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日记大全 > 正文

老街四年级日记

2024/05/27日记大全

老地方整理的老街四年级日记(精选4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老街四年级日记 篇1

有着浓浓水乡味儿的沙溪老街,有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不管是本地游人还是外地游客,都会在此流连忘返,忙不迭地取出相机。到底是多么奇特的东西呢?我不卖关子了,这就是老街的铜像。

铜像有一组,分为几个不同的形象。

自西向东走,你首先看到的是一位老爷爷。老爷爷的额头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脸上挂着慈祥的笑容。他的面前摆放着一副担子,也许是在卖豆腐花,也许是草头饼,反正,担子里有好吃的东西。几个穿着漂亮的小朋友在左看右看,我也是其中一个,正津津有味地盯着老爷爷,因为,他把我带回爷爷奶奶的童年。

第二位是补锅匠。他正坐在小凳子上,前面一口铁锅,右边放着一只风箱和一个炉子,补锅匠用铁水去补锅子上的洞。补锅匠旁边坐着一个小男孩,这大概是他的儿子,或许是他的小徒弟。小孩用双手托着下巴,也许在想,我也要学会这活,帮爸爸妈妈挣钱。

我家住乡下,奶奶也用铁锅来做菜烧水,漏了就丢掉,可那个艰苦的年代,就让补锅匠给补补再用。

瞧!那不是拉黄包车的车夫嘛?他戴着一顶破草帽,顶着烈日,右手扶着长长的木柄,左手拉着拉环,累得满头大汗。我见过的黄包车是在电视上,今天看到了实物。一个穿黄衣服的小男孩坐上了车,妈妈为他拍了一张照。我忍不住如法泡制,哈!自行车、三轮车、汽车、火车,就是那“失传”的黄包车,我也坐过拉!小伙伴们,我可以自豪地说,你们肯定比不上我坐过的车多了。

第四位是修鞋师傅。他的右边摆着一张凳子,左边放着一个木箱。你看,他正用锤子有力地敲打鞋跟。“咚咚咚”我站在旁边,好像听到鎯头的敲打声。看看自己脚上崭新的皮鞋,想想那年头生活的艰苦,我们真幸福啊!

走过卖油的担子,最后一个是磨刀匠。老师傅骑坐在长凳上,前面放着一块磨刀石,他把刀磨好了,正用手拭一下,看看磨得快不快。“磨剪刀啰……”我在电视上听到过磨刀师傅的吆喝声,此时,我的耳里虽然没听到,可我心中,分明听到这位手脚勤快老师傅的吆喝声。

这就是老街的铜像,它告诉我们逝去的生活。看到了这些铜像,老街的故事、爷爷奶奶童年生活故事都历历在目。

我喜欢老街的铜像——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老街四年级日记 篇2

家乡的老街,记载着岁月的痕迹,承载着童年的记忆。

再次走进这条老街,还是和从前一样。我也跟原来一样,带着五元钱蹦跳着进入那间店铺。王叔叔抬头看见我,马上笑着友好又亲切地跟我打招呼:“璐希,今天有空来我店光顾啊!”我笑着回答:“嗯,叔叔,最近有没有新货到呀!”叔叔用手指了指回答:“有啊,在里面那一排。”我在店里转了一圈,看了看琳琅满目的货架,真的到了好多新的玩具,还有好多陶瓷娃娃。我左选右选,选了一个五元钱的,拿着它走到收银台付钱,付了钱,我走出那家店铺,就想去千年榕树下看看。

老街的店铺旁边有一棵千年榕树,这棵榕树虽然没有千年,少说也有二百多年吧,它有三层楼那么高,粗树枝要十几个大人手拉着手一起才能围过来。而这里,也是“鸟的天堂”。只要有人拍手,树上就热闹了。到处是鸟声,树的四周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像一块彩色布匹;有的像天边云彩,有的像翡翠绿,这些鸟儿住在枝繁叶茂的榕树上,很是悠闲自在。

