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教学研讨交流心得体会

2024/10/25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教学研讨交流心得体会(精选12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学研讨交流心得体会 篇1

周末我有幸参加了第四届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的主要内容分为观摩名师的教学活动和对教学活动的评析以及教科研成果汇报等,通过此次活动我领略了名师的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数学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

一、注重与学生沟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

课前教师同学生交流,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的热情,亢奋的斗志投入新授学习这一点值得学习。每位教师上课前都与学生交流教材以外的话题,比如:你知道老师叫什么,你了解老师多少等话题,以示缓解学生的紧张感,同时也为学生在课堂上正常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搭好桥、铺好路。

二、结合教材,创设有效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

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三、学习方式生活化、艺术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愿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如:学习这个《平均数》时,老师用到了中国男篮的身高,《探索完全图》时利用超级画板的动画技术入手,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对学习不在陌生,不在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四、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放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究、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的教师把学生分成几组,以便于学生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些观摩课当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走近名师,感受名师,更使我明白了:教育是我们一生的事业,三尺讲台是我们的舞台,学习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教师要想真正拥有自己的今天,把握住明天,就必须勤奋而又智慧性的吮吸知识的甘露,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教学研讨交流心得体会 篇2

20xx年11月25日,在县局精心部署和校领导的有序组织下,我校全体英语教师通过网络培训,学习了“新课标理念下的英语教学探索与实践”。通过学习,我们从中获取了许多关于新课标理念下如何高效地进行英语教学。让我们对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标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如下。

一、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积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在英语教学中,仅仅依靠学生自发、自觉的学习兴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在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及时找到激励点,使他们产生新的学习动机。

1.适当给予表现机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情感迁移”。

2.细心积极观察,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

二、设立恰当的,实际有效的教学目标

1.在教学过程方面,能够以学生为中心,注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2.在教学内容方面,能够围绕教材中的重点,注意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巩固。

3.在教学活动方面,能够以话题为中心,关注学生使用英语在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

4.在教学艺术方面,能够多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注意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让他们在积极的思考过程中学习英语。

三、构建良好的课堂环境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环境的改革有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怎样才能更好地改革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注重课堂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2.合理运用“合身”的教学方法。

3.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注意课堂语言。教学过程是一个包含多种复杂因素的过程,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或者教学方式是万能的,关键要看教师如何把先进的教学理念植根于自己的教学环境中,这既是一个从共性到个性的教学实践过程,又是一个从个性到共性的理念提升过程。作为教师,我们应在个性和合作的教育实践中反思教育的过程与实效,加深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只有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才能使得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只有我们教师真正使有效教学的理念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

教学研讨交流心得体会 篇3

20xx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学校组织和安排下,我有幸参加了我校语文教学研讨月活动,我们以年级为单位观摩了6位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并聆听了老师们的精彩点评,使我悟到了很多,明白了很多,收获了很多。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认识和体会:

第一,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的学习方式。合作交流是教学的学习方式,以前听公开课、示范课观到的讨论交流,多是师生的对话,老师对学生汇报或评价订正。而这次的活动中几位老师们合作交流采用多种形式,将合作交流落到实处,对于我们的教学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第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任瑞老师所教的《去年的树》,整节课上,教师多次以自己煽情的朗读带动学生的思绪,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去年的树的部分),老师指导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想象“鸟儿天天唱,树儿天天听”的画面。在教学(今年的树的部分)任老师也是引导学生从读中感悟,先让学生找出三次对话,反复朗读,分角色朗读等,从中体会小鸟寻找大树的迫切心情。她在教学中渗透学法的指导,让学生明白边读边想象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并力图通过适时的点拨,调动学生的情感,与文本进行深度的对话,充分调动了学生内心深处对文字的一种感觉。

第三,在用好用足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拓宽了学生知识面。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首先要用好它,在用好它的基础上,再作创新。这次我们采用的是同课异构,只是不同的教师,在引渗入渗出课题时各有不同,但在入行新知学习时,同样创造了精彩的课堂。我们就更应该脚踏实地研究好教材,使用好教材。根据教材进行拓展,拓展形式多样,容易让学生接受,也符合了学生的年级特点。让学生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如王凯老师课后拓展让学生学些寻物启事这种应用文,不仅拓展了知识,而且是学生了解到了寻物启事的写法,效果很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地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各种学习机会提升自己的素养,以精彩的课堂,靓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教学研讨交流心得体会 篇4

