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凤凰的文章

2023/01/12经典文章

关于凤凰的文章(精选11篇)

本命之年

文/玄冰

月夜

一个月夜,再一次,从书架上翻到一本《七里香》,读到年少时读过的诗句。曾经以为自己早已不需要读这样的诗句了,不,不是。

在洗净铅华的中年、兵荒马乱的中年,在一条悲欣交集的长路上跋涉了很久很久之后,席慕容的山风、百合、月光、热泪,扑面而来了。时空交错,是少年?中年?中年?少年?——在那些有月亮的晚上,在那些寂静的林中。

在一个年轻的夜里,听过一首歌,清澈缠绵,如山风拂过百合。再渴望时却声声寂灭,不见踪影,亦无来处,空留那月光沁人肌肤。而在二十年后的一个黄昏里,有什么是与那夜相似,竟使那旋律翩然来临,山鸣谷应,直逼我心。回顾所来径啊,苍苍横着的翠微,这半生的坎坷啊,在暮色中竟化为甜蜜的热泪。

在四十五岁的夜里,忽然想起她年轻时的眼睛,想起她十六岁时的那个夏日,从山坡上朝他缓缓走来,林外阳光眩目,而她衣裙如此洁白。还记得那满是茶树的丘陵、满是浮云的天空,还有那满耳的蝉声,在寂静的林中。

很久以来,喜欢自说自话。我不知道别人撬动生活的支点暗藏在何处,对于我,应该就是写下这些文字了。

我写出它们的时候,怀着渴求,总是不写便不能释然。

文字,让我可以在每一个当下大步迈出,然后,循着文字,原路返回,重新看清来时的路。

海阔天空

在我大学毕业那年,有一个香港的乐队新发了一首歌,歌的名字叫《海阔天空》。

今天我,寒夜里看雪飘过, 怀着冷却了的心窝漂远方。风雨里追赶, 雾里分不清影踪,天空海阔,你与我可会变? 多少次 ,迎着冷眼与嘲笑, 从没有放弃过心中的理想。 一刹那恍惚, 若有所失的感觉, 不知不觉已变淡, 心里爱,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那个年代的歌声里,有一种纯情纯念。

因为那时的我们都还有那么多的“相信”。“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不但相信,而且我们还有很多梦,就如一位诗人说的:“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所以当《海阔天空》的旋律唱响,有一点迷惘、有一点悲凉,但更多的是歌声里的一往情深:有一个梦,在远方;为了那个梦,一定要去追寻;虽千万人,吾往矣——而主唱黄家驹从舞台上的意外跌落,如宿命一般,为这一腔深情加上了最深最重的注脚——情到深处、所有的深情,注定就是一个“悲”字。

几十年以后,一个夏夜,打开电视,正好听到另一首《海阔天空》:……谢谢你们曾经看轻我, 让我不低头,更精采地活,凌晨的窗口, 失眠整夜以后, 看着黎明, 从云里抬起了头。 日落是沉潜, 日出是成熟 ,只要是光一定会,灿烂得海阔天空。狂风暴雨以后转过头,对旧心酸一笑而过, 最懂我的人, 谢谢一路默默地陪着我 ,让我拥有好故事可以说。看未来, 一步步来了。

几十年过去了,同样的海阔天空,同样的逐梦前行,但已不复当年悲怆的执着,歌声里更多了几分释然与和解——旧心酸已一笑而过,至少还有许多好故事可以说,未来,正一步一步来了。

在环岛路海边的书法广场,邂逅过两幅作品。我路过弘一法师的“悲欣交集”,走向“海阔天空”,再往前,就是烟波浩淼、气象万千的 海了。

凤凰花

微凉的九月,凤凰花已经开到第二季。它在离地3米的半空,继续制造梦境。

五月的凤凰花,做着红色的梦,梦里藏着凡夫俗子们无法成为的自己,在蓝天、艳阳、半空,远隔人世。

不在红尘中翻滚,只愿一无所求地燃烧。

正因为这一无所求的纯粹,所以才能足够动人,如一场爱情——纯情、炽热、盛大、华美,轰轰烈烈不惜耗尽所有。

秋天的凤凰花,重返红尘,来做一回烟火中的自己。

飘拂着的、翠绿的羽状复叶温柔簇拥着星星点点的花儿——这现世安稳的模样。

每一种模样,其实,都是它该有的模样。

一场秋雨过后,凤凰花将与我们告别。

下一个初夏,它们将用红焰再次点燃许许多多路口——那些凤凰花开的路口。

长兴岛上凤凰镇

文/郭树清

长兴岛上也有凤凰镇,此镇位于该岛中部南沿马家港的两边,架设在河面上的那座双木桥便称“凤凰桥”。起先镇上仅有两爿店主叫顾卿凤和黄朝相开的小杂货店,以后随着渔户密集,港口渔舟驳岸增多,于是街市也不断繁荣起来形成集镇。当地人为纪念他们,就在二人的姓名中各取一字“凤”和“黄(凰)”,称此镇为凤凰镇,意谓此镇人杰地灵,连凤凰也肯来落脚。

