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光阴的文章
关于光阴的文章(精选11篇)
光阴是一条渡不过的河,你在彼岸
文/青山麓
我一直都赤着足在走路,沿着河隔着岸追溯着你的足迹。河畔的沙石摩擦着我的足底,每一次最真的接触,我都记在心底,那里都记有我曾经走过的痕迹。我一直都用这种最真的方式在追寻着你,虽然有时候,也会有刺扎进足心,刺出鲜血,痛得钻心。
你站在彼岸对我微笑。亲爱的,多想渡过这条河,走到你的身边,挽着你的手,让你陪我一起走。无奈流水汹涌,无人为我引渡。于是我便日日守在你的对岸,在你驻足的时候停顿,在你行走的时候跟随。我只能够遥远地看着你,在阳光下仰视你的笑容,在风雨中倾听你的歌声,在黑暗里附合你的叹息。我一直都在。
彼岸繁花盛开的时候,你停留在姹紫嫣红的花丛中。我沉默地垂下眼帘,此时才发现我已经将我的姹紫嫣红遗落于身后。只为追寻你的脚步,我一直在努力地赤足行走。终于,伤了,累了。转眸向你,你的身影隐于花草之后。河上,风大,浪急。我的呼唤被风一波一波地带到对岸,只是急促的浪声淹没了我轻声的泣咽。找不到你,我仓皇地哭泣。
花开一季,你流连于美丽忘了离去。
回首来时的路,一路凋零的花瓣,一路斑斓的血迹。残红是我遗落的美丽,斑驳,是追寻过的痕迹。我用所有的青春在追溯,却在这样的时候将你遗失。锥心的痛还在心底未曾散去,笑容还停在你回眸的那一际,泪水还在风中轻轻飞扬。一切都未曾远去,我却失去了前行的勇气,只因彼岸的花朵盛放如云。
将心绪放逐到汹涌的流水里,让它们一起飘流。
我的回忆是漂白了的过去,没有繁花,也没有草木,只有因你而生的痛楚。只是因为你的一个微笑,我便不停的追逐。我赤着足,我一路都在奔跑着。你只是在遥远的彼岸看着我。在风雨的夜晚,你仅仅只是给过我歌声,我却一直却执着地追随。忘了我如山的寂寞与你抹不平的忧伤,忘了你立于时光的彼岸。
怎样才能靠近?你不曾给过我答案。
也许,在遥远的彼岸,隔着我渡不过的河。河水载着我的孤独顺流而下,流过我开始追逐的地方。让我从最初的寂寞又回到了最初的寂寞里。已经看不见彼岸的花朵,只有渡不过的河流。
亲爱的,在我转身的时候,请别呼唤我回首。
一地落花的独白
文/花汐颜
八月的秋,一阵浅风,拂落一地纷花的诗语。瓣瓣花叶被风儿轻柔翻落的幕画里,与往事叠影的片段委婉卷入眼帘,念起,那些花飞雨追的日子;忆起,那个于文字里、灵魂中高贵的人。
——题记
八月的时光,一丝一缕缀成花絮,风起时,乘风放飞满心的悲喜缠绕。风儿碾碎花语的地方,一种眷念,在飒飒秋韵里安门落户。
曾经随你追风逐月的年华,被你拈花染醉的心,一度痴缠、迷离。文字的田野里,你,点墨成花,洒花成雨,每一次,都会迷途在你诗丛的布局。是年的陌上,风吹草影偏离,系不住飘摇的心,念无依,总是飘向有你的陈年。
秋红无数,被风剥落了花魂,八月的残香里,谁收藏起你一颗散碎的心。那些水清云读月的日子,那些风拂花影动的岁月,于思念里,生动,温柔。浅秋夜下,一怀月明斟满清幽凉韵,灌输笔墨中的深情,只念一瓣花的明艳。人静,风凉,诗梦繁华,诗心生出美丽的羽翼,漫过隔世的沧海,凌烟轻渡了水墨山河,翩然注脚落花纷香的天涯。
光阴涂抹的季节,风过,吻香了那些花儿;回眸往事中该有的暖慰,总是躲在看不见的地方。池花对影落,独为水中微颤的明月,心甘情愿去沉溺。把一个人的温情,盛在没有指纹流痕的剔透玻璃杯中,某个相思秋夜里,举杯邀月同饮,灌醉心头暗涌的忧伤,让失眠不再流离。趁着秋水起伏的月光,续写你留下的断章,填上一世无力偿还的盟誓;那些奢望一般的向往,在一纸薄念里,终得以成全。
一滴花露,穿透绚丽阳光滴落的色彩,被误以为是花的颜色,从此,失去心眸中的清淡。秋风撕裂的誓言,寻落花随水的尽头,寻到的却是,香魂散尽的花冢。自繁华开成寞落,墨蕴里站立的风姿,已入骨。你的影子,伴着曾经那些雨吻花艳的光阴,清晰烙印在心上。
