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美术教育心得体会(精选15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美术教育心得体会 篇1
转眼间我们幼儿园开展米罗美术课程一个学期了,所有的培训、教学、成果都历历在目。通过一个学期的培训学习和教研,我们的美术教学也在不断的成熟中。
记得今年夏天外出学习,我第一次接触到米罗可儿,当时是听的一节拓印想象的课,从开始对这节课的迷茫,到后来的不信任,到最后的惊讶、赞叹,使我深深的`喜欢上了米罗可儿。
绘画是一种儿童十分喜爱的活动,能充分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儿童快乐。而米罗可儿美术的智慧美术课程体系是以借形想象为核心,以相关、相似、相对想象为基础的系列儿童创意想象美术活动体系。所谓借形想象,是将人类最普通、最原始的想象,运用到儿童教育中来的一种形式。本着这种理念,我开始了本学期的美术教学。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节课是小班的《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在排出课程表知道那周要上这节课的时候,我就开始精心的准备。先是我在同事那借了几面小镜子,然后准备所需要的各种材料。终于开始上课了,我先和小朋友们做了个脸部表情的游戏,然后每一组发了两面小镜子,让小朋友们观察自己丰富的表情,此时孩子已经非常感兴趣了,我赶紧进入正题,问问小朋友上幼儿园快不快乐,是不是像镜子里的自己一样笑得那么开心,为什么喜欢上幼儿园呢……开始画了,怎样摆脱孩子画的像小拳头一样小呢?嗯,这个早就想好了。我告诉小朋友们把你们的小手打开放在画纸上,画的时候一定要画出的比自己的小手还要大。还要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看一眼画一笔,一定要画出自己的特征。这时孩子就开始认真的画了,我对个别不敢画的孩子进行着重引导,并来回的观察孩子画的情况,当我看到文文画的画时我开心极了,她把自己独特的小眼镜也画上了,还有她那两个可爱的麻花辫。她很认真的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看一眼,画一笔。当她觉得很满意的时候,我及时的表扬她,然后告诉她如果再加一些什么会更漂亮。一节完美的美术课结束了。
美术教育心得体会 篇2
在美术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缺乏自信。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怎样让你的学生真正的获得自信,爱上你的美术课呢?除了在平时处处播撒暖人的话语、露出会心的微笑、投去赞许的眼神,更重要的是,你的美术课能让孩子们喜欢。
上课一开始我让学生玩了猜猜看的游戏,引导孩子们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的方式导入,并且让学生了解了水果的特点,还以水果做礼物送给他们以作鼓励。学生们都争先恐后的举手,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当我展开范画的一瞬,课堂一片哗然,“哦!”“好漂亮啊!”各种各样的水果出现在他们眼前。下面就请你们当小评委,评老师的几幅画,说一说好在那里,还有什么地方你认为还需改正。学生在自己评价的过程中找到画水果的方法,增强了信心,创作思路也出乎意料的广。
首先这节课的课题是《瓜果飘香》,为了能使一年级的孩子有一个更亲切、儿童化、生活化的氛围,是以学生为主体,俯下身来站在儿童的视角来看、来分析,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观察。在玩、尝、看中自然的沟通。在情感上与学生进行不断地心与心的交流,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寓教于美的享受,寓教于情感的陶冶,从而使学生处于无拘无束、心情舒畅、心情振奋的心理状态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才能真正充分地、深刻地、创造性地展开。
在教育的长河中,我们伸手可触的地方,就是工作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只有把握住每一个细节,我们教育的田野,才会蓬勃着碧绿的春意,喧腾着生活的甜蜜,流淌着生命的魅力。只要我们真心对待每一个孩子,收获得将是一张张笑脸。
美术教育心得体会 篇3
众所周知自信心在人的一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怎样让你的学生真正的获得自信,爱上你的美术课呢?除了在平时处处播撒暖人的话语,投去赞许的眼神,更重要的是,你的美术课能让孩子们喜欢。在此我总结了几点: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首先要激发其兴趣。兴趣与信心总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自信的歌唱。兴趣不是天生的,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特别是低段学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借助游戏,寓教于乐。
二、营造情感氛围,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和态度。在教学活动中,情感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及内化。可以说情感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它具有引发、定向、激励和强化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以民主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保持同一水平线上的心理接触,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蹲下来和学生交谈不要总是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威严姿态去面对学生。
三、开展小型竞赛,培养学生唱歌的自信心
小学生的好胜心、荣誉感、表现欲特强,他们总希望自己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课堂上教师要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美术竞赛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竞赛活动既可以是学生之间的较量,也可以是师生之间的挑战;既可以是男、女生之间的比拼,也可以是各小组之间的竞争。
美术教育心得体会 篇4
为期两个月的20xx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国培学习马上就要结束了,一切仿佛是在昨天仍历历在目。首先,我要感谢领导给了我这个普通的一线教师这样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能够有幸亲耳聆听多位专家教授的精彩讲座,再一次感受到思想火花的碰撞,能够与来自多个地市的同行姐妹们一起学习探究、交流研讨,真的就像重新走入校园倾听老师的教诲一样,使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更多新的认识,让我这个幼儿园转岗教师茅塞顿开,受益匪浅。同时,本次培训也得到了兰州城市学院幼师学院的亲切关怀与照顾,敞亮的教室、喷香的饭菜、干净温暖的宿舍、丰富多彩的实践与活动,让我有了回家的感觉,体会到了国家对幼儿教育空前的关注与重视,内心狂喜。两个月的培训时间似乎太短,离别时我有太多的感慨与收获,感谢与留恋;两个月的培训又很长,它已经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指引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重新解读了3——6岁儿童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
