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优秀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沉默的大多数》优秀读后感(精选1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沉默的大多数》优秀读后感 篇1
《沉默的大多数》是王小波的一本杂文随笔集,它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来解析身边复杂的事态,让人捧腹之余更多的是深深地思考,从中体会阅读的快感和思维的乐趣。这本书虽然写于九十年代,但它闪烁的自由主义之美穿透时间的阻隔,今天读来仍有启迪心灵的力量。
读王小波的杂文会让我想起鲁迅的杂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但鲁迅的杂文具有对敌的战斗性,他的杂文是匕首,是投枪,是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他的语言在辛辣、幽冷中带着深重的悲怆。
王小波的杂文,更多的是轻松幽默,其荒诞不经的想象力和妙趣横生的叙述方式往往赢得读者更多的会心的微笑。微笑之余,引起的却是心灵的震动和深深的思考,那个时代发生的那些人那些事,现在想想是觉得荒诞可笑,但却是真真实实发生在身边的事,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事。比如他的《肚子里的战争》一文,是王小波插队时的故事,他住院时碰到一哥们犯了阑尾炎要手术,但当时医院里没有大夫,都是工农兵出身的卫生员——真正的大夫全都下到各队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去了。于是一个阑尾炎手术开了三小时也没找到阑尾,急得主刀大夫把他的肠子都拿了出来,上下一通紧捣。眼看天色越来越暗,别人也动手来找,那哥们被人找得不耐烦,撩开了中间的白布帘子,也去帮着找。
最后终于在太阳下山以前找到,把它割下来。这个看似太离谱、太荒唐、太不可思议的故事就是作者亲历的事,他轻描淡写的叙述初而令人捧腹,继而令人叹息,最后令人想流泪,这就是王小波杂文的艺术魅力。《沉默的大多数》中有好多这样的文章,如《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等等,都是让人读了不会忘记的文章。
其实我对王小波知之很少,还是从他夫人李银河为他写的祭文中稍有了解的,我一直在想,这是个怎样的人呢?能让他死后好多年,各种版本的作品本层出不穷,盗版书也热卖不止。恰逢农工党苏州市委举办了“重温经典,学新知新”读书节活动,参加的党员可以选本书读,我毫不犹豫的选了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生前就像这书名一样,只是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个,他文学的全部目的也非常质朴和简单:我要试着创造出一点美。
我想我们每一个人如果都能创造出一点点美,那么生活一定是有趣的。像王小波那样努力做一个有趣的人,在GDP和房价的生长中保持着曼妙的想像力和激情,生活可以沉默但不能无趣。作者:谢庆琳
《沉默的大多数》优秀读后感 篇2
这本书本来是想写到每周推荐里的,一不小心,写得有点多。逻辑不是很清晰,显得有点啰嗦杂乱,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大家见谅。
一开始看到这个书名以及听别人介绍误以为这本书想表达的意思就是中国的大众太沉默了,大家面对问题都选择不说,于是作者鼓励大家说出自己的想法,鼓励民众意识觉醒。现在读完我知道当时的理解太简单了,沉默的大多数只是这本书里的一篇文章,书里还有很多文章讨论了其他的一些社会问题。而在当时那个年代,光是能有意识去思考这些问题就很不错了,何况还够胆写出来,非常不易。王小波说他曾经也是沉默的大多数中的其中一人,现在变得不沉默了,想要说点什么,但我认为他并不是鼓励大家都去说,毕竟,有独立思考能力,有批判精神并敢于说出来的人还是少数,多数人只是复制粘贴别人的说法而已。所以重要的不是说不说,而是思不思考。
其实自古以来,不思考的人是居多的,有些是不愿意思考,有些是没有能力思考。也只有这样社会才能稳定,如果人人都“没事瞎捉摸”,去思考人生意义,去思考社会问题,那么社会就容易动荡,而统治阶级是厌恶动荡的。所以我们这个民族一直就习惯性的沉默,从小父母就教我们做人要低调,做事也不能张扬。到了学校老师教我们,沉默是金,多听少说,韬光养晦,厚积薄发。进入社会,越来越多的人生经验也告诉我们枪打出头鸟,祸从口出,一定要谨言慎行。
有人说这是中国人自卑的劣根性导致的,鼓吹西方文明敢于表达自己,直抒胸臆的坦率。我倒不能完全认同这种妄自菲薄的说法,这其实是两种文化的差别,没有高下之分。直话直说有它的好,沉默以对也有它的利,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暂且不论沉默是不是一种美德,但我相信沉默是很有力量的,不是空洞的沉默,而是有自己思考和韧性的沉默。就像我前不久的一篇文章里提到的,我很欣赏把说话的功夫都用来做事的人,很酷。但是,如果真有话想说,实在也无需强忍。就像男儿有泪也可轻弹,没有眼泪不用硬挤一个道理,憋久了容易憋出内伤。
某种意义上说,我也算是一个沉默的人,虽然偶尔写写随笔,咋咋呼呼的。但其实真正看我文章的人应该知道,我表达的东西都是比较中立的,态度也算谦逊。会刺痛别人的话我一般是不说的,一方面是我本就持着多元的价值观,认为很少有东西是非黑即白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不愿去和人争执,从小养成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惰性。
坦率的讲,我在某些方面的独立思考能力是欠缺的,所以读到这本书感触颇多。因为刚看完《乌合之众》,所以对于《沉默的大多数》里提到的一些观点算是加强了认知。比如群体是盲目无知的,并不以理智去判断和决定,而且再优秀的个体陷入群体之中都容易变得愚蠢,另外群体意见的传染性也是极强的。
