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旅行的文章

2022/12/27经典文章

关于旅行的文章(精选12篇)

思念旅行

脚步蹋上实实在在的秋风萧瑟中,那一缕思念之情在长风如歌中悠悠点燃友情的面孔。

昔日的友人,不知道你是否还在习如依旧,在天幕下挥动红巾目送那马群啾啾的雄壮和天籁冥冥的苍茫。我知道。你的那一缕思念,也一定升腾在那方月之旁,与我的思念相拥缠绵成一道银河。看那河边两颗遥遥相望的星星,可是你我的眼睛?

是了,昔日的友人,你一定又在那豆烛光下轻翻信笺了,你曾说过,这信笺载去的是你我共同厮守的一片净土,一方蓝天和一份期盼啊。我又何尝不是如你一样的翻转难眠。我想将它望穿,看出背后削削的你来。

山上的枫叶又被火燃成了一片灿烂,这吵吵的乐章响在我一个人的耳中,是怎样的一种神圣,又是怎样的一种无奈。

可记的你我一起采摘枫叶的日了?你总说你决意要与那最似霞的叶子厮守到最后,可是那时的你是否会料到,就是那片叶子却让你苦苦寻觅了一年又是一年。多年以后现如今的你倦了吗?友人啊,可你又为何依旧如此执着、如此固执?你真的让我似懂非懂了,我问自己,到底你是谁?而我又将是谁?你又何必要远行?只为那一片霞化的叶子吗?

我要让我思念去旅行了,踏上你的脚印,追逐你远去的一抹无却似有的身影。因为嗅着你迷散在沙漠里的一丝丝气息,对我来说也是一种享受、一道风景、一份安慰。我的思念会回过头来,再把你和或是我的脚印掩埋,于是这样你的就是我的,我的也就成了你的了。这样,你我就可以永远在一起了,至少,后来者会如此认为。

足亦,足亦,让我的思念能够和你在一起,人生还有何求。

旅行,是心的修行

文/在最美好的时光中遇见

每一年我都会花半个月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或许对于大多旅行爱好者来说这不算什么,但有时,心走对了,哪里都是旅行,有人说,旅行不仅仅是观看沿途的风景,重点是能够发现最美的自己。见过大山大海,知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从而感慨自己的微不足道,渺小,油然生出不一样的情怀,心胸也变得宽广许多,对待事情的角度和看法也会不一样,我对这点深信不疑。

我是一个喜欢旅游的人,更喜欢大自然的美,与其说旅行,遇到美好的景与人,还能净化自己的心灵,还不如说是寻求生命中的平衡,冥冥中注定的那种得到失的阴阳转接。

曾经,我和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一样,驱赶着生命,计划着脚下的每一步,一切都在为快速到来的未来做准备;直到遇见他和她的世界…那是一个在社会中迷失方向,疲惫,失意的我,一不小心,叩开那个美貌世界的大门,犹如散发着清香的茶汤,仿佛便能让我卸下所有的负担,听完我所有的絮叨,它说,往前吧,推开那扇大门,你会找到你想要的!

在这里,时间不仅不慢的走!在这里,抚一习清风,听风声鸟语深深浅浅;在这里,烹一盏香茗,嗅一抹香醇浓酽;在这里,享受着两指间划过的流水,合着窃窃私语的音符流淌。在这里。自然而然,或动,或静,或远,或近,或冥想,或静思…

我感受这样的平静。学着找到心的平衡,学着用两只眼镜去看这个世界,找到我最想要变成的那个自己。

平衡,也是一种修行周而复始的奔跑,快的丢失了自己的灵魂,放慢生活的节奏,用充裕的时间重新认识自己,深知在劳碌的世间,能完整实现理想中的美。愈来愈不可得,触目所见多是无法拼凑完整的碎片,再要苦苦怨忿世间所能不提供,突然跟自己倒戈而已,想开了,反而有一份随心的心情,走到哪里,赏到哪里,不问从何而来,不贪求更多,也不思索第一次相逢是否最后一次相别。

你会发现,对时间的一切都不在那么苛责,挑剔,强求,看清了,想明了,便放下了,不再回顾,而后,带着全新的自己,再上路。这便是生活的平衡,也是心的修行。

不慌不忙,不急不躁,摆脱时间的宰割,聆听自然的节奏,发现细小的美好,放大生活的感动,用更多的时间,重新认识自己,咀嚼生活的每一个瞬间,这便是人生的平衡,也是新的修行。

旅行,让自己认识的越来越久,愈觉得自身心灵中流淌着一处清晰的水泽,蜿蜒曲折,永不干涸,一次不经意的情与景相融,或许需要好多次想忘于世,但总会在山穷水尽处又悄然相见,算来即是一种不舍。融情于景,有景生情,也许只是思念,也许只是遗忘,在旅行中,看到了世间百态,因此让我变得更宽容,让我理解不同的价值观,让我更加懂得如何去珍惜,如何去爱。

旅行,在认识自己的同时,也是心修行的过程。

所有的旅行都是想象

文/马温

所有的旅行都是想象——因为充满想象,所以我们对旅行的回忆注定失真。

所有的旅行都要在想象中完成——有时我们没有外出,却能完成一次跋涉。

所有的旅行都是验证——验证我们的想象,这一特征让旅行有了先验性。一切大小旅行在我们出发之前已经存在,踏上旅途只为和心中的想象在更加辽阔的一片星野下相遇。

带着想象出发,又带着想象归来。

想象是旅行不可缺少的装饰件和安慰品。

旅行不是旅游。旅游不是旅行。

譬如一棵树,旅游长出来的是枝叶花果,旅行长出来的是体内的年轮。枝叶花果纵是眉眼间的风情,年轮揭示的却是一番成长、一项成熟。

旅游重在“游”,一般人是游山玩水,游目骋怀,特殊的人,皇帝是游幸,所谓游龙戏凤;富豪是游冶,直接就是寻花问柳。无论一般与特殊,旅游玩的都是开心,都是心跳。

而旅行重在“行”,行走、行踪、行动、行进。旅行的先驱是《西游记》中的取经人,孙悟空干脆就叫孙行者。他们的目的地是西天,那一路,再浪漫的概括也不能叫旅游,只能说是旅行,身心俱疲,是一场苦旅,还是不折不扣的“文化”苦旅:取的是佛经,外文原版,需要翻译才能看懂。

