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日记
老地方整理的老人的日记(精选10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老人的日记 篇1
天色已晚了,不知修鞋匠回家了没有。
最终还是决定去看看,于是提着双有些破了的布鞋去街上找修鞋匠。我在街上闹市一旁的小巷里找到了他,他还是把缝补机就那么摆在地上,自己坐一个小板凳,边上散乱着各种修鞋工具。
我走过去,轻叫一声:“胡师傅!”老人抬起头,用手把眼镜向下压了压,看见是我,热情地从边上拿过另一张小凳子摆在我跟前,又开始拿起一双白色的断根高跟鞋修补起来,一边忙着敲敲打打,一边对我说:“小杨,今天客人比较多,先坐会儿吧。”
我也不客气地坐下来,把鞋放在了一边:“今天你老伴来了吗?”我向四处看。“来了,在后边帮我收拾东西呢,帮你修完,我们就收摊了。”修鞋匠认真地用软胶涂抹高跟鞋。我向后看去,看见一个老女人,穿着红色短袖和黑色棉裤,脚上趿着一双蓝色塑料拖鞋——那是修鞋匠的老婆。她见我看她,冲我笑了笑,露出一口有些黄的牙。
“好了,小杨你的鞋呢?”修鞋匠放下白色高跟鞋,趁着问我的空档,拿起地上的烟筒吸两口,吐出烟雾。我赶快把鞋递给他。他便放下烟筒,接过鞋,看了看破损处,随即转身去找修补的布料了。我把修鞋匠的烟筒拿来看,不禁吃了一惊:这不是普通的烟筒,而是一节老竹子做成的,大概用了许多年,筒壁上还有许多被烟熏过的黑斑。
修鞋匠找好布料,看见我在观察烟筒,便笑呵呵地说:“这是老早之前自己做的,可耐用了!买不起香烟就拿这玩意儿过过瘾。”他也不磨蹭,提起一把生锈得厉害的剪子把布料剪了,在鞋上比了比位置,便开始修补。
他把鞋放在支架上,把针轴转过来,然后穿线。而那线却不听话,修鞋匠好几次眯着眼,扶着眼镜都穿不好线。我从修鞋匠那里拿过线头,帮他穿好。“唉,年纪大了不中用了,线也穿不进去了。”他一边叹息着,一边麻利地开始修补。
那机器也及破烂,都是锈铁,且只靠人力的转动带动皮带工作,也不知修鞋匠怎么有那么大的力气转动轮子。他每转一下,针就飞快地下落,“咔哒!咔哒!咔哒!”机器有节奏地工作着,一针一线一个洞,一条条线仿佛把修鞋匠的生命都封锁在这些鞋上了。
很快,我的鞋修好了。“多少钱?”我主动问他。“三块吧!”我递给他五块。他接过去,从腰间黑色的卡包里掏出一卷零钱,一块,五毛。他抽出两张比较新的一块纸币,我接过来。他又把那卷零钱用皮筋仔细扎好,塞进包里。或许是动作太大,包里掉出个手机,砸在地上。我捡起来,扫了一眼那“大哥大”级别的手机,上面的显示屏上有许多裂纹。“啊!坏了!”我惊呼。
他拿去淡淡看一眼,放进包里:“早就是这样的,没有摔坏。”我拿过我的鞋,和他道别。修鞋匠扛着他那些像生命一样宝贵的工具,与他的老伴儿,慢慢走进了小巷。
我看着布鞋上密密的针脚,回家后一试穿,竟还是那么舒适!
