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2024/05/30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8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1

20xx年3月14日,我校全体教职工多功能厅学习了刘芳老师的先进事迹,让我感触很深。刘芳老师能够在平凡的本职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肯定,这与她的坚强,勤于学习,善于思考,踏实工作,努力进取的精神是分不开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努力学习加强业务理论的学习,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争取做到用人格培养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教育理论和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理解、掌握教学大纲和德育大纲,制订学期、学年教学工作计划,钻研教材,了解、研究学生,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和集体备课。

2、不断地学习相关的教学理论知识,积极听各种讲座,参加各种培训,并做好相关的业务学习笔记,坚持不断地学习,尽快提高专业化水平,力求扎实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不断更新知识、追逐学术前沿的意识,努力适应今天新时代对老师的更高的要求。上好每一节课。能把握好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开创性地上好每一节课,突出信息技术学科的科学性、实践性和趣味性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我努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把真正的课堂还给学生。

3、我将认真钻研教材上好每一节课,并坚持经常写课后反思,从反思中努力提高自己,养成教学后反思的习惯,针对课堂上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思,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后反思用来不断总结教学的得与失,积极听老教师和其他教师的课,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秀的教学方法,认真对待每一节教研组和学校的汇报课并主动积极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以此来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4、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一是上课准备充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准备充分;教学设计合理。二是课堂活跃有序,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景。三是师生平等,师生相互尊重、沟通、理解。四是教学民主,积极调动学生广泛、主动参与,合理运用自主合作和探究等学习方式,多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五是教学实效明显,教学活动目标明确,并能达到目标;学习过程和结果统一,不同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 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从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似乎很难找出比教师更受敬重的职业。只要用真诚的心去感化学生,用真诚的爱去引导学生,只有真的爱学生才能当之无愧地说爱教育事业。著名教育家斯霞曾经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言谈举止,为人处世,衣着穿戴……都是学生私下议论的话题。为人师表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应严以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成为学生的表率。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书育人是师德师风的关键。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渊博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谁说不是呢?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工程师。

师德师风不仅是教师个人问题,也是教师群体问题。个人师德师风不好,虽然有时会在小范围里造成“一个臭鸡蛋毁了一锅汤”的坏影响,但毕竟还只是小范围的事。教师群体如果风气不好,特别是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沆瀣一气,其危害性就大了。这时的师德师风问题就演变为整个教育行业的道德问题,这时的不良师风就演变为教育行业的不正之风了。

这些年来,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教育行业也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大到学校乱收费、“吃”学生、拿学生,小到教师个人贪占学生,一度成了一种极坏的社会风气。可见师德师风问题是与行风紧密相关的,而行风又与世风相伴相随。一般说,世风日下,必然行风日下,行风不正,必然师风不正。所以整顿师风必先整顿行风,整顿行风必先整顿世风。而特殊说,由于教育行业对后代的影响超过其他行业,因此,有时师风正,也可带动行风,行风正,又可影响世风。

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2

邱军,生前系甘肃省华池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挂职),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所属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管理部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在脱贫攻坚战进入攻城拔寨的关键时刻,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请缨到条件艰苦的革命老区挂职,坚持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千方百计引进扶贫项目、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华池县整体脱贫,受到当地干部群众广泛赞誉。20xx年1月8日,不幸病逝在工作岗位上,把生命献给了华池这片红色热土,年仅39岁。被追授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

邱军同志的先进事迹,生动诠释了国家强调的伟大脱贫攻坚精神。他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用大爱与忠诚为鲜艳的党旗增添了一抹亮丽的红色,也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岗位、奋力拼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xx年11月

就在华池县脱贫攻坚的最后阶段,邱军的身体出现了问题,住院后,他的病情愈发加重,甚至连话都说不出来。20xx年12月1日,刚做完手术的他向护士要来纸和笔,写下了他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嘱托,“把自评报告交宋部长”,“明年牛产业要做大,菊花产业要做强……”。最后的话,他留给了妻儿,“好想一家人一起吃顿饭,我去买,给你们做……”

邱军离开的时候,才39岁,或许,他是带着些许遗憾走的,盼着给妻儿做顿饭的简单愿望,终究没能实现,还有那双心仪已久的皮鞋,妻子帮他买来了,可由于他的身体已经发肿,终究没能穿上……但邱军,应该也是带着安慰走的,来到华池的这两年,他的脱贫蓝图一一变成现实,20xx年年底,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等来了华池县56个贫困村全部脱贫

实现了整县脱贫的历史时刻!“我要珍惜回馈乡亲们的机会”

20xx年12月,邱军主动请缨,经过集团选拔,来到华池县,挂职副县长。“我要珍惜回馈乡亲们的机会。”邱军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华池是革命老区,上世纪30年代,刘志丹、谢子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华池县南梁为中心,建立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这里干旱缺水、资源匮乏,直到20xx年前还戴着“穷帽子”。“贫穷不该是革命老区的.代名词!”邱军曾对同事说。

“邱副县长天麻麻亮出发,夜幕四合才返程。”华池县政府办公室干部魏建飞记得,初来华池,邱军水土不服,嘴唇皲裂、起皮,却工作忙不停。一个多月,邱军走遍了华池县15个乡镇、75个行政村,不仅理清了思路,还学会了当地方言。

几番走访,数次调研,邱军打算在城壕镇发展奶牛养殖。想法一说出,便引来一片质疑。镇上人这样评说,既没养殖经验,也无启动资金,“不切实际,纯属空想。”邱军不争辩,只是埋头干。他引进养殖企业,对接销售市场,打通上下游。“养殖企业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群众没了后顾之忧。”华池县扶贫办干部闫育刚说,当年城壕镇养牛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20xx年,邱军多方筹措资金,在城壕镇新建了一座肉牛养殖场,引进国内龙头企业托管代养,使农民年底能分红,带动了6个村集体增收15万元以上。