他们出发时并不知道那部经书的重量,他们的肩膀、行囊和马背都预留给了这个未知数。取经是他们的神圣任务,而神圣其实是天大的麻烦、地大的约束。没有这个麻烦,他们也会游山玩水,没有这个约束,他们就有时间在河滩上捡鹅卵石,并郑重其事地放入背包作为此行纪念。果真那样,唐僧师徒四人和跟着导游跑的旅游者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我们分开来念这两个字:“游”是圆形的,气息在唇齿间打着转,很恋家的感觉;“行”的发音,短促尖锐,是留也留不住,非要离家出走。这正是旅游和旅行的根本区别。旅游是在圈子里转,旅行是要跑到圈子外面去。想跑出去,就要突破,突破圈子的局限,也突破自我的局限。突破了你就是行者,突不破你就是游客中的甲乙或丙丁。《西游记》讲的就是突破的故事,很励志,也有鸡汤味。

捧着一本书一直读,通宵达旦,爱不释手,这有什么稀奇?读书的难度在于合上书本之后,还能在桌边坐下,陷入沉思。光会读成惯性、读出快感,却读不出一条读后感,这样的读书很失败。我们思想的变迁,不是在读书时光,而是在不读书的阶段发生的。书不能一直不停地读,需要停顿,需要思考,需要梳理,需要意会和言传。

旅行和读书一样,也不能一直走,走个不停,收不住脚步。旅行的高级状态是走走停停。看上去,走是获得与吸储,停不过是虚度与舍离。可是,倘若不停下,外景如何化为内情,倘若不停下,万物如何化为自我?

奔跑不是思想的最佳姿势,很可能还是思想的最差姿势。在奔跑中,血液和氧气给了运动。思想者的形象总是安静的,他甚至闭上了眼睛,只让思想奔腾不息。

旅游是一种愿望,旅行是一种理想,二者不同。愿望和理想常常被我们混为一谈,所以我们也常常弄不清自己的真实身份,是游客还是行者,是旅游还是旅行?

有一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分辨,旅游获得的东西可以装进背包,它们真实可感;旅行获得的东西虚无缥缈,只能放在心中。

《西游记》中取回来的真经,那种书,我们虽然不读,却也知道书中有作者关于这个世界的总体看法。有人说那是世界观。《西游记》告诉我们,得到世界观的过程十分艰险,而且这种世界观也只能在神话小说中找到。

一般人对世界都没有什么看法。人通常被比喻为蚂蚁,太小气了,这回我们来将人比喻为一只蝉吧。蝉要比蚂蚁庞大百倍,可是这么庞大的蝉对于世界观还是毫无兴趣。它关心的是它抱着的这根树枝里是否流淌着清甜的汁水。蝉的心态很像我。不管哪个层次的世界,宏观世界、中观世界还是微观世界,对我都太大,大了就有陌生感。我熟悉的是眼皮底下、鼻子尖上,尺寸极小,但这儿是我的文化视野、物质家园和性情爱好。偶尔,我会走出这个尺寸极小的家园,到外面溜一圈,当我归来时,如果行囊空空,可是心里却感觉到满足,这次外出我会定义为旅行。

给出国旅行一个理由

文/兰草

改革开放后,人们走出国门旅行,不再是梦想。

过去,出国旅行是一种奢侈、一种资本,令人羡慕。如今,出国旅行是一种见识、一种释放,不足为奇。

异域它乡,由于地理不同、文化不同、历史不同,各有各山水之柔美,各有各风俗的高洁。一次航班、一个国度、一段旅程,足之所至,心之所抒,是灵魂的自我放逐,也是心之自然的守望和回归。

条条道路通罗马。出国旅行的方式很多,可以因公,也可以因私。可以考察访问,也可以留学、打工、探亲、浏览。可以乘飞机、轮船、火车,也可以自驾游。随着时间的推移,出国旅行已经成为寻常百姓生活的一部分,似乎无论走到世界哪个角落,都能听到熟悉的乡音,看到亲切的面庞。

电视里节目中,我很喜欢有多远走多远的旅游栏目,通过异国风情的真实画面和主持人尾尾动听的讲述,把你带到地球上某个你熟悉的或者不太熟悉甚至完全不熟悉的地域。当画面中闪现你曾经浏览过的景致,心中不时泛出一种有点亲切、有点温馨的感觉。因为那熟悉的建筑、熟悉的街路,还有那熟悉的风情民俗,让你回到梦里,仿佛是旧地重游。这时回忆淹没了一切,以旅行的回忆照亮今天的生活,常常是旅行者一种幻象,恍惚并错觉了回忆与现实的边界。

更多的是你想去而未去,或者你终生都去不了的地方,大千世界,精彩纷呈,眼花缭乱,目不睱接,让你产生一种神游世界的奇妙幻想。那种身未动心已远的心境,会成为下次旅行的一个愿景。

人的生命有限,有机会有条件走出国门看世界,是件十分幸运的事。之所以这样讲,尽管出国旅行惠及平民百姓,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旅行的机会、旅行的条件。世界那么大,即使是外交家、旅行家,也很少有人踏遍全球。

在有限的生命、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浏览世界,走马观花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旅游广告总喜欢煽情地说,用双脚丈量世界。行走本身,是一次朝圣、一种祭献,对久居城市躁动的灵魂,是一种充满新奇感的享受和独特的抚慰,从中会找到真正的自己。

