,自主性学习的起点?

我不认为对医学院的毕业生就非谈“如何做一个好医生”不可,因为,职业只是一个人的人生中的一部分,绝不是全部。在你做医生的时候,你必定同时还有好几重身份,这些身份,不见得比你医生的身份来得不重要:你是一个国家的公民──你是否知道如何做一个好公民?你一定是人家的妻子或丈夫或坚决不婚的情人伙伴──你是否知道如何做一个成熟的负责的伴侣?你一定还有几十年的时间是人家的儿女──你是否知道如何做一个好儿女?你可能很快成为别人的父亲或母亲──你又是否知道如何做好父亲和母亲?更关键的,今天是你的“独立日”──你是否知道如何做好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人呢?

因此,今天是什么日子?我认为,是你们从幼儿园到大学长达二十多年“制度性”教育的毕业典礼,同时是“自主性”教育的开学典礼。

我今天的题目是,“制度性教育该教而没有教的两件事”。

仰观宇宙之大

第一,它教你如何与别人相处,没有教你如何与自己相处。

合群,曾经是我们从小到大“德育”的核心。个人在群体中如何进退贯穿整个儒家思想,但是儒家极其讲究的个人修身、慎独的部分,在现代化的社会里,却被忽视。

我们是一个习惯群聚的社会。在行为举止上,我们喜欢热闹,享受呼朋唤友的快乐。在思想判断上,我们用“集体公审”或者“拉帮结派”的方式思考事情。在时间的分配上,我们的学习表塞满课程和活动;在空间配置上,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群体“相濡以沫”。

独思的时间,独处的空间,不在我们的学程设计里。

把这个问题说得最透彻的,我认为是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他在1941年就指出当时的大学课程设计是有问题的,因为课程以“满”为目标,不给学生“独思”的时间: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而自审其一人之生应有之地位,非有闲暇不为也。纵观历史之悠久,文教之累积,横索人我关系之复杂,社会问题之繁变,而思对此悠久与累积者宜如何承袭撷取而有所发明,对复杂繁变者宜如何应对而知所排解,非有闲暇不为也;人生莫非学问也,能自作观察、欣赏、沉思、体会者,斯得之。

在你们七年医学院的学习过程中,诸位想必学到了各种技术,但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而自审一人之生应有之地位”,重不重要?大学是否教了你?“综观历史之悠久,文教之累积,横索人我关系之复杂,社会问题之繁变”,在你的解剖学、病理学、临床课程里,是否有一点点入门?在整整七年的培养中,请问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让你用在“观察、欣赏、沉思、体会”之中?

再请问,一个不懂得“观察、欣赏、沉思、体会”的人,可不可能是一个好的医生?或者说,一个没有能力“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而对自己的“存在”状态有所思索的人,会是一个第几流的医生?

大学课程不容许学生有时间做个人修身的“独思”,它同时不允许学生有独处的空间。四年或七年大学生涯,大半在喧哗而流动的群聚中度过,难有空间自己对自己检讨、探索、深思。对此,梅贻琦感叹极深:

人生不能离群,而自修不能无独……至情绪之制裁,意志之磨励,则固为我一身一心之事,他人之于我,至多亦只所以相督励,示鉴戒而已。自“慎独”之教亡,而学子乃无复有“独”之机会,亦无复作“独”之企求;无复知人我之间精神上与实际上应有之充分之距离,适当之分寸……乃至于学问见识一端,亦但知从众而不知从己,但知附和而不敢自作主张,力排众议。晚近学术界中,每多随波逐浪之徒,而少砥柱中流之辈。

“慎独”,其实就是在孤独、沉淀的内在宇宙里审视自己在环境中的处境,剖析人我之间的关系,判别是非对错的细微分野。“慎独”是修炼,使人在群体的沉溺和喧闹中保持清醒。这,大学教了你吗?“情绪之制裁,意志之磨励”,在不在大学的课程里?

“只知从众而不知从己”的人,不知“人我之间精神与实践上应有之充分之距离”的人,请告诉我,会是一个第几流的医生?

纽约市长布隆伯格是纽约市立大学今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人。他送给毕业生的“金玉良言”是:“成功的秘诀其实很简单,就是,你要比别人打拼。如果你比办公室里所有同事都早到,都晚退,而且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没请过一天病假──你就一定会成功!”

