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我这样教数学》读后感

2024/04/30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我这样教数学》读后感(精选12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我这样教数学》读后感 篇1

这本书是我读的第二本数学读物,一本集课堂实录、课后反思、理论指导于一体的数学读物。书中有12节数学课,而每节课例中都有“课前慎思、课堂实录、课后反思、专家点评”四个环节。华老师的数学课,有独特的色彩和光亮,有丰富而深层的内涵,都体现出华老师的教学理念,华老师能做到让学生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同时我能感受到华老师上课同样像呼吸一样自然,感受到华老师对数学、对生活的热爱,真让人羡慕。下面谈谈我读这本书的收获:

一、课前慎思——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华老师教学的每一节课,课前都做了充分的研读和精心的思考准备。不光要研读教材,更要研读涉猎与本知识相关的更深层次的更广泛意义方面的书籍;还要研读学生,换位思考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课堂反应。华老师说:“教和学是一回事,应该追问四个问题:第一,教(学)的是什么;第二,为什么要教(学);第三,怎么做;第四,为什么这么做。”这是今后学习的重点,用这四个问题来指导课前的备课。现在想想也正是因为我在备课时的思考不够深入,对教材的把握和对学生的研读不到位,致使不知道从何下手,尤其是导入。

二、关注一个中心——学生;两个基本点——出发点、终点。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体会了老师、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与角色,老师时刻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点华老师无论是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都体现的淋漓尽致。对于每节课的实际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环节设计,考虑教法,考虑语言提示,更关键的是要考虑学生,心中始终装着学生才能上出一节成功的课。在课堂展示中,我们老师眼里要能看见学生,课堂不是展示老师自己而是给学生一个话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中注意语言和表情对孩子的作用。这些我总是驾驭不了,华老师的评价语言主要做到:一是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把握准确、到位,在教学中时刻不忘要实现的教学目标,评价语言为教学目标服务。二是对数学本质特征的把握。华老师的教学语言(评价语、引导语…)都是那样优美与适宜。

这所谓的两个基本点,出发点、终点都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基准,一节课并不是要教会学生学会计算一道题,学会记住圆的特点等等,我们老师一定要记住这一点,学生的思维发展才是重中之重,学会方法,体验过程,激发兴趣这样才能更好学习数学。其实起点也就是终点,这样才是圆满的。

三、教学风格依然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看华老师的教学课堂,展现了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教学结构清晰、语言简练,自然朴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不变,总是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探究实践活动,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并注重引导学生从个人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思考。他教学中时时体现着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体验,注重学生的自主讨论和活动设计,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更可贵的是教师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中渗透数学研究的态度和精神,在他的身上我都能感受到他数学这门课程的热爱,对教材的钻研,对学生的关注,都在为培养学生的素养而努力着。正是他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用独具的慧眼发现了儿童的独特之处。他伟岸的身躯里又一颗勃勃跳动着的童心,他的教育姿态最美丽?

常常想:看华老师的这本书,如在听华老师的课,真的是在与智慧交谈,与优秀对话。华老师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意想不到地存着微妙的联系,关键是发现那份联系是件不容易的事”、“只有当你深爱着这片大地,真爱着生活、挚爱着数学,你才会多情善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才能看到更多的生活中的美丽,才能看到感动我们的数学”、“我上出了一些专家认可的课,有人说我‘勤奋’、‘刻苦’,其实我自己不认为是‘勤奋’、‘刻苦’,我是在享受幸福,享受自己的全情投入,享受数学对我的青睐有加,享受生活对我的‘无微不至’”!

读书是我们拓宽视野最廉价、最普通的方式,让读书成为我们的习惯。在读书中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今后,我将会把华老师的这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求真、务实、创新,力争能让学生快乐学习。

《我这样教数学》读后感 篇2

暑假里,我读的是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的《我这样教数学》这本书。该书详细地记录了华老师的12个精典的课例“角的度量”、“多位数减法练习课”、“中括号”、“长方体的认识”、“百分数的认识”……等把我们带入了数学的神秘神奇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世界里。每个例子都配以课前慎思、课堂实录、课后反思及专家评析,让人亲历专家的精品课是如何雕琢出来的。书中既有华老师的教,也有专家对他执教的课的评;既有他教学实践的反思,也有他对人生的感悟。读完后我的内心油然生起一股感慨与敬意之情。

一、 精彩的课堂评价语言

我们平常的评价语言停留在“你真聪明”、“你真棒”等。在12节课中,华老师的精彩语言随处可见,下面我摘录一些与大家分享。

“呦,真会动脑子,虽然没学过,有的人还真量对了,有的人虽然不会,但在动脑子,我觉得也挺好的。小伙子,带你的量角器,到投影这儿来,把你的方法展示一下。”

“还没学,不会很正常,但敢于尝试,值得表扬。我提议大家为这样敢于尝试的精神鼓掌!”