马家港的来历与岸边一户马姓人家有关。以前过往长兴岛的船家遇到困难常到马家求助,而马家人总是有求必应,鼎力相助,马家宅院成了渔船靠泊之处。久而久之,人们便将该港口简称为马家港。

新中国成立初期,凤凰镇日渐成为新型集镇。上世纪六十年代先后开通了吴淞至马家港航线客运码头和通行公共汽车。上世纪七十年代街面改造拓宽,那座双木凤凰桥也翻建成跨度达26米的钢筋混凝土拱桥,仍称凤凰桥。1974年成立凤凰水站,向居民供应自来水,结束了自古以来用河水和井水做饭的历史。1985年马家港用石料、混凝土加固堤岸,筑砌护坡加重立式墙工程。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凤凰镇成为岛上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步入新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长兴岛海洋装备产业基地建设的需要,开辟了新区,凤凰镇上原有的行政机构也随之迁入新区,商店被分设到各社区,过去那繁盛的街巷,如今成了民风淳朴、环境整洁、人文历史和自然生态交相辉映的风情小镇。

冬日的一天,我兴致盎然地来到凤凰镇,走进街巷,眼前静谧闲适,行人稀少,绿水辉映,一条条被绿草和鲜花环抱的小径蜿蜒曲折,一座座植着花草树木的街心小花园穿插其间,散发着传统民俗气息。街巷连接着悠悠岁月,充盈着浪漫色彩,更是紧连着当地经济、文化和百姓生活。

凤凰镇北侧的“缘觉寺”,是1994年在原“垂珠园”的遗址上经10多年的分阶段改造,重新建起的目前长兴岛上仅有的一座佛教寺院。进得园区狭长的庭院,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精美别致,辉煌庄重。翠绿的树木,郁郁葱葱,流水潺潺,曲径通幽。

徜徉在凤凰桥头,那穿街而过的马家港碧水盈盈,波光粼粼,河面倒映着蓝天彩云,河水如一条银色的飘带自南向北蜿蜒流淌,呈现着无限的画境和诗情。环顾四周,那南岸边船厂高大的塔吊伸出长长的臂膀在缓缓转动着。两岸那一排排姿态优美的水杉、楝树、榆树、合欢,夹杂着樟树、玉兰、桂花树和杜鹃、茶梅、月季等开花植物,在冬阳的照耀下,多姿多彩,交织辉映,形成了花叶共享、色香俱佳的绝妙美景。那一幢幢沿河而居、造型迥异的农家小楼,街贯巷连,巧妙组合,相映成趣,宛如一幅和谐优雅的风情画卷。

找回自信的我

文/熏染的↗坚强◇◆゛

自信犹如百花之王的牡丹,一绽放便是国色天香;自信犹如百鸟之王的凤凰,一飞翔便会惊天动地;自信犹如万物之源的清水,一枯竭便使万物灭绝。但当牡丹开败,凤凰歇息时,我又如何让它们重新焕发光彩?

凋零的牡丹,沉睡的凤凰。

小时候,我是一个自卑的孩子,因为我认为我没有一点过人之处:我的学习如同股票市场--高低起伏;我的体质更是“态生两靥(yè)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渐渐地,我从一个欢乐的儿童变成了一个被遗忘的孩子,黯淡无光。老师让我回答问题,我的声音小如蚊蝇;课上的交流活动,我便孤单的站在一旁;课下同学们一起打打闹闹,我只能静静地坐在一旁聆听。我心中的那扇自信之门好像被关闭了。我犹如凋零的牡丹,沉睡的凤凰,无声无息,默默地生活。

含苞的牡丹,觉醒的凤凰。

三年级的一天,同学们都在聊昨天的考试卷子,我一如既往的坐在角落里,静静的,仿佛他们说的与我无关。一会儿,老师来了,同学们都期盼的看着老师,迫切的想知道自己的分数,而我依旧埋头静静地看书。老师温柔的说:“这次进步最大的是默然同学,大家要向她学习,继续努力!”我听见老师叫我的名字惊讶的抬头望着老师。老师走下讲台,小声对我说:“你是一个很优秀的孩子,给自己一些信心,你会做得更好。”霎时,我心头一震,那扇自信之门似乎慢慢打开了。从那以后,我开始学着自己交朋友,尝试着去相信自己,去大胆尝试。我犹如含苞的牡丹,觉醒的凤凰,相信自我,努力去拼搏。

绽放的牡丹,飞翔的凤凰。

现在的我性格有了很大转变,学习成绩提高了,对自己也更有信心了。

一次数学考试,考前老师千叮咛万嘱咐:“这次题有些难,一定要好好看,认真算……”发下试卷我赶忙认真作答,可总有一些不顺心的事发生:我遇上了一只“拦路虎”.我想了半天怎么也不会,正当我决定要放弃时,一张救命的纸条从身后递过来,我刚想拿,转念一想:我为何不相信自己一回,认真答题,靠自己的实力考出好成绩呢?于是我低下头,苦思冥想了还一阵才做出这道难题。当我交卷后,怀着好奇的心情打开纸条,上面写着:

默然帮帮我,xxxx题怎么写?我看着纸条笑了。发下试卷后,我考了全班第一,老师为此还表扬了我呢!我犹如绽放的牡丹,飞翔的凤凰,焕发光彩,自信的学习。

自信的力量很大很大,它不仅使花朵开放,鸟儿飞翔,万物生长,更会使一个自卑的小女孩焕发出耀眼的光芒,我找回了属于我的那抹光彩的自信。

墨未干,词已就

文/眉目心淡然

要有多少温柔,才能从不轻言伤心;要有多少温暖,才能从不徘徊不前。

想一想,我们在一起快一年了,在这一年里,我比过去五年做的事都要多。有人说,一个女生这一生,要有一次说分手就分手的恋爱,和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才算完美。现在这两样都有了,说走就走的旅行是他送给我最让我欢喜的礼物,我们趁着班级写生自己逃离了组织,过了几天二人世界。

去凤凰前,他做好了一切的准备,查路线、找住宿、看风土人情;而我什么准备都没有,只有在出发前的一天晚上收拾必需品,仅此而已。和他一起出去,我很放心,很安心,因为我知道我这个路痴在他的带领下总能安安全全的回家,因为我觉得他在我身边我就会安心。

一到凤凰我就爱上了这个美丽、古老的小镇。我喜欢有山有水的地方,我喜欢木质的房子,我喜欢看清澈的江面上飘着小舟的感觉,我喜欢像画里画的那样有刷有红漆柱子的长长的桥。总之,我喜欢凤凰给人第一印象就是可以过着慢节奏的生活。可能他并不是很喜欢,因为我在他的表情里看不到惊喜和欣喜。

我们找了一个小巷子里的民宿住了两晚,但是他很想住在江边,因为这样我们不用每天晚上走出去,再匆匆走回来,生怕回去的太晚打扰到别人,还可以拍到江边的夜景。

住了两天民宿,我们搬去了江边,江边的景色真的很美。我们尤其喜欢房间阳台上的那个吊椅,坐上去晃晃悠悠,可以看到江上的小舟可以,看到正对面的一个小塔,还可以感受到阵阵微风拂过每根发丝,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晚上我们出去吃晚饭就在各个小巷子里瞎晃悠,看着到处灯火通明,路边摆满了买各种手工艺品的小摊子。那天晚上,他给我买了一个簪子,我很开心,只是因为是他送的。老婆婆让他看着,以后好帮我挽起头发,可是他没学会,我也没学会。

那天傍晚,我们爬到山腰上,山腰上有一家小饭庄,小饭庄里有一个清吧很安静,到处有可以听到悠扬的音乐,虽然我不知道那是什么乐器,但是我喜欢那种宁静,安逸的感觉。饭庄后面有几户人家,住的是小瓦房,养着鸡、鹅、狗和猪,门前有一片菜园。我也想在繁华尽处,寻一无人的山谷,建一木制小屋,铺一青石小路,与他晨钟暮鼓,安之若素,可是不知道他怎么想,我觉得最美好的生活就是,时光浓淡相宜,人心远近相安,也许男生不会喜欢也不会甘愿过这种平平淡淡的生活吧。

在凤凰的那几天,我们过着小夫妻的般的生活。

我们总闹小别扭,总是相互伤害又相互心疼。但是在凤凰的几天,每天晚上可以听着他的呼吸和心跳,感受到他身体的温度,然后抱着他,或者牵着他的手安稳的入睡,睡得格外香,格外沉,这就是我想要的。很多时候,我只需要一双可以紧紧牵着我的手,和在我难过时可以紧紧抱着我的双臂;可是男生总是粗心的,他们不懂。

曾经,有个人对我说,岁月弄人,拥有时,有些事无法懂;懂得时,失去的早已不复来。想起一些事,总觉得时间太无情,过去真的就是过去,再也无法弥补。我听了抬起头,扬起嘴角,淡淡的说:"是啊,所以以至于我,也变得格外小心和珍惜。"有些人对不起,请允许我对自己好一些,把心事融进泪水从体内驱赶出来,然后起身着一身艳丽的衣裳,继续微笑着说,我很好,没有意思牵强的模样。

现在的我,喜欢现在的生活,时光浓淡相宜,人心远近相安;有爱我的人在身边。我庆幸这次和他去了凤凰,让我知道自己有多喜欢这样说走就走的旅行,让我知道自己有多害怕一个人无依无靠,让我知道我已经完完全全的放下过去的一切,从此心系一人,我很依恋他。

四季凤凰山

文/闪健中

在我居住的小城,有一个绝佳的去处叫凤凰山。

凤凰山因其山形酷似一只栖息的凤凰而得名,一个不大的山城也因有了这样一座富有诗意的小山而令人眷恋。

多年前,凤凰山整座山被当地政府开发建成了一座森林公园。山不高,也不陡峭,蜿蜒起伏的台阶正好供小城人休闲时用。

移居到小城居住已5年有余,其间,大凡周末假日,我都会到凤凰山上走一走。无论是烟花三月的阳春,还是赤日炎炎的盛夏;无论是天高云淡的金秋,抑或是白雪皑皑的隆冬,我都会踩着属于自己的步履节奏,去感受凤凰山独有的神韵。

