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奉献的文章
关于奉献的文章(精选12篇)
青菜让人疼
文/倪亮
远在杭城的师姐发了一条微信,一看,心就软了。
她说:趁着夜色拔了几根菜下面条,好是心疼啊!
照片上,她家的阳台摆放着一溜大大小小的花盆。盆里种的不是花草,而是寻常可见的菠菜和小白菜,叶碧如翡翠,根红似珊瑚,茎洁像白玉,看着就让人眼清心软。在高楼林立的杭州,她家住25楼,离地近百米,这由一个个花盆组成的“菜地”分明就是“空中的菜园”呀!
我突然有满肚子的话想说,可剪不断理还乱,最终只回复了两个字:心疼。
心,为何会疼呀?
这原本都是寻常菜蔬,一块钱一大把,从小吃到大。
追着问着,心便悠悠地沉了下去,仿佛宋明的青花瓷沉入深湖,泛着清幽冷光,随水流淌。
师姐是电台主持,高佻漂亮,算得上是白领丽人,她为何要在寓所阳台种植寻常菜蔬呢?种菜,自然为吃,可吃又为何心疼呢?
而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家里经常种也经常吃这些菜,为何也感觉心疼呢?
或许,同样是菜,“买的”和“种的”却有极大不同。前者是等价交换,与钱有关,可以算计;后者是汗水浇灌,与心有关,无法算计。与钱有关的,常问合不合算?与心有关的,不会叩问合不合算,那是时间、等待凝结的深情,照料、守候孕育的真心——日子一天天地过,你亲眼看着它们,它陪伴着我们,从微小的菜籽开始,发芽,抽叶,长大,一寸又一寸,一片又一片……那已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植物,分明就是一个个具体的鲜活的如猫似狗像人一样的生命!
青菜不语,可每片叶子、每条根须,每根细脉都是静默的言语,讲述着生命,倾诉着日子,记录着岁月。可惜,人类只会用耳朵,不会用心灵倾听。
买的菜,我们只看到结果,注重食用性。
种的菜,我们亲历了过程,撩拨动情感。
犹记年少时,父母总会在屋后不远处的菜地里,或自家院墙与邻家猪圈后墙逼仄的空隙里,种上许多小白菜或菠菜。许多清晨黄昏,轻拔几颗,用水一冲,放进烧好的粉干或面条里一烫,那香甜的滋味,顿令胃口大开;有时家里没菜了,买一小块肉,切碎,散几颗青菜作汤或清炒,须臾芳香四溢,一道特别清爽下饭的农家菜肴上桌喽!那时,我特别喜欢用小白菜汤拌饭吃,米饭珠圆玉润,青菜绿白分明,汤水清澈明净。那滋味,现在想起依然直流口水……
俗语有云:萝卜青菜最养人。民谚有语:菠菜豆腐虽贱,山珍海味不换。
这尘世,植物无数。瓜果奉献的是果实与香甜,鲜花奉献的是花朵与芬芳——它们奉献的大都是局部,可青菜将自己整个儿都奉献了,翠叶白茎连着根。瓜果鲜花难免娇贵,一不留神便生病闹脾气;可菠菜、小白菜等青菜却谦卑、淡泊、无求,只要一小块泥地就可以了,它们自会一茬一茬长,一批一批地生,站成碧绿清爽的姿势,给人类赏心悦目、填肚裹腹、滋养生命、润泽时光……
我相信,人们大抵都吃过青菜,可只有小部分人种过青菜。
种过后再吃时,内心会漾起一种复杂的情愫——心疼。
因为,当你消费了青菜的一身,看遍了青菜的一生,有一天突然领悟到,自已竟从未道过一声“感恩”……
中国兵
文/玫瑰剑神
中国兵,是夕阳下的一寸曙光,他们照亮了大地阴暗的一面。
中国兵,是不怕牺牲的铁血英雄,他们苦练杀敌本领,在这辽阔的土地上,为伟大的祖国贡献自己无穷的力量!
我是刚毅的中国兵,
手中的步枪是战胜国家内忧外患的有力象征,
流血流汗,是为了让祖国的未来更加繁荣!
中国兵,是新时期东方巨轮出海,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强柱石!
中国兵,是一首诗中最阳刚的章节,
中国兵是在战场上敢喊出‘’跟我上!向我开炮;的出世英雄!!
中国兵,是那渡水登山的千里马,
中国兵,是那虎视眈眈的铁狼牙。
中国兵,是那穿梭云霞的展翅鹰,
中国兵,是那深卧海底的傲世龙。
中国兵是红旗上的一丝纤维,中国兵是红旗上的一抹华彩!
中国兵是一心为民的热心人,
敢于奉献,乐于奉献,甘于奉献,无私奉献!
是中国兵,在晨阳下升起了一面鲜艳闪耀的五星红旗,
带领着中国人民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中国兵,永不屈服,
中国兵,敢打必胜!
中国兵英勇无双!中国兵彪史永存!!
