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日记大全 > 正文

致敬2035年的我日记

2024/03/12日记大全

老地方整理的致敬2035年的我日记(精选4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致敬2035年的我日记 篇1

光阴似箭,日月入梭,转眼已是2035年。我家在南京一幢高科技公寓顶楼。天亮了,忙碌的一天又开始了……。

我被亲自设计的机器人管家第二代“小皮”叫醒了,这是一款带有人工智能高科技机器人管家,它能根据主人每天起床的时间而自动响起。我迷迷糊糊地下了床,突然,墙上出现一道红光,大致检查了我的身体,我将双臂展开,从墙内暗橱中弹出一套衣服,穿上感觉十分合适我。我家装备了自动楼梯,你只要站了上去,然后将我传送到我想要去的地方,它就会飞快将你送到那个位置。

我开着心爱的新型电动小轿车去上班。这辆车是环保汽车,不用汽油就可以发动,车里还有个万能按钮,只要你按一下它,你想要什么,它就能提供给你什么。如果你困了的话,它就会把你的座椅变成一张柔软舒服的小床,还能帮你自动导航无人驾驶,你饿了它就会帮你准备好吃的。这辆小轿车最大的优点就是不用担心反生交通事故,就是撞到了人也没关系,反而那人就会像撞在棉花上高枕无忧。

下班回家路上,我发现有人乱扔垃圾,不用担心!垃圾桶警察就会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它伸出的两只手,将扔垃圾的人抓住,直到他自觉把垃圾扔进桶中,才肯放手。

回到家中,我想看电视休息一下,我拿起遥控器,按下红色健,四周墙壁上便出现了电视节目的画面,如果按一下放大,那么整个墙面都是电视画面让人觉得简直是身临其境的感觉。

啊!2035年是那样的发达,未来的2035年,一定会是个非常美丽、和谐、充满爱的社会。

致敬2035年的我日记 篇2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已经是2035年了,我也29岁了,由于地球环境污染非常厉害,我只得在木星购买了一套房子。我的房子位于一幢高科技公寓顶层,因为我喜欢天空那美丽的景色,所以住在最高层,这样我就可以随时观赏到天空的美景了。

这天早上,我准备去木星超市买东西。在木星超市门口,我遇见了我的童年玩伴徐佳瑶,她比我小没来过木星,这次是乘坐火箭来旅游的,我拉着她去超市买东西,她新奇地环顾四周,看我操作,只见我拿出一块小磁铁板,让它吸在我系在腰上的一块磁铁上,再一点,顿时,在我面前出现了一块小屏幕,上面有着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品,有:鱼、虾、面纸……过了十几分钟,我买好了东西,便热情的把她拉到了我家,到了电梯口,她好奇的问我:“你家在几楼呀?”我回答:“在2000楼。”“天哪!”她惊讶的喊到,“这电梯要坐多长时间呀?”“这是口语电梯,很快的,2秒1000楼,2000楼4秒就到了。”我解释到。到了我家门口,我把脸放到人脸笑容识别机前,露出了一个百分之一百的大笑脸,“叮”门开了,“欢迎主人回家!”“哇——”徐佳瑶惊叹到,“好先进呀!”这时,我的机器人小V过来了,“你好,主人,你好,客人。”小V按了一个开关,我们脚下的地毯移动了,把我们送到了沙发前,我们坐到沙发上,其实这沙发还暗藏玄机呢!沙发里隐藏着先进按摩球,只要有人坐上来,不需要按按钮,它就会自动按摩起来,能促进血液循环。小V在10秒内做出了一份新鲜美味的水果沙拉并端了过来。我就和徐佳瑶边吃水果沙拉边聊天,开心极了。

渐渐的,夜幕降临了,我又用飞碟把瑶瑶送回了地球,还送了她一个对讲机,我也有一个,它能隔着这样就可以天天聊天了,她上了飞碟的时候,还用对讲机跟我说:“木星真好玩,下次我还要来!”

猜你喜欢1:致敬袁隆平院士日记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在三亚试验基地做过一个梦:梦中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他和他的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

这是多么美妙的梦境!谁能不为一位水稻科学家对事业的如醉如痴,梦魂牵绕,发出由衷的赞叹呢?