我想也正是因为这样,王小波的文字里没有那么多的煽动性,从他的文章里看不出愤怒和呐喊,他只是以一种隐喻、缓和的方式说自己的思想,讲自己的道理,因为他本人就很反感洗脑,所以他不是要把他相信的一套灌输给你,而是提醒你应该去独立思考。他想去感染的也并非一帮愚昧的群体,而是希望启发一个个理智的个体,当这些个体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量变也就可以产生质变了。所以说这样的作家和这样的文章可以算是社会质变的催化剂,对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我不敢说自己喜欢王小波,因为我确实没这个资格,迄今为止,我只读过他的这本《沉默的大多数》,所以对这个作家我远远谈不上喜欢。但是我觉得他的文字确实有理有据,而且能启发我去思考。如果说读这本书需要花5个小时,那我认为因这本书去思考起码需要50个小时,几乎每一段话都值得细细琢磨。
身边真正喜欢王小波的朋友,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独立思考能力较强,具备批判精神。这正是在如今这个信息泛滥的年代显得尤为重要的能力,如果没有基本的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就只能人云亦云,甚至盲目粗暴。这也是为什么会有所谓的“爱国志士”去烧砸同胞的汽车,为什么会有网络喷子无脑喷人,为什么一些没有意义的东西会莫名爆火。
而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往往也会选择沉默,也许是觉得说了没用,又或者是觉得说得太多显得轻浮,自己心里明白就好。这其中又有一部分人是看不起其他人的,看不起不会思考的人,同样也看不起把自己的思考说出来的人。当然这种清高或者说傲慢也是有道理的,这是每个人的权力,我认为也应该尊重这种真实表达的傲慢,尊重这种可能推动社会进步的沉默。
但是我还是想就此多说两句,我们当中很多人学到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精神,然而却没有学到的是对其他人的尊敬,我说的是发自内心的尊敬而非表面假装的谦逊。就算思想比别人独立,懂得明辨是非,没有随大流,那也不能说明你就高人一等,我没发现王小波的文字里有对愚民愤怒的戾气,也没有站在道德制高点的冷嘲热讽。在我看来,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是聪明的人,但真正在聪明的基础上还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才能算的上有智慧的人。
我很尊敬的一个人告诉我:凡是人,皆须敬。这是我从他那儿学到的第一课也是最重要的一课。现在有的人很喜欢通过卖弄自己的权威,来辱骂或为难别人以达到心理的满足,其实这是一种很无知而懦弱的表现。他们不知道,大家绕开脏东西走,不是因为害怕它,只是害怕弄脏了自己而已。
《沉默的大多数》优秀读后感 篇3
今天,我又读了一次《沉默的渔网》这个故事,故事讲的是一对小哥俩在钓鱼的时候,捡到了一副渔网,被旁边的小伙子看到了,想冒充网的主人把渔网拿走。小哥哥用自己的机智和聪明,吸引围观群众,问渔网的特征,最终战胜了成年人,把渔网抢了回来。并且拾金不昧,把这个渔网交到了公园管理处。
这个故事我已经读了好多遍,每一次我读完都对小哥哥更加敬佩。它告诉我,遇到坏人的时候,不要害怕也不要退缩,只要机智勇敢,就一定能取得胜利;它还告诉我,做人要诚实,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贪心,更不能欺骗别人去拿。
爸爸告诉我,这个故事不但讲的好,名字起的也非常好。一副普通渔网,本身是不会说话的,沉默的,但是小哥哥的行为赋予了渔网生命,把它的特征展现给大家,把事情的真相展现给大家,让它成为了一张会说话的网。
《沉默的大多数》优秀读后感 篇4
一开始见到这本书,是在学校的图书公益活动上,一眼被封面与标题吸引,快速的把它攥在手里带回了教室,被同学借去读完后刚好赶上忙碌的日子,闲置了很久。最近重新翻阅,但还是没有读完,只能写一写并不完整的读后感了。
还没看这本书前,我觉得作者王小波先生,是想写一写现如今遇事避事的大多数人,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可能是想在王小波对大多数的批判中寻求一点伸张正义的勇气,我买下了这本书。可是当我慢慢读完每一页,事实却并非如此。
在正序中,作者谈起了伦理问题(尤其是社会伦理),在他眼中,伦理问题的是与非,不在于一己之言,因为世界上没有能顾及所有人的圣人。正如书中萧伯纳笔下的安德谢夫老爷子对自己的儿子所斥:“这件事难倒了一切科学家、政治家、哲学家,怎么你什么都不会,就会一个明辨是非?”
明辨是非不易,因为伦理是大家的事。其实,不懂明辨是非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觉得自己已经能明辨是非实则一无所能的人。正如安德谢老夫子的儿子,但不是每个自以为是的人都有像安德谢老夫子这样清醒的父亲,能给出逆耳的劝诫。这也就造就了愚蠢甚至恐慌。
很多人害怕成为这样的捣乱者,沉默似乎成为一种明哲保身之举。但是,在这本书中,作者并没有批判那些沉默者,而是把过去的自己归入其中甚至成为代表,向读者静静讲诉自己沉默的选择与原因,自己决定不再沉默的契机与感悟。
谦逊,是作为发声者的态度。我想,正如书中作者想表达的,把自己的观点是非坦坦荡荡的交付公论。把判定是非的权力从一个人扩散到公众;把发声者的角色从决定者转化为建议者、传递者。这样发出的声音,才能长且远。
再来说说这本书不容忽略的一大方面,俄国文学家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沉默的大多数》有一个不容忽略的背景——七十年代,一个让无数中国学者耿耿于怀的年代。
奇妙的是,王小波先生笔下的那个充满血与泪的年代,却是平淡的。他用诙谐自嘲的笔触,写下那个时代“无趣”的书籍、“无话可说”的伙伴,以及“无味”的思维。他亲历痛苦却能思考痛苦,在他的笔下看不到仇恨与控诉,读者能直面那个时代所发生的,在叹息时又能真切的感受到,那些在枷锁中保持独立思维的少数人的可贵;然后去思考——是什么造就了那个时代。
直面过去,直指未来,才是这本书最珍贵的。
《沉默的大多数》优秀读后感 篇5
《沉默的大多数》是一篇杂文随笔集,作者王小波。书中内容涉及甚为广泛:从思想文化方面到社会道德伦理,乃至对小说艺术的看法,都有作者的独到的见解和剖析。给人一种“另辟蹊径”的看待问题的视角。
读者利用各种在路上的时间去拜读《沉默的大多数》,这是读者完整阅读过的第一本王小波的作品。
思路跟着作者才一起走过半程,就与作者的观点产生了诸多的共鸣,内心感觉无比的酸爽,慷慨激昂之情不吐不快。譬如书中评张爱玲时文学不应当带给读者烦恼,谈孔孟程朱宗师大家说哲学不入俗流,论文理科学艺术哲学的通融与层次……文风辛辣但不乏幽默,批判鞭辟入里又不致晦涩难懂。果然,理科思维背景文人很犀利!
