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艺术的文章

2023/01/22经典文章

关于艺术的文章(精选12篇)

灵遁者散文:吵架的艺术

文/灵遁者

导读:跟女孩相处,记住一点:少说过去,多谈未来!

下笔写字,文章就有,对一个作家来说是难的;可抬腿伸手,步步是生活啊。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人情世故,是嬉笑怒骂,是点点滴滴。

今天就说这一个“骂”字,这里面的“艺术”可深着呢!不能说外国文化不丰富,尤其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总之停留在影片中的那几个词“谁特”,“法克”,“必吃”“安斯”……总是略显单调。而观中国,那“骂人”的词汇和语句都宽泛得很,文化语言的丰富性和强大性,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细细思考,人常说性格决定命运,不是一句空话

我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读《红楼梦》的时候,我就“惊了”,名著里怎么出口有“脏”。甚至我以为曹雪芹就是陕西或者山西人,因为他作品中的那些粗口方言,我是熟悉的。

相对于男人而言,女人更擅长“骂人”。我出生在农村,“有幸”见过不少村里的村妇吵架,那场面,我就不描述了,大家心领神会即可。为何呢?不知道心理学家是如何研究这种生活现象的。以我个人之见,这是文化现象的反应。因为男人被冠以“山”,高大威猛,有阳刚之气;女人被冠以“水”,那么叽叽喳喳似乎也可以理解。倘若一个男人像女人一样骂街,多数会被耻笑,认为有“妇人之舌”,不男人!

大蒜和咖啡哪个文明?这是出自周立波和郭德纲互怼的梗。显然我们很清楚,生活需要咖啡,也需要大蒜。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在咖啡馆喝咖啡,在面馆吃大蒜,这就是文明。

骂人的粗口,可以写在名著里,这就是作品。这种作品反而更接近生活,更形象,从而更深刻。但也不能满篇脏话,过了那个度,那就是“喷子”,就是“泄粪”,不是写作品了。

细细思考,人常说性格决定命运,不是一句空话

我打小不擅长骂人,原因是口吃。你想啊,别人机枪似的“突突突”“哒哒哒”地攻击你,你气得半死,才憋出来一句话。自取其辱,这事咱不能干。那咋办,见情况不对,该出手时就出手。可是人长得瘦,家里穷,吃饭也没啥营养,自然从小没力气,所以多数时候,挨打多。

后来慢慢长大了,读书多了,话少了,写文章多了。从一个急性子,慢慢变成一个慢性子。有时候家里人总说:“你咋慢的杂家呀?”【翻译过来就是,你这么慢性子,可愁死人了。】

后来长得很大了,30多了,还没有结婚。但我妈总跟人家介绍我说:“我大儿子性格好,好得很,也乖。女人嫁过来绝不会受气。”

人家也总说:“性格好就行,包容好啊。”今年我结婚了,我媳妇总跟我说:“性格太好了,慢死了。”总说我:“你能不能快点,你能把我急死。”

细细思考,人常说性格决定命运,不是一句空话

我跟我媳妇呢,倒不是互相骂人,毕竟她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但争争吵吵是有的,她说话快,我说话慢。

如果有人问我,和女人怎么相处才好?我就一个观点,少说过去,多谈未来。前几天抖音刷到一个视频,大概就是男女互相诉说过去呢,结果女朋友掀桌子了。下面一个哥们的评论很精彩:“我跟我媳妇前几天晚上聊天,两个人都发誓不论对方说什么,都是过去了,绝不吵架。结果那天晚上,打得不可开交。啥话脏拿啥骂我呢,简直就是泼妇。”看看那上万的点赞,和其他的几千评论,你就懂了。为啥“少说过去,多谈未来。”女人是情绪动物,情绪上来了,嫉妒心上来了,她才不管刚才发啥誓了。

但你要问我男人面对女人骂人怎么办?我只能说你就受着吧。假如你不还嘴,沉默,她情绪发泄不出来,后面将会有更大的“暴风雨”;假如你还嘴,跟她讲道理,理论理论,也会激起她的反感和好胜心。再假如你满口承认,我错了,我错了,她可能会说你敷衍,每次都敷衍。会反问你:“错了,你改了吗?”所以呢,没好办法,如果是新婚夫妻,那就抱住她使劲亲,别让她有开口的机会。如果是老夫老妻了,那这招我估计也悬。

中国夫妻都挺有意思,女性往往爱“反讽”一下男人,比如你对比一件事呢,她说:“那很好吗!”“那你赶紧去。”“你现在大忙人呀。”……诸如此类的话,如果是刚学会中国话的外国人,估计都要遭殃。但中国人男人就不一样了,他们不光听,还看对方表情或者眼神,一看,再结合话语,立刻心领神会了。往往会解释说:“没有,没有。”“就是说一哈而已。”“没有你漂亮。”……

中国还有两句俗语,第一句是:“有理不在声高。”还有一句是:“先声夺人。”就是没理,也得有“气势。”有人天生说话就像吵架,声大如雷,我一个亲戚就是这样的。

究竟哪一句俗语适合你,我也不知道。我无法教会你如何生活,但生活本身会教会你生活。你得慢慢去品味生活。于我而言,声大不了,“先声夺人”也不是我的性格。气势大,有时候看似是压了别人,更是“反压”了自己。

我母亲和我父亲吵架,我母亲总是声音很大,面红耳赤,看似她占了“上风”,其实呢,伤身体。心火大,吵完架心思不宁。我总是劝她:“妈,你今年都50了,还没有你儿子我通透,吵啥呢,吵不解决问题啊,还把自己气得。”

有一部分人有皮肤病或者其他诸如高血压,心脏病之类的病,一急,往往加重病情,要了自己的命。可是他们控制不住自己。我妻子就是,她就说我控制不住自己发火。其实事后,她都能意识到自己发火了,下次会注意。

人这一生,骂人与被骂,你喜欢哪个?我希望你哪个都不要选择,因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生活确实有不能控制的时候,所以性格决定命运有时候不是一句空话。