奉献
文/九满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是交通警察,却兢兢业业地维护着道路的安全秩序;他们不是环卫工人,却任劳任怨地清理着街道环境卫生;他们不是老弱病残者的亲人,却时时刻刻把老弱病残者的利益放在心上……
一看到那助人为乐的场面,一听到那亲切温暖的声音,深埋在我心底的思绪便会在体内缠缠绕绕,让我无数次地想起韦唯的那首歌:"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再没有心的沙漠,再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
也许有人会说,你说的不就是那些志愿者吗?是的,就是他们。他们很平凡、很简单。可是,他们有着共同的精神内核,那就是扛起责任,忠诚担当,奉献爱心。
我还是说说他们的故事吧。
初初上网,在文章阅读网里,我结识了"燕姑"、" 宸豫紫彤 "等编辑,他们挤出时间来,做网络文学编辑,在原创文学网站上默默地做着不计报酬的编辑工作。
尊敬的朋友,你可别小看这份没有报酬的工作,它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可不低:"应站在读者的角度为读者筛选好文章,给作者评语,并阻止不良信息、广告文章等,营造一个良好的写作阅读气氛。"我真的没有想到,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在原创文学网站这条隐秘战线上,还活跃着这么一群"志愿者".
我曾问过一位编辑:"燕姑,您当了文学编辑之后,您自己在网站上发表的文章明显少了,加上长时期的放弃休息来做网络编辑,您认为值得吗?"她给我的回答竟是:"值不值得是以什么来衡量呢?不是有那么多志愿者日日忙碌、夜夜少眠吗?"她的回答确实让我大吃一惊,她那种"专门利人"的思维深深地感染了我。
唉!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竟然还有这么一群不计报酬的群体。他们认真细致地纠正作者所投稿件中存在的问题;耐心地为作者解答投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为当代国人文学水平的提升而默默地奉献着。
朋友,当你听到这段故事的时候,你的感觉又是如何呢?你不觉得做网络文学编辑是一种奉献吗?
今年二月,一场新冠病毒疫情席卷神州大地,肆虐的病毒打乱了原本有序的生活,摧毁了许多幸福的家庭,一座座城市,一个个乡村被迫按下暂停键。但面对灾难的恐惧,整个国家都动员起来了,迅速凝聚起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磅礴力量。在这个由医务工作者、基层劳动群众和志愿者共同组成的"逆行者"中,那些不惧辛劳不求回报的志愿者因他们的平凡普通更显得熠熠生辉。他们把家人的关怀、叮嘱妥帖收下,带着一张张请战书,义无反顾地奔赴寒冷、奔赴疫区,他们也像我们一样,是一些平平凡凡的普通人,只是他们选择了无畏,选择了负重前行,用他们的爱心点亮了更多生的希望,守护更多人的幸福。
老同学朱科雄的儿子,是湖南湘雅三医院的一名普通护士,新冠病毒疫情发生后,他主动报名驰援武汉。他,原本可以好好的呆在工作单位,好好的享受舒适的生活,但他却主动申请冲到了最危险的病区,护理那些感染了病毒的人,他的行为真的值得我们敬佩。
老朱还告诉我,面对危险,他的儿子没有高大上的豪言壮语,不是不恐惧,不是没有眼泪,也许害怕,也许不害怕,但他不是哭着上战场,而是笑着去战斗。
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你们已经了解了这群"逆行者"是怎样的一种人,他们是世界上一流的志愿者。
再看看我们的周围,乘坐公交车,有人给老弱孕残者让座;不少人资助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为灾民捐款、捐物;上下电梯,有人为不方便的人按下楼层;还有不计报酬的网络文学编辑、民间公益组织等;他们的所作所为,让我们时时感受到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的温馨,社会的温暖,和"志愿者精神"的永恒。他们宁愿自己吃亏去帮助他人,他们奉献的不仅是自己的财物,还有他们宝贵的时间。因为他们的存在,改变了我们很多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无论社会多么浮躁,功利之风如何盛行,对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等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价值的弘扬,却是永远都不能放弃的。志愿者,不仅仅是用爱心诠释着新时代"毫不利已"的精神,更是诠释着他们对人生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生命的热爱。
我所理解的婚姻
文/木屋
请原谅我的行为,因为我想借佛之口说出我想说的话。
在一片安静中我行于佛前,虔诚的询问佛:什么样的婚姻会幸福?
阳光照耀着大地,绿叶在微风中轻轻地摆动。佛于是开口说:世间永恒的幸福是源于奉献。奉献这种可贵的品质产生于美丽的心灵,婚前的爱是相互间的一种占有欲。但婚后如果还有爱,那必是相互间的奉献和牺牲。只有具有相互奉献的精神才能拥有幸福的婚姻。婚姻中的双方要拥有一颗善美的心,呵护对方、理解对方,默默的给予对方支持和关怀。这样才能温暖人的心灵,创造一个轻松的环境。而这善美的心就能孕育永恒的爱,而永恒的爱会带给你永恒的幸福!