很荣幸在12月9日和10日参加了工作室组织的“小学数学学科研讨会”活动。这次活动由工作室的6位老师分别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进行了授课。而我作为其中的一名授课教师感觉更是荣幸。每次课后都能听到吴正宪老师的精准的点评。只有两天的培训生活,但给我的教育教学又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我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两天的学习,给我的冲击力很大,下面就将我的心得体会和一些想法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首先教师要关注课堂细节。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教学工作是一项细之又细的工作,作为教师要在课堂中做好每一项细小的工作,只有细微之处做好了,课堂才能出彩。比如在白金梅老师的课堂中,她让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时,三角形用的是完全一样但是她把两个三角形的颜色设计成不一样的,这样通过拼一拼,学生很直观的就能看出这个新的平行四边形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这一个细心的设计,有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

其次教师要关注儿童。正如吴老师所说:“教师在备课和上课一定要想着儿童,把儿童放在第一位。”我们也知道在教学设计时要分析教材分析学生,可我们在具体的操作时真正的想过儿童吗?我的回答是:很少。每次只想着自己的课堂中怎么讲解学生才能明白,很少想学生会怎么想。而且在课堂中也设法保护儿童的心灵。但还是在不知不觉中伤害着学生。就比如那天我在课堂中很随意的对学生的'统计图评价:“你这样做不科学”,真的也许就这么一句话,会让这个学生不再愿意积极的参与学习。所以我想在我以后的课堂中要更加细心的去呵护每个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快乐积极的参与学习。

第三教师要学会放手。课堂是学生的阵地,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中出现了问题,教师不要再积极主动的去做裁判员。而要学会把问题抛给学生,通过学生之间互相平等的对话和辩论,让出错的孩子心服口服,让他们在辩论中找出正确的答案。在课堂中要变换角色,要做到:变师说为生说,变课堂为学堂,要多问学生为什么?老师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提,老师只要适时适度的引导学生就足够了。

第四教师要读懂教材。曾有人这样说过:“开车怕路不熟,教书怕教材不熟”,我们只有读懂了教材,知道它的设计意图,我们才能更好的利用教材、驾驭教材。比如说我执教的《条形统计图》这节课,我就没读懂教材,看着例题就觉得只是给学生教会一格表示两个单位和半格的处理就可以了。当吴老师在评价时,我才知道了教材除了我领悟到的这个意图之外,还有德育思想的渗透:教育学生从小要做一个细心的人,让学生体验做统计的人的不容易等等。由此可见我们的数学课中不仅教给学生知识、能力还有思想教育。所以我们一定要研读教材,读懂它蕴含的意义,只有我们读懂了教材,才能更好的教育我们的学生,我们的课堂才能高效。

最后教师要在备课上下功夫。以前我每节课都很认真的准备,分析教材分析学生。从来也没想过:这节课学生的困惑在哪里?我上这节课的困惑是什么?我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解决学生和自己的困惑?但在这次活动中的说课环节,让我对自己的备课工作有了新的认识。让我看到我之前的备课工作做的还是不够到位,在接下来的备课中一定要首先想学生的困惑和自己的困惑,想解决困惑的方法是什么?这样我的备课工作就更完善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应该也能提高一点点了。我想只要我在不断的发现问题,不断的解决问题,我会不断的前进的,只要不停下脚步,总有一天会走到别人的前面的。

总之两天的学习,让我收获了很多很多,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把学到的用到我的教学工作中,争取我的课堂高效。

教学研讨交流心得体会 篇5

20xx年5月4日,学校组织我们学习观摩了龙胜镇一小的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两节参与式教学观摩研讨课和听谭老师与李老师对参与式教学的经验交流。使我受益匪浅。

如在这节语文课上,我觉得石老师在以下几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好的。

1、字词教学。

揭示课题时,重点教学“赛”字。这个字学生很容易写错字,如果第一次印象不深,以后学生很容易经常写别字。韦老师指导学生识记、书空、书写,牢牢地解决了生字的难点。在出示词语时,按照词语类别进行识记,例如第二组词语:着急、高兴、忧伤、快乐、哀痛、悲伤。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发现这些词语都是跟心情有关,并告诉学生,归类也是积累词语一种好的方法。并运用这些词语来梳理课文内容。其实,这些词语也奠定了课文一种伤感的基调。

