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关于学习的散文

2022/12/20好文章

关于学习的散文(精选20篇)

陪儿子战高考

文/吴建

儿子在一所重点中学上高三,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月了,真的进入了倒计时。

儿子学的是文科,经常要背一些课文,看着他念念有词的样子,说实话我们做家长的心里很是紧张。儿子是一个非常好强的孩子,高中三年,他的成绩在班级中总是遥遥领先,所以他对自己一直比较自信。为了不把紧张情绪传染给孩子,在他背书的时候我们从来都不去打扰他。但儿子还是看出了我们的心思,故作轻松地说:“我都不紧张,你们担心什么?”这下,我和妻子焦躁的心终于平静下来。二人悄悄开了一次家庭会议,会议“决定”:要给儿子创造一个宽松的复习环境,不给他太多的心理负担。我还特别跟妻子强调:“和孩子交代事情,嘱咐可以,但别唠叨起来没完。”

以后我们极少提到“高考”二字,只是在平时注意收集和考试有关的信息和经验。每天上班时,我都会买上几份刊登有高考经验的报纸,然后将其中对儿子有借鉴作用的内容在晚上吃饭的时候讲给他听,讲多少看儿子的情绪。如果儿子情绪好,我会多介绍一点,否则会立即打住。在饮食上我们也没给儿子搞特殊化,我认为自家的伙食一直都不错,每顿饭都有荤有素,每天都有新鲜水果,营养搭配,假如刻意改变反而会给儿子敏感的心加压。

二模考试,儿子发挥得不好,有点闷闷不乐,开始对自己产生一些怀疑。看儿子情绪低落的样子,不用问也知道考试没考好。在临近高考的时候,我觉得儿子的这种自我怀疑很有可能是致命的。我安慰他说:“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高考只是对于你高中学习的一次检验,只要你真正努力了,不管结果怎样,爸妈都不会怪你,你自己也不应该觉得有什么遗憾。”说完就拉着他去吃晚饭,然后聊聊社会上的事,给儿子的坏心情“打了个岔”。后来每次碰到儿子做试卷不顺利的时候,我都告诉儿子,“从来都没有常胜的将军,偶尔的失误并不代表什么,即使最后考砸了也没关系,无论你上什么学校,你都是我们最优秀的儿子!”这样的“语言疗法”对于儿子非常有效,儿子的心态一步步得到了放松。

为使儿子以最好的状态走进考场,我有时吆喝儿子出去打球、散步。儿子上完晚自习回家后,也不像以前那样还花一个小时的时间拼命复习了,而是打开电脑听着歌、看着动漫,悠然自在。这哪像要高考了,分明是在休闲。但我们从不阻止他,因为我们知道,儿子从早晨六点就到校学习,一直到晚上九点半,去掉吃饭时间,一天要学习十几个小时呢。每天经过高强度的学习,回家后如果还硬逼着他再复习到深更半夜,如是睡眠不足,势必影响第二天的学习,这就得不偿失了。

再过几天儿子就要走进高考战场了,我想对儿子说,爸爸相信你早就准备好了,高考并不可怕,它只是人生所要经历的一次考试而已。与高考本身相比,更重要的是这场经历,经过即是获得。给自己一份挑战,树立一份信心,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全新生活。

陪儿子应战高考,我们紧张并快乐着。

女儿的“话语权”

文/韩国光

女儿马上就要参加中考体育加试了,妻子天天变着花样为孩子添营养。昨天才包了芥菜饺子,今天又买了酱牛肉。傍晚,妻子兴致勃勃地将她接回家,进了门便把下午煨的银耳红枣粥端上桌。妻子招呼说,你也来吃吧。我搬个小凳子刚坐下,嘴里不由得又说起了下午工作上的事。

妻子接过话茬,我俩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话题又转到了女儿学习上,这时女儿不愿意了:“又说这些,我不吃了!”她将碗朝桌前一推,扭脸就生气了。我们一家三口每天晚上坐在一起吃饭叙话的时间很少,女儿匆匆吃了饭就要写作业。她中午在学校里吃饭,早晨妻子做好饭,她俩刚吃上嘴,一看钟时间不早了,女儿拿起馍、背上笨重的书包就往公交车站跑。***在后面紧跟着,要替她背书包,女儿不肯,就见书包一颠一颠地压在一个戴着眼镜的小姑娘身上。

女儿生性文静,可班里发生了什么新鲜事她都爱说给家人听。她的班主任姓苟,四川口音浓重,开始讲课时有些学生听不明白。现在近三年了,孩子们都听习惯了,有的学生还觉得苟老师讲话挺“逗人”。苟老师“唬”字会念成“佛”字,“你写作业再唬(佛)我,看我怎么教训你。老师也不能打你手心,可是呦!”“可是呦”是她常说的口头禅。女儿写着作业,口中就可能冒出了一句。我警告她,不要学老师的地方口语,其实,苟老师抓学习是很负责的。“造了,造了”(知道了,知道了),女儿不知从哪学的鸟语,我又警告她,别在家嘴呱呱的,多做题目,眼看着中考就近了。

女儿在晚上吃饭时,有时喜欢模仿班里某个同学的话语和动作。“好,我插一句话,我是最帅的!好,你们继续。”她右手一举超过头顶,随着话音又放下了。还会幽默地站起身学这么一句,“低调,低调,不要张扬!”她两臂抬起手掌向下伸平,很夸张地往下勾起手指。我和妻子听了忍不住地就笑了,我批评她不要学这些“乱七八糟”的话语,要多谈学习方面的事。你虽然平时考试成绩不错,可现在大家都在拼命努力,你要是能再把我买的《备战中考》再做做,我敢保证进重点高中绝对没有问题。女儿努着嘴不吱声了,停了一下说,爸爸您看我每晚作业多多啊。的确,各科老师为孩子们准备的复习资料已经不少了,但谁家父母不盼着自己的小孩能考出高分呢。

