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元宵吃汤圆的日记
老地方整理的写元宵吃汤圆的日记(精选4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写元宵吃汤圆的日记 篇1
家乡宁波是鱼米之乡,是很幸运的,有数不尽的水产品,看不完的古镇美景。然而最负盛名、老少咸知的,倒是一样风味小食——汤圆。
宁波的汤圆用黑芝麻,猪油做馅,用糯米粉包裹,香味浓郁,用小火煮的.内外都软时,轻轻咬一口含在嘴里,会有糯米的丝丝甜味,里面的芝麻馅儿流出来,顺勺子而下,香味因加了猪油而更加醇厚,入口甜而不腻。
宁波人在春节、元宵节,乃至冬至夜、小年夜都有吃汤圆的习俗,足见宁波人对汤圆的钟爱。汤圆还有浮元子一说,汤圆在锅里煮时又浮又沉,着实可爱,像戏水的孩子故意逗人。《元宵煮浮圆子》中写道“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可见,“汤圆”一词是取团圆之意。想到从前每一年元宵节,外婆总会操办一顿团圆饭,最后端上来的准保是一大碗的汤圆。一人吃上几个,这个节日才算节日。
只是到现在,汤圆很普遍了。到一处地方,随处可见汤圆的影子,甚至还写有宁波汤圆的字样,有时兴致勃勃地买来一尝,味道却相差甚远,于是总不免怀念外婆或者别的一些上了年纪的长者亲手包的汤圆。舌尖之上,不仅追求的是正宗的味道,更注重的是一份永远有温度的记忆。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汤圆从古至今都颇让人赞美,它融入了诗意,融入了祝福,融入了亲情。唯其如此,我们才觉得愈发觉得它好,一代代地,沿袭着“佳节又汤圆”的风俗。
写元宵吃汤圆的日记 篇2
今天是元宵节,是吃汤圆的日子。因此,我们准备了揉好的面团、馅料、汤勺等一些包汤圆的材料,准备包汤圆。
“叮铃铃”下午第二节课开始了,我和小组的同学摊好台布,把准备好的材料放上去,我迫不及待地拿出面团,可是捏捏却是硬的,这下我伤了脑筋,怎么办呢?
就算现在抓紧时间柔软了恐怕也没有时间包汤圆了,就在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时,我的组员说借我一点面团,我谢了又谢。我抓起一把面团揉成球,用大拇指往球心按了几下,再用其它手指轮回转圈地按,等面球变成了一个小碗时我用汤勺挖了一点馅料放入“碗”中,然后把边上的面皮往里一挤再放在手心上搓搓。
我很期待我的完美成果,但是现实却是残酷的,结果惨不忍睹,汤圆要么馅料快透出来了,要么就是皮破了,组员们不但不帮我,还在那没心没肺地笑。
我不服气又抓起一把面团开始揉、搓、按、挤,但结果……我试了几次都是以失败告终,我彻底没了信心。这时郭子璇看到我这么多的败品心中不忍,过来细心的教我,我终于学会了。
我胸有成竹的抓起面团按照她教的方法:馅料不要太多,大拇指和十指握住没有封的`口,另一只手在下面慢慢转,大拇指和十指慢慢把面皮往里捏,再把汤圆搓成圆球就可以了。按照这样的方式我做出了一个个的成品,还明白了什么叫失败乃成功之母。
这个元宵节在我们的喜悦中度过。
猜你喜欢1:元宵节做汤圆日记
每年过年,我们全家人都要聚在一起吃汤圆,听说这样预示着来年团团圆圆,吉祥美满。
正月初一的早晨,我早早地起了床,叫嚷着要包汤圆。老妈禁不住我的纠缠,只好答应了。
开始包汤圆了。
我见老妈两三下就包好了一个汤圆,心里想:“原来包汤圆这么简单。”我就照着老妈的'样子,先拿了一小团和好的汤圆团,放在掌心,用两手搓圆,再用拇指在中间按一个小坑,把馅放进去。在封闭汤圆口的时候,我捏住这一边,那一边的馅就出来了,捏住那一边,这一边的又出来了。我干脆两边都一起捏住,这下可好了,它的“肚皮”破了一个大洞。我急忙拿了一团汤圆面按住“伤口”。有了上次的教训,我的手也灵活多了,一会儿就包好一个汤圆。现在就差搓有馅汤圆了。我拿起一个汤圆就搓,由于用力过大,没想到把汤圆压成饼了。就这样,一个汤圆就“死”在我的“恶魔之爪”里了。经过这一次次失败,我终于学会包汤圆了。
大家在一起有滋有味地吃着汤圆。我心里很高兴,因为我会包汤圆了。
猜你喜欢2:元宵节小学三年级日记
元宵节的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步行着去太阳广场看花灯。
行进了五四十分钟左右,才来到太阳广场,刚到门口,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人像蚂蚁一样,懦动的“爬”着,人山人海。
门口却不见一辆车,问了爸爸才知道,原来:人太多,在加上车,人就无法行走了,所以警察们不让车停在门口,要停在1000米以外的地方。
进了广场内,各式各样的花灯,五彩缤纷、绚丽多彩,有许多观览的地方:日照好人榜、向雷锋同志学习、小吃街,从这几处地方我就能发现一些不文明的行为,有人在榜上抹鼻涕,有人在上面擦手,还有人在上面乱涂乱画,更有人随地扔垃圾;有人更大胆,那明明有警戒线,他翻过去,胳膊肘倚在雷锋雕像上,随意拍照!我抵制了这不文明的.行为。
今年的元宵节,虽说步行有点累,但是我觉得这样既能留意城市夜景,又能锻炼着自己的体质。
20xx元宵节观灯实在是美,实在是好,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元宵节更美,人多,呈现出日照和谐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