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日记大全 > 正文

年糕日记800字

2024/05/20日记大全

老地方整理的年糕日记800字(精选4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年糕日记800字 篇1

春节在我国可以算做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了。全国各地过年的方式各不相同,我的家乡常州就有很多独特的过年风俗:做馒头、拉年糕、打扫卫生、一起吃年夜饭等等。我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拉年糕吧!

年糕有年年高升的寓意,所以过年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制作年糕。年糕的口味因人而异,常见的是糯米味,考究的人家会加入红糖、核桃仁、葡萄干、花生做成微甜的口味。

拉年糕从字面上就很有讲头:奶奶家门前就有加工年糕的铺子,听大人们说第一年来做时只能说是做年糕,第二年来做时才可以说是拉年糕,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加工师傅有了进步,做工不那么青涩,才能叫拉年糕呢!看来“拉”和“做”不能瞎用啊!

在拉年糕之前有一道工序那就是做面粉,面粉比例很有讲究,这影响到最后的口感,一般用三分糯米七分粳米为佳。

开做啦!只见一位加工师傅先麻利地将面粉放入木桶,然后再将适量的水倒入桶中,最后用木棍搅拌,盖上盖子,由另一位加工师傅拿起来放在火炉上,隔水蒸煮,只见加工师傅不紧不慢、有节奏地一点点添煤,一会儿掀起盖子看看,一会儿又低下头默默地添煤,令人激动又流口水的三十分钟终于过去了,秒针正好指向12,加工师傅赶快把木桶抬起,放到加工最后一道工序的师傅面前,只要将木桶熟练地翻了过来,拔出桶,一大块面团就在我的眼前,一团团白色云雾缭绕在四周,真让我直流口水啊!由于温度依然很高,加工师傅不得不手上裹上纱布,用他灵巧的手那边弄弄,这边弄弄,不一会儿,一个长条形的面团就出现在我的面前,像一条白色而又滚圆的长龙,憨厚可爱。为了防止面团粘在木板上,师傅用湿纱布在面团的底部滚了一下,不可思议的是只要用上缝衣线,轻轻地往下一弹,就能够精准地划上分割线条,将长龙分成大小匀称的一条条。

帮手将成型的年糕放到门外的木板上,时不时地翻来翻去,年糕变得越来越韧,越来越结实,散发出特有的光泽,点上点睛之笔——红印,犹如一张张笑脸在向我微笑,看着成品,加工师傅欣慰地笑了。

这就是年味。

年糕日记800字 篇2

夕阳如此温和,风也如此柔媚。乡村的黄昏是那样宁静安详,虫子的呢喃如古琴般缓缓流淌,晚归的紫燕精灵般地在天空中划出一道古老的虚线。落日的余晖温柔地洒在人们的脸上,此情此景总是会令人想起那人那事。

我是在外婆家度过我的童年的。那里有漫山遍野的小野花,有满园子的果子,还有外婆做的一手好年糕。“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请我吃年糕。外婆,长大以后我也要请你吃年糕!”“好啊!外婆等着乖孙女做大年糕呢!”外婆知道我爱吃年糕,每天变着花样做,仿佛我吃完年糕后幸福的微笑便是她的全世界。她喜欢在落日时分坐在门口的竹椅上一边缝补衣服,一边看着我狼吞虎咽地吃着年糕。每当我回头冲外婆笑时,便会看到她坐在金色的余晖中慈祥地笑着,然后柔声地说慢点吃。我说好,想了想又补充道:“外婆以后吃我做年糕也要慢点。”随后,便是外婆温柔的笑声和我“咯咯”的笑声,回荡在幽静的乡村中,很久很久一直传到天际……