“黄土高原并不意味着贫穷”

近处是山,远处还是山。一道道黄土梁,看不到树,也没石头,带状的塬,残缺不全。“黄土高原并不意味着贫穷。”望着荒岭上长得欢的沙棘,邱军动了心思。

在邱军积极协调下,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投入138万元产业发展资金,在城壕镇庄科村范台组流转土地55亩,新建钢架大棚62座,并配有灌溉机井,“邱副县长打算发展沙棘育苗,然后移栽到荒山岭上,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庄科村党支部书记阎鑫说,村里一共育苗620万株,贫困户来务工,人均增收1.5万余元。

城壕镇余家砭村的燕刚、燕丽兄妹,父亲早逝,母亲瘫痪,兄妹二人守着母亲,靠低保、种地度日。20xx年底,邱军了解情况后,主动联系定点帮扶单位,让千余名像燕刚、燕丽这样的农村贫困青年,有了一技之长。燕刚取得了焊工资格认证,找到了一份月薪数千元的工作。“邱大哥让我家的生活一下亮堂了。”燕丽说。

一人学会技能,全家摆脱贫困。20xx年8月,在邱军推动下,华池县27名高中生到陕西西安学习交流。邱军还对接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及所属企业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先后有175名大学生、23名贫困农村青年实现稳定就业。

“他的心里全是扶贫和工作”

华池县出产的白瓜子、黄花菜、小杂粮等农产品,口感纯正品质佳,却因山大沟深,交通不畅,大量农产品“养在深山人未识”。

“电商或许大有作为。”去年丰收节,邱军亲自直播带货,收获3700多单,销售收入突破20万元。在邱军带动下,党的十九大代表王雅丽、民间工艺大师赵星萍等纷纷走进直播间,推荐家乡土特产。

“他的心里全是扶贫和工作。”同事这么评价邱军。去年11月17日,正在写总结的邱军,身体突感不适,但他并未在意,喝了水后,继续工作。然而,没多久,不适加剧,疼痛难挨,被送往县医院。经诊断,是主动脉夹层A型。后因病情严重,连夜转往西安西京医院。

病情日渐加重,邱军连话都说不出。在重症监护室最后的日子里,他写写停停,呼吸沉重,笔端如游丝,一个个字,像是画出来的。邱军缓了缓,鼓劲在纸上写下:“千万不要告诉奶奶。”陪护的家属和同事,早已泣不成声,邱军用最后的力气写道:“好想一家人一起吃顿饭,我去买(菜),给你们做。”

邱军走了,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脱贫攻坚征程上。他为群众幸福倾心付出,为脱贫事业无私奉献,以生命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心中有多少责任,脚下就沾有多少泥土。都说扶贫是件“苦差事”,可邱军却主动请缨,他说,“我来自农村,所以要倍加珍惜这样一次回馈土地和乡亲们的机会。”正因他心里装着群众、一心为了百姓致富,才能够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在华池县挂职扶贫的两年多时间里,邱军与家人相聚的次数屈指可数,他发的65条朋友圈里,其中64条是关于扶贫的,只有一条留给了自己刚刚出生的儿子。

在这朋友圈下,邱军的统一回复更是感动了所有人:脱贫攻坚胜利在望,乡村振兴后继有人……短短的一句话,饱含了一位父亲、一位扎根山区的扶贫干部最大的愿望、最深的期许……

邱军曾说,发扬好“南梁精神”,就没有什么困难是战胜不了的。作为一名共产党人,他在实干中传承红色基因,在奋斗中延续光荣传统,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年轻的邱军兑现了自己的诺言,生于斯,长于斯,吾国吾土、吾家吾乡。故乡的泥土就是初心的归处……

今天,让我们谢谢他感谢他用这份奋不顾身拼搏的赤诚把自己全部的心血全都洒到了脚下这片多情的土地……

今天,中国已经庄严宣告,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而全国近300万战斗在最前线的扶贫干部、第一书记仍然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担当精神、“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攻坚精神、“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为老百姓点亮幸福明灯,为乡村振兴接续奋战!

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3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因此,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

一、树立事业心,增强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

知识便难以为“师〞。为了不断地提升自身各方面的素养,他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地参加各种培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在20xx年7月,他参加了天水市举行的新课程培训班,平时还积极参加各种校内外的培训,现在还参加了“国培方案(20xx)〞—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的培训。他积极地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地内化、提升自己,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的水平与满足学生的“学〞的要求。

二、关爱学生、教书育人

多年来,陈老师一直谨记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嘲笑里有爱迪生〞。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表达了用一颗“爱心〞去塑造学生的心灵,用“大手〞去挽回学生生活中的不良习惯,用“人格〞去淘冶学生的思想情操,用“耐心〞去引导学生的进步。因此,他在教书的同时没有忘记去育人,他时刻关注着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自从1998年担任了班主任以来,他对学生的关爱更加细微。尤其是对一些后进生,他从不放弃,做到平等公正地对待,做他们的良师益友。陈老师还采用多种方法、途径去辅导他们,鼓励他们把心思集中到学习上去,与其他同学一起进步。他还进行家访了解,分析家庭状况及后进的成因,平时注意观察、留意他们,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及时的诱导和鼓励。做到:多亲近、多信任、多关心、多鼓励、多帮助。经过一短时间的坚持与教育,这些同学有了飞跃的进步,学习上努力了,上课认真了,纪律上遵守了,劳动也更积极了,以往的坏习惯一去不返。因为陈老师有着对“后进生〞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并抓住点滴进步及时鼓励,一步一个脚印地促使学生提高,进而有了“滴水穿石〞的效果。

三、敬业善教、严谨教学

陈老师多年来都一直从事物理教学。他的同事们都很清楚,他每次接的班都是在年级里最难啃、成绩最不理想的班。但他从不抱怨,他相信,凭着他“敬业善教、严谨教学〞的精神,一定会赶上甚至超过其他好班的结果每一次,他都没有令家长、行政和同事失望。他的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图片、挂图、实物、幻灯、录音、录像等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做到寓教于乐。