老人的日记 篇2
腊月二十八日下午,我随爸爸妈妈来到了爷爷家拜访爷爷奶奶。
刚一踏入爷爷家的大门,就见爷爷在烧火煮饭了,我连忙赶上去对爷爷说:“爷爷,我来帮您洗米吧!”爷爷说:“好。”于是我就用杯子量好米放进锅里,认真地洗着,再用手遮住米把水倒掉只剩下一点,然后将锅放进电饭煲里,接上电源。
等热气上来了,饭就做好了。我又对爷爷说:“我来炒鸡蛋给您下酒吧!您那么辛苦,我好好小孝敬您。”爷爷笑得合不拢嘴。我拿来两个鸡蛋将它敲碎,再滴上一滴醋和三滴料酒,当然不能忘记放盐咯!搅拌均匀后再在锅里放入油,等锅冒油烟了就可以炒鸡蛋了。
滋滋滋……蛋下锅了,蛋像个饼一样圆圆的',我拿起铲子把它们弄碎再炒一下就可以出炉了。
热腾腾的终于烧好了,我看见爷爷美滋滋地吃着我炒的蛋,我的心像乐开了似的开心。
老人的日记 篇3
那位老人,眼神中流露出一种温和、和蔼的感觉,因为年迈,还有几分老年的痴呆,这位年迈的老人,就是我的太姥!
我的太姥在乡下生活,整整有八十八岁了,那历经岁月沧桑的面颊,无比消瘦,那一道道深深地皱纹,便是岁月的见证。那深深陷入眼窝的双眼,有些痴呆的望向远方,仿佛期待着什么的到来,太姥身上仿佛除了骨头,一点儿肉都没有,那微微发抖的'手,不时摸摸我的面颊,她的眼神中流露出对儿时那段美好时光的向往!
当太姥的语气露出对岁月的无奈时,我也阵阵心酸。
太姥吃的很少,只吃一些用水泡过的麻花,却连五块也吃不上。我用洗脚盆给太姥放水洗脚,当我摸到一双干枯的脚时,热泪涌上眼框,给太姥洗脚时,泪水也落入水中,我给太姥洗脚时,太姥非常开心,发出了几声沙哑的笑声,我在乡下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陪太姥,我一直紧握太姥的双手,和太老聊天,我这一天非常听话。
这位老人,可能快要离我远去,但我会永远记住这一位老人。
我这次国庆如果不回去这一趟的话,可能就再也见不到太姥了,可能连太姥长什么样子也忘了。人终有一死,但是好人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我的太姥,不是尽人皆知,但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我的太姥虽然快要离开我,这可能最后一次见面,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她。
这位老人,虽然年迈,却也不失年轻时的风采,这位老人,是一个永远在我心中的老人。
老人的日记 篇4
时事论据:拾荒老人20xx年,有媒体将一位77岁的“拾荒老人”推至我们面前,他在杭州图书馆里读书看报,其中“看书前洗手”、“查阅医书自己医治腿疾”等细节感动了不少网友。20xx年,这位“拾荒老人”因车祸离世,而背后的故事被一一揭开。
老人真名叫韦思浩,是高中退休教师,退休后拿着5600多元的退休金,本可安心养老,却选择拾荒“补贴”生活。原来,他“补贴”的是那些寒门学子。
韦思浩是原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1957级的学生。上世纪80年代,韦思浩曾参与过《汉语大词典》杭大编写组工作,1999年,韦思浩从杭州夏衍中学退休,也是从那一年,韦思浩放弃了他本来轻松的晚年生活,开始他长达十多年的“拾荒”之旅。可世事无常,老人的“拾荒”生活在20xx年11月18日突然终止。据交警介绍,当日,韦思浩在过马路的时候,被一辆出租车撞倒,12月13日,最终抢救无效离世。