曾国藩为什么被多人推崇,就是因为他能控制自己的性格和行为,从而在30之后,仕途扶摇直上,终成晚晴“四大名臣”之首。

曾国藩年轻时候,不怎么节制自己,而且口出狂言之类,容易得罪人。还暴饮暴食,有一次重病之后,父亲告诫他:“节欲、节劳、节饮食。”曾国藩在日记中也说:“接家信,大人教以保身三要,节欲,节劳,节饮食……小子读之,悚然!小子一喜一怒,劳逸疴养,无刻不萦于大人之怀也。若不敬身,真禽兽矣!”所以曾国藩有一句名言:“不为圣人,便为禽兽。”

吵架,骂人是一种生活现象,你我他都有经历。我的标题是《骂人的艺术》,似乎是有点矛盾。难道骂人还是“艺术”?骂人还有讲究?我旨在告诉你,当骂人成为“艺术”的时候,你心境就变了,就不再是骂人了。骂,争吵,辩论,诉说,阐述,文章——这就是一个过程。

生活需要发泄的窗口,你一定要找到更有益于身心的方式,去赢得生活和另一半。就好比,男人喜欢漂亮的女人,但更喜欢和悦的女人。一个漂亮但满口爆粗的女人,多数是不招人喜欢的。真正的高雅和长久的高雅,来自内心的修养和强大。就像一句俗语所说的:“如果吼叫能解决问题,驴将统治世界。”

生活的艺术

文/尺牍几梦回

--关于老子生活的智慧

一直觉得老子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身处乱世,却处之泰然,有着走世界的嗜好,喜欢玩味某些生活细节,不愠不火的调侃,淡淡的幽默。以隐逸者的姿态静静地阐述万物规律,看似低调含蓄,于我看来则蕴含着无尽的哲理,蕴含着以静待动、和平容忍、简朴知足的崇高理想。

老子推崇以弱胜强、以柔克刚,认为柔弱不是价值目标,目标是以柔弱的处世方式达到真正的坚强,查阅了相关典籍,以弱胜强出自于这句话,"将欲合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的以弱胜强充满了强烈的辩证色彩,在老子看来,水便是柔弱力量的象征--水滴石穿便是其最好的说明,轻轻地滴下来,可以再石头上穿一个洞。水具有道家最伟大的智慧,善于从最低下的地方寻找它的地平线,正所谓"大道若水""上善若水",这是一种近情的微妙的智慧。

最初对于道家思想的认识源于电视剧中的些许场景,江湖武侠片中总有一些道士偎红倚翠、隐于山林、没于闹市,俨然一副超凡脱俗的姿态,闭眼捻指悠悠道哉,"大道若水".最先自己的理解比较浅薄,以为只是一种心灵的纯净、澄明状态,保持精神上的一方净土。如今,细细想来,这样解释与理解未免太过狭隘。"大道若水"集合了为人处世的智慧,是我们心目中最高智慧和崇高性格的象征,从而实现诗意地栖居。

水,是处世的辩证,是交友的榜样,是惜时的警笛。老子之所以推行"上善若水",就在于老子认为人类最崇高最美好的品行要同水一样。极柔极刚,攻坚克硬,善于容忍,虚怀若谷,启迪人们工作中以柔克刚、事业上锲而不舍,老子的智慧就在于无为无争,以无为而实现大为,以一种隐逸的内在的力量禅悟大道无形、大音稀声,实现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独步气韵。善于韬光养晦,善于藏锋,这种生活智慧可以使人们保持内心的超脱和宁静,可以有效地环节心理压力、化解社会纷争、协调人际关系,使自己的生活得更轻松、更潇洒、更本色、更自然。

欣赏"大道若水"的那一种平和的心境。老子主张"见素抱朴"、"清心寡欲"、"知足知己",于我看来,本质在于"淡".淡薄名利、顺其自然,把自然主义由哲学的高度落实到日常生活的层面,潜移默化而成为人们的常识和习惯,对人们的思维和习惯以及行为进行一次自觉的指导。然而,这种"淡"并不是提倡以消极颓废的心态看待人生得失,而是崇尚本真、洁身自好、纤尘不染。如今社会物欲横流,各种诱惑纷至沓来,人之本质的东西已在寻寻觅觅中丢失。周围人长吁短叹,纷纷叫嚷,"活着真累".我把现实社会中的朝里本真的"累"归纳为四点:交际过多,苦于应酬;受制于人,唯唯度日;迎合社会,失去自我;欲望过高,心为行役。这种累并非汗流浃背、腰酸腿疼或是头昏脑胀、两眼昏花,而是精神上的负累。然而遗憾的是,上述喊累者,多不能想想自己因何而累,故仍忙个不停、累个不休,甚至乐此不疲,以累为荣也。这种境地正如苏菲教派老师卡瓦贾。伊。帕格曼所说的"把自己关进了牢笼,情绪的牢笼,用的是你们自己亲设的牢栏".然而,试想当日渐风烛残年,当世界变化得只剩下钢筋、水泥、玻璃的时候,人往往更容易忆起曾经纯真无虑的童年时光,更能领略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意境,更能意会水木清华、似水年华、木本水源的气度和妙境。

返璞归真,于纷繁杂芜中保持一种淡然的心境,正如周国平先生"内在的从容"的思想境界,看白云在蓝天缓缓移动、白帆在蓝湖缓缓移动,闲暇之余,追寻自己的心去自然中寻找一份安宁,工作之余,别被功名利禄迷失了自己的心智,而偏离了自己的本性,做一个光明磊落、襟怀坦荡、清纯如水的人。

追求"大道若水"的那宽容大度的胸襟。老子有语,"江海之所以能为五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莫之能先",老子反对逞强,认为世间的纷争多由自矜、自伐、自是、自见、自彰也即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样态导致。众所周知,老子、孔子思想不合,老子反对孔子夸耀知识的行为,强调"不敢为天下先".当然,自己不能完全赞成老子的思想,只同意其中一些积极的意义。水往低处流,本身就是一种谦卑的姿势,虚怀若谷,以柔性的力量去打动人、去感染人、去熏陶人、去塑造人,这对于当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企业文化建设无疑具有积极意义,启迪人们更加注重文化、价值观、情感等软控制因素。并且启迪政府人员时刻关注最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强化"公仆意识",同时对于企业间上下级人事关系的处理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让一步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始终保持一种谦虚的姿态,不要盛气凌人、颐指气使;始终善于容忍,敢忍不能忍之耐,敢任不能任之劳,敢承不能承之重,敢思不能思之路,敢作不能作之为;始终虚心求教,不断充实自己,扩大见闻,开阔视野,正如老子所言"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憧憬"大道若水"的那客观公正、不偏不倚的善念。老子有言,"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水自有水流之道,水中有道义。如今社会在人们汲汲于功名的同时追逐那些使人香气四溢的财富、地位、美貌,灯红酒绿的下面或许是心灵的苍白,欢歌笑语的背后或许是难言的孤独,豪华奢侈的下面往往是精神的贫穷,辉煌灿烂的背面可能是深深的空虚。也许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纷纭世事中对自我品味的坚守,是谢绝繁华、回归简朴的生活情趣,也许失去的更重要的是屈从于金钱、献媚于权势乃至被功名财富所蒙蔽了得内心的那份客观与公正,在所谓的身外之物的枷锁下不得不猥琐地活着,这倒真的是生命的一大悲哀,古人尚能饮酒喝茶、静坐默思,然而于物质充裕的我们倒成了一种奢侈。

