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表演的文章
关于表演的文章(精选11篇)
断章
文/夏霜
一
记忆中的童年,朴素而陈旧。
没有漂亮的衣服,遇到节日,一双用白粉笔涂过的白球鞋,就是最耀眼的名字。
那时候把白球鞋叫白网鞋,年过四十,我也没弄清楚为啥要这么叫。
在老师的带领下,跟着前面的红旗方阵,从西关小学大门出来,经过老西关的城门,从隍庙街这条路到今天的兰天广场,全城区的小学生都会聚在一起。像一群蚂蚁忙着搬家。
大家按指定区域站好队,给入队的新少先队员戴红领巾,随后每个学校都有节目表演,合唱队的衣服以白衬衫为主,我们学校的节目出来时,我们会一眼认出来张三李四,会狠劲欢呼。
二
每年的六月,我和弟弟都会收到礼物,一包用麻纸包着的水果糖,一本少儿读物或者几本小人书,以及一份红烧肉。我们最爱的莫过于后者,我和弟弟抢着挑块儿大的吃,最后盘子底的那点油汤都要浇进米饭里。弟弟嘴角的油星子直冒,他会用舌头轻轻地舔一下,那个动作到今天都那么清晰。
三
昨天早上看孩子们表演节目,女孩子们把花朵穿成了衣服,仿佛都是仙女下凡,这些仙女也辛苦,凌晨三四点起来化妆,为了保持好妆容不吃东西。男孩子涂着各种增白霜,脸跟面缸里才爬出来的一样。
标配是画着浓浓的眉毛,乌青的眼影,猩红的嘴唇……
估计连父母都一时难以区分哪个是自己的孩子。
作为观众,我看了半天台上的表演,又瞅了会儿台下没化妆的孩子,若有所思……
还是原汁原味的更让人心疼,憨憨的粉嘟嘟的。
相信我这个年龄段的人对这些都不太熟识———什么德克士、肯德基、麦当劳……
但孩子们会如数家珍:谁家的炸鸡好,谁家的汉堡好。
大人们想糊弄糊弄都不行。
这些洋快餐店门庭若市,娃娃们粉嘟嘟的小嘴叭叭的,满脸幸福的样子。
我却陷入了恐慌之中,他们何时才能吃得出家的味道。
驴皮影
文/李果子
驴皮影
●李果子/
驴皮影是遍及我国各地的一种古老而深邃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俗称皮影戏。皮影戏流派众多,唱腔各异,我的家乡的皮影戏是属于唐山皮影一派,叫做老坦儿影。流派虽然不同,但表演手法大同小异。都是在室内或露天支起一块白布,作为表演场地,叫做影窗。它的表演道具是用驴皮精心刻制出各种人物的造型,叫做影人,大部分都是古代长篇说书里的人物,如,西游记、三国、白蛇传、十二金钱镖、鹰爪王等等。在表演时,由艺人在影窗上操纵影人,做出各种走、跑、跳、坐、搏击、打仗等各种动作,由于影人都是由箭杆支撑动作的,所以操纵影人的艺人叫箭杆王,当然必须是技艺高超的艺人才能获得这种称号。在表演时,为影人配以悦人动听的唱腔,丝竹管弦、鼓板铙钹一应俱全,煞是热闹。更吸引人的是皮影戏表演的故事情节,张弛有致、环环相扣、惊险离奇、引人入胜。人们往往被故事里的人物命运所左右,紧张、担心,欲罢不能,恋恋不舍。每表演完一场都留下悬念,类似于评书的请听下回分解。所以,往往有很多人场场不落,一定要看完整部大戏才肯罢休,而一部大戏全部演完,往往要几个月之久。
在我童年的时候,皮影戏是我最欢乐的天堂,位于绥化县城南三西路的驴皮影戏园子,是我最向往的地方。虽然看一场皮影戏的票价仅仅一角钱,但对一个8、9岁的孩子来说也是比登天还难的事,那时的孩子是不行向父母要钱的,不论是多少。需要的东西父母自会给你买,但不许孩子向父母开口,除了老师告诉向父母要的以外。记得我曾经私自拿了母亲的两毛钱,要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那时看电影是一种高级的消遣,只有家里有了大喜事,或年轻人搞对象才能去电影院。像我这种小屁孩,只能去看驴皮影,看电影想都不敢想。这次是电影院来了一部相当好的电影,风靡了全县,电影名字大概叫《羊城暗哨》,我被大人们的议论所吸引,才立下天大的胆子,偷偷的拿了妈妈两角钱——那时两角钱是何等的珍贵,他可以让一家大小吃喝两天,妈妈很快就发现了这起失窃案,但她不敢肯定是老儿子拿去了,如果直接带疑问的问,我不承认,她便无可奈何。母亲就是母亲,大人就是大人,对付小孩子总是用不了多少智慧就可以绰绰有余的攻下堡垒,母亲对我一声断喝:把两毛钱拿出来,我立时就傻了眼,乖乖的缴械投降。