兰州城市学院教授王晓丽在她的讲述中系统全面的阐述了到:3——6岁儿童的年龄特征认识活动靠动作,心理活动有延续性。认知活动直观形象,教师的语言、动作可以夸张、形象、生动渲染情绪引起幼儿有意注意与学习兴趣。他们情绪作用大,坚持性不强,依恋性强烈,爱模仿。幼儿园孩子所有的经验的获得都称之为学习。幼儿园的学习生活离不开练习,动手操作,直观形象的观察活动可以让孩子在动手动口动脑中无意识直接获得经验。幼儿学习方式可以通过多种学习方式来完成,观察模仿学习、操作学习、语言理解性学习、体验学习、交往学习等都可以成为幼儿学习的方式,教师要设计符合幼儿特点、趣味性强、游戏性强、操作性强、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性,尊重个性,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拥有一个快乐难忘的幼儿园生活。
二、对幼儿园的保教结合、教育特点有了很清晰的认识与理解。
听了专家教授及幼儿园老师的讲座后我才清晰的认识理解幼儿园是保教结合的。幼儿因年龄太小,他们的生长发育过程需要成人的精心照料,幼儿园的进餐、饮水、盥洗、睡眠等生活活动占幼儿园活动的2/3。让孩子在吃中吃出学问、吃出礼貌、吃出一个好身体;在睡中睡出一个聪明的大脑、健康的身体。在生活活动中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初步的独立自主能力,促进孩子身体正常的发展和机能的协调,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结合,保教并重。
培训学习中,我认识到,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有机地整合幼儿园游戏和教学的关系,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学的基本途径,让幼儿在游戏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应当是“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本质涵义。在游戏的选材上要考虑,对幼儿知识技能情感发展要有促进作用等因素,还要考虑游戏与教学内容的整合。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通过角色游戏、建构游戏、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表演游戏等,在游戏中玩出智慧,玩出学问、玩出习惯,玩出一个小交往家。幼儿园的每天三节可的集体教学活动应当再减少,小班每天一节,中班上学期每天一节、下学期每天两节,大班下学期为了幼小衔接的更紧密可以安排三节,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在更多的游戏活动中自由嬉戏,快乐成长。
三、明确了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目标与方法。
很多人认为,幼儿教师不过就是哄哄孩子,知识含量要求不高,人人都能干。可当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幼儿教师时,才惊讶的发现:我这个专业的小学教师,竟然不是一个合格的专业幼儿教师。成长为一名专业的幼儿教师首先必须树立敬业、乐业、幼儿的教育观。把幼教当成职业来干,努力追求称职;把幼教当成事业来干,努力追求最好。其次,关爱儿童,认可儿童,平等对话,与孩子形成学习的合作共同体,善于接住孩子跑过来的“球”。再次,具备扎实的吹拉弹唱、读写画描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掌握多元的学习方法、善于适时合理的策划、组织、实施活动。最后,要不断的践行反思,不断的向自己学习,善于总结,勇于创新。
四、入园实践,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与方向
这次学习还安排了两周的'入园实践活动,在入园中我真正感受到了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真正理解了保教结合的意义。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周时间,可是对于我来说真是大开眼界,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找到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也知道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加培训的学员是全省各幼儿园48名骨干教师,她们精彩的才艺表演、幼教的智慧、丰富的幼教经验、别具一格的创新等等让我五体投地。我们在学习中交流讨论,思想的火花在这里碰撞,智慧的光芒在这里闪烁。我叹服我们的专家与幼儿教师,更是看到了自己的差距。
五、重新认识了幼儿教师的角色内涵,感受到了幼师人的幸福。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幼儿教师每天都与孩子们在一起,幼儿教师们每天顾不上自己的孩子,悉心照料、关心爱护别人的孩子。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人!她们用智慧去影响孩子,在每个孩子的心中埋下智慧的种子、幸福的种子!像我一样的幼儿教师们是幸福的,我们日日有天使环绕,天天看天使般的微笑、聆听天使般的声音。看到每个孩子成长中的点滴进步,我们欣喜不已,我们用双手托起了明天的太阳,用智慧浇灌着希望的幼苗!
美术教育心得体会 篇5
前段时间学习了杨景芝老师的著作《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这书是一本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方面的专着,书中具体介绍了通过美术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经验,以及通过长期探索而建立的儿童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作者在书中根据自己切身经历和进行的教育实践研究,以美术教育发展的新观念,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论述她对儿童美术教育的认识和体会。
本书作者杨景芝是我国著名的儿童艺术教育家。具有近四十年的教学实践经历,以经过近二十年对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教学实验研究,她总结的教学理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倡导意义、作用。杨老师在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一直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每前进一步,心中都装着国际艺术教育变幻的风云,同时也没有忘记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人情相结合。正如杨老师表示的:“我试图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童美术教育途径,我不赞成脱离儿童实际的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的美术教育学科中心论,反对用模仿的教学方法压抑儿童创造力。
另一方面,我又感到教学内容完全从儿童兴趣出发存在不足,它缺乏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致使教育产生放任自流的不良后果。我主张美术教育依靠发展儿童知觉、美感和创造性,促进儿童成长。”杨老师不管对她的理论还是实践,都浸透着一种爱心,诚如她在书中指出的“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这里不仅有对其从事的艺术教育事业的爱,还有对她的教学对象的爱,对儿童作品的爱、对儿童在绘画中表达的天真烂漫的个性和情感的爱。另外,杨老师的艺术教育和实践还具有严肃性和认真性。本书洋洋20余万字,涉及了艺术教育的方方面面,凝聚着杨老师多年心血的结晶。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从走进基础教育天地谈起,到具体阐述美术教育与人的素质发展。从儿童接受美术教育的心理特征分析,到构建开放性教学实践体系的具体做法。下篇是儿童美术教学方法研究。具体论述了杨老师的教育观和教学方法,以及多年来总结的“教的艺术”。杨老师通过上下篇理论与实例的论述,让我们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艺术教育特点,及儿童艺术教育的'一些科学教育方法。