公平做事,公正做人,追寻自己的内心,安贫乐道,恪尽职守。只有"端平一碗水"才能赢得人心。"上善若水",善待一切,不苛求他人,不妄求环境。保持那纯真的善念,适境而生,适境而居。始终记得经常反省自己,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偏离了应有的轨道,人人倘使如此,和谐社会指日可待,不要让日风渐下、人心不古成为世人的慨叹,不要让"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成为人生的一个警示。

总之,对于"大道若水",自己做了以上的诠释,也许还有许多自己未挖掘出来的深刻含义。一句话中蕴含的艺术的智慧,智慧的人生哲学就此产生。人生在世,当如静水,保持一种"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超然姿态,静动结合,刚柔并济。秉承"大道若水"的理念,生活也就有了艺术。

选择,是一种痛苦

文/因为活着所以感悟

此刻,我心乱如麻,正在感受蚀心的痛苦,这痛苦缘于当下我和孩子正面临着选择,而且两天之内必须给出答案。人生最难的莫过于选择,当面前出现两条或更多条路的时候,哪一条更光明一些?哪一条更适合一些?谁是智者?谁都预见?这真是让人纠结的难题!

跟孩子冒雨回来,我的心情不能平复了,打了一圈电话,最终的主意还不得自己拿吗?可我一个妇道人家能有什么见识呢,我想求助远方的朋友,可也许您看到它的时候,我已经决定了,那就当我平复心情的自言自语吧,估且也算是此刻心情的真实记录留念吧。

怎么回事呢?

**传媒学院与我市可圈点的中学协同办学,依托该中学招收50名艺术特长生,我女儿因着对艺术有点小喜欢,并且因为不上进,学习成绩中庸,就抱着多寻一条生路,多挖一根特长,多找一点生活乐趣,多增点艺术人文修养的心态于5月1日报名**传媒。

今天面试(5月11日),早起她6点20就出发,还不让我陪着,说我去她更紧张,倒乐得我逍遥。初试过后,电话来了,从声音里淌着的甜蜜,我知道这是过了一关,果然如此。复试在下午进行,我主动请缨,人家还是不让去,可是我实在挺不住了,走到外面给她电话说我正要去了,而她说已复试完了,只等着下午4点出结果呢,这一会她已和同学溜街去了。

我到那儿时,只见三两个家长和孩子坐在一楼的冷板凳上看着手机电影或是聊着天,我也拣一空座聊手机。自从数字手机普及之后,但凡是需等的地点,或是交通工具上,眼观六路的人少了,耳听八方的也不多了,除却那老眼昏花的,还有跟不上形势的,余下的大大小小的人儿都象个学问者似的,瞧着小小荧屏两眼发光,目不旁视,就象周围的人都不存在似的。为了打发时间,我也看起了手机,当一回学问者。

离揭榜不到半小时的时候,一堆人象雨后的蘑菇似的,从地上冒了出来,待我拿眼睛瞧时,门口已黑黑的一片了,别说还真是蘑菇,外面已下起了零星的雨点,雨搭外面的人都撑起了伞,可不正是蘑菇吗?我出到门口,得天独厚,自然紧挨着门口,女儿眼尖在我发现她之前抢先发现了我,“妈,你怎么进来的,怎么还跑里面去了呢?我回说,我随着当官的车溜进来的,他们进得,我也进得。呵,我还挺理直气壮的。我又说“怎么样啊,孩?”“不怎么样,估计过不去”她说。“没事,咱也不专指那地儿打粮,最不及还长个见识呢”我故意轻松着。“可也是呵,可是妈,我还是好紧张,你别跟我说话了”,我住了嘴,和她把注意力都集中在门口那几个礼仪兼把门站岗的美女工作人员身上,到底是传媒生,个个的标致活泛,她们飞舞着表情答谢着家长们的意见,也借此消解着大家紧张而强捺的心情吧。

总算,总算,成绩单被几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子从对面楼里拿回来了,直奔楼上飞去,估计与头儿做最后敲定,没一刻的功夫,就见一阵忙乱,大家盼望的成绩单被贴在展板上拎出门口寻个地儿戳那了,家长和孩子挤挤压压地着前看。我顺着孩子的手指瞧见第七名正是我孩儿,我还不大相信,求证工作人员,才确实了。孩子一脸掩不住的兴奋,我也跟着一阵欣喜。可,没呆一会,这兴奋也喜悦就转变成了忧愁,怎么呢?