我似懂非懂,依旧伫立于佛前。于是又问佛:那为何那么多不幸的婚姻呢?
佛似乎在微笑:世间的烦恼来自不停的索取。婚姻中为了满足自我的需求,没有试图去理解对方、体谅对方、关怀对方。可能还会埋怨对方阻碍了自己或给自己带来生活的压力,或者我们没有为对方付出的精神,特别的懒惰,加重对方对你的抱怨。在这种氛围里,所有的爱都会被撕破,所有的幸福也就演变成无限的黑暗。我们不应该给予对方矛头,而应该给予温暖。
佛最后微笑着说:海枯石烂的爱不一定永久,但善美的心会给你永恒的爱,不要想着索取,要相互的奉献。
一阵光芒闪过,佛消失了,我依旧傻傻的站在这里。
相见欢,相约长廊
文/司马剑雪
欲上苍穹揽星月,九层佛塔有倩影。
一座塔代表了照母山,因为它在最高顶。这让人不由想到宋代王安石的诗:"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人生是一种妙不可言的境界,谁人也说不破,似乎禅意的玄机是对日子的参透,而大多数的日子是令人无法参透的。
境界是取舍。相传一位状元郎异地赴任,途经此山,因母亲生病便留在此山,皇命在身,母亲催促他离去,百感交集之时,他将结庐取名照母山庄。后母亲辞世,皇帝闻听此事,于是将此山封为照母山,许状元郎在此山中守孝三年,著书立学。历史已远去,无处考证,只当传说。
照母山还有一景,那就是奇花异草特别多,让人叫不出花草的名。在春天里,我曾经在此山的庭院里看见一株树,树上开出无数朵各色的花,有红的、粉的、紫的、白的,一树四花,目不暇给。堪称奇物的主,为何给予大自然如此慷慨的惠赠。
长廊是照母山的一大特色。每当游人如织的时候,这里是休闲的地方。坐在长廊里,嗅着古色古色的气息,仿佛心一下子平静下来了,感受着山风的吹拂,在柔柔的风中,拿捏着人生。离开都市的喧嚣,静听花语。
不管是否耐得住寂寞,当音乐响起的时候,我们总是会跟随着节奏起舞。那个叫冬天的太阳的女子,舞姿舒展,时而有些激越;冰冻的印度舞独具特色,堪称舞蹈教练;芳菲永远是群聚的活跃分子,有她的时分,总让人感到生活是这样的郁郁青青。当《格桑花开》的舞曲响起,立刻聚集着三四十个人在长廊里翩翩,在江南白丁的提示下,各展舞姿。
我看见一叶小舟身着一件桃红色的体恤,动感十足的冲到长廊中央,手舞足蹈,上下摇摆,浑身每一处肌肉都在节奏中颤动,哇,好美,真的好美。人生得意须尽欢!
男人中快乐老爷的舞姿完全是标准化的,他与冰冻共舞华尔兹,我们只能当旁观者了。时时想来,生活没有旁观者,远离尘嚣也罢,亲近自然也罢,无非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是一种亲昵的状态。那位叫魅丽重庆的女子,穿着一条时尚的牛仔裤,戴着墨镜,穿梭在舞群中,添了不少靓色。
假若我对人生有所参悟的话,那就是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个性。有如乐观大哥,总是在一旁甘于奉献,无怨无悔,这也许是精神的力量,奉献的力量。
活着都有烦忧,但我从不愿意暴露于他人面前,在分秒中度过人生,回首往事或许天真是最可爱的,只不过我们已经失去了天真,我们只是在弥补不该逝去的情感。与其在醉中的感慨,不如吐露苏醒中的真言。
不知谁说过,女人是用来品味的。关于品,要分几个层次,舌尖上的品,为之下;眸光中的品,为之中;心灵上的品,为之上。且观女人的格,即是是否有品位,品位是综合素质的反映。
华哥是幸福的,不要去计较真实与不真实,人生开心就好。华哥一会儿玩"我心永恒",一会儿玩"花儿与少年",长廊里处处有他的旋转。人生不止是感恩,如果要说感恩的话,那每个的群友都在奉献。沉思在奉献,放飞在奉献,旦旦在奉献,云儿在奉献。薰衣草每次总是尽情的跳舞,俨然像遵守纪律舞者。
人们说,快乐总是这样简单。在我看来,快乐并非是简单的,人过四十,许多往事都在手中拿捏,自然有提得起来,放得下的快慰;也有解不开的心结,人之向往的,谁不向往?向往并不等于通过奋斗能实现,再现实点说,你的年龄已经远离目标,仿佛红尘三千的墙离你越来越远,你根本就不想去触摸了,只想还心灵上一份恬淡。或许这样,方显出某种气质的神韵。(短文学网)
相见欢,别时花谢聚时花开,这样的心境,总是留在路边红艳艳的三角梅上。笑笑姐穿着长裙,风姿绰约,她的舞姿总是那样的飘逸,犹如纤指沾上了凝脂,举手投足之间凸显出阴柔的美感。
相见欢,长廊木楹留夏意,挥洒快乐听神韵。观过阳光下的舟的动感手足,慢慢的品味阳光下的珍惜。秋叶飘凌无疑是美女,她是兰州来的,她的口音中总有一种异乡的感觉。关于兰州,在余秋雨的笔下,那是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那里的萝卜特别甜,最有特色的要数兰州拉面了。那里有一座黄河母亲的塑像。
关于女人的气质,柔美不失矜持,温和而略显刚毅。四月从不大声说话,而她所说的每一句话,往往显得有份量,这或许塑外而修内吧,历经的沉淀,是阅历的积累,当骨子里渗透出某种特质,有时是让人敬畏的,那比大声说话强十倍。
不知谁在喊:"该吃饭了!"于是,大家从旅行包里掏出熟食品,以塑料布摊在木椅上,有卤鸡爪、酱香肉、咸菜,五花八门,你吃我的,我吃你的,大家是这样的克己奉公。我喝着一小杯枫叶携来的桑椹酒,仔细观察着杯上写着的"养生酒"三个字,似乎在杯中品味道某种情趣。酒是红色的,酽酽的,有如人生提炼后一般甘烈。
