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日记大全 > 正文

中国元旦的来历500字日记

2024/05/01日记大全

老地方整理的中国元旦的来历500字日记(精选4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元旦的来历500字日记 篇1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位置不同,各国的时间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如大洋洲的岛国汤加位于日界线的西侧,它是世界上最先开始的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庆祝元旦的国家。而位于日界线东侧的西萨摩亚则是世界上最迟开始新的一天的地方。按公历计,我国是世界上第12个开始新年的国家。

中国元旦的来历500字日记 篇2

“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元旦,《书·舜典》中叫“元日”,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自来元旦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史记》).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正月初一(元旦)为春节,而以西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农历正月初一称“春节”,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猜你喜欢1:难忘的元旦日记

时光从指缝中溜走,不经意间打开手机日历才恍然发觉今天是元旦节,还没来得及和好朋友去看20xx年底最后一场烟花,新的一年就这样悄然而至。

刚吃过早饭就收到了已经许久不联系的老同学小花发来的信息:“芳子,今天中午同学聚会,你来么?”,我略加思考后便回复了她:“好啊,在哪?”看着手机上发过来的地址我一怔,竟然是在母校食堂。我们已经很久没有回过母校了,每次聚会也都是在市里定个饭店吃个饭,找家ktv唱唱歌聊个天就完事了。今年突然把地点选在了母校食堂,这让我有点惊讶之余也多了一份期待。

我稍稍收拾了一番便准备出门,刚走到门边就被两只小爪子拽着了,室友养的猫极其粘人,扒着我的裤腿不让走,无奈下只好蹲下来撸了会猫。等到正式出门时已经十点多了,小花已经提前到了,正在帮忙洗菜做饭,她还在电话里神神秘秘的告诉我:“你快点来!有惊喜!你来了就知道了!”

坐上去母校的公交,看着这一路倒退的陌生又熟悉风景,忽然有些感慨。这条路以前上学的时候走过千千万万遍,却从没发现它有什么特点,没发现它是这么的让人怀念。公交一点一点靠近母校,距离一寸一寸被拉近,临近下车时蓦地生出一种近乡情更怯的情绪,暗自好笑的摇了摇头,甩开这些莫名的情绪,大踏步的朝前走去。

到了聚会地点我才知道所谓的惊喜是什么,原来是我们敬爱的数学老师刘老师回国了!自从教完我们这一届学生,刘老师便带着家人去了国外,这期间一直没有回来过,每次聚会的时候提起来大家都很惋惜,尤其是作为数学课代表的我。我们在上学期间或多或少的'都受到了刘老师的各方面辅导和照顾,她在我们心中一直都是很温暖的存在,毫不夸张的说,刘老师简直是我们当时的全民女神!

好几个围着刘老师的女孩子已经开始抽泣了,泪点低一点的男孩子眼眶也泛着红,背对着我的老师正温柔的安慰着他们,这一幕像极了毕业那天,不知不觉我的泪也爬满了脸庞,曾经以为长大是件很久远的事,以为毕业总是遥遥无期,转眼间已经毕业这么多年了。吃饭时大家嘻嘻哈哈,笑着聊起了上学时的趣事,快要结束时班长站起来,倒了满满一杯酒,眼底泛着泪光,激动的说:“从毕业到现在,我们班每年都至少会聚一次,35个人一个不差,这不用多说了,大家都懂,时光不老,我们不散!今天刘老师也来了,我代表我们全体学生对您说一句,我们爱您!您一直都是、永远都是我们的女神!”话音刚落,掌声雷动,我们高呼:“时光不老,我们不散!刘老师您永远是我们的女神!”泪眼朦胧里,我仿佛看到了当初浑身沾染稚气的毛头小子们,看到了青春里那些不顾一切勇敢追梦的我们。

时光荏苒,故人仍在,这便是今年元旦最让我难忘的事。

猜你喜欢2: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日记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自然会有许多闻名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便是其中之一。

长城分布在15个省区市。其中河北境内长度20xx多千米,陕西境内长度1838千米。

长城的历史非常悠久,在西周时期就出现长城了。你不记得“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了吗?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在防守时会建造长城,但长度都比较短。直到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长城的建造才翻开了新的篇章。众所周知,秦始皇大批征集民工修筑长城,史称“秦长城”。但长城并不是只有秦长城,还有保存至今的.明长城。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明长城总长度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了一万千米,总长度2.1万千米。长城高6—7米,宽4—5米。

登上长城,眺望着远方,只见蜿蜒的长城如同一条巨龙,起伏于山峦叠嶂之中,又似横卧在这壮丽秀美河山中。长城是线条型的,蜿蜒曲折,走上去很陡峭。一块块的石头构成了城墙,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发出耀眼的金色。一块块黄色的砖石,那一座座高高的烽火台,构成了这座伟大的长城,构成了这幅雄浑壮丽的画卷!

长城由城墙、敌楼、关城、烽火台等组成的一个防御体系。一旦发现敌人,士兵就会在烽火台上点起狼烟,后面的烽火台也会一个接着一个点起狼烟。这时,很多地方就会派兵来支援。长城的城墙是用一块块石砖砌起来的。这种石砖是青灰色,强度极高,明朝在那时已经掌握了很好的造砖技术了。城墙上的小孔叫做礌石孔,可以利用它用礌石击退来犯之敌。不得不说,长城的构造实在是复杂啊!

长城是我国闻名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旅游胜地,每年都会有全世界的人们慕名而来。我们应当爱护这座举世闻名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