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语言培训心得体会

2024/09/30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语言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语言培训心得体会 篇1

在朗沃学习已经差不多一个月了,今天是学c语言的最后一天。在学习c语言的过程中感觉比较轻松,可能是因为以前接触过c语言,再加上只学了c语言的基础吧,也有了一些学习c语言的心得。

学习c语言的起步就是学习它的方法规则,如果把它学习得好在学习后面的时候就比较容易理。比如变量,首先要了解变量的定义方式(格式),其意义是什么(定义变量有什么用);其次就是要我要怎么去运用它(我要用什么型式去应用它)。在c语言的命令行中所有的语句都是有它自己的一定格式和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所以在学习某种语句或命令时你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它的规则是什么、有什么用、怎么实现等。这些都是语法基础,如果把它们都了解很好了,那么编起程序来就很得心应手。比如说if语句和环境,才能进行程序开发工作。通过上机实验,熟练地掌握c语言开发环境,为以后真正编写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同时,在今后遇到其它开发环境时就会触类旁通,很快掌握新系统的使用。

3.学习上机调试程序

完成程序的编写,决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你认为万无一失的程序,实际上机运行时可能不断出现麻烦。如编译程序检测出一大堆错误。有时程序本身不存在语法错误,也能够顺利运行,但是运行结果显然是错误的。开发环境所提供的编译系统无法发现这种程序逻辑错误,只能靠自己的上机经验分析判断错误所在。程序的调试是一个技巧性很强的工作,对于初学者来说,尽快掌握程序调试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一个消耗你几个小时时间的小小错误,调试高手一眼就看出错误所在。

通过这次为数不多的几天计算机实践学习,我们了解了一些关于c语言的知识,理解巩固了我们c语言的理论知识,着对我们将来到社会工作将会有莫大的帮助。同时它让我知道,只要你努力,任何东西都不会太难。

语言培训心得体会 篇2

一、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提问的现状。

1.不会引导和控制的提问。

现在的幼儿教师都觉得在五大领域的教学活动中,语言教师是最容易的,但也有教师语言活动是最难。因此在语言活动中,提问是很重要的,对幼儿有着很深的影响,有效的提问对幼儿有着有效的引导作用,但教师往往会忽略了这一点,在语言活动中常常根据内容进行简单的提问,反正遏制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2.准备不够充分的提问。

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问题的提出没有充分地考虑和思索或没查找更多的资料,常常被幼儿的回答、反问弄得尴尬,不得不了敷衍了事。这样长期以来,就导致幼儿不愿意努力思考问题,失去好好学习的机会。

二、如何在语言活动中进行有效提问。

1.正确认识图画书,深入解析图画书。

在每一次语言活动的开端,教师都要精心准备,其中该准备的内容就是要深入了解图画书内容。首先,要了解图画书的构成,其次要了解封面的含义、封底的含义;然后了解扉页及其中的故事内容。在教师深入了解之后,才可以给幼儿带去更多的知识,让幼儿了解更多的内容。

2.设计有效的集体语言活动。

首先,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选择适宜的活动教材,制定好本次活动的目标。其次,要创设良好宽松的语言活动环境和氛围。最后,要采取多种方法整合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方法。

3.活动中的提问要有针对性。

提问技巧分别有:1.次序法 2.核心法 3.对比法 4.引导法 5.点睛法 6.寻究法 7.破题法 8.综合法 9.评论法 10.连环法 11.消化法 12.发散法 13.争辩法 14.重复法 15.迁移法 16.诱发法 17.逆向法等。通过本次培训让我懂得了多种提问方法,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实践当中,在每一次的教学活动中,可以运用多种方法进行针对性提问,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能够提高我的`语言教学能力。

在培训的最后两天中,我们参观了镇海的两所幼儿园。这两所幼儿园分别是:镇海石化海达幼儿园、镇海骆驼实验幼儿园。从中通过园长介绍让我们了解到两所幼儿园的独有特色;也通过教学观摩活动让我们懂得该如何开展语言教学活动,这对我自身有着很大的帮助,使我的今后的语言教学活动中能够更上一层楼。

最后,通过这次几天的培训,让我理解了如何在语言活动中进行有效提问,更好地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热爱学习”和“善于学习”两方面怎样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不断完善。在以后幼儿园的教学中,我本着这个目标,更好的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发挥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更好的在学中玩,玩中学。

语言培训心得体会 篇3

除了教学理念上的交流以外,两位老师更多的是通过模拟她们真实课堂的教学模式,向我们介绍了许多有趣活泼的活动设计,通过我们亲身体验使我们深刻理解活动开展的`形式、要求和目的,让我们感受到它的作用及意义。例如,Before&After活动操作起来十分简单,但对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却有极大的作用。Read&Run是一个很好的培养训练学生skimming的阅读技巧的方式,学生也不会感到枯燥厌烦。Freewrite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英语思维的习惯,帮助他们形成流畅表达的能力。FRIED是我们用来帮助学生展开写作的有效提示。GraphicOrganizers应用的范围很广,我们可以用以帮助学生梳理出课文主要框架,可以用以说明事物的区别于类似,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文章的中心……还有一些关于对学生词汇量及掌握程度训练和检测的活动设计也对我们开展教学十分有用。

短短的6天学习,我们学到了很多,虽然无法展开更深入细致的学习,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要思考如何在教学实践工作中把这6天所学善加利用,真正落到实处,使之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希望以后能够还有更多像这样的学习国外有益教学模式,锻炼提高自身水平与能力的机会!

语言培训心得体会 篇4

在朗沃学习已经差不多一个月了,今天是学c语言的最后一天。在学习c语言的过程中感觉比较轻松,可能是因为以前接触过c语言,再加上只学了c语言的基础吧,也有了一些学习c语言的心得。

学习c语言的起步就是学习它的方法规则,如果把它学习得好在学习后面的时候就比较容易理。比如变量,首先要了解变量的定义方式(格式),其意义是什么(定义变量有什么用);其次就是要我要怎么去运用它(我要用什么型式去应用它)。在c语言的.命令行中所有的语句都是有它自己的一定格式和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所以在学习某种语句或命令时你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它的规则是什么、有什么用、怎么实现等。这些都是语法基础,如果把它们都了解很好了,那么编起程序来就很得心应手。比如说if语句和环境,才能进行程序开发工作。通过上机实验,熟练地掌握c语言开发环境,为以后真正编写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同时,在今后遇到其它开发环境时就会触类旁通,很快掌握新系统的使用。

3.学习上机调试程序

完成程序的编写,决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你认为万无一失的程序,实际上机运行时可能不断出现麻烦。如编译程序检测出一大堆错误。有时程序本身不存在语法错误,也能够顺利运行,但是运行结果显然是错误的。开发环境所提供的编译系统无法发现这种程序逻辑错误,只能靠自己的上机经验分析判断错误所在。程序的调试是一个技巧性很强的工作,对于初学者来说,尽快掌握程序调试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一个消耗你几个小时时间的小小错误,调试高手一眼就看出错误所在。

通过这次为数不多的几天计算机实践学习,我们了解了一些关于c语言的知识,理解巩固了我们c语言的理论知识,着对我们将来到社会工作将会有莫大的帮助。同时它让我知道,只要你努力,任何东西都不会太难。

语言培训心得体会 篇5

c语言是一种编译性的语言,由于出现的时间比较早,所以现在有很多不同的编译环境。在这里我不想推荐一种编译环境,只是希望大家能够找到满足自己要求的。首先我们可能会去找中的编译环境,比如国内的win—tc之类,但是从以后的学习中我认为初学者还是应该从英的环境开始入手会比较。因为大多数的编译器都是英的,如果对英不习惯,为了将来你也要慢慢的去学习适应。当然不是每个人的英水平都会那么,那么我们可以借助于计算机,用一些在线的翻译软件,如金山词霸之类的就很用。让我们在学习一种计算机语言的同时又可以从中掌握一些常用的英语单词,这对于我们以后学习计算机,无论是不是从事软件开发都会有处的。

不要想以后的计算机语言会是中的语句,这一点永远都只会是幻想。我们可以想一下,是打一个if快一些,还是你打“如果”快一些呢?

学习语言要有目的性。没有目的你会发现自己的学习的过程中很枯燥,会渐渐失去对c语言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要有一个远大而又容易实现的目的,我要用c语言来做什么?再把这个最终的目的分成部分,让我们慢慢的一点一点的来完成它,这样在学习c语言的过程中,我们就会始终陶醉在一个又一个成功的喜悦里,让我们的学习越来越有兴趣。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原来学习c语言真的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而且学c语言也不是很难么!

学习c语言要有一定的方法。很多人学习c语言都是自学的,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一种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章一章的看下去会很枯燥,那么我们可以先掌握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和控制结构,然后用自己的想法来实现一种功能,不会的地方可以再去书中找。不要把书当成教材,要把它当成一本字典,一个工具。如果大家还是习惯于看书中的章节循序渐近的话,我们也可以改一下,遇到不会的地方,我们可以跳过去,看下面的章节,直到把书看过一遍后我们再回到以前不懂的.地方,你就会发现你已经可以看懂了。再有就是不要看一本书,每个人的思想都不相同,虽然都是c语言书籍的作者,但每个人对c语言的理解和表述都不会一样的,如果你正在看的一本书你看不懂,或是不理解,那么我建议你再去买一本另外作者写的。也就是说不一定别人说的书就适合我们,书一定要多读多看。

学习c语言只看书也是不够的,我们要一边看书,一边上机做练习,或者在你学习了c语言的基础知识以后就可以找一些别人的程序来看,遇到不明白的函数可以再翻一下书,当然,看别人程序的时候手头有一本库函数大全是最不过的事儿了。如果查书也理解不了,我们可以把他的程序输入到计算机里,的话能够顺利通过编译,如果不能顺利执行,我们也同样可以学习到一些c语言调试方面的知识。

说了这么多有朋友也许会问,学习c或其它语言对我们有什么处呢?有一点我可以告诉给大家,学习c语言可以让我们更的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让你掌握更的计算机知识,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让你真正的自信起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c语言吧!