凤凰山上最多的植被当数翠柏了。你看那漫山遍野的绿色,就像一件偌大的绿色的披风,罩在整座凤凰山上,仿佛就是一只活灵活现的绿色凤凰静静地卧在那里,静静地守候着小城那份恬适与祥和。

凤凰山上的翠柏,远看就像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近看却发现它们成排成行很有规律。听上了年纪的人说,凤凰山上很早就有翠柏生长,不过那都是三三两两的,不成规模。过去,凤凰山上生长的以杂树荒草为主,大约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小城人年复一年地植树造林,凤凰山上的翠柏才渐渐多了起来。

这一点我十分相信。记得当年读高中时,清明前后还到凤凰山上植过树。那时以班为单位,高中两个年级8个班浩浩荡荡地从校园列队出发。到山上后,男生有的挖坑,有的抬水;女生则负责扶树苗、浇水,干些轻活。四五百人植树半天的效果也是很惊人的。由于年代久远,现在如果让我找到自己当年植树的地方则难上加难,但我坚信,曾经栽的树苗一定也会枝繁叶茂了。

给人印象最深的,当数凤凰山的春季,山上除了翠柏外,还夹杂着一些洋槐、桃树、杏树之类的。它们在翠柏绿色背景的映衬下,桃红李白的惊艳更引人注目。

在环山水泥路的两旁,还种植有红叶李、春梅、樱花等花木。春天到了,红叶李繁密的粉白小花、春梅不见枝叶的花团锦簇,都会给游客赏心悦目的美感。特别是在春风沉醉的晚上,在橘黄色路灯的照耀下,红叶李的花看上去会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视觉冲击。

夏季,荷花池里有随风摇曳的荷花,路边生长着次第开放的木槿;秋季,在翠柏下绽放着金黄色的野菊,一阵风过,送来阵阵菊香;冬季,白色的积雪与碧绿的翠柏相互映衬,更让人感受到翠柏生命力的强大。

凤凰山的风景,吸引着小城人一年四季纷纷前去游玩,上了年纪的随意走走是一种锻炼,年轻男女走在环山路上是一种欣赏。每每走在翠柏掩映的林荫道上,鼻孔里总有一种往来翕忽的浓郁的柏香。我相信,此刻的凤凰山一定就是一座天然氧吧。

如果你到小城来,我一定陪你到凤凰山一游。无论是春,还是夏;无论是秋,还是冬,你一定会体验到它独有的魅力。小城人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拥有一座凤凰山。

两本书

友人送我两本书,很久没有静下心来读书了,趁周末我又重新坐到阳台的吊篮里,找找久违的感觉。

两本好书,一本是姜戎着的纪实体长篇小说《狼图腾》,另一本为台湾作家林清玄的《玄想》。这两本书我都很喜欢!

《狼图腾》是一本一看就想一口气读完——有着超级引人情节的好书,它如一大块色香味俱全的烤肉,叫人一看就想吃,吃起来令人豪气万丈,啃后教人无法放下。无奈这块肉确实太大了,其洋洋洒洒的50万字叫时间有限的我如何能一口气读完?

《玄想》却刚好相反,8万字一个通宵就可以拿下,然而书上的30来篇短文,像30多种不同风味的靓茶,谁忍心一股脑将它们喝下?它们需要你慢慢的品。我舍不得一下子将其读完,喜欢一段一节反复的嚼,喜欢逐字逐句的读,读后身心舒畅、回味无穷!

《狼图腾》是一部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一部以狼为叙述主体的小说。该书在中国大陆发行300余万册,连续6年蝉联文学图书畅销榜的前十名,获得各种奖项几十余种。该书在中国出版后,被译为30种语言,在全球110个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同名作品还有电影、音乐作品等。书由几十个“狼故事”组成。读者可从书中每一篇章、每个细节中攫取阅读快感。那些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利用;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小狼艰难成长过程――无不使我们联想到人类,进而思考一个个疑问:当年十几万蒙古骑兵为什么能够远征到欧洲?历史上究竟是华夏文明征服了游牧民族,还是游牧民族一次又一次地为汉民族输血才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中华文明从未中断的原因,是否在于中国还存在着一个狼图腾文化?狼性到底是怎样的?华夏民族的“龙图腾崇拜”,是否只是前人对狼的一种崇尚?我们究竟是龙的传人还是狼的传人?