最怕见,秋雨落后,留下一地纷花的心伤;雨水中飘着泪水的味道,花红落魄的际遇,染了满心的不快乐。记得你说:花开的痛,不是风吹雨打的经历,而是蝴蝶最后的一吻作别,即便轻柔,依然吻碎了花心,经年,落殇隐隐疼。
空阶花雨,云落一地的凄迷。林妹妹殇花的痛,伴雨揉碎在泪滴里,与春同归的思念,是你瘦在花荫下的身影。日子越过越浓,怀念越积越重,狠得下心来将一些过往安葬的时候,也便妥帖皈依了自己。
秋风,拂落的不只是尘埃,还有花朵和花的泪滴;风里,循着一径落花的暗香,寻花魂归处;隐约听见你一首《葬花吟》的悲切吟咏,长歌短韵,皆成冢。以月做砚,以泪磨墨,展一尺素白,提笔,摹一句成诗的结局;一季风花雪月的盛宴,在一阕清寂千年的殇词里,风雅而温柔地沉落。
谁在一案断砚残墨里安静守候,将曾经意气风华守成暮年白发。记忆在生命里不停重播,水中月,花间露,从此,夜夜失眠。我风尘仆仆地赶路,而你,却在风吹碎蒲公英的地方,于往事里打坐成佛的模样。月华随一朵花的露滴流下时,我看见你的眼里,有泪。
光阴枯瘦,文字生疼,花语也会痛。花落自有花盛时,花艳总被落英殇,花开后无果,怎不感怀!也许,在佛的眼里,每一个生命都是一种绽放。落花撞晨钟,钟未响,向佛的心却疼了。多么美丽的感伤,唯有你,可以完成禅意与诗意的无痕绾结,唯有你,可以把经卷当做情书来念。
自那个曾经走散的年月,你在诗意的等待中,在情感的流放中,守着一树树禅静的花开花落,完成一篇篇的着作、一本本的文集。一年年过去,你等的女子,终是没有来。你说,你会一直等下去,你说,你相信一个人爱情里的地老天荒。其实,我也从来相信。
流年暗换,季节悄然轮回。你用一生的泪,喂养一朵花,花开的时候,人已不在。终有个人,摇曳成岁月枝头最清冷的一朵,于记忆的埂上,年年绽放,年年凋落。一汀梨花烟雨的飘扬旧念,随指尖落英携香散落;掌心里一瓣失血的花,撷风月为祭,执画荷的笔,轻描上清幽艳艳的色泽。
月移花影的窗前,蝶有梦,花有魂,伴着清风细雨的绵柔音律,是否有人听见,心语如花飘落的声音。用一滴泪润笔,蘸满芬芳心事为一朵花着色;殊不知,素淡,明艳,都委屈了沉默的花。借着不眠的月光,我分明看见,两行清亮的花泪,黯然跌落。
是谁说,最真的情,是即兴的表演,那些年轻的思想,却演不了另一场风花雪月的戏目。你曾说,喜欢看我在你诗行里迷途,你便可以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来亲近;拉起我的手,假装与我一起,寻寻觅觅,寻一个永恒寻不到的出口。
是谁说,离你最近的人,是上世伤你最深的人。花期一别,默默对着我决然而去的身影,你许了我来世的轮回相见。而我深深懂得,那只是今生未了的美好祈愿;善待旧情,在心上誓言未干的地方,画一个意念的圆满罢了。时间告诉我,心可触摸的一切,总是那么温软,一抹秋水流光里浮现的身影,是那么长久的念想。那么好吧,心怀对你墨字的虔诚,攒下一个流芳的千年,等与你相约的那一天。
想来,人这一生中,能有几段记忆不泯的经历,能有几个深眷不忘的人呢?!留有遗憾,却也何其珍贵。穿越一幕烟雨落花的江南,芦花似雪的岸堤之上,你安雅的笑容,白衣素素的清装,勾勒成心中一抹惊鸿照影,刻在落花流水的风皱里。我想,再过千年,我依然会记得你,倒影在秋水上的美。只愿,与你有一个刹那,能听悟,花语的禅音,修行的艳丽。
守着落花溪水,深情如水流,掬一捧清水赏明月,那月色冉冉香息。我依然笃定地以为,诗人的情怀,永远不会老,日子过得比谁都细微,那细微,是风雅,是风情。你永恒站在文字的塔尖,以高昂孤傲的姿态,领略高处不胜寒的清冷。那一字一句的情落,那蚀骨的温柔,卷成额头的冰凉;灵魂皈依了肉体,衣冠包藏着内心,包裹着灵魂深处难以窥探的悲喜。
你说:你却像我夜里绽放的梦,醒来时无影无踪!一朵花告诉我,花瓣上有了纤尘,月才会伤心落下露滴;而她明白,露滴滑落的瞬间,却是花儿魂飞魄散时。你挚爱的女子,早已化作千年月光里的莲朵,而那些动人的诗句,又如何承载得住一个人情深似海的魂飞魄散?!