在书中,我特别欣赏的是杨老师提出的“从爱心出发进行教育”的主张,她在书中指出“在儿童稚嫩的心里最看重教师对他的态度,教师的爱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儿童的学习动力常产生在对教师的眷恋。”确实,爱就是力量,它能给人勇气,它能催人奋进。相信,我们的美术教育一定能芝麻开花节节高,也会培养出更多艺术的花朵。
这是一本好书,一本可以成为美术老师办公桌上的专用书。杨老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理论成果,为艺术教育开辟了一片净土。
美术教育心得体会 篇6
接手现在这个中班时,每次的绘画活动我都发现孩子们的作品参差不齐,这与幼儿的动手能力及参与兴趣有关。活动中有的幼儿落笔困难,有的幼儿没有耐心,有的可以说还处于涂鸦阶段,这都大大影响了作品的最终效果。
班中的插画袋和主题墙上的部分内容是反映班级幼儿绘画水平的一面镜子,每当看到那里不太入目的作品,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果光靠自己的能力,对幼儿在涂色、构图等方面的只能是简单的指导,而且难以面向全体,也缺乏特色。
正在这时我看到了《早期教育》的美术版第九期的《画得“大”、画得“多”、画得“满”这个内容》它主要介绍如何帮助小班的幼儿进行绘画活动,但是却给了我很多的启发。画得“大”、画得“多”、画得“满”不正是我们经常对孩子在绘画活动中的提要求吗?但是说的容易,实施就有一定的困难,尤其对于象我班这些缺乏绘画经验的孩子来说,是很实用的,尤其是文章中的具体指导给了我帮助。在这我就以书中的大标题为借鉴对象,班级中“秋天多美好”这个主题活动中的一些绘画活动内容为例做一些在实践中的介绍。
一、 预设画面主题,提供容易画的“大”的作画主题。
选择容易画“大”的作画主题是指作画工具上的运用。我们有一节“树叶粘贴画”的活动。按照常理我们会收集各种形状、大小的树叶粘贴小鱼、蝴蝶之类的小东西,对于这种拼贴画中班幼儿在操作上有些困难,收集到的大树叶又很难运用到,但是它门不正是容易将画画“大”的材料吗?于是我根据幼儿的绘画能力,将这些大大的树叶变成了娃娃身上很有特色的衣服,孩子们只要画出娃娃头、手、脚就可以了,作品效果还真不错,画面变大了,孩子们也在画画、贴贴中尝到了乐趣,当一幅幅作品贴到主题墙上时,孩子们又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他们感受到作品的成功。
二、选择容易画得“多”的事物进行写生。
画的“多”,要抓住这个“多”字有些不容易,许多事物都能一次在纸上画出许多,但多种不能乱,就有些困难了。在主题中,有一个综合教学活动,内容是“秋天的花园”,活动的前半部分是让幼儿观察了解秋天的花园中有各色美丽的花朵,后半部分是绘画。从这个作画主题上我们已经能感受到它的“多”,花园中有许多的画,按以前我们可能会一朵花一朵花的指导幼儿画各种不同花瓣形状的画,这次我也是受了这本“美术版”中的绘画作品提醒,让幼儿先画好一朵小花的样子,然后再直接用蜡笔围绕花瓣一层一层的涂色,颜色要用的多,层次也要多,当老师的示范结束后,孩子们已经被这幅美丽的作品吸引住了。在他们绘画的时候我不断提醒他们在选色上要多用几种颜色,要多画几种花瓣的形状,层次要多,这样画出的画才丰满。这幅作品因为抓住了这几方面所以也非常的.成功。
三、帮助幼儿建构容易画得“满”的想象。
一幅完整的作品,它的内容、色彩一定要丰满,但是有时候除了指导幼儿涂画各种底色,好象没有其它的新意了。这次我们要画棉签画“菊花”,如果在白纸上作画,没有背景肯定很单调,怎样才能使作品看起来漂亮,又便于幼儿操作呢?我正好看到一幅在黑底上制作的作品,黑底能很好的衬托颜色鲜艳的事物,于是我找来了黑纸,让幼儿将彩色的菊花画在了上面,这下一朵朵独立的菊花也不显得单独了,色彩烘托的非常和谐。
经过几次成功的活动,幼儿在教室的各个角落都能体验到美的存在,表现美的能力也有了提高,一些幼儿在老师的帮助,和作品的展示中,自信心也有了提高,这些都亏了着本“美术版”。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书上的理论只能作为我们平时教学的参照,不能无目的的照搬,而是要根据自己班级幼儿的发展水平,活动内容,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选择和借鉴,将理论联系到实践,在不断的摸索中变成自己的教育方式,同时是孩子们容易接受、便于接受的东西。相信这本书会成为大家的良师益友。
美术教育心得体会 篇7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文体素质的提高,在当今社会,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对美的追求得到了空前的表现。而学前期是接受艺术启蒙教育的最佳期,由于艺术活动是具有感情形式的创造活动,它的具体形象、它的情感渗透性与学前儿童本身特有的纯朴性、浓厚的生命色彩以及自由创造性质相吻合,因而特别容易为幼儿所接受。从小就接受艺术熏陶的人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较高的审美境界。他们能从最平凡的东西上见到美;懂得利用平凡的东西创造美,对人生有积极快乐的态度。因此,对学前儿童进行艺术启蒙教育较高的价值和深刻的社会意义,下面我简单谈谈组织与开展艺术活动的几点体会。
一、坚持以欣赏为切入点。
艺术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即音乐艺术、美术艺术和文学艺术。无论哪一方面的活动,都坚持以欣赏为切入点,为幼儿提供一个完整的视、听觉形象,营造良好的氛围,积极引导幼儿去亲身感受体验,使幼儿获得情感上愉悦,能更好地进入艺术作品的情境。以往开展艺术活动,常常忽视了幼儿对审美对象的整体的'主动的感知,幼儿几乎都是被动的记忆、理解和表达。这样的活动难以培养一双双审美的眼睛、一个个审美的大脑。如在活动中坚持以欣赏为切入点,强调审美感知,则可激发幼儿的审美情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审美创造的能力。例如:中班新歌《我听见》,这是一首优美柔和的三拍子歌曲,表现了幼儿热爱大自然及在大自然中丰富的想象力。老师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欣赏那蓝天、绿水、小草、鲜花……再请幼儿躺在草地上,闭上眼睛投入地欣赏歌曲,感受歌曲优美柔和的旋律,理解它与我们身边的自然是那么和谐,于是孩子们一下子进入了歌曲的意境,纷纷动情地唱起来。创编的歌词也非常巧妙,融入了幼儿的真实情感:我听见大树在沙沙响;我听见花儿在微微笑;我听见蚂蚁在轻轻说……在文学活动中,我也同样如此,注重选用精美的诗歌、散文和童话,配上适宜的音乐,强调欣赏感受在先,理解表达创造在后。
二、以情感为激活因素。
艺术表现实质上是内在情感的外部表现。它是将情感呈现出来供人欣赏的,是由情感转化成为可见或可听的形式。在开展各类艺术活动时,我注意挖掘艺术作品情感因素,帮助幼儿把握情感基调,从而获得各种不同的情感体验。例如:中班童话《金色的房子》,在欣赏时,用语气、语调、表情手势等加以突出,让幼儿感受到小动物们的心情:好奇、渴望、友好、宽容,对生活的热爱,当遇到小姑娘拒绝时,毫无埋怨责怪,而小姑娘从孤傲到孤独,再到融入集体的欢乐,这个情感脉络幼儿不能作理性的分析,但内心完全能感受到,通过朗诵、表演达到情感的自然表露,并内化为自己的理解,从而调节自己的行动。
三、充分发挥综合优势。
音乐、美术、文学三种艺术类型虽然都有着各自的物性,但是我们却不能忽视它们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显然,对三种艺术形式的共同审美要素进行抽象和迁移,能培养幼儿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智慧,一种整体的反应能力。因此,在开展各种形式艺术活动同时,我还充分发挥综合优势,发展音乐、美术、文学艺术中共同的审美要素,按同构的原理加以沟通,以不同的艺术形式使幼儿获得美的熏陶。
幼儿的作品真是千姿百态,有△○—等,想象非常丰富。总之,只要我们在艺术活动中坚持以欣赏为切入点,以情感为激活因素,坚持形式美与内容美的高度统一能让幼儿的心灵在艺术的空间自由驰骋,必将为培养“审美型”人格打下坚实的基础。
