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小故事

2022/12/26好文章

小故事(精选16篇)

桃花故事

文/彭红玲

“定了,终于定了!”响导桃花赶集的日子,就定在了3月27日。这个特大喜讯,一下子就在桃园中传遍了。沉睡了一冬的桃园,刹那间沸腾了,满树的桃花竞相绽放,听清清脆脆、叮叮咚咚花开的声音,节奏欢快而活泼。一阵微风吹来,满树的桃花便和着节拍开始舞蹈,摇曳多姿。

赶大集,这是桃园一年中最忙碌的一天。慈爱的桃妈妈是桃园的当家主母,早早就分配了任务,下面的桃子们有条不紊地摆摊位,上商品,挂招牌,忙得不亦乐乎。一旁的桃妈妈宠溺地看着她们娇小的身影,齐心协力地张罗着这桩桃园的盛事,布满皱纹的脸上笑意渐浓。

凑热闹的、帮忙的、做买卖的桃子,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接踵而至的千朵万朵桃花,红的如火,粉的似霞,白的如玉,汇聚到桃园,立刻成了一片绚烂的海洋,释放出一缕缕的桃香,沁人心脾。

赶集的日子到了,桃园彩旗招展,人声鼎沸。桃子们个个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有的抬头挺胸,有的恣意慵懒,有的纵情舒展,还有的颔首害羞地躲进桃妈妈的怀里。桃花粉、桃花蜜、桃花酒、桃花酥……都被搬到了现场,吆喝声、讨价声、嬉笑声,声声入耳。桃子们翩然地穿梭在游人中,花融人海,人融花海,浮光掠影中成了阳光下最耀眼的存在。更有调皮的桃子,趁着游人不注意,偷偷地拉住了他们的衣袖,嫣然了整园的桃花。手机、相机、摄像机、航拍齐上阵,聚焦每一个最美的瞬间。

桃园今年一定又是一个丰收年,不信你看看桃妈妈的表情就知道了,眉眼间笑意盈盈,谈吐间笑声不断,举手间难掩喜悦之情,脚下一条点缀着红色花瓣、粉白相间的幸福小路,一直延伸向远方……

桃花选秀

东风怒放桃花园,更添得游人如织。响导桃花开了,开得姹紫嫣红、千娇百媚、多姿多彩,宛如一幅波澜壮阔的春的画卷。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一场桃妈妈酝酿许久的别出心裁的桃花仙子选秀,正在这里悄悄地拉开了大幕,围绕花型、花色、花味,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在欢呼声、呐喊声、掌声中,桃花仙子们盛装登场,风姿绰约、仪态万千,“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在蓝天白云下,与层层叠叠的翠交相辉映,风华绝代。

蝴蝶仙子担任花色评委,蜜蜂姑娘担任花味评委,还有慕名而来的鸟精灵,则自发地当起了花型评委。它们徘徊、流连在万亩桃园中,细心观察、认真甄选。

“桃花一簇开无主,不爱深红爱浅红。”一只只蝴蝶仙子,在花丛中上下翻飞、翩翩起舞,看看这一朵颜色很美,看看那一朵颜色也很美,白的、粉的、红的纵横交错,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草色青青柳色新,梅花历乱桃花香。热情的蜜蜂姑娘们,穿着浅黄色的外衣,灵性、曼妙、脱俗地唱着歌、哼着曲,飞快地在一朵朵花蕊丛中进进出出,技艺娴熟地采蜜、品尝,仔细地记录着她们的香味。闻闻这一朵很香,闻闻那一朵也很香,轻盈的羽翼轻颤花蕊,羞红了萌涩的少女。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欢快的鸟儿们,在枝头间婉转地歌唱,它们盘旋在万亩桃园中,留意着每一朵桃花的形体美。单瓣型、梅花型、月季型、菊花型,朵朵桃花争相斗艳,姿态万千。“啾”的一声,鸟儿已由这边的桃树上,飞到那边的桃花下,翅尖偶尔沾了一下花瓣,那一片花海,便开始泛起一圈一圈的涟漪,慢慢地荡漾开去。

不同颜色,不同香味,不同花型的桃花,聚集到一起,在万亩桃林中落英缤纷,一年又一年,惊艳了时光。每一片花瓣,都有一个美丽的梦想;每一季的花开,都让山水换了容颜。花开花谢,人来人往,响导人的小日子越过越红火。

发人深省的鸟故事

文/淮南子

在诗人眼里,“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不过,小鸟带给人的,不光有喜悦、友好,也有灾祸、麻烦。有人因贪食野味中毒身亡,有人因捕猎国家保护的鸟类而锒铛入狱,还有人因愚昧迷信而被“鸟”牵着鼻子走。

古人在这方面也留下了很多教训。

公元前286年,宋国都城睢阳的一个麻雀窝里,孵出了一只小鹰,人们都很惊奇。跳大神的巫师说:“这是好兆头啊!小鸟生出大鸟,预示宋国将要称霸天下。”宋康王一向自命不凡,听了这话,真以为自己要成为霸主了。

此时,宋康王已八十多岁高龄了。他接连发动了多场战争,大肆侵略邻国,闹得鸡犬不宁,天怨人怒,四面树敌。

对内,宋康王施行高压政策,残酷压迫老百姓。夜晚,老百姓都要侧耳细听宫室的动静,一旦听到从宫中传来“万岁”之声,就要马上随声附和,谁敢不呼就要遭殃。于是,万岁之声传遍宫廷内外,声震寰宇。宋康王陶醉得飘飘然,哪里还能意识到自己是在作死啊!他的胡作非为触犯了众怒,邻国恨他恨得牙根痒,送给他一个外号叫“桀宋”。齐湣王顺应大势,率先带兵讨伐宋国。齐国大军所向披靡,宋康王成了孤家寡人,在狼狈逃窜中被杀,结束了他当霸主的黄粱美梦。

另一件“鸟故事”是说隋末唐初,有五只大鸟落在乐寿这个地方,并有数万只鸟围观、追捧,大有百鸟朝凤之势。窦建德以为这是祥瑞之兆,遂将自己在仓促中建立的小国改年号为五凤。这时,有人得到玄圭,进献给窦建德。有两个人说:“这是上天赐给大禹的,请将国号改为夏。”窦建德非常高兴,听从了他们的建议,并提拔了这两个人。

后来的史实证明,这几只大鸟并没给窦建德带来祥瑞,不得民心的他还是很快玩完了。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唐玄宗对待鸟儿的态度。他曾派遣宦官到江南捕捉水鸟,准备在禁苑中放养。使者所到之处,地方鸡犬不宁。后来,地方官倪若水向玄宗进言:“眼下正是农忙时节,陛下为满足园林赏玩的需要,不惜派人到处网罗捕捉飞禽,一路上还要用最好的食物饲养它们。老百姓看到后,岂不认为陛下把人看得轻贱、把鸟看得贵重吗?陛下应当把凤凰当作普通的飞禽,把麒麟当作普通的走兽,何况这些普通的水鸟,又有什么可珍贵的呢?!”

唐玄宗亲手书写敕书,向倪若水致谢,还赏赐了他四十段绢帛,并下令将捉来的鸟全部放掉。

唐玄宗能成大事,当然不能归因于这件“鸟事”,但从这件小事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胸怀和气量。

鸟能成为人类的朋友,也能给人类带来麻烦,关键要看你是什么样的人,你怎么对待它们。

一个和尚自杀的故事

文/笑园笑哥

我有个表舅生前在一个庙里做和尚,以前他住世时我常去寺里拜望他老人家。有次他谈他自杀的事 —— 挺有意思的,也領教了他幽默。

说是有次他用绳子上吊自杀,旁边看守他的娃娃们不加劝阻,眼睁睁看着他准备上吊的过程,边看着边你一言我一语地评头论足,有的说绳子太细最好合股三四道,有的说房梁枯朽架不住那身子骨,还有的说那是畏罪上吊自杀罪加一等 —— 那可是坐不了缸的了—— 那个缸我见过,是他老人家领我观赏的,后来圆寂他就是坐化于那口缸……这是后话。

当时听着听着娃娃们的评说,和尚他老人家笑了,他对那些看守他的娃娃们说:阿弥佗佛,我不干了。于是他扯下上吊用的绳子,去上床睡觉了…

我问他当时你改变了主意不想上吊自杀了?他回答我:想是想,但娃娃们不让我拿凳子,既使给我拿,那凳子也经不住我站上去做挂绳套颈的动作。 类似这等自杀的故事他有许多许多…