过关的自然要给开个会儿,会上说明儿后儿就交先交三分之二定钱,过午不侯。这犯难了,这么快就决择,倒不是头一把钱的问题,怎么得给我们多几天的思考时间吧,这又不是小事,况我又打听到高三的时候,但凡学习文艺特长的,都得北京上海等名地儿跑专业证书,光那培训费可不是三瓜两枣,得银子了,有说几十万的,有说十万二十万不等的,究竟多少万,只看当下那一对一的补文化课的,就知这艺术的一对一不定要高出多少倍呢,你想那阳春白雪高山流水能不贵吗,是我们寻常人家能消费得起吗?我咋就头脑一热,就给报了名呢?我寻问了之后,心里打了退堂鼓。咱就一个工薪阶层,又没家底,拿什么顶这艺术培训费啊,可孩子还叨咕,‘就差钱,我倒想上,不过我了得想想咱家这现实,明儿中午我给你信儿”,孩子这样说的时候,我心里还真起了一阵热乎,管怎么地,没象前儿那样,当我说听人家说走艺术到高三得考证不定花多少钱呢,妈这个可拿不起,这小愤青,从嘴里甩出几句硬邦邦的话,噎得我不行:“你让我报名,到高三又说供不起我,这不是把我的热情点着了又浇灭了吗?知这样,压根你还让我报干啥”,我说“妈对形势估计不足,事先对这领域的行情也不了解,只觉得你有一星半点这方面的潜质,专业一下,能多一条快乐生活的路途,也没想是这样啊”我底气不太足地说。“哼,没想,你让我报,你这不是折腾人吗?”头一甩,门一摔,回她自己屋挤眼泪去了,因为我听着似有拧鼻子的声音。我想等着吧,等面试完再说。这不,待接上今天的茬了,还真复初过关,倒让我纠结,好在她这一会子还算知道家里有难处,这一条路也着实不好迈入,更不好迈出。有几个进去的能出来的好啊。好在她报的是电视编导。我还听她低估:我得好好想想,我这一辈子就鼓捣编编导导了,这是我热爱的吗?

唉,在人生选择的路口还真难,没考上,也就不做此想了;考上了,还真难为人,去与不去都难受。去吧,差钱;不去吧,她将来工作不如意保不齐会埋怨——要是家里有钱,我学艺术了,兴许不是今天的境地呢…人家叭叭地说,当家长的就得巴巴的听,谁让能力不足呢?当然文化课的成绩也得达到该中学的录取线,但我估计按常规她应该不成问题,但谁敢确定呢?变数太多,就象我没想到她会合格,她还偏就合格了,凡事不能预料。

我这头疼了,预计要洗澡的,水都烧好了,倒写了这个,我也没预计啊,可见凡事不是能预计的,也不是都能照着预计去做的,我这随机性也忒大了点,那就明早洗吧,明天也许就有答案了,总得有答案。

累得我也恶心了,不过心情好了一些,说完了就释放了。去与不去,她这不爱学习的懒孩子若能借此东风,增强点学习的自信自觉与热情和动力,倒也意外的收获了。也让她知道,人生,有许多事是不是随心所欲的,算是上一次挫折课也好,如果选择不去。

选择,着实是一种痛苦,而生命就是在不断的选择中前行,长大。

赤子之心

文/尚新娇

上世纪90年代买过一本《傅雷家书》,九块六毛钱,简装本,朴素的白底封面上斜印着一管鹅毛。傅雷将中西方文化不同的特质面貌,在轻松恳挚的艺术话谈中一一呈现出来。在潜移默化中,他为在国外研修钢琴的儿子造就了一颗带有传统文化背景的“中国心”。从中,我们看到一个既苦心孤诣又柔情似水的父亲形象。

今年暑假前到单位图书馆,在一排书架中挑选了傅雷、张大千的艺术随笔。巧合的是,把两位的书放到一起读,发现一桩艺术史上“王牌怼王牌”的批评。傅雷先生对张大千的批评如此尖锐、冷峻、犀利,令我感到意外。

对于张大千,傅雷这样批评道,“画作的审美属性解体,艺术作品变成了社会观念的附庸”“鄙见于大千素不钦佩,观其所临敦煌古迹多以外形为重,至唐人精神全未梦见”……相反,傅雷对黄宾虹却是评价甚高,“先生以数十年寝馈唐宋之功,发为尚气写意之作,故刚健婀娜,纯全内美,元气充沛,大块浑成……”

“内美”是其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一个区别“外美”的特质。市面上洋洋画作,以此为参照,大体可分出泾渭来。

据说,那一时期,黄宾虹的一幅山水画,仅几万元,或十几万元,与张大千500万元的巨额数字具有天壤之别。拿到现在,一个美术评论家可能会随和附势,以显者为贵,写一点追捧阐释的文字,这样既无风险又有好处。但是,傅雷评判艺术作品的标准不是画作润格的高低,不是市场冷热的风向,而是真正的审美品格。

反过来读张大千的随笔,他的性情跃然纸上。他没有太长的文章,也没有高深的理论,给别人作的序言大多区区几百字,短而精,简而赅。他的经历颇为传奇,他早年所行走的敦煌,之后所行走的海外,加上浪漫的感情生活,都使他周身充满着绘画之外的神秘感。他说作画要“大、亮、曲”,他的文字也是如此,甚至人生也是如此。

与张大千的女儿张心庆偶然有一次交流。那是2013年10月,为参加在郑州举办的张大千书画作品展及高峰论坛,张心庆专程飞来郑州。身着红外衣,头戴红礼帽的她,快言快语,一副乐天派的模样,让人看不出她有80多岁的高龄。从她身上,似乎可以看出些许其父张大千的影子。老太太说,物质财富我没得到什么,但精神财富得到的还蛮多的。爸爸经常对我们说,不管做什么事,首先要学会做人。

画家张大千,在女儿心里是最好的父亲,在读者心里是经历传奇的画家。在耿介的评论家傅雷眼里却是另一番评骘。

傅雷字怒安,据说是因出生时哭声洪亮,长辈们为他起名时便以“怒安”为字,这也暗合了他此后的性情做派。傅雷做学问做得十分严肃投入,他对事不对人,并不看谁的脸色,是那种不吐不快的人。

傅雷曾在一次会议上指出一些翻译的谬误,因此得罪了翻译界的人。他也得罪了文学界,在为才女张爱玲感到惊艳的同时,也指责张爱玲《倾城之恋》中的人物“疲乏,厚倦,苟且,浑身小智小慧的人,担当不了悲剧的角色”“好似六朝的骈体,虽然珠光宝气,既没有真正的欢畅,也没有刻骨的悲哀”。不仅张爱玲,鲁迅、钱钟书、老舍、茅盾等都曾被他列入批评名单。

而在美术界,他则直指张大千。傅雷料到自己文字的爆发力,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你读了以上几段可能大吃一惊”,继而不无伤感地说,真有艺术良心、艺术头脑、艺术感受的人寥若晨星,要谈也无对象。

读他精辟的评论,我时常会联想起他的家书,他的柔软热忱,他的博学风骨。他追求士的弘毅与担当,也愿意负重而行,更追求精神的清洁与人格的自律。

这就是傅雷。做学问与做人,都怀有一颗虔诚无比的赤子之心,令我辈仰慕。

母亲的艺术

文/王金保

素手巧穿针,

慈心若有神。

谁知成就者?