语言培训心得体会 篇6

通过本次语言活动培训,逐渐 感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现就个人的学习经过,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第一点,教师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有创意,让幼儿体会到学习来源于生活,这样幼儿才有爱好听你的课。第二点,教学方法一定要灵活多样,要使一节课上得轻松,幼儿学习起来有兴趣,不但要教师选材好,预备充分,使用教具公道。第三点,教师能创设宽松的学习时间与空间。注重让幼儿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节语言活动课:中班语言《捉迷藏》执教任:杨老师琼台师范附属幼儿园

,这堂课是选用中班教参上册的语言活动,教师说话时注意语气、语调,让幼儿感受语气、语调的作用。如对幼儿的不合理要求以比较坚定的语气表示不同意;讲故事时,尽量把故事人物高兴、悲伤的心情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表现出来。

尊重和接纳幼儿的说话方式,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如何,都应该认真地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答。

散文诗《捉迷藏》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黑夜、太阳、颜色等比拟成一群可爱的娃娃在玩游戏,将天黑说成“黑夜用长长的手帕”蒙上太阳的眼睛,天亮说成解开手帕,想想丰富奇特,亲切有趣。

全诗通过朴实、浅显的语言向大家描绘了一副绚丽多彩的自然风景图,揭示了昼夜交替的'自然规律及阳光照射和各种色彩之间的关系。“蒙”、“躲”、“挤”、“解”等词的运用准确、形象,具有儿童情趣。

幼儿语言发展与教育的核心理念:

1.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核心是语言交往能力的成长。

2.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往和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3.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与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多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的回应。

语言培训心得体会 篇7

要给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必须丰富幼儿的生活。因为生活是语言的源泉,只有丰富的生活,才能为丰富的语言提供良好的环境。因此,在教育工作中,要给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增长幼儿知识,开阔幼儿视野,扩大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

(一)通过直接感知,在认识周围事物中发展幼儿语言

幼儿学习语言,都要与周围的现实的人、物、大自然及社会现象紧密相连。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听、看、触、摸、尝、闻,等等,获得周围的一切知识,继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语言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的认识能力,而认识范围的扩大,内容的加深又丰富了幼儿的语言。因此,要注意发展语言交往能力紧密与认知能力发展相结合。根据幼儿直观感知的特点,给幼儿创设条件、丰富生活内容,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发展幼儿语言。教师可在校园带学生们观察花草树木让他们对花草树木的认识,提高了兴趣。通过种植与照料花草,不仅丰富了知识,也陶冶了情操,使幼儿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自然界千姿百态的变化。幼儿生活内容丰富了,思路也就开阔了。让他们动手、动脑、动口,在幼儿直接感知中丰富知识和发展语言。

(二)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发展幼儿思维能力

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在思维活动中的主要职能是参与形成思维,没有语言思维无法进行,而思维活动的成果,必须用语言表达出来。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过程;而思维的发展,又促进语言的构思能力、逻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传统模式是注入式多,这是由于幼儿学习语言的途径是靠"听"和听后的模仿"说"。幼儿背诵了一些儿歌、诗歌、故事等文学作品,但如何运用并且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却考虑不多。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要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发展幼儿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在培养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上,不单让幼儿具有模仿语言的能力,还要学习举一反三,会依照原有的语言范例,填换内容,表达新的意思,从而具有口语表达能力。如教师上《我给月亮做衣裳》时,有幼儿问:"月亮为什么没有一件合体的衣服?"为了培养幼儿的求知欲就说:"是呀!为什么呢?"教师建议幼儿每天晚上观察月亮的变化。经过一段观察时间后,教师请幼儿说说月亮是怎么变化的?幼儿说:"有时像小钩,有时像小船,有时像半圆……因为它老在变化,所以没有办法给它做合体的衣服。"在实际观察中,幼儿得出了结论,丰富了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幼儿动手、动脑,发展了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分析比较和判断的能力。教育了幼儿对周围事物经常保持主动、积极的情绪,使之求知欲旺盛,爱动脑筋思索,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事物间的联系中,初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概括,发展了幼儿的认知能力与语言能力。另外,在语言教育活动中,要注意采取综合教育手段较好地达到教育目标。如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以后,老师让幼儿用撕纸的方法,用橡皮泥和各种自然物,每人做一套故事角色:青蛙、蝌蚪、鹅、金鱼、乌龟等。做好后,让幼儿边演示边讲,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记忆与理解,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想像力。在语言教育中,让幼儿学得主动、活泼,使其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二、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

孩子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时也才能更好地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有目的地丰富幼儿生活内容,增长幼儿知识,开拓幼儿视野,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兴趣。使他们知道在浩翰的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还不清楚不知道的事情,启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思索,扩大和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多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地带领幼儿直接观察,给幼儿多创造条件。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如:给幼儿讲"春天"的故事之前,先告诉幼儿:"春天到了,大树、天气、人、花、草、小动物呀,都有一些变化。一看到这些变化,就知道春天到了,你们找一找,看一看,春天到了有些什么变化,以后讲给大家听。"幼儿回家之后,仔细观察、查找,当老师讲完故事之后问他们:"除了故事里大树、小草、小动物的变化外,还怎样知道春天到了?"幼儿根据自己观察判断的内容,亲身的体会,积极地发言。幼儿说:"小燕子飞回来了;青蛙妈妈有宝宝——小蝌蚪了;小草偷偷地从泥土里钻出来了;春天到了,可以放风筝了。"等等,幼儿列举了许许多多他们生活中的经验,幼儿兴趣很高。

又如教幼儿词汇"五颜六色"时,把幼儿带到美丽的花坛前,让他们看看花儿都有什么颜色。幼儿边看边说:"红的、黄的、白的……"再让幼儿数一数,有多少种颜色。他们边点边数,数出了好几种,教师告诉他们:"花儿真好看,五颜六色真漂亮。"幼儿马上理解了词汇的含意,走到另一个花坛时,幼儿自己就反映出来了:"这五颜六色的花儿多美呀!"

图画读物是幼儿的精神粮食,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形象生动可爱,色彩鲜明美丽,深受幼儿喜爱。欲想发挥图书作用,也需要教师与家长做具体指导。光知道给幼儿买书不成,还要教给幼儿看书的方法。幼儿不理解书意,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指导幼儿看图画书。先教幼儿看书的方法,拿到一组图画,要求幼儿先看数码,或按情节排好顺序,然后找出书中的主要角色,记住他们的形象,观察他们的动作,想象他们在干什么?联想组合成故事。如《刺猬树》是由6幅画组成。让幼儿按顺序找好每一幅画,看完(一),看(二)……第二步让幼儿看里面有谁?第三步让幼儿看它们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看完后,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像讲述故事。如此,幼儿虽一个字都不认识,却能看出画中的内容,并能根据图画内容讲述,既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又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

(二)多听

培养幼儿注意地倾听,这是发展幼儿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幼儿学习语言,首先要学会听,听得准确,听得懂,然后才有条件正确地模仿——说。讲故事是向幼儿介绍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因为幼儿不识字,他们是文学作品的听众。将不识字的幼儿引入文学世界,就需要找人给幼儿讲,让幼儿认真地倾听,达到教育目的。

给幼儿积极创设听的环境,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给幼儿听录音故事、听别人讲故事;邀请幼儿谈话,互相倾听并交谈;带领幼儿听多种声音:乐器的声音、动物的声音……让幼儿听后模仿,想像,并讲出他们听到的声音好像在说什么。让幼儿多听,是为了发展倾听和区别周围声响的能力,发展幼儿听觉器官,加强对语言的声音结构分析。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要求幼儿会听,听得懂,认真听不打断别人的话,这也是文明习惯的一种表现。

(三)多说

为了发展幼儿的表达能力,不但要发展幼儿听的能力,还要培养幼儿说的能力。我们要给幼儿创设"说"的环境,在说话中练习说话,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与幼儿接触的一切时机,进行交谈,在交谈中建立感情,使他们无拘无束,有话愿意讲出来。当幼儿用语不当时,教师及时予以纠正。

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幼儿来园、饭后、游戏、离园等分散时间,有计划有目的与幼儿交谈。在交谈中,教师和幼儿易于进行感情交流,关系可更加亲密,幼儿有什么事就都愿意告诉老师。这不论对幼儿发展语言能力,还是形成对事物的正确态度都有积极作用。教师在组织幼儿集体学习时,更要注意启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克服教师说孩子听的教法。还要克服说得好的让说,说得不好的不让说的做法。鼓励幼儿说错了没关系,老师会帮助的。教师应注意给每个幼儿"说"的机会。幼儿学习语言是靠"听"和听后的模仿"说"。因此,我们要给孩子创设一个"说"的环境,让孩子练习"说",学习"说",在说中学说。

(四)多练

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幼儿正确的发音,吐字清楚,丰富幼儿词汇,并能正确运用。教会幼儿按照汉语语法规则讲话。这些内容,都得在语言实践中学习,掌握。这就要让孩子多练习,重复地练习,逐渐地掌握。给幼儿提供多练的机会,创造多练的环境。幼儿的发音不准,教师和家长注意及时纠正、练习,就能掌握得快,说得好。幼儿还经常讲出不合乎语言结构的句子,如:"老师,我要一本书,小糊涂神。"教师就要给予纠正说:"老师,我要一本小糊涂神的书。"并让幼儿反复说两遍。这样,幼儿渐渐地就会说了。又如"老师,"幼儿经常说成"老希",等,凡属幼儿用词不当时,老师就给予纠正,并让幼儿重复练习。幼儿学习语言,主要靠模仿,因此,我们就需要不厌其烦地让幼儿多练习。

三、教幼儿礼貌用语,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礼貌是人们的道德准则,是人与人相处的规矩。礼貌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礼貌行为,二是礼貌语言。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给人一种谦逊文明,恭敬有礼,落落大方的好感。可从一个人说话用词、语调口气、举止态度上,反映出他的道德修养、思想面貌、文化水平、社会身份。礼貌也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因此,礼貌教育要从小抓起,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使用礼貌用语的条件和环境,使孩子从小就会使用礼貌语言,有良好的语言习惯。培养幼儿的礼貌言行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教育孩子尊敬长辈、成人。要求幼儿能用礼貌语言主动、热情、大方地打招呼、称呼人,会问早、问好,道别。

教育孩子当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会说:"请您帮我……"受到帮助后,会说:"谢谢"。

教育孩子当自己不注意影响别人时,会主动诚恳地道歉,而当别人影响了自己时,能克制、谅解别人,会说:"没关系,不要紧。"

教育孩子当别人在谈话时,应不插嘴、不妨碍;成人和自己讲话时,要专心地听,不打断别人讲话,不离开,不嫌烦。有急事需要及时谈时,要打招呼。别人向自己提出问题时,要认真地回答。