他深入地钻研、分析教材内容及课程标准要求,分析所教学生的年龄、性格和心理特征,围绕中学物理教学目标进行组织教学。在“备、讲、批、辅〞等几个教学环节中进行大胆的开拓与创新,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和主阵地。课堂上,无论是从知识的准备、呈现操练、知识的扩展与延伸、稳固与小结,他都进行悉心的安排。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引与兴趣的激发。同时,他还根据课型和所教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或游戏,创造轻松的课堂气氛,真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物理。很快,两班的同学都改变了对学习物理的态度,变得喜欢起来,成绩也有了起色。

在培养习惯方面,陈老师在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的同时,多为学生创造一些运用物理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多听、多说、敢于大胆开口,要表达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在学生面前是一名教师外,书写也是中学教学的一个内容,从小学起教师就应当狠抓学生的书写教学,并常抓不懈。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师要起到示范和身教的作用,教师自己的书写首先要做到工整和标准,这样才能做到言传身教。

四、尝试管理,享受乐趣

陈老师对“学困生〞和“淘气〞同学也没有放弃,并适当引导和倾斜政策,激发并鼓励他们努力做出成绩,并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有争取表现和受表扬的时机。例如,“学困生〞各科学习成绩一般,在测验中一旦有进步、获合格或优秀的可获“嘉奖〞。课堂上把更多的发言时机留给学生,把问题分为难、中、易三类,让优等生答复较难的问题,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答复较易的问题,使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施展自己的时机,都能尝到受表扬的成功喜悦,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陈龙兵老师是聚“师品,师表,师能〞于一身的老师。教书育人是他无悔的选择,做一名师德高尚的老师是他不懈的追求。每天都在家人的睡梦中上班,又在家人的痴痴等待中下班。他虽然有愧于家人,但他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良心,对得起他的育人事业。他真的用生命书写着一名人民教师的人生真谛啊!

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4

从XX年秋季一直到现在,学习孟二冬老师先进事迹之风长盛不衰。为什么孟二冬老师能带给我们如此大的震撼呢?为什么他的事迹能有如此大的激励力量?他的精神里面到底蕴藏着多少宝贵的财富,告知了我们什么呢?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的重任,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优秀教师。

孟二冬老师就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孟二冬老师是边做研究边教学的,他并没有因此而怠慢了任何一个方面。他在研究成果方面硕果累累,他不记名利,不顾个人得失,遵循着“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座右铭。孟二冬老师花费7年时间写就了100多万字的《登科记考补正》,令人深有感触。虽然他研究的是几乎无人问津的学术角落,但是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与追求。在别人感觉枯燥无味的领域,他却能潜心研究,而且还乐在其中,这是常人所不能及的。在当今这个市场经济的时代,在学术界少数人弄虚作假、互相攻击的污浊空气中,孟二冬老师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更加难能可贵。即使他不去支教石河子,即使他没有病倒在讲台上,他也是一个用人格感动社会的高尚的人。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孟二冬老师痴情于讲台,教书更育人,学生都把他当作人生道路上的航灯。他尽职尽责,把三尺讲台作为自己终身的事业,当作自己的理想;他就象一只辛勤的蜜蜂,把自己毕生的精华都奉献给了社会,奉献给了祖国的未来!当他在石河子大学支教时,当乒乓球大的肿瘤卡在孟老师嗓子里面的时候,他还在讲台上带着同学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可是,此时,孟老师却忍受着多大的痛苦啊!孟老师是在珍惜着讲台上的每一分每一秒,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支教机会,他深爱着同学们,深爱着边疆的教育事业。在回北京治病的时候,在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巨大磨难的时候,他还在挂念着新疆的学生。在北京的病床上,孟老师仍在工作,他仍然在辅导自己的研究生,不愿意因为他的病而耽误学生。孟二冬不愧是当代人民教师的楷模。

在大学校园日渐远离“象牙塔”的称呼,一些高校教师不安心教学和科研,一心追逐个人名利的时候,他以师者最为本真的境界,把心全部交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他都身体力行,完美地诠释了一个当代人民教师的神圣使命。可以说,他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道德高尚。

当我站在三尺讲台上,面对一张张充满稚气的脸,我看到的是一双双充满求知欲望的眼睛。此时,我想到的是孟二冬老师给我的启示与教导。在我终身的教学生涯中,这一定是一笔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财富!他的先进事迹就象是一面旗帜,指引着我们前进。让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坚持和发扬孟二东精神,拼搏奉献,利国利民,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吧!

谢谢,以上是我的心得。

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5

区民政局在开展学习詹红荔先进事迹活动中,采取多种形式学习,并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作中,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一、个人主动学。詹红荔事迹后,我局就要求每个干部职工主动学习,观看电视、浏览报纸、结合网络等开展自学。

二、集中讨论学。我局分别于千人大会后和11月8日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学习,局班子带头讲读,深入探讨詹红荔先进事迹,每个干部写出心得体会,促使思想境界得到提升。

三、落实实际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落实到具体行动中,结合詹红荔事迹,我局围绕“如何建立便民通道,方便群众来访办事,打造绿色民政”、“如何优化完善运行机制,公开公平公正办事,打造阳光民政”、“如何不断适应民生需求,多办善事实事好事,打造满意民政”三个主题,深入开展治理“庸、懒、散”工作,努力培植“民政人要有一颗善心,面对弱势群体要有耐心,具体工作要细心”的`三心境界。同时积极推广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三亮三比”和群众评议、党员互评、领导点评等做法,对全年工作提前进行总结,补缺补漏,力争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全年工作。