韦思浩二女儿韦汀向记者展示父亲的捐赠凭据和证书:浙江省社会团体收费专用票据、浙江省希望工程结对救助报名卡、扶贫公益助学金证书……韦汀说:“他过着最简单的生活,只满足最低生活需求。把大部分收入都用于捐资助学,捐助金额从上世纪90年代的一次三四百元,到现在的三四千元。”除了这些捐赠票据外,还有一张志愿捐献遗体登记表令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老人的爱是多么无私,他的奉献精神是多么彻底。
社会评价20xx年,“拾荒者”韦思浩看书前洗手感动了无数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楼含松评价,他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传统读书人都讲究“爱惜字纸”,可在这个时代,这种精神似乎已慢慢褪去,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读书人“爱书”、“惜书”的精神。20xx年,“教育者”韦思浩“拾荒”的背后更令人感动落泪。“他也是一个有爱心的教育者,他心存大爱,用拾荒的方式来捐资助学,而且以匿名的方式,默默地做着他的善事。”楼含松说,“韦思浩老人走了,但他的精神,不应就此逝去。”
老人的日记 篇5
今天早上,我和妈妈很早就来到了汽车站。今天是孩子和姐姐的小家伙一岁多的.时候。
太糟糕了。我们来得很早,但还没看到公共汽车。我们过去常常一两分钟就来。现在已经十多分钟了。你怎么还没来?过了一会儿,车终于到了,但是没有标明是哪辆车,我问司机。那是7路公共汽车。我扔硬币,坐在椅子上。在下一站,挤满了年轻人。车上已经坐满了人。到了下一站,一些老人上来了,我一开始也不想给他们让座。然而,我旁边打电话的叔叔提出让座。老妇人走上小台阶时,差点摔倒。我的同情心越来越大,就把座位让给了后面来的一个老人,他谢我。我心中充满喜悦。
我当时好开心。
老人的日记 篇6
尊老爱幼,尊敬长辈是我国优良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少先队员务必做到的.一点。所以我们务必要尊敬长辈。
记得有一次,我做错了一件事,爸爸严厉的批评了我,我认真的听着爸爸说的话,明白了我到底错在了哪里。
平时,我放学回家后,我会先向长辈问声好。接电话时,我会先说:“你好,请问你是谁?”爸爸妈妈下班后,我会给他们倒杯热茶,请他们坐下,给他们按摩按摩。
要是我去外地旅游,到达目的地后,我会先打个电话,向家人报个平安,避免让家人当心。
我相信只要我们人人都能做到尊老爱幼,尊敬长辈,社会必须会变得更加和谐。
老人的日记 篇7
又是一年冬天,洁白而纯洁的雪花从天上轻轻飘落下来,不知不觉,他又走到了那条路上。“卖萝卜喽,卖萝卜喽!”忽然背后传来一阵叫卖声,他抖了一下,缓缓转过身,陷入了深深的回忆。
他叫张明,事情发生在那年冬天。天色将晚,鹅毛般的大雪从天上飘下来,落到树枝上,落到马路上,落到了独自放学回家的张明头上。
“卖萝卜喽,卖萝卜,自个儿种的,不打农药!”在车水马龙之中,张明看到一个头发苍白,衣衫褴褛的老头,正骑着三轮车叫卖,于是张明走了过去。“多少钱?”张明看了看下着大雪的天空急切地问。“二十,二十!”那老头不急不慌地回答。张明从兜里掏出一张百元大钞就跑了。
张明拎着萝卜一路小跑终于跑到了单元门口。他刚要打开门,想起了忘让老人找钱。豆大的汗珠从他头上滚滚而下,想到:“这可怎么办呀!我的赶紧回去,可是……那老人一定会据为己有的……算了,别白跑一趟了,别再浪费时间了!”
就在此时,一个身影从他身后一闪而过,他猛地转过身,看到了一个疲倦不堪,浑身湿透了的老头正冲着他笑,“嘿,这个粗心的小鬼头!”那老人喘着粗气,呼哧呵哧地说:“你不认识我啦,你的钱忘拿啦!”张明先是愣了半晌,然后感激地对老人说:“谢谢您!”
柔和的灯光洒在大地上,一切都是那么亲切,那么温暖,那么美好!