是我梦中人。

我的父亲,会炒炸药,造手榴弹,曾组织民兵实弹演习;会操作、维修柴油机,在当时山村犹如鼓捣飞机、原子弹;会唱戏,曾多年参加乡村演出;会泥水、木工,家里的农具和炊具、洁具也几乎全部自己制作;会育种、育秧、嫁接,会做水井的压水取水设备,发明切片机、去核机、玉米脱粒器械;会使算盘,粗通文墨,曾多年自己写春联;会做豆腐、漏粉、摊饹馇;会玩"鸟枪",狩猎每次都有收获,在困难时期"丰富"了餐桌;曾随地质队找矿转战各处,生活所迫回到农村;70岁时还能上树打栗子-----

我的母亲,除了像男人那样劳动、料理家务,自学成才、在全村第一个用上缝纫机,远近亲友都慕名来求她做衣服;会做小孩的虎头鞋,各类女红,曾给毛主席做过花圈;在乡村舞台上,优美的唱功和扮相也曾经迷倒一大片;会做各种可口饭菜,哪怕是在困难时期,也总能把餐桌调剂得满足大家的食欲;会接生,会中医,时常应邀给人刮痧、拔火罐、揪皮;懂兽医,敢给鸡猪动手术(猪得了眼病,用针挑开;鸡误食农药,把嗉子剪开,换掉里面的食物再缝合),而且成功率几乎百分百;70多岁还能带着老花镜拼缝、织绣鞋垫、枕套、坐垫等"艺术品"------

当初不觉得,现在细想起来,我的父亲、母亲,是多么伟大啊!

静音

文/苏剑秋

踏上挪威之境,让人感觉那份宁静和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完美交融。

在奥斯陆首先直奔蒙克博物馆。蒙克是挪威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艺术家,为纪念这位艺术大师,博物馆于1963年开放。蒙克的艺术对整个欧洲的艺术走向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在馆内我有幸读了包括蒙克版画油画上千幅作品,据传收藏了蒙克去世前捐出的所有作品。小时候读到的蒙克《呐喊》是黑白的小小明信片,而真正站在并不大的原作面前,即刻被表现主义大师的才情所折服。该作品的背景源于1883年印尼喀拉喀火山爆发,满天飞散的熔岩把整个天空都染红了。一个人双手抱头呈惊恐状,站立地点正是俯视着奥斯陆峡湾的厄克贝里山上。充满了生命情感、爱恨恐惧和死亡忧郁等意境,是表现主义先驱之作。

在馆内了解到,著名的《呐喊》与《麦当娜》两幅传世名作曾经多次被盗,于是博物馆专门不断升级防盗保安系统。同时,这里展示蒙克绘画历程和数百幅素描手稿,倒也可以看出蒙克在艺术上孜孜不倦和在不同时期的成熟和不断登峰。我对敬重的蒙克有了进一步了解。

拜谒蒙克后,来到了自然风光绮丽、挪威最大峡湾,也是世界上第二长的峡湾——松思峡湾。站在邮轮上,又想到蒙克、音乐大师格里格。人文与自然的融合,才造就了世界一流的大师。松恩峡湾全长240公里,最深处达1308米。沿岸古迹众多风景如画,时晴时雨的天气,平添了一份神秘感,云烟缭绕仿佛进入中世纪。山高谷深山坡陡峭;倾角极大险峻无比。自然风化的奇迹,岩层主要由花岗岩和片麻岩构成,美景如画坚硬平整,犹如刀削斧凿一般。最为感人之处是那种安详静谧,实在难以忘怀。尤其是海达路德号邮轮上背景音乐,竟是格里格的代表作《a小调钢琴协奏曲》,多么熟悉的声音。

这种根植于灵魂深处的音符,饱含挪威民谣风格的清纯旋律,新奇的和弦和轻妙的节奏,是格里格音乐的魅力所在。让人想起了在卑尔根参观格里格故居时的情形。独幢小楼耸立在旷野山谷中,由葱茏树木簇拥着,看着故居内简单的陈列,昭示着音乐家生前的喜怒哀乐,和北欧苍郁而森林茂密的连绵群山所孕育出来的清丽脱俗、色泽深浓的“斯堪的纳维亚情调”。

艺术生活,智慧人生

文/尺牍几梦回

每每漫步书海中,都会感到身心愉悦舒适自在的欢乐,读林语堂,我的思绪也仿佛随之飘进了他笔下的那个高雅世界之中。舒缓而有灵气的文字,幽默而不乏睿智,平和而充满深情,浅显而深藏着哲思。

喜欢林语堂,非常欣赏他的“自我”和“闲适”以及“旷达”和“幽默”,喜欢听他说起安卧眠床的舒适,坐躺椅中的安逸,听他烹茶煮酒,在雪茄的烟雾缭绕中款款讲述庄子、陶渊明等一切淡泊名利、体察真谛的名家。从听他娓娓道来的叙述中,我们可以渐渐了解,享受悠闲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

林语堂是漳州人,是一个走着看世界的漳州人。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一个失散于太平天国战火的家庭的后裔,一个出生于暗淡年份的婴儿,一个出自于天宝农民牧师家庭的孩子。生于乱世,有走世界的嗜好,喜欢玩味某些生活细节,不愠不火的调侃,淡淡的幽默。于是,那个年代的战争、死亡、疾病、饥饿也就不远了。林语堂算得上一个生活的大人,力挺中国文化中细腻的情思表现和精致的生活方式;林语堂是一个谦和的学者,用散文的形式来陈述一些人生见地和个人观点,带着我们感受生活的奥妙。

林语堂的散文讲究自然,无华章丽句,亦无官样道德,多推心置腹,多娓娓闲谈,亦庄亦谐,深入浅出。于灯下,于窗前,于旅途,静静地翻看他的书,不知不觉中就会被文字中洋溢的智趣及练达的闲适深深地感染。无孔不入的机智与幽默,对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食物加以揶揄,学贯中西的渊博学识为这种生活式的幽默平添了灵魂,轻灵,通透,散发着智者的光芒。语堂先生的哲学并不是彰显自己学贯中西的理论知识,而是把自然主义由哲学的高度落实到日常生活的层面,潜移默化而成为人们日常的常识和习惯,对人们的思维和习惯以及行为进行一种自然自觉的指导。以一种近乎平淡的心境闲适地生活,然而这种“淡”并不是提倡以消极颓废的心态看待人生得失,而是崇尚本身、洁身自好、纤尘不染。

