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日记大全 > 正文

萤火虫的日记

2024/04/21日记大全

老地方整理的萤火虫的日记(精选4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萤火虫的日记 篇1

电影《萤火虫之墓》是一部非常感人的日本电影。里面点点滴滴的细节都会给我启示,电影主角阿泰说的第一句话“昭和20年9月21日晚,我死了。”就说明这是回忆的电影。在他慢慢走向14岁那短暂的'生命时,又想起了死去的妹妹节子。

于是,电影的主要内容,就是阿泰和节子的幸福、快乐的时光。而他们的母亲因为战争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阿泰一直瞒着妹妹这件事。战争给了人们带来了许多痛苦,为什么不能停止战争?就因为战争,才失去了那么多宝贵的生命!可是有一天,阿泰发现节子在挖地上的泥土,然后把死去的萤火虫埋进了泥土里,在上面插了一根小树枝,做了一个小小的坟墓。原来,她已经知道自己的妈妈不在了,所以像埋葬妈妈一样来埋葬萤火虫。节子问哥哥:“为什么萤火虫那么快就死了?”是呀,生命为什么如此短暂,我们是不是该让生命变得充满活力,要好好珍稀生命,不让它白白流失。最让我感动的是节子快离开生命时的那一刻。她用垂死的眼睛望着哥哥:“哥哥,你吃吧。”说着,便拿起两块石头,“蛋糕,很美味的,你试试吧。”妹妹的身体如此虚弱,就连石头都当成蛋糕了!在这生死界限中,节子从来都没有那么懂事过!节子才4岁,生命就这样离开了她幼小的身体。为什么生命要离开,为什么?

这个电影给了我许多启示,那短暂的生命里,包含了许多、许多……

萤火虫的日记 篇2

不是有这么一句童谣么?“萤火虫羞羞,屁股带个兜兜。”是的,黑夜里,萤火虫老是一闪一闪的,到处飞来飞去。那神秘的萤火虫吸引了多少孩子呀!我就是其中的一个。

晚上,我到外面去捉萤火虫。四周一片寂静。我来到一个小菜园。突然,一个小亮点映入我的眼帘。啊,萤火虫!我赶忙追上去,两手一扑,它就成了我的掌中之物。捧着它,就像捧着一颗闪闪烁烁的星星。回到家,我在灯下端详它:豆大的身子,头上两根触角,一对匀称的`翅膀。我记得书上说过,萤火虫的尾部有一粒能发光的东西,身体两边有许多小孔,晚上飞出来,空气进入这些小孔,就会发出黄光。可惜身边没有放大镜,不然非看个清楚不可。

我把萤火虫放在蚊帐顶上,灭了灯,看它发光。看上去它的光圈比在室外时还要大,还要亮。此时,它才真像星星呢!高高挂在“空中”,对我眨眼跟我说话,只是说些什么我听不清。蒙昽中,我仿佛觉得自己正走在黑夜的田野上,远处飞来好多只萤火虫,连成一片萤光,给我照亮儿。想着想着,我梦见自己也变成了一只萤火虫,在黑暗中飞来飞去。

这篇文章的特点是以小作者一次捉萤火虫的亲身经历为序,着重写出了萤火虫的外形特征,以及小作者对萤火虫的喜爱之情。

猜你喜欢1:电影日记

新闻评论学课上,老师给大家放映了姜文导演的电影《鬼子来了》,一部以抗战为背景题材的电影走进了我们的视野。黑白电影、压抑的山城、挂甲台的唐山人和“日本子”是影片的主题元素。含泪微笑式的幽默叙事,讲述的是一段远去的历史;真实无华、原生态的解读,剖析的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鬼》的色彩是独具艺术魅力的。影片采用的是黑白胶片拍摄,“黑白”传达出了全彩色难以营造的和阴雨天一样的阴暗、压抑、沉重和不安的情调,令人产生无可逃遁的逼仄感。这不仅传递出对历史的还原,也把远去的痛苦记忆变成黑白,营造了一种很好的回顾和反思历史的氛围。

看《鬼》,我们不时会被唐山人特色的腔调、幽默的语言以及因语言障碍制造出的各类荒谬滑稽的笑点所逗乐。甚至,我们不自觉地会被贯穿始终的日本海军军歌吸引。但笑过与欢愉过后,思考这种幽默的方式,不免感到深刻的疼痛。或许,当幽默淡化了人物命运的历史印记,在大喜和大悲的对比中,痛才更显得刻骨铭心。这幽默是“愁人”的。