他举自己的父亲作为典范:“我父亲就是这样,他从早干到晚,一周七天,一辈子从不休息,干到最后一刻,然后跑到医院挂号,就地死亡。”

我看了报纸对这段“金玉良言”的报道,不太敢置信,心想,会不会这位老兄意在反讽,却被居心不良的媒体拿来做文章?于是我找出他演讲的现场录像,从头看到尾,发现他真是这么说的,老天,而且极其严肃。

我想,如果你是以纽约市长这种哲学来培养自己的.,我会很恐惧有一天落在你的手里。医生被称为医“生”而不被称为医“死”,是因为,他必须对“生”要有所理解。

比夜还黑的内心

第二,制度性教育教了你如何认识“实”,但没教你如何认识“空”。

我不知道在你们医学的制式教育里,有多少文学的培养?你们全都在摇头,表示没有。我认为,文学应该是医学院的大一必修课程;文学,应该是所有以“人”为第一对象的学科的必修基础学之一。因为文学的核心作用,就是教你认识“人”。

读过加缪的小说《瘟疫》的,请举手……七十人中只有四个,比例很低。2003年,我因为“非典”爆发而重读这本小说。小说从一个医生的角度描写一个城市由于爆发瘟疫而封城的整个过程。瘟疫传出时,锁不锁城,有太多的重大决定要作。是什么样的训练,使一个卫生官员作出正确的决定?医学技术绝不是惟一的因素。是什么样的人格,使一个医生可以走却决定留下,不惜牺牲?是什么样的素养,使一个医生知道如何面对巨大的痛苦,认识人性的虚伪,却又能够维持自己对人的热诚和信仰,同时保持专业的冷静?

加缪透过文学所能够告诉你的,不可能写在公共卫生学的教科书里。医学的教科书可以教你如何辨别鼠疫和淋巴感染,可是加缪的文学教你辨别背叛和牺牲的意义、存在和救赎的本质。

多少人读过卡夫卡的《蜕变》?对不起,我觉得《蜕变》,也应该是医学院学生的大一必读。你的医学课本会告诉你如何对一个重度忧郁症患者开药,但是,卡夫卡给你看的,是这个忧郁病患比海还要深、比夜还要黑的内心深沉之处──医学的任何仪器都测不到的地方,他用文学的χ光照给你看,心灵的创伤纤毫毕露。

是的,文学,是心灵的χ光。它照得到“空”。

将来的医生,请问你具备吗?

分手也是缘分

今天在座的,我发现,父母、祖父母的人数超过毕业生。我愿意对为人父母的说几句话。恭喜你们!我几乎看见当年的我自己,坐在毕业生的位子上,也看见我的父母,坐在你们的位子上。

我那么清楚地记得,七岁的孩子上小学的第一天,我牵着他的手走到学校;然后,看着他背着花花绿绿布满恐龙的书包,消失在教室门口。他不停不停地回头看我,我也万分不舍地痴痴看着他。我也记得十六岁那年,他到美国做交换学生,我送他到机场;看着他背着年轻人的背包,消失在入关口,我站在后面,一直在等他回头看我一眼,但是,他头也不回,一次都没有。

于是我逐渐逐渐认识到,原来父女母子一场的缘分,就是注定了你此生要不断地看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今天,是你们的孩子、孙子的“独立日”,其实,你们自己新的一课也从今天开始:学习放手,让他跌倒而不去伸手扶他,我从自己的经验知道,那是多么多么难受的一堂课。

但是很快的,这些毕业生也会发现,其实,他们从今天开始,也在看着他们的父母、祖父母的背影,渐行渐远,离他们而去。

在这个意义上,毕业,确实是人生多么重大的时刻。它,对不同世代的人,都是一个快乐奔向前程的时刻,也是一个跟缠绵的记忆、跟温馨的历史分手的时刻。所以对在场的每一个人而言,尽管不同世代,今天都是一种毕业,一种开始。每一个人都需要一种心灵的χ光,给自己一种透视人生的智慧,但是心灵的χ光执照,取得何其不易。只不过,一旦取得,你就是一个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医生了。

祝福你们!