猪的故事

文/尹学芸

下雨天回了娘家,盘腿坐在炕上,与老娘和大哥聊天儿。大哥宅居在家,却关心家国天下,尤其关注目前的反腐问题。

可大哥聊得却不踏实。院子里有八个猪圈。只要有猪嗷嗷一叫,大哥就赶紧出去看。回来对我说,这些猪闹意见呢,有一个月了,它们谁也不理谁。最近不知怎么了,总打架。有一头猪忒废物,大家都咬它,肉皮子都红了。大哥养的都是白种猪,毛稀疏,皮粉色,个个都是大耳朵配两只毛毛眼,看上去很可爱。大哥拿着木棍去给猪劝架,受欺负的猪躲在角落里,头扎在里面,只把屁股朝外。另几头猪都仰头朝外,对着大哥喷气,多有功劳似的。大哥说:掐什么掐,好好待着!你也是废物,它咬你你不会咬它?等于是各打五十大板,也不知猪能听懂多少,它们都齐刷刷地看着大哥说话,毛毛眼里都有内容。回到炕头上,大哥说,没有一个懂事的。大哥的话像是在说自己的孩子,让人忍俊不禁。

我说,能不能不管它。

大哥说,耳朵都咬流血了,不管会出猪命的。

我问,它和别的猪有什么不一样么?

大哥说,这头猪总是随处拉屎,估计大家都硌硬它。你别看猪个个脏乎乎,它们也是很讲卫生的。

哦。原来如此。邋遢的人和邋遢的猪,都不受欢迎。

如是几次,大哥总是出去回来,而且越来越频繁。母亲说,能不能把挨欺负的猪放到空圈里?这话提醒了大哥,墙角正好有一个空圈,是养母猪的。眼下母猪还没到位。大哥打着雨伞穿着胶鞋去赶猪,回来说,这下就好了。这头猪个子也不小,也不瘦,就是性子懦弱。让它自己在那里反思吧。我说,你一轰它就过去了?大哥说,刚打开圈门,它第一个冲出来,可见是忍无可忍。

大哥脱鞋上炕,可没说上几句话,便有巨大的声音传过来。大哥侧耳细听,脸上挂出了笑。说猪圈顶棚有铁皮,猪一撞,就山响。我也仔细分辨,虽然动静大了,但不是那种受伤害后的哀嚎了,所以心能够坦然。我们继续说话,话题却无论如何进行不下去,那头猪简直疯了,是要把天捅出窟窿的节奏。大哥终于坐不住了,又一次起身离去,这次终于彻底安静了。

大哥说,把那头猪重新轰到了原来的圈里。

于是,这头猪成了我们打趣的话题。我说,这头猪是贱骨头,找着回去挨欺负。在单间它那样闹,是忍受不了孤独。看来被群体抛弃的感觉,比被群体撕咬更恐怖。老娘说,它去住单间其他猪估计也想它。我问,会么?大哥说,会。

果然,一直到天黑,相安无事。

长故事的陪伴

文/韩松落

或许大家都已经注意到,电视剧越来越长了,七八十集的比比皆是。理由不难找,因为电视剧是按集售卖的,集数越多越赚钱。

但我总觉得,这并不是电视剧越来越长的最主要原因。篇幅巨大的电视剧是能多卖钱,但如果烂在手里,赔钱也更多。所以,有没有一种可能,电视剧越来越长,是因为观众喜欢看长故事?

网络时代,很多事情都在发生变化,而且这些变化是非常复杂的,是双向的,往往两种结果同步产生,比如阅读。网络让阅读变成了碎片化阅读,人们更喜欢短小的文字,于是微博、微信公众号崛起;但事实上,阅读方式的改变,让阅读同步发生着两种看似矛盾的变化。一方面,阅读越来越趋向于短、浅,向着那些有互动可能、可以提供社交话题的读物倾斜;另一方面,这些短、浅、互动性强的阅读,反而催生了更强烈的读大部头、读经典、不受干扰地阅读的愿望。因为,阅读的本质,其实是给阅读者提供(而不是消耗)一段时间,所以,很多长篇小说或者故事集反而卖得更好,因为它们能给阅读者提供一種整块的阅读感觉,以及整块的阅读时间。

电视剧越来越长,也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一方面,人们喜欢看短视频;但另一方面,正是这些短小、碎片化的视频,激发了人们观看长剧的需求,而且这种需求还越来越强烈。

在碎片化时代,人们反而更希望看到长故事。因为,越是碎片化时代,人们越渴望完整性,渴望在完整性中找到完整的自己。

车票的故事

文/王世华

1982年春节前夕,组织安排我休假。大年三十我回到阔别五年的老家陕北,见到母亲,高兴的心情不言而喻。春节能和家人一起过节,还要感谢团里的订票员和延安邮局一位素不相识的职员相助。

接到批假通知后,临近年关,火车票紧张,我托团里的订票员订好火车票,从嘉峪关乘坐火车到西安,再改乘汽车到延安,下车就买第二天去靖边的汽车票,售票员说票已卖完了。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我只好去邮局给亲戚打长途电话,告诉家里,年前回不去了。在我办理打电话手续时,一个业务员看我穿着军装,问明情况后,对另一位业务员说:“赵大姐,这位解放军同志回家探亲,买不到车票,你帮忙买个站票,让回去过年。”赵师傅问了我的情况后,说她试试。她给在车站上班的亲戚打电话后,说可以买上。我谢过这位大姐后,当即赶往车站买票,第二天顺利回家。

吃过年夜饭后,母亲还是保持多年养成的大年三十晚上剁饺子馅、包饺子的习惯。直至午夜母亲包好第二天早上要吃的饺子后,才上炕和我拉起了我入伍五年家里的变化。

母亲对我说:这五年变化可大了,村里分了地和生产工具,除了按人均分了田地后,还分了一头骡子、十几只羊、一驾马车。还说分的地比农业合作化前咱们家的地少多了,但浇水地多了。生产工具除了马车外,其他都可派上用场。这架马车要四头骡子才能拉动,家里只有一头骡子,没法儿用,再说地少,送肥、拉庄稼用不上,她准备卖。

母亲问我在部队的工作情况,对我说:公社和大队说部队来外调函了,说要提你当干部,她很高兴。问我做什么工作,上学、提干咋也不告诉家里。接下来,对我讲了从来没有讲过的家史,还讲当年胡宗南部队进攻陕北时,父亲在部队,她带着老人、孩子如何隐藏的故事……告诉我这五年中二哥和弟弟已成家,催我早点结婚,了她的心愿。

我入伍的前一年父亲去世,五年来是母亲一人操劳,为二哥和弟弟成家的,现在他们都过上好日子,母亲要我早点成家的心情,做儿女的最能理解,但我还是以提干不到一年,想把精力放在工作上为由,说服了母亲。

那年的除夕之夜,母亲除了定时上香和为骡子加草外,和我彻夜交谈,直至黎明村中又响起的鞭炮声,才打断我和母亲积压了五年的幸福拉话!