“我想刚才举手的人和笑的人跟她想的是一样的。佩服!不过,我觉得要感谢这位同学,是他画的角提醒了我们。”

“如果有一双数学的眼睛,我们就能在量角器上看到若干大小不同的角。那以怎么用量角器来量角呢?想一想”

“如果你是量角器的话,你会对同学们说些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写出来,好不好?”“有的问题华老师也不怎么清楚。”

“那是怪华老师没有给大家更多的时间。”……

二、别致的教学设计

在他的课堂上,常常能看到“与众不同”的教学设计。我印象最深的是 “角的度量”这节课。如在教学《角的度量》这一课时,华老师首先创设了一个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的情境。上课前华老师做了一个有心人:一开始,他认真地搜索了生活中的角,但发现都不需要度量的,因为大多数都是直角。后来,他发现衣柜里衣领的角千差万别,进而发现牙刷也有非常讲究的角,椅子靠背向后倾斜形成一定的角……经过反复搜寻、思考和讨论,最后选取了“滑滑梯”这样既有趣又能引发学生学习需求的情境作为课题的引入。而情境中三个不同倾斜度的滑梯,既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又体现出角的大小的作用,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角的大小是影响下滑速度(即刺激的程度)的重要因素。虽然学生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但现实中的滑梯几乎都是标准的、安全的,学生没有思维上的对比和冲突,就不会有意识的去思考下滑速度与角的大小之间存在本质联系。“滑梯的角度多大才算合适?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度量角的大小了。”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学习愿望和需求,“像呼吸一样自然”地被激发了。接下来教师创设了一连串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认识量角器;在量角器上找角,在纸制量角器上画角,用量角器量角;然后通过应用情境:谁放的风筝高?椅子的靠背多弯舒服?在哪个位置射门进球率高?……体会量角的作用。正是在这样一种探究、质疑、推测的数学学习氛围中,在教师有效的引导下,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像呼吸一样自然”地被习得和掌握了。

有位专家评价道:“华应龙对数学操作活动别出心裁的设计与指导,对学生思维的有层次的开发,对探究体验数学的本质、方法和数学学习过程的把握,对数学史料的灵活驾驭,以及在教中巧妙渗透情感、价值观的做法,带给我们许许多多的思考”。是啊,我们每位热爱教育的工作者都应该认真地思考。而思考需要坚持,坚持必定有收获。正如华老师的体会是:要想从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里所说的第二境界突破到第三境界,需要的就是坚持思考、坚持创新。因为“创新思维就是要求我们必须对每个问题进行长时间的反复思考”,当你坚持一段时间以后,就会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第三境界了。到了这样的境界,你也会说出“我是这样教的”,别人在听完你的课后,也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我怎么没想到”的。

借用华老师的一段话结尾华:“世界上的事物总是意想不到地存着微妙的联系,关键是发现那份联系是件不容易的事”、“只有当你深爱着这片大地,真爱着生活、挚爱着数学,你才会多情善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才能看到更多的生活中的美丽,才能看到感动我们的数学”、“我上出了一些专家认可的课,有人说我‘勤奋’、‘刻苦’,其实我自己不认为是‘勤奋’、‘刻苦’,我是在享受幸福,享受自己的全情投入,享受数学对我的青睐有加,享受生活对我的‘无微不至’”。

《我这样教数学》读后感 篇3

华应龙的《我这样教数学》吸引了我的眼球,翻阅起来。再结合自身在教学中的感受,总感觉自己练习课不是那么会教,因此一开始我就看了其中有关“多位数减法练习课”的教学实例。想从华大师那里学到一些有关练习课教学的“功夫”。

