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休息的文章

2022/12/28经典文章

关于休息的文章(精选10篇)

快乐是一种心境

文/陌上花

那些日子,因为眼睛偶染小疾,所以,除了休息,什么也干不了。于是,心情也跟着染上了莫名的郁闷。我整天整天地慵坐于窗前,独眼望窗外那日渐斑驳的容颜。

那天清晨,我郁郁地躺在床上,睡不着也不想起来。

他说:“这个双休日,我们休息,我带你出去走走吧。”

“不,我不出去,我不愿意别人看到一只眼睛被纱布紧紧蒙住的病态的我。”

他笑了,笑我单薄的胸腔里居然还匿着个小小的虚荣心。我不知道这算不算作虚荣心在作崇,我只是希望,希望站在人群中的我永远都是充满活力的。更何况,这样子出去,熟识的人见了一定会嘘寒问暖的,那样我就少不了要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与人听,好麻烦的,我最怕这个。

他拗不过我,只好作罢。却搬过椅子,坐在我的身边,一本正经地念起小说来。

儿子笑弯了腰,“爸爸的普通话实在是标准得可以!”

我也忍俊不禁,笑着求他打住。他反而神气活现起来,扮着男主人公的模样儿,煽情地诵读着内心独白。

儿子大叫着肉麻死了,跑过来抢书。我咯咯地笑出了声。见我笑得如许开心,他们高兴异常。儿子坐到我的面前,一本正经地说:“老妈,你可真是咱们家的太阳啊,你的笑声永远都是最具感染力的……”

我这才察觉,原来近日自己郁闷的情绪正悄然影响着他们,我好内疚。其实。我没理由不开心的。难得今天他休息,一家人真该出去走走,换换心情啊。于是,我建议去天鹅湖畔玩玩。爷俩高兴得欢呼雀跃。

秋初的阳光依然灿烂如夏。合欢花早已凋谢,只剩下满树欲滴的翠绿,却是一样的写意。一路的斑澜,一路的缤纷,蓦然间,让我有种别样的感念:秋韵丝毫不逊色于夏律。我不由得感慨:自然造化真是奇妙,一切总在悄然间酝酿,等到你睁大眼睛的时候,你所看到的早已是另一番天地,你所领略到的也早已是另一种风情。

最爽的不是秋风,而是那明朗如镜的天空,那么蓝,蓝得剔透,眨眨眼,仿佛能看穿天那边的景致。我的胸襟不由得跟着开阔起来。

最美的也不是花朵,而是那错落参差的树木,小巧玲珑的,婀娜婆娑的,伟岸挺拔的;树叶不似夏日里千篇一律的葱郁,油绿的,澄碧的,鹅黄的,也还有绒白的,更是眩目。

走在草地上,脚下丝丝作响,耳边则不断传来风吹叶儿的沙沙声,我的心中不由得升起了一种安宁明澈的感觉。而童年所有的与伙伴们在秋日的野地里追逐嬉戏的记忆,此刻都和眼前的柔美安静交错重叠在了一起。

天鹅湖畔,实在热闹得很,天鹅尚未回归,垂钓者倒是接踵而至。游玩了一会儿,大概因为眼睛的关系,我感觉有些疲惫,于是选择湖畔一处清静阴凉的地方坐下休息。他们爷俩则迫不及待地融入了垂钓者的行列。

环视湖畔四周,一切都是那么的静谧,一切都是那么的清丽,除了垂钓者偶尔兴奋的欢呼声以及海鸟时断时续的鸣叫声,再也听不见其他的嘈杂声了。最是一处修身养性的好地儿。

湖水清可见底,本是平静的湖面,却被一阵调皮的风儿吹皱,小鱼儿便趁机在那漾开来的圈圈涟漪中舞蹈;海鸟很是好客,轻捷的身影儿忽而在我的头顶盘旋,忽而在我的眼前翻飞。面水而坐的感觉真好,湖水盈盈,我心卿卿。

参禅的人只知道“面壁”,岂知“面水”更好?水似柔而刚,似无而有,不落形迹而又容纳万象。

纵目远处黛青的山影、山前丛生的花树,以及它们在水里完全对称的倒影,我不禁忆起曾经在老师家看过的一幅与眼前景致极为相似的水粉画。于是,我的思绪一如眼前的白鸟,在青山碧水间任意东西,哪儿还有余地去承载生命中的无助与迷茫呢?