大年初一早上,按陕北传统风俗,晚辈们起床洗脸刷牙后,敬神,给长辈作揖、叩头拜年!这一天,本家人在一起过年,初二开始走亲戚。我发现,过年的一切习俗,与我入伍前大不相同。我入伍前,大年初二生产队就开始岀工,而今,正月十五前村民们都沉浸在过年的气氛之中。

我在家中过了正月初五,就接到部队让我提前归队,入军校培训学习的电报。入军校深造,是我求之不得的梦想,但时值客运高峰期,要按时返回部队,订票是当务之急。返回途中周转的车站、车次更多,订票难度更大,于是我调动途中转车车站附近的所有亲戚、朋友帮忙订票,确保我途中转车四次按时回到部队。

回到部队,拿到入学通知书后,根据时间安排,当即托人订票,之后才交接工作,准备行李。火车卧铺票没有订上,只订到硬座票。我按时登上东去的列车,乘坐火车四十多个小时,到达当时位于安徽省宿州市的解放军坦克学院上学。

光阴如梭,转眼母亲作古已十年。去年冬天,在母亲的忌日前,我用手机从网上订了一张从西安到延安的动车票,与返回老家的亲戚一起登上开往延安的动车组列车。到延安出了火车站,我正欲购买开往靖边的汽车票,亲戚对我说:来时把私家车寄停在火车站了,现在开着自己的车回靖边。乘着亲戚的私家车返回靖边的途中,我在当年的邮局旁停下,举目四望,昔日的邮局不见踪影,层层大厦拔地而起,我不由得感慨万千。

回到靖边县城,和亲人们一起去乡下老家给母亲上坟,给母亲烧过纸,我站在一处高地,放眼望去,眼前良田万顷,公路、铁路四通八达。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农村的现行土地政策,如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预言,正在进行新的集中土地流转。令人欣慰的是试点先行。过去从西安回老家,一票难求,两天才能到家,现在买票足不岀户,乘车几个小时即可坐到家乡的炕头上。自然,各单位订票员这一时代的特设岗位也早已消失。

故事《可遇(?)可求》

文/网事悠悠吾心

(一)引子

那是在“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大锅饭”年代,生产队在村外建有象征集体经济的大院子,里面堆放着形如蒙古包的大麦秸垛。土屋、草房若干间,用来盛放农具、草料什么的。还有一个大房间,那便是牛屋了,里面圈养着十多头大小不一的黄牛。每到冬天,牛屋便成聚集的人场,一则因牛喘热气,可借机取暖;二则因冬天夜长,不想早睡的又没其它地方玩,这里自然成了好去处。那时,我和本队的小伙伴一到晚上就去牛屋听大人们拉呱。我们团坐在大人的周边,听大人们云里雾里胡侃,特别是大人们恶作剧似的讲一些妖魔鬼怪的故事,我们都信以为真,常常被吓得不敢单独回家。

有天晚上,寒风呼啸,大雪纷飞。牛屋里又开始讲鬼故事了:“听外面,吊死鬼在哭呢……”屋外风吹枝头,树稍上传来阵阵尖叫声。“……看外面,吊死鬼小脸二指宽,脸色煞白……”屋外雪光映照,黑白相间,影影绰绰,像是电影里鬼怪出没之地。我们听后顿时被吓得毛骨竦然,纷纷扑向大人的怀里,寻求保护。

有了这次惊吓,我们很多天都心有余悸,夜里不敢出门。毕竟那时文化娱乐生活贫乏,过了一阵子,我们耐不住孤寂和无聊,不由斗胆又去了牛屋。记得临近春节的一天晚上,我们又去牛屋,恰巧邻居二大爷也在,他上过私塾,写一手好字,言谈举止文皱皱的,很受人尊重。我们央求他给讲个故事,他沉思了一会儿,便爽快答应:“好!就给你们讲个可遇与可求的故事……”

(二)可遇

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村子叫土窑村,因烧制盆罐而得名。村里有个老汉,名子叫可遇,为人诚实,与人为善,以走村窜乡销售盆罐为业,每次出门都忘不了带上长鞭,用以防身。

夏天的一个中午,太阳炙烤着大地,酷热难当。老汉可遇推着一车盆罐,走过一个村来翻过一架山,气喘吁吁来到山脚一棵大树下,索性放稳车子歇歇脚、凉快凉快。他随手从车上拿下一个罐子当凳子坐上去,然后掏出烟袋,拿出火镰,打火点着旱烟,悠然地抽起来。山风袭来送来丝丝凉意,可遇老汉不由高声说了句“好凉快啊!”这一声不要紧,却惊动了眼前山中的一群猴子。它们像似一声令下,飞快地从山上冲下来,来到老汉和车子跟前,不由分说,纷纷抢夺车上的盆礶,一眨眼工夫,一车盆罐就被猴子抢光了。谁料猴子拿到盆罐不走,却学着老汉做法,把盆罐当作凳子,放到地上坐了下来,当老汉缓过神来时,猴子象课堂上的小学生正眼睁睁等着老汉开讲呢!望着眼前这群猴子的坐姿和神情,可遇老汉心生赞叹,真是猴精啊!可又担心猴子毁坏盆罐,抑或僵持时辰长了耽误赶路。他想尽快把这群猴子赶走,可用手做了几次驱赶手势,猴子不但不走,还模仿着打手势,做鬼脸呢!这可怎么办?可遇老汉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不信这招就赶不走这群泼猴!只见他一边起身,一边提起在屁股下的罐子,对准地上的一块石头猛的摔去,“呯”的一声,罐子开了花。原以为会吓跑猴子,谁知猴子只是瞬间一怔,很快反应过来,也学着可遇老汉的动作,纷纷举起盆罐摔将起来,“呯、呯、呯……”象一挂点燃的鞭炮,不一会儿,地上便碎片满地了。眼睁睁看着一车好盆罐就这样被猴子摔成稀巴烂,可遇老汉既心疼又恼怒,顺手拿起车上的长鞭,挥臂在空中一甩,“啪—”的一声划破长空,但见这群猴子闻声丧胆,飞也似地往山上逃奔。可遇老汉一边追赶,一边甩着鞭子,鞭声不断。追啊追啊,一直追到一棵大树下,眼看着猴子爬上了大树。可遇老汉不想白白让猴子逃掉,要报复猴子一下,便用石子往树上掷投,猴子连忙摘下果实往下反击。啊!金瓢、金瓢,落下的都是金瓢,可遇老汉心中暗喜。树上树下就这样打起仗来。眼看地上的金瓢满够一车了,可遇老汉便主动停战,一边向树上的猴子致谢,一边收起金瓢装到车上,高兴而知足地哼起家乡戏,迎着晚霞满载而归了……

(三)可求

可遇老汉得金瓢、发大财的事儿,像扎了肢膀一夜之间传遍了大街小巷,自然也传到另一个老汉叫可求的耳朵了。此人与同村可遇老汉比邻而居,都是做盆罐销售生意的,但可求老汉品行略差一点,经常低价购进一些次品盆罐,以次充好愚弄百姓,挣些黑心钱。他听说可遇老汉发了大财,心里羡慕不已,决定自己也效仿一回,发笔横财。于是,他故意从窑场里捡了一车破罐子破盆儿,天刚蒙蒙亮就推车上路了。他匆匆走过一个村来又翻过一架山,他无心也不为了销售盆罐,而是想尽快到达发财的地方,抱得金瓢归。他急匆匆地走着走着,正值中午,烈日炎炎,大地像是蒸笼一样释放着热气,扑到可求老汉身上,只见他挥汗如雨,气喘吁吁,好不易容来到山脚一棵大树下。他放稳车子,也从车上拿出一个罐子,一屁股坐上去,然后掏出烟袋“吱吱”地抽起来。他不时地环视周围,急盼着猴子前来“接应”。可一等没来,二等没来,眼看日过中午,他饥渴难忍,等得有点不耐烦了,于是拿起长鞭,烦躁地乱甩起来,“呯、呯、呯……”,鞭声在群山中回荡。就在这时,但见一群黑乎乎的东西从山上奔来,他定眼一看,啊!不好!是群黑熊,这家伙不像猴子一样通点人性,它要逮住人,先蹲后舔,能活活把人折磨死。可求老汉被吓得倒吸了一口冷气,有心想弃车逃跑,可来不及了,七、八个黑熊已把他团团围住,唉!完了,完了,他绝望地闭上眼睛。只见这群黑熊一哄而上,把可求老汉按倒在地,然后舔头的舔头,啃腚的啃腚,把可求老汉折磨地死去活来,不时发出阵阵痛苦的惨叫声。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紧接着就是一声枪响,“呯—”正巧射中一只大黑熊,大黑熊疼得嗷嗷直叫,夹着尾巴拚命地逃走了,其余的黑熊见状感觉大势不好,也不得不舍下美味逃之夭夭了。原来是一位猎人路过此地救了可求老汉一条小命。可求老汉谢过猎人,然后用衣服包好被黑熊舔破的头和腚,勉强推起车子,两腿一瘸一拉地向山路的尽头走去……

(四)尾声

邻居二大爷讲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然后问我们:“这个故事里藏着一个道理,谁能说出来?”

当时我们听后只知道可遇老汉是好人,可求老汉是坏蛋,猴子特逗,黑熊特猛。邻座的二亮还天真地说可求老汉是日本鬼子呢,引得全场人哈哈大笑。

最后,邻居二大爷给我们留下一道题,也就是本故事的标题:

可遇(?)可求

希望我们在漫漫人生中都能作出正确的答卷!