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6

吴大观同志一生致力于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航空发动机研制方法和程序的研究,主持研制多种型号的发动机,并培养了几代专业人才。为航空发动机的设计研制和促进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生前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在他九十高龄时,写下了"我愿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继续为我们的航空工业尽心尽力,为实现今生航空报国的夙愿,奉献一颗赤诚的心"的人生感言。他热爱党、热爱祖国和人民的一生,是致力于建设航空强国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我认为,吴大观同志的精神闪光点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

一、一生为国为民的高尚品质。

吴大观同志一生矢志报国,始终不忘自己是中国人,时刻牢记时代赋予知识分子的责任。他拥有宽广的胸怀,敬业勤奋,奉献社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工作中,他要求严格,事必亲躬。他还心系群众,奉献社会,为"希望工程"等捐款近10万元。难能可贵的是,他清正廉洁,从不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二、一生跟着党走的坚定信心。

吴大观同志的一生可以说是全部献给了党和人民的航空发动机事业,他对事业的热爱与追求,离不开对党的忠诚和坚定的信心。他坚信只有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这种信念他一生都没有动摇过。

三、一生奋斗不止的人生境界。

吴大观同志用一生演绎了这样一句为世人耳熟能详的话: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在他位居高位时,自己只要动动嘴就行了;在他退休以后,本应该去安享晚年。但他却没有坐亨其成,他一心想着还能为这个社会做多少贡献,创造多少财富。他对人民、对国家、对党和事业无限的忠诚。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要认真学习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矢志不渝报效祖国,联系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要兢兢业业做好财政教育培训工作,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提高财政人的个人素质和业务水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吴大观同志的精神为动力,立足岗位,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以报国为理想,以创新为锐气,以青春为热情,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刻苦学习,不断创新,从点滴做起,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同时也要像吴大观同志那样,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努力实践高尚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迎接祖国华诞。

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7

“我人生的价值在于改变了一代人,不管有多少数量,只要他们过的比我好,我就满足了!”这是张桂梅校长在接受采访时说的一段话,她的一生贡献给了教育事业,作为一名知识的传播者,她是伟大的,无私的。看完了她的事迹,也让我对于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了更深刻的反思。

我出生在云南的一个边陲小镇,所幸,我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但在我身边也有过同样的事情发生,我清楚的记得我的一位初中同学,没有上完初中就回家了,她的家在云南的一片山区里,后来我在朋友那里得知,她是回家结婚了,家里给介绍了一个对象,所以只能放弃了上学的机会,那时对于我来说,还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现在想来,也许那个同学的一辈子就被圈禁在了大山深处。

人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我也还没有明白知识是如何能改变人命运的,但是,现在的我,在错过了最好的学习环境和最佳的学习时间后,我明白了,还记得高中时,我妈妈也常和我说让我好好的学习,不要一辈子就蜗居在一个不大的城市,以为自己所处的这一片天空,就是整个世界。那时的我处于青春的叛逆期,干什么都要和父母对着来,现在我也曾不止一次后悔过当时没能早点懂事,没能听父母的好好学习,但是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人生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

踏入教育这个圈子是我没有想到过的,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我也有想过要读教育,但是在父母的劝说和自己对于未来的迷茫下,我放弃了,而是选择了在当时看来似乎比较吃香的计算机系,走进教育的圈子,也算是偶然,在大学时,朋友介绍我去做一个兼职,是市教委给的一个初中生科学实践课程,我当助教。有一次,因为安排上的失误,有两个孩子没有安排老师上课,负责人让我临时带两次,那是我第一次作为一个老师上课,课后的成就感是巨大,后来我开始在不同的机构做兼职,毕业后来到了高思,也算是正式走入这个圈子。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做教育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肩负着教育强国的重担,一开始,我也想亲自和学生们传授知识,但是我自身的能力限制了我,后来我想,给学生们介绍适合她的老师,能够从侧面帮助到也是好的,一开始这个工作确实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成就感,特别是在家长找我,说老师特别好,孩子有提升的时候,这种满足感上升到了一个极点。进入教育行业,我的初衷就是想让更多的孩子学到更有用的知识,让他们的未来有更多的选择性,这样就够了。虽然我们是以营利为目的,但是确实帮助了一些孩子不是吗?但是当这份工作给我带来满足感的同时,也有家长的投诉和谩骂,我也动摇过,也想过要不要继续下去。但是今天这则新闻给了我很大的冲击,张校长在创立学校之初,也遇到过很多的困难,也有过很多人的不理解,但是她为了心中的信念坚持下来了,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影响的不只是一代人,起码是三代人会因为读书而改变自己的未来,我感受到了教育强国的重要性。

北京的教育环境确实比一些山里的环境好了太多,给我们的感受自然也没有山里老师那么强烈,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想,我们肩负的不仅仅是一个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同时也是肩负了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希望和信赖,更肩负了教育强国,国家兴亡的使命感。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而我们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是少年强的重要一环。我们的力量很弱小,小到可能对一个孩子的未来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我们的力量也可以很强大,只要被家长和孩子们信赖,我们同样可以改变千千万万个孩子的未来。

我还记得小时候的第一位语文老师,那是一个从大城市来的语文老师,很漂亮,普通话也很标准,正是在她的教育下,我的普通话没有大多数南方人的口音,那是我的启蒙老师,我也记得我的最后一位语文老师,一位有着几十年教龄的老教师,我是他的最后一届学生,也是他告诉我,年轻就要敢拼,敢闯,多看看外面的世界,会有着我意想不到的精彩。