美术教育心得体会 篇8
这是通过我区第一次修订小学美术教师的培训,这次的培训经历使我。虽然仅二天的时间,让我对美术这门学科有了新的认识,美术不再是以前老师在黑板上画,学生在台下照画了,现在的美术是一门了不起的艺术,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美术。对美术的知识也得到了提高,教育观念也得到了冼礼。总之只字片语难以尽述,以下是我的一些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魅力,努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用真心、真情的去教美术。在教学中,教师要有好奇心,专业精神。同时教师要放的开,注重师生互动,大力利用肢体语言及优美的语言的应用,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还要严格按照美术新课程标准,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精心组织、精心准备,上最有效的课。在教书过程中特别注重育人教育,要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欣赏、体验感受、探索、总结、想象、创作、评价的.过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受美术作品的美,使学生的创作欲望倍增。尽可能的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优美的画面,轻柔的音乐),使整节课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同时,要突出了美术学科的特点,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设计出精美的、主题丰富的作品。新教材的编写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是把活动作为显线,而知识作为隐线。因此教学中要多采取活动的形式开展,活动是否有收获,即活动要为教学目标
服务。设计的活动要呈现一个知识点。
在美术教学中,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在上美术课,要有美术元素在里面,情感态度价值观也要自然的体现。不光要教
孩子的技巧,还要教孩子的思维。对待学生眼光要放高些,学生掌握的技巧放的低一些,给学生更宽、广的一个思路。世界上最复杂的物体,都可以归纳成简单的几何图图形。换个角度去看同一事物,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教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给学生的思想要保持一致。一定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孩子关注自己身边的一些关于美术方面的东西。要从生活中,理解线条等美术知识,如:头发、树(年轮)等。培养孩子搜集素材的能力。高段学生要注重培养自学的能力提问学生其实也是引导学生的一个重要过程。示范的作用,要处理好示范的关系,教师要作为学生的楼梯,孩子要借助于老师向上爬。
在上欣赏课时,不仅要学会欣赏,还要学会评述。美术语言要让孩子多使用一些。尤其是欣赏评述课中,让他们把自己的感觉说出来。
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东西,经过高度概括、提炼,用最简洁的点线面来表现。点线面的联系,是美术语言中最基本的。要让学生了解艺术创作,不仅只是用纸、用笔。要理解材料的多样性。
在对待学生作业时要做到:三个不一样,即,与同学画的不一样;与欣赏的画的不一样;与过去画的不一样。学生的作品,要有趣味性,可操作性,并不一定要求很高。
教学中强调综合性评价的激励功能。在评价方式上以自评、同伴评为主,结合老师的评价,使评价进一步民主化,多样化,充分体现了评价的多元功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同时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本次修订学习培训,在今后工作中,我将会不断的学习,多体会感受所学的知识,并用于实践中,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
美术教育心得体会 篇9
今天中午活动时,我跟孩子们谈论着一些有趣的话题,其中一个话题是有关教室的布置,我们班教室的黑板上面贴着一片片大大的树叶。我乘兴顺手拿起一支粉笔在黑板上画了几片“会飞的树叶”,我得意洋洋地问孩子:“老师画的好看吗?”“好看!”孩子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但在众多肯定的声音里,我还是听到了一个响亮地声音,“不好看。”我高兴的心情突然消失了:“是谁说不好看?”很快有孩子告诉我:“是烊洋说你画的不好看。”真想要批评他,这时我发现烊洋满脸通红低着头都不敢看我了。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的态度,也许孩子是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烊洋是一个比较聪明活泼的孩子,平时画画很好而且想象力也很丰富。于是我说:“我知道烊洋的意思,是他会比我画的更好,是吗?”烊洋使劲点了点头,眼里闪烁着喜悦的光芒。孩子们也纷纷向他投去了善意的目光。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听到别人肯定的评价,连孩子的评价也不例外。但是,我想我们和孩子的交流是平等的,对孩子否定的评价也应该坦然地去面对。我的`一句“烊洋会比我画的更好看”,不仅是对孩子持不同意见的尊重,而且这平心静气的一句话能让更多的孩子不慑于老师的权威,敢说真话,感受平等。
美术教育心得体会 篇10
随着教育的改革,素质教育的渗透,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不在是从前那样,老师在上面教,学生在下面画的场景,而是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感知、体会、想象、探索学习,让学生学中有乐,乐在其中。让学生体会美术课的乐趣。
美术是一种人类审美认识和审美创造的产物,它体现着社会的和个人的审美观念和理想;是利用各种物质材料创造立体的或平面的视觉形象,作为人民之间交流审美信息的手段;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的标志之一。所以上好一堂美术课是不容易的。它需要老师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对课前的精心准备,以及课堂的精心创造和课后的反思等等,都要做全面的思考。
一、按照不同的年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
处于小学阶段,每个年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这也是我们小学艺术教育中必须重视的要素。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美术的兴趣不够稳定,认识也不够,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去掌握和了解
学生的年龄特点,才能使学生在感知、意识、理解等方面有所进步。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刚进入学龄初期,对学美术完全没有概念,这就需要我们规范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有组织纪律的行为规范。高年级的学生对美术学习以有一定的自觉性。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各个年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能力,应该根据年龄特点进行教学。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我对学生的了解,我把美术教育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2年级):尝试不同的工具教学,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材料,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通过欣赏作品和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感受。采用游戏教学进行对主题的想象、创造、表演和展示。