带饭的故事

文/杨仲凯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外出工作或求学的人,怎么解决午饭问题呢?好像就是带饭。年轻朋友可能会说,带饭那么麻烦,而且天热时容易坏掉,为什么不点外卖或干脆下饭馆呢?别说那时的餐饮业不发达,就是小卖部都很少。就算后来商业繁荣了起来,囊中羞涩的普通人因为亲朋宴请,堂而皇之地坐在餐厅里吃一餐饭,都可能会觉得心惊肉跳,更何况每天这么吃呢?当时,偶尔在外面吃饭的人是不敢正儿八经地点菜的——多是买个立等可取的烧饼或包子,最多坐下来喝一碗馄饨。

当时带饭的人一般用一种铝制的长方形饭盒,往往还要在上面刻上名字——不是因为小气,当年企业单位里都有熥饭的地方,所以在大家集中吃午饭时,所有人面对的都是差不多的铝饭盒——不刻上名字,谁能知道哪个饭盒是自己的呢?

饭盒可能会夹在自行车的后架上,也可能会装在网兜或帆布袋子、人造革提包里,然后挂在车把上。饭盒跟随着骑车的人一路摇摇晃晃,在中午打开的时候——一个办公室、一个车间或一间教室的人所带的饭菜常常是相似的——如果在冬天,房间里不是大白菜的气息,就是土豆的味道。那时的冬天,北方人还能吃到什么菜呢?没有别的,就是这些。

很多人羞于在众目睽睽之下打开饭盒。那是因为,小小饭盒是家庭经济水平和人文关怀的综合展示。有的人带的饭菜里可能或多或少有肉有蛋,而有的人的饭菜则清汤寡水。很多家庭主妇,妻子或母亲,在头一天吃晚饭时,就要想好怎样把工作和上学的人第二天要带的饭留出来。家人也都希望自己的亲人在外面吃饭时,尽量显得体面一些——但经济条件不够,像点样子的饭菜还真是拿不出来呀。外出的人当然也知道饭盒里的艰难和深情——不是所有人上班都骑自行车,坐公交车的人在座位上怀抱着饭盒,就会格外体会到家的温暖。

中午吃饭时,稍稍富裕的人往往会轻松甚至略带炫耀地打开饭盒,而有的人不仅害羞,甚至会躲到角落里去吃饭。但总的来说,在那些中午带饭、大家一起吃饭的日子里,单位或车间里还是充满了欢乐的,因为情况毕竟都差不多——仅有的差别,无非就是你带的是清炒土豆丝,我带的土豆丝里有三五条肉丝而已。

在带饭吃饭的日子里,一些情愫暗生的青年男女,可能会发生一些故事。我所知道的一个比我年长十岁的男士,经常在自己的饭盒里发现多出来的食物,比如一段儿带鱼、一个鸡蛋。刚开始,他很纳闷儿,想不明白自己这是撞了什么大运。后来,他读懂了一位姑娘的目光,恍然大悟,一下子醉了。

我记得一个电视剧的场景,一个小姑娘向女工友抱怨母亲偏心自己的新嫂子。她一边打开饭盒一边说:能给我带什么饭呀,窝头咸菜呗!——定睛细看,却是大米饭和咸鸭蛋。小姑娘心头一阵感动,知道是新嫂子把她俩的饭互换了,从此姑嫂和睦。看到这一幕,别说戏中的小姑娘,就是当年电视机前的少年都被深深感动了。

我还记得幼年有段时间,我常常在我姑姑的工厂里吃午饭。有位中年妇女,每天中午不管主食是什么,副食从来都是一个生吃的西红柿。她不羞怯,坦言自己要攒钱。现在回想起来,这样苦自己,能攒下多少钱呢?我既为她感到心酸,又为她清贫之中的微笑而敬佩;生活虽然不富裕,但她好像并不悲观。四十年光景过去了,不知道这位女士现在过得是否幸福。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发展很快,人们好像一眨眼过上了好日子。这从大家的饭盒里就有直观的体现。但人们来不及进一步展示饭盒的内容,就发现不用带饭了——单位有了食堂,门口有人送餐,人们的谈资已经不是谁的饭盒里有鸡腿儿,而是谁买了夏利汽车……

这都是多年前的往事了。如今,仍有人带饭——可能有的人是活得仔细,自己带的饭,卫生状况不担心;也有的人,可能就是吃不够妈妈做的饭。

老宅的故事

文/123456梦家园

今天邂逅一位老邻居,聊起旧房子拆迁的事宜,心中感慨万千。那曾是多少人羡慕的小型别墅,现如今要落下帷幕了。老宅的人生,就像一本古朴典雅的书籍,记载着近百年的历史故事。那饱经沧桑,风雨飘渺的岁月,仿佛就在眼前浮现。老辈说,母亲年轻时,是一位标准的千金大小姐,殷实的家庭背景,令她衣食无忧,仪态万千。那时候,喜欢她的人很多,很多,可她偏偏看上一位邻村的穷小子。

那穷小子,家徒四壁,穷困潦倒。可,身体健康,人品不错,且又勤奋好学,很快考上了福建一所大学,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医生。这下,岳父,岳母高兴的合不拢嘴,立马答应把女子嫁给他,还送了一个小别墅作为陪嫁礼物。老宅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母亲,是一个非常麻利之人,她会把一个小家庭,经营的非常的好。每件事情,都会安排的妥妥当当。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

一点都不像十指不染阳春水的大家闺秀。还记得小时候,我非常贪玩,跟着一帮小伙伴,跳绳,捉迷藏,爬树,摘龙眼,摘玉兰花。经常把脸上,手上,衣服上,弄的脏脏兮兮,回家老被老妈数落。因为害怕挨批,我常常会装着特别无辜,特别可怜,这样可以少挨骂。有一次,老父亲下班回家,没有带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我非常不开心,非常生气,就把老父亲的包,从二楼丢了下去。

把一架崭新的收音机摔坏了,这下闯祸了。紧接着,老妈,以及所有的兄弟姐妹都在吓唬我,把我吓傻了,我第一次哭的那么伤心。虽然这次没有挨揍,可老父亲真的生气了。把我关在小房间里,闭门思过,不许出去玩。我真也害怕了。记得还有一次,学写毛笔字,我把老妈的白衬衣,当宣纸,图的黑乎乎的,画了好多小花,小树,小星星,自己开心的不得了,可把老妈的脸气歪了,那可是新买的衣服。

小时候,我非常喜欢唱歌,一唱起来,头上的小尾巴就摇来摇去,就像小大人一样,非常认真,那小眼神一闪一闪的,可好玩了。因为五音不全,因为吐字不清,经常惹的家里人哭笑不得。时间真快啊,一眨眼的工夫,已是物是人非了。仿佛一转身,一跺脚,就已经人到夕阳了。人生若梦,时光的纸笺,总是铺展着深深浅浅的记忆;刻下的不是沧桑,而是许多美好的印记。

现在的老宅,随着时光的流逝,已经破旧不堪了。但那红墙黛瓦,锦鱼戏水;那桂花飘香,白玉兰缀晚的美好印象,依然刻在我的心里,挥之不去。在我眼中,她依然是那样的美,那样的静,那样的温馨。亲爱的朋友,你知道吗?在老宅的世界里,留存更多的是温柔和善意。那青苔,荒草,落叶是流光的写意;那锈迹,破损,陈旧才是历史的印记。

忽然,远处闪过一片桂树的叶片,我低头默默捡起。记忆时光机在脑海里滚动,曾经的一幕出现在眼前。那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母亲在后院点燃许多蜡烛,摆放许多我们爱吃的美味佳肴;还邀请亲朋好友到家里做客。那天,父亲特别高兴,喝多了,喝高了。和朋友们一起吟诗作对,一起游玩,非凡的开心。“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父亲的声音,还在耳边回响;那掷地有声的音调,依然是那样的有魅力。 “每逢中秋,就会有桂花,从月亮上落下来,她是那样的美,又是那么纯;她披着漂亮的霓裳,就这样,轻轻地飘啊,飘啊,不经意间,就落入你的酒杯,酿成了桂花酒”。我傻乎乎地说,桂花酒,就这样酿成了,那也太简单了。大伙笑成了一团,开心极了。老爸说,你这孩子,怎么那么幼稚?