王小波是在用幽默的方式在讲道理。比如谈到”人类愚蠢”,他心平气和地告诉人类要学会思考、运用智慧。他从来不骂人,也看不到他的愤怒。即使是他怒发冲冠满腹怨气时,有的只是对当下社会恨铁不成钢的无奈。他不屑使用谩骂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感,他的文章中透露出一股怒不可竭的矜持,和化粗暴的批判转为哲学式幽默的魔力。作者俨然像个饱经风霜而又耐心的老人为孩子们讲道理。这是一本值得大家阅读的书,强力推荐。
阅读此书过程中,再次被作者写作的功力和鲜明特点所吸引,待看清单上又果断增加一本他的《黄金时代》,或许也是因为之前就被里头高亮的话语吸引了。
《沉默的大多数》优秀读后感 篇6
读王小波先生的《沉默的大多数》,提到《巴巴拉少校》中的安德谢夫先生考教自己的`儿子,问他能干点什么。儿子答:干什么都不行,我的特长在于明辨是非。安德谢夫把儿子损了一顿:“你说的那件事,其实是世界上最难的事。”
这两天网络上出现的“广州方圆小学老师虐待学生致其吐血”的事件,晚上刷微博初看到的时候很气愤,恨不得立刻转发声讨老师。克制住了自己,因为知道晚上的自己很不理智,太冲动。第二天又详细看了看,已经有网友在下面质疑血迹不合常理,诊断书上未提及吐血等症状,以家长的说法,医院不可能还让孩子在门诊输液,有作假夸大之嫌,但提出质疑的少许网友被其他人骂得狗血淋头。公安局也发布了“事件有所出入,尚在调查”的声明,下面的网友依然一片激动的捍卫自己认为是事实的事实。果然今天有所反转,庆幸自己当初尚存理智,没有被一时的情绪牵着走,等待了官方调查结果,不然就要打脸和羞愧了。当然这次事件,家长造谣威胁有错,老师体罚学生也有错。
又想到之前“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中的红色轿车女司机,行驶途中被突然转向的公交擦到,车身旋转90度,逃过一劫。事故调查结果出来之前被骂惨了,被谣传为开车逆行导致公交坠江,受害者变加害者。当初虽然没有在网络上发言暴力这位女司机,但我也对最初的新闻信以为真,和朋友分享这条新闻并在聊天中加以责怪,在此我向这位女司机郑重表示歉意。也警醒自己,不要听信一家之言。在对事情发表看法之前,先想一想,再等一等。想一想网上的言论有没有证据支撑,证据是否可信;等一个最终调查结果。
网络时代,明辨是非变得更容易了吗?似乎并没有,我们能更轻易的查阅到知识,也更轻易的被言论蒙蔽,被大众情绪浸染。人人都有话语权的时代,更要慎用自己的话语权,明辨是非靠的不是众口铄金,而是个人思考和专业调查的结合。
《沉默的大多数》优秀读后感 篇7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小波先生便是这单调的、乏味的、压抑的社会里令人眼前一亮的有趣的灵魂。
儿时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书五经,只被告诉这些都是金科玉律,笃行之而不思辩个中奥义,现在想来后悔不迭,倘若早些时候多点思考,也不至在很多时候即使心怀疑问,而不得不随波逐流了。对任何既定的事物公理进行批判性的思考才能形成相对完整的价值体系,事物皆有两面性,多思多悟不盲从才能够形成独立的人格。
每个人都想活成自己,但时光流逝,却往往看到自己变成了曾经最讨厌的哪一类人,或圆滑或虚伪,或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中的一员。可是,我相信也是我以为小波先生相信的是,这沉默的大多数人里是有没有呐喊出来的声音,这声音蕴含着独特的个性,蕴含着至高无上的品德,蕴含着利他的善意,只是因为不确定,因为惧怕权威和愚昧无知的恶意而被蒙上了一层灰罢了。
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自述式的杂文,不如说是为那些彷徨着的,想要发声的那群人在呐喊,解决那些悬而不决的疑问,告诉他们,权威未必对,墨守成规的道义法则反而会戕害一个人的成长。扇醒了盲听盲信者,启迪了困惑下出入社会的我们这一代年轻人,也重新给予我机会让我再去审视那些非人生经历以外塑造个人价值观的文字,相信时光推移,更多的人能以此书获得启迪,敢于发声勤于思辨,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沉默的大多数》优秀读后感 篇8
这本书本来是想写到每周推荐里的,一不小心,写得有点多。逻辑不是很清晰,显得有点啰嗦杂乱,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大家见谅。
一开始看到这个书名以及听别人介绍误以为这本书想表达的意思就是中国的大众太沉默了,大家面对问题都选择不说,于是作者鼓励大家说出自己的想法,鼓励民众意识觉醒。现在读完我知道当时的理解太简单了,沉默的大多数只是这本书里的一篇文章,书里还有很多文章讨论了其他的一些社会问题。而在当时那个年代,光是能有意识去思考这些问题就很不错了,何况还够胆写出来,非常不易。王小波说他曾经也是沉默的大多数中的其中一人,现在变得不沉默了,想要说点什么,但我认为他并不是鼓励大家都去说,毕竟,有独立思考能力,有批判精神并敢于说出来的人还是少数,多数人只是复制粘贴别人的说法而已。所以重要的不是说不说,而是思不思考。
其实自古以来,不思考的人是居多的,有些是不愿意思考,有些是没有能力思考。也只有这样社会才能稳定,如果人人都“没事瞎捉摸”,去思考人生意义,去思考社会问题,那么社会就容易动荡,而统治阶级是厌恶动荡的。所以我们这个民族一直就习惯性的沉默,从小父母就教我们做人要低调,做事也不能张扬。到了学校老师教我们,沉默是金,多听少说,韬光养晦,厚积薄发。进入社会,越来越多的人生经验也告诉我们枪打出头鸟,祸从口出,一定要谨言慎行。