累了的时候,长廊旁树荫下的吊床可憩。
我却凝视着树下那数朵淡蓝色的无名花,饮蕊般的给予自己心醉,真想以唇边触及花瓣,轻嗅它的香溢,唤起曾经幽香的记忆。在舒缓的人生中,定格于别有心致的情调,大约不失为一种快乐。
做最好的自己
文/安惠彦
徜徉在新年氛围中,“三八”妇女节踩着春天的脚步,如期而至。抚摸着属于我们女人自己的节日,竟感慨万千。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脑海中,泛起一个个美女的袅袅身姿。她们不同内涵,还风格迥异,却都精雅韵致,风华绝代。
民国名媛唐瑛,懂得从每一个细节呵护自己,一生优雅,平顺无波,做足了一辈子的美人。她既像一棵枝蔓清晰的白桦,亭亭玉立,又像一株绚烂的郁金香,光彩照人。
做女人,就要学唐瑛,做美人。经常美容,精心着装,尽情挥洒自己的美丽风韵,轻飞曼舞。保持飒爽英姿,或练瑜伽,或跳广场舞,抑或散步走路,只要运动,锻炼身体,就好。轻轻抚慰自己的心灵,不苛求,不虐待,保持恰到好处的感性和理性,不枝不蔓。
“最才的女”杨绛先生,已是期颐之年,却仍笔耕不辍,每天伏案工作,是我们女人的楷模。她说:“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
自问,如何锤炼品格,提升自己。须把自身价值融入历史潮流,既躬身实干,实现社会价值,亦完善品格,实现个人价值。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迷人书女香,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汲取知识的过程中充实心灵,提升内涵。亦当淬炼心智,精心打磨,在千淘万漉中丰厚自己,在岁月积淀中平添魅力,做自信自强,精致淡雅的女人。
奥黛丽赫本,上帝的宠儿,人间的天使,年轻时就攫取了全世界的心,暮年之时献身公益事业,作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亲善大使,走遍了非洲等贫困地区。她是美的顶点,美的永生。
悟,最高贵的快乐来自灵魂,源自奉献。给家人最暖的亲情,做父母贴心的小棉袄,做丈夫最倾心的小暖妹,做孩子最交心的小辣妈,用情,用爱,用心,倾城交付。把职业当事业做,饱含热情,倾心倾力,在奉献中享受为事业拼搏的快乐。更要,心系苍生,做善人,干好事,以奉献自己为使命,让他人因为自己存在而快乐。
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不再。今生,做最好的自己,将流年发挥到极致,不负今生,不负生命。
爱的奉献
文/九满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是交通警察,却兢兢业业地维护着道路的安全秩序;他们不是环卫工人,却任劳任怨地清理着街道环境卫生;他们不是老弱病残者的亲人,却时刻把他们的利益放在心上……
多年来,一看到那助人为乐的场面,一听到那亲切温暖的声音,深埋在我心底的思绪便会在体内缠缠绕绕,让我无数次地想起韦唯的那首:“这是心的呼唤, 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再没有心的沙漠,再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
也许有人会说,你说的不就是那些志愿者吗?是的,就是他们。他们很平凡、很简单。可是,他们有着共同的精神内核,那就是扛起责任,忠诚担当,奉献爱心。
我还是说说他们的故事吧。
初初上网,在文章阅读网上,我结识了“燕姑”、“ 宸豫紫彤 ”等编辑,他们挤出时间来,做网络文学编辑,在原创文学网站上默默地做着不计报酬的编辑工作。
尊敬的朋友,你可别小看这份没有报酬的工作,它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可不低:“应站在读者的角度为读者筛选好文章,给作者评语,并阻止不良信息、广告文章等,营造一个良好的写作阅读气氛。”我真的没有想到,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在原创文学网站这条隐秘的战线上,还活跃着这么一群“志愿者”。
我曾问过一位编辑:“燕姑,您当了编辑之后,您自己在网站上发表的文章明显少了,加上长时期的放弃休息来做网络编辑,您认为值得吗?”她给我的回答竟是:“值不值得是以什么来衡量呢?不是有那么多志愿者日日忙碌、夜夜少眠吗?”她的回答确实让我大吃一惊,她那种“志愿者”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
我真的没有想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竟然还有这么一群不计报酬的群体。他们认真细致地纠正作者所投稿件中存在的问题;耐心地为作者解答投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为当代国人文学水平的提高而默默地奉献着。
朋友,当你听到这段故事的时候,你的感觉又是如何呢?你不觉得做网络文学编辑是爱的奉献吗?