岁月神偷,浅淡的月影下,光阴洒落一地,无从捡拾。匆匆忙忙的人生,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 远去的光阴,经常在脑海里,忽隐忽现,忽明忽暗。老宅的故事,很美,很柔,感觉就发生在昨天。记忆的重门,请不要关闭,不能关闭。让我继续回想,继续回忆……

庭前莫走卖花婆

文/沙草

前几天看了洛人兄的一篇文章,里头提到了一个流行于旧时的顺口溜:“匣中宝剑不用磨,劝君莫娶二娇娥。家中有井口要小,庭前莫走卖花婆。”

这使我想起了祖母,因为她老人家也给家人讲过卖花婆的故事。听到这故事时,我年纪还很小,故事虽已记不得了,但她讲时给人的警示,我至今记忆犹新——若是不听人劝,就会掉入悬崖、跳进火坑,后悔莫及!

旧时待字闺中的千金小姐,得守很多规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如此一来,她们基本上断绝了与外界的来往。身锁易得,心锁难上,女子到了怀春的年纪,情窦初开,易受诱惑,这时如因女红针黹(zhǐ)等接触了卖花婆之类的人,就会生出许多让人耻笑的香艳故事来。

卖花婆,指旧时走街串巷卖碎货的中老年女人。碎货是老街的叫法,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小百货。它以家常用品为主,有女红类,花花绿绿的丝线呀撑子呀顶针呀;也有妆奁类,头饰呀胭脂呀雪花膏呀,这些都是年轻女性离不了的。

由于卖花婆是女性,出入方便,日久天长,也就容易惹出是非。《喻世明言》中《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卖珠子首饰的薛婆,就是这样的角色,贪人钱财,勾引良家妇女,撮合成奸,令人不齿。最典型的是《水浒传》里的王婆,正是西门官人与潘金莲的“皮条客”。

当然,《水浒传》《喻世明言》都是虚构的,但它们是从世情来的。世情话本到北宋而兴盛,与城市市民阶层的壮大关系密切,洛阳当时为西京河南府,老街当然是历史长河之分流。话本与戏剧一样,多是劝人向善的。老街上的那个顺口溜,也是劝人的,劝人提防,防患未然。这个意思,在《朱子家训》中也有明白的表达:“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人生一世,会遇到许多考验定力的关口。事实证明,定力和心锁还是要有的,尽管现在早已不是女性“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年代了。用现在的话说,花花世界,诱惑多多,把持住了,你就是巾帼贤良,否则,“一失足成千古恨”,想洗净,一辈子也难。

想想这代代相传的顺口溜,其实也是“家箴”,自有其道理。

梅子的故事

文/秦湘梅

社会是快节奏的,吃饭是快餐,乘车有高铁,培训班是速成的,连婚姻都是快速配对,闪婚,闪离。我曾以为天长地久的爱情像濒临灭绝的生物一样快要绝迹了,可自从目睹了梅子(化名)的故事,我又相信,人间有真爱。

那时我还在病房值晚班,一个夏天的晚上,一位三十多岁的女子搀着一个一脸苍白胡须拉碴的男子,缓缓进来。女子中等个,身段苗条,胸部饱满,浓眉下有一双澄澈的眼眸,那眼眸使得她整个人看起来明快、阳光。她就是梅子。丈夫发烧一周了,退不下热,也吃不下东西,门诊没办法,只好来住院。

经治疗,男人体温降到了正常,但面色仍是一种病态的白,血常规与骨髓穿刺后,发现全血细胞减少,诊断为再障。输了两次血后,他的面色有了些许红润,她与丈夫感激不尽地出了院。

大约二十来天后,她一脸焦急地送丈夫来了,丈夫又苍白得无力。白天她安顿好丈夫,托我们照看,就匆匆离开医院,中餐、晚餐准时送来,饭菜搭配得营养丰富,晚上八点多,她略显倦容地来到丈夫身旁。而周末,就由十二岁的女儿陪着。住个七、八天,男人又出院了,出院后不超过一个月又会来住院输血。反反复复,我便与他们一家熟稔了。

梅子身上有种奇异的力量,是那种不惧艰难坚韧的力量,我对她有一种特别的好感,晚班空闲的时候,总爱跟她聊几句,渐渐与她熟悉起来。得知她与丈夫的相识也是媒妁之言,婚前没有轰轰烈烈的山盟海誓,婚后丈夫很体贴她,家里有好吃的,总是让她先吃,结婚时用尽了积蓄。经济拮据,没有多少钱去办生活,买不起荤菜,他下班后不是去捞鱼虾,就是去捉青蛙,让日子过得滋润。两人一直恩恩爱爱的,女儿的降生,给他们的小家庭平添了不少欢乐,只是好景不长,单位不景气,两人相继下岗,他们在街边租了一门面,做起了小百货生意,生意才有点起色,谁知丈夫又患上了病。“他是为这个家累的,我要尽最大的力量为他治病!”梅子说。

按理,一个女人遇上这样的家境,大多会愁得眉头紧锁,唉声叹气,可她天生一副不识愁滋味的模样,对人一脸温和的笑。看上去柔弱的样子,似乎经不起任何的风雨,而她表现出的坚强,让我不得不对她另眼相看。一个摇摇欲坠的家,竟然被她撑了起来。只是他丈夫的再障,不能如她所愿的向好,总是缓解一阵又加重。

时间一晃就是七年,她还在经营小店,男人也挣扎着帮帮手,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与男人的治疗费。他们女儿的学习没落下,成绩还相当的优秀,丈夫的治疗从没中断。她真不容易。

患病的人脾气大,我看到他丈夫好几次冲梅子发火,不知是因为照顾的不如意,还是对疗效绝望了。她忍着,眼里的泪滚到眼边始终没掉下,偷偷擦掉泪仍然微笑对他。他心疼钱不肯治疗时,她哭着劝,说,钱没了可以赚,女儿没了父亲是什么也代替不了的,你要好好活着,看女儿上大学。听了这话,他安静了,或许,看见女儿上大学是他最大的祈盼。这就像是一针特效镇静剂,一剂强心针,再疼的骨穿,他忍受了,再不舒服,他坚持着。患难见真情,她早已把他当作自己生命的重要部分,不离不弃。

男人靠输血活着,样子早已憔悴得不成人形。炎炎七月,女儿被重点一类本科录取。他惨白的面容现出欣慰,没有血色的嘴唇,使劲地向后伸,一手拉着妻子,一手拉着女儿,安然地走了。

几年下来,梅子的身材已看不出凹凸,先前圆润的面孔过早地爬上了深深的皱纹,那是日子艰难的见证。而她从不言弃,用妻子的柔情温润着他,为他灰暗的人生撑起一方晴空。虽然没有物质浇灌,很朴素的爱,为他实实在在地抵挡着病魔的爪牙,与他在风雨交加中携手前行,诠释着爱的真义。

照片里的故事

文/张李妤冰

浑黄的湖面上,一艘载有五六位乘客的小船正向前方缓缓行驶。在微微翘起的船头盘坐着一位十一二岁的少年,他的背修长,略驼,显得那么瘦弱,那么孤单。

这张照片是我去柬埔寨旅游时拍摄的。几日的游赏,我看到了宏伟壮观的女皇宫,神秘的高棉微笑,还有被丛林包围的大小吴哥古城,感受到了这异域的古老风情。那天一大早,我们去洞里萨湖了解那里的难民生活。

洞里萨湖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清澈,远远的一股鱼腥味扑鼻而来。本以为是竹楼林立,唱着小调的婉约风情,到了却让人大失所望。交了船费待要上船时,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伸出他黝黑冰凉的手,小心翼翼地把客人一一扶上船。浑浊的波浪翻滚着,船摇摇晃晃,我的心也七上八下,心想毫无安全措施,这船能坐吗?正在这时,只见那少年两脚叉开,不慌不忙均匀使力,船便很快地平稳下来。坐在船上我才仔细打量起他来:穿着一件土黄色的衬衣,该是别人穿旧留下的吧,长期被泥水冲泡?的脚趾已然发白,指头向外翻着,许是经常光脚走路的原因。大概有些害羞,他橘色的帽子压得很低,但从他那黑色的卷发,隆起的鼻梁,翘起的睫毛,洁白的牙齿,仍能显出他的英俊。