通常情况下的出国旅行,与专家学者出访不同,不可能沉下身子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城市,做多角度多侧面的深入考察。人生途经的许多地方,也许匆匆的我们都只是过客,尽管满眼是新奇的世界,也只能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地赶路。虽然匆匆的脚步,很难一下子丈量出城市的内涵和底蕴,但可以不仅限于赏风景粗糙的旅行,或者说可以在一边赏风景的同时,做一次经历的主人。学会用心灵去触摸,用灵魂去感悟,细细的品味慢慢的欣赏,哪怕只是点点滴滴支离破碎的一段历史、一种风情,或者一幢建筑、一位人物,自己喜欢就好。旅游是由内心的情感,推动走向陌生世界的过程。旅游像条通往心灵世界的道路,可以通过旅行,塑造更好的自己,让自己的视野开阔一点,见识增多一点,说不定还会从中或多或少地对原有的思维观念、工作状态和生活的方式和方法,发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改变。我想。这大概就是我们找寻的出国旅游的根本理由。

十几年前出国,第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车多,车要给人让路。白天街路上车满为患,晚上各种品牌的小汽车停满了巷路。似乎街路有多长,车队就有多长。刚开始过马路的时候,车停下来为你让路,这种在国内从未有的待遇,让你有点受宠若惊。车主见你小心翼翼不知所措的样子,常常会微笑地朝你摆手示意让你先行。像伦敦等一些古老的大都市,市区街路并不宽阔,汽车首尾相接,开得非常快,坐在车里特别是拐弯处都感到有点紧张。好在车子都各行其道道,十分遵守交通规则,很少有车祸发生。近些年,我们一些大城市建设速度突飞猛进,虽然街路不断地扩展,还是缓解不了交通堵塞的压力。我觉得问题的症结,不仅仅是路,还有人,不文明行车是一种的普遍现象,也是造成堵车更堵心的因素所在。

出国旅行的人有种同感,就是在国外的公共场所,安静是一种常态。在机场、公交车、地铁里,不同肤色的人,聚集在一起,很多人都是手里一份报纸、一本书,或是一台笔记本,安静地阅读或是工作,悄悄地打发等待的时间。在酒巴、咖啡屋,人们喜欢一边慢慢地品尝着美酒、咖啡,一边轻声细语与身边的人聊天说事,不会影响周围的人。即使是用手机打电话,也听不到高声地说大声地笑。而一些中国人出了国门,喜欢抱团取暧,喧嚣和忙碌的过程中,很少有人顾及和体会周围人的感受。即使是孤独的一个人,也不会让自己寂寞,发信息、刷微博、打游戏,唯独缺少外国人安宁的阅读和工作状态。甚至还把不排队、说脏话、随地吐痰、打群架、大声喧哗等陋习带到国外,损害了中国人群体的形象。

走出国门打开文明眼界的同时,也让人学会了严谨认真。一次我们在奥地利与相关部门座谈,约定的时间是一个小时,手表上的时针刚过,就有位女子敲门进来,面对在场所有的人,提醒、告知客人,座谈的时间已结束。

外国人做事的这种认真,不会打半点折扣,有时认真得到了有点不可思议的程度。有一次,我们从洛杉叽乘飞机去纽约,由于路上耽搁,到机场时再按步就班地排队登机,显然时间已经来不及。导游急得一个劲儿地跟机场工作人员解释、商量,能不能破例让我们越过长长的队伍先检票,得到的答复是,无论什么情况都要排队。没办法我们只好等下一次航班。在这里排队是对人权的尊重,每个人都一样,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会象在国内,有熟人可以插进来,随时打断你的时间,占有你的权利。

类似许多不相关的事情重叠到一起,就不免让我思考,他们做事严谨认真的态度,从共同的内在的理念上讲,是一种为事风格和为人品位,因为尊重他人才能尊重自己。

国外的一些很有名气的文化街路,艺人表演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唱歌、拉琴、画画、雕像、杂技,做什么无仿,只不过是一种形式,一种自己喜欢的工作,都应该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工作是生活的乐趣,首先是获取欢愉的快感,然后才是报酬。这无疑是人们生活富裕后的一种消闲,消闲中透着一种文化、一种文明。

国外的服务行业也是一样,许多年过花甲的老人,看上去有种炉火纯青的大师风度,可干起平凡的服务工作,端盘子也好,售货也好,照样心无旁骛,一丝不苟。这往往是最经得住打量和品味之处。在传统的外国人中,无论做什么,只不过是职业不同,回到家里,修草坪、修汽车、盖房子,都是一种应有的生活情趣和持家本领。

历史和文化是现代社会的一部分。一些诞生名人的故居和安葬高贵灵魂的墓地,虔诚的仰望中,能够感受到他们留给这个世界诸如建筑、雕塑、绘画、音乐等灿若繁星的文明和智慧。一些酒巴和咖啡屋,门前和屋中墙上,常常可以看到挂着各种精巧别致的牌子。哪位历史人物或文化名人曾到过此处,甚至在哪张桌前哪把椅上坐过。庄严、安静、神圣的氛围告诉你,这里留给后人的,或许是一部传世的作品,一幅有历史价值的绘画,或许只是一丝值得回味的温馨!