教育孩子要有良好的语言习惯,讲话时声音要大,让大家能听见;速度要适中,不快不慢;语言要准确,吐字要清楚。说话时,要看着对方,不要东张西望,漫不经心,不骂人。

进行这些文明礼貌的言行规范教育时,我们应始终坚持"正面教育与具体行为相结合,"使孩子直观地理解礼貌用语的含义,并会正确使用。如称呼问题,我们教给孩子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场合,会用礼貌语言称呼别人。看见老年人,知道称呼:"爷爷、奶奶;"看见像学生一样的人,知道称呼:"大哥哥、大姐姐;"班上来了参观、看课的人时,知道问:"客人好。"等。通过反复的教育,孩子们掌握了许多人称名词,他们逐渐会合乎情理地称呼人了。

另外,利用文学作品,如故事、诗歌等,向孩子进行教育,培养孩子"语言美,"也是很重要的一种教育方式。如通过诗歌"客人来了"使孩子知道妈妈不在家时,客人来了,小朋友要像主人一样热情有礼貌地招待客人,给客人倒上一杯茶,说:"阿姨,请喝茶。"客人走时,送到门口,会说:"阿姨再见。"孩子在文字作品里,学到了礼貌言行,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用礼貌语言进行交往。这也是全社会的道德风尚。我们大家都应做孩子的模范,处处以身作则,说话要做到温和有礼貌。

总之,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

语言培训心得体会 篇8

在朗沃学习已经差不多一个月了,今天是学c语言的最后一天。在学习c语言的过程中感觉比较轻松,可能是因为以前接触过c语言,再加上只学了c语言的基础吧,也有了一些学习c语言的心得。

学习c语言的起步就是学习它的方法规则,如果把它学习得好在学习后面的时候就比较容易理。比如变量,首先要了解变量的定义方式(格式),其意义是什么(定义变量有什么用);其次就是要我要怎么去运用它(我要用什么型式去应用它)。在c语言的命令行中所有的语句都是有它自己的一定格式和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所以在学习某种语句或命令时你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它的规则是什么、有什么用、怎么实现等。这些都是语法基础,如果把它们都了解很好了,那么编起程序来就很得心应手。比如说if语句和环境,才能进行程序开发工作。通过上机实验,熟练地掌握c语言开发环境,为以后真正编写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同时,在今后遇到其它开发环境时就会触类旁通,很快掌握新系统的使用。

3.学习上机调试程序

完成程序的编写,决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你认为万无一失的程序,实际上机运行时可能不断出现麻烦。如编译程序检测出一大堆错误。有时程序本身不存在语法错误,也能够顺利运行,但是运行结果显然是错误的。开发环境所提供的编译系统无法发现这种程序逻辑错误,只能靠自己的上机经验分析判断错误所在。程序的调试是一个技巧性很强的工作,对于初学者来说,尽快掌握程序调试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一个消耗你几个小时时间的小小错误,调试高手一眼就看出错误所在。

通过这次为数不多的几天计算机实践学习,我们了解了一些关于c语言的知识,理解巩固了我们c语言的理论知识,着对我们将来到社会工作将会有莫大的帮助。同时它让我知道,只要你努力,任何东西都不会太难。

语言培训心得体会 篇9

语言是人与人交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它既是一门文字,又是一门艺术。

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没有一样是离得开语言的沟通与表达的,从而语言就成了一门技巧。会说话的人就会让人感到春日般的温暖,而不会说话的人就会让人感到冬日般的寒冷。流传青史的诸葛亮曾经在赤壁战争中说过;“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兵。”从而可以见得语言表达交流的重要性。对于教师来说,语言交流是我们需要掌握的基本之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语言不是单向的,而是具有交互性。只有在交流中,教师的语言信号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师生的思维才能碰撞出火花。

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则应该使自己的语言具有规范性,启发性,真实性,生动直观性,流畅性,艺术性,创造性和愉悦性。为了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我认真阅读了有关语言交流基本功的文章,观看了有关语言交流基本功的视频。收获良多,受益匪浅。现将学习体会小结如下:

1、讲述与讲授:讲述注重的是陈述,是教师用口头语言直接向学生描绘事例、论证事理的一种传授知识的基本方法,它以教师的叙述和说明方法达到目的。而讲授是注重给予,给予学生知识、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讲授中有师生的情感交流,师生相互作用、相互强化;在讲授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听课对象、设备和教材对讲授内容灵活处理。对于一些抽象性的知识,我们可以利用画图,多媒体演示,边演示边讲解,使学生能很快的掌握知识。

2、提问和追问:课堂提问是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回答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是数学课堂教学使用率最高的一种教学手段;而追问,是使原来表面的问题向思维

深处发展的主要途径,通过环环紧扣的追问,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获取知识,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对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这一方面,我们要注重以下几点:一是要让学生会回答问题,要使学生能正确,全面的回答问题,二是要让学生敢于回答。

3、倾听与对话:倾听的意义在于心灵上的沟通。在学生需要帮助时,教师要知晓学生的“困惑”,在学生进行思维时,教师要及时捕捉创新的“火花”并及时给予学生帮助,使学生茅塞顿开,实现师生共鸣。教师让学生发表意见时,就要求学生认真听,这就使得学生必须注意倾听,做到教学活动、学习活动都能人人参与,一个不落,才能保证课堂教学在“真正”的对话中进行,才能实现“顺学而导”,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4、使用无声语言:无声语言主要有整洁端庄的服装语、表情达意的目光语、亲切自然的微笑语和得体适度手势语。在课堂上,教师往往通过侧身倾听、点头微笑、竖起大拇指等动作和表情,使学生感觉到自己被尊重、被信赖、被关爱,感觉到教师如同一位循循善诱、和蔼可亲的朋友,感觉到课堂就像自己的家一样熟悉,亲切,使学生的学习状态从倦怠到积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语言交流基本功的学习,它引发我更多的思考,也让我收获了很多的知识。我将带着这些思考和理论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去尝试和运用,并最终容纳吸收。同时,我也将继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学以致用,在教学中不断尝试,并积极反思、总结。我深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的课堂教学一定会更上一个新台阶!

语言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语言领域提出了以下目标:第一、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第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第三、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第四、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第五、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通过对《纲要》的语言教育目标的理解,可以把幼儿园语言教育总目标划分为四个大方面,即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和早期阅读,并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幼儿实施教育。

1、倾听方面: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倾听是儿童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是幼儿语言学习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且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语言的形式和语言运用的方式,掌握与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

2、表述方面: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一定的语言内容、语言形式以及语言运用方式表达和交流个人观点的行为,是幼儿语言学习和语言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只有懂得表述的作用、愿意向别人表述自己的见解,并且具备表述能力的人,才能真正与人进行语言交际。

3、文学作品欣赏方面: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因此要尽可能地给幼儿创造学习各种文学作品的机会。

4、早期阅读方面: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等感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法,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二、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内容、途径

内容: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和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两类结构。

(一)专门性语言教育:是指遵循语言教育规律来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实现语言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是组织和传递语言教育内容的实施环节,是落实语言教育任务的具体手段,是教幼儿学习语言知识,教幼儿学习语言形式,教幼儿学习语言运用技能的过程。

(二)专门性语言教育活动的类型

专门性语言教育活动的类型主要包括讲述活动(看图讲述、动画片讲述)、听说活动(语言游戏、谈话活动)、文学活动(故事、诗歌、散文)和早期阅读几种形式。

(三)渗透性语言教育:

1、在日常交往中指导儿童学习语言。

2、通过常规主题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

3、通过区角活动发展幼儿的交往语言。

途径:通过组织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进行语言教育,通过日常生活各个环节进行语言教育,通过游戏进行语言教育,以及在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中进行随机的语言渗透教育等。下面针对专门性语言教育活动(语言课),谈谈如何设计与组织。

三、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

要组织好语言教育活动,重要的是要设计语言教育活动方案。在设计方案时,教师要制定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要选择能实现目标的具体内容,要选择考虑与内容相适应的活动方式等。因此,可以说,教师设计语言教育活动,就是将一定的目标、内容和活动方式转化成一个个具体方案的过程,也是对幼儿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的具体体现。它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一)设计原则

(1)注重幼儿获得经验的原则

设计任何一组或一个语言教育活动,教师都必须注重幼儿的语言经验。只有以儿童语言经验为出发点,才能保证设计出来的活动符合幼儿语言发展的需要,才能使设计的活动对儿童语言发展真正起到促进作用。

注重幼儿获得经验的原则包含以下两层意思。

1.考虑教育对象现有的发展水平,即他们已经获得的经验。如果不掌握本班幼儿已有的语言发展水平,设计的活动就可能成为无的放矢的活动。如组织小班幼儿进行情境谈话“做客”,教师就需要观察了解这个班幼儿已有的经验,是否已掌握了一般做客时所用的礼貌语言等。

2.考虑根据幼儿原有经验再为幼儿提供一些什么新的经验,这些新的语言学习经验内容应当建立在幼儿已经获得经验的基础上。如当幼儿参与情境谈话“做客”这个活动时,教师可引导他们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做客”的交往方式和语言运用方式,原有经验和新的内容会引发幼儿较强烈的学习兴趣。因此,新的语言学习经验内容对参与活动的幼儿来说,是“跳一跳,够得着”的果实,有一定的挑战意味。当幼儿积极参与活动时,他们可以通过学习,将这部分的经验内容再次吸收转化为已经获得的经验。

(2)教师与幼儿互相作用的原则

在设计语言教育活动时,教师要考虑幼儿主动活动与教师参与活动的`比例关系。实际上,这也是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活动中主导作用的具体化问题。当然,幼儿和教师在活动中的主体和主导关系是相互作用的,会根据具体活动内容、活动要求而发生变化。当需要的时候,教师在活动中参与主导作用发挥得多一些;不需要时,教师参与主导作用就发挥得少一些。如何才能做到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发生适度的影响呢?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每一个幼儿(包括个别幼儿的特点在内)的发展水平。由此,教师决定自己在活动中参与组织成份的多少。

2.找出语言教育活动中出现的新的技能、新的语言要求。由此,教师策划自己参与指导的重点和难点。

(3)活动内容与方式相适应的原则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各种活动内容和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不同的活动内容可以选择相同的活动方式;同一个活动内容也可以选择不同的活动方式。因此,教师在设计语言教育活动时,应注意活动内容和方式相适应的问题。