而林清玄的散文,字里行间里浸透了古老东方的佛学思想,读起来给人一种亲切感觉,没有了深奥的哲理,有的只是生命中感悟。 《玄想》是他多年感悟的智慧精华:玄思妙想如露如电地穿过我们,使我们灵光一闪,有许多静止的时刻。在静止的刹那,在一生一会,玄思生起,妙想涌现,星辰、月光、清风、流云,都在谈美丽的心事春花,秋月、夏荷、冬雪,都有深深的情意。

闲适的清晨,一杯清茶,整个人陷进阳台的吊篮里,安静的翻几页书,短短几句,细腻的笔触,细小的感悟,悄然触动你的心,引起你共鸣的涟漪,刹那溢满整个空间。 “若有广大的心,一片茶叶,也可以跨泰山,穿北海,与千里外的知音相逢聚叙。”林清玄的文字带出安宁与清净,他用清雅真挚的文字普度众生的心灵。

读着书里的文章,自然而然的进入一个完全放松下来的时空,没有了红尘滚滚的喧嚣,耳边响起的是高山流水的浅吟低唱。

其中一篇《看风景人》使我重回童年的校园——石中那棵高大的能将天空烧红的凤凰花!同样是热得蝉叫救命的季节,作者散步过卫理女中,同样是围墙边的高大凤凰花“正展示自己的璀璨,簇簇红花,像刚从夕阳引了火把,在天空燃烧。”,一个梦在粤西,一个景在台湾,女生和凤凰花一样也是独特的风景:“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文中还提到了与凤凰花一样高大、一样红花灿烂的木棉树,他喜爱的也是我所爱!石中没有木棉花,我现在住的惠州可是两种巨花树共存,小区里、大道旁随处可见,最盛莫过西湖:“夏天西湖红似火,秋季东江绿如蓝。”林清玄的文字带出梦境与激情,热情浓彩的文字如小石投心湖,总能引起阵阵悸动。

读林清玄的文章,和他的心灵一起旅行,沿路美景让人留恋,让人感悟人生的美好与幸福的方向。

两本书,两个世界,同样精彩!

感谢友人。

马蹄声声记忆里

文/飘如尘烟

知道马老,应是二十五年前的事了。二十多年前我还是一个青梅般的少年,马老则是因为国家平反冤假错案政策,恢复了工作,刚刚从下放点回城的时候。

养在深闺的凤凰,那时因为从文大师和黄永玉先生的书画,山城的韵美已渐露头角,成为许多画校写生必选之地,因此而博得“画乡”的美誉。老车站开有一家叫“画乡酒家”的餐馆,我的第一份工作就在这里开始,老板姓杨,他得知我喜欢写作,就说有机会给我推荐一位老师认识,这位老师叫刘祖明,也就是马蹄声,和他是生死之交的朋友。第一次见马老的时候,还是在餐馆的大门口。马老路过,店里有认识的人告诉我,这就是马蹄声。当时马老穿着一件蓝色的中山装,洒脱俊逸文质彬彬,浑身散发着儒雅的气质,虽没和马老交谈,但已被他的文人魅力所折服。

真正和马老接触是源于我当时加入了一帮文学爱好者创建的“湘西文学社”,马老那时是“凤凰沈从文文学社”的创始人。按现在的说法,我们是民间的,马老是官方的。尽管有些惶惶然,但这并不影响马老在我们心中“大佬”的地位。记得有一次湖南新闻出版局的老师来凤凰调研,“湘西文学社”组建了一次茶花晚会,邀请了马老来座谈。大家相互介绍时,我和马老才有了第一次说话的机会。马老很随和,又显得十分谦卑,给人非常容易相处的感觉。马老在会上发言,要我们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凤凰学子,以从文大师为楷模,好好学习,多创作一些有深度有质量的文章。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全国的文学团体如雨后春笋。当时我们蹉跎满志,热血沸腾,把“湘西文学”办得有声有色,在大湘西的文学圈子里小有名气。特别是主编田晓清,为了出报,每个月工资都垫在里面,省吃俭用,还不惜借款变卖家当,认识他的人都说他是疯子。他长期熬夜,在灯下写作,他写散文,写诗歌,写剧本,写过的稿子毫不夸张的说可以装成几麻袋。就是这样一个为圆文学梦而历尽心血的才子,最终不幸因癌而倒下再也没有站起来,走时还没过完二十五岁生日。

出殡那天早晨,好端端的天空突然飘起了片片雪花,我高举着“湘西文学社”敬挽的花圈走在队伍最前面,挽联是马老亲自撰写的;南华无语祭我边城文疯,沱江飞泪哭我凤凰学子。

很多年后,晓清大哥一直活在我心里。据说他去世后的两年里,他的家人还收到来自各地报刊杂志的稿费,只是我辈好羞愧,未能完成他生前的遗愿,“湘西文学”在他去世后苦苦撑了两年,终因没有资金来源而停刊,我们这些人也因此散落各处,至此以后,我也远离故土,二十多年来一直在他乡为生计颠簸流离,再也没有机会请教马老。但在这条文学路上一直前进的当初那一批马老的弟子还真不少,比如熊幽,刘阳,刘潇,白奎,文洁,陈利,还有些已经叫不出名字了。据说他们中间有的人做了记者,有的成了专职作家,有的出了书籍,唯我,还在他乡漂泊。