在这篇文章里,华大师首先写了课前慎思:练习课的质量取决于什么。文中是这样说的:练习课的质量取决于在一定的题量的基础上,关键看思维的含量,看学生自主练习的积极性。确实,练习课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在枯燥的数学练习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神奇和魅力。在华大师的'《多位数减法练习课》教学实录中,在课开始就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小明将要参加一个夏令营活动,他爸爸给他买了一个带密码的旅行箱。他很高兴,但过后他又想:万一我把密码忘了,可怎么办哪?我设什么密码好呢?而后爸爸和儿子就玩起了设密码的游戏。密码箱上需要设三个不同的数字,开始设密码,一步步引入新课的教学。学生便饶有兴趣的设起密码,通过想三个不同的数字,再组成最大数,最小数,最大数减最小数;再用减出的得数的三个数字,再组成最大数,最小数,再减——一步步深入教学,学生不但学会了三位数减三位数,还对这样的练习课不是显得那么枯燥,而是兴致勃勃,有一直想算下去的冲动。看了这篇,我深感佩服,练习课能上的如此精彩,甚至下课了,学生都是恋恋不舍的离开教室。也开始深思:为什么自己上练习课总是显得那么枯燥乏味呢?总是感觉是为着知识的教授而在教授呢?确实,自己在以后的练习课教学中也要多注意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要的是要创设一个比较好的情境,能让学生如走迷宫一样感兴趣的一步步走下去,而不是干巴巴的走着小道,通过情境中的设疑让学生一步步深入,从迷宫中走出,这样学生也会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对数学学习越发感兴趣。

《我这样教数学》读后感 篇4

严莉合上华应龙著的《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一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当初我就是怀着一颗极大的好奇心才看此书的,就是想知道,他的“这样”究竟是“怎样”?与我们平时的课堂教数学的方法有什么不同?看了这12个教学课例,认真析读了他的“课前慎思”、“课后反思”及“专家评析”,才真切地感到他的数学课的确与众不同。

“课前慎思”。首先从课题的名字来说就让人耳目一新,“我会用计算器吗”、“游戏公平”、“神奇的莫比乌斯带”、“孙子定理”、“出租车上的数学问题”等,就给学生的好奇心注下了坚定的砝码,想去探究与尝试。难怪有的教师听完课后问华老师问:“你上的是新课还是活动课?”因为华老师打破了传统的教师心中的教学思维定势,创出了自己的一条教学新路。

其次,即使是我们熟悉的课题“角的度量”、“圆的认识”、“长方体的认识”、“百分数的认识”等也上得别有一番洞天,这无疑依赖于华老师潜心的课前慎思。有专家说“他把思考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确如此,为什么其他教师“怎么没想到”这样教?因为我们的教师都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而华老师却是认为“教首先是因为需要教”。当你所教的内容学生认为是一种需要的话,学生内心的主动探究的意识就会被激发出来,自动自发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课自然就吸引学生,效果也会是更佳的。华老师就是在每一节课之前都经过了认真地思考,“要设计一节课,就要去琢磨这节课,思考以往这节课存在什么问题”、“只有找准问题,才能做正确的事”、“备一节课一定得有自己想的过程”、“每次备课我都会深入挖掘教材,学习它、研究它,剃须、吃饭、走路时都对它念念不忘,有时可以为它废寝忘食,常常在睡觉时因想到一个好点子一跃而起”。华老师就是在这样的思考下,才会有所得。试问:你我课前做到于此了吗?

“以人为本”。“把握学科本质与研究学生是数学教育永恒的课题”。如果将美好的设计在课堂上巧妙地呈现出来,这就需要我们时刻牢记“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华老师认为:“教师之所以能左右逢源地从容驾驭课堂,正式因为对教材的正确把握,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我们的教学就应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上,走进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差异不在于知识储备的多少,而在于是否有一定的学习方法,以及学生的数学学习观是什么”。基于这些,华老师在课堂上走进了学生的心里,拓宽了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中分享成功的喜悦。这样在华老师的课堂上数学学习变成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堂。

“至真至爱”。教学是一门科学,科学的真谛是求真;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真谛是创新。华老师的12节教学课例总是给听课的教师和所教的学生以无穷的回味。以至于学生课后的第一感受是“40分钟怎么这么快?”“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好玩的课,想不听都不行?”等等。因此专家说:“能够深深吸引学生,这就是好课的核心标准。”而作为我们却有“我怎么没想到?”的感慨。我虽然没有亲身听到华老师的课,但细细品读这12个教学实录,就如同走进了华老师的课堂一般,与学生一起感悟、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真爱着生活、挚爱着数学,你才会多情善感。

