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自然的文章

2022/12/18经典文章

关于自然的文章(精选10篇)

自然流露的感情

人到动情处,感情是无法控制的,自然流露而已。

记不清有多久没哭过了,但今天我哭了,一个电话中的感情流露。自然的流露了出来,我在爸爸面前说出了一些不是很适合的话,但是这真的是我内心里,一直以来压抑但是却是挥之不去的疙瘩。

十几年啊,这个大爷爱我吗?他只想过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儿子,有过什么对我实质性的好吗?我根本都想不起来有过这样的事,我讨厌他,他们做人和我父亲差太多了。

我爸爸对他们多好啊,他们对我家有多少付出吗,一直都是我爸在单方面的对他们实质性的付出。

真不知道这大爷***怎么当的,我对他的怨不是一丁点,真是……

刘家坪情思

文/王荣

刘家坪,一个可以憩心怀旧的地方,多少次,徘徊在这小道上,寄情于这里的一草一木,用目光过滤土地,用心灵感悟岁月,将一腔思乡的愁绪抛向远方。

当夏天的暖风拂过头顶的时候,自然想去感受刘家坪独具特色的美丽,那里的绿,那里的花,还有那里的泥土小道,小道边有历史沧桑感的小屋,这一切都让人无限留恋。

曾几何时,当我将第一次的脚印留在这片土地的一刻开始,就喜欢上了这里的淳朴自然恬静。此后多少年的行走,始终都没有忘记刘家坪给我的独特魅力。

来到刘家坪,就有故乡的感觉,给人的始终是朴素和亲切,那悠长的小路,开在田野地边的各色野花,将盛夏丰腴的绿色衬托得更加深沉醉人。那高大的椿树,浓密的叶子犹如巨大的遮阳伞高擎在屋顶,装点出村庄生机盎然的美。那有些年头的房屋,在岁月的变迁中依然保留了当初的形态,让一个怀旧的旅人有了心灵的归宿。田园中的向日葵,垂着带花的笑脸,似是在感恩土地的滋养,引来嗡嗡的蜜蜂,将一个夏日的美丽唱响。

路边有一户张姓人家,屋后有一片菜园,园内的种植花样繁多,有果树,蔬菜,各种花卉,像个万花筒,属目繁多,应有尽有。流连在这样的园子,简直就是一种视觉加嗅觉的盛宴,无心再旁顾左右。

这里还有成片的月季花田,五颜六色的花朵竞相开放,微风吹拂,送出缕缕花香,不仅愉悦了视觉,还轻松了身心,自然状态中的花朵也格外鲜艳水灵,精力充沛。开完花的蒲公英白白的花絮,在绿色的草丛中别有一种婉约的诗意,直逼情感最感性的地方。

夏日的刘家坪,到处都是浓浓的绿,苍翠欲滴,小草铺满了路边的土地,悠长的小路一尘不染,三三两两的行人悠闲地行走。头顶树枝上的鸟鸣婉转动听,有的急促,有的舒缓,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去听,它们会永远歌唱不止。这里盛产梨树,据说那座常常出现在我画面里的老房子,就是当年生产队时期储存冬果梨的地窖,可见当年梨树的数量之多。

一场骤雨过后,刘家坪的绿更加悦目,天地焕然一新,纯净的空气含着清香,看什么都清楚,远山缥缈深邃,天空碧蓝如洗,更衬托了这土地的纯净。路边渠水哗哗作响,有一种音乐的感觉,随手捡起几个路边的石头,在水渠里洗洗,图案赫然在目,一阵小欢喜掠过心头,回归自然的惬意就在这一瞬间让人陶醉。

城市扩容,要找个自然状态的小村庄实在是太难了,这里也许是离城最近的保留旧日痕迹的地方,可是远处的楼房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也许这最后的净土即将消失,这种带泥土味的原风景将不复存在。

融入刘家坪不知多少个春秋了,慢慢适应了这里的一切,惯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审视这里的田野行人,感受四季变化,漫步大路小道,目睹房舍旧居,完全忘记自己是一个异乡之客了。年复一年,在这里行走,沐浴这里的阳光,吹拂四季的风,有一种此地甚好的超脱感。