今年二月,一场新冠病毒疫情席卷神州大地,肆虐的病毒打乱了原本有序的生活,摧毁了许许多多幸福的家庭,一座座城市,一个个乡村被迫按下暂停键。但面对灾难的恐惧,整个国家都动员起来了,迅速凝聚起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磅礴力量。在这个由医务工作者、基层劳动群众和志愿者共同组成的“逆行者”中,那些不惧辛劳不求回报的志愿者因他们的平凡普通更显得熠熠生辉。
他们把家人的关怀、叮嘱妥帖收下,带着一张张请战书,义无反顾地奔赴寒冬、奔赴疫区,他们也像我们一样,是一些平平凡凡的普通人,只是他们选择了无畏,选择了负重前行,用他们的爱心点亮了更多生的希望,守护更多人的幸福,为了有朝一日春暖花开,拥抱阳光。
老同学朱科雄的儿子,是湖南湘雅三医院的一名普通护士,新冠病毒疫情发生后,他主动报名驰援武汉。他,原本可以好好地呆在工作单位,但他却冲到了最危险的病区,护理那些感染了病毒的人,他的行为真的值得敬佩。
老朱还告诉我,面对危险,他的儿子没有高大上的豪言壮语,不是不恐惧,不是没有眼泪,也许害怕,也许不害怕。但他不是哭着上战场,而是笑着去战斗。
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你们已经可以了解了这群“逆行者”是怎样的一种人,他们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志愿者。谁是最可爱的人?那些冲在抗疫最前线,担当志愿者的无疑是最可爱的人……
再看看我们的周围,乘坐公交车,有人给老弱孕残者让座;不少人资助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为灾民捐款、捐物;上下电梯,有人为不方便的人按下楼层;还有不计报酬的网络编辑、民间公益组织等;他们的所作所为,让我们时时感受到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的温馨,社会的温暖,和“志愿者精神”的永恒。
他们宁愿自己吃亏去帮助他人,他们奉献的不仅是自己的财物,还有他们宝贵的时间,最可贵是他们身上那颗金子般的心。因为他们的存在,改变了我们很多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他们,无疑在当今这个社会是一群最可爱的人。
无论社会多么浮躁,功利之风如何盛行,对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等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价值的弘扬,却是永远都不能放弃的。志愿者,不仅仅是用爱心诠释着新时代的志愿者精神,更是诠释着他们对人生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生命的热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展现着当代人所特有的一种精神追求和道德风尚。是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带着感恩的心启程
文/方扣锁
审视自己的工作范围,无不与水有着很广泛的联系:港口工程、航道工程、码头工程、航道维护等。回顾走过的路、身边的人与身边发生的事。提笔拾字,以飨读者。
水,无色无味,冷凝成冰,蒸发为气。涓涓细流汇江河,滔滔江水向东流。水惠泽万物,山碧草绿,不张扬,淡泊名利,乐于奉献;正如《老子》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与出至《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的厚德载物意思相近。薛瑄说: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乐于奉献、淡泊名利、宽厚容忍,这就是水的姿态。
人生一世,不可再生,时间之于人,分分秒秒皆以逝去的姿态向终点靠近。人生只有一次,始终都在正式演出而无彩排之机;若做人如水,宽厚包容,厚德载物,淡泊名利,乐于奉献,造福社会;家庭因你而幸福,单位因你而辉煌,社会因你而和谐。你在自己人生舞台上,活在当下,舞在当下,幸福当下,而无悔今生。这样的人生可谓光彩而夺目,美丽而伟大。
要做到宽厚包容,必须从容于心,淡定于行。从容就是不慌不忙;淡定就是希望越渺茫,追求梦想的信念越坚强,于是不急不躁,理智视物;要做到宽厚包容,必须人与人之间彼此包容,彼此阅读,彼此借鉴。常言,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不足或者缺点。彼此宽松一些时间,给予一些空间,包容一些对错,善意理解别人的不同意见,这样,你就能感知生命的意义和内涵。
