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行山上》观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在太行山上》观后感(精选4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在太行山上》观后感 篇1
今天,老师让我们看一部抗日影片,我选的影片是《太行山上》,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太行山上》这部影片主要讲述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率领刚刚改编完的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开辟建立太行山根据地的光辉历程。电影展现了许多感人的事情,惊心动魄的平型关大战;英勇无畏的夜袭日军机场;“独臂将军”单刀伤战场杀敌;在电台密码被破解之后,几个师长又凭借他们的机智,通过俄语来交流,使得日军摸不着头脑;许多八路军与敌人拼搏、厮杀、甚至是肉搏战,在搏杀时都与日军纠缠到了一起,拉都拉不开……
通过这些,我深刻了解到了战争的残酷以及当年中国人民奋勇抗日的可歌可泣,也清醒地认识到今天我们这么隆重地纪念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以及我们所肩负的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生处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忘记那段腥风血雨的岁月,不能忘记过去的苦难,要永远缅怀那些千千万万不留姓名却前赴后继为人民解放事业献身捐躯的革命先辈,永远爱我中华!
《在太行山上》观后感 篇2
今天下午,老师带着全部同学,来到了四楼多媒体教室,准备让我们看电影,这个电影的名字就叫做《太行山上》。
电影首先讲述了七七事变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各党联合起来共同攻打他们的共同敌人——小日本鬼子。在战争中,我们共产党浴血奋战,与小日本鬼子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每一个人都没有后退一步,因为他们知道,在战争中即使战死也是一种光荣,如果我们胆怯了,即使还活在这个世界,也被后人称之为逃兵,那么活在这个世上还有什么意思呢?
这场战争打得非常惊心动魄,敌人的飞机在上空盘旋着,时不时的抛下一个炮弹。冲锋槍发出的声音,在我们的耳边回旋着,地上布满了尸体,每具尸体都留着鲜红的血液。那场面,让在座的所有同学都心惊胆战。
那些战士们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的精神是多么令人震撼啊!他们为了为新中国的成立打下坚实的基础,不惜失去自己的生命,与敌人同归于尽这些无名英雄我们将铭记在心!我们现在的生活吃喝不愁,可你们想过没有,那些战士们吃不饱穿不暖,可是他们依然保卫着边疆,保卫着我们的国家。中国现在还不是发达国家,还需要进步,还需要科技的发展,落后就要被挨打,中国的希望就寄托在这一代,寄托在21世纪中国青年的身上,寄托在我们身上。我们要好好学习,为中国的发展出一份力,让我们的后代为生活在中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猜你喜欢1: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今天,我与父母一同观看了CCTV-1的《开学第一课》。本期的主题是:创造向未来。
开场时,场上响起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开学第一课》,而机器人也参加了表演,进一步强调了今年的主题。
首先,节目请来了被誉为中国名片的成龙叔叔,他讲述了自己实现梦想的经历。他说:能实现小梦想,这固然是最好的,但如果有机会实现大梦想,不妨去试一试在成龙叔叔的人形板上,他的伤痛化作一颗颗勋章。最后给我们每人布置了一项作业,去设计冬奥的吉祥物。
接下来,为我们演讲的,是一位叫解海龙的摄影师,他的作品,大多是围绕一个主题:我要上学!他拍下的大眼睛苏明娟、大鼻涕胡善辉、小光头张天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了以上我提到的,还有很多有趣的节目,如歌曲《墨梅》、闪电珠心算、非牛顿流体实验等。其中作文,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无壳孵小鸡的实验。
开始,大家请出了芮老师和大家喜欢的王源哥哥。他们为我们揭秘了中国首只无壳蛋生鸡小茶缸的成长记,并回顾了在《加油,向未来》中时撒老师的温馨互动。而今天,王源要在现场学习一下如何做这个实验。前面的步骤还算成功,但到给鸡蛋搬家时,一次、二次、三次,全失败了。要知道,他打的可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啊!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他重拾信心,终于,他成功地打了一个蛋,这可真不容易啊!但是想一想,有多少科学家一次就成功的呢?几乎没有。所以,在这个环节当中,我认识到了:科学,就是永不言弃,一次一次地去发掘,去探索,直到成功。
节目最后,以《少年中国说》这首歌结束了今年的《开学第一课》。
同学们,我们要以梦为马,以新为创,少年远行,不畏将来,让我们一起创造向未来吧!
猜你喜欢2:镜子纪录片观后感
近来朋友圈被一部纪录片刷爆了,没有偶像、没有明星,主角是三个普通的家庭。这部纪录片叫《镜子》。
这是一部由央视用十年时间策划、两年跟拍最后剪辑出来的三集纪录片,耗时90分钟。
讲述三个家庭里出了三个辍学的问题少年,家人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把他们送进武汉一家教育机构接受三个月的“改造”,结果有了意外的收获。
纪录片一开始的画面是这样的,少年发现家里人要把自己强行送往机构“改造”,和在场的工作人员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再配上撕心裂肺的吼叫,父母在屋外默默地流泪。
有那么一瞬间,我不想看了。一般这题材都有套路,煽情夸张的开端,然后孩子进入教育机构后被驯化了,父母看到了很欣慰,高高兴兴把家还。
当我看到第二集,却被震撼到了。纪录片不着重于孩子在教育机构的训练情况,而是放在父母一定要去上的家长学堂。原因是,如果你不改变,你的孩子不会改变,有可能之后会更糟。
一个作为企业管理人员的爸爸,不愿意请假去上课。他想解决孩子的问题,可是不愿付出时间。
一个国企事业单位的爸爸,自信问题不是出在自己身上,而且也不需要改变太多。
在家长学堂上,爸爸认为孩子不想上学的原因是早恋,孩子却说与早恋无关,是学校的环境太压抑了,然而家长却不理解。
孩子想要自由,想去做背包客,想去画画,想去唱歌。爸爸说希望孩子过得好,能够实现理想,但这个理想要纠正。校长一语中的,你说的理想,都是爸爸你自己的理想!
其实孩子为什么急迫想要自由,都是父母给的。因为受到过多的保护和禁锢,所以希望能够走出父母的怀抱,靠自己走人生之路。
一个问题的孩子背后,一定是个问题的家庭,虽然表面上是孩子需要受教育,但实际上,最需要的其实是父母。
所幸,妈妈们是首先开始反思的人,孩子性格的形成是家庭成员性格的一个综合体。这说明一切都不是算晚。
上完家长学堂后,曾经固执的一位爸爸选择了改变,相信一切都来得及。
影片的最后一集,家长的变化明显要比孩子多,不强迫孩子上学,让他去做背包客,去旅行;不干涉孩子的恋爱,让他自己理智处理;不限制孩子购物,同意买了宠物回家;不拒绝也不一味迎合孩子的要求,给孩子一笔钱自己学会消费……
纪录片之所以取名叫《镜子》,正是因为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照出父母和家庭的所有身影。如果参照物不改,镜子也没法改。
很多时候,我们把爱和家人物化了,变成自己的物品,这是我的老公、这是我的老婆、这是我的孩子。
却没有意识到TA其实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思想、有梦想、有个性。
TA需要你的尊重和爱,但不是控制,也不是复制。没有人想过别人的人生,包括自己的爸爸。
所幸,只要能意识到这一点,只要一切没有变得更糟, 都不算太晚。
作为家长,你将用一生的时间来当这个角色,请不要吝惜这90分钟来看这部片,因为它可以帮你成为更好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