1.根据具体的内容决定采取适当的活动方式。如学习童话《金色的房子》,教师可以考虑采用表演游戏的方式来帮助4~5岁幼儿理解童话内容,体会作品角色的情感心理。若是一首短小的儿歌或学习某个讲述内容,就不能用表演方式进行了。

2.根据教育对象选择活动方式。如有的故事内容很适宜进行表演,但表演对参加活动的某个年龄班幼儿有较大难度,这时教师应考虑改用其他活动方式来进行。

(4)不同领域相互渗透的原则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幼儿学习吸收的主要是语言信息材料,但也包括那些与语言有关的其他信息材料。如活动中除了有语言,还可能有音乐、美术、动作等不同发展领域活动因素并存。

作为语言活动的设计,应坚持从语言角度来设计活动。在设计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育活动的要求、内容和形式应从语言角度进行思考,为幼儿提供适宜其语言发展需要的学习机会。

2.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其他领域活动因素的参与(如什么时候要辅之以音乐或美术的活动手段),要根据活动内容的要求而定,要从如何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主动积极地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来定。

3.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从语言角度出发,经过其他方式、符号的共同参与,最后仍应回到语言上。既不要简单盲目地把活动搞成语言、音乐、美术等的大拼盘,也不要忘记落实到语言教育的根本点上,不能喧宾夺主。

(5)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在设计语言活动时,教师应具有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要使设计的活动既面向全体儿童,又重视个别差异。

面向全体幼儿,是指教师要了解全体参加活动儿童的需求,教师要站在教育对象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把握活动设计的尺度,使活动设计能照顾到面。如组织谈话活动,教师应注意本班幼儿已有的谈话经验和他们可能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以及他们的语音、语义、语法和语用水平。如让本班幼儿谈论去商店买东西,将主题定在“买玩具”、“买食品”上,就比较适合孩子的普遍需要,也能较好地引发儿童的兴趣和运用他们自身的经验。

在面向全体的同时,教师要注意个别幼儿的差异。教师对那些有可能超越一般活动要求或有可能在活动中出现困难的幼儿都要予以帮助,既要为能力强的幼儿准备发挥他的能力的机会,又要为能力较弱的幼儿或不具备这方面经验的幼儿提供补偿的机会。

(二)具体要求:

1、认真钻研教材

教材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近几年来,新编《福建省幼儿园教师用书》,为基层教师提供了选择性和操作性较强的领域和主题活动内容,对我们县级幼儿园开展课改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使用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对教材内容顺手拈来,对活动目标和活动建议全盘照搬,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师应如何根据实际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创造性的分析、处理教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把《教师用书》用好用活?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研讨的问题。

要想组织好一堂语言课,首先要备好课,而备课首先就是备教材,所以钻研教材是教师进行上课前所必须进行的第一项工作。当我们拿到一个语言教材时,首先要想的是“应该教给幼儿什么”,也就是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其次教材中对幼儿学习和理解起主要作用的部分在哪里(即教学重点);教材中幼儿不易理解或掌握有困难的部分在哪里?(即教学难点)要解决这一问题,老师们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理解编写意图,挖掘内在价值,掌握教材特点,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在备课过程中还应结合课程标准,备幼儿、备方法、备过程、备资源,才能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手中有方法。只有做到这些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那么教师应怎样钻研教材呢?

(1)深刻理解教材

深刻理解语言教材是指对幼儿语言教材中所体现的思想内涵、教育价值、语言美感等的理解。如在开展阅读活动前,教师必须自己先读懂画面和文字,把握图画书的真正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或思想脉络,并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以帮助幼儿理解图画书所要传递的重要价值。如《鸟窝里的树》是一则充满爱意的童话故事。树的种子落在一个充满爱意的鸟窝里,鸟窝里不仅平安地孵出了小鸟,小树苗也在鸟窝旁茁壮成长。让读者充分感受到每一生命都如此宝贵,都值得珍惜。教师在理解了作品内涵的基础上,抓住鸟窝里长出了小树苗,小动物有什么反映?有什么办法既保护鸟窝,又保护小树苗?这个关键问题引导幼儿展开讨论,体现了作品所表达的内涵。那就是对生命的爱和尊重。从后来鸟窝发生的变化和小树苗发生的变化,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动物与植物间和谐相处的画面,更让我们体会到爱的一种回报。有了这一层理解,教师在教授时就会按照作者的思路一步步地来引导幼儿,充分发挥它的教育价值。

理解语言教材需要教师紧紧抓住教材的特点和幼儿的需要来确定目标和重难点。幼儿园语言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讲述活动、文学活动、早期阅读等,即使是文学活动又有不同的体裁,有故事、诗歌、散文等形式。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文体特点,教学的重点也不同。如看图讲述——重点是以图引领幼儿学习语言。主要是引导幼儿细致观察图片,从图片提供的线索进行描述,注重描述中用词的准确和多样以及展开适当的创造性讲述。最后由每张图的内容讲述组成一个故事。

新授故事——重点是通过整体感知故事,倾听故事,让幼儿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参与学习故事中的重点对话、或重点段落,了解情节的发展和角色的特点,并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渗透。

有的教师由于不能透彻理解教材,对制定目标常常感到棘手,以至于教学法不能灵活运用;还有的教师不论什么教材都按照固定的模式处理。如:小班故事《粉红鸭》主要是要让孩子体会与人交往的快乐情感,克服自身的害羞心理。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却把重点定在故事的学习上(注重知识和技能培养),把目标定为让幼儿知道故事题目和角色,通过提问使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却不注重对幼儿情感的培养。因此,在语言活动中,特别是对幼儿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提升对音、词、句、段、章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更要以一颗童心去感受作品独具的美学特质,把提高幼儿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能力作为培养重点。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儿童文学素养,以自身对文学美的理解去感染幼儿的情绪,激发幼儿对作品的兴趣。

(2)分析、处理教材。

传统的幼儿语言教育重视知识技能的学习,特别是对语言教材的主要内容、重点词句的复述和理解。而《新纲要》倡导幼儿语言教育要重视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愿意说的语言环境。根据这样的方向,幼儿语言教育必须充分重视培养幼儿教师处理语言教材的能力,使幼儿在熏陶中学会如何去感悟作品。

使用教材时,应提倡教师对教材做符合学情的处理,要把创造性地解读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结合起来。如当我们面对一篇意境优美、词汇丰富、篇幅较长的文学作品时,需要我们当回裁缝,斟酌取舍,裁剪掉多余部分,选择最符合幼儿认知特点和最能发挥自身教育优势的内容来实施教学,因为只有舍弃(忽略)了次要的那一部分,才能使应该在本篇中着重学习、感受的这一部分凸现出来。如:省编教材大班上期的《秋天的雨》,是一篇意境优美、篇幅较长的散文,它赋予秋天的雨以生命,把它比喻成一把钥匙,以此来描述它给自然界带来的变化。但就是这样一篇优美的散文,却让许多教师在教学时束手无策。因为它既描述了秋天五彩的颜色,又提到了各种香味和声音,既要让幼儿用眼睛去发现秋天的美,又要让幼儿用鼻子去闻、用耳朵去听,还要理解什么叫比喻…短短一节课,教师往往是手忙脚乱,幼儿也常常是应接不暇,犹如云里雾里,虽然欣赏了好几遍,但脑海中似乎只留下了“秋天的雨”。面对如此尴尬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教师事先必须学会“裁”如同一位裁缝师用一块布料做成衣服,必须先裁剪掉多余的部分,使之适合特定的身材。或重点让幼儿欣赏秋雨带给自然界的五颜六色,或注重引导幼儿聆听秋雨带给小动物过冬的消息…而其余部分可在幼儿充分理解、感受之后,在延伸活动中逐渐渗透学习。

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有的图画书页数较多,因此教师要有重点地对幼儿进行指导,处理好精读和泛读的关系。如《鸟窝里的树》这个内容,图画书共33页,在第一次活动时,如果教师要完整的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肯定要花很长的时间,重点肯定把握不好。因此,教师可在活动前先让幼儿自主浏览一遍图画书(泛读),使幼儿了解基本内容。然后,教师充分利用教学时间,重点引导幼儿边看边讨论:鸟窝里长出了小树苗会发生什么事?小动物想出了什么办法?这些办法鸟先生、鸟太太同意吗?为什么?最后小动物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既保护了鸟窝又保护了小树苗?鸟窝和小树苗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有重点地帮助幼儿分析、把握图画书的内涵,提高了集体阅读活动的质量(精读)。

对教材的处理,还体现在对教材的适当修改和补充。如针对故事中人物多、对话多幼儿难以记忆的情况,教师可以对故事角色和对话进行修改,使幼儿更容易理解。如散文诗《找家》。

甜甜有盒五彩笔,爱画啥就画啥。宁宁问:“你能给小鱼找家吗?”甜甜拿起蓝色画笔,刷刷刷,蓝色的大海是小鱼的家。洋洋问:“你能给小鸟找家吗?”甜甜拿起绿色笔,嚓嚓嚓,绿色的森林是小鸟的家。奇奇问:“你能给石榴找家吗?”甜甜拿起黄色笔,哗哗哗,金色的秋天是石榴的家。“呜呜——”谁在哭?噢,布娃娃没有家。咦!我们的家呢?甜甜拿起五彩笔,刷刷刷,嚓嚓嚓,哗哗哗,哦!我们的家——是中国。

在教授这首诗歌前,教师通过反复的吟诵后,发现它有两点不足:一是人物角色较多,除了主人公甜甜外,还有宁宁、洋洋、奇奇;二是画笔的象声词变化频繁,有“唰唰唰、嚓嚓嚓、哗哗哗”。虽然角色多,象声词变化频繁,可以使散文诗更丰富,更富于变化,但同时也会造成幼儿记忆障碍,给熟练朗诵带来干扰。通过分析,教师发现这首诗的重点并不是人物角色之间的关系或是学习象声词,而是让幼儿理解大海和小鱼、森林和小鸟、秋天与石榴、玩具橱与布娃娃、中国与小朋友之间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因此,教师对诗歌进行了微小的改动,一是将宁宁、洋洋、奇奇三个不同的角色转变成“奇奇”一人,这样散文中的一问一答就在奇奇和甜甜两人间展开。二是把散文中的象声词都变成“唰唰唰”,并配上动作辅助教学。幼儿朗诵起来就顺口多了。

