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描写年味的散文

2024/01/04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描写年味的散文(精选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描写年味的散文 篇1

爆竹声声

庆贺的

不仅仅是结束冬寒

欢声笑语

表达的

不仅仅是迎来春暖

北风肆虐下的苍凉

不会顷刻碧绿遍野

冰天雪地中的枯萎

不会顷刻叶茂枝繁

只因心中希望未泯

所以我们才无畏冬寒

只因心中蛰伏春种

所以我们才迎来春暖

是冬天的庄严

教我们读懂春天

让火热的夏季

延续我们不老的浪漫

在殷实的秋季

我们相约把收获盘点

描写年味的散文 篇2

一声渴望已极的召唤

将我从中原腹地拽到南下

去时如纤夫,归时若凯旋

这个约会让冰封6年的世界

开始解冻,于是,春天来了

坐上返程的火车,沿途

新绿萌发葱翠欲滴

木棉花、油菜花、樱桃花、豌豆花、

山茶花、迎春花、桃花、杏花,

姹紫嫣红,总有惊喜和灿烂

一路绽放

脑海里不断浮现的

是你曼妙婀娜的倩影

影影瞳瞳叠加在沿途的美景

还有你盈盈的笑靥

一路飞驶一路眩晕

内心洋溢着的温馨

仿佛要扬洒到车外一般

真真切切感觉到

这个春天幸福很茂盛

不光包裹了我,

还包裹了我的世界

从梅红鞭炮朵朵开

到杨柳春风渡小桥

季节从冬季转入春季

万物复苏,也复苏了遗失的爱情

这份收获,于我,

无疑是个不朽的传奇

曾经以为,爱是青春的标签

青春不再,爱也随风消逝

于是,封闭世界冰冻情感

躯壳也在游移不定中飘来飘去

原来我们的爱早有预谋

上苍使用他魔术无影掌

将两颗漂移的心推到一起

你我在爱的路上转了个弯

回眸中不期而遇

你灿烂的像朵盛开的花

我自信的像一棵挺拔的树

拉着手,我们知道

为这份迟到的爱情

我们用半生预留一份专注

为这份执着的爱情

我们体验更好,更完美,更浓烈

思念,在心扉里发酵

溶进血液,浸透细胞

思念,在日子里熬着

思念,在灵魂里煎着

思念的长度随着列车的飞驶

不断拉长,那个温婉的女人

又把丝丝想念结成一张巨网

把我捆得结结实实!

我已逃无可逃!!

描写年味的散文 篇3

清风过境,带着浓浓的秋意催开了将绽未绽的寒菊,逗笑了娃娃的笑脸,秋后,枝头缓缓飘落的秋叶铺满了整条不算宽敞的小路,偶尔三两片落叶调皮的跳著名为永不再见的舞曲,眨眼间,眉宇便染上淡淡的哀愁。

雨后的天总是带有微微的潮意,雨后的天空拥有着不同以往的清新的`气息,独自一个人漫步在那落叶铺就的叶之路上,一路上听着那窸窸窣窣的声音,一切仿佛都安静下来了,在这里,能感受到每一朵的呼吸声和水滴一滴一滴的低落声,这里的一切都静得那般不真实,哪怕不真,也不愿意打破心中这片刻的宁静,只想在这里一世长安,静观浮生。

轻捧着盛放的花朵,寻一僻静之地,嗅着那清浅的花香,斜依着参天古树,将手中的百花散落在古树旁,身下是枯软的草地,那种舒适的感觉不禁想让人快点进入梦乡。

随手拾起手边的一片残叶,发现残叶上那清晰的纹路,是如此的浑然天成,那是用怎样的笔才可以勾勒出这清晰的细枝末节,我们这个繁华的世界与这个微妙的世界到底有什么微妙的关系呢

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的余晖静静地斜映而下,那轮将隐未隐的红日,在这般温暖和安静的环境里,竟然明白了一些许久未明白的,有时,不是我们不够好,只是我们不愿意的往前看,我们只愿意在那个封闭的世界里,在原地踏步,总是在自怨自艾

在逐渐的成长中是我们给自己给自己造成了过多的枷锁,终于到自己不能承受的地步,只得缩在一方天地,苟延残喘的活着

我们总是在自己逼自己,总是在自己的世界蒙上一层薄纱,看不清前路的自己,总是在一圈圈的打转……

人,聪明吧,却又是极笨的,有时间一个聪明的人倒不如一个愚人活的自在,活的快乐无忧,我们无时无刻的都在羡慕别人,却怎么也不肯还自己一个清晰的世界和生活,固执的活着那个迷茫的世界,受尽苦楚