有人说这是中国人自卑的劣根性导致的,鼓吹西方文明敢于表达自己,直抒胸臆的坦率。我倒不能完全认同这种妄自菲薄的说法,这其实是两种文化的差别,没有高下之分。直话直说有它的好,沉默以对也有它的利,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暂且不论沉默是不是一种美德,但我相信沉默是很有力量的,不是空洞的沉默,而是有自己思考和韧性的沉默。就像我前不久的一篇文章里提到的,我很欣赏把说话的功夫都用来做事的人,很酷。但是,如果真有话想说,实在也无需强忍。就像男儿有泪也可轻弹,没有眼泪不用硬挤一个道理,憋久了容易憋出内伤。
某种意义上说,我也算是一个沉默的人,虽然偶尔写写随笔,咋咋呼呼的。但其实真正看我文章的人应该知道,我表达的东西都是比较中立的,态度也算谦逊。会刺痛别人的话我一般是不说的,一方面是我本就持着多元的价值观,认为很少有东西是非黑即白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不愿去和人争执,从小养成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惰性。
坦率的讲,我在某些方面的独立思考能力是欠缺的,所以读到这本书感触颇多。因为刚看完《乌合之众》,所以对于《沉默的大多数》里提到的一些观点算是加强了认知。比如群体是盲目无知的,并不以理智去判断和决定,而且再优秀的个体陷入群体之中都容易变得愚蠢,另外群体意见的传染性也是极强的。
我想也正是因为这样,王小波的文字里没有那么多的煽动性,从他的文章里看不出愤怒和呐喊,他只是以一种隐喻、缓和的方式说自己的思想,讲自己的道理,因为他本人就很反感洗脑,所以他不是要把他相信的一套灌输给你,而是提醒你应该去独立思考。他想去感染的也并非一帮愚昧的群体,而是希望启发一个个理智的个体,当这些个体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量变也就可以产生质变了。所以说这样的作家和这样的文章可以算是社会质变的催化剂,对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我不敢说自己喜欢王小波,因为我确实没这个资格,迄今为止,我只读过他的这本《沉默的大多数》,所以对这个作家我远远谈不上喜欢。但是我觉得他的文字确实有理有据,而且能启发我去思考。如果说读这本书需要花5个小时,那我认为因这本书去思考起码需要50个小时,几乎每一段话都值得细细琢磨。
身边真正喜欢王小波的朋友,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独立思考能力较强,具备批判精神。这正是在如今这个信息泛滥的年代显得尤为重要的能力,如果没有基本的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就只能人云亦云,甚至盲目粗暴。这也是为什么会有所谓的“爱国志士”去烧砸同胞的汽车,为什么会有网络喷子无脑喷人,为什么一些没有意义的东西会莫名爆火。
而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往往也会选择沉默,也许是觉得说了没用,又或者是觉得说得太多显得轻浮,自己心里明白就好。这其中又有一部分人是看不起其他人的,看不起不会思考的人,同样也看不起把自己的思考说出来的人。当然这种清高或者说傲慢也是有道理的,这是每个人的权力,我认为也应该尊重这种真实表达的傲慢,尊重这种可能推动社会进步的沉默。
但是我还是想就此多说两句,我们当中很多人学到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精神,然而却没有学到的是对其他人的尊敬,我说的是发自内心的尊敬而非表面假装的谦逊。就算思想比别人独立,懂得明辨是非,没有随大流,那也不能说明你就高人一等,我没发现王小波的文字里有对愚民愤怒的戾气,也没有站在道德制高点的冷嘲热讽。在我看来,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是聪明的人,但真正在聪明的基础上还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才能算的上有智慧的人。
我很尊敬的一个人告诉我:凡是人,皆须敬。这是我从他那儿学到的第一课也是最重要的一课。现在有的人很喜欢通过卖弄自己的权威,来辱骂或为难别人以达到心理的满足,其实这是一种很无知而懦弱的表现。他们不知道,大家绕开脏东西走,不是因为害怕它,只是害怕弄脏了自己而已。
《沉默的大多数》优秀读后感 篇9
读完《沉默的大多数》,试图想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却发现我和作者的看法基本一致,这样写下来只能照抄原文了。不是我自大,只是此时此刻的我已被作者成功洗脑了!开口的权利似乎被征上了税金。
一如作者的观点,话语的世界可以分出两级。一极是圣贤的话语,这些话是自愿的捐献。另一极是沉默者的话语,这些话是强征来的税金。在这两极之间的话,全都暧昧难明,模棱两可:既是捐献,又是税金。在那些说话的人心里都有一个税史。
既然谈到纳税,不得不说一下那些开口读书人。中国的读书人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就是交纳税金。即使做纳税人也要做一个合格的纳税人——这是难听的说法,好听的说法就是以天下为己任。
王小波曾经是一个沉默的人,不喜欢在各种会议上发言,也不喜欢写稿子。然而当作者不再沉默时,却有着强烈的感受,有如丧失了童贞。违背了他多年的积习,不再属于沉默的大多数了。但作者还不至于感到痛苦,只是有点轻微的失落感。然而这并不代表自己也是一个合格的纳税人,满足了自己的责任感。只是作者觉得如果这么做,大家会看到一个最大的废话篓子,这便是是另一种责任感。
谈到废话篓子,我就会联想到那些鸡汤和官话套话。他们有着最好的发言机会,顺应着大部分人的想法,说着读者喜欢听的言语,一味的迎合读者。这样下来他培养了读者,读者也有可能成为了下一代的他们。与其这样,沉默的大多数该怎么做呢?