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在于课前认真地钻研教材,倾听文本,对教学内容烂熟于心。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总是得益于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教学重难点的准确把握,知识点和能力要点的落实到位。课堂教学思路清晰,课堂问题设计精妙,课堂引领得法,教学环节安排科学,课堂教学密度合理,也都得益于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磨刀不误砍柴功”,只有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精彩有效。

2、制定活动目标

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目标制定,是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订得恰当与否,将对整个活动设计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包括影响活动设计的方向、范围和程度。

教育活动目标可分为终期目标、阶段目标和活动目标三个层次。其中,活动目标(即具体的每次语言活动的目标)处于最具体的层次,也是最贴近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它是每一次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因此,教师要重视活动目标的制定,具体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活动目标要着眼于幼儿的发展,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目标的制定要适应幼儿的需求、兴趣与已有的发展水平,符合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其二是目标的制定应将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作为落脚点,也就是要落实到幼儿对语言内容、语言形式和语言技能的掌握上。

(2)活动目标的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要与终期目标、阶段目标相一致。活动目标要为阶段目标和终期目标服务,而终期目标和阶段目标正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活动目标落实在每个幼儿身上。因此,在制定具体目标时,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注意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提出目标,使幼儿能从具体到抽象、从直接到间接地获得语言经验。

(3)目标的内容应包括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三个方面。

1、知识概念的学习,包括所获知识的数量和种类,以及操作这些知识的技能和能力。如要幼儿掌握多少词汇、句式,以及懂得在什么样的语言情境上运用这些词汇和句式。

2、情感态度的学习,包括兴趣、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如形成幼儿耐心而有礼貌地倾听别人说话的态度,产生乐意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经历的事和图片内容的兴趣,懂得并遵守语言交往中的一般规则。

3、能力的学习,包括组词成句的能力和在具体语言情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如能根据不同的听者和不同的情境,恰当地运用有关的词汇、语法和语调;能用连贯的语句说清楚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也能听懂别人所表达的意思。

语言培训心得体会 篇11

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在人们之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c语言作为一种计算机的语言,我们学习它,有助于我们更的了解计算机,与计算机进行交流,因此,c语言的学习对我们尤其重要。

在这个星期里,我们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c语言程序实践学习。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对c语言这门课程学习了一个学期,对其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也仅仅是停留在了解的围,对里面的多东西还是很陌生,更多的在运用起来的时候还是感到很棘手,毕竟,万事开头难嘛。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的这次实践课程老师并没有给我们详细的介绍,只是给我们简单的介绍了几个比较重要的实际操作。包括了程序模块处理。简单界面程序。高级界面程序。程序的添加修改。用程序做一元线性回归处理以及用c语言程序来画粒度分布图等这几样比较重要的时间操作。

上机实验是学习程序设计语言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特别是c语言灵活、简洁,更需要通过编程的实践来真正掌握它。对于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目的,可以概括为学习语法规定、掌握程序设计方法、提高程序开发能力,这些都必须通过充分的实际上机操作才能完成。

学习c程序设计语言除了课堂讲授以外,必须保证有不少于课堂讲授学时的`上机时间。因为学时所限,课程不能安排过多的统一上机实验,所以希望学生有效地利用课程上机实验的机会,尽快掌握用c语言开发程序的能力,为今后的继续学习打下一个良的基础。为此,我们结合课堂讲授的内容和进度,安排了12次上机实验。课程上机实验的目的,不仅仅是验证教材和讲课的内容、检查自己所编的程序是否正确,课程安排的上机实验的目的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加深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课堂上要讲授许多关于c语言的语法规则,听起来十分枯燥无味,也不容易记住,死记硬背是不可取的。然而要使用c语言这个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又必须掌握它。通过多次上机练习,对于语法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加深对它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就会自然而然地掌握c语言的语法规定。对于一些内容自己认为在课堂上听懂了,但上机实践中会发现原来理解的偏差,这是由于大部分学生是初次接触程序设计,缺乏程序设计的实践所致。学习c语言不能停留在学习它的语法规则,而是利用学到的知识编写c语言程序,解决实际问题。即把c语言作为工具,描述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由计算机帮助我们解题。只有通过上机才能检验自己是否掌握c语言、自己编写的程序是否能够正确地解题。通过上机实验来验证自己编制的程序是否正确,恐怕是大多数同学在完成老师作业时的心态。但是在程序设计领域里这是一定要克服的传统的、错误的想法。因为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可能你会想办法去“掩盖“程序中的错误,而不是尽可能多地发现程序中存在的问题。自己编程序上机调试运行时,可能有很多你想不到的发生,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逐步提高自己对c语言的理解和程序开发能力。

2、熟悉程序开发环境、计算机系统的操作方法一个c语言程序从编辑、编译、连接到运行,都要在一定的外部操作环境下才能进行。所谓"环境"就是所用的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条件,只有学会使用这些(转载需注明

语言培训心得体会 篇12

3-6岁正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幼儿的语言能力获得质的突破与飞跃。而幼儿语言发展与个体自身的条件有关,同时也离不开一定的环境与教育条件。因此,在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内,必须积极利用幼儿自身的有利条件,同时还必须创设有利于幼儿学习语言的环境,并提供幼儿适宜的语言教育,才能促进幼儿语言获得理想而迅速的发展。

通过这次的培训我了解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分为口头语言表达和书面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在口头语言表达方面:

作为一名教师要为幼儿创设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都融入语言学习。从每天个来园与人打招呼,在游戏、运动中遇到问题需要他人帮忙时的语言表达,在教学活动中与老师、同伴的互动,自由活动时跟同伴呼唤玩具时的语言表达……这些都是发展幼儿语言表达不同手段。教师要抓住任何一个机会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欲望,让他们乐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愿。

在培训中老师提到的一点让我很有感触很大,那就是培养幼儿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在培训中老师也提到了,现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议论到中国人旅游中的一些不文明现象。这其实给了教师一个警示,如何教会幼儿有礼貌文明地与人交谈很重要。如:

教育孩子尊敬长辈、成人。要求幼儿能用礼貌语言主动、热情、大方地打招呼、称呼人,会问早、问好,道别。

教育孩子当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会说:"请您帮我……"受到帮助后,会说:"谢谢"。

教育孩子当自己不注意影响别人时,会主动诚恳地道歉,而当别人影响了自己时,能克制、谅解别人,会说:"没关系,不要紧。"

教育孩子当别人在谈话时,应不插嘴、不妨碍;成人和自己讲话时,要专心地听,不打断别人讲话,不离开,不嫌烦。有急事需要及时谈时,要打招呼。别人向自己提出问题时,要认真地回答。

教育孩子要有良好的语言习惯,讲话时声音要大,让大家能听见;速度要适中,不快不慢;语言要准确,吐字要清楚。说话时,要看着对方,不要东张西望,不骂人。

在幼儿的语言教育中教导他们做个有礼貌的人,日后在平时生活中他们的行为会潜意识地变得文明有礼貌。

在如何促进幼儿语言表达上我有自己的一个想法:我们可以开展跨年龄段相互交往活动。当幼儿有了一定的交往能力时,以班级为单位的小集体游戏就无法满足幼儿模仿社会活动的需要了。这时可扩大幼儿的交往范围,开展跨年龄段的相互交往活动。重点开展“大带小”活动,让各班自己寻找不同年龄班挂钩,每学期定期组织 “大带小”游戏活动,游戏内容有意识地寻找适合两个班级幼儿合作的。 (二)书面阅读能力

在这个部分教师提到的两点是:早期阅读和前书写

在早期阅读方面培训中提到我们存在的几个误区:

一、把图书的阅读当成一个识字的过程。

二、把阅读变成看图说话。

三、吧阅读图书变成故事情节的复述。

对此我们教师有一个正确的理念,适合幼儿阅读的书籍还是以图片为主的绘本等,通过看图片的过程中让幼儿讲述他看到的东西,并逐渐让他学会用完整的语句表述出一个简单的情节。而且对于幼儿的早期阅读的培养不仅仅限于一节集体教学活动,可以在环境中布置与阅读素材有关的版面,在区域活动中创设与阅读素材相关的主题游戏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引起幼儿阅读的兴趣。

“幼儿阅读的过程是一个认识各种符号的过程。”教师是这样说的。把书籍中的字,图画都当作一种符号帮助幼儿记忆。所以其实在幼儿园学习期间可以让幼儿进行前书写,就是让幼儿通过文字和图画的组合方式把自己的想法表达记录下来。

总之,通过这次的培训让我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有了一个新的理解,我们要把语言教育与幼儿的一日生活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要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意愿,然后再他们进行语言交往的过程中指导他们用正确的方式进行表达。通过早期阅读的方式可以增加幼儿的词汇量,是幼儿口语表达的基础。

语言培训心得体会 篇13

本人参加了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的汇编语言课程培训,曹老师和毛老师所做的精彩讲解,令本人深有感触,有非常大的收获。

汇编语言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是很多其他课程的先导课程,比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等,一般来说,开设汇编之前学生们之前一般已经学习了至少一门高级语言,比如C语言。学好汇编语言,能够指导学生们学习和理解计算机系统以及程序设计思想。汇编语言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处于重要的地位。

在学习汇编之前,学生没有一点底层编程经验,汇编语言中的内容,学生们基本上都没有概念,尤其对于二本的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汇编语言还是比较困难的。这就需要授课教师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思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适应学生的需求。

这里,本人很认同曹教授所说的。可以按照学生的类型分班进行教学,这样,对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要求,做到因材施教,令所有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有所收获。而不是很多学生觉得课程过难,听不懂,接受不了;另外一些同学又觉得对课程的学习意犹未尽。当然,在大部分学校,现在时机可能还不成熟,需要学校和授课教师改变思路,付出更多。课程中对学生的考核是很重要的,考试成绩应该说是一个比较客观的衡量方式,但又不足以让老师完全学生的情况。除了期末考试之外,平时上课和上机的考查也非常重要。在课堂上,可以用提问和随堂留题目当堂上交的方法来代替点名,这样,在督促学生上课的`同时,也掌握了一些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上机的时候,可以挑选内容让学生讲解或重做,督促学生学习,同时掌握学习情况,分析教学中的问题,以便解决。而实验报告,个人认为,更应该侧重于学生的收获和遇到问题的总结上面,这样可以为改进教学提供素材,同时掌握学生上机的情况。