这两位老师都在我人生的重要时期对于我有着特殊的意义。我更加记得去年的高思年会,年会上须老师向我们展示了高思和其他一些边远学校的合作,也带着我们的产品走遍了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也告诉我们有无数的孩子可以享受和北京同样的教育资源,对于北京的孩子来说,这可能没有什么稀奇的,但是对于那些孩子来说,可能就是开启了人生的另一扇窗,人生因此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人们常说一个词——言传身教。我想新闻里那个想考到东三省的女孩,也是受了张校长的言传身教吧,不想自己的人生以后局限在一个地方,想要有很多的精彩,能看到,她说起目标时,眼睛里都是有光的,是对未来的期待。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能做的还是太少,我也许不能影响一代人,但是我能努力做到影响身边的人,不忘教育的根本,也不忘我的初心。我想如果有机会,我也想去教教那些孩子,也想有一个亲自改变他们的机会,也想亲口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从思想上改变他们。

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8

新华社郑州10月8日电(记者韩朝阳)“回忆逝水年华,因有所为而有所成,也因有所未为而有所失。雪泥鸿爪,人生如斯,……有得有失、无怨无悔。”这是陈俊武院士90岁时讲过的话。10月7日,中宣部向社会宣传发布陈俊武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其科技报国、勇于创新、公而忘私、淡泊名利的品质引发社会强烈反响。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武是我国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长期在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工作。在长达70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带领团队创造了石油炼制、煤化工领域的多个中国第一、世界第一,不断推动中国石油炼制、煤化工技术迈向世界先进水平。如今,已92岁高龄的陈俊武仍奋战在科研前线。

“我要学习陈俊武院士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工作精神,立足岗位、脚踏实地、苦干实干,以饱满的热情拥抱本职工作。”这是湖北孝感石油公司员工仰慕菡写下的“接力学习陈俊武”小卡片,卡片上还有她的号召:“我是第141697位追寻陈俊武足迹的人,请大家继续接力。”

“陈院士和我们长期工作、生活在一起,他的专注与情怀,诠释了科技报国精神,谱写了改革创新篇章,引领了弘文励教风尚,彰显了高风亮节。”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成平说,有着63年党龄的陈俊武院士是我们身边可敬可爱、可信可学的先进人物,陈俊武精神已成为公司企业文化的强大精神内核,是公司巨大的精神财富。

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9

10月8日,镇海炼化党委中心组集中收看央视《时代楷模发布厅》陈俊武颁奖典礼。镇海炼化代表、党委书记张玉明在学习研讨时表示,陈俊武院士是石油石化人的榜样和典范,正是有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默默奉献,才推动了石油石化行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要学习陈俊武院士热爱祖国忠于事业的家国情怀、坚持学习一生钻研的创新精神、甘为人梯燃烧自己的育人精神、国字当先与时俱进的担当精神,在新时代大力弘扬石油精神、传承石化传统,全力推进世界级、高科技、一体化石化基地建设。

镇海炼化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吕亮功在在学习研讨时表示,陈俊武院士崇高的精神品质、精忠报国的博大情怀、不懈的创新追求都值得我们石油石化人不断学习,在当前转型发展迫在眉睫的形势下,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发展的步伐,加快推进世界级、高科技、一体化石化基地建设,加倍努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镇海炼化副总经理施俊林在学习研讨时表示,陈俊武院士的家国情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思想境界,穷其一生的创新精神令人敬佩,要以此鞭策激励自己干好工作,为推动公司发展作出新贡献。与会人员纷纷表示,陈俊武院士是我国石油化工技术的杰出开拓者,是爱国奋斗奉献精神的模范践行者,是石油石化人的光辉典范,我们要深入学习陈俊武先进事迹,弘扬科学报国光荣传统,发扬不懈创新的科学精神,秉持淡泊名利的品德风范,主动扛起建设科技强国的使命担当,建功立业新时代。

研发中心员工、90后博士刘川川说:“怀着崇拜的心情看完《时代楷模发布厅》陈俊武颁奖典礼,又通读了《陈俊武传》,陈老产业报国、勇于探索、尊崇科学、甘为人梯的优秀品质和奉献精神深深地激励着我。我工作刚满一年,对科学创新的探索刚刚起步,一定要将学习陈俊武院士和干好本职工作相结合,立足岗位、不断前进,在科研领域挥洒自己的青春。”

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10

龚全珍同道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向榜样看齐 近来,全国上下掀起了学习龚全珍老人先进事迹的高潮,我通过报纸、电视进行了粗浅的学习。龚全珍老人不是一个高大全式的不可企及的榜样人物,更像是我们身旁的一名和蔼可亲的热情老奶奶,她从不以将军夫人自居,只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通过龚全珍老人这面镜子,对比自己,我觉得感受最深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学习龚全珍坚取信念、执着事业的精神。龚全珍老人总是记得甘祖昌将军说过的话,活着就是要为国家做事情,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干不了复杂重要的工作就做简单的工作,决不能无功受禄,决不能不劳而获。怀着这样的信念,龚全珍老人不怕工作环境的艰苦,一心一意扑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上,她把教育工作当作一份事业来做,即使是退休以后也仍然如此。我们要学习龚全珍老人这类对工作的认真和对事业的执着,不管在哪一个岗位上,都要心存对事业的畏敬感和责任感,努力工作。

第二,要学习龚全珍节约勤俭、艰苦朴素的作风。龚全珍老人对自己很节俭,但对有困难的`群众,总是倾囊相助。故乡人说,龚全珍就是一块金字招牌,我们都服龚全珍,都认龚全珍。我们学习她的节约勤俭不但要体现在生活中,更可以体现在勤俭时间、进步效力上。学习她的艰苦朴素,就应当不怕吃苦,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不空谈、不虚饰,老老实实做人,脚踏实地干事。

第三,要学习龚全珍不断学习、传递正能量的豪情。龚全珍说,学习是一生的事情。她说:要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就要储备一桶水。生活入耳到悲观言论,龚全珍就会把亲身体会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把党的方针政策和当地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摆事实、讲道理,消除一些党员的悲观情绪,鼓励他们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看到这些,我不由扪心自问,自己是否是常常以工作紧张为借口放松了学习作为一位从事宣传思想工作的党员,有无做到以宣传党的政策,传递社会正能量为己任龚全珍老人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太多了,我会继续学习龚全珍的先进事迹,对比本身查找不足,改进进步,向榜样看齐。