首先沉默的大多数是一个巨大的弱势群体,他问保持沉默的愿意多种多样。有些人没能力,或者没机会说话;还有些人有隐情,不便说话;还有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对于话语的世界有某种厌恶之情,作者就属于最后一种。作为最后一种人,也有义务谈谈自己的所见所闻。
《沉默的大多数》优秀读后感 篇10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王小波生前的所闻所想,包括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对国内外文化和观念的看法、对某些书或电影的评论等。
“我们可以在沉默和话语两种方式中选择”,沉默是一种对事情的处理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沉默不代表没有看法,相反,可能是因为我们所要表达的想法不是“那个圈子所要的那种话”,你不能逃离那个圈子,但你又不能与圈子里的主流话语对立,因此你选择沉默。王小波说,沉默的大多数是“古往今来最大的一个弱势群体”,“这些人保持沉默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些人没能力,或者没有机会说话;还有人有些隐情不便说话;还有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对于话语的世界有某种厌恶之情。”他自己便是最后一种人。即使对于话语世界有某种厌恶之情,但还是要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
正如作者王小波所说:“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为此也要去论是非,否则道理不给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让你遇到。我开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么,但我总得申明我的态度,所以就有了这本书——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数。”
沉默并不代表着你是事情的旁观者,也并不意味着你遇事的摇摆不定。沉默的一代人绝不会是垮掉的一代人。20个世纪闹得太多太喧嚣了,这个时代的青年们更多地崇尚理智和谨慎。对于社会的喧嚣真伪,往往会使我们误入谎言的陷阱中,所以我们沉默,所以我们含糊。因为我们绝不愿意说谎,因为沉默是对选择权的尊重,也是对自己行为的负责!
《沉默的大多数》优秀读后感 篇11
前阵子,读王小波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其实读不多懂,只是瞧瞧热闹。读不懂的,自然无法置喙,因此,只是针对有所感触的地方零星地记些札记。多年前读过几天王小波的小说,不管小说还是杂文,我能看懂的其实只占极少数的篇幅,大多数是读不懂的。
奇怪的是,即使不懂,居然没太影响阅读兴致,每天空闲的时候还是会接着前一天的进度读。青少年那会,附庸风雅装深度读鲁迅的时候,读不懂直接就不读了,还反感周先生有话不好好说,非得拐弯抹角的难为人。
当然讨厌鲁迅也是另有理由的,他说得那些拐弯抹角的话经常会出现在考试卷上,被画上波浪线,问,划线部分有什么深层含义,有啥含义,话是他说的,我哪里知道啊。勉为其难揣测一下,写下两句来充个数,运气好了沾点边得个一两分,运气差的话,白忙活。
小波的作品,估计一时上不了教科书的,所以也就有效地避免了被讨厌。当然,即使有那一天,人生单程车,自然无法回头,再也做不成需要做阅读理解的中学生。此话,并无青春不再的感伤,生命的每一段我都很认真在对待,后一段总比前一段更值得珍惜与拥有。不必悔恨过往,也无需对未来期许太多。最好的,必是当下。
还是说回到书上来。一个社会里,中年人要负很重的责任:要对社会负责,要对年轻人负责,不能只顾自己。因为这个缘故,我开始写杂文。近来,觉得自己很失职。势力范围内本来有一个年轻人归我负责的,也因为地理范围的不可及而难以负责。对社会负责,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对我而言,也只需对自己负责就够了。巧的很,因为这个缘故我开始写公众号。最近因为家里事情较多,竟也懈怠了。
11月,整个月只写了一篇。常想,反正写,对于我自己来说只不过是一件刚刚开了头的事情,坚持与否,与他人无益无害的,毫无压力。没有压力,能坚持做好一件事,才是能力吧。反右后期,许多论战从平等的讨论转为一方对另一方的批判,讨论里不是争谁对谁错,而是争谁好谁坏。一旦好人的身份既定,另一方是坏蛋就昭然若揭。
于今,情况有好转了吗?碗打了说碗,盘子打了说盘子了吗?没有。明明某人在某件事上出了严重的问题,莫名的众人被带领着,虚挖深度,实引其它爆点,吸引目光,转移话题,最后大家都忘记因为什么炖成了现有的一锅浆糊。不管真假,先主观介入,口吐莲花,病毒式传播,蛊惑人心,全民当枪,三人成虎。
套路总于无形中。中国常有人不惜代价,冒了被踩死的危险,挤进体育馆一类的地方,去见见大名人,在里面涕泪直流,出来后又觉得上当。这道理是这样的:用不着花很多钱,受很多罪,跑好远的路,洗耳恭听别人说你是傻×。自己知道就够了。
你看,这就是王小波,这就是王小波的变态辣。口感爽脆,大快朵颐。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人在年轻时,心气总是很高的,最后总要向现实投降。我刚刚过了四十四岁生日,在这个年龄上给自己做结论似乎还为时过早。但我总觉得,我这一生绝不会向虚无投降。我会一直战斗到死。
一语成谶。1997年4月,王小波,45岁,心脏病突发,生命戛然而止。一个特立独行的作家在创作上最好的年龄,没有任何告别的话,永远离开了。然而十年过去了,二十年过去了,他的作品一直活跃在出版届。
市场无言,却一直在说话。读者沉默,却一直都在阅读。
《沉默的大多数》优秀读后感 篇12
我素来期待能读王小波先生的书,借此机会拜读《沉默的大多数》。虽未读完,但心下拜服矣。不论王小波先生有没有文采,只是那一份诚恳和幽默便足以令其它评价顿时失去意义。
这本书题目是“沉默的大多数”。如同题目所述,这本书就是在说社会上的一些现象、思考以及先生对于事物的观点,而这些观点是没多少人当时曾说出口的——而至少如今看来又十分明显的。说是明显可能有些名过其实,因为如今我虽不知人们是否想过先生的观点,但是所表现出来的则仍是浑噩不觉,而且乐在其中。这不禁让我感到失望和疑惑:是先生的观点仍是太超前了,还是人们的思考这些年来未曾进步?