唐山人的憨直和幽默也在他们的各种对话中时时流露出来,他们还懂一些民间技艺,在“军民联欢会”上,他们还可以不失时机的“露几手”。《鬼》中的插曲是日本海军军歌,影片中反反复复奏响的乐曲,看似欢乐喜庆,深深体会后,那重复奏响的曲调不免让人觉得压抑、恶心。因为,这些音乐曾经伴随着当年日军屠杀中国人的血腥味在中国土地上横行。洋洋自得的日军统领,出行还带着乐队,招摇在中国的村落。在影片的结尾海陆军联欢盛会上,海军军歌再次奏响。挂甲台的.百姓们天真地和这些友善的“日本子”联欢,却绝望、悲愤地在军歌中遭到大屠杀。乐与悲的对比呈现,表达入木三分。

在心理动力学中,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鬼子来了》采用的正是运用了精神分析的视野来解读抗战中的中国农民。挂甲台的孩子们正是“本我”人格的体现,而唐山村民正是传统审美模式下“自我”人格的典型。

在影片中,出现了一些民族代表——“马大三们”,他们是“自我人格”的化身。他们虽然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但远远达不到民族大义、“超我”人格的高度。他们并非什么英雄的化身,也没有什么真、善、美的高尚人格,他们有着自己的算盘,只为生存打算。狭隘的道德驱使他们只知道“我们没杀人,不杀人,杀不了人”,也驱使他们为了一己私仇对手无寸铁的“日本子”砍杀报复。就像俗话说的,农民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复杂的。

一部《鬼子来了》,就是一个民族性格的切面。这个切面打破了主流电影意识形态的枷锁,打破了阳春白雪式的集体合唱和完全为受众期待的“超我人格”量身定制的模式,奏响了下里巴人的人性化呼喊和展现原始的“本我、自我”人格的生命个体。或许,只有回到本源,才可以更好更清楚地剖析我们的民族。

猜你喜欢2:电影日记

前几天,一个炎热的夏日晚上,小区里放电影,大家坐在大树下乘凉,摇着扇子闲话家常,孩子们追逐打闹,笑语盈盈。屏幕上的人物兀自热闹着,上演着各自的爱恨情仇。我突然很失落,不禁回想起二十多年前,在乡下看电影的情景来。

那时,放电影是乡间的盛事。由于没有电话,因此一个村庄要放电影,亲戚们就借一辆自行车四处出击通风报信。消息所到之处,整个村庄便沸腾了。大家胡乱地吃几口饭,急不可待地向村口涌去。晚霞还未褪尽,几十口人就组成一支队伍,浩浩荡荡地向放电影的村庄进发。匆忙而杂乱的步履,纵声的谈笑,孩子的欢叫,田野里此起彼伏的虫吟声,汇成了一曲雄浑迷人的大合唱。

急急地赶到那里,电影还没有开演,幕布刚刚挂起来。可已经是人山人海,有的搬着小板凳坐在前面,还有站在椅子凳子上的,最佳位置已经被本村的人占据,外村人只好站在更远的地方,有的人甚至爬到了屋顶或者大树上。好在场院宽阔,无论站到哪个位置都能看到听到,只是偏着头,常常是一个多小时下来,脖子又酸又累。但这有什么要紧呢?看电影是精神大餐,不付出辛苦和劳累得来,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年龄小,经常被前面黑压压的人群挡得什么也看不到,急得又哭又叫,爸爸们便把我们抱起来,架在脖子上。这时,银幕上的一张张脸格外生动清楚,一颗小小的心充满了欢喜,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电影散场了,几十个人又匆匆忙忙地往家里赶,大家个个热血沸腾,还沉浸在刚才精彩的剧情中,兴致勃勃地议论着电影内容,谈论着自己喜欢的.角色,表达着各自的爱憎。

夜深了,天空更加辽远苍茫,星星却还没有入睡,调皮地眨着眼睛。月亮升高了,玉盘一样,明亮地高悬在天空,月华如水,铺天盖地,路边的白杨、垂柳、麦穗、稻田,一切都像在牛乳中洗过一样,有着朦胧的美。草木的清香,谷物和野花的芳香,丝丝缕缕,钻进鼻孔,沁人心脾。远处的池塘里传出几声蛙鸣,树上几只鸟儿扇动翅膀,扑棱棱地飞向高处,孩子们困倦得睁不开眼,已伏在大人的背上睡得正酣。

到家,往往是午夜时分。睡梦中,还常常发出几声模糊的呓语,分明是电影里的某句台词。第二天,仍意犹未尽,孩子们上学玩耍,大人们出工,谈论最多的仍然是昨晚的电影。然后大家便热辣辣地期待下一场电影的盛装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