就在这一瞬间,我的心底再一次涌起了去流浪的欲望,不是因为郁闷,而是当我用心去体会的时候,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世界的可爱。此刻,我的心灵是如许的宁静,由此也感受到,岁月是这么的清幽,生活是这么的充实。于是,我的心儿便平添了几分快乐。我想起明代《菜根谭》里的一句格言:“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

是的,人遭遇不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此对春华秋实视而不见,永远失去了快乐的心境,正如人生旅途上,购买了车票付出了代价,却忘记了领略一路之上美丽的风景一样。

我们步履蹒跚地从岁月中走来,我们跋过千山涉过万水,我们被苦水浸过被火焰烧过,我们一定会在心底积淀了许许多多发自肺腑的真爱与感激。这份情感足可以使我们在任何一种情况下,都不会失去那份快乐如雨后清晨般的心境。

累了,只想休息一会儿

文/冰封回忆

我累了,我只想休息,躺在那硬板板的铁床上面,很想回到那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中,那样的自由自在。

如今,自己的幼稚,自己的无知,自己那所谓廉价的喜欢,已让自己木有勇气去面对前面的路。不想,不敢回头看那如今已变成凹凸不齐的路面。以成了定局,也不会奢望能得到些什么,安安静静的放下手中的一切

写在便条上的爱

很早,他就和她同厂,他是三班倒的工作,她也是,一个月里,只有几天能轮在一个时间段上休息。刚结婚,厂里没房,住的是集体宿舍极小的房子,卫生间、厨房都是公用的。

他早上8点半下班,她8点已经去上班,回到家,桌子上有一张便条:馒头在锅里,趁热吃,抓紧时间休息。下面落的是她的大名。揭开锅盖,馒头还热着。

下午6点半,她下班,他已经走了,桌子上的老地方又有一张便条:晚餐是大饼和粥,还有一碟腐乳,一定要吃完,我去菜市场买菜了。后面是他的姓名。一个钟头后,他回来了,手里拎着蔫蔫的蔬菜。“很便宜”。他说完,急匆匆穿上那件靛蓝色的劳动工作服上班去了。这一天,见面只有两分钟。

添了三个孩子,终于分到一套带厨房的一室一厅,卫生间和洗涮的水龙头仍是公用的,很满足了。仍是三班倒的工作,孩子是大的带小的,她早上8点半下班,他怕孩子们把便条拿来折纸飞机,于是把便条留在碗柜顶上:锅里有煮好的甜酒粑,吃了就休息。我已给大娃说好,让他带弟弟妹妹出去玩。大娃是他们的大孩子。

下午6点半,他下班,饭桌上只有二娃、三娃在等他。他知道,她一定是趁菜市收摊去买廉价的菜。果真,一会儿大娃抱着一堆蔬菜,还有几只小鸡回来,说妈妈上班去了,大娃拿出妈妈用一张报纸边匆匆写就的便条:这是几只母鸡娃,养大后,就可以少买鸡蛋了。落款仍是她的大名。

一晃,孩子们都长大成家了,他和她几十年的三班倒,也终于到了尽头。退休后的生活,倒是可以天天见面,但却更忙了,因为添了三个孙子。一早,她和一堆老大妈们去锻炼身体,回来时做早餐,把孙子送往学校去上课,接着去赶早市买最新鲜的蔬菜。他醒来,冰箱上有张便条:高压锅里有鸡血粥,听说可以治肺病,你多吃点。他很听话地喝完了鸡血粥,然后留张便条,就慢慢逛到花鸟市场。她回来,习惯地看一眼冰箱,上面有张条:我逛花市去,中午晚点回来,你先吃,别等我。果真,下午1点,他才逛回来。从乡下郎中那里买了些治她关节炎的草根根……

秋冬之季,他去菜市场时发脑溢血而逝,非常突然。一辈子,他走哪里都要留张便条,这一次,他却没有先告诉她一声。四天四夜,她都想不通,第5天,家里人来喊她吃饭,却发现,她睡在床上已仙逝了。