二十多年过去了,每每回家都不敢去拜访马老,不是没时间,而是心生惭愧,主要是自己没有什么成就,拿不出好作品去见马老。我的文字里更多是沧桑之感,格调极为灰沉,实不可取。若说到沧桑,在马老面前更是无地自容,岁月长河里,我所经历的只是沧海一粟,而马老经历的却是一世风雨。但马老文字里折射出来的东西阳光灿烂,充满着一种向上的精神,给世人以启迪,而我文字里所表现的是一种无病呻吟,活在当下的颓废。当然,我潜意思里需要拥有马老一样的那种大彻大悟之后的人生境界,只是可能漂泊得太久,现实里的周遭环境迫使我改变了本能的初衷,看不破一切的诱因而平添许多烦恼。

庆幸,几篇关于凤凰的文章还能游离在马老的文字边缘,又觉得远远不够。我写故乡,只是写眼睛看到的风景,马老写凤凰,是用心品读到的厚重。我写的故乡看上去风景怡人,读来悦心赏目,却还是缺少了一种文化背景的支撑,因此少了地气。马老写的凤凰,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铺垫,却是那么真实耐读,大背景下散发的是一份浓厚的乡土气息。不管是“人文苦旅”,还是“古城旧事”乃至马老其他作品集子里面所记载的故事和篇章,都彰显出哲理和浓郁的乡情,还未细读文字,单看那些标题,便觉亲切之极。马老的文字,其实就是凤凰的全部真实写照。人文地理,风土民情,阐明了凤凰的由来,记叙了凤凰发生的蜕变。读马老的文字是一种闲来饭后,临榻而卧时最惬意的精神享受,没有压力没有繁琐,走进马老的文字就走进了心灵的宁静,让人沉醉在其中忘却喧嚣,一如凤凰古城这方山水。

我写“凤凰,那条长长的古巷”,引起了一些认同和共鸣,在网上被转载很多,还被很多学校列为阅读试答题及毕业生二模考题,但看马老写的“老街”,完全又是一种不同的风格,他更详尽的描写了老街那些永不回来的风景,更深远的诠释了老街的悠远厚重,从文学艺术的角度上看,我的“古巷”和马老的“老街”还是差着一些东西,有阅历有了解还有情感的深远。

许是与马老分别久远了,印象中还是记得二十多年前马老的样子。回家偶有一次机会,朋友拿了一本马老的书给我赏阅,才知道首页里这个银发飘飘的马老便是梅花巷人,后来又上了红网散文论坛,看了马老一些新的诗歌作品,以及一些文友写给马老的文章,才敢相信红网散文论坛里,给我帖子留言的这位梅花巷人真的是我一直尊敬的马老。有一种欣喜,还有一丝恍然,想必马老已经不记得那年月的琐碎了,当然也无从记得我这个曾经的学生。其实我很少去看别人写得东西,“凤凰三友”还是我前些天因为红网散文论坛要去凤凰的帖子才关注到的,没想到这三友原是故人,不管是马老或者西域狂人以及刘叔,都曾经看过我在论坛里发表的帖子,只是在心里还有些遗憾,没能和几位前辈一聚,陪他们喝杯小酒。

马老一生笔耕不止,几百万字的作品让我辈不甚汗颜。读马老的文章已是心生敬畏,只怕此生在文学的造诣上更难望其项背。当然还有一份自豪,自豪马老是我的故乡人,自豪曾经自喻为马老的学生,他不愧是黄永玉先生唯一看得起的凤凰文人,他更算得上是凤凰第二个沈从文,他是盘旋在湘西那方天空里一只不死的凤凰。

千言万语都表达不出心中想倾诉的万语千言,唯只有在这离家千里外的异乡,唯只有在这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拜托头上这轮明月,遥寄衷心,祝福马老安好。

中秋,我和凤凰有约

文/风过无痕

凤凰,因着一个美丽的名字,中秋,我来了。

我来了,恬庄。红红的灯笼,漫盈节日的欢乐,古朴的石板,光滑如天上的明月。那些状元、榜眼的繁华,那些长满了青苔的孝的故事,已在春天的阳光里,一一返青。于是,游人惊喜的目光,沉醉于红尘之外的一方宁静。这里,没有油纸伞下的丁香怨,这里,没有梧桐树下的黄花瘦,这里,只有温暖的亲情,传承着一份最美的品行。

我来了,凤凰湖。岸柳轻拂,花草摇曳。点点野鸭,鸣叫回归的乡愁,一行白鹭,吟唱唐诗的意境。你是凤凰山胸襟上的一枚珍珠,你是河阳大地上的一块碧玉。山水林田湖,这是中国梦的情节。今夜,月色如水,水似月色。水天一色中,荡漾着“我欲乘飞归去”的豪情。

我来了,河阳山歌馆。踏着远古的旋律,走近文化,走近历史。一朵乡野的奇葩,在五千年前的月光下开放。劳动、生活中的歌声,在亭台楼阁间,展示最丰富的乡情。于是,中央台,世博会,一波波的掌声,穿越古朴的天籁之音,唱响了吴歌之乡的美名。

我来了,万亩桃园;我来了,金凤凰温泉;我来了,凤凰山、永庆寺……我来了,历史文化名镇的每一个角落。凤凰栖息的土地,延伸着一个个新的传奇。听,每一个团圆的家中,人们又在歌唱,歌唱凤凰的古韵今风,歌唱心中的火红憧憬!