2、教学中注重训练学生的学法迁徙。

当教学到: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能再回来了这一节时,韦老师让孩子找出爸爸说的话,让孩子说说爸爸是怎样阐述这句话的含义的。当学生知道: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了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并反复让学生朗读体验,学生对时间的概念终于慢慢清晰起来。这时,韦老师又不失时机让学生写写: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也永远不能再回来了。让学生充分感觉到时间的一去不复返,从而感受到要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因此学生也理解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似箭,岁月如梭”的含义。

其次就是听了两位老师的交流体会也很让我难忘,如,她们说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堂常规。如怎样表扬学生、怎样让学生互相评价,明白和不明白的手势、怎样给学生排座位等等。都让我感触很深。如果我们也像他们那样做,把课堂常规抓好,我想我们的课堂教学肯定会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

教学研讨交流心得体会 篇6

很荣幸在12月9日和10日参加了工作室组织的“小学数学学科研讨会”活动。这次活动由工作室的6位老师分别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进行了授课。而我作为其中的一名授课教师感觉更是荣幸。每次课后都能听到吴正宪老师的精准的点评。只有两天的培训生活,但给我的教育教学又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我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两天的学习,给我的冲击力很大,下面就将我的心得体会和一些想法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首先教师要关注课堂细节。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教学工作是一项细之又细的工作,作为教师要在课堂中做好每一项细小的工作,只有细微之处做好了,课堂才能出彩。比如在白金梅老师的课堂中,她让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时,三角形用的是完全一样但是她把两个三角形的颜色设计成不一样的,这样通过拼一拼,学生很直观的就能看出这个新的平行四边形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这一个细心的设计,有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

其次教师要关注儿童。正如吴老师所说:“教师在备课和上课一定要想着儿童,把儿童放在第一位。”我们也知道在教学设计时要分析教材分析学生,可我们在具体的操作时真正的想过儿童吗?我的回答是:很少。每次只想着自己的课堂中怎么讲解学生才能明白,很少想学生会怎么想。而且在课堂中也设法保护儿童的心灵。但还是在不知不觉中伤害着学生。就比如那天我在课堂中很随意的对学生的统计图评价:“你这样做不科学”,真的也许就这么一句话,会让这个学生不再愿意积极的参与学习。所以我想在我以后的课堂中要更加细心的去呵护每个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快乐积极的参与学习。

第三教师要学会放手。课堂是学生的.阵地,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中出现了问题,教师不要再积极主动的去做裁判员。而要学会把问题抛给学生,通过学生之间互相平等的对话和辩论,让出错的孩子心服口服,让他们在辩论中找出正确的答案。在课堂中要变换角色,要做到:变师说为生说,变课堂为学堂,要多问学生为什么?老师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提,老师只要适时适度的引导学生就足够了。

第四教师要读懂教材。曾有人这样说过:“开车怕路不熟,教书怕教材不熟”,我们只有读懂了教材,知道它的设计意图,我们才能更好的利用教材、驾驭教材。比如说我执教的《条形统计图》这节课,我就没读懂教材,看着例题就觉得只是给学生教会一格表示两个单位和半格的处理就可以了。当吴老师在评价时,我才知道了教材除了我领悟到的这个意图之外,还有德育思想的渗透:教育学生从小要做一个细心的人,让学生体验做统计的人的不容易等等。由此可见我们的数学课中不仅教给学生知识、能力还有思想教育。所以我们一定要研读教材,读懂它蕴含的意义,只有我们读懂了教材,才能更好的教育我们的学生,我们的课堂才能高效。

最后教师要在备课上下功夫。以前我每节课都很认真的准备,分析教材分析学生。从来也没想过:这节课学生的困惑在哪里?我上这节课的困惑是什么?我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解决学生和自己的困惑?但在这次活动中的说课环节,让我对自己的备课工作有了新的认识。让我看到我之前的备课工作做的还是不够到位,在接下来的备课中一定要首先想学生的困惑和自己的困惑,想解决困惑的方法是什么?这样我的备课工作就更完善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应该也能提高一点点了。我想只要我在不断的发现问题,不断的解决问题,我会不断的前进的,只要不停下脚步,总有一天会走到别人的前面的。

总之两天的学习,让我收获了很多很多,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把学到的用到我的教学工作中,争取我的课堂高效。