要做到乐于奉献,首先必须提升自我,充实自我,历经风雨,经历磨难,使自我强大。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只有当自己能力强大,虚怀若谷,豁达显身,才能有所奉献。其次,要做到乐于奉献,必须心诚仁厚,生活工作中常怀感恩之心。只有感恩之念常存于心,才能爱家人、爱同学同事、爱单位、爱社会。只有感恩之念常存于心,你才会因善举而感动,因受惠而感激,在内心勃发一种感恩父母、老师、同学、同事、单位、社会的浓浓激情。
从事航道水工建设的人之于水,整治江河,发展水运,造福人民。水就是他们的舞台、人生的舞台、生活的舞台。也许因相濡以沫,日久生情、月久染习、年久成性。他们爱水、戏水、斗水。水到渠成,他们也具有水的姿态:乐于奉献、淡泊名利、宽厚容忍。
长江航道人,把自己的青春和热情送给了日益改善、日益发展的长江航道事业。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以航道畅通安全为己任,在烟波浩渺、波涛滚滚的长江上演绎自己的人生,展示他们的风采。
水,给了我们人生的舞台,生活的舞台。水给了我们宽厚包容,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的启迪。
大家带着感恩的心启程,学会爱,爱父母,爱自己,爱朋友,爱他人;不但提升自我,充实自我,豁达包容,乐于奉献。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一定对你笑得更加灿烂妩媚;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脚步在前行,幸福在路上。上善若水任方圆,就一定厚德载物,前程似锦。
奉献他人 快乐自己
文/相约心灵
每个人总有一些东西沉淀在心底,好等待某一天的回忆。有些人喜欢记住雨中撑伞的情景,来抒写爱情的浪漫;有些人喜欢记住学生时代的无忧无虑,来缓解现在忙碌的生活;有些人喜欢记住付出之后的那一种快乐,来品味帮助之美;然而,有些人却喜欢记住一串串数字,来记录自己的过去及未来要实现的目标。
6月14日,一个平凡而又特殊的日子。平凡是因为它只是一年365天中的一天而已,特殊是因为这一天牵动着无数人为之热血沸腾,之为无私奉献。
这一天,我牢牢记住了,在心灵处,在血液里……
随着这一天的到来,会涌现出许许多多不平凡的英雄来,他们义不容辞地撂起自己的衣袖,见一根大而又长的针缓缓地插进血管当中。他们输出的是血液,传递的是关心,奉献的是爱心,拯救的是生命。真是好一个渺小,好一个伟大,好一个崇高。
也许,你已经猜到了这一天是什么日子;也许,你的心血正在澎湃;也许,你的心情正在感动;也许,你的心灵正在呐喊;也许,你的双脚正在引导;也许,你的人生正在提升。
徐志摩大师说过,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看来,幸运之神是青睐我的。我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渺小得不能再渺小的人,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能够踏入到伟大的献血行业中来。初听它,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时,我所听到的是为钱治病而卖血,而如今却截然不同了,它不再是为自己的私利而献血,而是为他人无偿献血。遇见它,有种久旱逢甘霖的喜悦;认识它,有种雨后春笋的开明;喜欢它,有种如痴如醉的执著。
有句话说得很好,不要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思考陪伴我的心灵,行动促进我的成长。大学生活伊始,一切都在新鲜之中,一切都在迷茫之中,一切都在探索之中。也许是上天对我的眷顾,一次偶然的机会,碰到了一个同学献血,便让我今生跟献血有了难解难分的情怀,同时,缘分的种子便在那一刻无声无息地生根、发芽、成长。蓦然回首,第一次献血的情形历历在目,首先询问前一天是否休息好,用餐没有,有无什么病例,接着进行登记,填写体测表,其中有一此体重、血压及血型等基本信息,就绪工作准备后,就等着抽血了。如果说前面的一些基本事项是一个故事的开始与中间过程,那么抽血就是这个故事的高潮部分,紧张与害怕是我当时的心情写照,我天生对打针就有种害怕之感,第一次看见那么长的针插进身体里去,心里的惶惶之恐是不言而喻的。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第一次献血总算是尘埃落定了。
一回生,二回熟。有了第一次献血的经历,后来便慢慢地喜欢上它了,如滔滔江水,势不可挡,有了第二次,第三次……,直到如今,献血本累积起来上了整整的两位数。如果说第一次、第二次是尝试的感觉,第三次,第四次便是认知的体验,那么到了第五次之后便是欣喜之情了!