一瓣花,悠悠飘落,乱了水中的影子,月色的留白,有清辉,有明亮,花语的独白,有温柔,有伤怀。白露为霜的秋夜,一轮凉月被你望瘦,轻轻拾起那朵碎裂的深情,掌心里的香气,一丝丝一缕缕,认真嗅进心里。光阴焙干含香的花瓣,采清夜雨露煮花茶,闲情一盏,足够一生品茗。
浅秋的风,藏着几分夏末的余温,花不语,流水却懂,一朵心莲,被风拂成一首诗的芬芳。风惊落的纷花,今生的残局,由谁来收拾!未曾守旧的四季,春去了秋来,溪水依旧,风景依旧,而你,已不在。每一季的花开之约,你来,或不来,风里没有叹息;每一季花落的期许中,去完成我们依然以为存在的今生与来世,各自的心愿。
一地落花的独白,带着浅浅的伤痕,幽幽的惆怅,翩然注脚在你的城池,每一瓣嫣然,都是一桩等待风化的心事。被凉风拂过的花语,锁进内心深处的记忆,娓娓落寂,俨然是风住尘香的安妥。
季风吹碎蒲公英的唇语,一些念,与旧年失联,没有了邮寄的地址,在风里无依流浪。心事踩着风的足迹,记忆在字影墨痕间竖起。你是否知道,那一年,你洒种的文字,已在我心上开成山水浩荡的模样。
也许哪一天,我不再写往日的故事,我的文字也便失去了生命和价值。每一个墨字落成铅影的一刻,所有的念,都已是过去式。那份万千山水之距的遐想,安置于思想的旷达与高远,一生一世,难以逾越。
恰逢秋光正好,风吹花念凉,又忆,那一场山水遥迢的相逢。咫尺天涯的诗心,依旧是青山绿水般葱翠的模样。光影于心眉间刹那流落的一刻,掠过泪水的幽凉和思念的荒芜,在你的诗行里沉沦、流浪。多少个花梦枕雨眠的日子,深记下了你的诗意与温柔。如若记忆会随时间淡薄,唯有文字没有表情的深浅刻画,可以再度动容那颗他年翻读的心。
一种文字的心绪,注定被你牵引,而我以偷渡的方式,趁机试探了你情怀的暖凉。今宵,读了你的《莲语》,我整夜不敢合眼,生怕泪水滑落,你的影子也滑落。真想把你的文集撕了拭泪,谁叫它惹了我的心伤……然而,终是,不舍……
我还是那么容易,在你的诗句里,捕捉到我文字里的灵感,触摸到我墨蕴中的情脉。这么久以来,因了你,诗意的情怀依旧,恍若当年,春风十里。
往事,被尘风吹拂成花,开满一起走过的山水途径;心事,安放于月窗下的一纸薄宣之上,与文字相亲相近。旧念渐凉,而那些饱含泪与深情的诗句,只需一个人读懂,便够了。
八月未央,谁在浅薄的秋里,收获了满怀的忧怅,和一地落花的诗语。一种心事,交付了光阴去珍藏,不动声色的真纯;且,安静,清白。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
文/耿艳菊
古人好浪漫。女子走娘家,那是很美好的事,总要多待些时日,人之常情嘛。丈夫呢,见妻子多日不归,想催她回家,又不好太直接,思来想去,见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很委婉地写信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第一次知道这句书信,就猜想这个写信的人一定是儒雅书生模样,文质彬彬,月朗风清,细致柔和,温情脉脉。
殊不知,这是吴越王钱镠写给原配夫人戴氏的。这时,再看这句话,简单美好的文字背后有了帝王的雍容大气,最重要的是还藏着平常人家里为人夫婿的一颗温柔心,这才是得以在光阴流转里被世人一遍遍记起的关键所在。
更不可思议的还在后面。
清代王士祯曾在《香祖笔记》里写:钱武肃王目不知书,然其寄夫人书云:“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不过数言,而姿致无限,虽复文人操笔,无以过之。
据说戴氏常跟随吴越王征战沙场,两人感情甚好。
原来吴越王钱镠并不是儒雅书生模样,而是金戈铁马沙场英雄,且目不知书。更令人可敬可叹了。
王阳明也好浪漫。这位明代的理学家,我不了解他光辉的学说和思想,好像历史书上介绍过,也早随时光飞走了。而与花相关的那句经典,每年花开的时候总要翻来覆去看看,品味再三。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单凭这字里花间,便觉王阳明是有趣可爱的人,立时大胆地引为知己,好感无限。
汪曾祺也好浪漫,他的浪漫素朴雅致,亲切得简直像老朋友。他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小说里有一种文人雅士的闲适、恬淡和从容,而散文里每一寸空气都洋溢着生活的情趣。网上看到有人这样说汪曾祺:“别的作家的文章读了,忘了。他的文章,读了,还想再读,记在了心里。”还真是如此,他“会玩,爱生命,爱美”,这个老头儿实在迷人。
你看他在《人间草木》里写:“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它们开得不茂盛,想起来什么说什么,没有话说时,尽管长着碧叶。”每一个字里都是深情,有太阳的温暖,还有月亮的光辉。
元代虞集不知是何许人,但他的一首元曲在我的笔记本里静静地住了很多年。笔记本有些陈旧了,有光阴温润而过的痕迹。那是我大学时代的读书笔记,第一页开篇便是虞集的元曲《南乡一剪梅·招熊少府》:南阜小亭台,薄有山花取次开。寄语多情熊少府;晴也须来,雨也须来。随意且衔杯,莫惜春衣坐绿苔。若待明朝风雨过,人在天涯!春在天涯。
每每读起,便觉水波荡漾,风情万种,春天扑面而来,整个世界都是普里什文所说“在春洪奔流过的地方,现在到处是花朵的洪流”。多年来,这种“风情万种”的天真浪漫并没有伴着光阴而流转不见,反之愈加令人虔敬肃然。看似路长遥遥,春日迟迟,其实光阴短暂,一朝风雨,一朝天涯。
莫惜春衣。晴也要来,雨也要来。渐渐,会发现,人世上的浪漫并非风花雪月,而是懂得和深情。有美好,亦有无奈,仍坚定地一往情深。
老街 光阴无言
文/轻舞飞扬
老街安静地泊在世事喧嚣之外。
古朴的屋宇,在时空的流转中泛着斑驳的光。颓败的墙面有苔痕爬上了沿角,阳光斜斜地照着,涂抹着沧桑的味道。木格子的窗扇,结着蛛网,闲闲地挂着,不知岁月,不计来年。一户人家吊脚的阳台上探出一枝红蔷薇来,在这午后,悄悄静静地怒放。
粉墙乌瓦,飞檐花窗, 樟木香气,窄长的石板巷道。在这里,安之若素。
一条幽深的弄堂里,不知在什么时候,一扇紧闭的雕花木门会“吱扭”一声打开,探出一名女子明媚的容颜。
我迷失在这百年的老街里。
着一袭折枝素裙,静幽的小巷里,风动如月华;云色绣鞋,踏苍苔露湿,落下柔软与灵秀。石板路泛着清幽的光,清寂悠远的足音在小巷中回响,我仿若在千年的时空里游走。
脚下的青石板被岁月打磨得圆润光滑,透出一种看淡流光的从容不迫。古意苍苍,时光在这里慢了一截。
有三三两两的老人在墙根下悠闲地喝茶,晒太阳。一间古式坡屋的木门半开着,一位老婆婆坐在木质的圆圈椅子上,铺着几种颜色混合织成的垫子,眯着眼打毛线,花白的头发有些凌乱地飘散着,一只猫的懒洋洋地卧在她的脚边。我侧侧地倚着门框看她,心里有暖暖的感觉。
轻抬眼,看宅子相接相连,青苍一片,一条蜡染的蓝色布裙在风里飘扬。
老街九号。
一位面容安详的老妇坐在台阶上,亲切地向我打招呼:“自家做的松花糖,可尝尝?”