在他们老式的衣柜里,满满一大袋的便条,什么样的纸张,什么样的形状都有,淡淡的,都是些琐事,一张张看完,让人泪流满面。

可以慢,但不能停

文/一个人的雪域

小时候帮妈妈干农活时,常常想要偷懒,刚刚干不多时就哀求妈妈让我多休息一下再干,大多数情况下,我的要求都会得到满足,我猜也许是妈妈怜惜我还小不忍心让我跟着她一起操劳和吃苦太多吧。事实上,只要一停下手里的工作,只要一放松自己,只要小屁股一挨着舒服的小板凳或者是亲切的黄土地,那怕只是短短三五分钟,再起来重新做刚才的农活,你便会觉得很不想继续,莫名地会感到有些疲倦。而如果在持续的两三个小时内,你没有彻底放下手中的工作去休息,那么一整个晌午或者下午的劳动也不会觉得太累或者太心烦。恰恰是给了你彻底休息的中间时间,才使你感到更加疲惫和厌倦。渐渐长大,开始慢慢懂事,更加体会到做农民的不容易,所以常常一上午或者一下午都不会彻底休息,而是慢慢地进行着手里的工作,反而在临近收工的时候意犹未尽,不想离开田地。

上了大学之后,遇见了好几位很喜欢的老师。教我们《财务管理》的张开翼老师说:“懂得了那么多人生道理却仍然过不好人生。这人生的步子该迈多大呢?嗯,只要它迈就行。”老师说譬如跑步,只要你不停地跑,哪怕再慢,也终会有到达终点的那一刻;但是如果你中途停下来休息了一下,想再次接起来跑步,就很难了;要知道人都是有惰性的,有些事也没有那么难,坚持一下就做到了。听着老师的话,我想起了小时候做农活的体验,也明白了自己生活的节奏和步伐该如何调整才会达到最佳效益。

在《龟兔赛跑》那个古老的童话故事中,擅长长跑的兔子最终还是输给了最不起眼的乌龟。那是因为兔子虽有长跑优势,可是它中途休息了,而且是彻底地休息,所以再次跑起来便需要更大的毅力才能说服自己从舒适的睡梦中爬起来继续跑步;而乌龟跑步虽慢,却不曾止息,一点一滴的累积,终于到达了终点。有人说:“爬上金字塔顶端的,除了雄鹰,还有蜗牛”如果把金字塔比作梦想的殿堂,那么除了最有天赋异禀的人可以轻而易举地到达之外,还有那些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人也会最终站在顶端。而生活中的我们其实都只是平凡的大多数,没有什么特别的天赋足够支撑自己轻松到达彼岸,所以如果真的还想要成为梦想中的那个更好的你,除了坚持之外,别无选择。

也许你想要的未来还很遥远,不要想太多,只需从现在开始着手,哪怕你今天只写了一二百字,也算是对喜欢文字的心灵一个交待;纵然没有灵感的你只随手画了几笔在画纸上,那至少你还拿起了画笔;没有一件事情是一蹴而就的,付出了多少就收获多少,这是属于世界的能量守恒定律。远方很遥远,不怕没梦想,就怕你一直在梦里,从未曾迈开脚步。当你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告诉自己:可以慢,但不可以停。

安静

文/巴黎的夏天你抱住了我

看了几部狠搞笑的动作片,笑到肚子疼嘞!呵呵……

其实有时候想想,觉得这人真特么够纠结的,明明想这样又不想这样,有这个必要么,没有,可是又为什么特么的特烦捏,不知道,一直在想,到底怎么样自己才会做到真正的安静,从心底里安静,一刻都没有过,安静真的好难好难

常常对自己说,茜 你需要安静,安静,懂么,呵呵 往往越说安静越不安静,也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自己变成了这样,一个人的时候总是不停的在吹眠自己,你需要安静,需要安静

安静好难的,真的好难得,往往嘴巴说的好简单,可是真正的做到确不是那么的简单,我到底在想什么,思维一片混乱,混乱

真的,我快神经崩溃嘞

噢,天啦,我需要的安静,安静

想想想,都特么的在想些什么,脑子里一片混乱,乱的分不清你我她了,谁知道,我究竟怎么了,怎么了

我想,也许是最近工作太累了,我需要好好的休息一段时间

需要好好的休息一段时间,安静

我需要的安静

得找个安静的地方安安静静的休息一段时间,安安静静的休息一段时间

割山芼,母爱在流淌

文/林江文

山芼,以天女撒花般遍布故乡大大小小的山。无论山坡、山腰和山顶,都有它们茂盛的痕迹。青青的山的外衣,主要由它们打扮而成。一棵又一棵的山芼,一针又一针地编织了群山的青绿色长袖毛衣,团团簇簇地拥挤在一起。从远处上看,它们宛如青翠的绸缎,一片生机盎然,给了山热情,增添了山的胸怀。无比的吸引力,惹得村民们频繁光顾。它们欢迎淳朴的山村人去割芼砍树。小时候,山芼,作为日常生活的燃料之一,成为许多家庭不可分割的纽带。