在我的记忆中,父母对我的学习是不太过问的,因为他们的文化水平都不高,对我的课程根本就辅导不了,学习就全靠孩子的自觉。我的学习在小学阶段还说得过去,算是中上等水平,等到了初中,尤其是初二以后,就每况愈下,无可救药了。这样我每天放学后的大量时间,几乎都用在玩耍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放学后就和小伙伴泡在驴皮影戏园门口,听着里边有节奏的锣鼓声,有时趁把门的不注意,飞快的溜进去看上一段,把门的有时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和小孩一般见识,任凭几个小孩站在一旁,或趴在影窗附近过戏瘾。但有时也被把门的无情的赶了出来。这时我们也不懊悔,耐心的等在门口,往往在快要散场前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看到把门的站起来,把坐着的小板凳拎起来进屋了,那就是我们看戏的时机到了,因为这时把门的基本不管了,我们就一拥而进,再也不用担心有人干涉。但往往这段时间很短暂,甚至有些时候,我们刚刚溜进去,还没等站稳就散场了。这时才是我们最沮丧的时候。
在我的记忆里,皮影戏园曾有过一段时间门口不设把门的,任凭人们随便进。但是当唱到一段时,里边就出来一个大胖子老头,手里端着一个小笸箩,按座位收钱。我们几个小孩子就钻了这个空子,毫无顾忌的大摇大摆走进戏院,有时还能大大方方的坐在凳子上,这种待遇在我们小孩子来说是从来没有过的。每当大胖子老头端着笸箩出来收钱,我们就装着上厕所跑出去,等收完了钱再回来。但让人无奈的是,往往大胖子总是在戏唱到最关键的时候出来,让你舍不得走还不得不走,等到收完钱再回来,戏文根本就接不上了,叫人扫兴又懊恼,但又无可奈何。
当然,我们小伙伴也有堂堂正正买票入场的时候。记不得那是哪一年,也记不得那是什么原因,反正是一天的傍晚,我们几个小伙伴一起来到皮影戏园门口,为首的是我家最里院的孩子王世德,是一个很顽皮的孩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膝盖上总带着伤,而且发炎腐烂,用手一挤,就有脓血出来可他总是满不在乎,照样和我们跑跳嬉闹,他有个妹妹乳名叫小灵子,或是小玲子。也常常和我们一群男孩子一样搅在一起。那一天傍晚,王世德手里拿着一元钱,要给我们几个小伙伴买票看皮影。我们简直觉得他是圣人,我也胆怯的跟在身旁,王世德把钱伸进买票窗口的小眼里,忽然又拿出来,回过头来问
我:你看不看那?我一时没明白过来,小声反问道:什么?“你看不看?”他又大声问了一遍。我不知该怎样回答,我实在太想看了,但我不敢说看,因为我没有钱,如果我说看,他让我自己买票怎么办?但时间已经不容我细细的考虑,我就用自己才能听得见的声音回了一个看字。王世德再没有说话,把钱递进去,我们几个小伙伴就一拥而进,享受那美妙的时光去了。
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演出的戏码是鹰爪王,故事情节已经记不清了,但几个主要人物和个别台词却记得清清楚楚。什么天南逸叟武威扬,什么沙天龙、叶天章,还有什么“有头一摆像龙、有尾一摆像凤”的“龙头凤尾帮”。等等。小伙伴们看得津津有味,入神入迷。好长一段时间都被戏中的人物所牵扯,大家到一起就议论戏中的人物,有谁又偷偷地跑去看了下一段戏,回来讲给大家听,这个人就成了大家的中心。这情形现在想起来就和八十年代大家看香港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差不多。前院新搬来一家孩子很多,经常带着孩子全家都去看皮影,成为所有孩子羡慕的对象。