保尔 .柯察金说过,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应碌碌无为而羞愧。时间可以计算生命的长短,却不能计算生命的质量。人生的价值不在于你得到了什么,得到了多少?而在于你付出了多少,奉献了多少? 人生存于这个世界上,不仅仅是为自己而活,更多的时候是为别人而活,换句话来说,就是别人的生活因为你的存在而精彩美丽。生命是有限的,但奉献却是无限的,我们可以在有限的生命里,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奉献自己,为他人送去一片爱心,一丝温暖,一缕阳光。同时,也能让自己的人生价值绽放出最美最美的花朵来。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只要是善事,哪怕再小,都值得歌颂。 一个微笑,虽然短暂,却能感化冷漠;一句对不起,虽然简短,却能化解冲突;一声谢谢,虽然普通,却能显现温暖;一支笔,虽然细小,却能记录生活;一滴血,虽然渺小,却能拯救生命。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当无数人的鲜血汇聚一起时,便是爱心的海洋。一个人做一辈子善事太难太难了,但是做一件善事却是非常容易的。曾几何时,你发现你有能力帮助别人,但你的内心却还在挣扎,举棋不定时,那么请你抬着看看天空,就会明白:同一个世界,同一片蓝天,生活需要爱心,价值在于奉献。
我献血,我健康;我献血,我快乐;我献血,我英雄;
6月14日,我为你期盼,为你自豪,为你呐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然我还处在研究生的路上,但我的思想会随着血液的涌动而升华。今生,能够与你相遇,乐矣,但愿来生还能与你再续前缘。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无偿献血,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红军妈妈的奉献
文/汪良忆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即便是硕健的红军儿郎,要战胜人间罕见的种种险阻也是难以想像的。然而,长征路上的红军妈妈们,为了中国革命的成功和妇女自身的解放,果敢地承载着更多的苦难,显示出一种超出母性的伟大的爱。
笔者曾见到世界上也许最奇特的纸条:“我们是为万千人服务的工农红军,今在苗家借地生子,实在出于万不得已。因军情紧急,此子无人携带,深望老乡将其抚养成人,不胜感激。”署名:“红军休养连董必武留。”这个留在苗地的孩子是毛泽东与贺子珍的骨肉。而在长征开始时,他们已将爱子毛毛留在了江西老乡家,后来音讯全无。长征中生下的这个孩子,毛泽东与贺子珍十分喜爱但又十分为难。当时为了避免与围追堵截的敌人遭遇,部队每天急行军90多公里,有时不得不打仗。带着孩子,无疑困难不少;送给老乡,又于心不忍。思忖再三,贺子珍还是把警卫员叫来,声泪俱下地吩咐:“孩子不能带,把她寄养在老乡家里吧!战争是残酷的,不能怪我们不喜欢后代,实在是没有办法,让孩子在人民当中长大也好。”毛泽东、贺子珍夫妇为了中国革命共失去了5个子女。孩子是妈妈的心头肉,哪有母亲不疼爱子女的?而红军妈妈们却在那个非常时期,腆着肚子,艰难地行进在长征途中。生下骨肉,又将其留在边远的不知名的少数民族地区,这是何等感天动地的壮举!这是何等气壮山河的精神!长征中的红军妈妈们将“奉献”二字演绎到了极致。
红军使命是北上抗日,解放全国。“但有使命,万死不辞”。红军妈妈们跟随红军大部队从瑞金出发到达陕北,一路上爬过18条山脉,渡过24条江河,经过11个省份,突破10道封锁线。红军妈妈们在长征中所表现的使命高于天的精神千秋不朽,与日月同辉。
长征出发前已婚的红军女战士,在长征路途上尽量避免与丈夫在一起生活,只有在部队休整时间比较长的时候,才小心翼翼地聚上几天。她们虽然受到分离的煎熬,大多数人却免除了怀孕生孩子的痛苦。但也偶有失误的,这使她们不仅面临生死考验,同时也面临亲情分离的痛苦。即使如此,为履行神圣使命,红军妈妈们强忍苦痛,舍生取义,鞠躬尽瘁。1928年参加湘南暴动的曾玉,在长征途中生下一个胖娃娃,但部队要紧急出发,孩子不能带,只得忍痛放在稻草上。伴着父亲写的字条,孩子在空屋子里声声啼哭。曾玉被人搀扶着,告别了亲生骨肉,一步一回头地走出了屋子。孩子在屋内嘶哑地哭叫,曾玉在屋外掩袖抽泣。婴儿的啼哭像锥子刺着她的心,像绳索拴着她的腿,她那如同灌了铅的双腿怎么也迈不动。但不走是不行的,后面有追敌,心中有使命,这个时候哪里还容得儿女情长,曾玉坚毅地走了。刚生完孩子就要走路,又没有担架,而且头一站便要过河,横在眼前的河水浪涛翻滚。强烈的使命意识,使曾玉咬紧牙关下河,在几个女战士的搀扶下趟了过去,向着陕北,迈开双腿,载着使命疾行。