小镇往事:凤凰琴

文/v

凤凰琴——现在大概已经看不到这种乐器了。但它曾经风靡一时,最风光的时候是在文革的初期,小镇上有一阵几乎有点普及的意思了。从后街路过,不少人家都在演奏,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它就像厦门鼓浪屿的钢琴声一般传进你的耳朵里。

这是一种四根弦的简易乐器。它的特点是学习容易,弹奏方便,音色清脆悦耳,右手拨弦,左手按键,凡识得简谱并略有音乐感觉的人,大概三五天便可弹成曲调,很适合个人业余演奏。

凤凰琴之所以成为大众乐器,除了易学,还有价格便宜的原因,大概只需四块左右便可购得一架。另外便宜的乐器是有的,比如笛子、二胡,百货公司文具柜也是有得卖的,但这些乐器却不是轻易学得会的。钢琴那时是稀罕物,全县只有县三中有一架,且仅有一位老师会弹。在钢琴伴唱《红灯记》之前,这种乐器的成分还是资产阶级的。

那些擅长一种两种乐器的高手,早已加入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日以继夜马不停蹄地在穿梭在各种场合演出,是大场面的干活。而凤凰琴则是属于自娱自乐的那一种乐器,虽上不得正式场面,却可以在家中自弹自唱,一样可以歌颂领袖,表达心中的无限热爱的心情。而且弹奏的姿态自如,不输诸葛亮在城楼上唱空城计时抚琴的那一番潇洒。

还记得那时最流行的歌曲:“敬爱的毛主席,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我们有多少贴心的话儿要对您讲, 我们有多少热情的歌儿要对您唱, 哎,千万颗红心激烈的跳动,千万张笑脸迎着红太阳,我们衷心祝福您老人家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

还有如“天上的群星永远朝北斗,地下的葵花永远向太阳……您亲手点燃了文化大革命烈火,把我们百炼成钢!”

像这种歌曲,用凤凰琴弹奏,就能够担当此任,双手弹奏时嘴巴闲着没事,激情高昂时还可以同时唱,把对领袖热爱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凤凰琴从文革初期开始,一直流行了好几年。9.13林彪事件后,狂热的歌颂领袖之风有所减弱,民间也冷静了许多,凤凰琴好像也日渐式微。后来,连商店里也见不着了。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则启事,说是招收凤凰琴学员,包教包会,10天必成。不免觉得有点奇怪,都这年代了,难道还会有人去学这劳什子东西吗?

我的指尖,你不曾停留

文/浅吟*诗君

轻歌如梦的岁月,总是幻想着,在一片碧云天,在一片红花地,能遇见一黛色柳眉,目带秋水的女子,像蝴蝶一般,流连在微澜的天空下,起舞在香染的落花间。

我便可以为他写一纸情诗,墨笔生香中流淌的是她绝代的风华,我一世的眷念。

我便可以为她画一幅情画,浓抹淡抹中勾勒的是她妖娆的倩影,我一世的痴缠。

我便可以为她唱一首情歌,深情浅调下表露的是她妩媚的身姿,我一世的迷离。

微醺的岁月里,总是喜欢幻想,总是喜欢忧伤。喜欢在这慢调的浮华里写下微末的心情,哪怕是在这亚热的夏季。

七月,在这快要入夜的时候,我依旧喜欢望着窗外的天空,望着这城市的一角,哪怕是流岚剪灭,日落西沉。

因为,总是在这个时候,总是会怀念起你,怀念起你如蝶的身影。

在我心里,你就像是那飞舞的蝶,虽然不曾流连于我的世界。

前几日清晨,我去了一次校园,在校园门口徘徊,犹豫了很久,但我始终没有进去,因为这里,从七月开始,已经不属于我了,我能带走的,只有泪水读不懂的回忆。

校园依旧安然的静落在城市的一角里,说不上有多安静,说不上有多寂寞。虽然时时有汽车驶过鸣笛的声音,在我看来,都是寂寞的嘶鸣。

我在校园门口,驻足观望,依稀的看见有几缕碎碎的阳光,折射到那绵长的石板路,漾起凤凰树稀稀疏疏的影子。凤凰树还是没变,花丝像缠绕的寂寞红云,瓣落的像是女子的红妆。风一吹过,凤凰花在风里颤落了许多,落下一地的红色花瓣,那鲜艳的红,像极了那当初鲜艳的、散了场的青春。

想起那时与你片刻的遇见,在这凤凰树下,凤凰花在风里随风纷飞,你的青丝在寥落,飘起在这微风里,偶然瞥见你回眸间明亮的容颜,身影的流动仿佛蝶的蹁跹。那一刻心的悸动,久久不能忘怀。