母亲是一位乡村里勇猛的妇女。割芼是她生活中必需的一件常有的事情。出发前,母亲把"弯刀"在磨石上推进和后退。她用力轻巧,适宜灵活。磨好"弯刀"以后,一把锋利的"弯刀"刀刃发白,几乎吹毛立断,呈现在母亲满意的眼前。

母亲拿上了一支常备的"芼担".它中间粗圆,两头顺势越来越尖,是一支漂亮和特别的扁担。母亲又取出了"钩绳".一个Y字形的树杈。两只斜枝的一端系上一条手指粗的绳子。她把"钩绳"弄好,套在"芼担"的一边上,扛在肩上,鼓足勇气,痛下决心,沿着蜿蜒的山岭,上坡下坡,在自己认为理想的地方放下工具,左手握紧"弯刀",开始了割山芼的劳动。

母亲的手没有细嫩的皮肤,手掌厚厚的,结了不少的茧花。这样的手,在当时的农村里,是普遍存在的。它是生活磨练出来的产物,也是勤劳俭朴、适者生存的结晶。母亲的手不怕任何的荆棘。母亲的右手一把扫向山芼,左手用"弯刀"不停地用力砍断它们。一把又一把的山芼排列在一边。反复的动作,把一棵棵茁壮成长的山芼在底部割断,一簇接着一簇,直至山芼躺成一排。

割山芼是一件苦活。它需要艰苦、持续和长时间的工作,节奏快速,效率低下,需要人工不停地操劳着。有时,母亲实在是太累了,就喝点水,休息一会儿;有时,一片山芼,母亲一气呵成地割完。只是,母亲已经是汗流浃背,手上、腰部、腋窝和背部等全身都是汗。明显看得出来,额头上布满了黄豆大小的汗珠,流到脸上,流到地上。割山芼的体力劳动辛苦、不易和繁杂。

几排山芼割下来,母亲也不由得气喘吁吁,望着炎热的太阳,承受火球般令人不得不低头的滚烫。有时,风吹过,山草一浪又一浪在翻腾,凉爽也迎头吹向母亲,一阵舒服沁人心脾,透入肺腑,全身透气。

割完山芼后,母亲把两条"钩绳"展开。它们就像两条蛇伸直身子伏在地上。山芼一堆又一堆累积起来。母亲熟练、手巧和麻利地把绳子钩住树杈,一脚站在地上,一脚顶住山芼堆,把绳子用尽全力拉紧,几次以后,山芼就紧凑地缩成结实的一捆,并系好绳索。同样的手续,同样的步骤,母亲又把另外一堆拉紧成捆,系好。这样,一担山芼就算完成了。

母亲把"芼担"尖尖的一端插进山芼里,并用力往里面转动,"芼担"就插进适宜的一截,扎好了,母亲就用肩膀扛起扎好的山芼,用背负着,尽可能不浪费力气,一次性扎进另外一捆山芼里。这样,一担不易的收获就摆在了辛苦的母亲面前。母亲把水壶、面巾和"弯刀"放好,一段累人的活儿总算完成了一半。

接下来,母亲就得用挑了无数次担子的肩膀挑起分量不轻的一大担山芼,把山芼挑回家。母亲克服了路途遥远,翻山越岭,在坚韧不拔中不消极,不怕累。一张脸孔由于用力渐渐地变得通红,肩挑而走。一路上,母亲顶不住了,就只好停下来休息一会儿。等休息够了,才弯下双脚,吃力地把一重担山芼扛起来,有时甚至踉跄了几步,才勉强站稳了脚。然后,母亲咬紧牙关,戴着太阳,克服种种困难,非常不容易地把手割的山芼挑到家门口。