时光在岁月的往复中轮回,刘家坪的夏日依旧蓬蓬勃勃,这里不仅有自然的美,还有让人情不能已的记忆时光。穿行在这里的大街小巷,就有心灵的归宿感,是一个可留住乡愁的地方。

七月的风是暖暖的风,七月的天是蓝蓝的天,七月的刘家坪是绿色的世界。

新年初雪

文/谷春生

去年冬天暖和得不像个冬天样,数九天下雨,实属罕见。虽然冬天也下过雪,但由于气温高,很快就消融了。时至今日,雪终于降下来了,这虽然对过元宵闹红火带来了很大的不利,但对净化空气污染,对人们身体健康,湿润土壤,护林防火等方面将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山白了,地白了,就连房顶上也白了,长在道路旁边的风景树,每个枝桠都张开着,正好给雪以寄托。公园里藤萝上一片片,一行行煞是一景而白的雪面,也有着自已的思维,随着风儿选择了自已的落脚地,化为滴水,化为小溪,就甘愿滋润大地,停留了自己模样,就展现美感给人间。不在乎留在世上时光短,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静听自然安排!

美哉!我要对那些暖在室内的人们说:只是一上午的光景,自然所给予的美景,不出来享受一番实在可惜了……

门口的柿子树

文/门口的柿子树

童年的记忆越来越遥远,记忆中比较清晰的是几棵树,是果树。门口的柿子树是最清晰的,其次是小学的桑果树,村后也有一颗,还有就是医生家的枇杷树,这琵琶树可是稀罕了,全村就一棵,因为惧怕医生,所以记忆中这棵枇杷树我从未爬过。

门口的柿子树听父亲说老久了,发大水那年从山上移过来的,那时候我妈还没有过门,自然我还没出世,粗算一下有40多年了,重要的是这颗柿子树还在结果子,虽然个头没有以前的大了。

孩提时,这个柿子树自然是我的乐园。爬的最多的也是我,树高七八米,一根主干笔直,两边各一个分支,一支伸到我家瓦屋顶上,一支伸到门前一住户的屋顶上。足有三四米长。

每年到割晚稻的时候,也是柿子成熟的时候,青里透红,光溜晶亮,甚是喜人。树上的柿子还没有红透就会脱落,所以半边红就得摘,摘下来是不能马上吃的,用家里的话说,要‘wu’化了才能吃。就是用一个大框,先放一层柿子树叶子再摆一层柿子,这样三层便可,多了会把最下面的一层压坏。要想熟的快,每层还掺几个苹果。接下来我每天的“工作”是翻开每层看看,柿子捡软的捏嘛。这个“工作”往往是妹妹和我抢着做。

然而老家的柿子树的贡献不仅仅是这些,在家里最艰难的时候可立过功的。因为门口的柿子树结的柿子奇大,甘甜,籽少。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在市场上看到能媲美的。所以很是抢手,村前村后都争相过来买,而且愿意出比市场价要高的价钱。以至于门口的柿子树变成了家里额外的一笔可观的收入。母亲自然多买点肉犒劳我,虽然柿子树不是我种的,可每年柿子都是我摘的。自然爬柿子树就顺理成章的成为“合法”的了。

每次回老家,总是抬头看看门口的柿子树,我的一部分童年就在这棵树上,可她明显老了……

面试

文/童语

已是三月的尾巴,春潮携着千红万紫滚滚而来。风在摇它的叶子,草在结着它的籽儿,清泉滋滋地流过狭长古道的石板,嫩芽挣破泥土,迫不及待的等待斑斓世界的昭示。郁金香、百合、桃花……, 争先恐后地丢掉冬天凋零的丑态,套上赏心悦目的新装,在卖弄着它们的舞姿。这是萌发着生机与朝气的季节,可高校的毕业生们却不这么想。

昨天,邮箱里有一份来自CAMPUS的邮箱,大致内容是告诉我,U家的面试,挂了。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我连习惯性的皱眉都没有。刚走出面试考场那刻,我就预感这种表现定是必死无疑。不过,曾经抱有的半份念想,也被撕扯得灰飞烟灭。