没有任何防护装备,那个男孩儿熟练地盘腿坐在船头,静静地目视着前方,许久许久一动不动。是在慨叹命运的不公,还是正在忧愁着家中的生计?在他回头的那一瞬间,我看到了一双深邃而又忧郁的眼睛。导游说这些难民是越战时逃到柬埔寨的,他们没有国籍,政府不提供任何帮助,仅允许他们滞留此地,随时可能被驱逐。他们居无定所,可怜的孩子更谈不上念书学习,为了生存一家老小仅靠打鱼为生。他们长期居住在这无人靠近垃圾遍地的河滩或水上,当地人称他们为浮族。

坐船是要给小费的,趁男孩转身时我递给他了四千瑞尔,相当于人民币两元。他有些不知所措,顿了顿颤抖地接过去,又有些犹豫,然后竟双手合十跪下,给我们磕头。这一举动吓了我们一跳,赶忙叫他起来,这点钱多么微不足道,他竟然如此感恩!我的鼻子一酸,泪水在眼睛打转。

船停靠在岸边,男孩手里依旧紧攥着钱。难民区建在水上,听着有几分浪漫,其实是用铁皮和帆布搭建而成,十分简陋。屋里各种日用品堆积在一起,混乱不堪。许多和他一样赤脚的孩子们蹲在一旁看鳄鱼,头发凌乱像是多年没洗过似的。男孩和这里的孩子格外亲热,他们嬉戏打闹亲似一家。可他并未忘记自己的职责,一会儿便回到船上像珍爱宝贝一样仔细地擦着船上的灰尘,那是他们家唯一值钱的家当!我们该回去了,他松动绑船的绳子,又挨个扶我们上船,自己依旧一人独自盘坐在翘起的船头。

船航行着,艰难地划开一层层水浪,我的心久久难以平静。我忘不了他那忧郁和感激的眼神,忘不了他微笑时露出的洁白的牙齿,忘不了他磕的那个响头,忘不了他盘腿而坐的姿态。望着他的背影,我拿起了相机按下了快门。

凝视着这张照片,我心里发酸,真希望更多的人去帮助那些孩子们,让他们也拥有快乐幸福的生活。

吃土豆的故事

文/冰城夫子

吃土豆的故事

魏世君

凡是到我家做客的好朋友都知道,我做土豆不去皮,每次他们都要唠叨几句,嫌我懒还不会待客,我从来都不解释什么,只是还之以微笑。可是有谁知道土豆不去皮吃还有一段故事呢。

那是孩提时代,当时祖母健在,家里无论做什么菜都要征求祖母的意见。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母亲做菜时就把土豆皮统统剥去了。祖母看见了就唠叨上了:“吃土豆不用去皮,用水多洗几遍就行了,客人还感到实诚。”我对祖母的话还是似懂非懂的,不过母亲可明白祖母的意思,就辩道:“妈,这不是来了客人吗!”祖母也没再说什么。

客人走后,我就去问母亲:“为什么奶奶不让你把土豆皮去了呀?”

母亲说:“去皮浪费,咱们家粮食不够吃,一年得吃半年菜,土豆都成了咱们家的主粮了。”

我有些疑惑不解地问:“那我和妹妹不是天天都吃饭吗?哪有尽吃菜的时候呀?”

母亲的眼睛湿润了,她把我拉到一边告诉我:“孩子,你长大了,妈妈告诉你,以前没见吃饭时少了两个人吗?就是爸爸和妈妈呀!”母亲哽咽着不再继续说下去。

我觉得母亲的话里有故事,于是再吃饭的时候,我就把能看到灶间的一小块窗玻璃的盖布撩起来,偷偷地窥视父母吃饭的情景。那一次,我惊呆了,父母吃的都是菜,土豆成了他们碗里的主食。那时我差点大哭起来,但怕惊动妹妹,于是就偷偷地端着饭碗来到灶间。我把碗里的饭全都折到母亲的碗里,母亲搂着我哭着说:“儿子真懂事,将来一定有出息,好好学习,将来一定会过上好日子的。”

我听懂了母亲的话,但是眼泪却止不住流下来。因为我明白父母为了让我和妹妹健康地成长,为了能让祖母快快乐乐地安度晚年,他们宁肯吃糠咽菜,受苦受累也不让我们受一点委屈。

我上小学二年级的秋天,正是土豆成熟的季节,我和父母去自家的园田地里扒土豆。父亲在前面用钯子刨,我和母亲在后面捡。那年的土豆格外大,又非常光滑,路过的人都称赞土豆真好,母亲应和着继续扒土豆。后来我听祖母说,我们家的土豆丢了两垄,可是母亲却从来没有提起过。我打心眼里敬佩母亲,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还能保持平和的心态。

那一年扒剩下的土豆时,我们格外细心,生怕落下一个可以充饥的土豆。于是我也从母亲那里学会了吃不去皮的土豆,也学会了该怎样面对困难,面对生活。吃不去皮的土豆,已然成了我们家的传统,只有我们才能品出那土豆之中的滋味……

民国故事

文/任盈盈

大雨滂沱,整整下了一个晚上,金木兰躺在简陋的土炕上,听着屋外的风雨声,她紧紧搂着怀里熟睡着的女婴儿,一夜不敢合眼。土屋的屋顶已经开始漏雨,滴答滴答的雨点落在土土的屋地上,发出瘆人的声音,让金木兰心惊胆战的,她生怕他们的这个土屋被风雨摧毁。

金木兰的男人已经于一年前因病去世,留下她们孤儿寡母苦度光阴。房子也早就破败不堪,也没有个人给修缮一下,金木兰不由得心焦。

夜晚黑漆漆的,金木兰大睁着眼睛,仿佛要把黑夜看穿。

终于,窗帘的缝隙里透进来一丝亮光,天马上就要亮了,金木兰终于长舒了一口气,她以为劫难终于过去了,可是她却忘了,天是亮了,可是大雨却还在下着。

“快跑呀,山洪爆发了!”屋外传来的凄厉的呼喊声夹杂着踢踢踏踏的脚步声,金木兰一惊,顾不得穿戴整齐,抱着孩子,拿起一只破脸盆就往外跑。

跑出屋外,金木兰不由得惊呆了,只见洪水已经蔓延进了村子里,到处都是水,她们已经无路可走了。

金木兰慌忙将孩子放进脸盆里面,洪水瞬间就淹没了她的腰,她将脸盆放在水上, 她看着孩子哇哇大哭着在脸里盆被洪水卷走,流下了伤心的泪水,下一秒,洪水就将金木兰吞没了。

洪水将装着孩子的脸盆推到了浅滩上,孩子的哭声惊动了正在河边走着的悟心法师,她今天出来化缘,不意遇上了洪水,一无所获,正要回庵堂去,听见哭声,循声望去,看见了破脸盆里面的孩子,悟心叹了口气,将她抱了出来,还不忘了把那个破脸盆也带上。

悟心将这个孩子带回庵堂,给她取了一个法号悟能,就养在庵堂里。

转眼之间,悟能就八岁了,到了俗话说的讨狗嫌的年纪,悟能还真有点猪八戒的特性,好吃懒做,这让悟心很是头疼,怎么劝导,责罚也不见改正,就心里盘算了起来。

石头庄主放开所有的夫人林氏来凑进香的时候,悟心知道机会来了!石头庄主夫妇二人多年没有孩子,林氏此次也是前来许愿,祈求观世音菩萨赏给他们一个孩子的。

悟心把悟能拉到了林氏面前,“阿弥陀佛,施主,昨夜观世音菩萨托梦给贫僧,称贫僧的小徒乃是你前世失散的女儿,今生当再续前缘。”

林氏一听是观世音菩萨托梦,不疑有他,高高兴兴的带着悟能回家去了。

悟心看着她们一行人走远,长舒了一口气,“阿弥陀佛,终于把这个包袱丢出去了!”