龙应台的优美散文 篇3

小城永昌的钟鼓楼,每年夏天就变成了燕子们的王国,在天朗气清的傍晚,成千上万只空中精灵们绕着鼓楼你追我赶, 时而箭冲云霄,时而低空掠食,像一场精彩的飞行表演,盛况空前,此起彼伏的.“唧唧——唧唧——”声构成一曲绝妙的大自然交响乐,看着燕子们在空中自由展翅,真是种莫大的享受。

“五月西风吹断锁,翠云凋敝泪痕多”是今年小城初夏的真实写照。小满节气已过了几天了,似乎还感觉不到夏天的气息。一天下午,路过钟鼓楼,竟然发现几只燕子在鼓楼周围盘旋,好一阵欣喜,终于看到今年的燕子了!目光追逐着燕子们矫健的身姿游移,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如同见到久违的亲人一般,我恨不得自己也能飞到燕群里,和它们同飞翔共话语。看着稀稀落落的飞燕,总感觉有点儿不对劲,目测半晌,绕鼓楼活动的大约仅有二十几只燕子吧,不知廊沿下栖息了几只,抑或没有,如此情形太不正常了!突然,一种深深的失落侵袭了我原本的欣喜心情。

我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了。那时,每年秋天谷子成熟的时候,我们一群小孩子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往返在生产队大片的谷地埂上驱赶雀儿挣一分工,也好在年底分得一点口粮。小孩子们驱赶鸟雀最合适了,高喊一声,清亮、尖锐、刺耳的声音传得很远,足以把鸟雀们吓飞。我们记住大人教的歌谣,你一嗓子我一嗓子喊“雀儿子雀儿子欧——欧——,秕的吃上饱的留——留——”那些雀儿们听到歌谣后“扑楞楞楞”一阵子拼命飞逃 ,顷刻间就不见踪迹了,我们就拍手欢笑,觉得自己本事了得,也有面红耳赤地争“谁赶走的雀儿多”的时候,最后的结果是不了了之。当然也有胆子大的雀儿,我们管它们叫“贼雀儿”,它们对我们喊破嗓子的歌谣无动于衷,我们只好一边喊一边扬起手里的鞭子,使劲儿甩出“啪!啪!”的声音,就像过年放鞭炮一样清脆响亮。这时,藏在谷地中间的一些“贼雀儿”们才疾飞逃命。“哗——”一下子飞得很远,突然间又飞旋回来,落在地边高高的树枝上,俟机下地找食吃。其实,那时因认识问题,人们只看到雀儿们落在庄稼上偷食谷粒,却没有看到雀儿们捉了农田里多少害虫。