喜欢语堂先生的一句话,“我们不去追求完美的理想,不去追寻那些不可得知的东西。更重要的问题是怎样去调整我们得以和平地工作,旷达的忍耐,幸福地生活。”语堂先生并不是让我们放弃追逐理想,而是强调对理想的追求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以自己内在的欢乐为基础的。如今社会物欲横流,各种诱惑纷至沓来,人之本质的东西渐渐在寻寻觅觅中丢失。在人们汲汲于功名的同时追逐使人香气四溢的财富、地位、美貌,灯红酒绿的下面或许是心灵的苍白,欢歌笑语的背后或许是难言的孤独,豪华奢侈的下面往往是精神的贫穷,辉煌灿烂的背面可能是深深的空虚。长嘘短叹,纷纷叫嚷,“活着真累”,然而这种累并非汗流浃背、腰酸腿疼或是头昏脑胀、两眼昏花,而是精神上的负累,我把这种“累”归结为四点:交际过多,苦于应酬;受制于人,唯唯度日;迎合社会,失去自我;欲望过高,心为行役。也许我们在“累”的同时失去的不仅仅是纷纭世事中对自我品味的坚守,而且是一种谢绝繁华、回归简朴的生活情趣。

纷繁杂芜的生活中,我们更应该学习林语堂先生闲适的从容的生活态度,保持一种淡然的心境,返璞归真,“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抽点时间看蓝天缓缓移动、白帆在蓝湖缓缓移动,抽点时间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适境而生,适境而居,从容达观地活着,乐天知命地活着,也许这时更能领略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意境,更能意会到水木清华、似水流年的气度和妙境。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语堂先生洞明了世事人情,怀揣那一份心灵的从容在现实生活中游刃有余,以一种近似庄子、陶渊明的隐逸者的姿态禅悟人生哲理,实现清纯明净、练达无争的独步气韵,保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虚怀若谷的谦虚者的姿态,至少不要让世风渐下、人心不古成为世人的慨叹,不要让“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成为生命的一种警示。

读林语堂是一种视觉上和精神上的享受,宜坐,宜卧。正如禅师所说,活在当下,于是许多人果然活在当下。为自己活着,为自己的心坦率地活着。正如曾经看过的一段话,“生活开始物化的时候,非物质的愉悦,很容易被理解为一种精神逸出。即便简单的生活,也总能过出层层叠叠的意思来。”试想古人尚能饮酒品茶,诗意栖居,别让这种简单地生活情趣在物质发达的今天倒成了一种奢侈。

或许,我们应该偷得浮生半日闲。笑笑,看日光一点一滴从窗外移入,在窗台或茶几上留下一片一片的黄,又一点一滴地移出,窃喜。活着,端一本语堂的书,或坐或卧,任凭思绪无声地氤氲,去留无意,我自云淡风轻……

刻瓷

文/冯彦伟

白墙黛瓦,错落有致,掩映在古圆窑旁的陶镇老宅,不时传出清脆、悦耳的雕凿声……

其实,在陶镇,只要信步在街市上一走,你就好似进入了一个雕刻艺术的陈列馆。圆的,方的,长的,扁的;刻山水草木,刻飞禽走兽,刻人物品文,真可谓无所不有,多姿多彩。

陶镇的刻瓷在艺人的刻刀下,代代相传,终积成一部厚厚的今古奇观。

从博物馆里,看到出土的古朴典雅的刻瓷,探寻出刻瓷艺术的根脉。相传它起源于秦汉时的“剥玉”。从魏晋开始,随着陶瓷业的发展,大量精美瓷器出现,帝王、官宦和一些文人墨客在玩赏瓷器之余,很想把咏诗题文的墨迹留存于其上,以便永久保存,于是当时的艺人们便在施釉前的瓷坯上,用直刀单线刻出诗文书画的轮廓,这便形成了最初的瓷刻。宋代定窑瓷器的装饰,就是在瓷坯上刻出花纹后施釉烧制的典型代表,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卓越才能。清代成为一门独立的瓷器装饰艺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现存的取意于陶渊明诗句的光绪年间刻瓷艺人的作品。在上世纪初,刻瓷在中原地区流传甚广,尽管艺术水准参差不齐,但很多民间艺人都掌握着这套瓷上雕刻的本领。后来,因为战乱,这门技艺逐渐失传。解放后,刻瓷技艺已经鲜有人掌握。

从破坏到灵感的发挥,刻瓷是在破坏中达到艺术造诣的。刻瓷所用陶瓷造型与釉面的特长,通过锤击刀凿的变幻,来表现线条笔墨和情趣神韵。早期的手法,以单线勾勒为主。虽清秀高雅,但不失简朴,难以表现画面的虚实层次。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将书法绘画运用到刻瓷艺术上,集国画、版画、油画、素描之长,把中国画讲究的笔墨、气韵、空灵和西洋画讲究的点、线、面、黑、白、灰巧妙地融于刻瓷技法之中,使作品既保持了“如折钗骨,如屋漏痕,如虫蛀术”的金石韵味,又具有笔墨淋漓的水墨妙趣,作品推陈出新,层出不穷。

一块偶然落在瓷盘上的泥巴,引起了艺人的创作灵感。于是,操刀雕刻,一只麻雀跃然盘上。这偶然的发现便是浮雕刻瓷工艺的开始。他将浮雕立体与刻瓷点线结合,把刻瓷艺术从平面推到了半立体。作品《祖国万岁》,采用无光釉,底子呈浅灰蓝色,和谐而鲜明地衬托着灰白的仙鹤和墨绿的松柏,色彩丰富而淡雅,层次分明而柔和。由于采用浮雕手法,那仙鹤就像站立在盘上,简直活了起来。作品《寒雀图》,展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老树披上浮雕的白雪,几只活灵活现的小麻雀交头接耳,与老树相映成趣。1985年6月在宜兴举办的全国陶瓷产品评比会上独占鳌头,获一等奖。《玉兰花》又以喷、堆结合的手法完成,使兰花叶蕊如绒线一般,淡雅高洁。