中考的机会就一次,高考的机会却可以有多次。我不止一次在吃晚饭时敲着筷头说,中考不能大意。为了能让女儿取得好成绩,我和妻子甚至把自己买的复习资料标准答案都填好了,有时我几乎以哀求的口气叫她挤出时间翻翻,即便无精力做题,多浏览几眼也能多得几分。作为父亲打个比方,我恨不得躬着腰来让女儿再踩在我的脊背上,轻松得跃过中考这座墙。妻子说你这样“逼”孩子也是好意,看女儿天天学习累的,我们还是要营造一个宽松的家庭环境。以后晚上吃饭时你最好不要谈自己工作的事,也不要给她加太多的学习压力。让女儿充分拥有调节学习紧张气氛的“话语权”。

哈哈镜

文/巩晔

秘书草拟了一份文件,送与苟局长审阅,苟局长看后大笔一挥,“同意”二字耀然字上。

几天后,苟局长一行乘飞机飞往南方某市进行“廉政教育学习培训”。此次培训时间为一周,去除来回路途上的两天时间,其余五天全是学习培训。

一下飞机就有人来接他们。接他们的车在市区转来转去,不久便进了一座五星级宾馆并安排他们在此歇息。或许由于路途劳累的缘故,苟局长进屋后不长时间便进入了梦乡。

“笃、笃、笃”一阵敲门声将苟局长从睡梦中惊醒,只听秘书轻声的喊:“苟局,吃饭了!”苟局长“嗯”的应了一声后就立马起床。他洗漱完毕后,来到餐厅用过早餐,便和其他人径直去了“廉政教育学习基地”。

“廉政教育学习基地”仅用了一上午的时间就将此次培训的内容全部讲完了,下午是自由活动时间,接下来几天由培训基地安排去某些景区游玩、购物、逛街。

吃过午饭,苟局长等人休息了一会儿后,有人提议去大街溜达。苟局长也没有拒绝,和大伙儿一块去了该市最繁华的一条大街。

这条大街东西望不到头,两边的商铺鳞次栉比,各种牌匾、招牌悬于门头,穿着各种服饰的服务员在门口大声吆喝着,招揽顾客进店购物。

苟局长一行边走边向两边张望,一会儿用手指指这个店,一会儿用手指指那个店。大约前行了五百米左右,他们在一大型卖场前停了下来。苟局长背着双手向上望了望,然后低头走进了卖场。

在卖场的入口处放着一组哈哈镜,有上平下凸的,也有上平下凹的,还有上凸下平的……共计有十多面镜子在供人们娱乐。

苟局长一人在前,其他人紧随其后,他们之间仅隔有一面镜子的距离。

苟局长来到第一面镜子前,这面镜子是上平下凸的哈哈镜,他往前一站,顿时觉得肥胖凸起的肚子变得更凸了。一阵风吹来,苟局长感到有点凉意,同时他发现自己穿的衬衣最下边的两颗扣子没有系好,衣襟被风吹开了一角,露出了白白的肚皮,肚脐眼再往上有一条蜈蚣线,蜈蚣线已成了一道红褐色的硬梁,两边的蜈蚣脚清晰可见。那是他在十多年前因心脏手术留下的伤口。当时医疗技术还不发达,只有开腔做手术。那时他是一名副局长,手术后大家都来看他,每人送一红包,有五百元的,有一千元的,还有某些基层单位送来的,有二千元的,也有五千元的。凡是送来的,他照收不误。最后清点了一下,共计有五万余元。后来,他当了局里一把手,找他的人就更多了,有包工程送款的,有提拔调动送款的,有采购设备送款的……凡是送来的他依旧笑纳。多年下来,累计也有几百万元。但每次坐在主席台上讲话时,他都拍着胸脯说自己是如何如何的廉洁,并一再强调,要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做一个拒腐蚀永不贪的人……又一阵风吹来,苟局长禁不住打了个寒颤,赶紧就往下一个镜子前走。

第二面镜子是个上平下凹的哈哈镜,他往镜前一站,顿时感到自己矮了许多,再往后退了几步,发现自己比原来更小了。他赶紧又往下一个镜子前走。

第三面镜子是个上凸下平的哈哈镜。他往镜前一站,顿时感到自己没有了头发,没有了眼睛,脸被横向拽长了,就像漫画中狐狸的脸,矮扁矮扁的,嘴巴也成扁的了,和鸭子嘴没什么两样,鼻子也歪向了一边。一个活脱脱的丑八怪!

这时,苟局长的身后传来一阵“哈、哈、哈”的大笑声。他只觉得天旋地转,笑声刺耳,不久什么事也不知道了。

等苟局长醒来,发现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妻子陪在身边。他想翻个身,但半个身子却不会动弹;他想张嘴说话,但整张嘴不听使唤。他示意妻子拿来镜子,不看不知道,一看下一跳,镜子里的人双目斜视且外突,嘴巴和鼻子歪向一边,嘴角的涎水流个不停。

妻子指着镜子说:“你看你成啥样了,患脑中风了!”