夏天在庄稼地里寻食的燕子特别多,农人们从来不会驱赶它们,同样是保护庄稼的能手,待遇迥异。也许燕子是候鸟的缘故吧,它们在人们的视线里出现的时间短,又没有做出公然侵害庄稼的行为,而且普遍认为燕子是为人类带来吉祥的益鸟,也就格外受欢迎。在乡下,从来没有出现或听说过有哪家驱赶燕子,相反,若有哪家的房梁或屋檐下有燕子做巢,就像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一般,欢喜对待,主人们会小心翼翼的做事,生怕惊吓走了燕子。燕子也是知道恩情的,在主人家房梁上筑巢了,将屋里保持得干干净净的,决不给主人添任何麻烦,除了偶尔“唧唧唧”的鸣叫声,提醒你家里来了“客人”。清脆的鸣叫声其实怪可爱的,给宅院增添了许多生趣。燕子孵育雏燕更是用心,燕爸燕妈衔虫子喂养雏儿,雏儿们拉粪便时,燕爸燕妈们张开嘴巴接住,然后衔到外面去处理了。燕爸燕妈这样不厌其烦地喂食接粪,直到雏燕能飞行觅食。主人早已把燕子当作家庭成员了,若是哪天燕子们回家晚了,主人们会伸长脖子,侧着耳朵,期盼燕子早点回家。我是很小的时候听奶奶讲燕子的这种习性的,当时感觉燕子好恶心,咋那么不懂得讲卫生呢!小燕子拉出的粪便多脏啊,我怀疑是奶奶为了哄骗我们给瘫痪在床的爷爷端尿盆而编的故事。我迫切希望自家屋梁上也能有一窝燕子,也好验证奶奶讲的燕子衔食(屎)不是骗人的故事。其实,奶奶怎会骗人呢? 今年春天,我就没有发现一只燕子,城里没有,我乡下老家也没有。我乡下老家横梁上漂亮的燕巢已经空了两年了。想起前些天和朋友聊天,说是今年春天好奇怪, 燕子竟然没有回来,这都要立夏了,还没有燕子飞来。她还说,过去老人们说春天不见燕子飞,当年的庄稼收成就不好。我的家乡夏季干旱少雨,植物们常常遭受害虫寝食,农人们则拿它们没有办法,只靠燕雀们保护庄稼。庄稼地里那些害虫是燕雀们的美味大餐。燕雀们是最忠实的庄稼好医生,不辞辛苦的每天往来于窝巢和树木、农作物之间,吃饱肚子后有精力养儿育女,端午前后窝巢里必然有稚嫩的“叽叽喳喳”声,鸟爸鸟妈们辛苦者也快乐者。很快,猎杀害虫保护庄稼的鸟雀队伍迅速变得庞大,庄稼也得到最好的保护,生态是绿色的,食物链是绿色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规律的干扰越来越大。为了高效防虫、灭虫,在庄稼地里或林木上大面积喷洒农药,虫子大都被农药杀死了,农作物、树木得到了有效保护,那些靠捕食害虫生存的鸟雀们却面临生存危机,燕雀们作为益鸟的使命也受到挑衅。农药灭虫尽管破坏生态,可取得的经济效益是显著的。燕雀们啄食害虫保护庄稼的使命淡化了,农人期盼燕雀归来的迫切心情随着农药诞生、科技进步早就消逝了。燕子每年春天辛辛苦苦向北飞行几千里,安家落脚的地方却没有足够可食的虫子,饿肚子的滋味渗进血液里,还有误食沾了农药的虫子被药死的风险,甚至连种群的繁衍都难以为继, 燕子还敢来吗?我盼着燕子千万别来了。

往昔的燕群是我美好的回忆,眼前稀稀拉拉的燕子们飞翔着,偶尔发出“唧——唧—”的声音,显得单薄而苍凉,和记忆中燕群飞舞的热烈和激越无法相比。今年回来的燕子咋就这么少啊!也许,环境变了,燕子的生活习性也随着改变了罢,“适者生存”这一法则适用于自然界任何生物。燕子们在南方生儿育女后,待到雏燕翅膀硬了拖家带口赶来北方安家落户也有可能;或是大队燕子正在向北的旅途上,我所见的是迁徙队伍的先头部队,精兵强将们赶过来做安家的前期准备工作,也好让大队燕子们归来就有舒畅的居住环境吧。这样想着,也就给了自己一个新的盼头,再等几天吧。

龙应台的优美散文 篇4

是枫叶的红,还是桂花的香,也许是玫瑰的绚丽,或者说是那妖娆的海棠,一直在我的心头荡漾,沉淀着燥动喧嚣的心灵,不知什么时候起爱上了花。

自家不大的庭院里,种满了花花草草,早霞晚暮,不知不觉枝头上的芬芳,罄出一股股馨香弥漫整个小院,拂去自上心头的孤寂与惆怅!

固执的我总认为人应该有些爱好,要有释放心情的地方。有了这满庭院的花花草草,日子好像闲暇了许多,心变得没有杂念,简单、清澈。这样的日子不知不觉在指间悄然滑过。不知道是不是玩物丧志,也许真的可悲没有远大的志向,却喜欢在这样懒散的日子里,手持一杯清茗,欣赏着自己养的花,见证花的成长,倾听花开的声音,自娱自乐,静怡心情。

喜欢在朝霞升起之时,静立在花丛旁,呼吸花朵四溢的芬芳,听竹叶与晨风的清唱;看满园的青绿,聆听花树中鸟的鸣叫,此时的我忍不住要动动腿,伸伸腰,与花儿一起伴着清风舞动;喜欢夕阳西下之时,最后一抹留在花间的晚照渐行渐远,犹如人生的辉煌和没落,此时的我静静坐在花丛中,用心去感受和感悟生命存在的真谛。