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11

李林森,原四川省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近日他的事迹在神州大地广为传颂着,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这位年仅42岁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的优秀领导干部倒下了,但他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铸成的丰碑已矗立在广大人民心中。____作出重要指示,号召广大党员干部以李林森同志为榜样,争做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这正充分表达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

伟大的精神力量是一个政党的灵魂,是一个时代的旗帜,更是社会前进的不竭动力。李林森的一生,犹如一本厚重的书,诉说着信仰对于一名共产党员的深刻影响。从一名村官到组织部长,不论在什么职位上,他始终坚持共产党人的理想信仰,一心为民,无私奉献。在担任组织部长的几年里,没有为自己的亲妺妺转正,也没有为多次找上门的亲戚找工作,而是怀揣着800元钱为父亲祝寿,甚至自己生病住院的.医药费都是向别人借来的。这一桩桩小事,却折射出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觉悟,为广大党员干部做人、为官树立了一面旗帜。他的事迹真实生动,他的精神可歌可泣。他的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境界,公道正派、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值得每一为党员干部学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李林森同志,时刻保持一名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不动摇,忠诚于党的事业,服务于群众,被百姓亲切地称为“老百姓的组织部长”。他隐瞒病情坚持工作达二年之久,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还惦记着自己的工作:“我不怕死,我是怕该做的事还没做完。”他在任五宝镇党委书记期间,三天三夜奋战在抗洪第一线,成为了群众的“救命书记”,他拿着省里5000元奖金的时候却惦记着困难党员,他不仅是共产党的典范,也是我们每个人做人的楷模,成为党员干部立德、立言、立行的表率,党员干部当以李林森为标本,自觉查看党性观念是否像他一样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理念追求是否像他一样志存高远,以才报国,工作观是否像他一样习惯于优秀,时刻一颗公正之心,群众观是否像他一样心系群众。

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12

将自己看小,群众就大;将自己看小,名利就淡;将自己看小,眼界就开;将自己看小,做事就踏实。选择做一个“最小的人”,对于廖俊波来说,这是一件自豪而需坚持的事情。他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倾听群众意见和诉求,带头深入贫困村驻村蹲点调研,认真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正是因为廖俊波把自己看小,才能放下官架,看轻身份,才能做到心中有民,热爱奉献,也才心无旁骛,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天地之间,莫贵于民;悠悠万事,唯民为大”。把自己看重,群众就看轻了;把权力看大,责任就看小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有廖俊波那“一大一小”的觉悟和高尚,拥有“自己最小”的情怀。在实际中能够正确处理好“最大”与“最小”的关系,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坐标,坚守自己的初心,时刻谨记“权力是人民赐予的”、“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的道理,做到像廖俊波同志一样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用真情和实绩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党的事业根基在群众,我们党的事业动机也在群众。新时期的领导干部,不管是官大也好,还是官小也罢,都要以廖俊波同志为榜样,时刻反省是否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先、以人民为重、对人民负责,要自觉摒弃为官不为民、对上不对下、重说不重做的错误思想,想清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要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对待每一个平凡的群众,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做一个胸中有民、实实在在、能干大事的“最小的人”。

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13

大爱无疆,是这位百姓的好医生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和永远回忆。作为我市医疗卫生战线的普通一兵,刘琼芳同志五十年如一日,在身患多种绝症并多次从死亡线边缘挣扎过来的情况下,凭借著对生活的热爱,凭借着内心世界的顽强、乐观和自信,更是凭借着对患者的满腔热情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她那高超的医术、无私的奉献、真诚的爱心为社会做出了特殊的卓越贡献。从23岁的豆蔻年华走到79岁的夕阳尽头,她用挚爱和奉献书写着人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辉煌篇章。

同样作为卫生战线上的一名员工,在被刘琼芳的先进事迹所感动的同时,我们究竟如何向这位可亲可敬的老大姐学习,如何向她一样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更大的`贡献,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引起了我的深思。是的,我们不仅要学习她恪守信念的忠诚,学习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情怀,学习她用生命现身卫生事业、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操,更要学习她与病魔做斗争的坚强毅力,学习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她淡薄名利、廉洁奉公的崇高医德医风和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高尚道德。我想,只有心中充满了人爱的人,只有对生命、对岗位充满了敬畏之心的人,也只有一个时刻牢记使命、担当职责的人才会有这样的人生轨迹,才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孕育出不平凡的伟大。

刘琼芳同志无愧为“大医”无愧为我们学习和敬仰时代楷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传承和发扬刘琼芳精神,用她的事迹不断鞭策和激励自己,从;平凡细微之处做起,从本岗位的履职尽责做起,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党员和中层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脚踏实地,自觉作为,热爱医院、热爱患者、热爱岗位,默默地奉献出我们的一切!

刘琼芳生前是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干部病房主任医师。得知她去世的消息后,许多人自发来到医院,为她送上最后一程。送行的人群中有她曾经救治过的病人,有和她并肩工作过的同事,也有素不相识的病人家属。有人打出“刘琼芳医生一路走好”、“刘琼芳,我们想你”等条幅,白底黑字,分外醒目。一位坐着轮椅的老人不顾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执意让家人推着来到医院,“我是她的病人,一定得来送送刘主任。”

从医50多年来,刘琼芳未发生过一起医疗纠纷和事故;虽然她自己因病先后做过4次手术,但仍始终工作在第一线;她以高尚的医德、高超的医术赢得患者信赖、同行尊敬和社会赞誉,被誉为“咱老百姓的好医生”。

8000多名病人的背后

刘琼芳有个习惯,每天下班回家后,把收治的疑难杂症病人情况认真记录下来:姓名、年龄、职业、症状特点、检查结果、诊断结果、用药和治疗效果、病人住院与出院时间等,从1960年到20xx年,50年如一日。