我微微笑着踏上台阶。
坐在门槛内的木凳上,看房顶上纵横相贯的梁木已发乌变黑,朽腐的木质透露出岁月的流逝,青黑的瓦片上苔痕苍绿。屋内老式的木质家具,发出暗沉的光泽。
街面上行人很少,显得清清冽冽。
偶尔有游人经过,老妇也并不十分忙于招徕生意。有人要了,她就操着轻软的客家话喊道:“小妹,拿糖来。”
只见一位清秀的女孩,拿着包好的米糖从后面轻快地走出。
老妇絮絮地说着家常,原来这位女孩子是她女儿,大学毕业后,回到了这里,还带回了家乡远在千里之外的男朋友。
我惊讶,那男孩子缘何弃了寒窗多年换回的学历,千里迢迢来到这老街上,做着和所学专业无任何关系的这手工松花糖。
来到后面的厅房里,这里幽暗陈旧,一方天井漏了光线进来,能看见锅台几案和房间的布局。见被叫做小妹的女孩正熟练地包着松花糖,旁边一位高高大大的男孩赤膊扎着围裙,正在大锅前搅拌热气腾腾的糖浆。
见有人来,他抬起头,笑笑,没有说话,就又低下头忙碌。我站着,久久看着他。
小小的酒吧间里,我坐在高高的吧凳上。
有风自南来,穿过长长的廊道,带着青山的碧翠和江水的澄明,在木阁楼内留恋、徘徊,阳光透过廊棚上的间隙点点落在地面方砖上,一串木制的拙朴风铃在风中轻轻晃动。
双手捧着透明的玻璃杯子,看里面的白开水清澈、纯净。听着台湾老板他们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话,关于老街,关于生意,细细碎碎地,有着我喜欢的微细的暖意,心里恬淡、安然。
就想,有一天,累了,想歇息了,不再满世界游荡,就来到这里,开一间茶坊。有大把大把的时光,有一个爱的人在身边,读书写字发呆,然后安安静静地看着光阴在他的眉眼里一丝丝地逝去。于是,人世间的最美的风景,就在这里。
风吹过,会听到心落地的安宁。
那样,真好。
想那男孩舍了繁华的生活,来到这里,也是这个原因了。他想要的全部,不过是当他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围在炉火旁打盹的时候,听她慢慢说,说着他们的年少,说着他们长长的一辈子,看她眼神中折射着柔和的光芒,从一个黄昏到另一个黄昏。从此,光阴再无声息,它输给了老街,输给了爱。
老街长长,古巷深深。一屋,一瓦,一石阶,一廊木,都透露出深远、澹泊、旷达与睿智。这老街的禅意,山水的箴言,像极了行吟泽畔凝重的诗人,历经世事浮华,回归到一片悠然的淡墨山水中,平淡沉静,与世无争。
人生况味,尽在其中矣。
我想我懂了,那男孩子也懂了,你懂吗?
走到老街口,回头,看见曲曲弯弯的街巷裁出的一带天空,瓦蓝瓦蓝的。
光阴魔法,时间河流
文/蓦娫翾
春日的阳光幽幽地穿透窗户洒进来,身子仍然有些畏冷,感受着热能从体表的渗透,一丝一丝均匀且缓慢,被这一团金色环绕,舒心且安然。一本书,一首音乐,一杯热茶,还有这让人欢喜的春日光华,足可以让我在一下午的时间里,感受到满足与惬意。我静坐在书本的睿智里,品一盏香茗,写一句属于自己的哲理,然后朝向窗外,想起早已深谙的意义,原来幸福可以驻足在瞬间与微尘共舞。
这生发的季节,一切心绪都有些蠢蠢欲动,冬眠尘封了一季霜冷,虽然温度调节缓慢,待到空中偶有花瓣飘落,便知道,思绪的发尖会与花草的清新共逸蹁跹。幼时日光下你微笑的模样,两只脚悬在空中不停地晃动,我们并排坐着,一整个下午的温暖,直至影子终于被拉长,也不曾冷却。时光很长,长到总是模糊年月,一样的季节,一样的日月,只是空间早已流换,只剩目光总在流盼,记忆的闪光点缀在时间的河道,忽明忽暗。
挑一束光挽留指尖,不饮自醉,待那冬日的病态都消散,暂时驻留在冷与暖交替的边缘,裹着厚厚的冬衣,等待虚弱消弭不见。期许的温暖理应不必太多,就如不用富丽堂皇那般浮华拥簇,只许你家居的小温情,便足以让人满足,不用去理会眼角眉梢之外漂浮的肥皂泡。一些舒心与契合,是从一开始就于直觉里印合,是你的,便是从初始就从未遗落,那是心与心的碰撞,而其他,只是互不适合的排斥反应。
张小娴说:“世上到底有没有魔法?我们带着飞奔的脚步走出青春年少的日子,回首的一刻,才发现惟有那飞逝的光阴才是魔法,即使我们有三头六臂也追不上。”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与成熟,即便是上一秒与这一秒,都不会保持旧有的状态,就如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光阴的短与长,是可感知与可迷失的对照,那容易迷失与错愕的神秘感,才会令人想要赋予它魔法的光环,喟叹的终是那一去不返的心境。而回眸的深情,想必是谁也欢欣的吧。
这个季节的声音,是嫩绿的,不必用语言去描述,只要用心去诠释,也不需要同一,各自有各自的主观塑造,那样更加丰富多彩。有人把沟通放在情感交流的首位,很认同。又有人说更“倾情直来直去的坦荡”,回复说,同样如此,如果不想坦荡,则连沟通这第一步也没有必要迈出。就如一段感情的投入,是由感觉,信任,沟通,理解,舒心,磨砺,沉淀,包容,默契等,一步一步构成的,感性的事物同样需要逻辑的步骤,慢慢融合,如若不然,就像一个没有地基的建筑,任何人都不会想要靠近它。
在倾听很细微的声音,是什么形状,什么状态,均是个体独一无二的诠释,不必去趋同另外的主观世界,花开的声音,也许被演绎成最独爱的钢琴曲,没有人知道那会是什么旋律,什么音乐氛围,若有幸遇到闯进的心有灵犀者,也不妨共舞一回。
七月,色香
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样的格言,在我儿时姥爷教会我很多。也给我们讲了从小要珍惜时光,时光不等人。 生活中我喜欢看书,只有书能充实自己,再后来有了电脑,可以查阅大量的疑难杂症。
闲情逸致时,在电脑里查到了:一 寸 光 阴 一 寸 金 , 寸 金难 买 寸 光 阴 。释 义:一寸光阴和一寸长的黄金一样昂贵,而一寸长的黄金却难以买到一寸光阴。比喻时间非常宝贵。出 处: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西洋记》第11回:“可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寸金使尽金还在,过去光阴哪里寻?”