放下来之不易的山芼,母亲像打了一场苦战,胜利地露出了舒心的脸色。她通常喝了点水,擦擦汗水,喘几口气,在走廊上略作片刻的休息,她才把"芼担"拔出来,放在地面上,又把钩绳打开。活结一拉,就松了。天气晴朗时,母亲把山芼一排又一排铺好,放在门口庭晒太阳。晒得差不多干了,我们就拿进厨房放进灶里燃烧,煮出供温饱的饭菜,解决一家人的一日三餐。

有时,母亲在山上割好一担担的山芼,就直接放在山里晾晒,等两三天后,才进山挑回较轻的一担担山芼。这样,母亲可以节省力气,较轻松地挑山芼回家,直接放在走廊上,不必担心风雨,可供一些时日的燃料了。

我曾经与母亲一起割过山芼。刚开始,细嫩的手怕刺痛,有时甚至割伤皮肤,流出血来。母亲只好心疼地让我坐在树荫下休息、乘凉。母亲累死累活地割好山芼,做成两担。我的一担自然小得多。只是,我还是没有足够的干劲,坚强的意志,接连休息了好几回。母亲帮我挑了好几程路,我才勉勉强强地挑回家。

到家后,摸着发疼的肩膀,我不由地抱怨着。母亲一看,我的两个肩膀都红红的。那天晚上,我累得早早就熟睡了。第二天肩膀疼得更是厉害。作为乡村里的孩子,我有亲爱的母亲照顾着,呵护着,疼爱着。以至于现在我还不能胜任农村的杂活。幸好,在母亲的教育和督促下,我考上了大学,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母亲和父亲,用艰辛的劳动维护着一个家。因为母亲的坚强撑起了家的天地,养育了三个孩子。她用神圣的爱意宁可自己受苦,也不愿委屈了我们。在各种各样的艰辛里,都有母亲的影子。而在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在吃不完的丰盛的饭菜里,在优美的家里,却竟然没有了母亲的言语。母亲,她竟然难分难舍地走了。她割山芼的身影那样鲜活地留在我的生活里。现在,母亲割山芼后抚摸我的头的慈爱还在心里荡漾、留存。在儿的眼睛里,噙着泪水,仿佛还见到了母亲辛苦割山芼的汗水在流淌,一滴一滴地流淌,流淌在我的心里。

歇处

文/许厚全

苏东坡寓居惠州时,某日在松风亭下散步,感觉疲乏,想到亭中休息。可亭子还远在林子那头呢,东坡有些发愁。但他思索一会儿,突然开悟:此地就可休息啊!一时,心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许多人就这样给自己设置一个虚妄的目标,并为此疲于奔命。想开了,就放下了!

內心的角落

文/gnihton

不敢说今天是个了断,因为说过太多次了断的话了。

无聊累了要找个事情解解乏,那就看点挑战主持人之类的节目,或者听听歌,或者看看小说,或者看看收藏,或者打打游戏也可以。虽然转移注意力不能治本,但是起码可以治标啊。以前就是太希望治本了,缺输的很惨,很可怜。

还是那两件最重要的东西,第一就是身体,要每天都有充足的时间来锻链身体,这个任务完不成,其他的就别想了。第二就是休息,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至少保证7个半,或者为了让自己更严格一点,规定8小时。

放机长是大事,自己要努力了,很多时候都把业余时间不用到自己大职业上,觉得怕自己累,觉得要让自己休息。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自己累不累,是等到自己累了之後才能知道的。

好了,不怪自己了,我要勇於承担过去的一切,虽然给了我痛苦,但是也磨练了心智。

也许缺少了知己,也许少了让自己的雄心壮志实现的那片天地。其实所有的大事都是从小事点点滴滴做起的。

有些事情,你仔细想了,不会有结果,就不必要自寻烦恼去想了。把精力用在一些你能够有所改变有所成就的地方吧,因为人生本来就很短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也许就是老天安排的每个人的位置吧。

好了,休息一下吧,晚上还要飞。

不再留长发

文/胡正美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他不修边幅:头发长长的、胡须长长的、指甲长长的……于是,就有人这样或那样地猜测说:“他失恋了”“他失业了”“他在追求潮流”……

可现在,他是完全不同的一个人:每天早上起床,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的;每隔两三天,他就要洗一次头;每隔一两个月,他就要进一次理发店……变得精神起来。这时,有人又这样或那样地说:“他找到了心仪的女人”“他成为了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他的心智已经成熟了”……