另外,对于二本院校的学生来说,个人认为教学中需要注意很多问题,教学中不应过于追求难度和广度,而是应该让学生实实在在学到一些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信心。需要老师在备课过程中精心准备,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应该用不同方式反复强调,教学中重点要突出。汇编中的有些概念,学生是比较难理解的,所以例题要认真挑选,讲解的PPT要更生动形象,便于帮助学生理解。

语言培训心得体会 篇14

一、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提问的现状。

1.不会引导和控制的提问。

现在的幼儿教师都觉得在五大领域的教学活动中,语言教师是最容易的,但也有教师语言活动是最难。因此在语言活动中,提问是很重要的,对幼儿有着很深的影响,有效的提问对幼儿有着有效的引导作用,但教师往往会忽略了这一点,在语言活动中常常根据内容进行简单的提问,反正遏制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2.准备不够充分的提问。

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问题的提出没有充分地考虑和思索或没查找更多的资料,常常被幼儿的回答、反问弄得尴尬,不得不了敷衍了事。这样长期以来,就导致幼儿不愿意努力思考问题,失去好好学习的机会。

二、如何在语言活动中进行有效提问。

1.正确认识图画书,深入解析图画书。

在每一次语言活动的'开端,教师都要精心准备,其中该准备的内容就是要深入了解图画书内容。首先,要了解图画书的构成,其次要了解封面的含义、封底的含义;然后了解扉页及其中的故事内容。在教师深入了解之后,才可以给幼儿带去更多的知识,让幼儿了解更多的内容。

2.设计有效的集体语言活动。

首先,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选择适宜的活动教材,制定好本次活动的目标。其次,要创设良好宽松的语言活动环境和氛围。最后,要采取多种方法整合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方法。

3.活动中的提问要有针对性。

提问技巧分别有:1.次序法 2.核心法 3.对比法 4.引导法 5.点睛法 6.寻究法 7.破题法 8.综合法 9.评论法 10.连环法 11.消化法 12.发散法 13.争辩法 14.重复法 15.迁移法 16.诱发法 17.逆向法等。通过本次培训让我懂得了多种提问方法,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实践当中,在每一次的教学活动中,可以运用多种方法进行针对性提问,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能够提高我的语言教学能力。

在培训的最后两天中,我们参观了镇海的两所幼儿园。这两所幼儿园分别是:镇海石化海达幼儿园、镇海骆驼实验幼儿园。从中通过园长介绍让我们了解到两所幼儿园的独有特色;也通过教学观摩活动让我们懂得该如何开展语言教学活动,这对我自身有着很大的帮助,使我的今后的语言教学活动中能够更上一层楼。

最后,通过这次几天的培训,让我理解了如何在语言活动中进行有效提问,更好地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热爱学习”和“善于学习”两方面怎样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不断完善。在以后幼儿园的教学中,我本着这个目标,更好的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发挥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更好的在学中玩,玩中学。

语言培训心得体会 篇15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语言领域提出了以下目标:第一、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第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第三、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第四、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第五、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通过对《纲要》的语言教育目标的理解,可以把幼儿园语言教育总目标划分为四个大方面,即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和早期阅读,并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幼儿实施教育。

1、倾听方面: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倾听是儿童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是幼儿语言学习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且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语言的形式和语言运用的方式,掌握与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

2、表述方面: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一定的语言内容、语言形式以及语言运用方式表达和交流个人观点的行为,是幼儿语言学习和语言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只有懂得表述的作用、愿意向别人表述自己的见解,并且具备表述能力的人,才能真正与人进行语言交际。

3、文学作品欣赏方面: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因此要尽可能地给幼儿创造学习各种文学作品的机会。

4、早期阅读方面: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等感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法,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二、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内容、途径

内容: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和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两类结构。

(一)专门性语言教育:是指遵循语言教育规律来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实现语言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是组织和传递语言教育内容的实施环节,是落实语言教育任务的具体手段,是教幼儿学习语言知识,教幼儿学习语言形式,教幼儿学习语言运用技能的过程。

(二)专门性语言教育活动的类型

专门性语言教育活动的类型主要包括讲述活动(看图讲述、动画片讲述)、听说活动(语言游戏、谈话活动)、文学活动(故事、诗歌、散文)和早期阅读几种形式。

(三)渗透性语言教育:

1、在日常交往中指导儿童学习语言。

2、通过常规主题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

3、通过区角活动发展幼儿的交往语言。

途径:通过组织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进行语言教育,通过日常生活各个环节进行语言教育,通过游戏进行语言教育,以及在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中进行随机的语言渗透教育等。下面针对专门性语言教育活动(语言课),谈谈如何设计与组织。

三、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

要组织好语言教育活动,重要的是要设计语言教育活动方案。在设计方案时,教师要制定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要选择能实现目标的具体内容,要选择考虑与内容相适应的活动方式等。因此,可以说,教师设计语言教育活动,就是将一定的目标、内容和活动方式转化成一个个具体方案的过程,也是对幼儿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的具体体现。它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一)设计原则

(1)注重幼儿获得经验的原则

设计任何一组或一个语言教育活动,教师都必须注重幼儿的语言经验。只有以儿童语言经验为出发点,才能保证设计出来的活动符合幼儿语言发展的需要,才能使设计的活动对儿童语言发展真正起到促进作用。

注重幼儿获得经验的原则包含以下两层意思。

1.考虑教育对象现有的发展水平,即他们已经获得的经验。如果不掌握本班幼儿已有的语言发展水平,设计的活动就可能成为无的放矢的活动。如组织小班幼儿进行情境谈话“做客”,教师就需要观察了解这个班幼儿已有的经验,是否已掌握了一般做客时所用的礼貌语言等。

2.考虑根据幼儿原有经验再为幼儿提供一些什么新的经验,这些新的语言学习经验内容应当建立在幼儿已经获得经验的基础上。如当幼儿参与情境谈话“做客”这个活动时,教师可引导他们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做客”的交往方式和语言运用方式,原有经验和新的内容会引发幼儿较强烈的学习兴趣。因此,新的语言学习经验内容对参与活动的幼儿来说,是“跳一跳,够得着”的果实,有一定的挑战意味。当幼儿积极参与活动时,他们可以通过学习,将这部分的经验内容再次吸收转化为已经获得的经验。

(2)教师与幼儿互相作用的原则

在设计语言教育活动时,教师要考虑幼儿主动活动与教师参与活动的比例关系。实际上,这也是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活动中主导作用的具体化问题。当然,幼儿和教师在活动中的主体和主导关系是相互作用的,会根据具体活动内容、活动要求而发生变化。当需要的时候,教师在活动中参与主导作用发挥得多一些;不需要时,教师参与主导作用就发挥得少一些。如何才能做到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发生适度的影响呢?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每一个幼儿(包括个别幼儿的特点在内)的发展水平。由此,教师决定自己在活动中参与组织成份的多少。

2.找出语言教育活动中出现的新的技能、新的语言要求。由此,教师策划自己参与指导的重点和难点。

(3)活动内容与方式相适应的原则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各种活动内容和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不同的活动内容可以选择相同的活动方式;同一个活动内容也可以选择不同的活动方式。因此,教师在设计语言教育活动时,应注意活动内容和方式相适应的问题。

1.根据具体的内容决定采取适当的活动方式。如学习童话《金色的房子》,教师可以考虑采用表演游戏的方式来帮助4~5岁幼儿理解童话内容,体会作品角色的情感心理。若是一首短小的儿歌或学习某个讲述内容,就不能用表演方式进行了。

2.根据教育对象选择活动方式。如有的故事内容很适宜进行表演,但表演对参加活动的某个年龄班幼儿有较大难度,这时教师应考虑改用其他活动方式来进行。

(4)不同领域相互渗透的原则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幼儿学习吸收的主要是语言信息材料,但也包括那些与语言有关的其他信息材料。如活动中除了有语言,还可能有音乐、美术、动作等不同发展领域活动因素并存。

作为语言活动的设计,应坚持从语言角度来设计活动。在设计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育活动的要求、内容和形式应从语言角度进行思考,为幼儿提供适宜其语言发展需要的学习机会。

2.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其他领域活动因素的参与(如什么时候要辅之以音乐或美术的活动手段),要根据活动内容的要求而定,要从如何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主动积极地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来定。

3.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从语言角度出发,经过其他方式、符号的共同参与,最后仍应回到语言上。既不要简单盲目地把活动搞成语言、音乐、美术等的大拼盘,也不要忘记落实到语言教育的根本点上,不能喧宾夺主。

(5)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在设计语言活动时,教师应具有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要使设计的活动既面向全体儿童,又重视个别差异。

面向全体幼儿,是指教师要了解全体参加活动儿童的需求,教师要站在教育对象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把握活动设计的尺度,使活动设计能照顾到面。如组织谈话活动,教师应注意本班幼儿已有的谈话经验和他们可能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以及他们的语音、语义、语法和语用水平。如让本班幼儿谈论去商店买东西,将主题定在“买玩具”、“买食品”上,就比较适合孩子的普遍需要,也能较好地引发儿童的兴趣和运用他们自身的经验。

在面向全体的同时,教师要注意个别幼儿的差异。教师对那些有可能超越一般活动要求或有可能在活动中出现困难的幼儿都要予以帮助,既要为能力强的幼儿准备发挥他的能力的机会,又要为能力较弱的幼儿或不具备这方面经验的幼儿提供补偿的机会。

(二)具体要求:

1、认真钻研教材

教材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近几年来,新编《福建省幼儿园教师用书》,为基层教师提供了选择性和操作性较强的领域和主题活动内容,对我们县级幼儿园开展课改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使用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对教材内容顺手拈来,对活动目标和活动建议全盘照搬,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师应如何根据实际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创造性的分析、处理教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把《教师用书》用好用活?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研讨的问题。

要想组织好一堂语言课,首先要备好课,而备课首先就是备教材,所以钻研教材是教师进行上课前所必须进行的第一项工作。当我们拿到一个语言教材时,首先要想的是“应该教给幼儿什么”,也就是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其次教材中对幼儿学习和理解起主要作用的部分在哪里(即教学重点);教材中幼儿不易理解或掌握有困难的部分在哪里?(即教学难点)要解决这一问题,老师们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理解编写意图,挖掘内在价值,掌握教材特点,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在备课过程中还应结合课程标准,备幼儿、备方法、备过程、备资源,才能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手中有方法。只有做到这些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那么教师应怎样钻研教材呢?