细想细说本人,的确做到了没有浪费时光的习惯。虽说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自知自明的我,知道自己是平凡人中的一分子,本应做好平凡人的事。
一天中,每一个阶段都有我相对应的事情做。从迎接第一缕阳光打太极拳开始,到落日霞光都是尽心尽力做好每一个事情。
在美好的七月。有时,微风从纱眼里吹进温馨的家。有时,淅淅沥沥的小雨像开着一场音乐会,在你的窗前不停地演绎着天籁般的音符。有时,炎热的阳光洒进你的家中,感到那一缕阳光对每一个生命是多么的重要,即使热的你浑身是汗,仍然对它没有一点的怨言,原因是从小在课本中学到了:万物生长靠太阳。人到知天命的岁月,晒一下吸收维生素D是有好处的。
就在这样的七月,坐在桌前,挥洒着我的笔,画出一幅幅自感不愧疚时光的画,我不气馁自己的作品,再向前辈画家不断学习之中,一直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艺。
那色香不是来自五谷杂粮,而是有一种独有情衷的味觉。彩铅画:淡淡的清香,是你在意境中体味出来的,或许它是无味的,或许就是从你感受中出来的味道。
千丝万缕,一笔一画,伏案作画,你会忘掉思想与心中一切念想,一心一意,一丝不苟。当平涂、重叠、渐变,一笔笔折射在你的画中,你的画会一个步骤一个变化,你的心情也会随着它笑逐颜开。
择一小城终老
文/长阳刘巍
年纪越大就越怀念故乡。 前不久,笔者回了趟故乡的小城。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故乡的很多老旧建筑已经不复存在,但庆幸的是,故乡的很多小街小巷被保留了下来。尤其让人欣慰的是,穿城而过的清江水,还是那样清澈可人。
故乡的小城不大,虽有些破旧,但处处弥漫着生活的味道。
在那些窄窄长长的街巷里,有肥硕的猫、白发苍苍的老人、临街的老屋,一切静谧祥和,没有喧嚣,却也不至于冷清。老人们围在一起打牌、下棋,有时候会争得面红耳赤,但第二天仍旧会在午后相聚。 有的老人在一旁喝茶,口中讲着民国卯年发生的趣事; 有的在小巷里打理着花花草草,月季、 鸡冠花不是什么名贵的品种,但长得茂盛极了;还有的在藤椅上打盹儿,午后的阳光让人昏昏欲睡……在故乡的小城,这样的老屋,比比皆是。生活给了人安逸的氛围,而人们又共同营造出了如许安逸的生活。
有人说,一座城市越古老,在那里生活的人就越气定神闲。 故乡虽小,却足够老,又因为“吞吐量”不大,外来的事物并不繁复,所以,这座小城是安逸的。我对妻子说,等过几年,我们就在小城里买一套房子,退休了就在这里安度晚年。妻子欣然答应。
漫步在清江江畔,我在它的波纹里,感受到了时光消磨的魅力。少年对待光阴,一味浪掷; 青年对待光阴,唯恐错过,总想驾驭;中年对待光阴,贪恋安享;老年对待光阴,便只剩下两个字———消磨。清江水就是这座城市的胃,消化着小城人的故事,也消磨着小城的光阴。 仔细想想,消磨真是个迷人的字眼。少年不懂,青年没有资格,中年俗务缠身;唯有老年,才能真正将自己放空,去感受风雨过后的云淡风轻。
笔者在小城临帖褚遂良的《大字阴符经》,突然间便有了一种奇妙的感觉:褚遂良的字有大乘气象,尽管看起来不如中规中矩的颜体俊朗,也不似柳体清雅,却有一种扑面而来的江湖气息。这背后,我想,便是褚遂良历经世间繁华之后,于笔墨间呈现出的萧疏之美。
到了暮年,叶落归根,择一小城终老,其实,是不错的选择。
青春光阴繁花,邂逅落尽成梦
文/袁博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流水无心恋落花。也许飘落的飞花终究是一个错误,凄美的爱情也许就像过住美丽的飞花,终究是美丽的相遇而已,再美丽的爱终究也有凋零之时,正像炫丽的烟花一样,最美的时刻绽放,转瞬即逝。
单纯的雨季散在我们单纯的季节里,谁是谁生命里的过客,留下笑魇,谁曾在谁的花季中停留,温暖了思念,谁又曾在谁的雨季中消失,泛滥了眼泪。
碧沉沉的黑夜,我孤寂的行走在校园里,万语的千言没有人可怜,闲消自遣,只有文字陪我作伴,走过漫长的残花小径,难收自己失落的情绪,漫无目的的寻找着,一抹离我而去的伊人。
黑夜的味道,苦涩的凝滞,我独自品味着这段忧愁,浅浅的,在心里发出一声长叹,寂寞的声音袅绕在空气中,为黑夜添一曲离殇,回忆的蛩音,在风的伴随下,漂浮到远方,或许会流浪到你的身旁,停泊在你的耳边,听这边的我无聊的长叹,抑或想念。
毛坪草木深
文/高鸿
秦岭南麓。在丹凤,沿312国道东行三十多公里到武关,在醒目路标“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茶乡”处右拐,进沟。
沟口有一条河水清亮亮的河,溪流一样的小河。沿这条并不很宽阔的柏油路一直往里走,再左拐,走个岔路。再走,右拐,就有一条彩虹桥古道,沿着古道进一仄仄山坳,曲径通幽,屋舍在苍翠中忽隐忽现,豁然开朗,毛坪到了。
1
毛坪,一叶碎碎的山沟沟,距丹凤县城50公里。村民的房屋清一色土墙,有些久远的味道。乡村水泥路,新修的。路畔缝隙处长着密匝匝青蒿和野生车前子草。村委会的二层小洋楼欣喜,小广场时尚。小桥流水,风吹来,茶叶的清香就叮咚叮咚清越地响彻整条山沟。