孩子们之所以对皮影戏如此着迷,还在于它高超的表演技巧,但是这种技巧只有在过节或过年时才能展现,平常的日子里是看不到的。有一年过春节时,父母特别准许我去看了一场皮影,演出的是《秃尾巴老李》、《王大娘钜大缸》和《孙悟空大闹天宫》。这场戏和平时不同的是影窗上有大面积的山水花鸟布景,而且都是活的,水能流、云能飘,山光水色,美不胜收。更新奇的是,人物能吸烟,而且在嘴里吐出烟圈,孙悟空吃桃,清楚地看到把桃子咬下半块。这场戏的情景至今我都不能忘怀。这些技巧深深地迷住了孩子们,并深深地嵌入了灵魂,在玩耍时、在走路时、在一切时间里,孩子们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在按照皮影戏的动作说话、行动,整个人都变成影人了。多少年以后,嫂子还讲起我儿时边模仿影人动作,边模仿锣鼓家什“七七咔”的笑话。每天放学后,我经常用较厚的纸自己刻制影人,再涂上颜色,然后用腊浸染,使之透明。家里的炕上经常被我弄得到处都是碎纸,可是我的父母从来都没有干涉过我,任我自娱自乐。可惜的是,我儿时精心制作的这些影人,一个也没有保存下来,不知道弄到那里去了。
时光飞快的过去了,社会已进入了电子时代,电视机、游戏机、电子计算机等一切声光电器的普及,使现在的年轻人已不知皮影戏为何物,对我们儿时为皮影戏疯狂他们感到不可思议。偶尔在网上看到一段皮影戏他们觉得太小儿科了。2008年,我也用上了电脑,对这种高科技的产品我同样感到新奇和刺激,以至于迷恋,但仍然丝毫没有降低我对皮影戏的喜爱,驴皮影成了我一个挥之不去的情结。好几次,我在网上搜索皮影戏,可总是无功而返。终于有一天,我在网上找到了唐山皮影戏《五峰会》、《辕门斩子》、《刘秀走国》等很多段子,我如获至宝,全部下载下来,在闲暇的时候,就要听上一段,听着那优美熟悉的唱腔,仿佛又回到了儿时,我惬意陶醉的闭上了眼睛……
曾经以为天长地久的爱情,其是只不过是你给我一场烟花绽放的表演.
文/网络情缘{海JUN
生活有时会逼迫你,不得不交出权力,不得不放走机遇,甚至不得不抛下爱情。你不可能什么都得到,生活中应该学会放弃,就像清理电脑中的文件一样。人生,就是一步一步走,一点一点扔,走出来的是路,扔掉的是包袱。这样,路就会越走越长,心就会越走越静!
人生如梦,岁月无情。蓦然回首,才发现人活着是一种心情。穷也好,富也好,得也好,失也好。一切都是过眼云烟。想想,不管昨天、今天、明天,能豁然开朗就是美好的一天。不管亲情、友情、爱情,能永远珍惜就是好心情!
我对于你,只是场意外;你对于我,却是一场爱情。一个人自以为刻骨铭心的回忆,别人早已经忘记了。有些人的恋爱,仅仅是爱上了“恋爱”。专一不是一辈子只喜欢一个人,是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一心一意!
其实站在十字路口都会很难选择。但是当你选那个时不要认为自己傻。其实亲情跟爱情都一样,你的选择没有错坚信自己的做法和想法,找个可以托付终生的就不要犹豫啦,选择亲情你就放弃啦爱情,选择爱情但一定没有放弃亲情……同志们我自己的想法……当然看自己啦!
一片黄色树叶 世上没有笨女生笨男生。只有善良单纯的男女生,他们太容易相信别人,太容易被那些坏人所骗。什么天长地久,什么海枯石烂…都是虚伪!这样单方面付出的爱情我看过太多了!付出的是他们,受伤的还是他们… !
你可能还没有爱过,所以你不相信这世界上有永远的爱情。等你爱上谁了,你就知道世界上有那么一个人,你宁可死,也不会对她出尔反尔的!
我对于你,只是场意外;你对于我,却是一场爱情。一个人自以为刻骨铭心的回忆,别人早已经忘记了。有些人的恋爱,仅仅是爱上了“恋爱”。专一不是一辈子只喜欢一个人,是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一心一意!
最温柔的风 有些话很美 却是谎言 有些爱情很美 却不现实!