暮春时节,我总爱缠着外婆带我到山间的小路上转风车。那儿的和风是带着麦香和花香的,所以风车也带着淡淡的幽香。每当微风吹过,我的风车便“吱呀”地转动起来,奏着古老的乐音,扣响人的心扉。一日,我和外婆又来到山间的小路上,风车却没有转动。我不悦地看着外婆,外婆却柔声说道:“你跑起来呀!”于是,我举着风车缓缓地跑了起来,风车果然“吱呀”地转动起来。我“咯咯”地笑着,回头望去,映入眼帘的是外婆慈爱的笑容和天际绚烂的晚霞。我大声地喊着:“外婆,长大以后孙女还要给你做个大风车!”“好啊!外婆等着孙女做大风车呢!”微风吹过,将我们的话语传到山的那边……

可是,人生是没有那么多的以后的。在我还不会做年糕不会做风车的时候,外婆便去了天上,永远离开了我。我不再爱吃年糕,也很少去转风车。那天,我拿起盒底尘封已久的风车回到了那条缀满野花的小路上。一阵夹着麦香的春风吹过,风车竟又“吱呀”地转动起来,伴着纷纷扬扬的落花奏着亘古不变的乐音。我想,外婆在天上一定听到了,她一定没有怪我没有兑现我对她的承诺。否则,尘封已久的风车为什么还可以转动得这么完美?那阵风,也是外婆为我吹的吧!站在春风中,我蓦地明白,人生是没有以后的,抓住今天才是最重要的,我会一直一直坚强地走下去,让以后的人生少一点遗憾。

猜你喜欢1:打年糕日记

在农村,过春节有打年糕、吃年糕的传统。年糕,有“年高”之意,意味着一年比一年高、年年高升、年年丰收。

传统的打年糕现在已经不多见了,还有很多道工序,年轻的一辈知道的不多,说到“打”就更不会了。就说纯粹的“打年糕”这个动作吧,不掌握一定的力度还真不行,握槌的方式不对手会磨出泡,所以在农村会打年糕的人不多,而且年龄一般都是些在四、五十岁以上的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的市场上一年四季都有得年糕卖,最常见的是线板年糕。线板年糕虽然白净,入口润滑,但美中不足的是,它没有农村自己打出来的年糕香甜。进入冬季,“打”的年糕也在市场上露脸了,从外观上看,跟我们打的年糕差不多,可是,吃到嘴里却又不是那么回事,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抑或是那份丰收的喜悦,抑或是打年糕的人那份纯朴的笑脸,有这种感觉源之于那年糕是机器打出来的吧。还有,机器打的年糕不经煮,一不注意火侯,或许就会煮糊了。所以,每当春节前一段时间,人们还是热衷于自己打年糕,喜欢自己打制的年糕的那份味儿——韧而香。也所以,有难得一个打年糕的地方,附近的.村民知道了都会担着米来加工,排上长长的队伍。

农村传统的打年糕有自己的一整套工具,包括打年糕用的大木槌、石臼,耐得住烧的灶台、蒸桶等,工具也比较多。打年糕按蒸计算,每蒸年糕用糯米20-25公斤之间。打年糕具体的步骤有八步,分别为淘米、轧粉、搂粉、上蒸、出蒸、打年糕、切年糕、点痣等。这八道工序看似简单,做起来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这里就为大家介绍几道工序,先说淘米吧,你会觉得这个很简单,不就是把米在水里洗干净吗?打年糕用的米可要讲究的多了,在洗之前先要用水浸上6、7分钟,之后再去洗干净。搂粉就是将粉搂均匀了,因为粉太干了会打不到一块去,太湿了会导致下一道工序上蒸时造成窜蒸,都要影响年糕的质量。上蒸呢,也不是把准备好的粉往蒸桶里一放就行了,而是要边蒸边把粉一层一层的撒下去。而打年糕打年糕,具体还在于一个“打”字上,这道工序要有三个人来完成,两个人各自抡一个大木槌“打”,还有一个就是要在石臼里撒上水,以防止年糕粘上了石臼。三个人要讲究配合,“打”年糕的人要准确握槌、抡槌,打年糕时两个人用的力度要均匀,而且要有节奏感,防止两个木槌“打架”,期间撒水的人瞅准时机把水撒进石臼。“打年糕”的过程中,还包含着裹蒸、翻蒸等动作。最后一道工序是点痣,红色代表红红火火,代表喜悦,中国人以红色为喜庆之色,所以红色在这里也成了不二之选,一直延续至今,所以也叫“点红”。经过这圆圆满满的八道工序后,年糕才算制成了。