第二阶段(3—4年级):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通过媒体教学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手工制作方法,进行简单的创作设计。欣赏美术作品进行口头描述和学用美术语言进行简单的评价。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其它学科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演示。
第三阶段(5—6年级):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和体会以及感受。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手工制作方法,进行简单的创作设计,美化身边的环境。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简单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各科的联系,进行策划、制作、表演和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以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二、课前的精心准备
美术课前的准备绝不是简单的教具准备就可以了的。要是一堂课达到课标的要求。我们不但要备好课,还要找到上课需要的材料和与之内容相关知识。熟悉讲课的流程,做到多媒体和讲的进度一致。
三、课堂的教学
课堂教学是我们的重点,我在这方面下了很深的功夫。
1、创造师生双边活动
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我在课堂上实施愉快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利用导入语(编故事、听歌曲、做游戏)等一系列的活动,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高涨情绪和作画的强烈欲望,从中受到美的熏陶。体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达到师生的双边关系。使一节课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做到学中乐,乐中学。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在美术课上,生动有趣的形象是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促进他们形象思维发展的主要意象。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可以提高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在形状、颜色、结构等有更清楚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如何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创造更新、更奇的绘画作品?作为美术老师我尽可能的给他们提供丰富的形象资源。在教学中鼓励和引导学生想象,运用形象化的声情画意,设置情景等手段,激发学生打开广阔的想象思维空间。在创作课上强调每个学生都要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在构思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而不是去照搬别人的作品。所以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大胆的放手,勇于超越自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事物的观察、图画资料等进行组合画面或添画环境、情节的再造现象。我们不能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4.让学生勤学多练
在美术课堂中,我常让学生勤学多练。常言道:眼明手快、心灵手巧,这说明技能与感知、观察、记忆、思维等关系密切。要想学生学好美术这门课程,就必须调动他们的学习、练习的主观能动性,起积极性在于兴趣的驱使,兴趣的浓厚在于勤练。当然我们也不能盲目的训练,更不能犯拔苗助长的错误。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里特点来施教。这样学生学着也有兴趣,绘画的水平也会提高。
四、作业评价方面
在以前,我们评价学生的作业就是,你画的好,画的漂亮等等一些简单的话语,还有就是教师固定了学生的思维、思想,这都是不错的。在作业评价中,首先我们应该肯定学生的作品。因为每个孩子的思维和想象都是不一样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他们的想象画出来的,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再者就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这样即保证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在此,我根据新课标的规定作出以上教学心得。
美术教育心得体会 篇11
前段时间学习了杨景芝老师的著作《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这书是一本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方面的专着,书中具体介绍了通过美术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经验,以及通过长期探索而建立的儿童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作者在书中根据自己切身经历和进行的教育实践研究,以美术教育发展的新观念,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论述她对儿童美术教育的认识和体会。
本书作者杨景芝是我国著名的儿童艺术教育家。具有近四十年的教学实践经历,以经过近二十年对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教学实验研究,她总结的教学理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倡导意义、作用。杨老师在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一直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每前进一步,心中都装着国际艺术教育变幻的风云,同时也没有忘记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人情相结合。正如杨老师表示的:“我试图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童美术教育途径,我不赞成脱离儿童实际的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的美术教育学科中心论,反对用模仿的教学方法压抑儿童创造力。