林氏把悟能带回来,心想,既然是观世音菩萨赐给的女儿,那么就以观世音菩萨座下的莲台当名字好了,随了庄主的姓氏,名唤放莲儿。

放莲儿很是能吃,很快就吃得膘肥体壮的,脸跟肉包子一样圆鼓鼓的,身上也都是肥肉,似乎能掐出油来。

胖胖的放莲儿很不耐热,夏天的时候,总是在后花园的池塘里面泡凉水。这天晚上,放莲儿感觉浑身燥热,又去池塘里泡凉水。

正巧放开所有喝醉了来后花园醒酒,看见放莲儿一丝不挂地泡在水里,大喊着美人鱼,就跳进水里把她捞出来,抱回了自己的屋里。

等到天亮的时候,放开所有才发现原来所谓的美人鱼是放莲儿,他脸上露出了邪恶的笑容,翻身将放莲儿压在身下。等放开所有在放莲儿的身上发泄够了,爬起来的时候,对放莲儿吩咐着“给你娘说,不做她的女儿了,做了我的妾室吧。”放莲儿应了一声,又沉沉睡去。对于放莲儿来说,只要有吃的就行,做什么都没有什么区别。

这一年,放莲儿才刚刚十岁,改名伊莲儿,做了石头庄主放开所有的妾。

放开所有生性好色,经常流连在花街柳巷,很快就染上了梅毒,不久就散手人寰。

林氏对于伊莲儿做了放开所有的妾怀恨在心,将她卖进了青楼。伊莲儿身材肥胖,在青楼很不得意,很少有恩客,老鸨子对她非常不满意,经常打骂她,还经常不给她饭吃。

贪吃的伊莲儿哪里受得了这个,就放了一把火,趁着大家救火的混乱,逃了出来。伊莲儿在这场大火里面失去了一只右眼睛和一条右腿。

毫无生存能力的伊莲儿,又成了残疾,只能沿街乞讨,过着三餐不继的日子。

转眼秋天就来了,伊莲儿一天也没有要到东西,饿了一天的她,捂着咕咕叫的肚子,蜷缩在地上的时候,忽然听见一阵二胡声,她寻声望去,看见一个双目失明的老头正坐在地上拉着二胡。

老头头发花白,脸上布满了皱纹,好像风干的核桃。老头面前的破碗里几枚铜钱。

伊莲儿看见铜钱,眼睛立刻放光,她赶紧对那个老头说“你就让伊莲儿做了你的架子婆吧,你看你两个眼睛都不好使,伊莲儿还能给你带路,照顾你。”

老头子停下了拉着二胡的手,思考了一下,点点头答应了下来。

伊莲儿赶从老头子的破碗里拿出一个铜钱,买了两个烧饼,一个给了老头,另一个她自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从此伊莲儿跟着老头一起拉二胡乞讨,日子过得比以前好了一些。

时间飞逝,转眼之间二十年过去了,也迎来了解放,伊莲儿跟老头子也有了安定的住处,分到了几亩地,总算可以吃上饱饭,不用再四处乞讨了。

老头子感慨新生活的幸福,改名字为想飞的企鹅,跟着伊莲儿过上了宁静的生活。

六枝郎岱安乐泉的故事

文/翔子

安乐泉亦名安乐塘,位于六枝特区境内的郎岱镇安乐村,至今仍是当地居民饮用水源之一。

关于安乐泉的故事,在《三国演义》第八十九回“武乡侯四番用计 南蛮王五次遭擒”中有详细叙述。

故事是这样的:

孟获被诸葛亮四次擒住之后,心里不服,诸葛亮又再次放他回去。

孟获收拾几千残兵,在路上遇见弟弟孟优后,孟优建议哥哥跟他一同到秃龙洞朵思大王那里躲避。朵思大王把他们迎进洞里,说:“我这里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大路,就是大王来的那条路,可以通行人马。只要把路口垒死,诸葛亮就算有百万人马,就算长翅膀也飞不过来。再一条是小路,路上有许多毒虫蛇蝎,而且还有瘴气,能让人中毒。这一条路没有水,只有四口泉。一口叫哑泉,人喝了不会说话,几天必死。第二口叫灭泉,水热得如同滚汤,溅到人身上肉就会烂掉,直到烂死。第三口叫黑泉,人碰到泉水就会全身发黑而死。第四口叫柔泉,水比冰还冷,人喝了就会软绵而死。自古以来这个地方人迹罕至,鸟兽绝迹,只有汉伏波将军马援到过。蜀兵走这条路来,必然死完。”于是孟获就放下心来,整天跟朵思大王饮酒作乐。

诸葛亮正在进军,有士兵来报,说是孟获躲进秃龙洞不出来,垒断大路,山势险恶,又有重兵把守,不能前进。诸葛亮问随军的官员吕凯,吕凯也只知有这一条路,宰相蒋琬就劝诸葛亮不如收兵。诸葛亮要彻底收服孟获,不愿半途而废,就让大将王平用蛮兵当向导,寻找小路。王平带人找到一处泉水,军士们见泉水清甜,争着喝水,喝下后都不会说话。诸葛亮得知后,亲自前去察看,也没有办法。这时他见山上有一座庙,就来到庙前面,见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庙。他就焚香祷告,求马援保佑。马援的神灵被感动,派山神指点诸葛亮去万安溪求万安隐者,可以救中毒的军士,也可以驱赶瘴气。第二天,诸葛亮备下礼物,让王平带上中毒的军士跟他去万安溪。

万安隐者一见他,就猜知是诸葛亮。二人见过礼,诸葛亮说明了来意,隐者就让小童带军士们喝了安乐泉的水,马上就能说话了。隐者告诉诸葛亮,这里的洞穴毒虫很多,柳花落到水里面,水都会有毒,不能饮用,只有挖井取水。他又赠送诸葛亮许多薤叶芸香[1],每人只要在口中含一片叶子,就可避瘴气。诸葛亮请教隐者姓名,隐者却是孟获的大哥孟节,因不满弟弟的作为,才隐居深山。诸葛亮要保举他为蛮王,被他谢绝。诸葛亮只好拜谢告辞。

回到大营,诸葛亮命军士掘地打井,打了二十多丈,仍不见水。他夜间焚香祈祷,求上天赐水。天明后,满井都是清泉。蜀军有了水源,就从小路来到秃龙洞,扎下营寨。朵思大王得报,惊叹:“真是神兵!”孟获请朵思支持他与诸葛亮决一死战。诸葛亮利用银冶洞二十一洞主杨锋带领自己的五个儿子和二万大军以助战为借口,第五次将孟获擒住,献给诸葛亮。

“安乐泉”和“薤叶芸香”最早记载于《三国志》:三国蜀建兴元年刘备死后,牂牁郡太守朱褒及孟获等反叛。蜀建兴三年,诸葛亮率军南征,行至牂牁郡(今贵州省安顺和六枝境内)。其时天气酷热,又遇瘴气,蜀军饥渴难忍,人困马乏,忽见泉水,大喜过望,人马痛饮之。不料随即出现中毒症状,众兵士生命垂危,孔明亦束手无策,情急之中入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庙跪拜,得遇高人“万安隐者”孟节指点,方知兵士所饮之水名曰哑泉,须以安乐泉水解毒,并采“薤叶芸香”含之。“各人口含一叶,自然瘴气不侵”,随后才有五擒孟获之大捷。

这些记载并非只是美丽的传说,“牂牁”故地、哑泉、安乐泉均有址可寻,薤叶芸香之名亦沿用至今,1997年科学家在贵州偶然发现了这种珍稀神奇的植物。在贵州省六枝特区的牂牁江边,曾有伏波庙,2008年建牂牁江大坝时,因水位提升200米,伏波庙被淹没;安乐泉现名安乐塘,位于六枝特区境内的郎岱镇,至今仍是当地居民饮用水源之一。距安乐泉20公里的安顺市关索岭,有孟获屯、诸葛亮塘等遗址。岭上建有龙泉寺,是为纪念蜀汉寿亭侯关羽而建。寺里有一口泉叫“马刨泉”,传说是关羽的第三个儿子关索统兵来到这里,用马蹄刨地出水形成的,泉水甘甜清冽。在这口泉的右边不远处另有一口泉,大旱天气不会降,大雨天气也不涨,传说人喝了就不能说话,叫做“哑泉”。明朝的旅游家徐霞客游历到这里,说这两口泉“相去不数步,何良楛之异如此!”哑泉从明朝以前到现在,用一块巨石盖住,并立了一块禁碑,上面写着“亘古哑泉”,以提示人们,这口泉水不能饮用。

七奶

文/粟克武

七奶是个狠角色,在老家方圆几十里都是有名的。

但凡吵架干仗,七奶不光声音大、眼光毒、气势凶,更要紧的是,她总是能精准地抓住对方的痛脚,随即给予迎头痛击,嘴巴噼里啪啦地不容对手有任何喘息的机会,到最后好像总是她占理。提起七奶,各个都头痛。