“我讨厌这样的面试者,面试官笑里藏刀,故作姿态。面试者百般迎合,敷衍趋势。这种‘跪拜’主义,我是受不了。”刚出面试门,我就喷了这些垃圾话。

到了宿舍,还是停不下来,“妈的,感觉我们这帮面试的像是卖给了他们一样。年轻人,一点独立人格都没有。有必要那么低三下四的么。”我对着旁边的一个哥们,又吐槽了一会儿。

“你保研了,去打酱油的。不然,你比他们还孙子。”我又被喷了回来,无言以对。

我想大抵是这般原因,心理没有压力,自然是冒充英雄汉了。要是我三四月份还真的没有着落,好容易有一个面试机会,早就哈喇着嘴,满脸堆笑,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好了,不能继续往下想了,再不收住,我都被自己恶心到了。

毕竟是第一次工作面试吧,我想还是“祭奠”一下吧。

大致说一下,当天的面试情况吧。

3月23日,上午10点,南航A10楼的教室。提前半个小时到了,估摸着还早,先上个厕所,平复一下心情。10分钟后,到了指定教室,满屋子明晃晃的人,女生明显占据大半个地盘,除却性别不同,内心的焦虑和惶恐不安,都清清楚楚的写在各自的脸上。当时,用手一抓,紧张的空气也许都能拧出水来。

10点,一个穿着粉红色衣服的HR姐姐走了过来,本想表现得严肃点,可惜胖嘟嘟的脸无法配合,一张口还是让人忍俊不禁:“点到名的,到外面站成一排,按顺序站好啊。”

这和审犯人有什么两样,第四个被喊道,心理很不爽的,跌跌撞撞地走了出去。接着,被带进了另一个教室。整齐地桌椅,年纪相仿的高个美女面试官,职业装,笑容可掬的站在那里,问候每一个来面试的人。

遇见自己崇拜的职业人,就主动犯个贱。我也以一个大大的微笑,回报了她。从后来的结果来看,我之前的行径似乎有多可笑、愚蠢。

走完“程序”式的见面欢迎,紧接着就是自我介绍。

“……,我的业余生活分为四部分:读新闻,看书,听音乐,八九十年代罗大佑、齐秦的歌曲最是钟情。大学四年的工作学习,大致也可以分为三部分:理论学习,社会实习,科研训练……”接着搬出了一大堆的奖项,介绍到这,我瞄了一下坐在最右边的高个子南财金融系女同学,她这么突兀的一笑,这个时候反正说不上来的不自在。自此,不管信不信,悲剧接踵而至。

门外有个女生,慌慌张张的走错了教室。大家齐刷刷的瞄着过去,美女面试官对情不自禁的回过头,看个究竟。可不巧,瞬间再一回头,她就笑眯眯的告诉我:“同学,你的时间到了。”与其说我蒙了,还不如说我被着突如其来的sweet smile 给打败了。无奈,只得坐下。

接着小组讨论环节,大致上是“春节前夕,大家都希望能够回家探亲。集中式的探亲无疑给店内业绩带来很大的影响”。讨论出解决方案,并说出个一二三来。

本来五分钟阅读理解材料时间,大家奇迹般地不到一分钟都读完了。我还有最后两段没读,第一次我开始怀疑自己的智商,就是因为他们神一般的阅读速度。接着,两位女生以迅雷不及掩耳响当当之势,开始各自亮出自己的观点。不过,都没有理解主旨,始终游离在核心边缘。我插了几句,不过大家都已经沉浸在自己作为领导者的身份里,无奈,只好愣在那儿,傻笑。这大抵就是当代的中国大学生,功力不知如何,表面工作定是做得人模人样,滴水不漏。我想起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先生,曾经讲过这么一段话:“中国目前的高校教育正在培养利己的大学生人才,一旦进入社会,比贪官的威力还大。”今天,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看着面试官东张西望的来回观察面试者的表现,我还冷不丁的回过头给她一个笑容,接着我就看到她脸上露出惊悚的表情。估计想,您老是来砸场子的吧。