动彩刻瓷则利用陶瓷釉色高温窑变的自然色彩与刻瓷相结合的艺术。《千里明驼》巧妙地利用窑温使釉彩发生物理变化后的流动釉面进行雕琢,把陶瓷釉面的绚丽色彩与刻瓷的金石趣味结合在一起,生成既有主题又有背景依托的艺术刻瓷,技法新、意境奇,洋溢出明快流畅的现代气息,开创了刻瓷艺术的新天地。

用刀笔在瓷盘上造像,不同于在纸上绘画,要做到惟妙惟肖,刻画出人物的神韵气质,必须借鉴各种艺术表现手法。肖像刻瓷揉中西技法于一体,点线结合,虚实并举,同时,把粗犷豪放的大笔手法与传统的工笔技法相结合,人物眼神和面部表情,刻画得十分细腻、准确而传神,服饰简洁洒脱,似有画外有画的感觉,十分准确地表现出人的精神风貌和个性特质。倘用手拭之,似有触摸肉体的感觉。从刻瓷艺术作为陶瓷艺术的精美代表,夺得第一枚国际博览会金牌,到众多国家元首头像的刻制,成为国家领导人出访的重要礼物,刻瓷艺术更高层次地在国际舞台上彰显作为中国国粹陶瓷文化的深厚底蕴。

当人们漫步在这精美的刻瓷作品前,触摸着这些凸凸凹凹的艺术珍品,除了感叹艺术大师们非凡的创造力外,更钦佩他们以苦为乐、锲而不舍的人生态度。如果没有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和热爱,怎么肯大半生钟情于一个瓷盘、一个小锤、一个小凿。而这一盘一锤一凿,或许就是他们的整个人生、整个世界。

极普通的技艺,极普通的人,在极普通的瓷盘上敲敲打打,敲出了爱和美,打出了陶瓷艺人的神采和威风!是痛苦还是快乐,是现实还是追求,是艺术还是生活,只有亲历者才能体味,他们分明就是在雕刻着自己的人生。

风帆

文/苏剑秋

每当重读著名画家林风眠的绘画艺术之时,眼前便闪现出春山下的一片清漪,幽静中的数声琴韵,寂谷中的几声啼鸣,是小夜曲轻音乐。寂寞空灵是梨花下的几滴细雨,几片落花是少女的轻歌曼舞。这就是林风眠所追求的美的世界。

去年岁末,在杭州的书画拍卖预展上,林风眠的《柳荫双禽图》特别耀眼,上款徐昌酪,读来备感亲切。依稀记得小时候第一次见到林先生的印象,清瘦的身影,穿着布衣短装手拎着布袋袋。眼神中将生命的活力浓缩集中在分外活跃的头脑中,思想在尘世的纷争和绘画的清净中跳跃,净土的星空给了他精神抚慰和不息探求方向,也是他终生对物质生活无欲无求的寄托,对艺术的探索终其一生。林风眠是最早最真诚“仰望星空”的画家。

于是,又重温林风眠的自述:“记得很久以前,傅雷先生说我对艺术的追求有如当年我祖父雕刻石头的精神。历经丰富的人生经历

后,希望能以我的真诚,用我的画笔,永远描写出我的感受。”中国传统文人的雍容淡定,人当有超出环境之情操。由是我想到林风眠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多次婉拒办个展和请辞美协主席的高风亮节。那是平易的艺术,精湛的华丽,婉约的诗魔。凡读过林风眠画的人,潜意识里难免依恋那样的芦荡雁南飞,带点腼腆的不舍,客途逆旅中灯下相对会勾起些许乡愁的湿润。广东梅州故乡正是他童年少时的牵挂。

在《柳荫双禽图》前驻足良久,“但愿有时记起我的人在回忆的春天里发出会心的微笑”。在他那率性潇洒的意境中,我看到一种孤寂,用智慧力量以绘画形式赞美着暗香浮动的池塘清趣,氤氲飘渺的沉寂山野,轻曼纱帐中的温婉仕女,弹奏着超然脱俗之音,在自悟与省道中,梳理着中国艺术走向,用毕生心血,开垦出中西合璧的艺术处女地,把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迈开了坚实的步伐。

插花者

文/许锋

我喜欢花。其实没有人不喜欢花。花是人间最美的风景。此时,北方大雪飘飞,难得见花。梅是有的,但不多,“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若是在寒风中偶然瞥见一枝梅,心便一动,便不由得要想到春天。而南方,即便是在冬日里,很多日子也依旧是暖阳高悬,花随处可见,红得真艳,黄得真雅。我经常站在窗口,透过郁郁葱葱的树木,看那一树的黄,一树的红,看着,心便暖了,便会想起北方,我的故乡。

去年暑假,我回到故乡。七八月的兰州,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我见到了一位“花仙子”——30年与花相伴,叫郑艺,或许不是真名。她是插花者,我才知道,插花也是一种职业。

插花,亦是花,又不是花。花还是花,自然之花;插,是一个动作,动作背后,是匠心、慧心。其实,插花之法古已有之,与茶道一样,是我国传统艺术之一。其萌芽于先秦,于魏晋南北朝小有气象。及至宋代,插花更为普及,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欧阳公集牡丹记》载:“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初,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明代袁宏道在《戏题黄道元瓶花斋》诗中云:“朝看一瓶花,暮看一瓶花……以此颜君斋,一倍添妍华。”

自古至今,花始终是百姓生活的一部分。插花,与附庸风雅无关,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郑艺的“花斋”,满是花,国色天香者有之,亭亭玉立者有之,含苞待放者有之……满室生香,未及近前,已觉暗香浮动,盈盈袅袅。

白玫瑰几朵;雏菊几朵;绿叶几枚;薰衣草几株……它们若仍在自然之中,各自开,各自长,大地广袤,一定相安无事。可若居于一瓶、一盆、一罐,你若胡乱一插了事——那是凡夫俗子所为。

插花,便是艺术,是花艺。

郑艺静静地坐着,端详着那些花,如无声的对话;又低头闻了闻花香,如心灵的私语。她甚至闭上眼睛——情绪的酝酿,是艺术创作的起点。她的心中,一幅“画”已然生成。她拿起剪刀,开始修修剪剪,剔除不需要的叶子、枝丫,甚至,去掉花朵上的花朵。哪里需要“浓墨重彩”,哪里是“轻描淡写”,皆由心生。我看到她一双纤细而灵巧的手,在花朵与枝叶间自由地穿梭,游弋,来来往往间,寻觅最美的风景与最佳的构图。