苟局长惊愕地点点头。

“医生说,你心脏又梗死了,还须再次做手术!”妻子接着又说。

苟局长好象有预感似的,默默的点了点头。

“纪委的人已来过了,并告知你出院后去他们那儿谈话!”妻子追加了一句。

这时,苟局长又听到了“哈、哈、哈”的大笑声,他再次觉得天旋地转,笑声刺耳,不久又什么事都不知道了。

我的未来不是梦

文/吕桁宇

转眼间,17岁的我已经高三了,在这紧张的学习生涯中,更觉时间匆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勤学苦读不懈,筑梦青春前行,只为未来梦想成真。

记得学校红五月歌会上同学们深情演唱“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是啊,梦想是一个人前进的方向,我的梦想是学好知识,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报答父母。古往今来,因为有梦,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天下,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实现了人类飞天梦想;因为有梦,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实现了知识报国的铮铮誓言;因为有梦,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换取革命胜利。当下,我们国家在中国梦的指引下,正在加速社会经济建设,努力改善民生。

从小到大,一路前行。在汉中完成了小学、初中的学习,曾经多次受到过学校的表彰。到西安就读高中时,班级所在这些“爱心班”的同学来自全省各地,高三了,同学们更加努力刻苦、学习效率更加有效,相比原来的我逊色不少,成绩起伏忽高忽低、年级排名动荡不稳,也才真正体会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哲理,在繁重的学业面前,不止一次提醒自己:认真对待每分钟,因为我的未来不是梦。

我的未来不是梦,珍惜光阴每一天。在高三的最后阶段,牢记鲁迅先生的几句话“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它总是有的”。珍惜每天的时光,以恒心和决心来合理分配学习时间,背书、默写、预习、复习,紧跟教学步伐,以时不我待的勇气来对待高三的学习。

我的未来不是梦,虚心请教缩短差距。高三了,同学们之间“比、学、赶、拼”的劲头更足了,“悬梁刺股伴黄灯,闻鸡起舞奏晨曲”成了许多高三同学的选择,只为花开来年六月,圆梦高考时刻。在激烈竞争的学习浪潮中,要不会就学、不懂就问,脚踏实地。

我的未来不是梦,全面发展。学习固然重要,高三的最后岁月中,紧张的学习之余,要抽出时间散步、打球、听音乐、参加社团活动等,以良好的品格和健康的体魄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梦,我的梦;路,我的路。行动筑梦、青春圆梦,我的未来不是梦!

大约在冬季

文/贵州胡炜

如今,齐秦的歌已经不十分流行,但他那首《大约在冬季》,却让我记忆犹新。每当听到“轻轻地,我将离开你,请将眼角的泪拭去……”的旋律,我总会回想起那个遥远而残酷的冬季,想起那个喜欢哼唱这首歌曲却在冬日里随风而逝的广西同窗。

每次回忆起,都会悲从中来,潸然泪下。

四川绵阳青义镇,一个丘陵环绕风景秀丽的地方。二十六年前,我们四十多个来自全国各地带职进修的同学,在九月里相聚在这里的一所大学里。

新认识的同窗中,一位住在隔壁宿舍姓黄的广西同学,因为喜欢到我们寝室来玩,很快就跟我们打得火热。

他个子高大,胡须茂盛。爱干净的他,总是将胡须刮得干干净净。高大的个子,铁青的下巴,让他看上去很威猛。但他的性格却非常温和,说话细声细气。我们当时形容他是“狮子的外形,绵羊的性情”。他听了,笑得很开心。

他学习刻苦,功课不错。我经常向他请教学习上的事情。他的象棋下得很好,经常到我们宿舍,把我们同室的几个同学杀得落花流水。在一起闲谈的时候,他喜欢给我们讲他远在广西的父母和爱妻。他新婚不久就被单位派来学习,看得出,他很想念家里,特别想念娇妻。

没有人搭话的时候,他会轻声哼唱起齐秦的那首《大约在冬季》。他的嗓音富于磁性,非常动听。齐秦这首充满离别愁绪,也充溢着思念情思的抒情歌曲,总被他唱出丝丝缕缕凄婉、悲凉的味道,让人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冥冥之中莫非真有天意?

开学三个多月之后的一天,上课时突然就不见了他的身影。他的那几个广西老乡也突然间都从课堂上消失了。询问班主任老师,才知道他突然生病,被老乡送进绵阳市区医院治疗去了。

第二天,我们寝室的同学相约,准备下午放学一起搭车进城去看他,不曾想,下午上第二节课的时候,就听老师哽咽着告诉我们,这位黄同学,已经不治身亡。原因是急性肝病。

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个才二十三岁高大威猛的年轻人,怎会象一阵冬日里的风,突然就消散而去,没了踪影?

女同学失声痛哭。男生们,虽努力抑制着情感,但泪水,还是无声无息地,顺着面颊滚滚而下……

三天之后的下午。他的亲人从广西赶来。我们全班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来到了殡仪馆向他告别。他的遗体躺在鲜花丛中,形销骨立。

学校不敢让他年迈的父母进灵堂。只有他泣不成声的妻子,在家人的搀扶下,来参加告别仪式。她几次跪倒在地,两手伸向已经到了另一个世界的夫君……

室外,寒风呼啸。慢慢行进在告别的队伍中,想到几天前,他还乐呵呵地跟我们一起扳手腕,下象棋,讨论学习。想到他的善良,他的乐于助人。一转眼,却静静地躺在那里,永远,永远,不会再醒过来了。

一种巨大的悲痛在心里升起。那一刻,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生命的脆弱。大脑里,空空荡荡。

天国里,黄同学听不听得到《大约在冬季》的旋律哩?