榕树下搭起方便人们坐的石条,本来是粗糙得不得了,而如今已经被人们坐得比镜子还光滑明亮,那些光滑的印记也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一块块大石头堆在一起,以前十分摇晃,而现在也已经变得结实极了。走到榕树下的石条旁边,总能看见有那么几个人坐在石条上聊天、说着笑话,或者几个人坐在一起,拿着收音机,听唱词。

以前,我老是和杏儿、小莲还有丝丝她们一起在老街溜达、玩耍。我们会经常到老街边上的小河,那儿的水清澈见底,你会看到有很多的鱼儿在那水里嬉戏。春天我们会在河边玩过家家;夏天我们会在河里游泳;秋天我们会收集很多枫叶在河边拼图;冬天我们会在河边堆雪人打雪仗。而如今,时间飞逝,转眼我们都到了上学年龄,各自都随着父母去外地上学了,杏儿去了丽水、小莲去了昆明,丝丝去了北京,而我也随父母到了城里来上学,大家都分开了,仔细想想我们这些小伙伴都好久没有见面,也好久没有到那老街以及老榕树和河边玩耍了,心里不免有些惆怅。

老街,记载着我们儿时的记忆,也记载着古老而又漫长的岁月。

猜你喜欢1:老街的日记

今年的国庆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行三人来到了黄山屯溪老街游玩。

老街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了。走进这里,我们看到的全是:白色马头墙,小青瓦铺盖的传统徽州建筑。这里被誉为“活动着的清明上河图”。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评价呢?原来在这里,你还会发现很多中华传统文化。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即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在这里随处可见;(最大的毛笔有拖把那么大噢!)古董玉器琳琅满目;茶文化历史悠久,有世界上非常著名的“祁红”“屯绿”;徽派国画、碑临、盆景、根雕更是数不胜数……你们猜我买了什么带回家了?一把刮痧板,一个蜡染布做成的小背包。

这次旅行让我了解了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真的很自豪!

猜你喜欢2:老街

2月3日,也就是农历腊月廿三,我到南塘老街施展我的书法才艺―――写春联,为南塘老街年俗活动助兴。

我从来没有在大庭广众之下写过春联,想想有点怕怕的,于是就事先预约了一些亲朋好友,邀请他们到时候为我捧场。爸爸妈妈还有哥哥陪我一起到南塘老街牌楼广场,我在桌上铺好毛毡,倒好墨汁,泡好毛笔,摆好红纸,“装棚搭架”―――预备工作完成了。到点了,亲友团却像商量好了一样,一个影子都没有,我只好硬着头皮开始写。我站着提起笔写,好像很有大书法家的风范。“看,这边有个小孩在写春联。”不知是谁说了一句,一下子,我周围就聚集起许多人来。那么多双眼睛盯着我看,我的心紧张地怦怦直跳,落笔都小心翼翼的。不过很快,我的心平静了下来,大胆地放手写,写出了行书流畅自然的韵味。

一副春联在众人的关注下完成了!桌前围聚的人也越来越多,有的人赞不绝口,我听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有的人带着小孩过来,大人顺便教育起自己的孩子要好好练字,我一不小心成了小孩的学习楷模;有的人大饱眼福还不够,当场向我索求“墨宝”,我都很乐意地一一应承。一位老奶奶拿到春联后,高兴得跟小孩子似的手舞足蹈,嘴里不停地说:“小朋友,谢谢!”一位叔叔拿到春联后,说:“小朋友,签个名!以后你成名了,我们收藏的墨宝就值钱了。”

一连写了几对后,我中场休息了一会儿。有趣的是,我休息时跑到别处去,围观的人像潮水般退去;我一回来,围观的人又像潮水般涌来,都围满了。这时,亲友团成员纷纷来向爸爸请假,爸爸打趣地说:“幸好没来,来了你们观看的位置都没有。”我原以为会冷场,不想场面会如此火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