儰装Dě坚强 每次的结果都是这样,这样的爱情游戏我玩够了,我不想在玩爱情游戏了,我要退出这个圈套,唉!我的命就是上天注定的,我不玩什么爱情游戏了,一切的一切都让上天决定吧!
渐渐的,习惯了把亲情放在第一位,把友情放在第二位。把爱情放在够不到的位置了……
也许我只是个多余的角色 上演一段没有结果的爱情戏!
哥!卟个性卟是哥 我的爱情世界里:爱情就是一场游戏,你玩不起,就不要靠近!
时间,让深的东西越来越深,让浅的东西越来越浅。看的淡一点,伤的就会少一点,时间过了,爱情淡了,也就散了。别等不该等的人,别伤不该伤的心。我们真的要过了很久很久,才能够明白,自己真正怀念的,到底是怎样的人,怎样的事!
我爱课本剧
文/高畅阳
我爱课本剧,不但爱看,而且爱演。
吴老师教好25课《猎人海力布》后,就对我们说:25课要排课本剧,最终表“演时间定在下周五,请大家都准备好。”
到了周五,我们在中午抽出时间来表演课本剧。我们这一组,海力布(我)、小白蛇(吴景茜)和旁白(刘佳怡)每人带上一个小蜜蜂,然后拿出道具,开始表演。
表演时我生怕说错台词,先做了一个深呼吸来放松一下,想一想再说。我先手里拎着几袋猎物(装作拎着,实际上根本没有)送给村民,然后拉着空的弓去深山里(小型树林,位于操场后方)打猎,突然听到有喊“sos”的声音,抬头一看,一只老鹰抓着小白蛇飞过(是走过),我急忙搭空气箭开弓,对准老鹰射去,老鹰捂着肚子跑开了。小白蛇(吴景茜)为了报答我,把我领进龙王家的宝库(小白蛇是龙王的女儿),可我要了龙王的一颗“翻译宝石”,因为只要带着这颗宝石就可以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
有一天,我又去打猎,听到几只鸟正在说:“咱们快飞走吧!这儿的山要崩塌,洪水要涌出来了,不知会死多少人呢!”我听到后,马上回村子让村民们搬走,但乡亲们不肯搬走。我只有说出事实,才能救乡亲们,虽然说出来会变成石头,但乡亲们要紧啊!于是,我把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对乡亲们说:今晚,这“里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没过大地,大家快搬走吧。”话音刚落,我就变成了石头。
乡亲们看我变成了石头,都相信了我的话,马上搬走了。半夜里,大山崩塌了,地下涌出洪水,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了。(幕落)
最终,课本剧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我希望周周都排课本剧,让我们受到锻炼,并从中获取快乐。我爱课本剧,有时自己觉得有兴趣的课文都想排一排呢!
闹正月
文/王忠范
东北乡间老家那地方有个老习俗,凡过六十六岁生日的老人,都要抢在农历正月初六庆寿,这叫正月初六六十六,顺顺顺,寿寿寿。本家老叔今年过六十六岁生日,我们这些家在城里的亲属纷纷提前回到老家。老叔说,都来了,就多住几天,咱村闹正月比过去还热闹呀。
我想起儿时家乡的闹正月。那时候尽管贫穷,也要闹正月,图个喜气,有个奔头。正月里,大人小孩都穿新的吃好的,不打不骂,和和气气。正月初一吃新春饺子,正月初三吃送神饺子,正月初五吃破五饺子,正月初十吃土地生日饺子,正月十一吃“子婿日”姑爷节饺子,正月十五吃灯节饺子,正月二十六吃亲家聚头饺子。那年代最好吃的就是饺子,所以祖父说有饺子吃就是好日子。正月里办喜事的多,姑娘出嫁,小伙子娶媳妇,吹喇叭,放鞭炮,一片喜气洋洋。孩子们最乐意的是跟着大人坐胶轮马车去赶大集,买小小的花灯笼吃甜酸酸的冰糖葫芦看变戏法表演,特别开心有趣。