从那一刻,我便知道,你便是我今生,梦想里的女子。

于是,我开始关注你,我开始收集着你的讯息,收集着你的点点滴滴。可我发现,似乎你在任何科目上都是那么的优异,似乎与只有文科好的我的距离那么的近,却又那么的远。

于是,默默地,我只有把这一份喜欢留在了心里,留在你不曾察觉的地方。我不知道,随着岁月的流失,是否会将隐藏在心里的爱淡忘。

于是,我试图找着接近你的机会,所以我时刻的了解着你。

渐渐的发现,你喜欢把自己融入在阳光里,融入在耀眼的色泽中。

渐渐的发现,你喜欢透心的蓝,喜欢那没有一丝波澜流动的天空。

渐渐的发现,你的文字里透着一股灵气,容易让人的心情骤然舒缓。

我渐渐的发现,也许,我们只是有缘遇见,却无缘相知、相恋。

就在这一年,在那离别的时候,我依然在凤凰树下、飞舞的凤凰花中,看见了你的身影,依然如蝶般的亮丽。就这样,我用不舍的神情,望着你迷离的容颜。

最后,你还是在一片潮涌的人群中,回眸瞥见了我,并向我浅浅的笑了笑。殊不知,你的浅笑,却在我心里勾动起难以平静的波澜。

但,片刻的留恋之后,你再也没有回头,就那么消失在一簇簇的凤凰花下,飞落的花,沾湿了谁的年华?

如今,我能记住的,只是你如蝶的身影,和那一片凝落的凤凰花。

入了月色的深夜,星光碎碎点点的散落窗外。总是会在这样冷清的环境里,想起城池的某一角,某一角片刻的温暖回忆。是那么的短暂,那么的伤感,却又不曾忘却。

我总是会在寂静的时候,想起你。

回忆在岁月中湮灭,你是一只蝶,却不曾停留在我的指尖。现在,虽然不知道你是否能记住我,但我想,只要我能记住你便足够了。

夜色渐渐深沉,我的心在风里掉落。在这无尽的夜色里,我用无声的文字,写下一世的柔情。

“七月,凤凰花依旧在烂漫的开,依旧在风里烂漫的缠落。无论从前、现在、以后,你都是我心中的蝶,虽不曾停留我的指尖。”

游凤凰城

文/风行

凤凰,沈从文笔下的边城,一座坐落在湘西被群山怀抱并与怀化麻阳接壤的传说是个山清水秀、风景怡人、古韵味浓的小镇。

在广东时,一位海南的朋友因为得知我是怀化人而向我打听关于凤凰的那些事,她问的多,感慨更多,我不是个爱游山玩水之人,说来真巧,老家沅陵有个“凤凰山,将军(张学良)之山”的风景区,这么多年我都不曾去看,不看家“凤”何观野“凰”?所只能煞有介事,不知装晓,与其点头叫好。

阴差阳错,“凤凰”找我,在麻阳办事时,一个周末的下午大哥问我去过凤凰没有,答案肯定,后来大哥领导,堂哥驾车,大嫂相陪,四人游凤凰。关于凤凰的神奇之美都只是道听途说,现在有机会亲眼目睹,验证其貌,较为期待。

首进凤城车窗观景,环顾四周,群山威武秀丽,山上树木枝繁叶茂,绿色盎然,美丽而温柔的沱江宛如女神成“S”状“小鸟伊人”躺卧群山之脚,静静流淌,含情脉脉,尽显曲美,风情万种。入城有新桥在建,桥下沱水清澈见底,河上游船星罗其面,酷似龙舟,船上游人划水玩乐,神态愉悦,有的还竞相比赛,沿河而去,此情此景宛是装扮在“沱江女神”胴体之上的闪动装饰,自然神功,别样风格。凤凰城落座于群山“凹”间,沱江“腰”上,群楼座座相拥相抱,密密繁繁,明清建筑风格显着,显然诸多不是历史保留,而是人为新建,但仍有几许古韵古色。

车停政府广场中心,早已是各种名牌“座驾”云集,各式忙人穿梭之地。行至步街,人山物海,条条石径“阡陌”交通,各道两旁各店挨强,装修古样,吃穿戴用应有竟有,物美价而廉,四海游人尽情选。不远街心广场,有众人围观,喧闹纷纷,近至观看,有一美女,头发黑绿两色相间,长至翘臀,直如光线,脸蛋瓜美,柔情化雪,贴身短裙绣有凤凰,冰玉美腿修长细嫩,宛如“沱江女神”化身人间。此女声甜如蜜,动作轻盈,身靠身旁总理镕基题词“凤凰城”碑,不厌其烦向客人解说总理词碑何渊凤凰。

行至江边夜色降临,色色游人仍不离去,在缤纷色彩灯光之中玩乐,有戏水玩耍取乐之幼年,又有隔岸喊哥(歌)之情侣。两岸建筑木房为主,吊脚奇观,现代与古典装修完美结合,各楼尽是音强乐动,竞相之间宛如音乐天堂,如此景观生在水岸,映在河中,河为街,街为河,俗称酒吧一条河,真乃天然合一,美的奇妙。

海纳百川,名城皆是,故不能与科技人文合一的钢铁森林沪城相比,也不能与文化底蕴深厚具有皇家高贵风范的京城媲美,可凤城就像“她”名字一样宛如一个美的让人感动的自然之女,让我深深爱上“她”。

天下凤凰“她”最美,若知“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却不晓“边城过路客路过城边”,此乃人生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