教学研讨交流心得体会 篇7

为了推动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增加与兄弟学校的切磋交流与学习,秉承学校“走出去、请进来、互相学习、促进发展”的原则,我校积极开展校际教学研讨交流活动,力求做到拓宽渠道,博采众长,尽可能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x年x月x日下午2点,xx学校校长戴宗带领十余名教师来到我校进行教育教学交流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开展情况交流。我校校长xx代表学校对xx学校同仁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带领xx学校的老师们参观学校教学楼、操场、多媒体教室、多媒体会议室、班班通设施及道德讲堂等。之后,由我校英语组教师xx、数学组教师xx、语文老师组xx及xx学校英语组教师卢雅洁、数学组教师钱琳、语文组教师陈思琪,分别为各教研组的老师们带来了精彩的公开课。课后由我校英语组、语文组及数学组教研组长组织两校教师们进行了积极的研讨评课。各位听课的老师们都对本次公开课上的亮点和不足之处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大家发言踊跃各抒己见。

在两校老师们积极参与授课评课的同时,我校校长xx与我校党支部书记xx正与xx学校校长xx及党支部书记xx,就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深入的交流。两校党支部书记分别分享了党的教育实践活动工作开展情况,两校校长也谈了自己在此项活动中的心得体会,我校校长杨从政重点谈到了活动中还需要加大力度落实的问题:一是继续深化学习教育、二是继续查摆解决问题、三是继续加大协调力度,进一步推动工作落实。戴宗校长也表示:总结和反思前阶段的教育实践活动,从党支部的角度看,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照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在活动的开展上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

本次交流活动给两校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有利的促进了两校教师专业化的成长。同时也增进了兄弟学校的相互了解、拉近了距离、增进了友谊、促进了两校之间学校管理、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教研教改等方面的交流,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教学研讨交流心得体会 篇8

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逐渐发现,就试教育已不适合我国的国情。我们需要的是人才,而不是只会拿满分的书呆子。原先的课堂教学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设计的`,不管学生智力水平有多种高低差异,要求一委向满分看齐。填鸭式教学充斥课堂。今天,我们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在交流研讨中学习的方法,就是在这样的大气候下就运而生的。

一、注重发挥学生民主性,各抒已见,培养学生灵活思维。

教育学生用唯物主义观点看待问题,一个问题往往不是只有一种解答方法是正确的,鼓励一题多解、一问多答,发挥学生的民主性,培养学生的灵活性思维。

让低智商的学生回答最基本的答案,说最初应有的想法,调动其积极性,鼓励中高智商的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教师要做到认真听,及时反馈,对的给予鼓励,错的让其继续努力,让中高智商的同学的成功的兴奋感,让低智商的同学有成功的喜悦感,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灵活性思维,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最主要的,在这种交流研究的过程中,可以使他们看到别人思维的闪光点,养成虚心求教的好习惯。

二、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在交流研讨中总结出学习方法。

“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有“法”可用,成为会学习的人,通过教师的宏观调控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的学习方法,学生更乐于接受,且记得牢,用得快。

小学教学中的规律,定律或方法等,除个别教师介绍外,大多数学生都可以通过例题和教师引导,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总结出来。这样不仅锻炼学生的数学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将这种能力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方法学到之后,做到学有所用,避免有的学生只知道理论而不应用于实践。

三、练习形式多样,体现交流研讨的团结精神。

现今的社会是大生产形式的,必须相互合作,才会成功。独木难成林,一花不是春。在相互交流研讨中学习,就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练习中,我设计的形式是多样的,就回答形式就有:男生答、女生答、全班答。使他们合成一股劲,为找出正确答案,而相互交流研讨,精诚合作,共同进步。

未来的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素质的竞争,是一代人的竞争。今天我们培养什么素质的学生,就意味着明天的社会将有什么样的命运。在交流研讨中学习,是我们培养未来合作型人才的好方法。

教学研讨交流心得体会 篇9

很荣幸在12月9日和10日参加了工作室组织的“小学数学学科研讨会”活动。这次活动由工作室的6位老师分别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进行了授课。而我作为其中的一名授课教师感觉更是荣幸。每次课后都能听到吴正宪老师的精准的点评。只有两天的培训生活,但给我的教育教学又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我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两天的学习,给我的冲击力很大,下面就将我的心得体会和一些想法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首先教师要关注课堂细节。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教学工作是一项细之又细的工作,作为教师要在课堂中做好每一项细小的工作,只有细微之处做好了,课堂才能出彩。比如在白金梅老师的课堂中,她让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时,三角形用的是完全一样但是她把两个三角形的颜色设计成不一样的,这样通过拼一拼,学生很直观的就能看出这个新的平行四边形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这一个细心的设计,有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