工作累了,心情郁闷了,身心疲惫了,那来吧,到庭院花园来,给花松松土,淋淋水,放松情怀,不理世俗,放下所有的羁绊,远离喧嚣世界,滚滚红尘。让花的悠然和安逸抚平你躁动的心,然后你感觉就像花一样,在一个没人记住的日子里依然焕发出勃勃生机、绿意盎然。

我喜欢花,在这些知名不知名的花花草草上,真的让我找到了些许纯真以及生命存在的真谛和价值。人生如花,每个人都是一棵花,都渴望美好,追求完美,我想每个人的花开,不一定是为了什么,也不一定就要刻意追求所谓的理想、梦想,人生的过程就是花开的过程。只要付出,总会在不经意的某一天某一个早晨悄然开放,那就是最绚烂的人生。

龙应台的优美散文 篇5

没有到过黄山之前,常常听人说黄山的松树有特色。特色是什么呢?听别人描摹,总不得要领。所谓“黄山松”,一向在我脑际留下一个模糊的概念而已。这次我亲自上黄山,亲眼看到黄山松,这概念方才明确起来。据我所看到的,黄山松有三种特色:

第一,黄山的松树大都生在石上。虽然也有生在较平的地上的,然而大多数是长在石山上的。我的黄山诗中有一句:

“苍松石上生。”石上生,原是诗中的话;散文地说,该是石罅生,或石缝生。石头如果是囫囵的,上面总长不出松树来;一定有一条缝,松树才能扎根在石缝里。石缝里有没有养料呢?我觉得很奇怪。生物学家一定有科学的解说;我却只有臆测:《本草纲目》里有一种药叫做“石髓”。李时珍说:“《列仙传》言邛疏煮石髓。”可知石头也有养分。黄山的松树也许是吃石髓而长大起来的吧?长得那么苍翠,那么坚劲,那么窈窕,真是不可思议啊!更有不可思议的呢:文殊院窗前有一株松树,由于石头崩裂,松根一大半长在空中,象须蔓一般摇曳着。而这株松树照样长得郁郁苍苍,娉娉婷婷。这样看来,黄山的松树不一定要餐石髓,似乎呼吸空气,呼吸雨露和阳光,也会长大的。这真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生物啊!

第二个特色,黄山松的枝条大都向左右平伸,或向下倒生,极少有向上生的。一般树枝,绝大多数是向上生的,除非柳条挂下去。然而柳条是软弱的,地心吸力强迫它挂下去,不是它自己发心向下挂的。黄山松的枝条挺秀坚劲,然而绝大多数象电线木上的横木一般向左右生,或者象人的手臂一般向下生。黄山松更有一种奇特的姿态:如果这株松树长在悬崖旁边,一面靠近岩壁,一面向着空中,那么它的枝条就全部向空中生长,靠岩壁的一面一根枝条也不生。这姿态就很奇特,好象一个很疏的木梳,又象学习的“习”字。显然,它不肯面壁,不肯置身丘壑中,而一心倾向着阳光。

第三个特色,黄山松的枝条具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狮子林附近有一株松树,叫做“团结松”。五六根枝条从近根的地方生出来,密切地偎傍着向上生长,到了高处才向四面分散,长出松针来。因此这一束树枝就变成了树干,形似希腊殿堂的一种柱子。我谛视这树干,想象它们初生时的状态:五六根枝条怎么会合伙呢?大概它们知道团结就是力量,可以抵抗高山上的风吹、雨打和雪压,所以生成这个样子。如今这株团结松已经长得很粗、很高。我伸手摸摸它的树干,觉得象铁铸的一般。即使十二级台风,漫天大雪,也动弹它不了。更有团结力强得不可思议的松树呢:从文殊院到光明顶的途中,有一株松树,叫做“蒲团松”。这株松树长在山间的一小块平坡上,前面的砂土上筑着石围墙,足见这株树是一向被人重视的。树干不很高,不过一二丈,粗细不过合抱光景。上面的枝条向四面八方水平放射,每根都伸得极长,足有树干的高度的两倍。这就是说:全体象个“丁”字,但上面一划的长度大约相当于下面一直的长度的四倍。这一划上面长着丛密的松针,软绵绵的好象一个大蒲团,上面可以坐四五个人。靠近山的一面的枝条,梢头略微向下。下面正好有一个小阜,和枝条的梢头相距不过一二尺。人要坐这蒲团,可以走到这小阜上,攀着枝条,慢慢地爬上去。陪我上山的向导告诉我:“上面可以睡觉的,同沙发床一样。”我不愿坐轿,单请一个向导和一个服务员陪伴着,步行上山,两腿走得相当吃力了,很想爬到这蒲团上去睡一觉。然而我们这一天要上光明顶,赴狮子林,前程远大,不宜耽搁;只得想象地在这蒲团上坐坐,躺躺,就鼓起干劲,向光明顶迈步前进了。