如今的老家都是青瓦盖红砖墙的起脊大房,水泥道路连接起村里村外,村里以前的场院早就变成了小广场,这里每天都有闹正月活动。来此跳民族民间广场舞,老年人占大多数,老婶是领舞的,动作柔美优雅,引得一片掌声。扭大秧歌是一伙一伙的,谁都可以参加,只要踩上鼓点就行。我和孩子们也加入行列,飞闪花绢,舞动绸扇,场面欢快融融。而表演乡村锣鼓的都是青年,他们的锣鼓敲沸了小村的正月也敲热了人们迎春的心灵。
正月里每当夜幕降临,路灯闪亮之时,家家的大红灯笼陆续悬挂起来,形成小村一道独特的风景。老叔告诉我,晚上闹正月的活动都在农民文化室里举办,有演讲会故事会,有歌舞比赛棋类比赛,最多的就是表演节目唱年戏了。我跟几位亲属一起来到文化活动室看年戏,只见这里灯火辉煌,飞扬着欢声笑语。三通锣鼓过后,大幕拉开,开演了。先是老段子、小节目,或说或唱,都有趣都逗乐子,让大家笑得前仰后合,热烈鼓掌,兴奋得不可抑制了。接着上演正戏,是富有喜剧色彩两出独幕地方戏《老瓜头网上卖瓜》和《年货风波》。演得逼真生动,唱得有板有眼,台下不时响起叫好的声音。农民演,农民看,心心相印,喜气盈盈,自然演不完看不够了。走出文化室时,我的小学同学刘国利拉住我,说正月十二有拔河迎春比赛,自愿组合,又叫劲又热闹,咱俩一起去上阵吧。我点了点头,特高兴。
趣说古时的“春晚”
文/闲钧
我国古时的“春晚”最早出现在汉武帝时期。
自汉武帝开始,为庆贺新年,每年正月初一,由各行商贾抬着彩楼,吹吹打打,来到布政使司大堂前,举行大型文艺汇演,名曰“演春”。表演的形式也颇丰富多彩,有类似今天相声表演的“俳优”;有舞龙舞狮和耍龙灯;有演社戏;有鱼龙曼衍、走绳、藏人幻术等。当然,在众多的娱乐节目中,戏曲是最受人们欢迎的,看戏也就成为人们过年最主要的娱乐方式,也最具“春晚”色彩。
最热闹的“春晚”出现在唐朝。唐代宫廷除夕有大筵,通宵达旦,重臣、皇亲均需陪伴皇帝“入阁守岁”,看歌舞表演。节目内容五花八门,远比今天“春晚”丰富。有优人表演的语言类滑稽节目;有相扑、角抵等竞技节目;有顶竿、走索等杂技节目;有吞火、手技等魔术节目;有射箭、耍刀等功夫节目……此外还有驯兽、舞狮、口技等。
唐代是个开放的时代,“春晚”节目也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比如顶竿、舞狮、顶盘子、抛坛子等,是从西域传入的。西域文化对唐代影响最大的应数魔术,魔术的神奇让百姓如痴如醉。
唐代“春晚”对艺人的要求较高。有一次“春晚”表演走高索时,一位演员不幸失误坠地而死。唐玄宗时,大年初一还会让走索艺人在宫外表演,让百姓观赏。当时走索的绳索多是软绳,难度较高。唐朝有许多女艺人,技艺高强,女相扑艺人足以胜须眉。
北宋的“春晚”以政治性仪式为主,以显示大宋皇帝的唯我独尊。因此,春节这天,宫廷里要举行大规模的朝会,也就是“春晚”,天子受百官朝贺,也常有辽、高丽、西夏、于阗、回纥等地的外交官前来朝贺,俗谓“排正仗”。“春晚”期间,美女无数,载歌载舞,鼓乐齐鸣、夜夜笙歌。
自己的春晚
文/鲁叶青
“长工短工,二十四满工”,是说到了小年,再累再忙的人也该好好休息了。在我的家乡,腊月二十四是尤为重要的一天。阳尘刚刚扫过,蚕豆、花生、炒米糖也都入了瓮。瓮口用旧衣物塞紧,半年的香脆都在里面,妥妥的,跑不了。小年的晚宴是极为丰盛的,若有新衣和压岁钱,可就是标准版的年三十。
然而,还是有区别。大年夜有春晚可观赏,二十四晚上哪有?于是,哥哥沉思片刻,拍拍脑门说:去年春晚,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故乡的云》,以及苏红的《小小的我》等歌曲我们不都会唱,何不我们自己办春晚,换个花样过小年?一石激起千层浪,哥哥的提议得到了我们的一致拥护。是啊,三十未到,明星太远,我们自娱自乐还不行吗?
这样,春晚的提议就被当场敲定,只是谁也没说彩排的事。本来嘛,唱歌是张口就能来的,又没外人,要什么彩排?