一番总结陈词之后,进入到了Q&A环节,面试官姐姐的微笑始终保持不变。我在想她的笑肌是不是已经硬化到只能保持那种姿态。说实话,看久了便厌倦了。

“去过我们店没?”她问。

“还没有。”回答的时候,我莫名其妙的,嘴角带着笑。

显然,她对我没有犹豫的“坦白”有一点惊讶,笑容被瞬间挤掉了一秒钟,接着又自然恢复。当然,面试官姐姐不肯罢休,发来第二发炮弹:“既然没有去过,为什么还来面试呢”。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自然认为答得有理有据:“一是因为,抛开其他因素不谈,该店的一贯精致、细心和周到的服务精神一直是消费者、竞争者所欣赏和竞相模仿的。其企业的文化氛围与超实力主义的理念,是我比较热爱的。其次,我喜欢与人打交道,而不是整天面对着电脑和机器。零售业忙忙碌碌的生活,对我们年轻人来说自然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很好平台。”

漂亮的面试官姐姐,显然不是很感兴趣,礼貌性的点点了头。

一轮听完下来,大致上多半都会被问到是否接受“外派”,对比,美味同学都把十几年学过关于“我想去”的形容词用个遍,就这还不能表达他们渴求的心情。

彼时,我又表现出了那么一点不识抬举和过于直白,幸运的是我得到了一个机会证明了我的不识抬举:面试官您好,谢谢你把最后一个提问的机会留给我。我的问题很实在。刚才被问到外派的同学,统一的答案都是‘我愿意’。而据我了解,每年该店都会对这个问题乐此不疲地追问。我大胆的猜想,如果真像各位回答地那样,我想如今也不会问到此类问题。我估计,进入工作之后,由于现实的很多原因,家庭、喜好等等,大家违背了当初面试的初衷,不愿意外派。您作为店长,应该如何处理?谢谢。”

当然随后店长给了我一大长篇,甚至都可以开记者招待会的大论。而里面没有一句话,关乎我的问题。众人也点头配合,貌似全长就我一个SX,问这么一个不知情理的问题。

我本想追问,但最终还是放弃了。有些事本来就是经不住推敲。

当然,作为全场最讨厌的人,其结果可想而知。

昨天收到回函,结果早已心知肚明。本想回一句:“谢谢,给我一个如此直白面对职场的机会。我想以后,也许不会再有。”无奈,一分钟遭遇退信通知,自然是一笑了之,合上电脑。继续新的生活。

今天,重新整理日记的时候,想想那时候的“二货”表现,觉得可笑之极。你本可以说你,去过店,里面的服务如何让你满意;你本可以说,我是男生,喜欢四处闯荡,外派自然是非常愿意;你本可以装作十分认同,把上一段话烂在心里。

你本可以……,我想要是那样,我已本不是我。

胡适曾经说过,你不要总想着自由自由,如果你不学着独立,给你自由,你也只是自由的奴隶。也许,真正的职场,不像我之前那么的“坦白”,但至少我们要学着说人话,为自己说话。

窗口

文/品闻书香ljy

站在三楼的窗口,看着被不远处拔地而起的大楼掩去了多半的南山红叶,心里多了几分无奈。去年站在这里看南山红叶,被她的美所迷醉的同时,还效古人作悲秋状,伏案写些短文作无病之呻吟,今天再谈悲秋显然与眼前景是不符的,就只剩下无奈了。

城市的景最迷人的要算打扮入时的女人和夜晚的灯,如果看多了也就不成为景,特别是曾被欲望燃烧而“劫后余生”的人,更是对此有一种惶恐与不安。自然之景才是他们真正的追求。但在城市看自然之景,却是最奢侈的。最方便的就是透过窗口看远山,即使没有红叶、没有翠绿,就暗沉沉的山影也足以引起你的向往与遐思,对上天也会产生一时的感恩之情。当山的巍峨在现代城市文明的挤压下,变得越来越小,最后在窗口消失时,你已经走出了自然玄幻,脱离了人作为动物的根基。你的眼前没有了山水,心里也就不再有诗情,欲望成为你的引路人。这是一种无奈的轮回,在无奈中你的窗口变得也越来越逼窄,最后只剩下一盆吊兰装点你的窗台。

不知道故乡的窗口还明亮吗?窗口里的红叶还那样红得像诗吗?