廊亭拐角。拐角是圆的,是被光阴磨平了棱角,弧度很饱满,像一滴水一样,我伸出手去摸有光阴的凉意。房屋前檐上没有积雪,后檐上也没有,太阳明晃晃地照着,干净而又朴素。
二月早春,毛坪阴坡的山野,到处都是残雪,散乱地覆盖田野里的草木,茶园里一坨一坨的。我总是这样想,其实一百年前的雪和今天的雪,并没什么差别,到了时节就落下来,洁白、晶莹、剔透。我总杂乱无章地觉得,光阴深处的东西,应该沧桑一些才好,哪怕沧桑的只剩下了一把老骨头,也比这雪要有嚼头。你看,那田野里的雪,分明和昨天,和几百年前毛坪下得那一场雪一样,随意、潦草,有些肥肥瘦瘦。
后疫情时代,不宜走动。周末,宅家品读《茶经》,卷上一之源有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嘉木用是品质优良的树木,茎、根、树、叶、花、果都是有灵性的。“早取为茶,晚取为茗。”几乎所有的名茶都自选立身之地,或居南山,或住幽谷,或选择潮而不湿之地或在气候宜人之所。茶择地而居,汲取天地之精华,含纳日月之气,大美不言,香溢四方,尽显茶之高贵。“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丹凤毛坪是秦岭南坡纬度最北33.33°的产茶区,烂山石多,是产高山岩茶的好地方。“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一杯馨香,一杯清冽,一壶相思,一地寻觅。不用说,饮入梦里的甘甜,是你灵动的双眼,写下的诗意。
一方水土一方茶味。一个在枯黄田野上劳碌半世的人,终于等来草木青青又一年。葳蕤草木满山坡,草木的成长浸透着生命的灵性和岁月的期盼。
之前,我也总是固执地觉得,千百年前的旷野和现在的旷野,也几乎没什么分别,一样的苍茫,寂静。草木依旧在光阴里开花,结子,然后枯萎,又发芽,生绿,如此反复轮回。斯是草木人生。
喝春茶,来毛坪,真的。一个你喜欢就好的地方,春风十里,林深清幽,村庄秀美,一处静若世外桃源。你若来,花开花落,廊桥遗梦。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遇见好时代,毛坪华丽转身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昔日“毛坪沟,烂石沟,龙王牵着旱王手,十年九欠收”不再。铿锵岁月,一枚嫩叶擎起一个新家园。
时光荏苒,美丽乡村。勤劳、勇毅的毛坪人,正在这片焕发生机的土地上辛勤耕耘,胸怀梦想,行走在茶园勤劳致富的康庄大道上。
茶业,脱贫之伟业;茶道,幸福之大道。
2
三月春深几许,也是城春草木深的季节,各处草木婆娑。金丝峡归来,携文友借道毛坪。我是阳春生暖时走到这里,还感觉到早冷、感觉到晚凉。这是一种孤独而寂寞的清冷,是春雨滋润嫩叶散发出来沁人心脾的辛凉。
四野暮气萦绕,灰扑扑的,长满了光阴的皱纹。毛坪真的有点沧桑,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苍凉;有点老,老得倔强干瘦,冬的褶皱错杂,春的生机浅淡。我知道这是光阴给予它的,光阴比任何东西都无情。但是仔细想想,觉得比光阴更加无情的东西多了,譬如人情世态。
春风十里游人醉,秦鼎一杯人徘徊。《茶经》上卷三之造有云:“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茶之笋者,竽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茶之芽者,发于丛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选其中枝颖拔者采焉。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蒸之、捣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四月到毛坪,上茶山,采春茶,采茶女摇曳,游人如梭,活力满满,人气暴涨。放眼茶园,人人浑汗如雨,内卷成一幅幅生动别致的春日采茶图。
茶园青青。茶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茶叶鲜活,香气怡人。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采茶时节时曾说:“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谷雨前后采摘的茶叶细嫩清香,味道最佳更鲜活,茶香浓郁浑厚,久泡仍余味悠长。茶香袭人,茶青靓丽。吻烫日月精魂的茶汤,漫溢时光。
好茶需工艺酝酿。每一缕最浓郁的茶香都源自千万滴最普通的汗水。一种茶从采摘到烘培,经历数十道工序,每道工序都要精心精细,从选、筛、分拣、搓揉、烘炒、臻选、包装、收藏,浓缩成源远流长的中华茶文化。
秦人重诺,一言九鼎。秦鼎注重文化品牌打造,毛坪茶的纯、真、美纵横交错地叠加到入口的视野,洇绿肌理,浪迹为生命的一部分。毛坪品茶,山水通千古,归来不聊茶。
苍茫大地,锦绣山河。人不如草木,人只是过客,草木才是深情厚谊。