在刘琼芳家里,记者见到了这些资料,满满4个大纸箱,涉及8000多名病人。有的记在日记本上,有的记在学生作业本的背面,每一页都用钢笔写得清清楚楚,工整紧密,连指甲大的空白都找不到。

这些资料,是刘琼芳50年来追踪治疗疑难病人的真实记录。一位患高血压、偏瘫、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夜间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家属把他送到医院时,病人因心衰已处于休克状态。年轻的值班医生赶紧给刘琼芳打电话。接下来的一天多时间,刘琼芳一直守在病人床前,并在日记本上记下病人情况:10时30分,病人逐渐清醒,先期治疗方案起效;12时,病人血压急剧变化,提示用药调整;16时,病人进食,精神状态好……

有的老病号腿脚不好,来医院不方便,刘琼芳就主动打电话询问,甚至上门治疗。一位患肝硬化病变的老年病人,行动不便又无人照管,刘琼芳便骑自行车送医送药上门,一来一回近10公里路,持续了近3年。后来,这条家访的线路上,又多了一位患多年肺喘的病人。在她的精心治疗下,两位老人的病情都得到有效控制。

随着年龄增大,刘琼芳骑自行车不方便了,便改乘公交车,随身携带听诊器和血压计。最多的一年,有70多位病人接受过她的上门服务。

不让病人带着疑惑离开

刘琼芳常说,病人找到她,是基于信任。作为医生,面对患者的生命相托,无论如何都要对得起病人的这份信任。所以,对每一位患者,她都会详细诊断,仔细询问,想方设法找到病因,不让病人带着疑惑离开。

泌尿外科有一位患肾囊肿的病人,手术后总是感到胸闷、呼吸困难,并伴有胸口疼痛的症状。为了找到病因,科室会诊时,刘琼芳特意抄下病人的化验结果,由于当时没有扫描仪,她就把心电图一点一点地画下来。通过前后对比病人心电图蛛丝马迹的变化,最后确诊该患者的症状来源于肺栓塞。一个大血栓将病人的肺动脉堵住,随时会危及生命。刘琼芳立即为其进行治疗,患者病情得以缓解。

某县中学的一位物理老师,被别的医院按“甲亢”久治不愈。根据病人病状和体征,刘琼芳分析检查结果后,诊断他不是“甲亢”,而是心肌炎后遗症和严重神经衰弱症,在治疗基础上回家调养即可。病人对此诊断半信半疑,刘琼芳就利用星期天,陪着他到省级医院请专家会诊。经多位权威专家诊断,病人终于排除心里疑虑,精神轻松地回家调养去了。

刘琼芳不止一次陪自己的病人去找本院的、外院的专家会诊,很多同事不理解。刘琼芳坦然一笑说:“这是医生应尽的责任。解除病人心中的疑惑,也是治疗的一部分!”

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14

一、耕读传家,言传身教有遗风

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乐读书。徜徉书海,领略古人诗词歌赋,品味万千离奇人生。让人生之帆飘扬致远,品味知识的魅力,书以致远,书以明志。

二、苦营义学,散尽家财也不悔

抓学习要像抓作风一样抓“常”。抓作风建设贵在坚持、难在坚持,只有常抓不懈、日积月累,才能收到实效。“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抓学习也是如此,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常学常新的态度、只争朝夕的劲头,克服学不下来、学不进去、学不长久的状态及忙而废学、工而忘学现象;要从形式主义的困扰、无谓的应酬中解脱出来,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抓学习,以“三更灯火五更鸡”的精神勤学勤思,以“衣带渐宽终不悔”的韧劲努力提高本领。

三、十载育人,桃李不言自成蹊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的科学理念、推进工作的有效办法,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坚持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一体化,从实践中学习知识、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干部职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建设幸福、美丽中国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15

吴大观同志一生致力于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航空发动机研制方法和程序的研究,主持研制多种型号的发动机,并培养了几代专业人才。为航空发动机的设计研制和促进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生前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在他九十高龄时,写下了"我愿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继续为我们的航空工业尽心尽力,为实现今生航空报国的夙愿,奉献一颗赤诚的心"的人生感言。他热爱党、热爱祖国和人民的一生,是致力于建设航空强国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我认为,吴大观同志的精神闪光点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

一、一生为国为民的高尚品质。

吴大观同志一生矢志报国,始终不忘自己是中国人,时刻牢记时代赋予知识分子的责任。他拥有宽广的胸怀,敬业勤奋,奉献社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工作中,他要求严格,事必亲躬。他还心系群众,奉献社会,为"希望工程"等捐款近10万元。难能可贵的是,他清正廉洁,从不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二、一生跟着党走的坚定信心。

吴大观同志的一生可以说是全部献给了党和人民的航空发动机事业,他对事业的热爱与追求,离不开对党的忠诚和坚定的信心。他坚信只有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这种信念他一生都没有动摇过。

三、一生奋斗不止的人生境界。

吴大观同志用一生演绎了这样一句为世人耳熟能详的话: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在他位居高位时,自己只要动动嘴就行了;在他退休以后,本应该去安享晚年。但他却没有坐亨其成,他一心想着还能为这个社会做多少贡献,创造多少财富。他对人民、对国家、对党和事业无限的忠诚。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要认真学习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矢志不渝报效祖国,联系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要兢兢业业做好财政教育培训工作,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提高财政人的个人素质和业务水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吴大观同志的精神为动力,立足岗位,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以报国为理想,以创新为锐气,以青春为热情,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刻苦学习,不断创新,从点滴做起,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同时也要像吴大观同志那样,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努力实践高尚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迎接祖国华诞。