有位专家评价道:“华应龙对数学操作活动别出心裁的设计与指导,对学生思维的有层次的开发,对探究体验数学的本质、方法和数学学习过程的把握,对数学史料的灵活驾驭,以及在教中巧妙渗透情感、价值观的做法,带给我们许许多多的思考”。是啊,我们每位热爱教育的工作者都应该认真地思考。而思考需要坚持,坚持必定有收获。正如华老师的体会是:要想从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里所说的第二境界突破到第三境界,需要的就是坚持思考、坚持创新。因为“创新思维就是要求我们必须对每个问题进行长时间的反复思考”,当你坚持一段时间以后,就会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第三境界了。到了这样的境界,你也会说出“我是这样教的”,别人在听完你的课后,也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我怎么没想到”的。

《我这样教数学》读后感 篇5

暑假里,我读的是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的《我这样教数学》这本书。该书详细地记录了华老师的12个精典的课例“角的度量”、“多位数减法练习课”、“中括号”、“长方体的认识”、“百分数的认识”……等把我们带入了数学的神秘神奇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世界里。每个例子都配以课前慎思、课堂实录、课后反思及专家评析,让人亲历专家的精品课是如何雕琢出来的。书中既有华老师的教,也有专家对他执教的课的评;既有他教学实践的反思,也有他对人生的感悟。读完后我的内心油然生起一股感慨与敬意之情。

一、 精彩的课堂评价语言

我们平常的评价语言停留在“你真聪明”、“你真棒”等。在12节课中,华老师的精彩语言随处可见,下面我摘录一些与大家分享。

“呦,真会动脑子,虽然没学过,有的人还真量对了,有的人虽然不会,但在动脑子,我觉得也挺好的。小伙子,带你的量角器,到投影这儿来,把你的方法展示一下。”

“还没学,不会很正常,但敢于尝试,值得表扬。我提议大家为这样敢于尝试的精神鼓掌!”

“我想刚才举手的人和笑的人跟她想的是一样的。佩服!不过,我觉得要感谢这位同学,是他画的角提醒了我们。”

“如果有一双数学的眼睛,我们就能在量角器上看到若干大小不同的角。那以怎么用量角器来量角呢?想一想”

“如果你是量角器的话,你会对同学们说些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写出来,好不好?”“有的问题华老师也不怎么清楚。”

“那是怪华老师没有给大家更多的时间。”……

二、别致的教学设计

在他的课堂上,常常能看到“与众不同”的教学设计。我印象最深的是 “角的度量”这节课。如在教学《角的度量》这一课时,华老师首先创设了一个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的情境。上课前华老师做了一个有心人:一开始,他认真地搜索了生活中的角,但发现都不需要度量的,因为大多数都是直角。后来,他发现衣柜里衣领的角千差万别,进而发现牙刷也有非常讲究的角,椅子靠背向后倾斜形成一定的角……经过反复搜寻、思考和讨论,最后选取了“滑滑梯”这样既有趣又能引发学生学习需求的情境作为课题的引入。而情境中三个不同倾斜度的滑梯,既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又体现出角的大小的作用,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角的大小是影响下滑速度(即刺激的程度)的重要因素。虽然学生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但现实中的滑梯几乎都是标准的、安全的,学生没有思维上的对比和冲突,就不会有意识的去思考下滑速度与角的大小之间存在本质联系。“滑梯的角度多大才算合适?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度量角的大小了。”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学习愿望和需求,“像呼吸一样自然”地被激发了。接下来教师创设了一连串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认识量角器;在量角器上找角,在纸制量角器上画角,用量角器量角;然后通过应用情境:谁放的风筝高?椅子的靠背多弯舒服?在哪个位置射门进球率高?……体会量角的作用。正是在这样一种探究、质疑、推测的数学学习氛围中,在教师有效的引导下,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像呼吸一样自然”地被习得和掌握了。

有位专家评价道:“华应龙对数学操作活动别出心裁的设计与指导,对学生思维的有层次的开发,对探究体验数学的本质、方法和数学学习过程的把握,对数学史料的灵活驾驭,以及在教中巧妙渗透情感、价值观的做法,带给我们许许多多的思考”。是啊,我们每位热爱教育的工作者都应该认真地思考。而思考需要坚持,坚持必定有收获。正如华老师的体会是:要想从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里所说的第二境界突破到第三境界,需要的就是坚持思考、坚持创新。因为“创新思维就是要求我们必须对每个问题进行长时间的反复思考”,当你坚持一段时间以后,就会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第三境界了。到了这样的境界,你也会说出“我是这样教的”,别人在听完你的课后,也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我怎么没想到”的。