引导

文/郭广华

“张平每次都考第一,性格温和,我觉得她当学习委员最有说服力。”李涛话音未落,台下就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声音。

一种是支持李涛的,一种是坚决反对的。

支持者的理由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张平学习好,是同学们最好的榜样。反对者的理由是张平虽然学习好,但太腼腆,和同学主动交流意识不强,他们认为学习委员不但要学习好,而且还要热心帮助同学。

持反对意见的学生说的没错,张平确实不善与人交流,我也单独找她谈过,让她尝试着多和同学交往,但效果一直不甚理想。

这次我在班会上让全班同学推举学习委员,也早料到会出现上面两种不同的声音。我是想让张平亲耳听到大家对她的看法,借集体的力量来改变她。

我从内心想让张平担任学习委员,想让她在班级工作中锻炼成长起来。没料到的是两种声音辩论如此激烈,整整十多分钟过去了还没停下来,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此时作为班主任的我又不能独断专行草草收场,我陷入了两难境地。

能不能有一种“一箭三雕”的方法,既让张平当上学习委员,遂了我和李涛等支持者的意,又能让持反对意见的同学心甘情愿地接纳这个现实。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同学们,大家先不要争论,我送给你们一个有趣的故事。”同学们很快平静下来,睁大好奇的眼睛望着我,我咳了一声,有板有眼地讲了起来。

“从前,有一个叫艾子的人坐船,船停在江边。半夜时分,艾子听见江底下一片哭声。仔细一听,是一群水族在哭。艾子问:‘你们哭什么?’水族们说:‘龙王有令,水族中有尾巴的都应杀掉,我们都是有尾巴的,所以在这里哭。’艾子听了,深表同情。忽然他看到一只蛤蟆也在哭,就很奇怪地问:‘你哭什么呢?你又没有尾巴!’蛤蟆说:‘我怕龙王要追查起我当蝌蚪时候的事儿呀!’”

故事讲完,一片哄笑声过后教室里又一下子安静下来。我瞅准时机问道:“同意由张平同学担任学习委员的请举手。”全班五十二名同学齐刷刷地举起了小手,包括张平本人。

我心中一阵暗喜,提高了声调说道:“既然大家没什么意见,下面请张平同学讲几句好不好?”

“好!”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

张平一脸自信地迈上讲台,异常坚定地说:“谢谢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信任,从现在起‘看我的’……”

高考之外

文/张雨潇

“高考”,一个既熟悉又颇感陌生的词语。说它熟悉是因为自打记事起就耳濡目染,听大人们对它高谈阔论;说它不熟悉是因为我还是一名高一新生,从未领略过它的威力究竟有多大。如果说一个没有参加过高考的犊丫头来评论高考,未免会引起许多经历过高考的学哥学姐们的嗤之以鼻。但自打我进入高一校园的那天起,周围气氛从来都是紧张、压抑的,空气中到处都弥漫着为高考冲刺而时刻准备的无限竞争的气息。

孩提时代,当我们走进幼儿园,就明白了学习的必要性;踏入一年级后,渐渐懂得了考试的重要性;再后来,我们的脑海中多了“高考”这个名词。它来的悄然无息,起初也只是把它当成历年来再平凡不过的考试而已。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潜移默化中,渐渐明白了它的可怕和重要。因为在高考中一旦失利,将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许多人或许会觉得人生就完了。这让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则故事,写故事的人是一位我很喜欢的女作家:铃声响起,高考结束,她随着人潮在考场外的走廊里经过一间又一间考场,忽然在一间考场的门口听到了阵阵哀求的哭声,一个年轻的女孩死死地拉住考官的手,几乎要跪下来,对考官说:“求求您,就让我填上吧!否则我的人生就要完蛋了!”是的,若要是我,也许会和她一样。因为我既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我们这些寒门学子只有通过努力来参加高考,才能会自己打开一扇改变命运之门。所以,我也常在每一个错失的机会和失败面前痛哭流涕、不能释怀,更何况还是如此重要的高考呢!那位老师抱着封存好的卷子,没有流露出丝毫的不耐烦,而是亲切地对她说:“就算你这次高考失败,你的人生也不会因此而停止。对于一个高中生而言,高考固然重要,但它并非是生活的全部。也许在高考之外,还有另一条路、另一种生活在等着你。因为高考既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点,它只是人生道路上一个不可或缺、无法回避的转折点,仅此而已。”那位考生听后,微笑着走出了考场,似乎从中领悟到了什么。

我在高一学习的一半时间已接近尾声,高考对我而言仿佛还很遥远、也很模糊。我无法深刻领悟那位女生撕心裂肺的痛哭和考官孜孜不倦的教诲的真谛,但在我身边也有这样一群同学,他们几乎残忍地霸占了每次考试的头榜、试图将自己与书本图案紧紧融合在一起、牺牲了所有本该属于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娱乐时间,每时每刻除了学习还是学习,这都只是为了离自己的目标近一点、再近一点,有的甚至到了破釜沉舟的境地。我无法想象,假若失败了,他们会怎样?是痛苦的沉沦?还是微笑地面对?对我而言,感觉高考留下的更多的是对学习的感悟以及那些关于青春美好的回忆。我的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他们虽然对我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但从未给过我太多的压力。父亲总是在平常的考试失败中告诉我:“人的一生很漫长,一生不能以一次成败论英雄,也不要为迎接高考而承受过多的压力,现在所要做的唯有踏踏实实地学习,只要自己努力过、争取过、拼搏过,即使有一天未曾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自己也不必遗憾、不曾后悔。”

这世界晴时有风,阴时有雨,坎坷和磨难都是人生的财富。一个人只有懂得看到高考之外的世界、看到多元社会下人生不同的斑斓多彩,才能在万千不能中点取一种属于自己的色彩。作为两年半后也即将踏入高考考场的我,当然不会因为听说高考之外的天外有天而对学习有丝毫的松懈;也不会因为高考的无形压力笼罩着我而使我恐惧并厌恶学习。相反,我会站在经历过高考的学哥学姐们的角度从容去面对高考,通过自己的努力,不给自己留下遗憾。不管高考之外还有什么,当下总该去努力、再努力,不是吗?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以水和镜为师

文/蔡志忠

禅师将一杯水交给弟子,并说:“它是你的老师,努力跟水学习。”

弟子说:“跟这杯水学习什么?”