要说这打年糕,真是件快乐的事。打年糕预示着丰收,希望来年更有好的收成。老幼妇孺,人人为之欢喜。所以,在以前,打年糕时,还有抢年糕头吃的习俗,那时候,是大家最为激动、最让人开心、快乐的时候。打年糕这一文化的传承,到现在,虽然没有将抢年糕头的戏传承下来,但是,在人们的辛勤劳动下,生活越来越好了,所以人们的笑靥之花开得也越来越盛了。时至今日,过年时,人们还是喜欢自己打年糕吃,不仅在于那份独有的味道,还在于那份丰收的喜悦。

猜你喜欢2:年糕日记800字

夕阳如此温和,风也如此柔媚。乡村的黄昏是那样宁静安详,虫子的呢喃如古琴般缓缓流淌,晚归的紫燕精灵般地在天空中划出一道古老的虚线。落日的余晖温柔地洒在人们的脸上,此情此景总是会令人想起那人那事。

我是在外婆家度过我的童年的。那里有漫山遍野的小野花,有满园子的果子,还有外婆做的一手好年糕。“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请我吃年糕。外婆,长大以后我也要请你吃年糕!”“好啊!外婆等着乖孙女做大年糕呢!”外婆知道我爱吃年糕,每天变着花样做,仿佛我吃完年糕后幸福的微笑便是她的全世界。她喜欢在落日时分坐在门口的竹椅上一边缝补衣服,一边看着我狼吞虎咽地吃着年糕。每当我回头冲外婆笑时,便会看到她坐在金色的余晖中慈祥地笑着,然后柔声地说慢点吃。我说好,想了想又补充道:“外婆以后吃我做年糕也要慢点。”随后,便是外婆温柔的笑声和我“咯咯”的笑声,回荡在幽静的乡村中,很久很久一直传到天际……

暮春时节,我总爱缠着外婆带我到山间的小路上转风车。那儿的和风是带着麦香和花香的,所以风车也带着淡淡的幽香。每当微风吹过,我的风车便“吱呀”地转动起来,奏着古老的乐音,扣响人的心扉。一日,我和外婆又来到山间的小路上,风车却没有转动。我不悦地看着外婆,外婆却柔声说道:“你跑起来呀!”于是,我举着风车缓缓地跑了起来,风车果然“吱呀”地转动起来。我“咯咯”地笑着,回头望去,映入眼帘的是外婆慈爱的笑容和天际绚烂的晚霞。我大声地喊着:“外婆,长大以后孙女还要给你做个大风车!”“好啊!外婆等着孙女做大风车呢!”微风吹过,将我们的话语传到山的那边……

可是,人生是没有那么多的以后的。在我还不会做年糕不会做风车的时候,外婆便去了天上,永远离开了我。我不再爱吃年糕,也很少去转风车。那天,我拿起盒底尘封已久的风车回到了那条缀满野花的小路上。一阵夹着麦香的春风吹过,风车竟又“吱呀”地转动起来,伴着纷纷扬扬的落花奏着亘古不变的乐音。我想,外婆在天上一定听到了,她一定没有怪我没有兑现我对她的承诺。否则,尘封已久的风车为什么还可以转动得这么完美?那阵风,也是外婆为我吹的吧!站在春风中,我蓦地明白,人生是没有以后的,抓住今天才是最重要的,我会一直一直坚强地走下去,让以后的人生少一点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