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三年级日记
老地方整理的回味三年级日记(精选4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回味三年级日记 篇1
闲暇时光,坐下来,也许会回味童年,回味童年里童稚的稚事,带给你嘴角的浅笑,或是回味刚刚读过的一本好书,带给你心灵的悸动;或是回味妈妈可口的饭菜,带给你心中满满的幸福……但,回味奶奶的慈祥和那碗浓浓的鸡汤,总会牵起我的回忆,带我进入那满满的温暖。
“好耶!今天喝鸡汤。”幼小的我最快乐的事便是奶奶炖鸡汤给我喝了,咸香浓滑这四字,早已不能形容那汤的美妙,现在才知,那哪是鸡汤,是倾注了满满的爱的爱之汤啊!
奶奶站在灶台边,手里不停的忙活着,稚嫩的我调皮好动,美其名曰是帮忙,却不停的帮倒忙,奶奶用慈祥的目光注视着我,不仅不说,还一边叮嘱着“小心点”,一边耐心的帮我收拾残局。苍老的脸上被爱的慈祥浸润着,身旁的空气也盒出一圈光环,那些皱纹好似消失了,宛如年轻了几十岁,很美,很美。
“下锅了”!随着年幼的我欢快的一喊,承载着希望的汤下锅了,奶奶站在灶台边,一手擎着锅盖另一只手用勺子在锅里不停的搅动,幼小的我倚靠在她身边,无聊的'玩弄着衣襟,奶奶笑笑说:“别着急咧,还得好一会才好:”说罢盖上锅盖,抱起我坐在小板凳上,给我讲述古老的童谣,柔和声音穿过了记忆的陈封一直遗留至今,时不时的似乎还会在我耳边响声。
“喝汤啰”!这是幼小的我最喜欢的了,洁白大瓷碗中,橙黄的鸡汤把嫩嫩的鸡肉也映得光亮,整个屋子内弥漫着那股浓香,因爱才浓的香气。幼小的我心满意足的喝着,奶奶心满意足的看着,殊不知,现在我多想穿越时光回到当年的那幅画面中,帮你轻轻拭去额角晶莹的汗珠啊,奶奶。然而我已无机会。
回味至此终止,似乎屋子里还弥漫着那股香气,嘴里似有已喝过那纯美鸡汤的口感,但人已去,楼已空,空留我一人伴着泪水回味。
奶奶的鸡汤,奶奶的慈祥,奶奶浓浓的爱被我收藏至心底,回味时,那温暖全身的爱流,总能帮我抵御心灵的冰冷与落寞,如好像正在回味,那碗鸡汤的温暖,流便全身,直至心灵深处。
回味三年级日记 篇2
也许做学生的心情都差不多吧,上学时盼着放假,而一旦放了假,又怀念起上学的日子,怀念和同学们在一起上课、玩耍的美好时光!因此,暑期开始后,在购买课外读物时,我首先挑中了《三年级的博客》,让它带着我一起返回三年级,回味那以往的点点滴滴。
当我翻开书,一个似曾相识而又不太一样的三年级生活展现在我的眼前。书中描写的一些发生在课堂和课外的趣事,有很多竟然和我在学校时的经历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比如,在“鲜花朵朵开”这一节里,讲述的是同学们在教师节来临之际,争相给班主任买送鲜花,结果老师收不下,导致整个班里鲜花“泛滥成灾”,让个别对鲜花过敏的同学吃了不少苦头,无奈之余,班主任只好让同学把各自送的花带回家替他养着。这让我回想起去年教师节时,我们班同学也纷纷给班主任送鲜花的场景。不过和书中不同的是,有些同学送的是香气扑鼻的鲜花,有些同学送的是光彩靓丽的塑料花。我们的班主任同样也收不下那么多的花,但对于花的处理,与书中的班主任相比,我觉得我们的班主任做的更好。他把所有的花都放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和其他老师一起慢慢地欣赏,细细地品味来自学生们对他的真情和敬意。
还有一点,我觉得我们班的同学比书中的学生在送花上更有“创意”,我们有很多同学送给老师的是塑料花,虽然是假花,但在班主任那里保留的时间却很长,这样一来,老师批改作业累的时候,就可以抬头观赏观赏“鲜花”,既能养眼睛又能缓解疲劳,还能时刻想起我们这些天真调皮的学生。
象这样令我回味无穷的趣事还有很多,都在我的脑海里刻下了深深的印记。如今,我虽然已经告别了三年级,但三年级学习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都属于我美丽的童年,不知道这段快乐的时光还能持续多久呢?