龙应台的优美散文 篇6

上周四的时候,领导准备去小区看现场,领导让原来隔壁办公室看着很惯的小女子先去了现场,这个小女子一下子硬气起来,在现场说说这个,指导指导这个,装模作样,好像自己了不起,在那里谁也不看在眼里,好像自己是个什么似的,别人和她打招呼,她装作没有看见,脸看向了别人,这事完了以后,第二天,她来到我们办公室准备显摆自己,结果我们办公室人的人谁也没看她一眼,自己自讨没趣出去了。

想起一个小故事情不自禁地想与大家分享:山上的寺院里有一头驴,每天都在磨房里辛苦拉磨,天长日久,驴渐渐厌倦了这种平淡的生活,它每天都在寻思,要是能出去见见外面的世界,不用拉磨,那该有多好啊!

不久,机会终于来了,有个僧人带着驴下山去驮东西,它兴奋不已。

来到山下,僧人把东西放在驴背上,然后牵着它准备返回寺院。没想到,路上每当行人看到驴时,都虔诚地跪在两旁,对它顶礼膜拜。一开始,驴大惑不解,不知道人们为何要对自己叩头跪拜,慌忙躲闪。可一路上都是如此,驴不禁飘飘然起来,原来人们如此崇拜我。

当它再看见有人路过时,就会趾高气扬地站在马路中间,走起路来虎虎生风、腰干瞬间直了起来!回到寺院里,驴认为自己身份高贵,死活也不肯拉磨了,只愿意接受人们的跪拜。

僧人无奈,只好放它下山。

驴刚下山,就远远看见一伙人敲锣打鼓迎面而来,心想,一定是人们前来欢迎我,于是大摇大摆地站在马路中间。那是一队迎亲的队伍,却被一头驴拦住了去路,人们愤怒不已,棍棒交加抽打它……

驴仓皇逃回到寺里,奄奄一息,它愤愤不平地告诉僧人:“原来人心险恶啊,第一次下山时,人们对我顶礼膜拜,可是今天他们竟对我狠下毒手……”

僧人叹息一声:“果真是一头蠢驴!那天,人们跪拜的,是你背上驮的佛像,不是你啊!”

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不认识自己。离开位子,自己什么都不是!

如果你拥有财富,别人只是崇拜的是你的财富,不是你,但你会误会别人崇拜你;

如果你有权力,别人崇拜的只是你的权力,不是你,你误会了别人崇拜你;

如果你拥有的是美貌,别人崇拜的只是你一时拥有的美貌,不是你,你误以为别人崇拜你。

当财富、权力、美貌过了保质期,你就会被抛弃……别人崇拜的只是他们的需求,不是你。

人,最重要是看清自己扮演的角色。人常常会在现实与理想之间产生错觉。没有理想不会上进,脱离现实会贻笑大方。你得学着先做好员工,再学着做董事长。好高骛远者,往往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自甘堕落者,只能空自嗟叹,惶惶终日。清楚自己有什么,比知道自己要什么更重要。

人生就是一场戏,我们都是戏中的一个过客,在这短暂的舞台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可能有时候会身不由己,但只要我们做到最真实的那个角色,就会发现,人生虽然带着脸谱,但绝对是最美丽的一个!