(1)深刻理解教材

深刻理解语言教材是指对幼儿语言教材中所体现的思想内涵、教育价值、语言美感等的理解。如在开展阅读活动前,教师必须自己先读懂画面和文字,把握图画书的真正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或思想脉络,并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以帮助幼儿理解图画书所要传递的重要价值。如《鸟窝里的树》是一则充满爱意的童话故事。树的种子落在一个充满爱意的鸟窝里,鸟窝里不仅平安地孵出了小鸟,小树苗也在鸟窝旁茁壮成长。让读者充分感受到每一生命都如此宝贵,都值得珍惜。教师在理解了作品内涵的基础上,抓住鸟窝里长出了小树苗,小动物有什么反映?有什么办法既保护鸟窝,又保护小树苗?这个关键问题引导幼儿展开讨论,体现了作品所表达的内涵。那就是对生命的爱和尊重。从后来鸟窝发生的变化和小树苗发生的变化,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动物与植物间和谐相处的画面,更让我们体会到爱的一种回报。有了这一层理解,教师在教授时就会按照作者的思路一步步地来引导幼儿,充分发挥它的教育价值。

理解语言教材需要教师紧紧抓住教材的特点和幼儿的需要来确定目标和重难点。幼儿园语言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讲述活动、文学活动、早期阅读等,即使是文学活动又有不同的体裁,有故事、诗歌、散文等形式。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文体特点,教学的重点也不同。如看图讲述——重点是以图引领幼儿学习语言。主要是引导幼儿细致观察图片,从图片提供的线索进行描述,注重描述中用词的准确和多样以及展开适当的创造性讲述。最后由每张图的内容讲述组成一个故事。

新授故事——重点是通过整体感知故事,倾听故事,让幼儿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参与学习故事中的重点对话、或重点段落,了解情节的发展和角色的特点,并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渗透。

有的教师由于不能透彻理解教材,对制定目标常常感到棘手,以至于教学法不能灵活运用;还有的教师不论什么教材都按照固定的模式处理。如:小班故事《粉红鸭》主要是要让孩子体会与人交往的快乐情感,克服自身的害羞心理。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却把重点定在故事的学习上(注重知识和技能培养),把目标定为让幼儿知道故事题目和角色,通过提问使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却不注重对幼儿情感的培养。因此,在语言活动中,特别是对幼儿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提升对音、词、句、段、章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更要以一颗童心去感受作品独具的美学特质,把提高幼儿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能力作为培养重点。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儿童文学素养,以自身对文学美的理解去感染幼儿的情绪,激发幼儿对作品的兴趣。

(2)分析、处理教材。

传统的幼儿语言教育重视知识技能的学习,特别是对语言教材的主要内容、重点词句的复述和理解。而《新纲要》倡导幼儿语言教育要重视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愿意说的语言环境。根据这样的方向,幼儿语言教育必须充分重视培养幼儿教师处理语言教材的能力,使幼儿在熏陶中学会如何去感悟作品。

使用教材时,应提倡教师对教材做符合学情的处理,要把创造性地解读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结合起来。如当我们面对一篇意境优美、词汇丰富、篇幅较长的文学作品时,需要我们当回裁缝,斟酌取舍,裁剪掉多余部分,选择最符合幼儿认知特点和最能发挥自身教育优势的内容来实施教学,因为只有舍弃(忽略)了次要的那一部分,才能使应该在本篇中着重学习、感受的这一部分凸现出来。如:省编教材大班上期的《秋天的雨》,是一篇意境优美、篇幅较长的散文,它赋予秋天的雨以生命,把它比喻成一把钥匙,以此来描述它给自然界带来的变化。但就是这样一篇优美的散文,却让许多教师在教学时束手无策。因为它既描述了秋天五彩的颜色,又提到了各种香味和声音,既要让幼儿用眼睛去发现秋天的美,又要让幼儿用鼻子去闻、用耳朵去听,还要理解什么叫比喻…短短一节课,教师往往是手忙脚乱,幼儿也常常是应接不暇,犹如云里雾里,虽然欣赏了好几遍,但脑海中似乎只留下了“秋天的雨”。面对如此尴尬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教师事先必须学会“裁”如同一位裁缝师用一块布料做成衣服,必须先裁剪掉多余的部分,使之适合特定的身材。或重点让幼儿欣赏秋雨带给自然界的五颜六色,或注重引导幼儿聆听秋雨带给小动物过冬的消息…而其余部分可在幼儿充分理解、感受之后,在延伸活动中逐渐渗透学习。

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有的图画书页数较多,因此教师要有重点地对幼儿进行指导,处理好精读和泛读的关系。如《鸟窝里的树》这个内容,图画书共33页,在第一次活动时,如果教师要完整的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肯定要花很长的时间,重点肯定把握不好。因此,教师可在活动前先让幼儿自主浏览一遍图画书(泛读),使幼儿了解基本内容。然后,教师充分利用教学时间,重点引导幼儿边看边讨论:鸟窝里长出了小树苗会发生什么事?小动物想出了什么办法?这些办法鸟先生、鸟太太同意吗?为什么?最后小动物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既保护了鸟窝又保护了小树苗?鸟窝和小树苗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有重点地帮助幼儿分析、把握图画书的内涵,提高了集体阅读活动的质量(精读)。

对教材的处理,还体现在对教材的适当修改和补充。如针对故事中人物多、对话多幼儿难以记忆的情况,教师可以对故事角色和对话进行修改,使幼儿更容易理解。如散文诗《找家》。

甜甜有盒五彩笔,爱画啥就画啥。宁宁问:“你能给小鱼找家吗?”甜甜拿起蓝色画笔,刷刷刷,蓝色的大海是小鱼的家。洋洋问:“你能给小鸟找家吗?”甜甜拿起绿色笔,嚓嚓嚓,绿色的森林是小鸟的家。奇奇问:“你能给石榴找家吗?”甜甜拿起黄色笔,哗哗哗,金色的秋天是石榴的家。“呜呜——”谁在哭?噢,布娃娃没有家。咦!我们的家呢?甜甜拿起五彩笔,刷刷刷,嚓嚓嚓,哗哗哗,哦!我们的家——是中国。

在教授这首诗歌前,教师通过反复的吟诵后,发现它有两点不足:一是人物角色较多,除了主人公甜甜外,还有宁宁、洋洋、奇奇;二是画笔的象声词变化频繁,有“唰唰唰、嚓嚓嚓、哗哗哗”。虽然角色多,象声词变化频繁,可以使散文诗更丰富,更富于变化,但同时也会造成幼儿记忆障碍,给熟练朗诵带来干扰。通过分析,教师发现这首诗的重点并不是人物角色之间的关系或是学习象声词,而是让幼儿理解大海和小鱼、森林和小鸟、秋天与石榴、玩具橱与布娃娃、中国与小朋友之间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因此,教师对诗歌进行了微小的改动,一是将宁宁、洋洋、奇奇三个不同的角色转变成“奇奇”一人,这样散文中的一问一答就在奇奇和甜甜两人间展开。二是把散文中的象声词都变成“唰唰唰”,并配上动作辅助教学。幼儿朗诵起来就顺口多了。

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在于课前认真地钻研教材,倾听文本,对教学内容烂熟于心。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总是得益于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教学重难点的准确把握,知识点和能力要点的落实到位。课堂教学思路清晰,课堂问题设计精妙,课堂引领得法,教学环节安排科学,课堂教学密度合理,也都得益于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磨刀不误砍柴功”,只有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精彩有效。

2、制定活动目标

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目标制定,是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订得恰当与否,将对整个活动设计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包括影响活动设计的方向、范围和程度。

教育活动目标可分为终期目标、阶段目标和活动目标三个层次。其中,活动目标(即具体的每次语言活动的目标)处于最具体的层次,也是最贴近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它是每一次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因此,教师要重视活动目标的制定,具体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活动目标要着眼于幼儿的发展,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目标的制定要适应幼儿的需求、兴趣与已有的发展水平,符合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其二是目标的制定应将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作为落脚点,也就是要落实到幼儿对语言内容、语言形式和语言技能的掌握上。

(2)活动目标的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要与终期目标、阶段目标相一致。活动目标要为阶段目标和终期目标服务,而终期目标和阶段目标正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活动目标落实在每个幼儿身上。因此,在制定具体目标时,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注意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提出目标,使幼儿能从具体到抽象、从直接到间接地获得语言经验。

(3)目标的内容应包括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三个方面。

1、知识概念的学习,包括所获知识的数量和种类,以及操作这些知识的技能和能力。如要幼儿掌握多少词汇、句式,以及懂得在什么样的语言情境上运用这些词汇和句式。

2、情感态度的学习,包括兴趣、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如形成幼儿耐心而有礼貌地倾听别人说话的态度,产生乐意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经历的事和图片内容的兴趣,懂得并遵守语言交往中的一般规则。

3、能力的学习,包括组词成句的能力和在具体语言情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如能根据不同的听者和不同的情境,恰当地运用有关的词汇、语法和语调;能用连贯的语句说清楚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也能听懂别人所表达的意思。

语言培训心得体会 篇16

中华民族是古老的民族,又是伟大、优秀的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为世界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汉字是古老的文字,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标志和象征。世界上不是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立的语言文字体系,我们的汉语言文字从诞生之日起一直延续至今,中间没有断代或被异化,这在世界语言发展史上是罕见的,这显示汉语言文字强大的.生命力。

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教育学生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让汉语走到世界各个角落。

语言文明、文字使用的规范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规范、优美的单位名称、招牌、标语、广告牌等是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能否正确书写、使用汉字,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人际交往以至发展经济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与影响。上周我们学习了编辑正式文本格式要求,我才意识到原来汉字是如此的严谨。例如,标题用二号宋体字,正文则用三号仿宋体字;表述层次时,“一、二、三……”后用“、”号,“(一)(二)(三)”后不用标点符号,“1.2.3。”阿拉伯数字后用“.”;年份用全书不可用简略概数,如:20xx年下半年;日期要真实具体,不可用时间代名词,如:20xx年3月8日;落款日期用数字的文字形式,如:二O一七年九月二十一日等。汉语是如此的理性,又是无比感性的,一句“孤帆眼影碧空尽”就可以展开一卷画面,吐露无尽不舍之情。

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要热爱汉语、传播汉语,保护中华文明。

语言培训心得体会 篇17

要给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必须丰富幼儿的生活。因为生活是语言的源泉,只有丰富的生活,才能为丰富的语言提供良好的环境。因此,在教育工作中,要给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增长幼儿知识,开阔幼儿视野,扩大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