另一方面,我又感到教学内容完全从儿童兴趣出发存在不足,它缺乏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致使教育产生放任自流的不良后果。我主张美术教育依靠发展儿童知觉、美感和创造性,促进儿童成长。”杨老师不管对她的理论还是实践,都浸透着一种爱心,诚如她在书中指出的'“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这里不仅有对其从事的艺术教育事业的爱,还有对她的教学对象的爱,对儿童作品的爱、对儿童在绘画中表达的天真烂漫的个性和情感的爱。另外,杨老师的艺术教育和实践还具有严肃性和认真性。本书洋洋20余万字,涉及了艺术教育的方方面面,凝聚着杨老师多年心血的结晶。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从走进基础教育天地谈起,到具体阐述美术教育与人的素质发展。从儿童接受美术教育的心理特征分析,到构建开放性教学实践体系的具体做法。下篇是儿童美术教学方法研究。具体论述了杨老师的教育观和教学方法,以及多年来总结的“教的艺术”。杨老师通过上下篇理论与实例的论述,让我们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艺术教育特点,及儿童艺术教育的一些科学教育方法。
在书中,我特别欣赏的是杨老师提出的“从爱心出发进行教育”的主张,她在书中指出“在儿童稚嫩的心里最看重教师对他的态度,教师的爱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儿童的学习动力常产生在对教师的眷恋。”确实,爱就是力量,它能给人勇气,它能催人奋进。相信,我们的美术教育一定能芝麻开花节节高,也会培养出更多艺术的花朵。
这是一本好书,一本可以成为美术老师办公桌上的专用书。杨老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理论成果,为艺术教育开辟了一片净土。
美术教育心得体会 篇12
为期两个月的20xx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国培学习马上就要结束了,一切仿佛是在昨天仍历历在目。首先,我要感谢领导给了我这个普通的一线教师这样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能够有幸亲耳聆听多位专家教授的精彩讲座,再一次感受到思想火花的碰撞,能够与来自多个地市的同行姐妹们一起学习探究、交流研讨,真的就像重新走入校园倾听老师的教诲一样,使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更多新的认识,让我这个幼儿园转岗教师茅塞顿开,受益匪浅。同时,本次培训也得到了兰州城市学院幼师学院的亲切关怀与照顾,敞亮的教室、喷香的饭菜、干净温暖的宿舍、丰富多彩的实践与活动,让我有了回家的感觉,体会到了国家对幼儿教育空前的关注与重视,内心狂喜。两个月的培训时间似乎太短,离别时我有太多的感慨与收获,感谢与留恋;两个月的培训又很长,它已经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指引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重新解读了3——6岁儿童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
兰州城市学院教授王晓丽在她的讲述中系统全面的阐述了到:3——6岁儿童的年龄特征认识活动靠动作,心理活动有延续性。认知活动直观形象,教师的语言、动作可以夸张、形象、生动渲染情绪引起幼儿有意注意与学习兴趣。他们情绪作用大,坚持性不强,依恋性强烈,爱模仿。幼儿园孩子所有的经验的获得都称之为学习。幼儿园的学习生活离不开练习,动手操作,直观形象的观察活动可以让孩子在动手动口动脑中无意识直接获得经验。幼儿学习方式可以通过多种学习方式来完成,观察模仿学习、操作学习、语言理解性学习、体验学习、交往学习等都可以成为幼儿学习的方式,教师要设计符合幼儿特点、趣味性强、游戏性强、操作性强、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性,尊重个性,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拥有一个快乐难忘的幼儿园生活。
二、对幼儿园的保教结合、教育特点有了很清晰的认识与理解。
听了专家教授及幼儿园老师的讲座后我才清晰的认识理解幼儿园是保教结合的。幼儿因年龄太小,他们的生长发育过程需要成人的精心照料,幼儿园的进餐、饮水、盥洗、睡眠等生活活动占幼儿园活动的2/3。让孩子在吃中吃出学问、吃出礼貌、吃出一个好身体;在睡中睡出一个聪明的大脑、健康的身体。在生活活动中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初步的独立自主能力,促进孩子身体正常的发展和机能的协调,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结合,保教并重。
培训学习中,我认识到,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有机地整合幼儿园游戏和教学的关系,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学的基本途径,让幼儿在游戏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应当是“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本质涵义。在游戏的选材上要考虑,对幼儿知识技能情感发展要有促进作用等因素,还要考虑游戏与教学内容的整合。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通过角色游戏、建构游戏、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表演游戏等,在游戏中玩出智慧,玩出学问、玩出习惯,玩出一个小交往家。幼儿园的每天三节可的集体教学活动应当再减少,小班每天一节,中班上学期每天一节、下学期每天两节,大班下学期为了幼小衔接的更紧密可以安排三节,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在更多的游戏活动中自由嬉戏,快乐成长。
三、明确了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目标与方法。
很多人认为,幼儿教师不过就是哄哄孩子,知识含量要求不高,人人都能干。可当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幼儿教师时,才惊讶的发现:我这个专业的小学教师,竟然不是一个合格的专业幼儿教师。成长为一名专业的幼儿教师首先必须树立敬业、乐业、幼儿的教育观。把幼教当成职业来干,努力追求称职;把幼教当成事业来干,努力追求最好。其次,关爱儿童,认可儿童,平等对话,与孩子形成学习的合作共同体,善于接住孩子跑过来的“球”。再次,具备扎实的吹拉弹唱、读写画描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掌握多元的学习方法、善于适时合理的策划、组织、实施活动。最后,要不断的践行反思,不断的`向自己学习,善于总结,勇于创新。
四、入园实践,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与方向
这次学习还安排了两周的入园实践活动,在入园中我真正感受到了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真正理解了保教结合的意义。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周时间,可是对于我来说真是大开眼界,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找到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也知道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加培训的学员是全省各幼儿园48名骨干教师,她们精彩的才艺表演、幼教的智慧、丰富的幼教经验、别具一格的创新等等让我五体投地。我们在学习中交流讨论,思想的火花在这里碰撞,智慧的光芒在这里闪烁。我叹服我们的专家与幼儿教师,更是看到了自己的差距。
五、重新认识了幼儿教师的角色内涵,感受到了幼师人的幸福。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幼儿教师每天都与孩子们在一起,幼儿教师们每天顾不上自己的孩子,悉心照料、关心爱护别人的孩子。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人!她们用智慧去影响孩子,在每个孩子的心中埋下智慧的种子、幸福的种子!像我一样的幼儿教师们是幸福的,我们日日有天使环绕,天天看天使般的微笑、聆听天使般的声音。看到每个孩子成长中的点滴进步,我们欣喜不已,我们用双手托起了明天的太阳,用智慧浇灌着希望的幼苗!