借用华老师的一段话结尾华:“世界上的事物总是意想不到地存着微妙的联系,关键是发现那份联系是件不容易的事”、“只有当你深爱着这片大地,真爱着生活、挚爱着数学,你才会多情善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才能看到更多的生活中的美丽,才能看到感动我们的数学”、“我上出了一些专家认可的课,有人说我‘勤奋’、‘刻苦’,其实我自己不认为是‘勤奋’、‘刻苦’,我是在享受幸福,享受自己的全情投入,享受数学对我的青睐有加,享受生活对我的‘无微不至’”。

《我这样教数学》读后感 篇6

华应龙的《我这样教数学》吸引了我的眼球,翻阅起来。再结合自身在教学中的感受,总感觉自己练习课不是那么会教,因此一开始我就看了其中有关“多位数减法练习课”的教学实例。想从华大师那里学到一些有关练习课教学的“功夫”。

在这篇文章里,华大师首先写了课前慎思:练习课的质量取决于什么。文中是这样说的:练习课的质量取决于在一定的题量的基础上,关键看思维的含量,看学生自主练习的积极性。确实,练习课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在枯燥的数学练习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神奇和魅力。在华大师的《多位数减法练习课》教学实录中,在课开始就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小明将要参加一个夏令营活动,他爸爸给他买了一个带密码的旅行箱。他很高兴,但过后他又想:万一我把密码忘了,可怎么办哪?我设什么密码好呢?而后爸爸和儿子就玩起了设密码的游戏。密码箱上需要设三个不同的数字,开始设密码,一步步引入新课的教学。学生便饶有兴趣的设起密码,通过想三个不同的数字,再组成最大数,最小数,最大数减最小数;再用减出的得数的三个数字,再组成最大数,最小数,再减——一步步深入教学,学生不但学会了三位数减三位数,还对这样的练习课不是显得那么枯燥,而是兴致勃勃,有一直想算下去的冲动。看了这篇,我深感佩服,练习课能上的如此精彩,甚至下课了,学生都是恋恋不舍的离开教室。也开始深思:为什么自己上练习课总是显得那么枯燥乏味呢?总是感觉是为着知识的教授而在教授呢?确实,自己在以后的练习课教学中也要多注意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要的是要创设一个比较好的情境,能让学生如走迷宫一样感兴趣的一步步走下去,而不是干巴巴的走着小道,通过情境中的设疑让学生一步步深入,从迷宫中走出,这样学生也会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对数学学习越发感兴趣。

《我这样教数学》读后感 篇7

暑假期间,我读完了特级教师华应龙的一本专着--《我这样教数学》。华老师在教学中展现了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课堂上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探究实践活动,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注重引导学生从个人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思考。华老师教学结构清晰、语言简练,自然朴实的教学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学中时时体现着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体验,注重学生的自主探讨和活动设计,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更可贵的是教师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中渗透数学研究的态度和精神,在他的身上我能深切地感受到他对数学这门课程的热爱,对教材的钻研,对学生的关注,时刻在为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而努力着。

从整本书的12节课中我看到了华老师取得成功的原因,那就是勤奋。用华老师自己的话说就是"我的年历上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有的知识一天五六个小时的睡眠,更深夜半,烛泪将近,常常是和衣而睡。一觉醒来,踏踏步,暖暖身子,继续看书……完全沉浸在教育教学的王国中。"

华老师每一节课的设计,从情境的引入、教具的选择,到新知的传授方法、渗透怎样的数学思想,都有谨慎的思考,倾注了无限的精力……

或许我们无法做到华老师的那种境界,但我们可以变得更勤奋些。像华老师那样如同农民种地那样教书,如同农民那样不误农时,如同农民那样调整,因地因物制宜,如同农民那样耐心等待,不做揠苗助长、贻笑大方的事,要像农民那样不责怪庄稼,而是反思自己……他更是一位"智者"。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他让我们顿悟:"道,非常道,明,非常明!"同样的《那一声"谢谢"里》,他总能分辨得出,是否是《学生投师所好》!当《遭遇"节外生枝"》时,作者的从容和淡定,练达和智慧,并非是一朝一夕所形成。《教学有路曲为径》,原来《老师们都没有注意到》,《一节课,一碗米》,《篮球,我的导师》,又让我们感受一种人生的况味,真是定能生慧。他的智慧来自理论的引领,书本的启迪,实践的历练,写作的顿悟,反思的升华。