中景、前景、左景、右景、上景、下景。她试探着摆布、安插、挪移、调整。亦要遵循自然,花朵,向阳而生,更生机盎然;绿叶,虚实结合,才不反客为主;小花小草,夹杂其间,影影绰绰,无言无语,心甘情愿。

富有诗意的创作过程。

很快,我看到,一片“硕大”的枯叶立起,呈环抱状,其间,一株兰草顶着一朵嫩黄的小花,新旧交替,生机乍现;一树火红的枫叶下,一片片绿叶相生相伴,不骄不躁;三朵粉扑扑的杜鹃,沿“河”而居,错落有致,有思有虑,含蓄内敛。

来自自然的植物,融入独具匠心的创作之后,又生成新的风景。少有少的妙,多有多的美。无不精致、灵动。那一刻,被郑艺定格的景致,入了我眼,入了我心,入了我性。我凝望,端详,揣摩,思考;我想,当这样一件件花艺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时候,被置于客厅、窗台、书房的时候,生活其间的人,经意或不经意间的注视,回眸,一瞥,生活之美,在黄昏的落日里,在朝阳的光芒里,妙趣横生,宁静致远。

朝看一瓶花,暮看一瓶花。看花开,悄然绽放;望花落,无声无息。花是天地之间最优雅的才子佳人,径自来,径自去,无拘无束。花艺师,便是尽可能地留住它们的纯洁,无瑕,高雅,孤傲,与人相生相伴乃至惺惺相惜。

插花者,是自然与艺术之间的匠人。

走过春秋

文/晴岚山房

前一阶段,看到一幅玉米秫秸垛工笔画。画中玉米果实已被人收获,但挺立的秫秸依然风姿绰约地在秋野里张望。此幅乡土小画题为《走过春秋》,“走过春秋”简单的四个字,质朴、平凡却深深地震撼着我。

走过春秋,从一粒粒种子到画中残败的秫秸;曾经的过往,随风而逝。寒秋里的秫秸即将化为牛羊的饲料,而或成为乡村里的几缕炊烟。不管过去多么繁盛,多么辉煌,落幕总是这样无奈。正如一位诗人所云,“时间只顾自己走,不在乎所有的人,更不在乎我下一秒是否存在”。生命都摆不脱这宿命的轮回,只要拥有无悔的曾经,又何必执着于无奈的结局。未经历春,不懂得秋。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不管春天还是秋天,那都是生命中一段美丽的风景。

炽烈的事物不会长久,任何生命、事业总有高、低潮;关键是心态,如何去面对。画中的玉米走过春秋无怨无悔,静待生活的安排。也表达出绘者对生活、对人生的态度,更显示了画家在人生观方面不俗的追求。

绘画艺术是人类精神文明之花,千百年来给人们带来视觉、心灵的滋养。人们常说书画同源,但画的感觉更为震撼,给人的艺术冲击更为强劲。东方的绘画上带有题跋、印文等有书法、篆刻艺术并存,且中国画讲究的用笔、泼墨;其笔法与书法用笔相同,故中国画题跋中画家总题为某某年某月某人写于某处。西方绘画艺术大多以写实着称,通过画面油彩光线明暗的变幻,表达情绪;简写的签名一般落在角落或背面,没有中国画那么多的提跋文字,但画面依然十分的动人。盛世书画兴,随着文化的大发展,各地书画作品风格异呈,令人目不暇给;但象《走过春秋》这样构思动人画风朴实的画作却也不多。

《走过春秋》构图简单,墨色灰暗,不以色彩夺眼球。但画中秫秸叶条动感十足,似有飒飒秋风而来,仿佛听到秫秸叶在风中摆动的鸣音。这无疑显示出了画家深厚的艺术功底。

我把这幅小画剪下,贴在书桌前方;每当顿笔的时候,就凝视一会儿,这幅小画总会给我带来一丝振奋。

美丽的沙子

文/刘晔宽

这是一间并不大的画室,课桌般摆放着沙盘。沙盘是玻璃的,下面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投影仪的大屏幕上,一幅沙画吸引了我。这是松花江两岸远眺的沙画,临江门大桥横亘松花江两岸。彼岸,高楼错落,江水,微风拂煦,杨柳婀娜飘逸。我第一次被这沙画的独特所吸引,没想到沙画可以用它特有的层次感施展它独特的表现力,用细腻的自然又超自然的形态,表现艺术与自然融合的那种浑然天成的魅力,我被眼前的美征服了。

女画师说,做沙画的沙子是袋装的大小均为120目的细沙。她打开一个沙盘的灯,一边讲一边作画。一把细沙在她细长而柔弱的指缝间有节律地洒落,洒在玻璃面上的刹那间,美丽就开始了。细沙洒出荷叶,画师用指甲勾勒出荷叶的叶脉、花蕾,鲜活的荷便出神入化了。她又用指尖推出月亮,点出水波,荷塘月色的画卷就完全展现在眼前了。没等我仔细琢磨这荷叶和荷花为什么那么巧夺天工,荷叶不见了——画面展现出美丽的稻田,远山飘渺,近山巍峨,稻田间阡陌纵横,田间,农民在耕种,田边民居炊烟袅袅。再近处,杨柳摇曳,稻苗栩栩如生。女画师的指尖一推,原来的乡村一下子变成了现代化的城市,画面高楼耸立,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市场繁华,仿佛听到商家的叫卖声……“太神奇了!”我不禁脱口而出。

我找不出恰当的语言来概述眼前这奇妙的沙。画家朋友告诉我,沙画是由北京民间老艺人张玉先老先生从中国一门古老的艺术“景泰蓝” 中汲取其精华,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反复试验创造出的一门艺术。近年来,沙画得到艺术界的认同,连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也展示了美丽的沙画艺术。

我突然感悟了这神奇的沙的魅力。沙是自然的产物,带着自然的气息,这普通的细沙,在艺术家的指尖下如此变幻莫测,每一次改变都带着自然浑然天成的蕴含力,所以才有无穷的创造力。

我开始爱这美丽的沙,喜欢这变幻莫测的沙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