一是谈“讨论”。先生说:“我们这个社会里的论战大多要从平等等讨论转为一方对另一方的批判,这是因讨论的方式决定的;根据我的观察,这些讨论里不是争谁对谁错,而是争谁好谁坏。一旦争出了结果,一方的好人身份既定,另一方是坏蛋就昭然若揭;好人方对坏蛋放当然还有些话要说,不但要批判,还要揭发。”这种讨论变成批判的现象如今常见得很,辩论双方难以坐下来就事论事地谈问题。谈论转基因是否有害会转变成对学历经验的质疑、讨论男女平等会认为有心理障碍、讨论医保改革政策会受到不分是非的人身攻击,不一而足。这些人可能并不了解如何寻求问题本身的答案,而是拘泥于自己的认知抓住不放,想尽一切歪理邪说企图驳倒对方、让对方名誉扫地,似乎这才是某些人争论的目的。可惜的是,虽然这个道理很浅显,没有多少人能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即使说不过对方,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是错的,因此尝试攻击对方以期获得道德上的优势;可惜本来也不会获得道德上的优势,然而若争论的另一方却也不懂该如何化解,只能和他对骂——这就不再是讨论问题了,两个人的争论也就是到此为止,余下的就是难听且浪费时间的人身攻击,要是有条件,说不定还能打起来。人们的认知水平难道只能到这个地步吗?
另一个是谈“实践”:“给计算机编程和解几何题有共通之处:对了马上能知道对,错了也马上知道错,干干脆脆。你用不着像孟夫子那样,养吾浩然之气,然后觉得自己事事都对。……有些大学问家有着另外一种经历:他大概没有做对过什么习题,也没有编对过什么程序,只是忽然间想通了一个大道理,觉得自己都对,凡不同意自己的都是禽兽之类。这种豁然贯通之感把他自己都感动了,以至于他觉得自己用不着什么证明,必定是很聪明。”这就指出了实践之于感性体验和思考的优越性,并且强调了忽视现实情况是很蠢的一件事。其中计算机编程和几何题都算是科学范畴,因此也强调了科学性的重要性。这让我不禁想起了中医里不少糟粕就像孟夫子那样:觉得自己有用,所以自己就一定有用,都不用思考、不用质疑,自然也不用做什么科学研究证明一下。不光如此,数学物理这种学科没有科学素养固然做不好,真正怕的是文科本来基于经验和文字的观点如果不顾现实、不顾自然规律,胡编乱造,那也很容易说服自己就是对的——所谓道理并不是固定的、只有一个的,脱离现实的观点从来也站不住脚。
其实先生写了很多很多内容,其中核心内容就是敢讲真话、尊重事实、不讲假话空话。这可能听起来像口号一样,可是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对不熟的人百般恭维、对讨论中的观点不加思考地赞扬、害怕提出反对意见、对任何人或者组织存在的问题只字不提,这都对自己和听者毫无帮助和长进。这相当于你灌了一碗鸡汤,然后又吐出来邀请听者喝一样——令人恶心。我希望假话空话最好能不存在,凡事人们能过脑子——但是事实不可能如此。假话空话听起来才好听、才暂时不会引起矛盾,确实如此,但这是一种短视的做法。一个组织想团结起来发展,绝不是靠搪塞恭维来进步的;一个人想提高自己,就要认真想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想认识朋友,就要掏心窝子说真话。事实上并不是人们都傻到想不到该如何做,而是碍于面子不敢做。这就是略有荒唐的事情——我也会荒唐,但不能总是荒唐着。说真话的人会成为攻击的焦点,做实事的人会成为弹劾的中心,人们在大家都虚伪的时候,为了保存自己也选择虚伪,而不敢站出来说一句真实的、却没人敢说的话;说假话的反而能活得很好。这就是中国的人情社会,它不讲逻辑、不讲事实,讲的是人际关系。为了“和谐”的关系,人们也主动选择沉默——没人牵头担责任,我为什么要站出来呢?如果只有我站出来了呢?于是虚伪成了文化的主流,人们甚至不会意识到自己虚伪的事实,却害怕并攻击表现出真实的人,认为自己是对的,他们是异类——这真是悲哀。
王小波先生算是酣畅淋漓地把他的话写了出来,可是好笑的是,即使大家都认真读过王小波先生的书、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也难多两个人站出来说句实话;说实话的人仍会显得不合群,并且因此失去名誉;中国人的态度并未改变。因此,即使我自己愿意按自己的愿望表达、行动,我也对中国人未来一段时间内改变说假话的可能性不抱希望。我只是疑惑,这些人在设了重重规定下带着镣铐跳舞的时候,是否在享受自己言不由衷带来的好处呢?