有些人,有些事,该散就散,毕竟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又或者说这次的分离,这次的失望与挫败,都是为了下一次最美的相逢。

与其苦苦的困在曾经的回忆里,倒不如抬头望望天,垂眸赏三两只锦鲤,与月常伴,画船听雨眠

白光过隙,花开半夏,其实,人的一生极其短暂,与其为难自己,倒不如做一个手执书卷,阅经抚琴的闲雅之人,于落花深处,静候半夏。

描写年味的散文 篇4

作家冯骥才曾说:“真正的年味,不应该只是物质的丰盛,而更应该是精神的丰盛。”这话不假。过去,人们盼望着过年吃鱼肉,穿新衣,同时也盼望着合家团聚,共度除夕夜;如今,人们企盼着过年放长假,收红包,同时也企盼着全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独特的年味。

对于鲁迅来说,年味是舂年糕,是满屋飘香的糯米味,是扯白糖时软软热热的糖条甜,是裹粽子时形状各异的箬叶香,更是其笔下故乡绍兴的社戏。“稽山鉴水社戏热”,绍兴人自古有看社戏习惯,戏台搭在湖中央,戏台前的湖面上挤满了乌篷船,随着锣声响起,船上的男女老少个个伸长了脖子,宛如鲁迅笔下的绍兴春节里的风情图。这时,年味从社戏中男女主人公的对白中飘出,钻进绍兴人的耳蜗里。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是年。”老舍笔下的腊八粥,是过年的象征,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的干果熬成的,是一场小型的农业展览会。新年那天,人们喝着腊八粥,用腊八蒜蘸着饺子吃,当醋的辣味冲上面颊是,这才有了过年的气息。这时,年味是从老北京胡同口里飘出的腊八粥的香,飘进老北京人的味蕾里。

再说说湘西。端午节有着统的比赛划龙舟,春节里有着传统的节目“烧灯”。玩灯不仅要凭气力,还得要勇敢。“为表示英雄无畏,每当场坪中有焰火上升时,白光直泻数丈,有的还大吼如雷,这些人却不管是‘震天雷’还是‘猛虎下山’,照例得赤膊上阵,迎面奋勇而前。”沈从文如是回忆到。在我看来,烧灯除了显示人的勇敢外,更多的是驱赶鬼神之意,这与放鞭炮有着相同的寓意。这时,年味伴随着火红的亮光,照耀进湘人们的眼里。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达,过年时人们不用赶回家乡,视频通话也能使人们一块过年;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不再企盼着过年吃鱼肉,穿新衣;随着空气质量的变差,春节禁止市民燃放烟花爆竹。于是,人们开始抱怨如今年味越来越淡了,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吐槽春晚,却也年年守在电视机旁观看,因为这是央视为全国人民烹制的年夜饭;我们抢着只装有不足十元的红包,因为心意满满;我们收发这同样的短信,因为那是新年里朋友的问候。这时,年味又从电视,红包,手机中飘出,飘进人们的心中。

年味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感受。

描写年味的散文 篇5

我最喜欢过年的味道了,那热闹非凡的景色,无处不在。大街上人山人海,全都是买年货的人,每家每户都挂上了大红色的倒福,中国结……年味儿越来越浓了。

我家的年味儿是浓浓的亲情。家里的门上,窗户上都有对联贴在上面。外公在厨房杀鸡宰肉,我吗?当然是在玩电脑了!只听到外公大喊一声“吃饭了!”家里的每一位人都像中了魔似的飞快地跑到餐桌上,我也不例外。餐桌上放满了各式各样地饭菜,有烤全羊,羊肉串,烤全鸡,大鱼,大肉……看着那么多美味的菜肴,我忍不住嗯了几口口水,等着开饭。终于开饭了,我用手从烤全羊上扒了一些肉,那十里飘香的气味钻进了我的鼻子里,于是我津津有味地把肉快速地吃完,吃得很满意,我们举杯敬酒,彼此说几句祝福话,害里处处呈现出浓浓的爱。

夜晚的年味儿是彩色的,街上每户人家都有红红的灯笼挂在上面,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街上也有许多小孩和大人在一起放鞭炮。一只只烟花在天空飞舞着,不一会儿,烟花散开了,在空中形成了“祝2019年快乐”这几个字。小孩们也放起鞭炮来,烟花在半空中天女散花,成了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在天空中,顿时,天空变得五彩斑斓,人们都看得目瞪口呆。