袁隆平投身杂交水稻研究,一干就是几十年。他说,搞这个研究工作,是很苦的,头上有太阳晒,脚下是泥和水,但是在这里有希望,有目标,有成果,所以只感到快乐。几十年来,他基本上是默默无闻,孜孜不倦地从事他的研究。衣着简朴,饮食清淡,闲时拉拉小提琴自娱。

他的快乐,他的充实,来自他所执著的事业。他总结说,自己一是不怕失败,搞研究难免有失败,怕失败就不要搞研究;二是淡泊名利,人活在世上,要高尚一点,不要斤斤计较名利得失,过于计较,一旦得不到就很不痛快;三是生活俭朴,身体要好。这是一位做学问的人的人生三昧,很值得玩味。

从本质上讲,这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气概,不趋时,不趋利,不赶时髦,不做“时尚才人”,不要把自己当“商品”。“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秸槔。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哪里钱多,就往哪里钻。搞文学专业的改行当律师,学遗传的去当会计,学考古的偏往仕途上挤……所谓“跳槽”,往往给自己出难题,结果像郑人一样,成了失败的典型。带来的是喜还是忧?假如做学问的人一味适应“市场需要”,想要多出几个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家,其可得乎?

除了跳出“市场”思维模式,选择自己的专业,还要根据自己的性情所近和能力所及。在这点上,胡适有一段话说得很好,他说:他已经六十二岁了,还不知道究竟该学什么,还在东摸摸,西摸摸,“也许我以后还要学水利工程亦未可知,虽则我现在头发都白了,还是无所专长、一无所成。可是我一生很快乐。”他没有依他人的外在的标准去学时髦。“我服从了自己的个性,根据个人的兴趣所在去做。希望青年朋友们,接受我经验得来的.这一个教训,不要问爸爸要你学什么,妈妈要你学什么,爱人要你学什么。要以自己性情所近,能力所能做的去学,这个标准很重要。”

生态环境对种水稻很重要,古人概括为任地、辨土、审时,违背这些自然规律,就叶大实少,多粃厚糠,食之不香。做学问也是如此:“强扭的瓜不甜”,也要看“天时”、“地利”,不能光盯着几个钱。从心理准备上讲,心猿意马难以到达彼岸,束腰禁欲,也不会爆出灵感的火花。袁隆平赞成这样一个公式: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假如去掉“灵感”,就是“苦行僧”的哲学。灵感产生于快乐,产生于“性情所近,能力所及”的专心致志——这是成功的关键。

人生倏忽,把生命的光束集中在这一点上,深入地学下去和做下去,心无旁骛,才会有所成就。色诺芬说得好:大黄牛心目中的上帝,也只是一头牛。

作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他把理想、生命和爱付诸自己的事业,他的人生是快乐的,他的梦也是快乐的,温馨的。

猜你喜欢2:致敬袁隆平日记

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斯博士曾这样评价过他“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还给全世界带来了福音”。他就是——袁隆平。

袁隆平在湖南长沙开设了一片试验田。他忘记自己是知识分子,烈日炎炎的夏日,袁隆平在似火的骄阳下,哈着腰、一株株、一穗穗的辨认寻找他梦寐以求的混生在稻田里的雄性不育系。七月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到田地里就像一个闷热的火炉,汗水流了一层又一层,在背上结了一层盐霜,皮肤晒得黑得透亮。每天拖着沉重的身躯回到工作所,助手叫他明天在家休息,他去。袁隆平说:“要不我们俩一起去,这样能快些找到雄性不育系。”他这样艰辛的到稻田工作,就年常年家在水田里不怕苦的农民都自叹不如。他的行动让人不解,很多农民兄弟都问他:“你个知识分子,月月有工资拿,每天讲讲课,做做实验多清闲啊。和农民一起吃这个苦;遭这个罪是为啥呢?”是啊,为什么呢?他们不知道,袁隆平心中藏着一个造福全人类的梦想,让人类战胜饥饿的梦想。每当这时,袁隆平都会手拿烟袋笑一笑,随即又钻进那一望无际的稻田里。

袁隆平就是这样安贫乐道,不惧困苦,不怕失落,他会从杂交水稻事业的每一个微小的进展中得到鼓励,得到灵感,而从不计较个人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