第一次当面领教七奶的厉害,是在我读小学二年级的那个暑假。那一天,我和哥哥、还有比我大一岁的小叔三个人到七婆太岭上钩油(采松香)。中午时分,转过七奶家屋背下来,我们盯住了她家门口田坎底下的那棵柚子树。已是初秋季节,树上的柚子圆碌碌、黄澄澄的,十分诱人。虽然七奶厉害,可是说不定她不在家或者发现不了呢?思来想去、最终还是柚子的诱惑战胜了心里的害怕。我们商量好,由擅长爬树的我上树、小叔望风、哥哥负责捡柚子。可是,没料想我刚刚爬到树干半腰,耳边就传来了七奶那母老虎一般的一声大吼“你们几个鬼崽崽在做什么?还不给我快点滚过来。”我心中一颤、手脚发软,差点掉下树来。

跑肯定是不敢跑的,跑了和尚跑不了庙。七奶是谁?她能善罢甘休吗?她要是把状告到奶奶那里去那还得了?我们三个人老老实实地走到七奶跟前,站在她家大门口的屋檐下,等她发落。七奶不说话,鹰一般的眼睛盯着我们扫了一遍,转身进屋拿出来三个鱼鼎,给我们一人一个,“你们帮我把坎根底的柿子摘下来。”

七奶家门前的土坎下种着一排柿子树,这时候正是柿子成熟的季节,树上的柿子黄中透红,非常漂亮。满以为会挨一顿牛枝鞭,没想到会是罚摘果。我们三人心中欢喜,把鱼鼎背在屁股后头,手脚麻利地爬树摘果。不到半个钟,树上的果子差不多都摘下来了,满满的装了两菜篮。这时候,我看见树枝顶端还有几个红柿子,可是树枝太细、试了两次都没有摘到。我正准备冒险伸手再试一次的时候,耳边传来了七奶柔和的声音:“那两个不摘了,留着给鸟崽吃吧。”

后来奶奶告诉我,七奶拦住我不摘树顶上的果子,其实是怕我从树上掉下来。

摘完柿子,很意外地看到了传说中厉害无比的七奶脸上绽放着微笑。她拿出来一个小篮子,装了满满的一篮子柿子,让我们带回家里去。

秋去冬来。一次和七奶一起摘红花草籽的劳动,我完全被七奶震倒了。

红花草又名紫云英,是豆科黄芪属越年生草本植物,多在秋季套播于晚稻田中,作早稻的基肥,是稻田最主要的冬季绿肥作物。与其说是草,我更愿意说是花。初冬时节,连片的稻田里红花草翠绿柔嫩、像一块块绸缎,紫红色的小花零零星星地点缀其间,微风吹过,绿浪涌起,好看极了。

为了节约成本,每年冬天红花草成熟的时候,生产队都要组织人手采摘红花草籽,以备来年播种。这种活路(工作)最适合老人和小孩来做。

那天下田刚刚摘了半篮草籽,浪石口的振嫂表婶说话了,“七嫂表姑,讲个古(故事)来听下子。”七奶一边摘草籽、一边问,“讲哪一段咧?”表婶说,“讲花花蛇。”七奶应了声要得,然后慢条斯理地开讲。她的声音清晰明亮、抑扬顿挫、极富感情,而且她很善于把握故事的起承转合,要紧的地方环环相扣、丝毫不乱,故事里人物的喜怒悲乐被她演绎得活灵活现。我万万没有料到,锋利如刀子的七奶的嘴,竟然能讲出如此优美动人的故事。

“花花蛇”是当地流传很广的一个民间故事。上大学以后听老师讲民间文学,我恶补了一番功课之后认为,其实“花花蛇”就是《蛇郎》在我们当地的一个版本。大概的情节是,有个老汉在山里摔伤为一条大蛇所救,为报恩他答应把自己的一个女儿嫁给蛇郎。姐姐不愿意嫁,妹妹无奈嫁过去意外地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姐姐后悔且妒恨,把妹妹推到井里淹死自己取而代之。妹妹死后变成鸟骂姐姐,被姐姐打死做成菜,蛇郎吃着香、姐姐吃着就臭。后来,妹妹又经历了变成树、变成床架、变成木梳等一系列曲折的变化,最后姐姐饱受精神折磨死去,妹妹还阳和蛇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我是第一次听七奶讲古,而且是那么精彩的一个长篇故事,一下子就被她完全征服了。我紧跟在七奶的身旁,边听讲边摘草籽,经常听得入迷而忘记手上的活路。

听七奶讲花花蛇已经是50多年前的事了,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七奶讲述时的情景。故事本身的精彩自不必说,七奶的语言是那么的生动美妙。比如老汉问女儿谁愿意嫁蛇郎的时候,姐姐说“我爱我们爷,不爱花花蛇(桂柳话xie)”妹妹只好说“我爱花花蛇,不爱我们爷”。姐姐取而代之去见蛇郎的时候,蛇郎感觉不对,问姐姐“你脸上怎么有个疤”,姐姐回答“我回家看爸爸炼油渣”。蛇郎又问“你脸上怎么有个痣”,姐姐回答“我回家看爸爸炼豆豉”。变成小鸟的妹妹站在窗前的枝头嘲笑姐姐,“羞羞羞,拿老妹来洗油头”。这些对话极富韵律,像诗一样优美,令人如痴如醉,深深地刻印在我的心里。

七奶还有好多故事,有名字的没名字的,好像永远也讲不完。印象深的除了《花花蛇》,还有《一幅壮锦》《崩山塘》《观音赶海》等等。故事的内容有些是神话、有些是传说,有教人行善行孝的、还有教人诚实信用的等等,每次听讲都有所感悟。去生产队做事,回回我都盼望着能够和七奶在一起,这样总有精彩的故事听。

我至今依然认为,是七奶打开了我内心向往文学的那扇大门。

七奶让我感恩铭记还因为她的善良和仗义。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们家经历了一场劫难。我公被大队里一帮当权者害死了。

出事的那天,公一大早被民兵喊去大队部开会,奶奶和母亲被勒令不准参加。天擦黑的时候,母亲在河边收被子,隔壁的亲戚幸灾乐祸地回来报信,在河对岸喊道“秋秋,你老子脑壳开花了哦。你看拿来哪门搞哦!”母亲早料到了可能会出现这个结果,心中悲愤、恶狠狠地回了一句“拿来哪门搞?拿来吃”,转身回到家里,和奶奶抱头痛哭。80多岁的太婆和年小的我、哥哥、弟弟,还有小叔都吓坏了。

埋葬了公以后,家里边凄凄惨惨,悲凉的气氛压得人喘不过气来。那是一种极度的悲伤、无助和绝望的情绪,就像是黑夜里走路,似乎永远看不到头。母亲把大门关上,用两根粗大的木棍撑在门背后,再压上一块顶门石。一家人围坐在灶门口掉眼泪,谁也不说话。

这时候,忽然听得吊楼上一声轻响,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之后,上边传来七奶的大儿子秤养小叔的声音。他平静地说:“姑孃,我婶(当地对母亲的称呼)喊我来陪你们守夜。”然后就是搬禾草铺垫的声响,再后来就听得呼噜声响起。

秤养小叔的到来,让我们全家惊喜万分。那种感觉就像是在冰冷的风雨中看见了灶膛里温暖的火光,又像是走在漆黑的夜路望见了指路的明灯。全家人冰冻的心里似乎陡然间升起了一股暖意,仿佛一下子有了依靠。奶奶和母亲没有答话,眼泪刷刷地往下掉。

第二天大清早,秤养叔起身悄悄地离开了。从那以后,每天夜晚他都悄悄地从吊脚楼爬到我家里来,在楼上睡一觉,第二天早起悄悄地离去。他一直陪了我们一个月。

此后艰难的岁月,时不时都有七奶和她的儿子秤养、石生两兄弟伸手帮忙。当我们家像是麻风病一样被人远远地躲开的时候,是他们走过来,带着笑脸和温暖;当我们家被看作是无底洞谁也不敢牵扯的时候,他们送来了几斤米、半筐红薯、一块八毛……

七奶在我上大学的那一年过世了。我很后悔没有能够在她有生之年,请她把肚子里的精彩故事都讲给我听。村子里一下子似乎寂寞了不少。田里的红花草也没有人种了,几个老太太带着一群孩子收草籽的情景再也看不到了。老人在给孩子们讲故事的时候,偶尔会有人想起,讲古还是七奶讲得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