只要站在老家高房的窗口,扑面而来的是山的红、山的绿、山的野趣,不需要走出去,你其实已经在山里了、在画中了。乡下的窗口是宽敞的,它开在土墙上,开在大自然中,窗是家的窗,也是山的窗、河的窗,还是杨树柳树、杏花梨花、野菊花的窗。你只要伸出手,就随时可以摘一片叶、一朵花。

我也常常站在老家的窗口听雨,特别是在夜晚,山里静得只剩下雨声,灵魂随着雨丝飘荡在树梢、草丛间,此时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我已经被雨打树叶的声音、雨落在屋瓦上的声音,还有大地发出的叹息声深深陶醉了。

老家的窗口有我太多太多的梦,多得使我难以割舍。这些梦当我走进城市的灯火时,填充着我孤寂的岁月,装扮着土气的我,使我不至迷失在欲望的苦海中。虽然城市的窗口比老家的还要亮、还要大,但在我的心里是窄狭的。可是无论如何,城市的窗口总是我遥望红叶最清楚的地方,是我梦回故乡的安慰。可是现在也被高楼填塞了。

城市,我的眼前是无数扇明亮的窗,它们规则地把城市的楼墙切割成五颜六色的条块,与路上的车流一起装扮着城市的烦嚣。每到夜晚,窗里的灯光与马路上的霓虹灯相互映辉,使城市变得迷离而多姿,像一位浓装艳抹的少妇尽量展示着自己的妖娆。

我在窗后面无聊地听着音乐、无聊地写着文字,常常怀疑自己被城市的窗吞噬了,开始怀疑自己的思想是不是落伍了。我在拷问自己的同时也在拷问着现代文明——自然山水应该与现代城市是相融的,关键是架通它们的彩虹在哪儿?

东篱把酒黄昏后

文/杨文学

酒是灵性之水,自古以来,喜欢它的人络绎不绝。

自打被迁客骚人揉进诗词,酒作为情感的使者,其境遇就愈加令人心醉:“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广袤的神州大地,既是诗的国度,也是酒的故乡。不学诗,无以言;没有酒,哪成席?腹里不存几首诗词,在社交场合难免显得言辞欠雅;桌上不置一壶佳酿,迎来送往之间略显待人不恭。自杜康发明酒以后,金波便与人们的生活难舍难分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无论在官场还是商场,也不管是文人还是俗士,大凡有缘相聚,有无诗词还不打紧,酒则是万万少不得的。作为热情好客的民族,把黄封作为表情达意的载体倒也顺理成章、物尽其用。

社交场合饮酒,往往被视为正当而得到提倡,与之相反的自斟自酌,则常常被看作“另类”,不免受到讥嘲,这种 “约定俗成”的惯性,其实是夹带偏见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些都不是场面上的举动,却同样不失为一种淡定而雅致的境界。

人到晚年,退出职场,交际自然减少,某些时段甚至没有交际了。只要不危害健康,自个儿低斟浅酌也不应拘泥世俗而一概废除。黄昏独酌,雅趣存焉。

雅趣之一,细致缓慢,连饮三餐,数日不沾,全凭自主,无需顾忌。鸡鸭齐备,也能不饮,粗茶淡饭,却来几杯,自然之至,不犯常规。不消担忧无酒不成席,不用顾虑劣酒伤自尊。不必看他人的脸色,全能凭自己的感觉,自由之至,爽快无边。雅趣之二,自我举杯,不用应酬,一语不作,一念不拂,有自由之乐,无不敬之忧。我就是主,余也为宾,不必察颜,无须观色,可省自卑之为,能免媚人之举。杯里乾坤,壶中日月,可静思往古之圣贤,能默想今日之当行,只管酒入空空肠胃,不妨诗出荡荡胸襟。雅趣之三,我自把壶,欲多多斟,爱少少酌,无论多少,均可随意,心无须惊,意不必骇。多酌亦是,少饮也行。无需承敬,不用屈尊。如此这般的境界,在闹哄哄的聚饮场合是绝对寻不到的。