禅师说:“跟水学习如何面对不同的空间!无论把水倒进什么形状的容器,水便改为容器的形状,水永不抱怨空间改变。”

禅师再将一面镜子交给弟子,并说:“努力跟镜子学习。”

弟子说:“跟镜子学习什么?”

禅师说:“跟镜子学习如何面对不同时间!无论镜子面对什么情境,它都如实反映毫无遗漏,镜子不妄生算计情境的好坏顺逆。”

我的退休生活

文/刘华碧

我是年满78岁的退休干部。退休,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离开了热爱的工作岗位,开始新的生活,回顾人生历程,我有一种欣慰感和成就感。因为我努力过,收获过。退休了,虽然“昨天”过去了,但还有“今天”和“明天”。党和政府把老同志当成宝贵财富,在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为我们创造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乐”的有利条件。习总书记说:“希望老同志珍惜光荣历史、永葆政治本色,继续以身作则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继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做出积极贡献。”我的梦想是:坚持学习、锻炼身体、乐观进取、教育子女、欢度小康、梦想百岁。

坚持学习,勤“充电”。人生有限,学习无涯。我虽然退休了,但是政治学习不能退休,党性宣传不能退休,党性锻炼不能退休,道德修养不能退休。因此,我退休后,继续坚持学习。长期自费订阅多种书刊报纸,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经常在家练习书法,写点短篇文章,修身养性。

锻炼身体,常坚持。健康长寿,是人们普遍的愿望。生命在于运动,不动则衰,只有坚持锻炼,身体才能强壮。虽然我已78岁,但是我经常进行各种劳动,比如晨练、栽花种草、打门球等,认识的好朋友也越来越多。昨天已过去,明天是未知,抓紧宝贵时刻,畅享今天的幸福。

乐观进取、常快乐。心态平衡常快乐,就是掌握健康的金钥匙。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八要”、“八不”,要宽容、要和气、要善良、要大度、要仁慈、要乐观、要潇洒、要谦让;不生气、不激动、不争论、不怨恨、不嫉妒、不贪利、不攀比、不忧伤。凡事要想得开不钻牛角尖,大事讲原则,小事不计较。忘记自己的年龄、忘记疾病、忘记恩怨。这样,思想就活跃、性格就开朗,有助于延年益寿。

我的老师

文/蒋俊恺

是她,照亮了我们人生的道路;是她,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是她,让我们在文学的田野里茁壮成长。是她,是她……她就是我曾经的语文老师——顾老师。

顾老师非常善解人意。我三年级转到了实验小学时很害羞,顾老师看到了,连忙开导我说:“你转到了这个集体就要学会适应这个集体,而且你要学会主动去交朋友。你想一想呀,如果你不去和别人交朋友,别人会和你交朋友吗?我告诉你,不可能。所以你要去主动交友。”您的开导确实让我找到了好朋友,谢谢您。

她的教学方法是“在乐趣中学习”。她经常把题目变成游戏,正是这些游戏让我们终生受益。到了期末,我们的学习压力变大了,她会在班会课上让我们玩一些像成语接龙的游戏……每当看到她忙碌的身影,我就想起了那句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如果是父母教会了我们迈出人生的第一步,那么老师就是教会了我们跨上了学习的第一级阶梯。顾老师您对我的教诲之恩,我永远也报答不完。

迎着阳光成长

文/蔡涵羽

成长如同悠扬曲目,演奏着我的喜怒哀乐。我的成长和变化,满溢着五彩缤纷。

——题记

再回首

蓦然回首,时间慢慢消逝,点点滴滴轻轻与你擦肩而过,荒芜的时光终将一去不复返,相信每个人都渴望见到绚丽般的彩虹,都迫切地盼望取得成功的人生。

成长的岁月,总是默默地积累着一点一滴。但在这岁月里,总有彩虹前的狂风暴雨……“蝶,正因为经历了破茧的痛苦才能光彩于人的飞舞在花间。鹰,正因为经历了折翼的考验才能激情地翱翔于蓝天。”它告诉我们:生活、学习上的种种艰辛,只有经历过挫折,才能走出有意义,有韵味的别具一格的那些成长岁月的旅程。

向梦想出发

推开那激情岁月的艰辛历程的大门,寻找那诠释心灵的钥匙,让那些平日里随意的学习誓言,通通消除。用心踏入生命的高潮部分,规化好自己的方向,信心昂扬对待生命中的每一次竞争。相信那坚固的心防之门,不再永垂不朽,而是在梦想中璀璨怡人。让心灵去拥抱阳光,用自己的真心去体会,忘记那蓦然回首中种种荒芜的时光,理好思绪,向着梦想奋勇前进吧!

水滴石穿

冲向那成功的人生之路,必然艰辛,在奋勇前进时,荆棘丛生,但是我们都要坚持不懈,努力拼搏,面对学习中的难题,要层层剖析,通过不断地练习,让一道道难题迎刃而解,多读多练,持之以恒。哎!对自己以往的学习态度,要加以改进,取长补短,衔接好学习的知识点,不偏科,认真做好各科的笔记。

播下一个行动,便会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便会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便会收获一种命运;让我们用勤奋做帆,梦想做船,珍惜生命的每一天,驶向成功的彼岸!

在千千万万个奋斗的日日夜夜里,用我们的双眼见证成长,用我们的双耳聆听成长的脚步。用真诚的心,健康的心态,迎着阳光,去收获灿烂的明天吧!

