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是把杀猪刀日记
老地方整理的岁月是把杀猪刀日记(精选4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岁月是把杀猪刀日记 篇1
一晃,幼儿园在童言无忌中过去;一晃,小学在打打闹闹中过去;一晃,初一在各种舆论中过去。
人的一生中有多少个一晃,一晃一晃就是一年、两年、十年。
当某一天同学聚会,我们再次相见,互相发出感叹“呀,你老了”是啊,我们老了。
再也画不出稚气的图画,再也说不出随口的胡言,再也吃不出路边麻辣烫的味道。
我们再也不可能如儿时一般笑得那样灿烂,我们再也不可能如儿时一般一窝蜂的跑去学校后面吃东西。
我们长大了!
时光她不会停,记忆她不会停,我们只能祈祷,祈祷不会忘却,忘却那易逝的美好。
我们还想对小学老师说“老师,毕业考卷还没有讲评,什么时候再上一堂课。同样的地点,同样的人。”
我们各奔东西,各自寻找光明。
但唯一不能忘记,我们曾经有过美好的记忆,那些年,我们共度美好时光。
岁月是把杀猪刀,若是能记下那段时光,也就够了。
岁月是把杀猪刀日记 篇2
树荫在阳光的照射下碎了一地斑驳,岁月就这样从这斑驳中溜走,只留下母亲那日渐衰老的容颜。
打我有记忆起,妈妈就是个中年妇女的样子。所以我总忘记,妈妈曾经也是个花季少女。
我好不容易起了个大早,清晨微光正好,屋内只能看到妈妈的身影在忙忙碌碌。见到我醒来,她擦了擦额头上冒出的汗珠,挺起躬着的背,带着些许抱歉说:“对不起啊,我还没买菜,饿了吧。”她一边说着一边急匆匆地把杂乱的头发扎起来,随手拿了个包就准备出门了。
“妈妈,我和您一起去吧。”
我长这么大,还真的从没来过这里。喧闹拥挤,到处都是人挤人,嬉笑声、争吵声和各种杂七杂八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菜叶、塑料袋、烟头横七竖八地被扔在地上,让人难以落脚。我一边从这些垃圾中寻找落脚空隙,一边惊慌失措地转头看向妈妈。却见妈妈好像对这些嘈杂声与垃圾早已习以为常,轻车熟路地来到一间铺子前。
“老板,两斤白菜,半个冬瓜,再称点西红柿。”她顿了顿,笑着说,“帮我挑点好的,我女儿爱吃。”她又拣起一根黄瓜,左右打量了一番,掂了掂,装进袋子里。“都是老顾客了,零头不用算,下次还来你这买。”妈妈和卖菜的阿婆打了声招呼。我抬起头,看到妈妈正在梳理鬓间的头发,兴许是上了年纪,头发不再像从前那般乌黑茂密,杂乱的发间还藏着几根明显的白发。
更令我在意的是那双手。我不知有多久没有好好看过妈妈了,还以为她仍然像我印象中那样,还拥有着白皙、纤细的手,我还能拉着那双手撒娇任性,牵着它跑来跑去,它能帮我抚去泪滴,拍净尘土。但现在,那朵白莲花枯萎了,岁月在上面留下了一道道痕迹,我不禁想起语文老师说过的话:“岁月是一把杀猪刀,它能把花季少女变成大妈。”
难道岁月真的`是一把“杀猪刀”?在我胡思乱想之际,妈妈又走到了猪肉铺前,温暖的红光打在她的脸上,显得如此安宁祥和。“五花肉可以红烧,里脊肉能炖汤,猪蹄富含胶原蛋白……”她拍拍我的头,嘴里絮絮叨叨地念着。她告诉我,在她还是个女孩的时候,什么菜也不会做,后来有了我,她学会了照顾我,学会了顾家,学会了怎么做一个妈妈。
一路上喧喧嚷嚷,我却没有再说过话。一回到家中,妈妈一刻也不敢停下来,嘴里嘀咕着:“没有准时吃饭,可别饿坏了好。”在茫然中,我的眼里映出妈妈瘦弱的身影,佝偻的脊背,疲惫的神情还有历经沧桑的皱纹,使她看上去那样的无力。
她本该有着乌黑的秀发、平展的额头、直挺的身板、滑嫩的双手。但风雨和岁月磨平了她的棱角。没有人教过她做妈妈,可她却做得如此好;很多人教过我怎样做女儿,但我做得还不够。
岁月啊,请别轻易霜白她的发丝。待到春暖花开,候鸟踏着归期,在四季轮回中乐此不疲,沾染了西南又东风。再等几个日夜更替,春去秋来,那时我定会重新牵起她的手,让她做回自己的少女。
猜你喜欢1:回望岁月的痕迹
今天,我读了《我的祖国》这本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XX周年,改革开放XX周年的书后,才真正感受到了中国的飞黄腾达。
