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日记大全 > 正文

呼兰河传四年级读后感

2024/04/02日记大全

老地方整理的呼兰河传四年级读后感(精选4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呼兰河传四年级读后感 篇1

小说中的大部份人物毫无人性,叙述惨烈、残酷。遮避在我们生活周围的事情太多,我们往往看不到太多的真相,萧红让我们没有遮避地直接进入生活,不掩饰也不修饰在她看来自然的、有生命的东西——它们构成文学的审美对象。

萧红在一篇文章中曾写道:这是凶残的世界,失去了人性的世界,用暴力毁灭了它吧!毁灭了这些失去了人性的东西!(《同命运的小鱼》)。这失去了的人性,我们在萧红的作品中俯拾皆是。

人性的冷漠。王寡妇的独子掉河淹死了,她自此疯了,但疯了还忘不了自己的悲哀,隔三差五的哭一场,但哭完仍得回家吃饭、睡觉、卖豆芽菜。人们虽对她有恻隐之心,不过为时甚短罢了,不久就把这事忘记了,偶尔还有人偷她的菜,但她还是平平静静的活着;造纸房里,私生子被活饿死,因为是初生的孩子,算不了什么,也就不说他了;狗在咬一个讨饭的,主人问咬什么?仆人答:咬一个讨饭的说完了也就完了,可见这讨饭的活着是一钱不值了。

作者笔下呼兰河的人性是麻木的人性人活着是为饭穿衣。人死了就完了。人性的冷漠,在作品中成为一种正常的存在状态。人生的麻木活着是无望的,生老病死只是人们逆来顺受的事情,人们只好把希望寄托在为鬼神所做的事上如:跳大神、放河灯、娘娘庙大会等。

呼兰河传四年级读后感 篇2

呼兰河,多美的名字!却是一个人吃人的小城。

整部小说的思想内容围绕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小城的风土人情,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老百姓平凡、琐碎、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得过且过、平庸愚昧的精神状态。黑暗、冷漠,除了这些词,我再也不知该用哪些词来形容了,在那座城,可怕的不是鬼怪,不是战争,而是生活在自己身边的那群人。

而《呼兰河传》中最值得啧啧称赞的是那洗炼精简、毫无刻意雕饰痕迹的语言。这或许也是我喜欢读现代中国文学的原因吧。这段时期的作品,语言通俗易懂,毫不晦涩,特别是能融入一些俗语和口语,让人觉得亲切、真实而熟悉,自然也增加了语言的临摹功能,将人物、事件、景物描写得生动形象。

小说在结构上也是别出心裁的,其安排脱掉了小说创作的俗套子,采取了由面到点的结构形式。作者先从整体上把握呼兰河小城,以及小城里的人和事,使读者对于背景有一个直观明朗的感觉,然后再将笔触集中到一些典型人物的身上以及在他们身边发生的故事。这样的艺术手法会渐渐地将读者带入小城中,去看、去想、去悟。

猜你喜欢1:中秋节四年级日记300字

今天是中秋节,盼了几天的日子终于来到了。我早就计划好了,先和同学一起去爬山,晚上回家赏月、吃月饼。要把这一天过得丰富多彩。

早晨我匆匆和爸爸出发了,我们的目的地是白虎涧景区。在那里,我和同学们聚集在一起,兴奋地说笑着,议论着眼前高大的山。这座山可真雄伟,远远望去山头仿佛顶到了天上的白云,看着脚都发软了。开始爬山了,我和爸爸迈着飞快的步子向上攀登,可是走着走着,脚就像灌了铅似的,几乎走不动了。这时候,爸爸指着远处绿色的植物说:“看酸枣树!”我第一次见到,于是提议去摘酸枣。我们走到酸枣树下,只见上面结了很多酸枣,有的红彤彤的,有的半红半绿,还有的是全绿的,那是没熟透的。我尝了爸爸摘下来的酸枣,酸中带着微微的甜味,好吃极了。我们决定多采些酸枣提前下山,和同学们一起去吃农家饭。吃着香喷喷的饭,刚才的疲劳都忘记了。

晚上回到家里,妈妈已经准备好了月饼和水果。虽然,今晚月亮没有露出美丽的笑脸,但我们全家一起有说有笑地吃着月饼,开心极了。听爸爸说,很多人不能在中秋节和家人团圆,我更觉得自己很幸福。

猜你喜欢2:四年级的日记300字

大连秋天的海边是一望无际的蓝色,嬉戏的海鸥不时掠过波光鳞鳞的水面,水天一色的远方,夕阳披挂着艳丽的霓裳。迎着潮湿的海风,倾听浪涛涌向自己的声响,这时你想张开双臂去拥抱、想插上翅膀去飞翔。秋风能吹落花红叶绿,但大海却魅力依旧,为你呈现活力。

著名的滨海路依山傍海绵延不断,这条盘山路一侧是秀丽的风景,一侧是辽阔的大海,可谓人间最有意境的一条路。广场是大连城区内的风景,星海广场因国际服装节盛会而成为全世界的焦点,今天的星海广场面积有两个操场之大,广场内精彩之笔是“百年铜雕”:从一岁到百岁人的脚印仿佛印证着这个城市一百年来的`历史,广场通过翻开的一本石雕大书,与海相连。它不是一两个花坛、喷泉流水就能堆积而成的。广场中干净的长凳上坐着休闲的老人或是推着婴儿的母亲,漂亮的草地上不时飞落几只悠闲觅食的鸽子,娴静美好的氛围如诗如画。

街上看不到拥挤的人群,马路上几乎没有自行车,但公交车秩序很好,出租车服务更是没得说。大连的优雅在姑娘们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她们的穿着大方雅致,特别喜爱裙装,同样的短裙她们穿出了青春和妩媚。大连的秋天会给你留下永远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