浓浓的母爱

文/汤苏

今天我学习了《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让我感受到母爱是无私的,更是伟大的。

每当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我的窗子时,总能听见您在厨房做早餐时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就像是在演奏着优美动听的乐曲。接着,你温暖的话语就在我耳边响起,唤醒了沉睡的我。只要一听见您那熟悉的声音,我心里就暖暖的,好似一个太阳缓缓升起,照亮了我的心灵。出门时,您总是一次次地叮嘱,生怕我落下东西,关照我路上注意安全。

每天放学回家时,您总是一句句地问候,就怕我饿了、渴了。您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我们做饭,看着您在厨房里忙碌的背影,我想:哎,如果我能为您做些什么那该多好呀。做完作业,摆在我面前的是一桌丰盛的晚餐,等着我去细细地品尝。吃完了,您又像陀螺般地在厨房里转着……

每当我遇到开心的事情,第一个就想告诉您,与您分享我发自内心的快乐。在我伤心难过时,您也总是在我身边听我倾诉。在我耳边回荡的,是您几句关心与体贴的话语。还记得有一次,我考试考得不理想,以为您会责怪我,害怕得不敢拿给您看,结果您不但没批评我,反而与我一起耐心地分析和查找错误的原因,直到我弄明白为止。您的一字字,一句句,都渗透着对我的鼓励和期待。从那天起,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发奋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您。

母爱是清凉的风,是遮阳的伞,是甜甜的吻,渐渐长大的我一直在用心感受着那份浓浓的母爱。

大地的季节

文/刘国欣

从春到冬我都在向大地学习一种活着的艺术,一天里有几个钟头,走到重林里去坐下来,听鸟叫,观察蜜蜂的窝,看虫子们如何忙碌的爬上爬下,有花开也有花谢,叶子长出来,果结满,接着就是干枯,接着就是又一轮的发芽。现下的冬日,还没有进入数九,气温有时会骤然降到零度以下,樟树的果子在猛烈的转黑,野茶花忙着打开自己,红枫急于坠落,褐色的叶子满地,在深林里,你踩着一堆残骸,每一步都是如此。可是玉兰却在偷偷的抽芽,碧桃也慢慢的在发出一年里最初的声响,米槐的身子像黄金一样,突然一片金黄,非花非叶,只是树干变色。一切都像是大地书写的文字,教你去如何生活。

少年时代看书,多是武侠言情,一晚上一大本,对于人生一刻都等不及,就要那样的快意恩仇,策马西风。而今对事如阅读,夜里读书,我开始看《东京梦华录》、《陶庵梦忆》。就像日历提醒一样,都是很短的篇章,属于小品文,却不是急就章,一条一条,非常生活,是市井恒言,如同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日常生活的情态与动态,家居政治与女子情怀,经济与世俗,都简约可喜,是生活的生,是生活的活。前几朝人写下的字,几朝几代的后人看,也不觉得时日久远,因为全然是日常生活,鸡零狗碎。

对季节的观察也是如此,少年时代,经常诧异于忽然之间,满山满树的桃花就开了,仿佛它们在夜里骑马而来,没有发出任何声响。实际上,慢下来,让生活慢下来,心慢下来,你会知道一切都是有预兆的。有些文化是玄而又玄的,我想说的是,一切都有征兆,果与花,叶与芽。当我看见腊月不到,碧桃树上嫩芽满树,玉兰树一簇又一簇树干一样颜色的短毛,对于年少岁月里突然而至的惊喜生出疑问,因为我明白,桃花再艳,在此之前其实也是做足了准备的,它不会无缘无故突然而至。一些感情也是如此。

坐在重林里,被树木包围起来,天宇低垂,一切开阔又神秘,遥远,悉悉索索。林间有叶子在落,有落了许久的叶子在低吼,有鸟雀在飞。坐下来,感受那喧嚣的静,那书之外的话语,经常会生出与林子合二为一的想法。在林子里,你会看见空置的巢穴,也会看到荒芜的墓地,石碑凌乱,甚至,墓堆几已摊平,时代隔得并不远,就在住处不远的山头上,那丛林中,有八十年代的新墓,草长莺飞一年又一年,却是废弃了的,立着年月的碑还在,像是预示后世的竹签,又神秘又荒谬。喜欢的人拍来的照片,也往往是这样的景象,道路蜿蜒处,有古木层崖,小涧幽篁,一群墓地,有序而节制,黑色乌鸦在结满红果子却无一叶子的虬树上成群列队站着,暮色哽咽,似“古道音尘绝”,不远有凉亭,有行人,有座,有风,有阳,或者有雨。

《陶庵梦忆》里有园名不系,无挂无碍,是一种人生追求。从春到冬,我在向自然寻求一种不系之术。失恋的女子在冬天的雪夜写了一句诗:带着一万朵桃花迁徙。她说的是春天,是花朵,是流浪,是玫瑰灰,是悲伤的海,这不能不说是夸张,但是,这样的命运不是没有,不是没有在某个岔道口等过我们,我说的是爱,江水没有荡漾,是我们失神了。在爱里,在一种需求和欲望里,必须在自身挖掘一个深深的答案,将种子种下,必须学习一种自然的仪式,学习开花结果落叶子,学习抽芽,试着去理解每个人在每个季节的幸运,每件事在每个季节的命运。

老师的微笑

文/王云凤

世界上有成千上万张脸,唯有那一张脸永远镌刻在我内心最深处。她,黄黄的脸庞上镶嵌着一双黑宝石般的眼睛,小小的耳朵和嘴——这就是我上初中的引路人——语文老师。

老师为了我们,付出了许多许多,换回来的却是一群成天无理取闹的学生。可是老师从来没有想过放弃我们。老师的肩上一直担负着重大的责任,您相信能把一群不会学习的学生培养成主动学习、乐于求知的学生。一次,老师生气地说:“你们都不希望老师批评你们,老师可以假装看不见、听不见,哄你们开心。但我是老师,我有责任、也必须引导你们学习。”

老师,我了解您的心情,因为我们朝夕相处,我是一个心思细腻的女孩,我能体会您的付出得不到学生理解时的苦楚。

老师,自从您担任我们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以来,您在我们班从来就没有上过一节顺心愉快的课。每次您走进教室时总是面带微笑,而当你走下讲台时,您的微笑也随着课堂40分钟的结束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张沮丧的脸。老师,您辛苦了,无论调皮的学生让您有多生气、多失望,您仍在坚持,仍在努力。

老师,你就多笑一笑吧!有了您的微笑,我相信我会变得更乖巧;有了您的微笑,我会更自信;我也坚信,有了您的微笑,我们全班将会团结向上。老师,就让我们在您的微笑相伴下努力前行吧,我们都愿成为您和蔼脸上的一抹笑靥!

