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初五的日记

2024/02/26经典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初五的日记(精选4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初五的日记 篇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伴随着冬日里的第一声鞭炮响,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喜讯:春节来了。大门上贴着大大的“福字”,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

学校放假了,孩子们的第一件事就是上街去买烟花爆竹和玩具。大人们可没这么轻松了,他们正在为“年夜饭”的准备而忙得不可开交呢!蒸馒头,做年糕,大鱼大肉全上桌了,图个喜气。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酒肉的香味,人人都穿着新衣裳,脸上挂满了笑容。家家门外都贴着红对联和各式各样的年画,:“招财进宝、”“年年有余”、“岁岁平安。”每一户人家都灯火通明,噼哩啪啦的爆竹声连绵不断。

而此时,远方的家人也已归来了。除夕,也叫大年三十,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日子,习俗也相当多。先辞年,布置“厅头”,即在奉祀“观音妈”和诸神的大厅上,换新版画和联轴。到了下午举行“辞年”仪式。旧时,一到春节乞丐就多起来了。

有一种乞丐,他们不是因为家中贫困而去行乞,而是因为孝道。据传,老年人活到九九八十一岁有一道鬼门关,只有吃了“百家饭”才可安然无恙度过这一关。于是家有老人的孝男孝女们在新春初一日,走出家门去讨饭给自己的.父母吃。到了晚上,一家人坐在餐桌前,这时节日气氛已是达到了高潮。

兄弟姐妹之间相互敬着酒,说着祝福的话,人人心里都喜滋滋、暖洋洋的。而孩子们,则忙着收红包呢!年就这样开始了……

初五的日记 篇2

今天是大年初一,每年这一天都要去给家住城隍庙那里的太奶奶拜年。大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就带着我出发了,来拜年的亲戚好多呀! 你们都提着新年礼物来给太奶奶拜年。

我和我的小妹妹雪儿在一起玩的也好开心!我觉得过新年,有糖吃、有炮放,家人一起说说笑笑可真热闹!

初五的日记 篇3

今天是大年初二,一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姥姥家拜年。

到了姥姥家后,大姨一家和小姨一家都到了,我先给姥姥和姥爷拜年,姥姥姥爷笑着给了我压岁钱,我又给舅舅妗妗拜年,他们也给了我压岁钱,我领着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在院子里玩。

中午舅舅已经在门口的酒楼定好了位子,吃完饭后,我和妹妹下了一会儿跳跳棋,大约四点多,我和爸爸妈妈就和大家告别回家了。这个年过得真好。

初五的日记 篇4

中国人喜欢在春节时贴春联,两条大红纸上写着神采飞扬、对仗工整的诗般雅句,在左右门框或是门柱上一贴,喜庆吉利,热闹火爆,情趣盎然。

春联的来源和形成,是从古代用两块桃木板画门神开始的,到了五代时的'后蜀皇帝孟昶,才第一次以桃木板写对仗的诗句,出现了第一副春联。宋代王安石的名诗《元日》中,仍吟咏“总把新桃换旧符”,说明宋代还用桃木写春联。

有人会问,古代为什么用桃木板去写春联呢?古时曾用竹板木板写信、著书,写对联用板则不难理解,在没发明和普及纸张时,用木板是十分正常的。之所以用桃木,是古人认为它是有辟邪作用的上好木料,晋代的《荆楚岁时记》说,“桃者,五行之精,厌伏邪气,制百鬼也”。挂春联本来就脱胎于贴门神,为的就是消灾辟邪图吉利,此木既然是伏邪制鬼的神奇仙木,故古人选用了它,就不难理解了。

春节时,人们还有在门上贴“宜春帖子”之习,意即适逢春日,万事皆宜。北方农村至今此习仍盛,而且,姑娘媳妇们常戴自剪的春燕,或是赶集买来的燕形红花。这也有讲究,意思是喜迎候鸟春燕将北飞,象征冬去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