我最喜欢他《审题》一课的设计,新颖,数学思维含量极高。最后华老师总结这节课,他要告诉大家的是:要认真审题,还变成通俗易懂的儿歌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审题不误答题工,匆匆动笔答题空;量量关系要读懂,读完三遍再起动。另外,我还可以明显感受到:华老师在课上尊重所有的同学,包容其中所有的事。尊重孩子们的劳动,鼓励坚持己见的,表扬及时改正的,重要的是他很有耐心,等得起,让孩子的思考有暴露和转变的过程。另外教学内容的安排很有层次:基本题,节奏快,用时短,而难度大的,就节奏慢一些,时间长一些。所谓张弛有度。还有就是关注学生的特点,要对学生需要什么心中有数,而且对自己的特长也要清楚,好适时释放,发挥其张力。那种表面的热闹下传达的内在思维使得他的数学课显得很是丰满,迷人!

如果说,华老师精彩的课堂让你流连,温暖的故事让你赞叹,真实的感悟让你共鸣……或许,只是因为--他为数学而来!

《我这样教数学》读后感 篇8

”我的指导方法,显得很笼统,而华老师的指导方法很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于是,我也把这样的读题方法介绍给了学生,结合本班学生读题时经常有跳读的现象,这是读0.7、0.8遍的现象,以及遇到学生做错题时,就问学生是否认真读题?

读了几遍,用实例教育学生,相信效果会比直说道理更有效。另外,波利亚说过:“对你所不理解的问题作出答复是愚蠢的,为你所不希望的目标工作是悲哀的。”这一句名言也很适合教育本班学生,因为他们经常在老师提出问题后,就看似轰轰烈烈地回答问题,可是这其中却有一部分学生滥竽充数,实际上他们说的话语该问题没关系,而不能达到真正理解的效果,所以把这句名言跟学生分享后,不断提醒,要对理解的问题作出答复才是聪明的。通过这个事例逐渐达到改正“乱回答问题”的目标。

我觉得这三个标准很实在,简单明了。第一个标准“吸引学生”,我很认同,每次我们外出听课时,凡是能吸引在座老师听得津津有味的课,都会受到老师们和同学们的认可和喜欢。

所以,在课堂上,作为老师,我们可以从学生眼神中可以判断这节课是否成功,当学生的眼神能紧紧围绕你转的'时候,学生正听得入神,当大部分同学的眼神是呆滞的,那么作为老师要赶紧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有一次,学校里的主任来巡堂,当是我站在教室的后面,学生都转过身面向我,很有热情地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她很惊讶,还以为我在讲故事呢!其实,我当是在讲一道“解决问题”的题目,把这道题与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身临其境,想象后再理解,那么学生会对这些题感到很熟悉的。

所以,要调动学生的兴趣,跟学生的眼神沟通、肢体语言的恰当应用和对知识的讲解方法是否到位都很重要。也就是说,一节好课的关键词可以总结为:老师的人格魅力、数学知识的魅力、数学思维方式的巧妙。

《我这样教数学》读后感 篇9

”我的指导方法,显得很笼统,而华老师的指导方法很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于是,我也把这样的读题方法介绍给了学生,结合本班学生读题时经常有跳读的现象,这是读0.7、0.8遍的现象,以及遇到学生做错题时,就问学生是否认真读题?

读了几遍,用实例教育学生,相信效果会比直说道理更有效。另外,波利亚说过:“对你所不理解的问题作出答复是愚蠢的,为你所不希望的目标工作是悲哀的。”这一句名言也很适合教育本班学生,因为他们经常在老师提出问题后,就看似轰轰烈烈地回答问题,可是这其中却有一部分学生滥竽充数,实际上他们说的话语该问题没关系,而不能达到真正理解的效果,所以把这句名言跟学生分享后,不断提醒,要对理解的问题作出答复才是聪明的。通过这个事例逐渐达到改正“乱回答问题”的目标。

我觉得这三个标准很实在,简单明了。第一个标准“吸引学生”,我很认同,每次我们外出听课时,凡是能吸引在座老师听得津津有味的课,都会受到老师们和同学们的认可和喜欢。

所以,在课堂上,作为老师,我们可以从学生眼神中可以判断这节课是否成功,当学生的眼神能紧紧围绕你转的时候,学生正听得入神,当大部分同学的眼神是呆滞的,那么作为老师要赶紧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有一次,学校里的主任来巡堂,当是我站在教室的后面,学生都转过身面向我,很有热情地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她很惊讶,还以为我在讲故事呢!其实,我当是在讲一道“解决问题”的题目,把这道题与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身临其境,想象后再理解,那么学生会对这些题感到很熟悉的。