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权怀旧,致我们共同逝去的青春岁月。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想告诉我们,历史是不能忘记的,文化是需要尊重的。尊重本身就是一种多元化的生活,一种文化品味。生活不能仅仅成为装满钱币的袋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旅行让百姓寻到了生活的情调和乐趣,也让管理者在开阔眼界的同时,学会了出发和追赶。记得十几年前去加拿大,看到路边电线杆的半空挂着一个个花篮,上面垂吊着五颜六色的花朵,远观近赏都十分耐看,为此我特意站在花篮下照像留念。几年后,不知什么时候,城市的大街小巷出现了同样的景观,也是一根根电线杆的半空,吊着一个个花篮,象如花似玉的少女头像,站在那里向行人微笑。我猜想,是不是哪位管理者也像我一样,特别喜爱这种花篮,从出国旅行中受到启发,将它搬到这座生活的城市。当然这仅是眼力所及的一种移植,我们有许多新产品,都是从吸取了国外科技营养,借鉴发展起来的。

这些年,四通八达的航线,几乎延伸世界尽至地极,尽管我们出国旅行的脚步急切而又执着,但好多奇特的地域、神秘的角落,仍然永远无法抵达。当我们循着一条条航线,在异国它乡短暂的中,常常情不自禁地把有限的思想和目光,集中到自己喜欢的历史文化、人物事件、风土人情、青山绿水中去,真的是受益匪浅。

陶醉过后,回到家里还兴致未减,象小学生复习功课一样,翻阅书籍,查阅资料,渐渐地与其有了一种情感和心灵上的呼应。我发现,人在行千万里路程之后,回到真实的生活状态,有种站位和视野的改变,审视自己过后,发现和认识自己的脆弱和渺小。如果说出国旅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人某种企盼的话,那么脚踏实地立足现实,则能够在一定意义上给人力量。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精彩并非是天堂童话。贫富差别不是中国的专利,也是西方社会毒瘤和顽症。国外富人有富人的活法,穷人有穷人的追求。其实即使是美国,大街小巷也时常能见到乞丐,我见过他们大白天就懒洋洋地躺在睡袋里,脏兮兮的脑袋露在外面。

如果一个人想永久地保持生命的活力和精彩,就寻找机遇,放松心情出国旅行吧!相信它带给你的不仅是一个个与自然相拥、与文化相伴、与历史相随的灵动故事,而是一次次用眼睛和心灵去观察阅读远方的感动。

一个人的旅行,一个人的风景

出国前,我爸妈家人不放心,千叮咛万嘱咐要和同学紧密联系,不要落单。但是吧,我这么多年,一个人习惯了,还是喜欢一个人做事。自己做饭,尽管做的很不好。自己坐车,尽管自己总爱坐错车。自己生活是很不容易,有很多问题要自己处理或是寻找帮助。但是自己生活的自由是不会被剥夺的。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不用和同伴商量,想吃什么,自己动手,想看什么,自己去寻找……都有优点和缺点,但是因为我习惯独来独往了,所以在德国还是自己混迹江湖。

这个周五去奥地利,同学问,就你一个人去???!!是的,就我一个人去。那你不怕……我怕有什么用,我怕该来的就不来了嘛?!同学无语。我无语。是的,我是一个女孩子,我应该找个伴,男的也好,女的也罢……但是,内心的那份倔强就是容不下别人这样的看法。是的,我要自己一个人去周游欧洲,没有任何羁绊,去刺激自己逐渐麻木的神经,想再次通过自己的眼睛发现人性的美和这个世界的美。窝在自己的卧室里面,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是很简单舒适,但是心中的那点仅存的血性都要被柴米油盐销蚀掉,我可以比任何人都保守都恋家,但是既然我豁出去跑了这么远,我就没打算再回到自己原来的那个蛋壳里。我不是逞能,我只是想在多年以后把这些旅行整理成一份完整的寻找自我和寻找风景的独家回忆,仅此而已。非洲南极去不了,但是欧洲这一片土地,我想自己踏过,自己回味。

德国人说,你一定会有很多收获的。我不想收获什么意外惊喜,我只是很想在漫长的路上给自己时间去认知和思考。跟着自己的脚步,去探寻最简单的幸福,和最美丽的景色。

我要准备好行李启程了,谢谢关心我的家人和朋友,为我祈祷平安就好。我的旅行,会有你们的故事陪伴,所以我不会孤单。放心吧。

十月底的慕尼黑已经很冷,但是永不结冰的是我自由的心。

我所向往的一场旅行

文/逗驱

旅行这事几乎是每个人都向往去做的,也几乎是每个人都做过的。

我很少去旅行,一是不想准备,二是没有心情,但这并不代表我不喜欢、不愿意去别的地方看看。我是没有裕辅那种说走就走的豪气的,我决不会在我不计吃住着落的情况下去环游世界。我羡慕东纯的间隔年,可是自己却下不了那个狠心,就如同我想去转山,却又期望着能开车去就好了。

我喜欢在旅行中领略到不一样的文化与生活,而非在艰苦跋涉中去丈量生命的强度,在疲惫肉体中找寻心灵的慰藉。我以为后者较于旅行,更像是修行。我理想中的旅行就像是一场秋雨,在微冷中洗去人际的诡谲。虽是很向往,但是要真真切切的来一次这样的旅行,却非随心所想那么简单。不过既然能随心所想,何不就来次酣快的畅想呢?

春秋两季去旅行是最好的,在春天可以看看万物的复生,在秋天可以听听生命死前最后的喧哗,如果是春天就可以去到特奥蒂瓦坎看看被历史洗去后的古印地安遗址,在复苏的季节,去吊念永远无法回来的众神之城,去拾千年前的尘埃。在秋天,就一定得去巴黎,参观完卢浮宫后去趟枫丹白露宫看看浪漫的世界,有空的话还能到卢瓦尔河谷荡舟。

目的地不需要有多繁华,多发达,不过必须要么得有厚重的文化,否则就得有仙逸之质,如同萨尔茨堡有卡拉扬与莫扎特的浸润,耶路撒冷有宗教的庇佑,札幌就得有白雪的抚摸。有山有水是最好,周围也必要避离灯红酒绿才行,一座城市能在夜幕降临时安睡,在清晨的曙光下醒来,才是自然。虽说我生在城市,也长在城市。但是我真的痛恨一座城市被冠以不眠城的美誉,在活力之后暗藏的可能是腐朽,糜烂。

旅行的交通工具一定要选火车,我认为火车是所有交通工具中最具有人文情怀的,因为只有它能让你在闲暇安逸时去感叹逝者如斯,也只有它才能让一个人体会到人类发展的变更,从莽苍地,从野原,到炊烟炊烟袅袅,再到都市碌碌。