猜你喜欢1:回味日记1000字
犹记得,那一挥手;犹记得,那一声叹息;犹记得,那一抹泪……犹记得,那一节课,震颤心灵,久久留存在我的记忆里,从不曾漫漶。
上课铃声已响,同学们的脸上犹带着嬉笑陆续坐回座位。须臾,翻书声便起,琅琅的读书声在教室中飘荡:“《最后一课》……”老师推门而入,走至讲台放下书,环视教师一圈,眯着眼,似是陶醉在读书声中了。
我很喜欢这位老师,也很喜欢她的语文课。不像正读着的课文里那个小弗朗士,母语课我可爱听了。语文老师讲起课来,目光炯炯有神,一手执书,另一手执粉笔,挥斥方遒。讲到尽兴处,她大步迈下讲台,在教室的过道上来回踱步。她的手挥得更起劲了,仿佛要将课本里的人物揪出来与我们对话,又仿佛要将我们拉进课本,切身体会文字背后的绚烂世界。哦,她的课永远充满了激情,令人回味无穷。
可是,这堂课似乎略有不同。从老师进门后便静静站在讲台,我便觉得有些奇怪。平日里她总是在我们读书的时候在教室里踱步,面带微笑,兴头来了便背上几句。今日……
老师拿起一支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写下课题,粉笔与黑板碰撞,发出“咚咚咚”的声响:最后一课。写罢,老师又走到另一块黑板前,写下两个大字,此时发出的声响更大:家国。将粉笔随意地扔在桌上,老师缓缓地转过身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独特的文章,在正式上课之前,请大家在书上写下这两个字。”她的声音不大,有些沙哑。我望着课本上墨迹未干的“家国”二字,再联想到课文中在广场上训练的普鲁士士兵,恍然明白了老师的异样。
接下来正式上课,内容缓缓展开。说到法国遭受普鲁士入侵的社会环境,老师的语气激烈,表情隐隐带着哀戚;说到村里的许多人都来听法语课,老师的话语饱含着斗争与抗争的决心;说到韩麦尔先生写下一行字,背对着大家挥手,老师的情感似乎再也抑制不住,凝聚在一起,化作泪水奔涌而出——她泣不成声。
安静的教室变得肃静了,前排的同学递给老师纸巾,老师模糊地说了句“谢谢”,接过拭泪。几分钟后,老师抬起头,通红的双眼望着我们,手执书本想说些什么,最终却化作长长的一声叹息。此时,下课铃突然响起,清脆的铃声打破了沉寂。老师最后看了一眼“家国”,一字一顿地对我们说:“好好记住这两个字,记在心里!任何时候,都不能背叛自己的祖国和灵魂!”说罢,缓步离开教室,留下安静了一整节课的我们……
难忘那节课的滋味,咸咸的,带着一丝苦味。每每想起,便觉得“家国”二字的厚重,不能割舍。国即大家、母语系国魂,这堂咸中带苦的课,让我回味悠长。
猜你喜欢2:回味中考日记
在石墩上,望向不远处的老屋,俨然一片废墟,满目凄凉。秋初的柔风微凉,轻轻扬起我的发梢,旧时的岁月悠悠飘来,渐隐又现。
那年,桃树枝头初次开花再凋谢,我未及髫年,坐在石墩上,静静看着在屋前扑蜻蜓的太奶。红色布鞋上绣了牡丹怒放,太奶的脚步轻盈,碧空下她的身姿风韵犹存。当将一只振翅蜻蜓放到我手中时,她的眼中犹有光芒一闪而过。屋外的田埂上,体格硬朗的太爷正在劳作,他手拿铁锹在土地上开沟挖壑,播入串串种子,然后重新覆上泥衣,用脚重重地踩实松散之处。他熟稔地完成这一系列动作,像是在田间挥汗淋漓文采飞扬。太爷从田边小道荷锄归来,太奶挽着太爷,两人青丝银发交织,眼角的皱纹清晰可见,说笑着往家走去。
屋门低矮,他们弯腰低过门楣,双脚跨过门槛,进了老屋。这老屋是在上世纪,太爷太奶结婚时盖成的,粗木为梁,泥糊墙,至我记事时已有不少年头了。
进门便见的一根房梁上,总挂着个竹篮。那时我只能仰面看到篮底的纹路,踮起脚尖从竹片间极力望去,不知竹篮里藏了什么宝贝。每次我来探望太奶,太奶都会伸手从铁钩上取下竹篮,掀开盖在上面的灰蓝土布,取出各种茶馓和点心,使我欢呼雀跃。她则踩着屋子里坑洼不平但软实的地面,进到角落的灶前烧火做饭。灶火燃起时,火光掩映着她的面庞熠熠生辉,仿佛铸就了尘世绝美的`画面,盖过那万千秀丽山水。
我的童年曾在老屋前留下痕迹,我见证过老屋的一年四季。春时柳帘拂翠,夏季墙壁遍爬藤蔓,秋日桂枝传香,冬至檐角满挂冰凌。我心中最美的风景,便莫过于此。
后来,我到了上学的年纪,从仅与太爷一墙之隔的小院搬离,去了不远的地方落居。说不远也到底是远了,我们的生活从此隔了千山万水。偶尔回来,看见太爷太奶拄着拐杖,蹒跚的背影在瑟瑟秋风中定格成一幅颇有年代感的老照片,悄然飘落的枯叶更添忧愁,勾起我的泪水如决堤之洪。
又过了好久好久,此刻的我,看着轰然倒地后的老屋,静滞在空气中的断壁残垣。似水流年,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然而暮去朝来风蚀残年。时间将光阴细细揉碎了,散落在墙斑影斑驳的旧巷,老两口终是在蹉跎岁月的罅隙中走散,再不可寻觅到一丝踪迹。一回首,却见坟头枯草风中孑立。
当光阴在巷尾徘徊渐行渐远,我知晓那最美的山水,只可翻开记忆的卷轴细细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