我的西安,我的三中

文/吕桁宇

转眼间,来西安市第三中学的高中生涯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了,从岭南的汉中盆地来到这八百里秦川的关中腹地---西安,并有幸成为了“爱心班”的一名学生,花开花落间,在这美丽的西安,在这求知的三中,道不尽风光别样,诉不完校园精彩。

初来西安时,父母亲带着我游览了大雁塔、回坊街、大明宫、陕西历史博物馆、兴庆宫公园等地,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古迹,使我很快熟悉并爱上了这座有着周秦汉唐等13朝历史的古都。经过数次考试后,最终西安市第三中学“爱心班”接纳了我,招生老师的一句话“吕桁宇,来三中读书,可要给我长长脸啊”,鼓励中带着压力。入学教育、住校生活、班级活动、蓝田军训、第一次月考后排名出来了,百名之后啊,好沮丧,于是决心搬出宿舍租房学习,以“悬梁刺股伴黄灯,闻鸡起舞奏晨曲”的精神改变了惨局。

高二年级的学习依然紧张,政教主任张引红老师时常响在耳畔的一句话“高一是基础、高二是关键、高三是决战,高中学习一天可不能马虎呀”;班主任王群娜老师是有着十多年丰富经验的“陕西省优秀教学能手”、听她的数学课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是一种美的享受;物理老师齐虎平是“全国物理竞赛优秀辅导员”,还有生物老师闫荣是“陕西省教学能手”……在这名师荟萃的“爱心班”、在这百年名校的学习中,心头常常被师生、同学间浓浓的情谊所温暖、所感动。

西安市第三中学位于碑林区的长乐坊,西侧紧邻八仙庵,北侧康复路,自古以来就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学校南侧是唐朝“景龙池”的遗址,相传唐代有一眼清泉,泉中时有黄龙出没,因此久负盛名;东侧是窦府巷,据说是唐王李世民的舅舅官府所在地,学校南门向南便是兴庆宫公园。

西安三中我所在的“爱心班”学习氛围甚是浓厚,朗朗的读书声、热闹的课间欢笑声、自习课上沙沙的书写声、悦耳动听的校园铃声、激烈的学习讨论声……声声入耳,这些来自陕西各地的孩子汇聚在这充满正能量的班级里,不比吃穿比学习、不讲排场讲务实、不讲脏话讲礼貌、互帮互助讲团结,一个小小的教室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让我感受的一种向上的力量。

身为西安三中的一名学生,在三中校园里成长,在三中校园里感动。是啊,没有谁的青春不热血,没有谁的青春不坎坷、没有谁的青春不感恩,在最后不到一年的学习中,定要在老师的教导下,铭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古训,以感恩之心,在求学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战胜困难,赢得成功。

我的西安,美好西安;我的三中,希望三中。

重要学习

文/连忠照

女儿上街时不小心被小偷掏了包,装在包里的身份证和手机全都被小偷拿走了,为了不影响女儿上学,我赶紧去政务大厅为女儿补办身份证,不想,去了几次,办事的人都太多,每次轮到我就恰逢下班时间,一直没有办成。星期一,我顾不上吃早饭,早早赶到政务大厅门口,政务大厅还没有开门呢。再看周围除了我,就再无别人,我心里暗喜:这次肯定一上班就能把事办好。

八点后,陆陆续续有工作人员到来,开门后,开始一起打扫卫生。我不急不慌地站在服务台外面等待着,不多一会,身后办事的人就排起一个队列。

令人不解的是,工作人员打扫完,并没有坐下打开电脑,而是每人从抽屉里取出笔记本和笔就拿着急匆匆地离开。

我急了,拦住最后一个工作人员:“哎呀,你们这是干啥去呢?”

工作人员不耐烦地说:“我们学习去……”

我请求说:“我有急事要办呢,已经来了好多次了都没有办成,请你帮我办完了再去行不行?”

结果她白了我一眼:“我们有重要学习呢……”

说完抛下我,急匆匆上楼去了,留下一群办事的人,无奈地你看我,我看你,欲走不能……

等了两个小时,我早已饥肠辘辘,却不敢贸然走开。其他人也按捺不住,有的人焦急地打着转,有的人反复上楼去打探,每次都是一无所得地摇着头走下楼来。我抬头向楼上望去,却看见楼上挂着的一幅崭新的标语:“学习群众路线,认真为群众服务”。

我不由露出一丝苦涩的笑。

祝愿

文/谷悦武

今年我家有俩高考生——孙子和外孙女。他们不同岁,不同住,不同校,不同性格(一内向,一外向),不同科目(一理一文),然而心却相同:努力学习,追求进步。

外孙女小两岁,因小学成绩优秀早上了一年初中,与孙子赶齐。开始,外孙女学习较吃力,然其不灰心不气馁,自我加压。多年来你追我赶,和谐竞赛,现在看来,二人的成绩不相上下。尤其到高中,孩子们学习紧张作业繁重,压力较大;而父母亦并不轻松,在工作之余除关心其学习外,更重视孩子的饮食起居,合理膳食,乘隙休息,以保证其身体健康精力充沛;陪孩子早起陪他们晚睡。愈到后来愈不能给孩子施压,劝其放松身心,顺其自然,轻松迎接平生第一次较大考验。