也只有火车才能让我有流连于前面景色并同时还幻想着后面的风景。不过坐火车的时间最好不要持续到夜晚,因为列车滚滚的噪音,就算是轻微的一点,神经质的我也会认为这打破夜晚的宁静,影响自己的睡眠。而整个白日乘车的疲惫,我愿能在一个温馨的旅馆里得到总的释放,即使我是睡在夜里,我也喜欢睡在安静的夜里。

在旅途中,与一个异性的邂逅,是最为重要的。在旅行中谈一场短暂的心理恋爱,是最为让我所魂牵梦绕的,我希望在路途中邂逅的女性是绰约多姿而不妖娆媚人的。像是邻家小妹,能与我谈谈文字,说说音乐,聊聊布鲁克纳,听听伯恩斯坦,一起唏嘘普契尼的歌剧,一起去看看夜晚的星空,听听风拂过湖面,还能够一起疯,一起曼歌。

如同一个紫色鸢尾般的女子,温文尔雅中不是活泼自尊不会让我有非分之想。而且这样的恋情还得在我离开那天决然的断去,如同川端康成笔下的徒劳那样的唯美而忧伤,能够在我踏上返程的火车上时满脑海里全是她的身影,并在车上回忆起这段恋情时能簌簌地流下泪水,以后回忆起来便是满满的甜蜜,没有一点苦涩。

我所向往的旅程总的来说就五字既盖,可以清心也。

生活无处不旅行

文/文明-陈

我个人是比较喜欢旅行的,总是自以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总是一厢情愿地相信,只有踏遍千山万水,游猎五湖四海,阅尽古城旧楼,方能感受生命的真缔和大自然的恬美。

诚然,正因如此,倒是走了不少地方:游过杭州,到过广州,去过东莞、玩过上海,在此不一而足。后来来了北京,去过的景点自然也不少,可是心仪已久的万里长城却迟迟未能造访,每次起了念头,时间又残忍地成了借口。

古人有云:“不到长城非好汉!”久而久之,做好汉的意愿越来越强烈。同时,一心想去长城采风,然后回来作点儿文,抒点儿情。

有一天,朋友来向我抱怨,原因正是他去了长城,但结果却不如自己的即有设想。听罢此话,我不免心生一阵疑惑,怎么会别人夙夜以求的一游之地,他却这般怨气。

他接着说,以前听别人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到了长城真遗憾!”别说,还真是!就跟自己在家爬楼梯似的,浪费几十元门票就罢了,还浪费了我一天时间。他这么说,我算是听明白了,于是到长城一游的心思竟然莫名消退了不少。

我想,或许他是内心缺少一份宁静,缺少一双慧眼,没有发现自然之美。但后来细细回味他的话,好像又不仅如此,稍加顿悟,发现就别有意味了。

他去了别人梦寐以求的旅游胜地,却觉得索然无味,而究其原由,只因为他缺少一份心情,和一个旅行的心境。正是如此,他以为是旅行的时候,其实不过是身体的位移而已,而心灵却处于混沌之中,不得真意!那么逆理而循,如果拥有一个好心境和一份好心情,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旅行,无论行在何处,你的心都会触动,并在记忆的深处烙印着“到此一游”的眷念情结。

于是我会意地告诉自己,是的,没错!我一直都在旅行,因为生活无处不旅行!只要有心境,只要是开心,爬楼梯的时候都可以幻想是正在攀万里长城,哪怕是小跑买了瓶矿泉水回来,也可以惊奇地告诉自己去了趟迷人的九寨沟,回来的感觉棒极了!

其实,生活就是旅行,不必牵强于山水城楼,只需胸中好心情,心中有意境!

人生不过一场旅行

文/恩爱泽东

阒静的黑夜,无数次扣问自己:凡俗日子的计较得失,真是那么重要吗?一个声音说:真的没有必要锱珠必较,生命何其短暂,去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吧,大凡有所作为的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那么世间给予人的磨难和困顿又算得了什么呢?只不过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罢了。

人生不过一场旅行,不仅有旖旎风光,鲜花似锦,也有激流险滩,巉岩险峻,不只是平坦大道,一马平川,还有羊肠小径,蜿蜒曲折。顺境时不得意,不狂妄;逆境时不颓废,不悲观,守得云开见日出,将结果交付明天,过好每一个今天。那么就算结果并不成功,也绝对是一次有意义的旅行。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一个好的结果,比如人生,倾情付出了,哭着笑着活过了,摸爬滚打历验了,苦辣酸甜品尝了,人生百味尽欢了,那么结果怎么样,我们真的无需关心,不须计较了。我们不能预测明天会怎么样,不可掌握神秘的未知,我们能够做好的就是把握今天,活出今天的精彩。

人生不过一场旅行,名利得失完全不用放心上。挣多挣少够花就好,钱多钱少快乐就好。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是碌碌无为,争名逐利,在名利场的大染缸里浸淫,在社会的大涡旋怪圈里不能自拔,鸡鸣狗盗,欺蒙拐骗,明争暗斗,蝇营狗苟,状如行尸走肉,浑浑噩噩,兀自得意忘形,醉生梦死。这样的人生看似花团锦簇,实则寂寥凋零,空洞无聊。人生的旅行只有一次,名利得失要舍得放弃,才不会错过最美的风景。人生的旅途千姿百态,选择什么样的路线,就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生活没有好坏,从人生的起点到终点,关键的也许仅仅是几步,并不一定锦衣玉食就庸俗,寡淡平常就高尚,要紧的是活出真我,体现自我价值。

人生不过一场旅行,选择了就应该坚持。人生的境界有高低,风景有区别,目标要明确。人生的选择有很多,生活有时会给我们假象,我们要学会通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眼花缭乱的生活假象所欺骗,要学会明辩是非。人生的选择只有一次,选择什么样的人生,就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选择是一种智慧,更需要勇气。慎重选择了就要坚持走下去,就像目标明确了,就要付诸行动。当我们历经千辛万苦,披荆斩棘,到达人生的峰顶,体验成功的喜悦,那份心情如饮甘露,是放弃者所望尘莫及的。我们可以平淡,却不可以平庸,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勇于向前,就没有做不成功的事情。许多人往往离成功近在咫尺,却因为仅仅几步,就与成功失之交臂,遗憾一辈子。只有那些能够坚持,不轻言放弃的人才能够开启人生幸福的钥匙,通向成功的彼岸。