在毛坪素白的光阴里一定藏着一些世人鲜知的秘密,但天知道,地知道,茶树知道,遍野草木知道。倘若没有那片茶园的陪伴,毛坪的光阴里必定是孤独寂寞的,因为,每一种好茶都是从孤独寂寞中姗姗而来。《茶经》里提到的洛水,即是今之武关河水,秦鼎茶填补了丹凤特色产业空白,为秦岭最美是商洛平添一抹新绿。
古中国(china)是一味茶,中国茶名扬欧洲,丝绸之路引领世界看中国文化;新中国是一味茶,中国茶漂洋过海,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陕西是一味茶,商洛是一味茶,丹凤是一味茶,秦鼎茶与时俱进,丹凤朝阳,市场前景鲜活光亮。
3
我离开毛坪时,暮色苍茫。
日暮乡关何处是?草木幽深是毛坪。我突然就这样想。
茶有季节。茶里,泡着一个夏,卧着一个秋,藏着一个冬,孕着一个春。天天喝茶,品尽四季;一生喝茶,品尽人生。
一撮茶,一杯水就滚烫成一段流芳千年的佳话;青一点、香一点仿佛美妙的音符在湿润干裂的心田。薄薄的水汽里,仿佛兴衰的历史扉页在沉浮跌宕,泛着古老的芳淳,亘古成千古文化。
神农尝百草,茶水爽心脑。《笠翁对韵》云“清对淡,薄对浓,暮鼓对晨钟。山茶对石菊,烟锁对云封。”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茶能去乏解困、静心养神。茶是养心的神水,是提神的仙丹。
在毛坪,早春头采摘的青茶,绿油油入囗鲜醇涌动。早春鲜叶水分含量高,汤色清绿明亮,叶底嫩绿油清爽。因量小而弥显珍贵。
漫步茶园,看蓝天白云下整整齐齐的茶垄沿山势起伏绵延,满山遍野的绿意之间,山风习习,不经意间,清脆的采茶女笑声和游客脚步四溢,山谷越发显得清幽恬静。
翻开一沓沓厚重的秦鼎征文集,你会发现历史上的毛坪,像是一个很老的大宅子,时光清浅,慢慢地繁荣了,兴旺了。留下来的,是千花百草的花开花落,春绿秋黄。不过,这个飘香的院子里,就算是枯草残雪,也是醇厚古朴的美。
一条原本苍凉而孤独的山沟沟。不饱满,劲瘦。瘦得就像沟垴土地庙门前的风那么疾,连天空都瘦得只剩下一绺儿窄窄的蓝。
毛坪唯一饱满的地方,是茶园里那一畦畦茶树。多少个日日夜夜,依旧那样的枝繁叶茂,新绿芬芳。
我在它的树荫下打盹,睡了很久,一滴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里掉下来,惊醒了我的梦。梦里,我看见观音菩萨在空中腾云路过,每一朵云彩都呈月芽形。菩萨洒下几瓣月芽雨,落在毛坪的茶园。毛坪把自己的一枚指纹,拓在暮春采茶的路上。下雨了,起雾了,这枚指纹缓缓退出光阴,退到一丛新绿嫩叶下。
我醒来,欲起身回家,阳光正浓。此时的毛坪,清水出芙蓉般模样,一颦一笑,投手举足间,愈发显得在光阴里朴素的迷人。而那茶园之外,还有一院碧绿青翠的兰花,绿盈盈、清爽爽、芳香惹眼。
为荷而立 光阴慢
文/孙凤山
于我而言,一塘荷花是最优质的乡愁。
我的故乡在江南圩乡,一个叫前口孙的自然村。故乡,是家的一种牵挂和使命。点缀这使命的,想必是村南那口名叫方塘的池塘以及那一塘荷花了。方塘只有80亩水域,这对江南水网交织的河湖港汊来说,委实是并不出彩的小塘。因正方形状,所以乡亲们管它叫方塘。方塘一直清澈见底,活水长流,年复一年荷花盛开,几代乡民在盛世荷韵里追赶好时光。
净水是方塘的命脉。塘长责任制,是前口孙村几十年的村规民约。乡亲们有牢不可破的理念:看好自己的“当家塘”,有一个清澈见底的“门前镜”,有一方引以为傲的美丽风景。塘长唯有德高望重的族长或者有学问的人方能担任。上世纪80年代初,我通过自学参加考试,考取了中专,这在当时的农村非常不易,又因为特殊原因,未能上学,就担任了塘长。关于方塘的村规民约有“八不”:周围一里不建工厂作坊;不在方塘周围豢养家禽家畜;不向方塘里倾倒垃圾污染物;不在方塘里清洗农药桶以及有污染的器具;不采挖方塘莲藕、不采摘菱角菜、芡实茎;不采摘方塘荷花;不在方塘里放养包括三大家鱼在内的凶猛鱼类;不在方塘里游泳、划船、行木盆。违反任何一条,塘长有权制止和处罚。最早的处罚是扣工分,后来是罚款。只要塘长下令,全村村民都鼎力支持,违反者也就颜面扫地。
后来,我又参加高考,离开了故乡。无论在学校、在单位,还是在家,每每在一朵荷花里回想故乡,多想像荷一样在一汪清波中开出济世良方。其实,我最祈盼的还是立在塘边,享受那盛世荷韵。每年6月,一朵朵荷花争先恐后绽放,一顶顶荷叶错落交叠挤满方塘,艳丽的色彩、优雅的风姿、含蓄的品格,像仙女一样,亭亭玉立,香远益清。一如陈志岁《咏荷》诗所描述的那样:“身处污泥未染泥,白茎埋地没人知。生机红绿清澄里,不待风来香满池。”
深水是方塘的命数。荷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由于方塘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年复一年,方塘淤泥逐年增多,每隔四五年就要清淤一次。清淤的方式是站在小木船上,用钉耙一耙耙捞取淤泥。在用自来水之前,乡亲们喝方塘的水。方塘还灌溉着100多亩土地、哺育着2000多个儿女。村民心灵更是纯洁无瑕。每当荷花盛开的时节,游客来赏荷,村民们还热情地提供茶水、农家土菜。方塘的荷花不仅造就了高洁的荷花世界,还孕育了故乡淳朴的民风,更闪耀着“荷(和)为贵”的和谐文化光华!