美术教育心得体会 篇13
随着教育的改革,素质教育的渗透,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不在是从前那样,老师在上面教,学生在下面画的场景,而是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感知、体会、想象、探索学习,让学生学中有乐,乐在其中。让学生体会美术课的乐趣。
美术是一种人类审美认识和审美创造的产物,它体现着社会的和个人的审美观念和理想;是利用各种物质材料创造立体的或平面的视觉形象,作为人民之间交流审美信息的手段;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的标志之一。所以上好一堂美术课是不容易的。它需要老师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对课前的精心准备,以及课堂的精心创造和课后的反思等等,都要做全面的思考。
一、按照不同的年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
处于小学阶段,每个年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这也是我们小学艺术教育中必须重视的要素。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美术的兴趣不够稳定,认识也不够,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去掌握和了解
学生的年龄特点,才能使学生在感知、意识、理解等方面有所进步。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刚进入学龄初期,对学美术完全没有概念,这就需要我们规范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有组织纪律的行为规范。高年级的学生对美术学习以有一定的自觉性。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各个年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能力,应该根据年龄特点进行教学。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我对学生的了解,我把美术教育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2年级):尝试不同的工具教学,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材料,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通过欣赏作品和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感受。采用游戏教学进行对主题的想象、创造、表演和展示。
第二阶段(3—4年级):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通过媒体教学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手工制作方法,进行简单的创作设计。欣赏美术作品进行口头描述和学用美术语言进行简单的评价。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其它学科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演示。
第三阶段(5—6年级):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和体会以及感受。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手工制作方法,进行简单的创作设计,美化身边的环境。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简单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各科的联系,进行策划、制作、表演和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以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二、课前的精心准备
美术课前的准备绝不是简单的教具准备就可以了的。要是一堂课达到课标的要求。我们不但要备好课,还要找到上课需要的材料和与之内容相关知识。熟悉讲课的流程,做到多媒体和讲的进度一致。
三、课堂的教学
课堂教学是我们的重点,我在这方面下了很深的功夫。
1、创造师生双边活动
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我在课堂上实施愉快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利用导入语(编故事、听歌曲、做游戏)等一系列的活动,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高涨情绪和作画的强烈欲望,从中受到美的熏陶。体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达到师生的双边关系。使一节课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做到学中乐,乐中学。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在美术课上,生动有趣的形象是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促进他们形象思维发展的主要意象。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可以提高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在形状、颜色、结构等有更清楚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如何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创造更新、更奇的绘画作品?作为美术老师我尽可能的给他们提供丰富的形象资源。在教学中鼓励和引导学生想象,运用形象化的声情画意,设置情景等手段,激发学生打开广阔的想象思维空间。在创作课上强调每个学生都要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在构思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而不是去照搬别人的作品。所以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大胆的放手,勇于超越自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事物的观察、图画资料等进行组合画面或添画环境、情节的再造现象。我们不能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4.让学生勤学多练