所以,要调动学生的兴趣,跟学生的眼神沟通、肢体语言的恰当应用和对知识的讲解方法是否到位都很重要。也就是说,一节好课的关键词可以总结为:老师的人格魅力、数学知识的魅力、数学思维方式的巧妙。

《我这样教数学》读后感 篇10

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作为一名刚入职的新教师,对于如何教学生学我的内心是忐忑的,我担心由于自己的零经验无法让我的学生感受到有趣的数学课堂以及充满魅力的数学知识。最近,有幸拜读了华应龙老师的《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这本书,在看书的过程中我深深的被华老师幽默生动的语言所吸引,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做他的学生太幸福了,在他的课堂上不用担心学不好,只怕学不够,学生学的仿佛停不下来了。作为一名年轻的数学教师,这样的教学让我感受颇深。

一堂好的数学课应该是这样的。

首先,好的数学课必须是让学生感兴趣的。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发现了某一兴趣,坚持做远比培养别的兴趣简单的多,舒服的多。作为一名老师,要想真正让学生在这短暂的40分钟内不走神的听你讲课,那就必须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在华老师的课上,我们能深刻感受到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他通过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和灵活多样的教学过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沉浸在学习乐趣之中。

其次,好的数学课不避讳出现差错。那些近乎完美的课不见得是好课,甚至是淡而无味的课。而真正有味道的却是那些有差错的课。华老师的课确实由于融错而精彩,老师和学生共同面对这些差错,从差错中悟出道理,有所收获,使一节课变得有味道。

然后,好的数学课是引发人思考的课。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的学习需要思考。好的教学要让学生主动探索,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发展,“跳起来摘果子”才更有味道。要使课堂教学富于思考意义,教师就应为学生创设有助于思考的空间。

最后,好的数学课是自然流露的课。课堂教学本质上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有计划,有预设,但实际的教学应当是自然地随着教学进程的推进,根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不断调适和展开。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绝不是按照事先准备好的语言叙述出来,而是教师对现场情况作出判断后,根据自己实践性知识和学生的具体表现所作出的自然的反应。这种自然的流露既不能脱离教学的总体目标,也要与现场的情境、进程形成互动,它是一种教学机智、一种合理的教学决策,是老师实践性知识的集中表现。

这真是一本能让你读了一遍还想再多读几遍的好书,读这本书让我深刻的体会到教学是有生命力的,教学的生命力不是“复制”而是“刷新”。让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让人人都能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正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我这样教数学》读后感 篇11

华应龙的《我这样教数学》吸引了我的眼球,翻阅起来。再结合自身在教学中的感受,总感觉自己练习课不是那么会教,因此一开始我就看了其中有关“多位数减法练习课”的教学实例。想从华大师那里学到一些有关练习课教学的“功夫”。

在这篇文章里,华大师首先写了课前慎思:练习课的质量取决于什么。文中是这样说的:练习课的质量取决于在一定的题量的基础上,关键看思维的含量,看学生自主练习的积极性。确实,练习课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在枯燥的数学练习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神奇和魅力。在华大师的《多位数减法练习课》教学实录中,在课开始就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小明将要参加一个夏令营活动,他爸爸给他买了一个带密码的旅行箱。他很高兴,但过后他又想:万一我把密码忘了,可怎么办哪?我设什么密码好呢?而后爸爸和儿子就玩起了设密码的游戏。密码箱上需要设三个不同的数字,开始设密码,一步步引入新课的教学。学生便饶有兴趣的设起密码,通过想三个不同的数字,再组成最大数,最小数,最大数减最小数;再用减出的得数的三个数字,再组成最大数,最小数,再减——一步步深入教学,学生不但学会了三位数减三位数,还对这样的练习课不是显得那么枯燥,而是兴致勃勃,有一直想算下去的冲动。看了这篇,我深感佩服,练习课能上的如此精彩,甚至下课了,学生都是恋恋不舍的离开教室。也开始深思:为什么自己上练习课总是显得那么枯燥乏味呢?总是感觉是为着知识的教授而在教授呢?确实,自己在以后的练习课教学中也要多注意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要的是要创设一个比较好的情境,能让学生如走迷宫一样感兴趣的一步步走下去,而不是干巴巴的走着小道,通过情境中的设疑让学生一步步深入,从迷宫中走出,这样学生也会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对数学学习越发感兴趣。