说来就来的是小年。欢快的年夜饭过后,母亲还在厨房洗碗,堂屋的春晚就已开始。第一个表演的是父亲(没有舞台,没有话筒,我们都围在一张桌子旁),父亲最拿手的是黄梅戏,这样的情境里,随便点一个剧目,他就能字正腔圆、入情入境地唱起来。这使我想起无数个夏夜,我们就着星光听父亲唱《天仙配》、唱《女驸马》、唱《乔麦记》的情景,以致于后来,这些剧情和唱腔深深地烙进了我们的脑海,不经意间,一张口,一段戏就出来。只是,相对于黄梅戏,我更爱流行歌曲和越剧,没事时,随便唱上那么几曲,是件极开心的事。
然而,这个小年,听着父亲的经典戏,我怎么也找不到平时的轻松和愉悦,因为哥哥已经点将,下个节目由我来表演。说实话,哥哥的嗓音并不动听,可是作为“春晚”总导演,他的话还是很有分量的。而这种正儿八经的表演我哪习惯?也根本没这个胆啊。于是,我的心开始“突突”地狂跳,张口结舌间,只冒出几个“不”字。
热热闹闹的“春晚”在我这里卡壳了,大家不免失望。姐姐说:“这么胆小,将来走上社会怎么办?”哥哥皱眉,表示认同,因此,决意要我练胆一样要我表演。只有父亲极其耐心,针对姐姐的担忧,父亲不以为意地说:“没事,她还小”。父亲说这话时,一直慈爱地看着我,眼里充满着期望与鼓励,可我憋了半天,仍是开不了口,心里的羞愧和委屈差点让我去钻地缝。
这是一九八八年初,由哥哥导演、策划的一场“春晚”。这场“春晚”最终达到怎样的效果?哥哥姐姐都表演了哪些节目?我已记不得。只有那一瞬的尴尬与斗争,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而那不过是物质匮乏的年月里,一户农家庭渴望美好、苦中求乐的一种方式。而今,发达的通讯设备与网络,让人于低头之间便可融入一个世界,谁还需要这样的“春晚”?
如今,离开家乡二十多年,生活慢慢好起来,小年的味道却淡了。而一九八八年的那场简单、热闹而又令我局促的“春晚”,深深地让我怀恋着、憧憬着。
而时光不能倒流。
而我依然期待一场我们的春晚,哪怕简单、粗糙或不论不类,却是热闹的、祥和的、溢着亲情与挚爱的春晚。
倾国倾城
整个世界都忙着生产 给爱情一个交待
我却找不到一个感谢的名字 没心没肝
人们说你的心在流血 象红色的海
我说夕阳燃着了霞彩 赤壁火连一片
母亲的女儿捧出胸脯的饱满
引来觊觎目光千万
素颜的女儿清汤挂面煮沸了无味无滋的天
婚礼不过是浓墨重彩的一场盛世表演
还不是有痴情的女儿在别人的悲喜中盈泪满怀
东风若不予周郎相便 怎成就美满姻缘
遥想风流不遇倾城色 岂可妄动干戈于故垒西边
月光下的表演
文/妮妮
八月十六的夜晚,一轮圆月升起来了,像一盏明灯,高悬在天空。她,是那么明亮,把银色的月光洒向大地。在这皎洁的月光下,我们小区的中秋国庆文艺晚会正在热闹的进行着……
轮到我上场了,我来表演中国武术。音乐一响起,我就抬头挺胸地上了场。配合着《武林风》这首豪气的歌,我用尽全力去打三路长拳。我来个腾空飞脚,可是,运动会上受伤的部位突然一阵剧痛,我的脑子里就一片空白。我忘了动作,怎么办,怎么办,我好焦急呀!我重复地比划着原先的动作,抬头看看明月,啊,想起来了,想起来了!月光突然把我的心儿照亮,我又恢复了状态,继续用力地冲拳、劈掌……圆满完成了套路。
接下来展示剑术,我握好剑,刷的亮开架式,眼波随着亮闪闪的剑精神抖擞地舞起来。“仗剑八万里,横戈天地间……”伴随着雄壮的音乐,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位豪气冲天的女侠客。我感到台下的照相机闪光灯一闪一闪地直拍向我。动作一结束,台下就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伴着“好!好!”的热烈欢呼声,我真自豪啊!
