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诗句 > 正文

描写金秋的诗句

2024/01/09经典诗句

老地方整理的描写金秋的诗句(精选120句),共5篇,请欣赏。

描写金秋的诗句 篇1

1、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

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3、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4、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5、汉臣曾此作缧囚,茹血衣毛十九秋。——汪遵《咏北海》

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7、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王沂孙《扫花游·秋声》

8、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李觏《秋晚悲怀》

9、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

10、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11、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12、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1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14、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15、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程颢《秋日》

16、渐秋风镜里,暗换年华。——王国维《满庭芳·水抱孤城》

17、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18、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19、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劝学诗》

20、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21、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描写金秋的诗句 篇2

1、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 ——孟郊《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

2、只言山色秋萧索,绣出西湖三四峰。——杨万里《秋山秋雨蚤作有叹》

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天清白露下,始觉秋风还。——李白《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赠孟浩然》

5、秋空雁度青天远,疏树蝉嘶白露寒。 ——卢殷《悲秋》

6、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柳氏《答韩翃》

7、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8、雨过西湖绿涨平,环湖密柳暗藏莺,麦秋天气似清明。——赵长卿《浣溪沙·呈赵状元》

9、萧条秋圃风飞叶,却有黄花照眼明。——张耒《九月十日菊花烂开》

10、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李攀龙《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11、软绫腰褥薄绵被,凉冷秋天稳暖身。——白居易《晓眠后寄杨户部》

12、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李白《秋思》

13、梧叶新黄柿叶红,更兼鸟臼与丹枫。——杨万里《秋山秋雨蚤作有叹》

14、岁岁年年秋色里,玳筵红烛醉风光。——项安世《大人生朝六首·容孙》

15、秋生泽国,无边落木,又作萧萧下。——吴则礼《水龙吟·秋生泽国》

16、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17、万里平湖秋色冷,星晨垂影参然。——牛希济《临江仙·洞庭波浪飐晴天》

18、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王昌龄《塞下曲·其一》

19、西风飘一叶,庭前飒已凉。——白居易《新秋》

20、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2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2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登黄鹤楼》

23、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4、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25、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26、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描写金秋的诗句 篇3

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5、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6、槐花新雨后,柳影欲秋天。——白居易《答梦得闻蝉见寄》

7、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韦庄《章台夜思》

8、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9、荷花兼柳叶,彼此不胜秋。玉露滴初泣,金风吹更愁。——杜牧《秋日偶题》

10、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庾信《重别周尚书》

11、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王维《栾家濑》

12、皎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静。——陈子昂《酬晖上人秋夜山亭有赠》

13、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易水送别》

14、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巫娥庙里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带风。不嫌榆荚共争翠,深与桃花相映红。灞上汉南千万树,几人游宦别离中。

15、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6、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7、此心终合雪,去已莫思量。——虚中《送迁客》

18、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李商隐《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19、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0、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

21、稍离烟瘴近湘潭,疾病衰颓已不堪。——吕本中《连州阳山归路》

22、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

23、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周邦彦《兰陵王·柳》

描写金秋的诗句 篇4

1、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2、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3、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聂胜琼《鹧鸪天·别情》

4、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6、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7、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8、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9、风和雨在摇摆。在风雨中漂流。局势很不稳定。

10、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11、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秦观《如梦令春景》

12、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13、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14、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15、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16、我爱山中夏,空冥花雨下。——明元鹏《山中四咏》

17、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18、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19、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20、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描写金秋的诗句 篇5

1、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2、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3、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4、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5、阳春白日风在香。

6、飑:最初用来描述强风或大雨。后者也指危险或暴力的情况。

7、碧云灭奇彩,白露萎芳丛。----《酬崔千牛四郎早秋见寄》----权德舆

8、泠然夜遂深,白露沾人袂。----《西山》----常建

9、斜牖银河转,空庭白露团。梨花初浴雾,竹影尚低寒。——选自(明)徐祯卿《效庾信作》

10、秋风白露晞,从是尔啼时。----《鶗鴂吟》----刘禹锡

11、青春客岷岭,白露摇江服。----《再使蜀道》----张说

12、行当白露时,眇视秋光里。----《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韵》----刘禹锡

13、七夕天河白露明。八月涛水秋风惊。——选自(隋)江总《宛转歌》

14、青云杳杳无力飞,白露苍苍抱枝宿。----《山鸲鹆歌》----刘长卿

15、空阶白露色,百草寒虫鸣。——选自(唐)吴少微《长门怨》

16、倦鸟不知归去日,青芜白露满郊园。----《秋日书怀》----武元衡

17、青山澹无姿,白露谁能数。----《雨二首》----杜甫

18、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白露》----杜甫

19、杯中渌酒一时尽,衣上白露三更寒。——选自(宋)苏辙《中秋见月寄子瞻》

20、孤城晚闭清江上,匹马寒嘶白露时。----《送长史李少府入蜀》----韩翃

21、凝情不语空所思,风吹白露衣裳冷。——选自(唐)白居易《晚秋夜》

22、凝情不语空所思,风吹白露衣裳冷。----《晚秋夜》----白居易

23、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南柯子·十里青山远》----仲殊

24、葳蕤苍梧凤。嘹唳白露蝉。羽翰本非匹。结交何独全。——选自(唐)陈子昂《西还至散关答乔补阙知之》

25、白露下庭梧,孤琴始悲辛。----《秋夕会友》----姚系

26、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选自(唐)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27、青蒲野陂水,白露明月天。----《宿潭上二首》----畅当

28、四时嗟阅水,一纪换流年。独有西庭鹤,孤鸣白露天。——选自(唐)李绅《移九江》

29、明月照君席,白露沾我衣。----《狂歌词》----白居易

30、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长信怨》----王昌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