人生道路上的得到不是目的,而是过程。虽然苦,虽然绝不会想再来一次,但在回忆中是甜美的信心之旅,彷如人生。如果你不能成为山顶上的劲松,那就当一棵山谷里的小树吧,--但要当一棵溪边最好的小树。如果你不能成为一棵大树,那就当一丛灌木,如果你不能成为一丛小灌木,那就当一片小草地。如果你不能是一只香樟,那就当一尾小鲈鱼——但要当湖里最活泼的小鲈鱼。如果你不能成为大道,那就当一条小路: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我们不能全是船长,必须有人来当水手。

风雨人生,不会事事如意;纷扰世界,不会处处悦心;是非俗世,阡陌红尘,总有一些事,让我们不顺心;总有一些人,让我们不满意;总有一些路,让我们走不通;总有一些理,让我们悟不透;总有一些时侯,让我们不快乐。学会人随心变,心随路转。

看清自己,你可以更加明确前进的方向;看清自己,你才不致于走入歧途;看清自己,你才能够明白自己需要什么;看清自己,我们的路才会越走越顺畅。

龙应台的优美散文 篇7

1、站在时光廷伸的岸上,侧目而视来时的路;岁月之河,涛声依旧。唯有自己的心语,如潺潺有声的溪水,婉转而悠扬,伴着我度过无数无眠的无尽之夜。在这有风有情的雨夜里,我想用清纯的文字煮一壶墨香,坐在窗帘的边缘点燃生命的歌喉。

2、每一天的早晨我们还是需要坚强,即使在睁眼的刹那,心底一百个不情愿的挣扎着起床,可是我们还是得用飞一般的速度解决洗脸刷牙,过着打仗般节奏的生活状态。在连续没有休息的时候,拖着疲惫的身躯,眼皮在打架,慵懒的精神在无声的抗议,我只是一具行走的躯壳。而一旦,获得充足的休息,让身体和心灵得到阳光和雨露的滋养,年轻的心又迅速的恢复弹性,一扫消极的情绪,再次投入到风风火火的生活中。

3、再不会为了一句话,而和人争得面红耳赤;再不会为了一个漫不经心的承诺,而欲生欲死。抑或流年里少了那些朗声大笑,取而代之的却是温婉的微笑。坐在电脑前,静静地听一首歌或看一篇文,常常是被一个旋律、一句话或一幅图所感动,而在不期而至的灵感中,任指下敲出袅娜的花。岁月荏苒,什么都可以改变,唯一不能改变的是天性中的善良和善感。

4、在记忆的旮旯里,重新把以前的画面拼凑起。夕阳下你的美丽,落日的晚霞像是给你披上漂亮的嫁衣,习习微风把你的面纱吹起,凝眸深处你的微笑惹人痴迷,无奈生命里伏伏起起,你的美永远刻在了我的脑海里,耳畔你的歌声响起,试着用手触摸虚无的你,才发现,可望而不可及。

5、曾经的青春很短暂,也很无情,自以为迈开了脚步,就可以浪迹天涯,向着前方自由的奔跑,可是在万般阻扰的挫折上,只能用着胆怯的目光看着“层层浪,叠叠高”的物质文明社会,不敢融入进去,可是逃避了现实的约束,就能高枕无忧了么?一昧的消沉,失落,伪装出虚伪的自己,可最后受伤的人还是自己。

6、站在都市的一隅,感受那些渐行渐远,当沧桑倦怠了最初的单纯,当岁月荒芜了似乎成熟的心田,文字是否仍可以承受心之重?许多过往,错过了、擦肩了、流泪了、欢笑了,到最后还剩下些什么?

7、秋水长天月又盈,无限相思付瑶琴,琴音袅袅思如潮,两处情牵夜夜心。杯中倒影月已碎,把酒临风向青天,月华如霜上眉宇,静夜飞花冷寄心。

8、人在一生之中,总有些酸楚的往事,让人泪流满面,令你不堪回首;也总有一些甜蜜的回忆,让人沉醉不醒,痴迷而又流连忘返。而一些生死离别的无奈,相聚重逢的喜悦,放弃与执着,忧愁和快乐,心痛过的,感动中的,都宛如一首跌宕起伏的人生交响乐。既有千回百转的悱侧惆怅,又有情深意意的悠悠旋律,不时的在你心中回荡。徘徊。萦绕。在那往昔的经历中,纵有秀山丽水,旖旎梦境,纵是花前月下,呢喃细语的缠绵回忆,终抵不过此时百感交集的一声轻叹,一脸无奈,一缕清怨。