在美术课堂中,我常让学生勤学多练。常言道:眼明手快、心灵手巧,这说明技能与感知、观察、记忆、思维等关系密切。要想学生学好美术这门课程,就必须调动他们的学习、练习的主观能动性,起积极性在于兴趣的驱使,兴趣的浓厚在于勤练。当然我们也不能盲目的训练,更不能犯拔苗助长的错误。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里特点来施教。这样学生学着也有兴趣,绘画的水平也会提高。
四、作业评价方面
在以前,我们评价学生的作业就是,你画的好,画的漂亮等等一些简单的话语,还有就是教师固定了学生的思维、思想,这都是不错的。在作业评价中,首先我们应该肯定学生的作品。因为每个孩子的思维和想象都是不一样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他们的想象画出来的,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再者就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这样即保证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美术教育心得体会 篇14
时间如梭,光阴似箭。我已来三小工作三年了,记得刚来三小时,我不知如何走进课堂,不知如何与学生沟通,慢慢地,时间给了我这一切。当然,这里面有我付出的汗水,也有领导及老师们的帮助。由于我参加工作晚,为使自己快速融入这个集体,所以在工作中我积极肯干。随着学校的发展壮大,我也慢慢的成长着。
记得在接到松山区体委艺综合实践现场会的通知,要求美术学科出展板及以“在同一片蓝天下”为主题的十米长卷时,我一时慌了手脚,不知所措,因为我从未参加过这样的活动,也从未代表学校参加过作品展。时间紧,任务重,压力随之而来。为了安慰自己,我在心里一直这样告诉自己,要坚强些,勇敢些,相信自己,给自己一个机会,大胆的去设想,去创作。虽然给自己吃了宽心丸,但发自内心的焦虑是挥之不去的。
带着这份艰巨的任务,我就像是一只无头的苍蝇一样,到处乱撞,幸好在有教学经验的吴老师的帮助下,我终于可以静下心来,我们一起研究,设计。讨论如何来设计展板上的作品,如何来设计十米长卷,以及作品要画些什么内容等等。我们开始到处搜集资料,上网查阅,最后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先由我们把十米长卷画好格,每人一块儿,大小不一,每块儿用铅笔写上选好同学的名字,同时给他们搜集画的.素材,帮助孩子们构图、调色、上色等。由于画卷很宽,我们就将画卷分为两层,选出一部分学生先画上一层,待上面的画画好了,用报纸盖好,以免被弄脏。然后,再让另一部分学生来画下面的画,这样可以保证画的质量。
孩子们在作画时,时而蹲着,时而跪着,时而又趴着,看着孩子们的认真样儿,心里真的是高兴。他们的胳膊酸了,就揉一揉;手麻了,就甩一甩;腿麻了,脚麻了,就站起来走一走,没有一句抱怨的话,看着孩子们这样辛苦,我不禁有些心疼,但时间紧,任务重,我们也只好坚持着。看着孩子们一幅幅的作品,我真的是打心眼儿里高兴,所有的劳累全都烟消云散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顺利地完成了这项任务。在活动的现场,我观看了所有的展板及长卷,真的是各有特色。同时,我也看到了我们的成果。当然,在欣赏别人作品的同时,我也反思了自己的工作,找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以便改进。
每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有第一次,也许你的第一次是成功的,也许你的第一次是失败的,这是我的第一次,谈不上成功,但也不至于是失败,相信在今后再有这样的活动,我会做得更好。因为我相信,只要你肯付出,你就会有收获的。
美术教育心得体会 篇15
接手现在这个中班时,每次的绘画活动我都发现孩子们的作品参差不齐,这与幼儿的动手能力及参与兴趣有关。活动中有的幼儿落笔困难,有的幼儿没有耐心,有的可以说还处于涂鸦阶段,这都大大影响了作品的最终效果。
班中的插画袋和主题墙上的部分内容是反映班级幼儿绘画水平的一面镜子,每当看到那里不太入目的作品,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果光靠自己的能力,对幼儿在涂色、构图等方面的只能是简单的指导,而且难以面向全体,也缺乏特色。
正在这时我看到了《早期教育》的美术版第九期的《画得“大”、画得“多”、画得“满”这个内容》它主要介绍如何帮助小班的幼儿进行绘画活动,但是却给了我很多的启发。画得“大”、画得“多”、画得“满”不正是我们经常对孩子在绘画活动中的提要求吗?但是说的容易,实施就有一定的困难,尤其对于象我班这些缺乏绘画经验的孩子来说,是很实用的,尤其是文章中的具体指导给了我帮助。在这我就以书中的大标题为借鉴对象,班级中“秋天多美好”这个主题活动中的一些绘画活动内容为例做一些在实践中的介绍。
一、 预设画面主题,提供容易画的“大”的作画主题。
选择容易画“大”的作画主题是指作画工具上的运用。我们有一节“树叶粘贴画”的活动。按照常理我们会收集各种形状、大小的`树叶粘贴小鱼、蝴蝶之类的小东西,对于这种拼贴画中班幼儿在操作上有些困难,收集到的大树叶又很难运用到,但是它门不正是容易将画画“大”的材料吗?于是我根据幼儿的绘画能力,将这些大大的树叶变成了娃娃身上很有特色的衣服,孩子们只要画出娃娃头、手、脚就可以了,作品效果还真不错,画面变大了,孩子们也在画画、贴贴中尝到了乐趣,当一幅幅作品贴到主题墙上时,孩子们又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他们感受到作品的成功。
二、选择容易画得“多”的事物进行写生。
画的“多”,要抓住这个“多”字有些不容易,许多事物都能一次在纸上画出许多,但多种不能乱,就有些困难了。在主题中,有一个综合教学活动,内容是“秋天的花园”,活动的前半部分是让幼儿观察了解秋天的花园中有各色美丽的花朵,后半部分是绘画。从这个作画主题上我们已经能感受到它的“多”,花园中有许多的画,按以前我们可能会一朵花一朵花的指导幼儿画各种不同花瓣形状的画,这次我也是受了这本“美术版”中的绘画作品提醒,让幼儿先画好一朵小花的样子,然后再直接用蜡笔围绕花瓣一层一层的涂色,颜色要用的多,层次也要多,当老师的示范结束后,孩子们已经被这幅美丽的作品吸引住了。在他们绘画的时候我不断提醒他们在选色上要多用几种颜色,要多画几种花瓣的形状,层次要多,这样画出的画才丰满。这幅作品因为抓住了这几方面所以也非常的成功。
三、帮助幼儿建构容易画得“满”的想象。
一幅完整的作品,它的内容、色彩一定要丰满,但是有时候除了指导幼儿涂画各种底色,好象没有其它的新意了。这次我们要画棉签画“菊花”,如果在白纸上作画,没有背景肯定很单调,怎样才能使作品看起来漂亮,又便于幼儿操作呢?我正好看到一幅在黑底上制作的作品,黑底能很好的衬托颜色鲜艳的事物,于是我找来了黑纸,让幼儿将彩色的菊花画在了上面,这下一朵朵独立的菊花也不显得单独了,色彩烘托的非常和谐。
经过几次成功的活动,幼儿在教室的各个角落都能体验到美的存在,表现美的能力也有了提高,一些幼儿在老师的帮助,和作品的展示中,自信心也有了提高,这些都亏了着本“美术版”。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书上的理论只能作为我们平时教学的参照,不能无目的的照搬,而是要根据自己班级幼儿的发展水平,活动内容,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选择和借鉴,将理论联系到实践,在不断的摸索中变成自己的教育方式,同时是孩子们容易接受、便于接受的东西。相信这本书会成为大家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