(一)通过直接感知,在认识周围事物中发展幼儿语言

幼儿学习语言,都要与周围的现实的人、物、大自然及社会现象紧密相连。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听、看、触、摸、尝、闻,等等,获得周围的一切知识,继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语言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的认识能力,而认识范围的扩大,内容的加深又丰富了幼儿的语言。因此,要注意发展语言交往能力紧密与认知能力发展相结合。根据幼儿直观感知的特点,给幼儿创设条件、丰富生活内容,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发展幼儿语言。教师可在校园带学生们观察花草树木让他们对花草树木的认识,提高了兴趣。通过种植与照料花草,不仅丰富了知识,也陶冶了情操,使幼儿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自然界千姿百态的变化。幼儿生活内容丰富了,思路也就开阔了。让他们动手、动脑、动口,在幼儿直接感知中丰富知识和发展语言。

(二)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发展幼儿思维能力

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在思维活动中的主要职能是参与形成思维,没有语言思维无法进行,而思维活动的成果,必须用语言表达出来。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过程;而思维的发展,又促进语言的构思能力、逻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传统模式是注入式多,这是由于幼儿学习语言的途径是靠"听"和听后的模仿"说"。幼儿背诵了一些儿歌、诗歌、故事等文学作品,但如何运用并且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却考虑不多。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要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发展幼儿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在培养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上,不单让幼儿具有模仿语言的能力,还要学习举一反三,会依照原有的语言范例,填换内容,表达新的意思,从而具有口语表达能力。如教师上《我给月亮做衣裳》时,有幼儿问:"月亮为什么没有一件合体的衣服?"为了培养幼儿的求知欲就说:"是呀!为什么呢?"教师建议幼儿每天晚上观察月亮的变化。经过一段观察时间后,教师请幼儿说说月亮是怎么变化的?幼儿说:"有时像小钩,有时像小船,有时像半圆……因为它老在变化,所以没有办法给它做合体的衣服。"在实际观察中,幼儿得出了结论,丰富了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幼儿动手、动脑,发展了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分析比较和判断的能力。教育了幼儿对周围事物经常保持主动、积极的情绪,使之求知欲旺盛,爱动脑筋思索,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事物间的联系中,初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概括,发展了幼儿的认知能力与语言能力。另外,在语言教育活动中,要注意采取综合教育手段较好地达到教育目标。如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以后,老师让幼儿用撕纸的方法,用橡皮泥和各种自然物,每人做一套故事角色:青蛙、蝌蚪、鹅、金鱼、乌龟等。做好后,让幼儿边演示边讲,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记忆与理解,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想像力。在语言教育中,让幼儿学得主动、活泼,使其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二、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

孩子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时也才能更好地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有目的地丰富幼儿生活内容,增长幼儿知识,开拓幼儿视野,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兴趣。使他们知道在浩翰的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还不清楚不知道的事情,启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思索,扩大和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多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地带领幼儿直接观察,给幼儿多创造条件。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如:给幼儿讲"春天"的'故事之前,先告诉幼儿:"春天到了,大树、天气、人、花、草、小动物呀,都有一些变化。一看到这些变化,就知道春天到了,你们找一找,看一看,春天到了有些什么变化,以后讲给大家听。"幼儿回家之后,仔细观察、查找,当老师讲完故事之后问他们:"除了故事里大树、小草、小动物的变化外,还怎样知道春天到了?"幼儿根据自己观察判断的内容,亲身的体会,积极地发言。幼儿说:"小燕子飞回来了;青蛙妈妈有宝宝——小蝌蚪了;小草偷偷地从泥土里钻出来了;春天到了,可以放风筝了。"等等,幼儿列举了许许多多他们生活中的经验,幼儿兴趣很高。

又如教幼儿词汇"五颜六色"时,把幼儿带到美丽的花坛前,让他们看看花儿都有什么颜色。幼儿边看边说:"红的、黄的、白的……"再让幼儿数一数,有多少种颜色。他们边点边数,数出了好几种,教师告诉他们:"花儿真好看,五颜六色真漂亮。"幼儿马上理解了词汇的含意,走到另一个花坛时,幼儿自己就反映出来了:"这五颜六色的花儿多美呀!"

图画读物是幼儿的精神粮食,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形象生动可爱,色彩鲜明美丽,深受幼儿喜爱。欲想发挥图书作用,也需要教师与家长做具体指导。光知道给幼儿买书不成,还要教给幼儿看书的方法。幼儿不理解书意,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指导幼儿看图画书。先教幼儿看书的方法,拿到一组图画,要求幼儿先看数码,或按情节排好顺序,然后找出书中的主要角色,记住他们的形象,观察他们的动作,想象他们在干什么?联想组合成故事。如《刺猬树》是由6幅画组成。让幼儿按顺序找好每一幅画,看完(一),看(二)……第二步让幼儿看里面有谁?第三步让幼儿看它们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看完后,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像讲述故事。如此,幼儿虽一个字都不认识,却能看出画中的内容,并能根据图画内容讲述,既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又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

(二)多听

培养幼儿注意地倾听,这是发展幼儿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幼儿学习语言,首先要学会听,听得准确,听得懂,然后才有条件正确地模仿——说。讲故事是向幼儿介绍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因为幼儿不识字,他们是文学作品的听众。将不识字的幼儿引入文学世界,就需要找人给幼儿讲,让幼儿认真地倾听,达到教育目的。

给幼儿积极创设听的环境,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给幼儿听录音故事、听别人讲故事;邀请幼儿谈话,互相倾听并交谈;带领幼儿听多种声音:乐器的声音、动物的声音……让幼儿听后模仿,想像,并讲出他们听到的声音好像在说什么。让幼儿多听,是为了发展倾听和区别周围声响的能力,发展幼儿听觉器官,加强对语言的声音结构分析。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要求幼儿会听,听得懂,认真听不打断别人的话,这也是文明习惯的一种表现。

(三)多说

为了发展幼儿的表达能力,不但要发展幼儿听的能力,还要培养幼儿说的能力。我们要给幼儿创设"说"的环境,在说话中练习说话,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与幼儿接触的一切时机,进行交谈,在交谈中建立感情,使他们无拘无束,有话愿意讲出来。当幼儿用语不当时,教师及时予以纠正。

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幼儿来园、饭后、游戏、离园等分散时间,有计划有目的与幼儿交谈。在交谈中,教师和幼儿易于进行感情交流,关系可更加亲密,幼儿有什么事就都愿意告诉老师。这不论对幼儿发展语言能力,还是形成对事物的正确态度都有积极作用。教师在组织幼儿集体学习时,更要注意启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克服教师说孩子听的教法。还要克服说得好的让说,说得不好的不让说的做法。鼓励幼儿说错了没关系,老师会帮助的。教师应注意给每个幼儿"说"的机会。幼儿学习语言是靠"听"和听后的模仿"说"。因此,我们要给孩子创设一个"说"的环境,让孩子练习"说",学习"说",在说中学说。

(四)多练

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幼儿正确的发音,吐字清楚,丰富幼儿词汇,并能正确运用。教会幼儿按照汉语语法规则讲话。这些内容,都得在语言实践中学习,掌握。这就要让孩子多练习,重复地练习,逐渐地掌握。给幼儿提供多练的机会,创造多练的环境。幼儿的发音不准,教师和家长注意及时纠正、练习,就能掌握得快,说得好。幼儿还经常讲出不合乎语言结构的句子,如:"老师,我要一本书,小糊涂神。"教师就要给予纠正说:"老师,我要一本小糊涂神的书。"并让幼儿反复说两遍。这样,幼儿渐渐地就会说了。又如"老师,"幼儿经常说成"老希",等,凡属幼儿用词不当时,老师就给予纠正,并让幼儿重复练习。幼儿学习语言,主要靠模仿,因此,我们就需要不厌其烦地让幼儿多练习。

三、教幼儿礼貌用语,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礼貌是人们的道德准则,是人与人相处的规矩。礼貌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礼貌行为,二是礼貌语言。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给人一种谦逊文明,恭敬有礼,落落大方的好感。可从一个人说话用词、语调口气、举止态度上,反映出他的道德修养、思想面貌、文化水平、社会身份。礼貌也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因此,礼貌教育要从小抓起,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使用礼貌用语的条件和环境,使孩子从小就会使用礼貌语言,有良好的语言习惯。培养幼儿的礼貌言行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教育孩子尊敬长辈、成人。要求幼儿能用礼貌语言主动、热情、大方地打招呼、称呼人,会问早、问好,道别。

教育孩子当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会说:"请您帮我……"受到帮助后,会说:"谢谢"。

教育孩子当自己不注意影响别人时,会主动诚恳地道歉,而当别人影响了自己时,能克制、谅解别人,会说:"没关系,不要紧。" 教育孩子当别人在谈话时,应不插嘴、不妨碍;成人和自己讲话时,要专心地听,不打断别人讲话,不离开,不嫌烦。有急事需要及时谈时,要打招呼。别人向自己提出问题时,要认真地回答。

教育孩子要有良好的语言习惯,讲话时声音要大,让大家能听见;速度要适中,不快不慢;语言要准确,吐字要清楚。说话时,要看着对方,不要东张西望,漫不经心,不骂人。

进行这些文明礼貌的言行规范教育时,我们应始终坚持"正面教育与具体行为相结合,"使孩子直观地理解礼貌用语的含义,并会正确使用。如称呼问题,我们教给孩子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场合,会用礼貌语言称呼别人。看见老年人,知道称呼:"爷爷、奶奶;"看见像学生一样的人,知道称呼:"大哥哥、大姐姐;"班上来了参观、看课的人时,知道问:"客人好。"等。通过反复的教育,孩子们掌握了许多人称名词,他们逐渐会合乎情理地称呼人了。

另外,利用文学作品,如故事、诗歌等,向孩子进行教育,培养孩子"语言美,"也是很重要的一种教育方式。如通过诗歌"客人来了"使孩子知道妈妈不在家时,客人来了,小朋友要像主人一样热情有礼貌地招待客人,给客人倒上一杯茶,说:"阿姨,请喝茶。"客人走时,送到门口,会说:"阿姨再见。"孩子在文字作品里,学到了礼貌言行,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用礼貌语言进行交往。这也是全社会的道德风尚。我们大家都应做孩子的模范,处处以身作则,说话要做到温和有礼貌。

总之,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