这就是年味儿,一句句的祝福话,一串串的鞭炮声。年味儿也是过年不可缺少的调味剂,让过年热热闹闹,开开心心。

描写年味的散文 篇6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目,总把新桃换旧符。”我披着大红新衣,围着大红围巾,以崭新的一面出现在大家面前,我就是2009年。

我带着一个好心情,来到了大街小巷里。一对对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希望的春联,一副副独具一格、生动有趣的窗花,还有那一张张色彩艳丽、画工精美,充满民族风情的年画,给家家户户平添了许多欢乐气氛,也早已让我赏心悦目,赞不绝口。

市集上,赶集之人屈指可数,大多却是走亲访友的,左手一箱牛奶,右手一个大礼包。我悄悄地跟了过去,只见那送礼之人随手掏出了几百元钱,递给一个孩子,想必这孩子就是那送礼之人朋友的儿女吧!我思索道:这金钱、物质终究是不能衡量一个人的亲情和友谊的。所谓的压岁钱也许是勉励孩子们在新的一年里能更高更快地成长,也许是人们之间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友谊活动,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的高尚美德。夜晚,一轮皎月从日落之处升起,随之,噼噼啪啪的爆竹声此起彼伏,色彩绚烂的烟花腾空而起,热闹非凡,在一旁的我也是眼花缭乱。此时此刻,我想到了身居宝岛台湾的“团团”和“圆圆”,它们此时此刻在干什么呢?我默默祈祷,祈祷祖国能够早日实现统一的愿望,使宝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我又想到了那些站岗放哨保卫祖国的解放军战士,寒风呼啸的日子里,他们不畏寒冷,威武地坚守在祖国的边疆。他们总是过着有家不能归的生活。这漫长的一夜,他们又在做些什么呢?或许也像这里一样,玩着击鼓传花,瞎子点蜡的娱乐游戏;或许还在边疆山坡上站岗;或许正挤在一起吃

水饺;看联欢会,或许正忙着写家书;或许……

文明在进步,时代在发展,节日的风俗必然要改变。但是不管如何发展变化,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文化是不会改变的,五千年形成的文化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是根深蒂固的,对千千万万个炎黄子孙来说,它意味着永恒,改变的只可能是形式。

描写年味的散文 篇7

本来,在记忆中春节是这样的。

老屋里很是热闹,尽管没有各种霓虹灯点缀,但足够多的福字也是令老屋喜气洋洋。门前的竹竿挂满鞭炮,孩子们在井口旁边玩耍。到除夕上午,各路宗亲便从外地,从城里赶回来参加祭祖,没有礼炮,没有奏乐,只为团聚。在我记忆中除夕或者过年的八九点钟,便会有各种杂技表演,但也许这只是我记得的很小一部分,其它都但淡忘。

如今的我已然将要成人,我眼前所看到的已经不一样。祭祖的人看不出比以往多,但他们神色匆匆,点燃香烛,长者引领晚辈三鞠躬,少些纸钱,放鞭炮,于是便走,不复以往之香火袅绕,人声鼎沸。

除夕夜,人是团圆,但吃完团圆饭,人们便各自活动,大人们打扑克,孩子们奔向网络,以往家人围坐看春晚的日子不复存在。大年初一,传统上是要一起床就去拜年的,但是本该如此的我还是像机械般起床,过我的学习生活。我不禁在想:是年味淡,还是我长大?

或许年味根本没有淡,因为除我看到的祭祖的简化、焰火的渐少,还有我看到的各种新奇的过年方式。人们开始习惯过年旅游、过年学习、过年运动,牌桌上人是越来越少,电视前的人也是越来越少。从此来看,年味真的没有淡。我当初下结论说年味淡,也许是我一时寂寞看到片影便妄下结论。

的确,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年龄是大不少。我已不如儿时天真,当时的我可以拿着鞭炮于各家各户间串门,在想点燃的时候点燃。现在的我如果这么做却一定被说幼稚。的确,我必须为这长大作出牺牲。但是如果仅从年龄上看我是长大,如今我是高中生,压力令我身不由己,我无力去管得传统这些东西。相对于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我也难体会其万里归家只为一聚的艰辛,我没有像他们一样的阅历,从心底认识到家的温暖,那么我其实是还没有长大的孩子,我只能在团圆之时感受到过年的温暖,却没有为之付出辛酸。

我一直有感于各种传统的变迁,但也不像老人般怀古伤今似的,过年对于我来说,我认识到的是传承的力量,是华夏民族千百年来维系团结的力量,这是我无法否定的。仅仅从我的微薄阅历来看,年味没有淡,是我没有真正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