9、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终究看不穿思念,泛滥成灾如水绵绵。眼泪里的柔情缱绻,在断裂的文字里灰飞烟灭。过往云烟,苍苍如雾消失在眼前,没有太多留恋,没有太多诀别,一行行眼泪的落下的瞬间,终湿透了写满思念的信笺,雁字回时路边,带上我深深地爱恋,落在你的枕边,伴你入眠。

10、岁月的帆,在回忆的目光下渐行渐远,耳际忽而响起<怒放的生命>的旋律,激起我心中一股莫名的渴望。轻轻拉开窗帘,一场春雨,淋湿了虔诚向往的花朵,许许多多的回忆片段如同雨浇开的花香,温馨着那深藏的梦,一如此刻的心境,任那悠悠飘荡的花香与春风将我熏醉,且,不愿醒来。

11、岁月流逝的风,吹起记忆的长发在思绪里飞扬,如猎猎飘舞的旗帜,轻轻的拂开紧闭已久的心窗,掬一捧月华之莹露,洗去生命的锈迹和尘埃,把自己的人生之河置换成如清泉般的澄明和洁净。

12、无法倒流的时光,带不走的是岁月的芬芳,回不去的是年华的沧桑,留不住的是时间的流淌。年少的时候,总会在铺满荆棘的道路上历经艰苦,正值花样年华的时候,那些看似美好的事物却趋之若鹜,随心所欲,可当青春都被挥霍一空的时候,才会懂得珍惜,不免怀念过去。

13、有时偏执于一己的看法,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朋友善意的提点,点出事情的利弊,道出性格的缺陷,为的是希望大家一起进步。虽然出于一片好心,人普遍面皮薄,请不要在大庭广众上指导,请配合先赞后弹等技巧,请辅以诚恳温和的态度,否则,忠言逆耳,成了反效果,破坏双方的关系。

14、每个人都有他的脾气,每个人都有他的压力与无奈,尘世中没有哪一方净土能让人不受到伤害。职场上的徘徊不前,被人暗算,心力交瘁;感情上的千回百转,始终遇不见对的人,面对年老父母的催促,烦躁又无奈,被冠以不孝的罪名。在这个城市年复一年却付不起一套房子的首付,永远处在缺钱借钱的状态中,想要的生活总是在前方,总是差一段距离。

1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友是黑暗中的曙光,引领你步向正途;损友会诱惑你走上歪路,令你陷入万劫不复。发掘被埋没的那一颗沧海遗珠,给予养分,欣赏长处,知己知彼,将心比己,相识满天下就不难了。朋友是要用关心去润泽,用勉励去雕琢,用沟通去维系。友情如生普洱,在一定的条件下,愈陈愈醇厚。

16、将一份美丽婉约成风景,芬芳明媚且安恬的时光,浅笑于岁月之巅,静静放牧心灵,即使找不到来时的路,仍愿以一袭执念,追赶那份最原始的纯真。岁月静好,痛苦抑或忧伤,都是一种成长。期待有一天,回眸处,能拾回那个遗失的梦。

17、古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韶光荏苒,记不起年少的轻狂,不再想当年的慷慨激昂。一路奔波流浪,一路磕磕绊绊,落叶归根回到最温暖的故乡,回到那段年少最自由的时光。青石板道上,百花绽放,翩翩蛱蝶落叶成欢。把岁月流走的微笑埋进古老的河畔,在明媚的阳光下,让点点记忆灿烂盛放。

18、独处时,我爱泡一杯清茶,一片片盈绿,舞动翩翩,茗香阵阵,享受顷刻的慵懒。心,静如镜,悠然自得。轻晃茶杯,茶叶时而簇拥,忽而四散,浮沉不定。缓缓啜饮,清雅淡致的苦涩在舌间荡漾开来,润泽心田。茶是大自然的结晶,品茶是灵与美的契合,心与智的探讨,静与空的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