频繁应酬中的无话找话、言不由衷、事与愿违的寒暄与干杯,比独饮者的不言不语、默然把盏要孤独十倍百倍。圈子文化最令人无奈,但在职场上混,无人能逃离圈子,无人能免除热热闹闹中孤独感的困扰。也许,这是上苍为了“苦其心志”而为每个在职场中拼搏的人特设的“局”。

船到码头车到站,卸下肩上的担子,自然是一种解脱。夕阳无限好,哪怕近黄昏。有酒自然足,无职一身轻。淡看往昔,欣迎来年,自然其乐无穷。顺耳之后,应做可做也能做的是,把初心固牢,东篱把酒黄昏后,让暗香持久。

大自然的抚慰

文/张炜

近年研究陶渊明,发现魏晋时期的许多名士,几乎都与大自然离得很近。他们寄情山水,从中寻找心灵的寄托,有的还写下了大量文字。这是一个特殊时期的突出现象,是在残酷社会现实中的一次转向观望。

其实不是魏晋文人发现了大自然。先秦文学对于大自然的那种深刻关怀和认识,个人心灵与之共鸣,在《诗经》中就很丰沛;这种元素在中国古代诗歌脉流里从来都不缺少。而从先秦到现在,却是一个逐步弱化的过程。在网络数字时代的今天,大自然已经以虚拟化的方式消失了。特别令人称奇的是,作为生命最大背景的自然界,在许多人眼里是视而不见的;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是生活在人造空间里:这是个数字与光纤交缠一体的、没有重量与质感的迷宫。

魏晋时期不是发现了自然,而是继承了先秦以来人和大自然强化交流、脉搏共振的传统。当然魏晋艺术有自己的特质,如东晋有了陶渊明和谢灵运,但他们两个的自然观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二人都是陶醉于大自然,享受大自然,都是在此中汲取快乐、力量和希望。

回望《诗经》和先秦诸子,那些关于大自然的篇章是何等动人,这其中甚至包括了诸子的政论;如极其入世的孔子,他从人的角度去揣测大自然,阐发社会哲思:“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他将人在大自然里得到的启示、获得的快乐,表达得十分生动和充分。老子和庄子直接从大自然的角度切入问题并求得答案:效法自然,依存自然,所谓“上善若水”;将自然化的人生视为生活的最高境界、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艺术的最高境界。

魏晋进一步靠近了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的自然传统。这也是魏晋的文人士大夫们在极其恐怖惨烈的社会环境中,不得不更多地依赖佛教和老庄思想的结果。释道汇流是东晋知识分子主要的价值取向。

陶渊明貌似走了一条简易的道路,实际上却是一次艰难的践行。这不仅要求他在短时间内有一种决绝之力,需要冲破思想牢笼的勇气,接下来还必须有漫长的坚持。陶渊明从总体上来讲,是一个在人生判断上较为清晰的人——没有陷入很大的迷途,一旦做出了决定,就再也没有改变。

陶渊明自己很谦虚,自鉴为“性刚才拙”。“性刚”是他对自己的观察和鉴定,也是一种自我省察,但是从外部看来,他的性格缓慢松弛,甚至已经过分地超然和达观了,并没有什么“刚”和“烈”。因为从世俗意义上看,他并没有采取莽撞冲撞的行为,也没有惊人的语言冒犯。他知道自己是什么人、能走多远、怎样做才切实可行。

如果把他放到一个与权势集团正面对决的位置上,不知道他会采取怎样的方式。一切都不能假设。真那样的话,我们更多地想象他会是一个明哲保身主义者;因为实际上他在规避危险方面,起码在已有的记载中是做得恰到好处、适可而止的。许多事情他做不来也不能做;有些是他不屑于做,有些则是他极为藐视的。正如他在所有诗中都小心翼翼地触及时事,他在描写时局的时候也不会得罪某一具体的强势人物或集团,只用“八表同昏”或“鸟尽废良弓”之类的言辞。这说明他做人是极其小心谨慎的,是一个懂得保护自己的人。