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16

汪金权在一次报告会的材料中发言说:“要‘认认真真读书,堂堂正正做人。’对学生要有平等心,力争把每个人培养成才成人;对学生要有责任心,对他们的未来负责;对学生要有爱心,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的实际困难;对学生要细心,注意他们成长的点点滴滴。”话语中渗透了他身为教育者的责任意识,显现出他对教育事业的崇高追求。作为一名清贫的人民教师,他的人生理想超越物质在更高远的精神追求上,他坚守了22年,22年来为学生做的每一件事,都折射出他高尚的品质、崇高的精神。学习他的事迹材料,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我从他的事迹和语言深入学习,并由此引开谈谈我的个人心得。

在学习中我总结,学习汪金权就是要学习以下四点:一是他为党的教育事业扎根山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二是他淡泊名利、甘守清贫的人生境界;三是他爱生如子、克己助人的优秀品德;四是他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职业风范。这一切的品质都源于他对于教育事业强烈而神圣的责任和使命感。为了这份责任和信仰,他主动放弃城市的优越条件,放弃重点中学的岗位,一头扎进落后的山区中学,一干就是22年,他生活条件艰苦却给了学生最深厚的爱,他用最真诚的心爱护着每一个学生。他的行为无声地告诉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家长们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把孩子的前途送给了老师;国家把孩子们送给学校,就是把国家的未来托付给了老师,老师必须竭尽全力,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人。为了这份责任,汪金权同志不论在多艰苦生活条件下,他都毫不动摇地常年坚持着;为了这份责任,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他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中,把教学放在第一位。他的行为塑造了新时代优秀教师的鲜活形象,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素质教育的践行者;什么是真正的爱岗敬业、廉洁自律;什么是真正的淡泊名利、乐守清贫;什么是真正的无私奉献、大爱无边。

下面我结合自己实际工作谈谈今后努力的方向和一些想法。

一是全面学习业务知识。通过听优质课、学写优秀教案,不断向老同志学习,积累丰富的经验和教训,以提高业务技能和业务水平。二是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提高自我修养;牢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上的相关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强化事业心、责任意识,认真履行教师的义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扬好学进取、追求卓越的工作作风;树立不畏艰难、献身教育的崇高理想;培养淡泊名利、甘守清贫的做人风范;养成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三是在教学上,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更新思路,开拓创新。

汪金权同志的先进事迹为我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旗帜。他的事迹使我感觉到,教师岗位是一种辛劳、一种付出,也是一种收获、一种享受。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未来的路还很长。在今后,我将时刻用汪金权同志的事迹去鞭策、激励自己,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教育事业中去。

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17

在观看姜瑞峰同志先进事迹报告视频之前,我从不知道姜瑞峰为何许人,他的事迹我也知之甚少。观看视频后,我的心灵无比震撼。他以刚直不阿的品行树立了一个纪检监察干部的光辉形象,他用全部生命书写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对人民的忠诚,用具体行动诠释了一个人民群众贴心人的崇高理想。他严厉惩治腐、凛然秉公执纪的“黑脸”情怀和对人民群众无限热爱的民本思想等等,许多方面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姜瑞峰与民为亲,并将自己的大部分收入认养资助了孤儿,而自己却一直过着清贫艰苦的生活。他曾经这样说过,“看到上访的白发苍苍的老太太下跪,我就想到了我的亲娘。”我们要学习姜瑞峰这种对群众无限热爱的民本思想,立足于我们的职责岗位,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让学生家长放心把孩子交给学校,为祖国输送真正的合格接班人。切实将文件、制度转变成一个个真正为学生、为家长的具体实践。使学校的一切工作都真正为学生、为家长、为社会服务。

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上,我们都要学习姜瑞峰同志的.不慕奢华、不图享受、不搞特殊;从不利用职务的影响和便利办私事、谋私利,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作为一所学校的校长,我更不能搞特殊化,要深深明白,校长是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学校服务的。

今后,我将以姜瑞峰同志的事迹激励我,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高昂的工作激情,兢兢业业,忘我工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18

20xx年3月5日下午,沧浪区实验小学六年级全体党员老师认真学习了的文件精神。

连日来,姚止平校长的感人事迹,在如东,在南通,在江苏,乃至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姚止平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他多次放弃返乡和回北京工作的机会,放弃优厚待遇,扎根南通一所普通农村中学,用心血和汗水把一所名不见经传的中学办成了全国一流学校,使海边渔村成千上万的农家孩子从这里跨进大学校门,改变了人生。学校连续多年高考成绩在全省位居前10名,本科上线率保持在90%以上,XX年学校以593.55分的生均总分名列全省榜首,13年来,栟中有超过1万名毕业生进入高校深造,栟中也从一所农村普通中学一步步晋升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

综观姚校长的一生,我们可从他身上看到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时刻把教育事业放在首位,把扎根乡村,情系平民作为自已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心中揣着农家子弟,一切为了农家孩子。因为有了这个最根本的原动力,所以他能够勤勤恳恳日夜操劳,在如东拼茶这个偏僻的农村小镇默默奋斗了三十多个春秋;为国家培养出各方面的大批人才,这些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这正是姚校长的卓著业绩,受到人民群众崇敬、信任和怀念的根由。活着,他是一面旗帜;倒下,他是一座丰碑。姚校长是我们教师队伍的一员,作为站在教育第一线的基础工作者,我们应该有一种神圣的责任感,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同时应该学习他更多地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

在姚校长的眼里没有一个差生,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我们就应该以他为榜样,学习姚校长就是要学习他时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在日常生活中“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歧视差生,用心去和学生交流,用爱去和学生碰撞,激发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从而使学生体验到自我价值的存在。 姚止平校长的事迹,感染人,鞭策人,激励人。他的事迹使我们更感觉到,教师岗位是一种辛劳、一种付出,也是一种收获、一种享受。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珍爱这一岗位,我们一定会努力,持之以恒,把所有的光和热倾注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用爱和责任铸造伟大的师魂。愿姚校长精神永驻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