活水是方塘的命根。生活在圩乡的人都知道,死水没有出路。乡亲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也深刻,要想绿水常在,必须让方塘的水活起来。为此,我和从故乡走出的老乡一起,力所能及地为乡亲们出谋划策,疏浚方塘东西方向两条河渠。每年冬季,村干部身先士卒,带领乡亲们疏浚、加固渠坝。东边的河渠连接著名的奎潭湖,而西边的河渠与姑溪河相连。姑溪河水源源不断输入方塘,经方塘与万千荷花交换着新生,又源源不断地流入奎潭湖。方塘东西两条渠道宛如方塘的两条手臂,抬举着方塘的青春活力和曼妙生机。活水的方塘也使得荷花一年比一年茂盛,充满无限生机。活水的方塘浓缩了故乡美好的向往,也使得方塘更加清白、高洁,一如荷花花语:清白、坚贞纯洁。
改革开放以来,从故乡走出的成功人士不乏企业家、知名文化人,他们都保持了荷花一样的品格,传到故乡的都是好消息。也许他们都恪守着故乡友善亲和的淳朴民风,都保持了“览百卉之英茂, 无斯华之独灵。 结修根于重壤, 泛清流而擢茎”的高尚情操。想到故乡的荷花,我就想到一塘荷花那少有的清纯。
净水、深水、活水,永远激荡着青春活力和曼妙诗意。一塘荷花盛得下万千期待与唯美生态。正是有了诸如方塘这样的万千小塘和河湖港汊,荡漾着纯净乡村的笑靥,扮靓着中国富饶乡村的美丽和魅力。此刻,方塘荷花又开了,开得如此娇娆、艳丽、夺目,开出了美好之生态大音,开出了盛世荷韵。我愿做一朵荷花,与千万朵荷韵一起,点缀祖国美丽的花园……
光阴
文/赵柄栋
时光如流水,转眼间就飞逝在奔腾不息的黄河里。时光如美酒佳肴,堕落饥肠以后就只能回味无穷。时光如话剧,记载了我们少年时的年少痴狂。时光记载了一场游戏,它的名字叫“年少无知”。
曾经让人流连忘返的戏剧已不再稀奇,曾经的日子已经不能触手可及,曾经的那个叛逆少年已经走远,曾经的年少痴狂已经变成了一场笑剧,曾经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曾经的曾经都只能是曾经了,谢谢时光把那些年美好的事物记载到了我的脑海与我心灵的深处。
“童年”一个充满美好的词汇,它包含着银铃般的欢笑声,包含着任性和撒娇时的啼哭声,包含着天真无邪的笑脸。
童年让我最深刻的莫过于那是 二零零九年的新年,那时我只有十岁……
晚上,我们吃完了丰盛的“团圆菜”,家人与我坐在一起等十二点钟钟声的到来了,那时无知的我问爸爸:“为什么要到十二点钟呢?”爸爸说:“这是守夜,因为,传说,有一种怪物,叫——“年兽”,每到新年晚上会骚扰百姓,使人们叫苦不迭,最后发现年兽害怕叫声、红色的东西,人们就贴上红对联,穿红衣服,放鞭炮的习俗就成为一个习惯了!十二点钟的钟声敲响了,我和爸爸妈妈立马把自己收藏的秘密武器——鞭炮拿了出来,一走出门,轰轰的鞭炮声就像没完没了的汽车噪音还要大,我和爸爸忍耐着声音,拿着打火机,把引线点燃,点燃后,大家都捂住耳朵。快速的跑上楼……这就是我的童年趣事。
可是这样的时光已经离我们远去。时光在不知疲倦地走着,童年的时光飞逝着,最终,每一件事变成美好的瞬间留在脑海里,但这一瞬间也要离我们而去,取而带之的是社会的复杂和狡诈。朋友们,让我们留住这童年美好的回忆好吗?
回首往事,在少年时期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是在二零一一年某个星期六,那年,我刚好十三岁刚刚踏入初中的大门……
那时,学校里宣传着要向雷锋同志学习,那时候的我对雷锋有一点点了解,因为小学起老师就教导我们应该向雷锋同志学习,以雷锋同志为榜样。我对他产生了浓浓的兴趣。于是我看了雷锋的一些有关事迹与书籍。我模糊的记得在某本书上或者是听到了雷锋同志说过的这样言词,“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用自已短暂的一生,交出了一份忠于党、忠于人民的答卷,他无私奉献、不图回报的品质感染了年少年狂的我。那时,我立下决心成为一个品质兼优,学习优异的好学生。时光给予了我最真实的答案,“我做到了”。