《我这样教数学》读后感 篇12

暑假里,我读的是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的《我这样教数学》这本书。该书详细地记录了华老师的12个精典的课例“角的度量”、“多位数减法练习课”、“中括号”、“长方体的认识”、“百分数的认识”……等把我们带入了数学的神秘神奇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世界里。每个例子都配以课前慎思、课堂实录、课后反思及专家评析,让人亲历专家的精品课是如何雕琢出来的。书中既有华老师的教,也有专家对他执教的课的评;既有他教学实践的反思,也有他对人生的感悟。读完后我的内心油然生起一股感慨与敬意之情。

一、精彩的课堂评价语言

我们平常的评价语言停留在“你真聪明”、“你真棒”等。在12节课中,华老师的精彩语言随处可见,下面我摘录一些与大家分享。

“呦,真会动脑子,虽然没学过,有的人还真量对了,有的人虽然不会,但在动脑子,我觉得也挺好的。小伙子,带你的量角器,到投影这儿来,把你的方法展示一下。”

“还没学,不会很正常,但敢于尝试,值得表扬。我提议大家为这样敢于尝试的精神鼓掌!”

“我想刚才举手的人和笑的人跟她想的是一样的。佩服!不过,我觉得要感谢这位同学,是他画的角提醒了我们。”

“如果有一双数学的眼睛,我们就能在量角器上看到若干大小不同的角。那以怎么用量角器来量角呢?想一想”

“如果你是量角器的话,你会对同学们说些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写出来,好不好?”“有的问题华老师也不怎么清楚。”

“那是怪华老师没有给大家更多的时间。”……

二、别致的教学设计

在他的课堂上,常常能看到“与众不同”的教学设计。我印象最深的是“角的度量”这节课。如在教学《角的度量》这一课时,华老师首先创设了一个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的情境。上课前华老师做了一个有心人:一开始,他认真地搜索了生活中的角,但发现都不需要度量的,因为大多数都是直角。后来,他发现衣柜里衣领的角千差万别,进而发现牙刷也有非常讲究的角,椅子靠背向后倾斜形成一定的角……经过反复搜寻、思考和讨论,最后选取了“滑滑梯”这样既有趣又能引发学生学习需求的情境作为课题的引入。而情境中三个不同倾斜度的滑梯,既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又体现出角的大小的作用,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角的大小是影响下滑速度(即刺激的程度)的重要因素。虽然学生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但现实中的滑梯几乎都是标准的、安全的,学生没有思维上的对比和冲突,就不会有意识的去思考下滑速度与角的大小之间存在本质联系。“滑梯的角度多大才算合适?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度量角的大小了。”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学习愿望和需求,“像呼吸一样自然”地被激发了。接下来教师创设了一连串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认识量角器;在量角器上找角,在纸制量角器上画角,用量角器量角;然后通过应用情境:谁放的风筝高?椅子的靠背多弯舒服?在哪个位置射门进球率高?……体会量角的作用。正是在这样一种探究、质疑、推测的数学学习氛围中,在教师有效的引导下,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像呼吸一样自然”地被习得和掌握了。

有位专家评价道:“华应龙对数学操作活动别出心裁的设计与指导,对学生思维的有层次的开发,对探究体验数学的本质、方法和数学学习过程的把握,对数学史料的灵活驾驭,以及在教中巧妙渗透情感、价值观的做法,带给我们许许多多的思考”。是啊,我们每位热爱教育的工作者都应该认真地思考。而思考需要坚持,坚持必定有收获。正如华老师的体会是:要想从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里所说的第二境界突破到第三境界,需要的就是坚持思考、坚持创新。因为“创新思维就是要求我们必须对每个问题进行长时间的反复思考”,当你坚持一段时间以后,就会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第三境界了。到了这样的境界,你也会说出“我是这样教的”,别人在听完你的课后,也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我怎么没想到”的。

借用华老师的一段话结尾华:“世界上的事物总是意想不到地存着微妙的联系,关键是发现那份联系是件不容易的事”、“只有当你深爱着这片大地,真爱着生活、挚爱着数学,你才会多情善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才能看到更多的生活中的美丽,才能看到感动我们的数学”、“我上出了一些专家认可的课,有人说我‘勤奋’、‘刻苦’,其实我自己不认为是‘勤奋’、‘刻苦’,我是在享受幸福,享受自己的全情投入,享受数学对我的青睐有加,享受生活对我的‘无微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