其次教师要关注儿童。正如吴老师所说:“教师在备课和上课一定要想着儿童,把儿童放在第一位。”我们也知道在教学设计时要分析教材分析学生,可我们在具体的操作时真正的想过儿童吗?我的回答是:很少。每次只想着自己的课堂中怎么讲解学生才能明白,很少想学生会怎么想。而且在课堂中也设法保护儿童的心灵。但还是在不知不觉中伤害着学生。就比如那天我在课堂中很随意的对学生的统计图评价:“你这样做不科学”,真的也许就这么一句话,会让这个学生不再愿意积极的参与学习。所以我想在我以后的课堂中要更加细心的去呵护每个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快乐积极的参与学习。

第三教师要学会放手。课堂是学生的阵地,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中出现了问题,教师不要再积极主动的去做裁判员。而要学会把问题抛给学生,通过学生之间互相平等的对话和辩论,让出错的孩子心服口服,让他们在辩论中找出正确的答案。在课堂中要变换角色,要做到:变师说为生说,变课堂为学堂,要多问学生为什么?老师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提,老师只要适时适度的引导学生就足够了。

第四教师要读懂教材。曾有人这样说过:“开车怕路不熟,教书怕教材不熟”,我们只有读懂了教材,知道它的设计意图,我们才能更好的利用教材、驾驭教材。比如说我执教的《条形统计图》这节课,我就没读懂教材,看着例题就觉得只是给学生教会一格表示两个单位和半格的处理就可以了。当吴老师在评价时,我才知道了教材除了我领悟到的这个意图之外,还有德育思想的渗透:教育学生从小要做一个细心的人,让学生体验做统计的人的不容易等等。由此可见我们的数学课中不仅教给学生知识、能力还有思想教育。所以我们一定要研读教材,读懂它蕴含的意义,只有我们读懂了教材,才能更好的教育我们的学生,我们的课堂才能高效。

最后教师要在备课上下功夫。以前我每节课都很认真的准备,分析教材分析学生。从来也没想过:这节课学生的困惑在哪里?我上这节课的困惑是什么?我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解决学生和自己的困惑?但在这次活动中的说课环节,让我对自己的备课工作有了新的认识。让我看到我之前的备课工作做的还是不够到位,在接下来的备课中一定要首先想学生的困惑和自己的困惑,想解决困惑的方法是什么?这样我的备课工作就更完善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应该也能提高一点点了。我想只要我在不断的发现问题,不断的解决问题,我会不断的前进的,只要不停下脚步,总有一天会走到别人的前面的。

总之两天的学习,让我收获了很多很多,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把学到的用到我的教学工作中,争取我的课堂高效。

教学研讨交流心得体会 篇10

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逐渐发现,就试教育已不适合我国的国情。我们需要的是人才,而不是只会拿满分的书呆子。原先的课堂教学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设计的,不管学生智力水平有多种高低差异,要求一委向满分看齐。填鸭式教学充斥课堂。今天,我们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在交流研讨中学习的方法,就是在这样的大气候下就运而生的。

一、注重发挥学生民主性,各抒已见,培养学生灵活思维。

教育学生用唯物主义观点看待问题,一个问题往往不是只有一种解答方法是正确的,鼓励一题多解、一问多答,发挥学生的民主性,培养学生的灵活性思维。

让低智商的学生回答最基本的答案,说最初应有的想法,调动其积极性,鼓励中高智商的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教师要做到认真听,及时反馈,对的给予鼓励,错的让其继续努力,让中高智商的同学的成功的兴奋感,让低智商的同学有成功的喜悦感,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灵活性思维,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最主要的,在这种交流研究的过程中,可以使他们看到别人思维的闪光点,养成虚心求教的好习惯。

二、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在交流研讨中总结出学习方法。

“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有“法”可用,成为会学习的人,通过教师的宏观调控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的学习方法,学生更乐于接受,且记得牢,用得快。

小学教学中的规律,定律或方法等,除个别教师介绍外,大多数学生都可以通过例题和教师引导,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总结出来。这样不仅锻炼学生的数学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将这种能力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方法学到之后,做到学有所用,避免有的学生只知道理论而不应用于实践。