我这个隔辈人,操着心却使不上力。只能祝愿他们挤上独木桥,顺利登上彼岸。他们即将进入“烤笼”,经受两天的洗礼。我相信二人会头顶灿烂的阳光,投入前面一片光明之地。

年华的流逝

文/Windy Ye

晚上,和朋友去听了一场关于欧盟经济的研讨会,法德两国的教授和听众唇枪舌剑,好不热闹。80%的听众都是老年人,白发苍苍。但是,他们认真地做着笔记,抢着发言,针锋相对地辩论……相比起来,在场的年轻人倒显得吊儿郎当,时不时会掏出手机刷一下社交网络。

其实,无论是公开性的研讨会,新开放的艺术展或是在公共图书馆,经常能看到很多老人,而他们的“学霸”程度常常让我感到羞愧。

记得某次在一个学外语的社交网络上,碰到一个72岁的法国爷爷,他说,退休之后开始自学西班牙语,每天要看2小时网络教学,再做2个小时练习。

相比起来,国内的父辈们,学习热情就没这么高了。

去年10月,父母来巴黎看我,因为实习请不了假,我只好在上班前,领着他们到景点,下班后,再到离他们最近的地铁站接应。但就是在我讲解加示范,带着换线二三十次之后,我妈还是一副“我不会”的摊手状,而我爸完全没在听我说话。

有一次,我们踏着关门铃奔上地铁,老爸被落在外面,他不知道怎么坐下一班车到下一站与我们汇合,我只好让老妈在下一站站台上原地等候,自己绕回去把老爸给接过来。而那几天,老妈对我重复最多的,就是:“我已经50了,怎么可能记住这个单词。”

可是,有一天,他们自己去超市买东西,收银员少找了几欧元,他们各种比划地把钱要回来了;之后,参团去意大利旅游,跟大家走散,也是一路对着地图坐地铁,安全到达酒店。

真的是学不会吗?还是一种认命式自我暗示?

在文化领域,中国民众的学习意识尚且薄弱。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学习不只是因为有用才被需要,而是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是一种享受。正是这种不断前行的状态,会让人忘记了年华的流逝。因为青春逝去,一定不是从皱纹开始的,而是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丧失。

假如我来当校长

文/顾芗

校长,顾名思义,就是一校之长,有着管理学校、教育学生的权力。一个好学校必定会有一个好校长。因为校长是学校的“领头羊”,只有好校长才能领导出好学校,才能培养出国家的栋梁。

假如我来当校长,一定会本着“为国家培养出栋梁之材”的教学理念来教书育人。现代社会是一个人才济济、竞争激烈的社会,如果学生没有创新意识,没有任何特长,那将来何去何从?所以如果让我来当校长,首先就要让学生“活学”,“活学”的基础就是为同学们营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假如我来当校长,我就要在学校里多种植一些花草,这样可以让空气变得更清新,让环境变得更美丽。使学生呼吸到新鲜空气,快乐轻松地学习。然后,我还要改造教学楼:把教室改大,让学习环境舒适,避免学生觉得拥挤、烦躁不安,不能定下心来上课;把走廊加宽,让学习环境宽阔,避免学生奔跑时发生事故;把专用教室增多,让学生们有更多的地方学习,避免一些社团活动没有位置;把图书室扩大,让学生们在书海中遨游……

假如我来当校长,我就会开设更多的兴趣小组,让学生们每天都有时间练习自己的爱好特长。让学校多些“小能手”。我会减少学生们的作业量,让他们学会自学……我还会多开设一些比赛,让学生们在比赛中学会自主,更快地成长。

总之,假如我来当校长,我会争取培养出一批又一批“身体好、习惯好、学习好,有艺术特长及创新意识”的国家栋梁,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激发学习兴趣 传承国学经典

文/赵菊萍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多元化,西方文化的入侵,我们中国传统的经典文化似乎离我们越来越遥远,很多孩子知道淘气包马小跳、樱桃小丸子等快餐文学,却不知道《论语》、四书五经,不知道六艺,不知道屈原的《离骚》……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教育的悲哀。让学生了解历史,深入中国古典文化,传承国学经典,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

优秀的国学经典,孩子学起来觉得晦涩难懂,不感兴趣。所以首先必须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首先是要把枯燥艰涩的国学经典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中。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喜欢穿插一些古典文学或名人逸事,如在教学《早》这篇游记散文时,当学生学到“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时,我让学生朗诵自己搜集或知道的梅花诗,把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进行了比较学习,使学生了解了古今两个大诗人不同的写作风格,使学生充分感悟梅花坚贞不屈、冰清玉洁的高贵品质。

另外,我常常把国学经典编译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在讲“岳飞抗击金兵精忠报国的故事”时,我就故意问学生,你们知道为什么金兵对中原虎视眈眈吗?在吊起了学生的胃口后,我接着说:“其实这源于千古词状元柳永写的一首词《望海潮》,这首词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金朝的皇帝在临终前要求儿子一定要攻下中原繁华富庶之地,把词中所描写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供奉在他的陵墓前。”接着我讲述了柳永写《望海潮》这首词的故事,把这首词描写的内容进行讲解。最后我总结说,这首词仅仅只有107个字,一首词引起一场战争,这不能不说是一首传世佳作。我想,多少年后,学生一定还会记得这首词及关于这首词的故事。

其次,充分利用阅读课和文学活动课诵读国学经典。国学经典的精神力量是强大的,他凝聚了前贤圣哲的大智慧,浓缩了华夏文明的思想精辟。走进国学,品读经典,使我们在为人处世、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等方面指引前进的正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