《沉默的大多数》优秀读后感 篇13
这本书本来是想写到每周推荐里的,一不小心,写得有点多。逻辑不是很清晰,显得有点啰嗦杂乱,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大家见谅。
一开始看到这个书名以及听别人介绍误以为这本书想表达的意思就是中国的大众太沉默了,大家面对问题都选择不说,于是作者鼓励大家说出自己的想法,鼓励民众意识觉醒。现在读完我知道当时的理解太简单了,沉默的大多数只是这本书里的一篇文章,书里还有很多文章讨论了其他的一些社会问题。而在当时那个年代,光是能有意识去思考这些问题就很不错了,何况还够胆写出来,非常不易。王小波说他曾经也是沉默的大多数中的其中一人,现在变得不沉默了,想要说点什么,但我认为他并不是鼓励大家都去说,毕竟,有独立思考能力,有批判精神并敢于说出来的人还是少数,多数人只是复制粘贴别人的说法而已。所以重要的不是说不说,而是思不思考。
其实自古以来,不思考的人是居多的,有些是不愿意思考,有些是没有能力思考。也只有这样社会才能稳定,如果人人都“没事瞎捉摸”,去思考人生意义,去思考社会问题,那么社会就容易动荡,而统治阶级是厌恶动荡的。所以我们这个民族一直就习惯性的沉默,从小父母就教我们做人要低调,做事也不能张扬。到了学校老师教我们,沉默是金,多听少说,韬光养晦,厚积薄发。进入社会,越来越多的人生经验也告诉我们枪打出头鸟,祸从口出,一定要谨言慎行。
有人说这是中国人自卑的劣根性导致的,鼓吹西方文明敢于表达自己,直抒胸臆的坦率。我倒不能完全认同这种妄自菲薄的说法,这其实是两种文化的差别,没有高下之分。直话直说有它的好,沉默以对也有它的利,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暂且不论沉默是不是一种美德,但我相信沉默是很有力量的,不是空洞的沉默,而是有自己思考和韧性的沉默。就像我前不久的一篇文章里提到的,我很欣赏把说话的功夫都用来做事的人,很酷。但是,如果真有话想说,实在也无需强忍。就像男儿有泪也可轻弹,没有眼泪不用硬挤一个道理,憋久了容易憋出内伤。
某种意义上说,我也算是一个沉默的人,虽然偶尔写写随笔,咋咋呼呼的。但其实真正看我文章的人应该知道,我表达的东西都是比较中立的,态度也算谦逊。会刺痛别人的话我一般是不说的,一方面是我本就持着多元的价值观,认为很少有东西是非黑即白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不愿去和人争执,从小养成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惰性。
坦率的讲,我在某些方面的独立思考能力是欠缺的,所以读到这本书感触颇多。因为刚看完《乌合之众》,所以对于《沉默的大多数》里提到的一些观点算是加强了认知。比如群体是盲目无知的,并不以理智去判断和决定,而且再优秀的个体陷入群体之中都容易变得愚蠢,另外群体意见的传染性也是极强的。
我想也正是因为这样,王小波的文字里没有那么多的煽动性,从他的文章里看不出愤怒和呐喊,他只是以一种隐喻、缓和的方式说自己的思想,讲自己的道理,因为他本人就很反感洗脑,所以他不是要把他相信的一套灌输给你,而是提醒你应该去独立思考。他想去感染的也并非一帮愚昧的群体,而是希望启发一个个理智的个体,当这些个体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量变也就可以产生质变了。所以说这样的作家和这样的文章可以算是社会质变的催化剂,对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我不敢说自己喜欢王小波,因为我确实没这个资格,迄今为止,我只读过他的这本《沉默的大多数》,所以对这个作家我远远谈不上喜欢。但是我觉得他的文字确实有理有据,而且能启发我去思考。如果说读这本书需要花5个小时,那我认为因这本书去思考起码需要50个小时,几乎每一段话都值得细细琢磨。
身边真正喜欢王小波的朋友,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独立思考能力较强,具备批判精神。这正是在如今这个信息泛滥的年代显得尤为重要的能力,如果没有基本的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就只能人云亦云,甚至盲目粗暴。这也是为什么会有所谓的“爱国志士”去烧砸同胞的汽车,为什么会有网络喷子无脑喷人,为什么一些没有意义的东西会莫名爆火。
而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往往也会选择沉默,也许是觉得说了没用,又或者是觉得说得太多显得轻浮,自己心里明白就好。这其中又有一部分人是看不起其他人的,看不起不会思考的人,同样也看不起把自己的思考说出来的人。当然这种清高或者说傲慢也是有道理的,这是每个人的权力,我认为也应该尊重这种真实表达的傲慢,尊重这种可能推动社会进步的沉默。
但是我还是想就此多说两句,我们当中很多人学到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精神,然而却没有学到的是对其他人的尊敬,我说的是发自内心的尊敬而非表面假装的谦逊。就算思想比别人独立,懂得明辨是非,没有随大流,那也不能说明你就高人一等,我没发现王小波的文字里有对愚民愤怒的戾气,也没有站在道德制高点的冷嘲热讽。在我看来,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是聪明的人,但真正在聪明的基础上还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才能算的上有智慧的人。
我很尊敬的一个人告诉我:凡是人,皆须敬。这是我从他那儿学到的第一课也是最重要的一课。现在有的人很喜欢通过卖弄自己的权威,来辱骂或为难别人以达到心理的满足,其实这是一种很无知而懦弱的表现。他们不知道,大家绕开脏东西走,不是因为害怕它,只是害怕弄脏了自己而已。
《沉默的大多数》优秀读后感 篇14
《沉默的大多数》是一篇杂文随笔集,作者王小波。书中内容涉及甚为广泛:从思想文化方面到社会道德伦理,乃至对小说艺术的看法,都有作者的独到的见解和剖析。给人一种“另辟蹊径”的看待问题的视角。
读者利用各种在路上的时间去拜读《沉默的大多数》,这是读者完整阅读过的第一本王小波的作品。
思路跟着作者才一起走过半程,就与作者的观点产生了诸多的共鸣,内心感觉无比的酸爽,慷慨激昂之情不吐不快。譬如书中评张爱玲时文学不应当带给读者烦恼,谈孔孟程朱宗师大家说哲学不入俗流,论文理科学艺术哲学的通融与层次……文风辛辣但不乏幽默,批判鞭辟入里又不致晦涩难懂。果然,理科思维背景文人很犀利!
王小波是在用幽默的方式在讲道理。比如谈到”人类愚蠢”,他心平气和地告诉人类要学会思考、运用智慧。他从来不骂人,也看不到他的愤怒。即使是他怒发冲冠满腹怨气时,有的只是对当下社会恨铁不成钢的无奈。他不屑使用谩骂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感,他的文章中透露出一股怒不可竭的矜持,和化粗暴的批判转为哲学式幽默的魔力。作者俨然像个饱经风霜而又耐心的老人为孩子们讲道理。这是一本值得大家阅读的书,强力推荐。
阅读此书过程中,再次被作者写作的功力和鲜明特点所吸引,待看清单上又果断增加一本他的《黄金时代》,或许也是因为之前就被里头高亮的话语吸引了。
《沉默的大多数》优秀读后感 篇15
《沉默的大多数》是一篇杂文随笔集,作者王小波。书中内容涉及甚为广泛:从思想文化方面到社会道德伦理,乃至对小说艺术的看法,都有作者的独到的见解和剖析。给人一种“另辟蹊径”的看待问题的视角。
读者利用各种在路上的时间去拜读《沉默的大多数》,这是读者完整阅读过的第一本王小波的作品。
思路跟着作者才一起走过半程,就与作者的观点产生了诸多的共鸣,内心感觉无比的酸爽,慷慨激昂之情不吐不快。譬如书中评张爱玲时文学不应当带给读者烦恼,谈孔孟程朱宗师大家说哲学不入俗流,论文理科学艺术哲学的通融与层次……文风辛辣但不乏幽默,批判鞭辟入里又不致晦涩难懂。果然,理科思维背景文人很犀利!