对很多红军战士来说,明天是个神圣的字眼,令人憧憬,催人奋进。红军妈妈们的未来观是为了国家的明天、人民的未来、万千的后代而矢志不渝,孜孜以求,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即使自己流血牺牲,也在所不惜。在长征胜利20周年时,廖承志画了一组再现长征感人情景的画送给女儿廖茗。画面上一位红军妈妈忍痛将孩子送给当地一位老汉,她亲吻着孩子,盯着孩子那张小脸,生怕忘记了似的。忽然,她像想起了什么,掀起衣襟给孩子喂奶。泪水和着奶水,把孩子喂饱后,便把他轻轻地放下,头也不回地追赶队伍去了。廖承志随画还写给女儿一封信:“千万不要忘记革命是千辛万苦,无数牺牲才得到胜利的。你们是在一帆风顺、温暖暖、软绵绵的温室中长大的,千万要警惕,不要忘了本。”
因为有许多红军妈妈们已经失去过自己的亲骨肉,长征路上,她们不想再失去自己的孩子。尽管许多人再三动员她们留下来或者把孩子寄养在老乡家,但为了新的生命,为了明天,红军妈妈们凭着坚强的意志,为长征路上诞生的那些为数不多的孩子营造着“安全港”。任弼时的妻子陈琮英在长征路上生下了他们的女儿远征。朱德总司令听到远征诞生的消息后,非常高兴,他跑到河边去钓鱼,并亲手给陈琮英做了一碗鱼汤。陈琮英产后没几天,部队又要进行艰苦行军。任弼时对陈琮英说:“把孩子留给苗家兄弟吧!”陈琮英紧紧地抱着女儿,默默垂泪。两人的前几个孩子都已夭折了,此刻,陈琮英多么想带女儿一起行军啊!可这将会给部队带来很大的麻烦。红军战士闻讯后,坚决反对将远征留下,争着要求背远征行军,并抢着逗她玩。这样,远征方才留下,并一起来到了延安,来到了北京,为新中国的未来留下了少数几个长征路上诞生的儿女。
红军妈妈们的艰辛付出和牺牲,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她们在革命战争年代舍弃了儿女情长,才使新中国亿万儿童幸福安康。长征伟大,参加过长征的母亲们同样伟大,让历史这样告诉未来吧!
乐在奉献中
文/贾小红
婆婆年逾古稀,是一名退休的数学教师,对于我这个一向和数理化相斥的人来说,不得不对婆婆多加几分敬意。
虽然退休数年,但婆婆一直退而不休,尤其是刚退休前几年,每逢周末,家里总有补课的孩子们找过来,你可别以为婆婆开的补习班啊,这些娃都是亲朋好友的孩子,完全不收费的,用婆婆自己的话说:人家把孩子带来就是信任我,信任是无价的。
后来,我女儿出生后,由于要帮我们照看孩子,暂时推掉了补课。
不过女儿上小学之后,婆婆的职业热情又空前高涨起来。用她自己的话说:我最后的职业余热就留给我孙女了,咱们普通人家的孩子,必须在学习上给自己拼出一条路,但前提是要打好基础。
于是,婆婆为适应这几年教材的新变化,独自去书店买了教科书练习册之类的先自学起来,掌握了新纲领,开始在寒暑假辅导女儿。
婆婆辅导女儿时专注的样子,我自愧不如。见她总是右手持笔,左手握着橡皮,犹如学生一样端坐在书桌前,时而思索,时而用笔,时而用橡皮擦着,时而给女儿讲述着解题思路,我以前总认为只有学生时期才会有这样的神态,而眼前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依然如孩子学习一样认真。
女儿今年四年级了,成绩一直遥遥领先,这和婆婆的付出是分不开的。特别是数学,都被学校的数学老师安排做小小辅导员呢。
这几年旅游热兴起,好多退休了的老年人都纷纷报名参加各种旅游团,辛苦了一辈子,趁着退休但身体还硬朗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也是不错的选择。于是我们建议婆婆也参加,谁知婆婆一听直摇头,“我呀,最大的乐趣在这里。”她指了指书柜里大小厚薄不一却排列整齐的书,说道,“对于我来说,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就是最大的快乐,我现在越来越喜欢静静地看看书,或者和我孙女儿共解开一道题,那种感觉你们是无法体会到的。”
也确实,婆婆一直不喜欢花哨,不喜欢热闹,从穿着到思想,素来简朴。日常户外活动就是和公公去附近公园散散步,或者去书店看看有没有喜欢的新书,她的内心仿佛永远都那么平静,全然没有退休之后的空虚和孤独。
这就是婆婆的老年乐,用读书丰富着自己的精神世界,同时发挥着教师职业的余热,帮助到了下一代,老有所乐,乐在其中。
秋之美与秋之奉献并存
文/雨后晚秋
一寸光阴一寸金,深秋的风景如画。金灿灿的银杏树,在秋风里舞动着片片扇形的黄叶,似乎要绽放出这一季节的最美最灿烂画面;火红的枫叶,在风中翘首遥望,在深秋的季节里随风摇曳,似乎要让自己的美丽镶嵌在落叶的荒草地上。
一阵冷风吹过,树叶刷刷而落,将一季的盛衰潇洒自由地化为泥土,那最后的娇艳美丽,铭刻在人们的相框里,期待来年的新绿重生。
多彩的秋色,把秋之韵渲染的如诗如画,美中渗透着凄美,唯有秋叶化泥,才有了来年的春芽吐绿,也孕育着来年的万物新绿。秋之韵总是那么耐人寻味,秋之美景与秋之奉献并存,带给人们生的启迪,梦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