我圆满完成了表演,就像一块石头落了地,一下子轻松了好多,安心地坐在位置上看下一个节目……月亮看着这欢乐祥和的场面,也微微地笑了。
美好碎事
文/清舟宇宇
人在迷茫时,是不是总是喜欢回忆过去,回忆童年,回忆读书时光。里面的美好,总会牵动心弦。
是呀,过去那么多种种不愉快,在里面消声匿迹,显得毫无重要。而以前一些不起眼的琐碎事情,在现在回味却有不一样的意义。
记得在炎夏清晨,天刚放亮,四周一片苍白。自己迷迷糊糊从床上起来,走出门口,躺在冰凉凉的水泥地上,似乎往心里注入一股清凉泉水。偶尔,有一些村人拿着农具,经过去田地干活,一言不说用不解的眼光看着躺在水泥地的我,而我沉迷于自己的乐趣中,倾听鸟声。
第一次拿奖状是一年级,那时的奖状一个班就几个人拿,脑海还隐隐约约保留着上台领奖的兴奋。可是,之后再也拿不到这种有水准的奖状了。而是,得知同村某某得奖后,放学回去遇见他的家人时,兴高采烈的向她报喜,好像是自己获得奖一样。几秒后,就开始失落了。
但是,我还是很喜欢小学呀。
五年级,我和语文老师特别熟,那种感觉就像交了知心朋友,她似乎就是我的伯乐。她把我那份爱表演的心,充分发掘出来。那时,在语文课,有个课堂表演环节,就是把课本里面的故事,让学生上台表演出来。每一次这个环节台上台下都充满笑声,老师与学生玩成一片。如今,完璧归赵,田忌赛马的表演情景还历历在目呀。
可是,到初中以后,再也难找到这样的碎片了。很想念那时的黄昏,日落云彩千变万化的奇观,每一天都带来不一样的风景。那时就想,自然是最公平的,你不必去远方旅行,最好的风景就在你的身边。
自然带给我还有那一片片夏夜的星空,在我们那里,炎夏晚上,有许多人们一家人带着竹席、枕头、被单,上自家楼顶露天睡觉乘凉,周围虫鸣细语,仰望一片奇幻的星空,一家人聊着天,那真的是一件很美好,很幸福的事情。
这些碎片,恐怕以后再也没有机会拾回来了。
重新体验,恐怕也找不到那一种美好的感觉了吧。
真的有一种往事不可追的感觉呀。
只能怀念了。
在老家看社火
文/阎家玮
妈妈曾告诉我:你刚学会叫“爸爸、妈妈”时,随我们回了老家——陕西省陇县。第二天,你爸爸就带你去看当地的社火表演。望着马社火,你看得入了迷,对着那些涂着脸谱的演员牙牙学语“火,火”,连口水流到脸上都不知道。
后来我又多次看过社火,印象最深的,是去年在老家看社火。几年来,社火表演的队伍更壮大了,原来孤单的马社火有了高跷、旱船、车社火、背社火等的陪伴,真有点“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感觉。最令我称奇的要数高跷表演。只见那些表演的演员踩着1米多高的柳木腿,在半空中扭着秧歌,就像在平地表演一样。舞上一曲还未尽兴,有的演员表演起了空翻,有的表演单腿行走,有的表演健步如飞。看得我眼睛不敢眨动,只怕动一下就会错过一个精彩的瞬间。同时,心里有点替演员们担心:站在半空中表演,难道他们就不害怕吗?人群中响起阵阵掌声,演员们咧着嘴笑了起来,涂满油彩的脸更加生动了。
划旱船也很有意思。铿锵的锣鼓声中,彩船像大鱼一样游了过来,前面的老船夫醉酒了一样扭来扭去,后面乘船的村姑随着船头的起伏手舞之、身摇之、足蹈之,轻盈优美。表演者全身心投入,看得人如痴如醉,大家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
前几天我问爸爸为什么老家的人喜爱社火,爸爸对我说,社火这种艺术形式起源于劳动人民祭祀土神谷神的活动,蕴含着老百姓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美好诉求。它表现的是老百姓的生活,展示了劳动者的勤劳、勇敢、敬天法祖,体现出大家团结和谐昂扬向上的精气神。
我恍然大悟。“可惜今年看不到社火了。”我不无遗憾地说。
“虽然今年看不到,但明年的社火会更好看。”爸爸笑着告诉我。
我热切地盼望着明年的社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