老人的日记 篇8
九月九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九九的谐音是“久久”,象征着长寿和永久,所以我国把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所以,在重阳节,我和妈妈回到姥姥家过节。
现在的老人吃喝不愁,他们更需要的是儿女的陪伴。我的太姥今年八十多了,和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她最疼的人就是我,经常独自坐在窗边眺望,盼望我的到来;也会经常给我打电话,翻来覆去的只是重复一些“天冷了要多穿衣服”之类的话,听得我耳朵都快起茧子了,我小时候不懂事,常常还没等她把话说完,就不耐烦地跑开了,现在想想,真是不应该。
今天我决定好好陪太姥聊天,让她和我说个够。我和太姥坐在沙发上,像小时候那样依偎在一起,我拉起太姥的手仔细端详,这双布满老年斑的枯瘦的手,上面的青筋像蚯蚓一样突起,我突然有些鼻酸,这双手,曾经抚养了我的姥姥,带大了妈妈,又在我小的时候拍着我睡觉,牵着我的小手到公园玩。
如今,我长得比太姥都高了,我把太姥这双布满岁月痕迹的手,紧紧地握在手心,听太姥讲述我小时候的故事,尽管内容太姥已经重复了无数遍,我还是像第一次听那样哄太姥开心,太姥很高兴,脸上的皱纹仿佛都舒展开了。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其实,孝敬老人有时就这么简单,不需要太多物质的东西,不需要多么甜蜜的话语,就像现在这样静静地陪着她,陪她聊聊天,听她讲述重复了千百次的话语……
老人的日记 篇9
秋风赴拂过我的脸庞,存留下丝丝微凉,落叶在空中盘旋,划出道道美丽的弧线。夕阳下,您的身影是那么的弱小,可是,在我的'心中,您确是我爱与坚强的后盾。 还记得小时候,我常常会跟着您到田地里。您在忙您的农活,而我就坐在田埂上望着您。那时的您,背影挺直,身材高大,在我的眼中,您总是那么能干。
傍晚时分,一老一少拖着长长的身影,在夕阳的陪伴下手拉着手走在回家的小路上。此刻的我,感到您的背影,是那么的厚实,温馨。 随着时间的渐渐流逝,您的身影变得不再那么高大。头发花白了,走路发颤了,挺直的身躯也在生活的重压下,变得瘦小佝偻了。可是您的背影却依然穿梭在家里的各个角落。 厨房里,传出屡屡香味,我跑到厨房,想看看您在怎么做饭,却被浓烈的油烟呛得直流眼泪,您却似乎习以为常。当我问您不会很呛吗时,您还笑着说:“没事,没事。”
可我分明看到您眼中充满了浑浊的泪水。看着您在烟雾中日渐弯曲的背影,我的心中一种莫名的心疼悠然升起。也许,操劳家务在您心中算不得什么,但留给我的是您那渐渐弱小的背影。 假期里回到家中,我看到您仍然像陀螺一样在不停的忙碌着,喂猪、喂鸡,做饭、洗衣……为全家人操持一切。我默默地站在您的背后跟着您,我不想打断一位老人对晚辈拳拳的爱意。我只能悄悄地在您的背后跟着您为您打下手。
这时,我感到,您的背影里只充满了爱。 时间在不经意间溜走,而岁月也爬上您的身体,让您变得衰老,让您本来健康的身体开始生病,但您的背影却永远不会改变,它永远是那么熟悉,那么温暖,那么让我心疼而又眷恋。 闭上双眼,脑海里浮现出一幅迷人的画面:在乡间小路上,您在缓缓行走行走着,夕阳映射在您的身上,为您包上了一层金色的光彩,使您的背影显得那么高大,那么神圣。 您不是别人,您就是我最最亲爱的奶奶。 奶奶,您的背影在我的心中永远是最美的……
老人的日记 篇10
坐在窗前,听着电视上因为送医不及时而失去生命的故事,我情不自禁埋怨:“时间真残酷!多给人一分一秒都不行。”
正在这时,我面前出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我疑惑不解的问:“你是谁?为什么在我家里?”他沉默不语,只是静静地望着我。我看到他身上有只钟表,滴滴答答响着。“您不会是时间老人吧?”我惊讶地问。“对啊!我就是时间老人。”他用他那温暖的'手抚摸着我的头,继续说道:“孩子,时间在任何时候都是不会复返的。只要你好好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生活会过得很美好。这不是残酷,而是公平。
正是因为我公平,才不会多给哪个人一分一秒啊!”“那您真吝色!”时间老人不紧不慢地说:“今天需要做的事托到明天,明天又拖到后天;幻想着明天,怀念着昨天,却不努力过好今天,终将一事无成。所以你应该和时间赛跑,而不是在这抱怨!”说完,时间老人便腾云驾雾般消失了。
我茅塞顿开,心里也不再纠结了。我要多做些有价值的事,让明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