三、练习形式多样,体现交流研讨的团结精神。

现今的社会是大生产形式的,必须相互合作,才会成功。独木难成林,一花不是春。在相互交流研讨中学习,就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练习中,我设计的形式是多样的,就回答形式就有:男生答、女生答、全班答。使他们合成一股劲,为找出正确答案,而相互交流研讨,精诚合作,共同进步。

未来的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素质的竞争,是一代人的竞争。今天我们培养什么素质的学生,就意味着明天的社会将有什么样的命运。在交流研讨中学习,是我们培养未来合作型人才的好方法。

教学研讨交流心得体会 篇11

我有幸参加了保山市教育局组织的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研讨会,一天的时间先后聆听了2位优秀教师的优质课和精彩的讲座,让我颇多感悟,受益匪浅,每节课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尤其是下午罗明亮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罗老师让我看到了这是一节非常有深度的课;还有早上的潘小明老师,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沉着,机智,对学生的鼓励性语言,我想给听课的每位教师留下的不仅是佩服,我想更多得还是反思,下面,我就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重视课前交流。

两位教师都非常重视与学生进行课前交流,通过课前交流拉近师生关系,在课前的谈话中就让学生被老师吸引,对老师非常感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打破课堂常规。

两位教师都勇于创新,将学生完全放开,去允许学生出错误,不怕学生出错误,并能在学生出错误时及时引导,重视了课堂中生成的资源,我想这点需要我们每位教师反思。

三、教师巧用教育机智。

在每节的课堂教学中,发现每位教师都能够及时的捕捉课堂中生成的资源,灵活,机智的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通过一步一步的引导,耐心的等待和倾听学生的发言,最后达到师生情感的共鸣。

四、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课教学必须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确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终为生活服务。因此,在教学中无论是对新知识的引入或巩固都要注意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中上课教师们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教学情境。

五、探究活动充分。

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数学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潘小明老师在让学生描述自己的位置时,让每个学生尽情用自己的方法描述所在位置,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每个人描述的方法和顺序不一样,所以不能使人明确同一事物的准确位置,在此基础上明确什么是列,什么是行,再从具体的列和行中确定描述位置。

六、合作学习扎实有效。

合作学习为探求新知提供了一条捷径,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再造过程,从而获得了成功感,获得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每一节课都非常重视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教师们把合作学习都放在知识的难点和疑点上,在学生解决有困难时采取,老师在有难度的问题处理中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再通过合作互相交流意见,避免了因匆忙而只能表达一些不成熟的见解;其次是合作中分工要明确,以个人优势的发挥来促成整体的完美。另外在合作学习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也是老师的突出特点,让学生充分发挥个性观点;老师有充足的耐心,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引导。

总之,这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对于课堂教学有了更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今后应对比优质课,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抓住机会,不断地学习新知,不满足于墨守成规,提高自身的素质,优化课堂教学。

教学研讨交流心得体会 篇12

4月11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政通路小学举行的二七区“六名工程”推进年名学科建设暨第二届陇西小学“美乐爱教育”教学研讨活动。首次领略了于永正、贾志敏两位花甲老人的教学风采,使在场的所有人为之赞叹。他们用毕生的教学经历验证了语文课究竟该怎样上?给我们这些年轻的老师指名了努力的方向。

作文教学一直是我们语文老师的老大难,老师不会教,学生不会写,怎么办呢?贾老师说要写好作文,必须大量阅读。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老师教学生识字,积累词汇,掌握各种句型句式,熟悉文章的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方式,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的'能力,即:听、说、读、写。

阅读课上,要有十足的语文味。要讲“字、词、句、篇”,要练听、说、读、写,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文章讲的是什么,更要讲作者是用哪些词汇和句子来描写事物的等等。课要做到三个“实”:真实、朴实和扎实。真实,是课堂的生命,课堂不真实也就失去了它的真正意义;朴实,是教师的教风的具体体现,课要上得实在、朴素,让学生真的“有所得”,不要玩花样,不要追求剧场效果,不要哗众取宠,表现自己。课堂上要突出学生、服务学生,,淡化自己,甘当绿叶;扎实,是教学目标要落到实处,要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有所进步,有所提高。

贾老师虽已有73岁高龄,可他能将3000多字的课文背得共瓜烂熟,使我们这些连上课都得带着教案的年轻老师脸红,他给我们提了一个必须达到的要求:所教学的每篇课文必须背下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关注学生。在回家的路上贾老师的话一直在我耳边回荡。

为自己说一句: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