王小波是在用幽默的方式在讲道理。比如谈到”人类愚蠢”,他心平气和地告诉人类要学会思考、运用智慧。他从来不骂人,也看不到他的愤怒。即使是他怒发冲冠满腹怨气时,有的只是对当下社会恨铁不成钢的无奈。他不屑使用谩骂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感,他的文章中透露出一股怒不可竭的矜持,和化粗暴的批判转为哲学式幽默的魔力。作者俨然像个饱经风霜而又耐心的老人为孩子们讲道理。这是一本值得大家阅读的书,强力推荐。
阅读此书过程中,再次被作者写作的功力和鲜明特点所吸引,待看清单上又果断增加一本他的《黄金时代》,或许也是因为之前就被里头高亮的话语吸引了。
《沉默的大多数》优秀读后感 篇16
《沉默的大多数》是王小波的一本杂文随笔集,它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来解析身边复杂的事态,让人捧腹之余更多的是深深地思考,从中体会阅读的快感和思维的乐趣。这本书虽然写于九十年代,但它闪烁的自由主义之美穿透时间的阻隔,今天读来仍有启迪心灵的力量。
读王小波的杂文会让我想起鲁迅的杂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但鲁迅的杂文具有对敌的战斗性,他的杂文是匕首,是投枪,是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他的语言在辛辣、幽冷中带着深重的悲怆。
王小波的杂文,更多的是轻松幽默,其荒诞不经的想象力和妙趣横生的叙述方式往往赢得读者更多的会心的微笑。微笑之余,引起的却是心灵的震动和深深的思考,那个时代发生的那些人那些事,现在想想是觉得荒诞可笑,但却是真真实实发生在身边的事,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事。比如他的《肚子里的战争》一文,是王小波插队时的故事,他住院时碰到一哥们犯了阑尾炎要手术,但当时医院里没有大夫,都是工农兵出身的卫生员——真正的大夫全都下到各队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去了。于是一个阑尾炎手术开了三小时也没找到阑尾,急得主刀大夫把他的肠子都拿了出来,上下一通紧捣。眼看天色越来越暗,别人也动手来找,那哥们被人找得不耐烦,撩开了中间的白布帘子,也去帮着找。
最后终于在太阳下山以前找到,把它割下来。这个看似太离谱、太荒唐、太不可思议的故事就是作者亲历的事,他轻描淡写的叙述初而令人捧腹,继而令人叹息,最后令人想流泪,这就是王小波杂文的艺术魅力。《沉默的大多数》中有好多这样的文章,如《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等等,都是让人读了不会忘记的文章。
其实我对王小波知之很少,还是从他夫人李银河为他写的祭文中稍有了解的,我一直在想,这是个怎样的人呢?能让他死后好多年,各种版本的作品本层出不穷,盗版书也热卖不止。恰逢农工党苏州市委举办了“重温经典,学新知新”读书节活动,参加的党员可以选本书读,我毫不犹豫的选了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生前就像这书名一样,只是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个,他文学的全部目的也非常质朴和简单:我要试着创造出一点美。
我想我们每一个人如果都能创造出一点点美,那么生活一定是有趣的。像王小波那样努力做一个有趣的人,在GDP和房价的生长中保持着曼妙的想像力和激情,生活可以沉默但不能无趣。
《沉默的大多数》优秀读后感 篇17
《沉默的大多数》是王小波的一本杂文随笔集,它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来解析身边复杂的事态,让人捧腹之余更多的是深深地思考,从中体会阅读的快感和思维的乐趣。这本书虽然写于九十年代,但它闪烁的自由主义之美穿透时间的阻隔,今天读来仍有启迪心灵的力量。
读王小波的杂文会让我想起鲁迅的杂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但鲁迅的杂文具有对敌的战斗性,他的杂文是匕首,是投枪,是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他的语言在辛辣、幽冷中带着深重的悲怆。
王小波的杂文,更多的是轻松幽默,其荒诞不经的想象力和妙趣横生的叙述方式往往赢得读者更多的会心的微笑。微笑之余,引起的却是心灵的震动和深深的思考,那个时代发生的那些人那些事,现在想想是觉得荒诞可笑,但却是真真实实发生在身边的事,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事。比如他的《肚子里的战争》一文,是王小波插队时的故事,他住院时碰到一哥们犯了阑尾炎要手术,但当时医院里没有大夫,都是工农兵出身的卫生员——真正的大夫全都下到各队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去了。于是一个阑尾炎手术开了三小时也没找到阑尾,急得主刀大夫把他的肠子都拿了出来,上下一通紧捣。眼看天色越来越暗,别人也动手来找,那哥们被人找得不耐烦,撩开了中间的白布帘子,也去帮着找。
最后终于在太阳下山以前找到,把它割下来。这个看似太离谱、太荒唐、太不可思议的故事就是作者亲历的事,他轻描淡写的叙述初而令人捧腹,继而令人叹息,最后令人想流泪,这就是王小波杂文的艺术魅力。《沉默的大多数》中有好多这样的文章,如《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等等,都是让人读了不会忘记的文章。
其实我对王小波知之很少,还是从他夫人李银河为他写的祭文中稍有了解的,我一直在想,这是个怎样的人呢?能让他死后好多年,各种版本的作品本层出不穷,盗版书也热卖不止。恰逢农工党苏州市委举办了“重温经典,学新知新”读书节活动,参加的党员可以选本书读,我毫不犹豫的选了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生前就像这书名一样,只是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个,他文学的全部目的也非常质朴和简单:我要试着创造出一点美。
我想我们每一个人如果都能创造出一点点美,那么生活一定是有趣的。像王小波那样努力做一个有趣的人,在GDP和房价的生长中保持着曼妙的想像力和激情,生活可以沉默但不能无趣。作者:谢庆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