这样一个人,大自然对他的抚慰之力就至关重要了。

人心本无染,心静自然清

文/semplice简单

不艾,不怨,心坦然。生活,有苦乐;人生,有起落。学会挥袖从容,暖笑无殇。

对,生活就是这样的,有欢喜也有哀愁, 这样才更能品味到生活的多元化。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坎坷,只要你调整好心态去面对,去解决。

生命必须有裂缝,阳光才能照进来。

我羡慕的不是风华正茂的情侣,而是搀扶到老的夫妇。

这个世界不符合所有人的梦想,只是有人学会了遗忘,有人却一直坚持。

不要活在别人的嘴里,也不要活在别人的眼里,而是把命运握在自己手里。

人活一生,值得你去爱的东西很多很多的,不要因为一个不满意,就灰心

把自己从过去解放出来,前进的唯一方法是别往后看。

人心本无染,心静自然清。

南方的夜

文/Araplfmig

地大物博的中国有着明显的气候差异,曾经就有一位外国旅行者发出感叹,在冬天的中国旅行,从北向南就像经历了一年中的四季一样。其实,这种差别也同样体现在南北方的夜晚中,而且它同时也印证了中国传统文化上的浩瀚。

北方的冬天的夜是清冷但不萧瑟的,是深沉而不沉沦的,那时广袤的平原上已经布满了的绿油油的麦苗就是最好的印证。现在是初秋,是南方的初秋,而这又是另一种景象、另一种感觉了。曾记得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就写得很好,道出了北方的秋之色、秋之香、秋之味,但这只属于北方,南方的秋的特点亦有它的独特之处。

南方的夜在名符其实的日落西山后就会毫不犹豫的到来,若是晴空,则必有明媚的月光照临四方。那月不高,似乎真的可以做到手可摘星辰,或者是上九天揽明月了,而这正是平原与丘陵山地之间的差别所凸显出来的效果。夜是星辰的“乐园”,更是月的“舞台”,千百年来,月一直都是主角,它的分量更是在文人骚客的心中、笔下以绝无仅有的方式衡量着、存在着,就算时光飞逝,也不会削减一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苏轼的眼中它的变化成了一种象征,象征着离愁别绪、团圆美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李白的诗里它成了一位可以排解苦闷、举杯畅饮的挚友;“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在张若虚的笔下它又被赋予了哲学上的时空问题,发人身省。古往今来,月由物变成意象,再成为寄托的对象,就像空旷而深邃的夜一样,它可以被无限次的装点,亘古不变。

南方的夜就像一幅画,一副无与伦比的佳作。当日光的红晕褪去,月已横架当空,似乎有一种喧宾夺主的感觉,亦或是盛气凌人的架势。伴着月色,向远处眺望,有一座座山的轮廓曲线般的画在月脚下不远处的地方,延绵无尽。它没有北方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壮阔,却有着浓郁的缠绵柔美的南方之情。在如此静谧的夜中,在丛山万林中,人的影响力是可以忽略的,所以这“画”就完完全全是纯天然的造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了!

南方的夜还有一丝不可抹去的忧伤,但这似乎又是因为人类智慧的点缀而“受伤”的,这智慧即是一种无奈的彰显,又或许是一种心酸历程的印证。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以一首《小重山》来诉说自己的忧伤,“昨夜寒蛰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街行,人悄悄,窗外月胧明。……”.透过千年的时空,我们似乎看到一个精忠报国之士在现实面前的无奈,现实伤了他,他又“伤”了月夜。

我不清楚西方人眼中的月夜是什么样子的,但我想我们应该知道古代小农经济和封建政治制度是传统文化形成的条件和赖以存在的基础,若没有这千丝万缕的联系与相互作用,就不可能有灿烂的传统文化,也就不会有自然与文化交汇融合的夜。尽管人不能影响自然的既有成分,却可以赋予自然中的万事万物以人的喜怒哀乐,在自然的画像里添加那最浓墨重彩的点睛之笔。这不是征服与被征服,而是一种人与自然共存的和谐。只希望这种夜长存,这种和谐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