人生不过一场旅行,不必背负太多沉重,轻装赴旅就好。需知旅途漫长崎岖,背囊太重,会把自己拖垮。丢下背囊里不重要的东西,比如:自私、贪婪、欲望……,你才会拥有自由的呼吸和身躯,才会将沿途的美景尽收眼底,才会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豪门和市井本质上没有区别,就比如坐飞机的头等舱和普通舱,一样到达目的地。陋室的粗茶淡饭并不一定就逊色于豪宅的八珍玉食,有爱就好。快乐和烦恼像硬币的正反面,生活的真实,其实远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复杂,心态变了,思想变了,人生的风景在你眼前同样很美。

人生不过一场旅行,不是赶集市一定要热闹喧哗,不是自由市场需要讨价还价。从呱呱坠地的婴孩宣示着一个生命的开始,到停止呼吸解脱肉身昭告着一个生命的结束,就像一条线段的起点和终点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命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有一次的人生旅行,舞台的主角就是你自己,你只需要用心演好自己的角色就好,完全没有必要三三两两,交头接耳,更没有必要嘈嘈切切,歌舞升平。须知热闹的地方或许只是虚有其表,巷陌小径才是柳暗花明,一枝独秀。人生的旅行需要学会与孤独为伴,守得一份清静,澹泊而为。

既然来世走一遭,就不要做个“隐形人”,活过了,无悔了,就够了。人生的旅行且不要畏首畏尾,活动双脚,释放压力,放飞心灵,去旅行吧。无论是年青的我们,还是即将老去的我们,且让我们去赴一场人生的旅行,去生命的长河中搏击风浪,让我们的脉动能够像春雷隆隆,让我们的生命舞动出最炫丽的篇章。

心,需要一次寂寞的旅行

文/左岸枫景

又是一个清静的周末早晨,柔和的阳光通过窗台照进宿舍。我亦如往日周末一样,随手拿起床头那堆书中的一本,开始阅读起来。

这是一本关于心灵的散文书,里面的每一个文字都让我有所思索。渐渐的,我开始回想起过去岁月里的点点滴滴,这让我的内心开始不安份,犹如一贯平静的湖面泛起了涟漪。那一刻,我意识到一种可怕的孤独感开始向我袭来,它总是喜欢在我没有防备的时候从我的内心往外窜。为了逃避这种孤独感,我决定放下手中的书,拿起扫把开始打扫卫生,因为忙碌起来内心就不会有空间让孤独入侵。

但后来,我发现我想错了。不管我怎么努力逃避孤独,它仍如饥饿的虎豹般向我扑来,我又如穿着单薄的衣服置身于冰天雪地中,孤独感就像寒风般从每个角落向我吹打,我根本无处可逃。

既然逃不了,为何不尝试去接受这份孤独?于是,我头一次开始试着去享受孤独,享受寂寞。我重新拿起刚才放下的那本书,一边阅读一边回想自己的过去,脑海中似乎在倒带,过去的一幕幕倒退着浮现在眼前。在回想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过去有成功也有失败,也开始想明白过去成功或是失败的缘由;过去以为放不下的,过去执迷不悟的,如今都变得平淡如水;甚至过去因为年少轻狂的心而做过的一些事,在现在看来,是多么的幼稚,多么的可笑。我突然发现,原来孤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原来享受孤独,接受寂寞的同时,我的思想也有了改变,似乎悟出了点什么来。这让我的心又开始平静下来。

我以为寂寞与孤独是一种可怕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我不愿意承认自己这种孤独的状态。原来不然,孤独是一种境界,更是产生大智大慧的土壤,它完全可以成为一种享受,一种美。这让我想起王维的“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是王维在孤独中悟出的大道理,是在孤独中练就的淡泊和释然。

多少年少轻狂不就是因为耐不住孤独,耐不住寂寞,但越是逃避孤独,越是把脚下的路走得糟糕。

漫步在人生的沙滩上,脚下的沙滩就是我们人生的历程,那些贝壳就是我们经历的事情。有些贝壳很美,需要我们用心珍藏,因为这是生活中的美好,这会成为一种精彩;有些贝壳绊了我们的脚,让我们感受到了心灵的痛,这依然也值得珍藏,因为这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另一种经历。

但更多时候,我们过于忙碌,过于浮躁,忽略了生活中的很多东西,其实当我们静下心来,在享受寂寞孤独的同时让思想升华,让我们的每一个经历都成为人生中的财富,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一湾溪流,在寂寞中才会唱响心灵的轻音乐,在曲折回转中激起那令人心旷神怡的呜响之声。梅花在冬日来临时,悄悄地探出头来,寂寞的感受着寒意,也正是如此,它们才能不畏严寒,暗香远飘,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尘,也会香如故。他们都曾在寂寞中经历过种种的磨难,我想人生亦是如此。当我们在奋斗的过程中遇到挫折,当我们的奋斗得不到赞赏,也许身边没人陪伴,也许我们倍感孤独,但不能逃避孤独,孤独能磨练我们,孤独能让我们的想法更出类拔萃,更与众不同。

寂寞时人特别理性,能听到自己思想深处发出的细微声音,对事物的思索比任何时候都要真切。这又让我想起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在《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诗选里面的一句话,“向我袭来的黑暗,让我更加闪亮。孤独,也是我向光明攀登的一道阶。”面对生活的意外,面对名与利的得失,冷静的想一想,你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发现自然和人生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奥秘和美。

人若能享受孤独,寂寞也是一种美。我正试图学者享受孤独,学者欣赏寂寞的美。你呢?