常言道,衣食住行,乃人之生存大事,也有人讲“先治窝再治坡”。从石灰墙到环保涂料墙,从鹅卵石地砖到配有抗辐射采暖的高极实木地板,从家里三大件到如今的别墅跑车……这一切都说明了中国在进步。
建国初期,人们的居住条件极差,住的房子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国家也不忍看百姓过这样的生活,于是实行了“改革”。改革开放后,百姓的居住环境不断改善,可谓是“脱胎换骨”、“焕然一新”——样式统一的平板房取代了建国初的破旧民居。再后来,新兴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一大批居民走出了没有厨房、厕所、上下水道的老房子,搬进了房屋质量有保障、小区环境优美、购物交通方便的新楼房。而且在1980年9月,北京市住房统建办公室率先挂牌,成立了北京市开发总公司,拉开了房地产综合开发的序幕。从此,住房商品化、土地产权化在中国施行起来……
这些变化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我们村——
在过去的十几年,村里家家户户几乎都是平板房,屋顶是一片片鱼鳞状的瓦片,墙面是石灰砌成的,虽平坦,可房屋内部却很少有装修,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但是在现在的十几年就不同了,村里居住的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进村口,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漂亮的小洋楼。这些小洋楼鳞次栉比,一座比一座更显大方、庄重。这不光外表好看,内部也是顶尖的。就拿我家来说吧——我家是一座三层的楼房。听爸爸说,这是村里笫一座楼房,在当时算是很气派的。房子外部的四周,都是用粉色小砖块一块一块粘起来的;内部全用白灰粉砌成,地板也都是用那一块一块略黄的地砖铺成。第二层可以说是整座楼里最华丽的。这层里的摆设极其的华雍,有时会让人误认为是哪家豪华酒店的包厢呢。
不仅村里如此,城市的变化甚是壮观。市里的新型小区一座比一座更具特色,一座比一座更能体现改革开放后国家的伟大功绩。
猜你喜欢2:岁月的痕迹日记
当我懵懂的离开了七月,又迷糊地走进九月,是否会觉察到,这短短的几个月中,已经发生着变化了?是否会觉察到,七月对于我来说,是个结束;而九月对于我来说,是个开始?是否也觉察到,自己早已从儿童期走向了少年期?
七月,我带走了知识,留下了伤感;九月,我带来了知识,也给安静已久的这里,带来了无限生气。
在这以后,我已经渐渐的熟悉这里了。每当我晚自习下课的时候,我都会不自觉得望一下天空:墨一样的天空中,挂着一弯新月,月附近散落了些努力散发着微光的星星,努力让看字的人人发现自己在闪烁着的星星。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郭沫若的诗歌缓缓地飘进了我的脑中。不知为何,我突然希望,我也可以到天空中去,也许是郭沫若诗歌的牵引,看看银河,牵牛织女;也许是……
在宿舍的走廊上,我靠在栏杆上,看着几丝颜色淡淡的黑纱遮住月亮。可月亮的光芒并没有暗下去,反而,我觉得是那“黑纱”衬托出月亮的洁白。努力吧。我看着那月亮,倏然间,月亮的中间出现了一个个我熟悉的脸庞。我震惊地眨了眨眼睛。当我再次看向月亮的时候,却发现,月亮始终是月亮,没有任何我熟悉的脸庞。我暗自地嘲笑自己,我这是怎么了?我应该是看错了吧,而且月亮的中间怎么可能会出现脸庞呢?
我躺在床上,闭了眼。忽然,一个个脸庞悄无声息的漂浮在脑海中,脸庞跟我在看月亮的时候竟是一模一样。我被吓得惊恐地坐了起来,喘着粗气,望着窗外,发现,月亮要被“黑纱”彻底笼罩着……
也许这样的坚强,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伪装。我需要经历,需要领悟,让岁月残留的痕迹,剩下刚开始的伪装,保存最后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