面对这些言论,他只是笑笑,因为所有的这些,都不是让他改变的原因,他之所以发生这样的改变,还在于有一次陪同父亲赶场遭遇到的尴尬场景。

那是在他二十岁的时候,一天,他陪同父亲到离家三四十公里远的集市去卖牛。由于那时的交通不方便,即使路程很远,也只得步行,花上两三个小时的时间。按照他母亲的话说:“多一个人多一分安全。”无疑,他充当保护父亲的角色。再说了,这一路段也经常发生抢劫。这些,我们暂且不论,倒是来说一下他们走了将近两个小时的路程后,饥饿所带来的疲惫感,让他们不得不作短暂的休息。本来,休息就休息呗,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只是,在休息的过程中,一件不愉快且尴尬的事情发生了,只见迎面走来两三个上了年纪的中年人,他们之中的一个说:“两位‘公公’(指爷爷),休息啊!”他尴尬极了,脸红红的。偷眼看父亲,也见父亲的脸色不怎么好看。待他们走后,他以为会挨父亲的一顿责骂,却不曾想,父亲只是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又继续赶路了。

从那以后,他开始坚持每天早上起床后都洗漱一番,更不会忘记剃掉胡须,头发已不再留了,指甲也经常修剪……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连父母亲都感到不可思议。他在心里早已种下一个信念:只要父母亲还在世一天,就不会再留胡须、留长发、留指甲……因为这一声“公公”,无论是从认识的人的口里发出来,还是从不认识的人的口里发出来,他都承受不起——他永远是父亲的儿子。

写在便条上的爱

文/佚名

很早,他就和她同厂,他是三班倒的工作,她也是,一个月里,只有几天能轮在一个时间段上休息。刚结婚,厂里没房,住的是集体宿舍极小的房子,卫生间、厨房都是公用的。

他早上8点半下班,她8点已经去上班,回到家,桌子上有一张便条:馒头在锅里,趁热吃,抓紧时间休息。下面落的是她的大名。揭开锅盖,馒头还热着。

下午6点半,她下班,他已经走了,桌子上的老地方又有一张便条:晚餐是大饼和粥,还有一碟腐乳,一定要吃完,我去菜市场买菜了。后面是他的姓名。一个钟头后,他回来了,手里拎着蔫蔫的蔬菜。“很便宜”。他说完,急匆匆穿上那件靛蓝色的劳动工作服上班去了。这一天,见面只有两分钟。

添了三个孩子,终于分到一套带厨房的一室一厅,卫生间和洗涮的水龙头仍是公用的,很满足了。仍是三班倒的工作,孩子是大的带小的,她早上8点半下班,他怕孩子们把便条拿来折纸飞机,于是把便条留在碗柜顶上:锅里有煮好的甜酒粑,吃了就休息。我已给大娃说好,让他带弟弟妹妹出去玩。大娃是他们的大孩子。

下午6点半,他下班,饭桌上只有二娃、三娃在等他。他知道,她一定是趁菜市收摊去买廉价的菜。果真,一会儿大娃抱着一堆蔬菜,还有几只小鸡回来,说妈妈上班去了,大娃拿出妈妈用一张报纸边匆匆写就的便条:这是几只母鸡娃,养大后,就可以少买鸡蛋了。落款仍是她的大名。

一晃,孩子们都长大成家了,他和她几十年的三班倒,也终于到了尽头。退休后的生活,倒是可以天天见面,但却更忙了,因为添了三个孙子。一早,她和一堆老大妈们去锻炼身体,回来时做早餐,把孙子送往学校去上课,接着去赶早市买最新鲜的蔬菜。他醒来,冰箱上有张便条:高压锅里有鸡血粥,听说可以治肺病,你多吃点。他很听话地喝完了鸡血粥,然后留张便条,就慢慢逛到花鸟市场。她回来,习惯地看一眼冰箱,上面有张条:我逛花市去,中午晚点回来,你先吃,别等我。果真,下午1点,他才逛回来。从乡下郎中那里买了些治她关节炎的草根根……

秋冬之季,他去菜市场时发脑溢血而逝,非常突然。一辈子,他走哪里都要留张便条,这一次,他却没有先告诉她一声。四天四夜,她都想不通,第5天,家里人来喊她吃饭,却发现,她睡在床上已仙逝了。

在他们老式的衣柜里,满满一大袋的便条,什么样的纸张,什么样的形状都有,淡淡的,都是些琐事,一张张看完,让人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