旅行的意义

我对你说,毕业了很想去青岛旅游。

你说也很想去,等马一诺的病好了就去。

早在两年前就想过要去青岛,当时是因为我爱的人。

他从那边打电话来,他说和舅舅在青岛旅游。

那个时候我上高一,他说,等你毕业了带你去。

可是,他没能等我毕业,就离开我了。

青岛,就一直没能去成。可是现在,我原本以为,

找到一个可以带我去旅游的人了,到最后,

你越走越远,我早就该想明白,你是不会背叛的。

我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不懂的怎么去爱了,

我习惯了将身边的人,一个一个推开。

旅行,一个人去就好,不用别人带。

可是,我已经不知道,去青岛还有什么意义。

你不迷茫,你只是活得封闭与枯萎

文/刘磊

最近,在我周边发生了三件事,真的把我惹急了。

说白了,不过是三篇文章,核心思想就是盲目的辞职出游不可取,回来还是要面对苦逼的工作与人生,所以人还是应该务实,踏实的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诗和远方不过是幻觉,至多也不过是有钱有闲后的消遣罢了。

其中,还有一个貌似成熟的作者跟我语音,一开始说尊重每个人的生活方式,然后说了没两句就绕到说被多数人否定的东西是没有生命力的,所以那种天马行空的生活是错的——前后的转折在一条语音里,共49秒。

后来我慢慢的梳理,发现类似的作者和文章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对个体生命、甚至是对自身活生生的生命价值的藐视。

这种藐视首先反映在一种典型的思维方式上,这就是“大家都说不对,所以,你这样就不对”。这种以集体压倒个人的思维方式广泛的流行于老一辈人的心中,他们害怕和别人不一样,害怕特立独行。于是:辞职旅行之类的生活不是大家所选择的,所以,它便一定就是有问题的,是错的。

接着,既然预先在心里便设定了这种生活必定是“有问题的”,那么再去找理由验证自然就容易的多。而理由找的越充分,作者就越觉得自己说得对,从而也就间接的起到了说服自己的目的——你看,我又劝住了一个人,那么我是对的,那种生活的确是异端。

只是,即便你劝住了千万人,也否定不了你自己内心对于出走的真实向往——因为这源于人性。作为一个坚定的自由主义者,我对这种集体压倒个人的思维模式深恶痛绝,类似的文章里充斥了对“异端”生活者内心状态的主观揣测,有一篇的作者甚至直接说,“对于女人来说,爱情与婚姻,孩子与家庭,永远第一位。她这样漂泊,未来没有子孙绕膝而欢,能说她晚年幸福么?”

你不是她,请不要那么不客气的揣测他人,只为了满足你自己的结论,好么?

再比如在另一篇文章里,用“这姑娘26岁,毕业后换了5个工作”,短短几个字便交待了背景。但这又能说明什么呢?毕业后换了5个工作既能推出她是个公主病重度患者,也能推出她很有自我寻求的渴望,对生活敏感而不满足,几个字的描述概括不了一个活生生的个体。

后来,文章的走向很符合大家的期待,开始说这个姑娘抱怨自己在公司被排挤,又要辞职。然后作者就无奈了,说,“被排挤?这不就是人生常态么?这并没有什么好抱怨的。”

是呀,是人生常态,但抱怨不也正是一个正常人在面对不公时的正常反应么?即便姑娘因此而辞职,而出走,这一切对她这个个体而言都是有意义的,在旅行和一次次的选择中她也许会逐渐的找回自我,当经历过这些动荡和痛苦,当有一天她变得独立成熟,或许她会感谢自己曾经抱怨和冲动,而绝不是否定自己的过去,说自己本不该抱怨,世故从来也不是成熟。

作为一个坚定的自由主义者,我坚信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在追求个人价值和定位的过程中,无论做出了多么奇特或貌似盲目的行为,只要没有损害到他人的利益,便都是应该被尊重和允许、甚至应该得到鼓励的。

这种对个体藐视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我所多次强调过的,用头脑替代真实的生活——即凡事都要讲求一个目的性。比如另一篇文章说,敢慢下来的前提是已经掌握了养活自己的技能,做好了完整的商业规划,以免旅行回来之后与社会脱节,简历上大片空白,如何再找工作?那篇文章里有一个很不错的问句是:你把居无定所、打零工的生活方式不得不过成了以后的生活。这样,你也无所谓么?

实话讲,作者的文笔还是不错的,我很欣赏。按惯例,后面往往还会跟上一个很能自我安慰的所谓“业余时间”理论:亲,把旅行当爱好吧,业余时间再去,生活还是苦逼的。

只是,亲,你看不出来么?这是反人性的。你是在看过一本叫做《恋爱、结婚及未来婚姻生活规划》的书,做好读书笔记,考试通过后才开始去恋爱的么?

还是那句话,请尊重我们每个人的真实感受。当你热恋的时候,你愿意为她赴汤蹈火乃至付出一切,当你写出一篇好文章的时候,你感觉自己像是站在了城市之巅。同样,当我迫不及待的要旅行的时候,我根本无法忍受把它当作业余爱好的妥协。

是的,我们就是要这样无目的的,盲目的走向旅途,为何不可以呢?你没读过毛姆和凯鲁亚克么?是的,恰恰正是因为迷茫我们才要去旅行,如果我们在旅行前就知道我们要去哪儿,都要做些什么,会遇到什么样的风景,那这旅行,和跟团跟导游去景点拍照的大妈又有何区别?旅行的精彩正在于未知,不是么?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我曾用讽刺的手法描写了很多人所期待的“大病”,我也曾亲眼得见好几个三十多岁的大姑娘,围着一个保险公司的经理,一起详细的探讨自己在80岁、85岁、90岁乃至95岁都大致会得什么样的病,然后怎样获保。逻辑上,这和“规划好未来再去旅行,否则回来之后找不到工作”是一样的,都是在为未来担忧,于是,我的讽刺便又可以升级如下:

是呀,我们的确应该考虑未来,应该把未来都安排的妥妥当当的,再去看世界——既然未来所最确定的就是死,那么,除了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准备足养老、大病、育儿等等的钱,你是否从今天就要着手准备好***的细节了呢?葬礼、寿衣、收钱的保险箱、遗产分配、灵堂的装修布置、都齐备了么?那些一来就要跟我谈做人要实际要现实的亲们,那些张口闭口就讽刺辞职旅行不现实的人们,请赶紧回家,把这些都准备好了再来,OK?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无常的,死亡会在任何时刻到来——所以,请抓紧准备。

讽刺了半天,言归正传。我想说的是,在旅行中,在迷茫中,我们会遇见一些风景,一些人,或许我们的确就真的毫无收获的回来了,正中那些旁观者的下怀,给他们虚伪的心安理得里再添一把柴火;但或许,我们便真的就此成长就此成熟,旅行的一个魅力就在于未知,简历因此而空白又如何?或许在旅行中我开启了自己,发现了更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或自己更喜欢的领域。为了理想在小镇开店赔了又如何?积累经验继续开呗,难道说做生意就一定不能赔?难道说一般的生意人允许失败,我们这种生意一失败就要被全盘否定?

至少,大自然能让我们真正的学会谦卑,学会从另一个角度去看自己。人的戾气与挣扎,都会在大自然的包容下消融于无形,那是一种刻入人心的深刻体验,是头脑永远也琢磨不出来的,因而是无价的。当你回来,你或许已不是走之前的你,那些曾让你烦恼至极的问题也都会减少或消失,你会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审视生命和自我,那份心底的安定感,才是踏实和幸福的前提。

是的,放手去追求自我未必会收获成长,但不去追求则一定不会成长——只要你还没有愚蠢到把世故当成熟的地步。

关注我的朋友们知道,我之前的确也曾写过一篇文章反对盲目旅行,的确,盲目的旅游、跟风的去辞职,回来一无所有、一无所得的人一定也是存在的,但即便在那篇文章里我也说,即使是盲目的旅行,也好过那些把全部的可能性都通过头脑扼杀掉的人。那样的人的确不迷茫,因为他们早已被自己头脑中的教条和主观臆断所牢牢控制,他们自我感觉绝对棒棒的,生活一点儿都不迷茫——而只是封闭与枯萎。当我通览那三篇文章,我发现这种看不见自己的真实需求,用头脑强行将自己的真实愿望轧光的虚伪,往往连当事人自己也不知,有时我也在想这种骨子里的虚伪到底是拜何所赐,想不清楚的时候,我便很想借用郭德纲的一句问话来回答这种思维模式:难道你们就不知道,文革已经结束了么?

我知道,这篇文章谈不上什么章法,也是在极短的时间内仓促而成,只因胸中淤积不吐不快,更因下面这个极为简单的事实:

一种是做惯了奴隶,然后用想象去扼杀掉任何逃跑可能性的人;一种是即便最后依旧是奴隶,但至少挣扎过,至少为自己的自由意志真正做过些什么的人——你愿意成为哪种?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

莫把世故当成熟。当你老了的时候,回望逝去的年华,只有那些曾奋不顾身的时刻会依然在你的生命中闪着耀眼的光。而那些敢想不敢为者,终陷牢笼。

一个人旅行,纪念后的忘却

查看大图

一个人旅行,纪念后的忘却我在沱江的木桥上,坐下来,脚够不着沱江的水,在空中乱荡。我旁边不远处的是一对年轻的小情侣,相依而坐,很美好的画面。

这守候千年的小镇,我终于到来了,一个人。

我穿梭在古镇的街头,小巷里。没人知道我是谁,没人知道我从哪里来。我寻找着翠翠,看见了在江边浣纱的阿妹。熙熙攘攘,人流涌动。我并不觉得孤单,只是,如果有个人能够牵着我的手穿过这座古城那会多温暖,多美好。嗯,我承认在这个我不认识一个人的古城里,想你,疯狂的想你。站在桥头我拨通了你的电话,告诉你我看到的美景,遇到的人和事。我说多想和你一起看看,你回答,我帮你看过就好了。

戴着花环,穿着在凤凰买的很民族的裙子,傍晚站在沱江边上玩水。有人叫我阿妹,问我是不是苗家的姑娘,我笑笑摇头。有人在江边上游泳,有小孩,有大人。沱江的水很凉,我站在水里一会就感觉有点受不了。江对面的音乐声很大,这座小城的夜晚有点HIGH,身边的人来来往往,擦肩而过,就再也不会见到了。

凤凰的最后几个小时,我遇到了一个和我穿同样衣服的女孩,这是撞衫的惊喜 .见到的第一眼,我们都觉得很惊讶,那个女孩说这真是难得一遇,必须拍张照片,于是我们合影留念。在买帽子的时候我又遇到了她,我们相视而笑。再见了可爱的女孩,愿你旅途愉快!

一个人的旅行,不是为了纪念,就是为了忘却,我说。

你说,只有纪念了才能忘却。

我独自一个人来到凤凰,寻找一切美丽和感动。像和你一起旅行一样。上火车了告诉你,早晨睁开眼在火车上看见很仙境的画面告诉你,沱江的水很凉很清告诉你,告诉你住在哪一个酒店,找到了那个“卖银的小男孩”,还有人问我是不是导游……我看到的凤凰,你也看到了吗?

旅行结束,你问我玩得开不开心。很开心,真的,我一个也可以很开心。只是我已经纪念了,是不是接下来就要忘却?我说我的梦该醒了。你叹气,说,所以不能让我去旅行。

我们毕竟没有在一起过,我更舍不得你因我而放弃自己的前途,而影响你现在的生活。现在我离开,或许是最好的结局。提起行李,离开这座等候千年的小镇,泪止不住的流下来,但我不悲伤。我一个人可以很好,会照顾好自己,会很好很好的生活。

再见,凤凰!再见,我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